CN204076789U - 一种定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76789U
CN204076789U CN201420448419.9U CN201420448419U CN204076789U CN 204076789 U CN204076789 U CN 204076789U CN 201420448419 U CN201420448419 U CN 201420448419U CN 204076789 U CN204076789 U CN 204076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n
hole
plate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484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海潮
王淳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EWELL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EWELL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EWELL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EWELL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484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76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76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7678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praying Plant Or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定径装置,包括沿待定径管体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前置水冷单元和定径单元,前置水冷单元通过其上的环形出水通道对管体进行初步冷却后,具有一定硬度的管体顺利进入定径单元,避免卡住;定径单元中包括沿待定径管体的移动方向由密到疏分布的翅片和喷水孔,水直接喷在管体外壁上或翅片上,直接对管体进行冷却,或通过被降低了温度的翅片间接对管体进行冷却,由于翅片的面积较大,有效提高了冷却效果,这样,在当前的一段管体刚刚进入定径单元时,在密集的喷水孔喷出的冷却水与密集的翅片的配合作用下,迅速得到冷却,再依次经过后面的较稀疏的翅片和喷水孔的冷却作用下,到达所需的冷却要求,有效提高了对管体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定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径装置。
背景技术
冷却定径是管体生产中重要的一个步骤,其冷却的均匀性和及时性,是影响管体成品品质的因素,传统技术中的冷却定径装置往往会造成管体冷却不均匀、不及时,而导致管体外壁面上出现纹路和颜色的差异,往往会影响管体的整体性能,可能出现局部已破损等现象,给用户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径装置,其通过翅片、喷水孔的由密到疏的分布,实现及时、均匀地对管体进行冷却,达到更良好的冷却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径装置,包括沿待定径管体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前置水冷单元和定径单元,所述的前置水冷单元包括导向杆组件、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导向杆组件上的水冷套、水封盖板,所述的水冷套及所述的水封盖板的中心均开设有供待定径管体通过的通孔,所述的水封盖板沿待定径管体的移动方向能够移动地装配在所述的水冷套上,所述的水冷套与所述的水封盖板的相对端面之间形成蓄水腔,所述的水冷套上沿径向开设有与所述的蓄水腔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的水冷套与所述的水封盖板之间形成周向向内喷水的环形出水通道,所述的环形出水通道与所述的蓄水腔相连通;所述的定径单元包括沿待定径管体移动的方向设置的多个翅片,所述的翅片沿垂直于待定径管体移动的方向设置,所述的翅片的中心开设有供待定径管体穿过的等大的通孔,这些所述的翅片上的通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的水冷套上的通孔的轴心线为同一直线,所述的定径单元还包括能够向正在穿过这些所述的翅片上的通孔的待定径管体喷水的喷水冷却单元,所述的喷水冷却单元包括多个面向所述的翅片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沿待定径管体移动的方向上这些所述的喷水孔的喷水辐射长度不小于这些所述的翅片的分布长度;靠近所述的前置水冷单元的相邻两个所述的翅片之间的距离小于远离所述的前置水冷单元的相邻两个所述的翅片之间的距离,靠近所述的前置水冷单元的所述的喷水孔的密度大于远离所述的前置水冷单元的所述的喷水孔的密度。
优选地,这些所述的翅片通过两根相平行的定位杆相定位安装,两根所述的定位杆的两端分别密封安装在前端板、后端板上,所述的前端板、后端板的中心为通孔,所述的前端板和所述的后端板之间密封连接安装有一个外筒,所述的喷水冷却单元包括设置在这些所述的翅片的下方的喷水组件和开设在所述的后端板上的排水组件。
优选地,所述的喷水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的外筒上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的进水口处的进水喷头、罩设在所述的进水喷头处的布水器,所述的布水器的面向所述的翅片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所述的喷水孔,沿待定径管体移动的方向上这些所述的喷水孔的喷水辐射长度不小于这些所述的翅片的分布长度。
