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3003U - 一种气动电控通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动电控通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73003U
CN204073003U CN201420463690.XU CN201420463690U CN204073003U CN 204073003 U CN204073003 U CN 204073003U CN 201420463690 U CN201420463690 U CN 201420463690U CN 204073003 U CN204073003 U CN 204073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input port
oxygen
venturi tube
delivery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636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耿超
黄志昂
黄兴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636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73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73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7300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电控通气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文丘里管、第一控制阀、第一顺序阀、第二文丘里管、第二控制阀和第二顺序阀,第一文丘里管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氧气源和系统输出口连接,第一顺序阀的输出口、空气输入口和氧气输入口分别与第一文丘里管的自吸口、空气源和氧气源连接,第一控制阀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氧气源和第一顺序阀的控制气输入口连接;第二文丘里管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氧气源和系统输出口连接,第二顺序阀的输出口、空气输入口和氧气输入口分别与第二文丘里管的自吸口、空气源和氧气源连接,第二控制阀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氧气源和第二顺序阀的控制气输入口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气动电控通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中的呼吸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电控通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通气治疗中,呼吸设备对患者执行机械通气时一般供应纯氧,然而,长期纯氧通气,会引起氧中毒,对病人身体造成严重的副作用。所以,部分呼吸设备具备空氧混合的功能,可以给病人输出不同氧浓度的气体,避免氧中毒的出现。
实现空氧混合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
1)增加一路高压空气气源,该气源可以是高压气瓶输出、空气压缩机输出等。
2)采用涡轮方式,在设备内部设计一路低压空气气源。
3)采用文丘里原理,使设备本身可以从外界吸入一路空气气源。
其中,便携急救式呼吸设备由于考虑到设备本身重量、体积的原因,一般采用第2、3种方式。在这2种方式中,后者更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重量、体积,故在超小型呼吸设备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采用文丘里原理这种方式,存在两个问题:调节系统输出口的氧气浓度较为困难,以及控制系统输出口的输出气体流量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设备本身、管路附件以及病人呼吸道对气路系统将产生不定的气道阻力,该气道阻力将与文丘里结构产生的负压相抵,从而降低了该结构吸入空气的能力,氧浓度将很难降低,甚至氧浓度将保持100%的状态,特别是在低流量通气时,如此,设备就无法实现空氧混合通气的功能。
只有提高文丘里结构的抗反压能力,才能解决上述问题。但提高抗反压能力的同时,其最大输出流量将大幅降低。
在采用文丘里原理的通气方案中,为了实现空氧、纯氧两种通气状态,并保证足够的输出流量(文丘里小孔通气原理决定了通过流量不可能太大),否则在一路文丘里气路中,需设计一个比例阀置于文丘里结构前端,一个置于文丘里后端,这样必将提高了成本(比例阀一般较昂贵)。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电控通气系统,可以有效调节系统输出口的氧气浓度。
一种气动电控通气系统,包括第一文丘里管和第一顺序阀,还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文丘里管、第二控制阀和第二顺序阀,所述第一文丘里管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氧气源和系统输出口连接,所述第一顺序阀的输出口、空气输入口和氧气输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文丘里管的自吸口、空气源和所述氧气源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所述氧气源和所述第一顺序阀的控制气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文丘里管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所述氧气源和系统输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顺序阀的输出口、空气输入口和氧气输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文丘里管的自吸口、空气源和所述氧气源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所述氧气源和所述第二顺序阀的控制气输入口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第一比例阀和第二比例阀,所述第一比例阀的输出口分别与第一文丘里管的输入口和第一顺序阀的氧气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比例阀的输入口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比例阀的输出口分别与第二文丘里管的输入口和第二顺序阀的氧气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比例阀的输入口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输入口连接。
如果第一控制阀的输入口连接到第一比例阀的输出口,可能导致气流无法通过第一控制阀,进而进入第一顺序阀的控制气输入口,从而无法控制第一顺序阀。基于同样的理由,第二控制阀的输入口连接到第二比例阀的输出口是较优的方案。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的输入口与所述氧气源连接,所述减压阀的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比例阀的输入口、第一控制阀的输入口、第二比例阀的输入口和第二控制阀的输入口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第一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系统输出口处。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系统输出口处。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或第二控制阀是电磁阀。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空气源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第一顺序阀的空气输入口连接,所述空气源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第二顺序阀的空气输入口连接。
本实施例的通气系统,可以有效调节系统输出口的氧气浓度,获得相对较为稳定的氧气浓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气动电控通气系统框图;
图2是图1的气动电控通气系统在仅有一个文丘里管工作在吸入空气时的系统输出口流量与氧气浓度的关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实施例的气动电控通气系统,包括氧气源、第一过滤器、减压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比例阀、第一文丘里管、第三单向阀、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一控制阀、第一顺序阀、第一单向阀、第二比例阀、第二文丘里管、第二控制阀、第二顺序阀、第二单向阀、第二流量传感器、第二过滤器和空气源。
减压阀的输入口通过第一过滤器与氧气源连接,减压阀的输出口分成四路分别与第一比例阀的输入口、第一控制阀的输入口、第二比例阀的输入口和第二控制阀的输入口连接。
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通过第一过滤器的氧气的压力。
第一比例阀的输出口分成两路分别与第一文丘里管的输入口和第一顺序阀的氧气输入口连接,第一文丘里管的输出口依次通过第三单向阀和第一流量传感器连接到系统输出口,第一文丘里管的自吸口与第一顺序阀的输出口连接。
第一控制阀的输出口与第一顺序阀的控制气输入口连接,第一顺序阀的空气输入口依次通过第一单向阀、第二流量传感器和第二过滤器与空气源连接。
第二文丘里管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第二比例阀的输出口和第三单向阀的输入口连接,第二顺序阀的氧气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第二比例阀的输出口和第二文丘里管的自吸口连接,第二顺序阀的控制气输入口与第二控制阀的输出口连接,第二顺序阀的空气输入口通过第二单向阀与第二流量传感器连接。
第一单向阀的输出口位于系统输出口一侧,防止气体从系统输出口倒流入其他气路,否则可能导致病人携带的病菌污染气路。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输入口位于第二流量传感器的一侧,以防止气体泄露到空气源中,例如外部空气中。系统输出口处可以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系统输出口处的压力。
减压阀是具有将输入的氧气的压力降低到设定压力值进行输出的阀体,可以给气路系统提供稳定的工作压力。
比例阀是可以控制比例输出气体流量的阀体,具体来说,第一比例阀和第二比例阀可以控制输出氧气的流量。
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是可以控制打开和关闭的阀体,从而控制气体的通断,例如,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可以是电磁阀。
文丘里管是具有能够从自吸口吸入气体实现气体混合的部件,从而在空氧混合后能够降低呼吸机的氧浓度的装置。
工作时,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一顺序阀的空气输入口与输出口连通,此时第一文丘里管可以吸入自第一单向阀流入的空气;通过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一顺序阀的氧气输入口与输出口连通,此时第一文丘里管不能吸入空气,而第一比例阀的输出的氧气将直接从经过第一文丘里管而从其输出口输出,避开文丘里管所带来的阻力,主气路仍可输出大流量纯氧,从而工作在纯氧状态下。
同样,通过控制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二顺序阀的空气输入口与输出口连通,此时第二文丘里管可以吸入空气;通过控制第二电磁阀关闭,第二顺序阀的氧气输入口与输出口连通,此时第二文丘里管不能吸入空气,而第二比例阀的输出气流将直接经过第二文丘里管而从其输出口输出,从而避开文丘里管所带来的阻力,主气路仍可输出大流量纯氧。
如图2所示,是一种实施例中图1的通气系统在第一文丘里管工作在吸入空气的状态下、第二文丘里管关闭的情况下(或者第一文丘里管关闭、第二文丘里管工作在吸入空气的状态下),测出的系统输出口流量与该系统输出口的氧气浓度的关系曲线图。图2中具有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当系统输出口的压力为0cmH2O、15cmH2O、30cmH2O和60cmH2O时,系统输出口流量与系统输出口的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个文丘里管的抗反压能力良好,当系统输出口的压力不同时,系统输出口的流量与氧气浓度之间的曲线关系变化不大,例如,0cmH2O与15cmH2O时,两条曲线相差不大。如果一个文丘里管的抗反压能力很差,当系统输出口的压力不同时,系统输出口的流量与氧气浓度之间的曲线关系变化较大,因此,容易因为系统输出口的压力不同而影响整个通气系统的稳定性。
从图中可以发现,在本通气系统中,在相同的输出流量下,系统输出口的压力越小,系统输出口的氧气浓度越低,并且,在系统输出口输出的气体流量在较小的一定范围内,氧气的浓度几乎不变或者变化很小。例如,当系统输出口的压力是0cmH2O时,在系统输出口输出3-70L/min流量时,通过调节第一比例阀的流量输出,无法有效改变输出的氧气浓度;也就是说,如果系统输出口氧气浓度在某一个范围时,例如系统输出口的压力为0cmH2O下的35%下,可以控制第一文丘里管和/或第二文丘里管的流量,从而调节系统输出口的流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系统输出口的氧气浓度较为稳定,而系统输出口的流量在3L/min之前,稍微变动流量,将导致氧气浓度的大幅变动,可能使病患者无法适应而不利。再者,仅仅通过调节一个文丘里管的相关气路,无法进一步改变系统输出口的氧气浓度。
因而,在系统输出口输出的流量在设定范围内时,当需要不同氧气浓度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节输出的氧气浓度:
当所述系统输出口输出的气体需要第一氧气浓度时,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文丘里管工作在吸入空气的状态下和第二文丘里管关闭输出;例如,第一氧气浓度为35%左右,当系统输出口的压力为0cmH2O,如果系统输出口需要输出的流量为3-70L/min,则可以使第一文丘里管吸入空气,第二文丘里管关闭,即使增加第一文丘里管的氧气输入量(调节系统输出口的流量主要通过调节文丘里管的流量),系统输出口的氧气浓度也不会产生较大变化。
当所述系统输出口输出的气体需要大于第一氧气浓度的第二氧气浓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文丘里管工作在吸入空气的状态,控制第二文丘里管工作在纯氧输出的状态;例如,如果系统输出口的氧气浓度需要达到40%,并且系统输出口的流量控制在3-70L/min,则可以通过调节第二文丘里管工作在纯氧输出的状态,从而可以提高系统输出口的氧气浓度,并且可能将流量控制在3-70L/min。否则,如果只通过调节第一文丘里管的流量来调节系统输出口的氧气浓度达到40%,系统输出口的流量将进入100L/min左右,可能并不符合病人的需要。
另外,当系统输出口的压力是0cmH2O时,如果系统输出口的输出达到160L/min附近后,然后逐渐开始降低流量,结合图中可以看出,这时氧气浓度不降反升,直至达到100%的氧气浓度(流量为140L/min左右时),这时若继续降低流量,氧气浓度一下子降低到45%左右,因此氧气浓度产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可能导致病人无法适应。
因此,可以在系统输出口的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控制系统输出口输出较大流量,系统输出口的流量不容易轻易进入浓度变化的拐点(如系统输出口的压力为0cmH2O时对应的160L/min左右的流量)。