优选地,所述的外筒上沿待定径管体移动的方向上开设有两个所述的进水口,每个所述的进水口处均安装有所述的进水喷头及所述的布水器。
优选地,所述的翅片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两根所述的定位杆分别穿插在对应的所述的定位孔中,所述的定位杆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的翅片之间套设有定位隔套。
优选地,从所述的前端板向所述的后端板的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的翅片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的前端板中心的通孔为便于待定径管体穿过的导向锥形孔,且该导向锥形孔的最小内径与所述的翅片上的通孔的孔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的导向杆组件包括至少三根相平行且周向等距设置的导杆,所述的水冷套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导杆相匹配的导向孔,对应的所述的导杆穿在所述的导向孔中,所述的水冷套上对应各所述的导向孔设置有能够径向伸缩的螺栓,所述的螺栓的内端部伸入所述的导向孔中且垂直抵紧在所述的导杆上。
优选地,各所述的导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前端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沿待定径管体的移动方向分布有密度逐渐减小的翅片和喷水孔,水直接喷在管体外壁上或翅片上,直接对管体进行冷却,或通过被降低了温度的翅片间接对管体进行冷却,由于翅片的面积较大,有效提高了冷却效果,这样,在当前的一段管体刚刚进入定径单元时,在密集的喷水孔喷出的冷却水与密集的翅片的配合作用下,迅速得到冷却,再依次经过后面的较稀疏的翅片和喷水孔的冷却作用下,到达所需的冷却要求,有效提高了对管体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径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径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附图3为附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2中C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水冷套;2、水封盖板;3、蓄水腔;4、导杆;5、螺栓;6、翅片;7、定位杆;8、前端板;9、后端板;10、外筒;11、喷水组件;12、排水组件;13、定位隔套;14、进水喷头;15、布水器;16、喷水孔;17、抽真空接头;18、锁紧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描述:
各附图中待定径管体由右向左移动。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定径装置,包括前置水冷单元和定径单元。
前置水冷单元包括导向杆组件、能够移动地设置在导向杆组件上的水冷套1、水封盖板2,水冷套1及水封盖板2的中心均开设有供待定径管体通过的通孔,水封盖板2沿待定径管体的移动方向能够移动地装配在水冷套1上,水冷套1与水封盖板2的相对端面之间形成蓄水腔3,水冷套1上沿径向开设有与蓄水腔3相连通的进水口,水冷套1与水封盖板2之间形成周向向内喷水的环形出水通道,环形出水通道与蓄水腔3相连通,具体地,水冷套1螺纹连接在水封盖板2上,使得水冷套1与水封盖板2之间的轴向距离可调,即调整环形出水通道的出水量,从而也能够控制对管体的冷却程度;水封盖板2的内周壁呈便于待定径管体穿入的导向圆锥状,且内径较大的一端为待定径管体的进入端,导向杆组件包括至少三根相平行且周向等距设置的导杆4,水冷套1上开设有与导杆4相匹配的导向孔,对应的导杆4穿在导向孔中,水冷套1上对应各导向孔设置有能够径向伸缩的螺栓5,螺栓5的内端部伸入导向孔中且垂直抵紧在导杆4上,综合调整水冷套1与水封盖板2之间的距离(即环形出水通道在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水冷套1在导向杆上的位置,精细控制管体在到达定径单元入口处的硬度(即管体被冷却的程度)。
定径单元包括沿待定径管体移动的方向设置的多个翅片6(附图3所示),翅片6沿垂直于待定径管体移动的方向设置,翅片6的中心开设有供待定径管体穿过的等大的通孔,这些翅片6上的通孔的轴心线与水冷套1上的通孔的轴心线为同一直线,定径单元还包括能够向正在穿过这些翅片6上的通孔的待定径管体喷水的喷水冷却单元,这些翅片6通过两根相平行的定位杆7相定位安装,两根定位杆7的两端分别密封安装在前端板8、后端板9上,前端板8、后端板9的中心为通孔,前端板8和后端板9之间密封连接安装有一个外筒10,喷水冷却单元包括设置在这些翅片6的下方的喷水组件11和开设在后端板9上的排水组件12,冷却过程中,外筒10内多余的水从排水组件12排出,该排水组件12包括开设在后端板9上偏上位置的排水孔、安装在该排水孔的排水接头,排水接头通过水管连接至水回收装置;进一步具体地,翅片6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两根定位杆7分别穿插在对应的定位孔中,定位杆7上相邻的两个翅片6之间套设有定位隔套13(附图5所示)。
上述各导杆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前端板8上,水冷套1从这些导杆4的另一端套进,以实现在导杆4上的移动。
由于刚进入定径单元的待定径管体的温度较高,需要集中、迅速冷却,所以,靠近前端板8的相邻两个翅片6之间的距离小于靠近后端板9的相邻两个翅片6之间的距离,而一种更优选的结构是从前端板8向后端板9的方向上,相邻两个翅片6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能够保证管体各分部的冷却效果接近,避免管体的颜色、纹路等的局部异样。