可以在系统输出口的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系统输出口输出较小流量,这样,既不会轻易进入浓度变化的拐点,也可以防止系统输出口的压力(例如病人的气道压力)的增大而影响整个通气系统的稳定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气动电控通气系统,包括第一文丘里管和第一顺序阀,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文丘里管、第二控制阀和第二顺序阀,所述第一文丘里管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氧气源和系统输出口连接,所述第一顺序阀的输出口、空气输入口和氧气输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文丘里管的自吸口、空气源和所述氧气源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所述氧气源和所述第一顺序阀的控制气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文丘里管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所述氧气源和系统输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顺序阀的输出口、空气输入口和氧气输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文丘里管的自吸口、空气源和所述氧气源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所述氧气源和所述第二顺序阀的控制气输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电控通气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比例阀和第二比例阀,所述第一比例阀的输出口分别与第一文丘里管的输入口和第一顺序阀的氧气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比例阀的输入口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比例阀的输出口分别与第二文丘里管的输入口和第二顺序阀的氧气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比例阀的输入口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输入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电控通气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的输入口与所述氧气源连接,所述减压阀的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比例阀的输入口、第一控制阀的输入口、第二比例阀的输入口和第二控制阀的输入口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电控通气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系统输出口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电控通气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系统输出口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电控通气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空气源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第一顺序阀的空气输入口连接,所述空气源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第二顺序阀的空气输入口连接。
CN201420463690.XU 2014-08-15 2014-08-15 一种气动电控通气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73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63690.XU CN204073003U (zh) 2014-08-15 2014-08-15 一种气动电控通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63690.XU CN204073003U (zh) 2014-08-15 2014-08-15 一种气动电控通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73003U true CN204073003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65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63690.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73003U (zh) 2014-08-15 2014-08-15 一种气动电控通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730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1043A (zh) * 2015-07-16 2015-09-30 深圳市普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丘里装置的校准方法及系统
CN105363105A (zh) * 2014-08-15 2016-03-02 深圳市安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电控通气系统及其通气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3105A (zh) * 2014-08-15 2016-03-02 深圳市安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电控通气系统及其通气方法
CN105363105B (zh) * 2014-08-15 2017-09-05 深圳市安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电控通气系统及其通气方法
CN104941043A (zh) * 2015-07-16 2015-09-30 深圳市普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丘里装置的校准方法及系统
CN104941043B (zh) * 2015-07-16 2017-08-04 深圳市普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丘里装置的校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0021B (zh) 一种先导式控制带智能peep呼吸机气路系统
CN101507854B (zh) 带压缩空气的呼吸机空氧混合装置
CN203724579U (zh) 一种吸入式麻醉装置
CN204073003U (zh) 一种气动电控通气系统
CN201189345Y (zh) 一种氧浓度调节装置
CN106943653A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气源系统
CN204050568U (zh) 帐式氧气吸入器
CN102500020A (zh) 一种先导式控制呼吸机气路系统
CN105013057B (zh) 一种呼气末正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169539A (zh) 一种急救呼吸机
CN202580606U (zh) 富氧充气装置
CN105363105A (zh) 一种气动电控通气系统及其通气方法
CN201399147Y (zh) 带压缩空气的呼吸机空氧混合装置
CN201050086Y (zh) 无负压水箱变频供水系统
CN203458657U (zh) 一种气道排气装置和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呼吸机
CN201481942U (zh) 呼吸同步控制器
CN102793959B (zh) 一种稳定空氧混合潮气量的呼吸机气路系统
CN204543168U (zh) 一种呼吸机气路控制装置
CN104746576A (zh) 水箱调储变量变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CN202289134U (zh) 一种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节装置
CN107174675A (zh) 一种中心负压吸引与供氧的自动控制器
CN204193242U (zh) 麻醉废气排放装置
CN111166981A (zh) 一种利用文秋里原理调节呼吸机输出氧浓度的装置
CN101584898A (zh) 一种调节呼吸机输出氧气浓度的方法
CN206478773U (zh) 一种手术室用富氧空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