上述的喷水组件11包括开设在外筒10上的进水口、设置在进水口处的进水喷头14、罩设在进水喷头14处的布水器15,如附图4所示,布水器15的面向翅片6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喷水孔16,沿待定径管体移动的方向上这些喷水孔16的喷水辐射长度不小于这些翅片6的分布长度,而为了保证水压机水温的可调节性,在外筒10上沿待定径管体移动的方向上开设有两个进水口,每个进水口处均安装有进水喷头14及布水器15,且靠近前端板8的进水喷头14的出水压力大于靠近后端板9的进水喷头14的出水压力,并且,从前端板8向后端板9的方向上,喷水孔16的分布密度逐渐减小,这样,综合翅片6的距离由近到远、喷水孔16由密到疏,使得刚刚进入定径单元的管体迅速被冷却,提高整体冷却效果。
喷水孔16向上喷出的水,有的从翅片6与翅片6之间的缝隙直接喷在管体的外壁上,直接对管体进行冷却,有的喷在翅片6上,使翅片6的温度被降低,并且面积较大的翅片6能够实现迅速散热,然后通过低温的翅片6间接对管体进行冷却。
外筒10上壁设置有连接至真空源的能够对外筒10内抽真空的抽真空接头17,这样,在喷水的同时对外筒10内进行抽真空(上述各处的密封设置就是为了实现抽真空),使外筒10内的水翻滚搅动起来,最大程度地使翅片6及管体各个方面都能够被低温的水迅速、充分地冷却,有利于提高冷却效果,同时,抽真空使管体膨胀,,管体的外壁与翅片6上的通孔内壁相对移动而摩擦,实现对管体的外壁打磨,提高管体外壁面的光滑度。
上述的前端板8与后端板9之间通过至少两根锁紧拉杆18相拉紧固定,前端板8上开设有锁紧孔,后端板9上开设有锁紧螺纹孔,锁紧拉杆18两端分别具有外螺纹,锁紧拉杆18穿过前端板8上锁紧孔螺纹旋紧在后端板9上的锁紧螺纹孔中,在锁紧拉杆18的露在前端板8外的一端上旋紧一个螺母,这样使前端板8与后端板9轴向锁紧,并夹紧它们之间的定位杆7上的定位隔套13和翅片6,防止工作过程中发生轴向的窜动。
另外,前端板8中心的通孔为便于待定径管体穿过的导向锥形孔,且该导向锥形孔的最小内径与翅片6上的通孔的孔径相同。
前置水冷单元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排水漏斗,用于收集及排出前置水冷单元的出水和定径单元溢出的少量的水。
上述的水冷套1为铜制,翅片6为不锈钢制。
综上,较传统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管体的冷却效果,故应用本设计的定径装置进行定径时,可提高进给管体的速度,原有的定径装置的管体进给速度一般在5~6m/min,而本设计的装置,在进给速度达到20~25m/min时,可以达到相当的冷却效果,故解决了定径环节对管体生产速度的制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中沿待定径管体的移动方向分布有密度逐渐减小的翅片6和喷水孔,水直接喷在管体外壁上或翅片6上,直接对管体进行冷却,或通过被降低了温度的翅片6间接对管体进行冷却,由于翅片6的面积较大,有效提高了冷却效果,这样,在当前的一段管体刚刚进入定径单元时,在密集的喷水孔喷出的冷却水与密集的翅片6的配合作用下,迅速得到冷却,再依次经过后面的较稀疏的翅片和喷水孔的冷却作用下,同时,在抽真空的作用下,使外筒内的冷却水翻滚搅动起来,保证管体的各个方向均能够达到冷却效果,进而有效提高管体的生产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待定径管体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前置水冷单元和定径单元,所述的前置水冷单元包括导向杆组件、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导向杆组件上的水冷套、水封盖板,所述的水冷套及所述的水封盖板的中心均开设有供待定径管体通过的通孔,所述的水封盖板沿待定径管体的移动方向能够移动地装配在所述的水冷套上,所述的水冷套与所述的水封盖板的相对端面之间形成蓄水腔,所述的水冷套上沿径向开设有与所述的蓄水腔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的水冷套与所述的水封盖板之间形成周向向内喷水的环形出水通道,所述的环形出水通道与所述的蓄水腔相连通;所述的定径单元包括沿待定径管体移动的方向设置的多个翅片,所述的翅片沿垂直于待定径管体移动的方向设置,所述的翅片的中心开设有供待定径管体穿过的等大的通孔,这些所述的翅片上的通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的水冷套上的通孔的轴心线为同一直线,所述的定径单元还包括能够向正在穿过这些所述的翅片上的通孔的待定径管体喷水的喷水冷却单元,所述的喷水冷却单元包括多个面向所述的翅片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沿待定径管体移动的方向上这些所述的喷水孔的喷水辐射长度不小于这些所述的翅片的分布长度;靠近所述的前置水冷单元的相邻两个所述的翅片之间的距离小于远离所述的前置水冷单元的相邻两个所述的翅片之间的距离,靠近所述的前置水冷单元的所述的喷水孔的密度大于远离所述的前置水冷单元的所述的喷水孔的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所述的翅片通过两根相平行的定位杆相定位安装,两根所述的定位杆的两端分别密封安装在前端板、后端板上,所述的前端板、后端板的中心为通孔,所述的前端板和所述的后端板之间密封连接安装有一个外筒,所述的喷水冷却单元包括设置在这些所述的翅片的下方的喷水组件和开设在所述的后端板上的排水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水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的外筒上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的进水口处的进水喷头、罩设在所述的进水喷头处的布水器,所述的布水器的面向所述的翅片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所述的喷水孔,沿待定径管体移动的方向上这些所述的喷水孔的喷水辐射长度不小于这些所述的翅片的分布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上沿待定径管体移动的方向上开设有两个所述的进水口,每个所述的进水口处均安装有所述的进水喷头及所述的布水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翅片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两根所述的定位杆分别穿插在对应的所述的定位孔中,所述的定位杆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的翅片之间套设有定位隔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的前端板向所述的后端板的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的翅片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板中心的通孔为便于待定径管体穿过的导向锥形孔,且该导向锥形孔的最小内径与所述的翅片上的通孔的孔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杆组件包括至少三根相平行且周向等距设置的导杆,所述的水冷套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导杆相匹配的导向孔,对应的所述的导杆穿在所述的导向孔中,所述的水冷套上对应各所述的导向孔设置有能够径向伸缩的螺栓,所述的螺栓的内端部伸入所述的导向孔中且垂直抵紧在所述的导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的导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前端板上。
CN201420448419.9U 2014-08-11 2014-08-11 一种定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6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48419.9U CN204076789U (zh) 2014-08-11 2014-08-11 一种定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48419.9U CN204076789U (zh) 2014-08-11 2014-08-11 一种定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76789U true CN204076789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69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4841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6789U (zh) 2014-08-11 2014-08-11 一种定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767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9314A (zh) * 2014-08-11 2014-11-19 苏州杰威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定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9314A (zh) * 2014-08-11 2014-11-19 苏州杰威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定径装置
CN104149314B (zh) * 2014-08-11 2016-08-31 苏州杰威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定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9315A (zh) 前置水冷套可移动式定径装置
CN202643778U (zh) 大型铝合金在线淬火装置
CN204076789U (zh) 一种定径装置
CN102266831B (zh) 一种可形成高密度喷射流的冷却装置及制造方法
CN204249332U (zh) 前置水冷套可移动式定径装置
CN204076790U (zh) 水冷却定径装置
CN204076791U (zh) 翅片式冷却定径装置
CN209616158U (zh) 管材生产线上的降温装置
CN104149314B (zh) 一种定径装置
CN104129060A (zh) 翅片式冷却定径装置
CN104129061A (zh) 水冷却定径装置
CN204412776U (zh) 一种热轧中厚板冷后残余水吹扫装置
CN202894257U (zh) 矩形坯、大方坯管式结晶器零段喷淋的改进结构
CN206201452U (zh) 一种线缆挤出机冷却水槽输送线
CN102310546A (zh) 一出八塑料管材生产设备中的真空定型装置
CN204490944U (zh) 一种金属管棒材连续调质热处理生产线的冷却装置
US20210253453A1 (en) Magnetiz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Magnetized Water for Dust Fall of Underground Coal Mine
CN110303657A (zh) 一种pe管生产系统
CN205310769U (zh) 一种塑料管材冷却机
CN109423542A (zh) 钢管离线淬火外喷冷却装置及方法
CN214395362U (zh) 一种水膜式管材定径套
CN202224452U (zh) 一种产生扁平射流的冷却装置
CN214395361U (zh) 一种均匀冷却管材模具定径套
CN220901443U (zh) 循环式冷拉冷却装置
CN201514781U (zh) 水冷式定速牵引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