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69046U - 双软屏折叠式手机 - Google Patents

双软屏折叠式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69046U
CN204069046U CN201420290571.9U CN201420290571U CN204069046U CN 204069046 U CN204069046 U CN 204069046U CN 201420290571 U CN201420290571 U CN 201420290571U CN 204069046 U CN204069046 U CN 204069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cover
fore shell
chain
magnetic
soft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905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2905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69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69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6904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软屏折叠式手机,特别是一种使用了可折叠的壳体组件、折叠软屏组件、同步磁吸装置和锁紧装置来实现手机折叠和锁紧,在手机前壳另有一块固定软屏的双软屏折叠式手机。目前软屏折叠式手机由于壳体组件和折叠软屏易损等缺陷,尚未进入市场。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由壳体组件、折叠软屏组件、同步磁吸装置、锁紧装置、固定软屏组件、麦克风、听筒、扬声器、相机、主电路板、电池和天线所构成。折叠软屏组件安装在可折叠的壳体组件上,构成可折叠的手机机身。安装在壳体组件上的同步磁吸装置和锁紧装置可使手机实现折叠和锁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操作便捷、折叠软屏和壳体组件不易损坏的特点,且具有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功能。

Description

双软屏折叠式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手机,特别是一种使用了可折叠的壳体组件、折叠软屏组件、同步磁吸装置和锁紧装置来实现手机弯曲折叠和锁紧,同时在手机的前壳另置有一块固定软屏组件的双软屏折叠式手机。 
背景技术
软屏即软性显示屏,不仅重量轻、不易破碎,而且可以弯曲折叠。将大尺寸软性显示屏应用于手机生产和制造已经成为未来的必然发展方向。但通过对软屏弯曲折叠来实现大屏化的手机,由于使用不便、壳体组件和折叠软屏易损及脱落等各种原因,仍未能得到应用。而传统的大屏手机由于重量和体积较大,携便性较差,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大显示屏手机的携带性差、使用不便、壳体组件和折叠软屏易损等原因,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壳体组件、折叠软屏组件、同步磁吸装置、锁紧装置、固定软屏组件、麦克风、听筒、扬声器、相机、主电路板、小电路板、电池和天线所构成;通过使折叠软屏向内作一定半径的均匀半圆弯曲来实现折叠,既可增大显示屏尺寸和减少折叠软屏表面的接触磨损,又可避免折叠软屏过度弯曲造成的损伤,同时由于使用了可折叠的壳体组件、同步磁吸装置和锁紧装置,从而可实现折叠和锁紧的双软屏折叠式手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壳体组件、折叠软屏组件、同步磁吸装置、锁紧装置、固定软屏组件、后壳盖、麦克风、听筒、扬声器、相机、主电路板、小电路板、前壳电路板、电池、电源键、音量键、导航键、数据电源USB插口、耳机插口和天线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组件由一块蜂窝橡胶片将前壳和后壳连接成为一体,并通过蜂窝橡胶片弯曲来实现壳体组件的折叠;折叠软屏组件被安装在壳体组件前壳和后壳的安装面上,并可向内作均匀的半圆弯曲,在折叠软屏的弯曲区,采用双面胶将折叠软屏与蜂窝橡胶片的粘合面粘贴在一起;同步磁吸装置与锁紧装置配合工作,使手机能够便捷地折叠锁紧和展开。 
所述壳体组件由前壳、后壳、蜂窝橡胶片、4根长销、2个单向链、前壳上盖、前壳下盖、后壳上盖、后壳下盖和螺钉所构成;安装在前壳和后壳上的各自2根长销将蜂窝橡胶片安装在前壳和后壳上,从而将蜂窝橡胶片与前壳和后壳连接成一个整体,壳体组件的折叠就是依靠蜂窝橡胶片的弯曲来实现的;前壳和后壳上的各自2根长销穿过单向链两端实体链头和冲压链头的滑槽将单向链安装并控制在前壳和后壳的滑道中,并使其可作一定的滑动;单向链穿过蜂窝橡胶片体内横向的方通孔,与前壳和后壳相连接;前壳上盖和前壳下盖分别由2个螺钉安装在前壳上,后壳上盖和后壳下盖分别由2个螺钉安装在后壳上。 
所述同步磁吸装置由2组连动磁铁搭扣和横杆所构成;每组连动磁铁搭扣分布在壳体组件前壳和后壳的上、下两端壳体内,由磁铁体、磁铁体罩、吸铁体、吸铁体罩、霍尔元件、屏磁滑片、连杆、转动块、弹簧、滑轴、连杆轴、转动轴、前壳和后壳所构成;由屏磁材料制成的磁铁体罩包裹磁铁体成为磁质搭扣,磁铁体罩的通磁面上有2个相同的长方形通磁孔,且2个通磁孔的间距和通磁孔宽度相同;由屏磁材料制成的吸铁体罩部分包裹吸铁体成为铁质搭扣,没有被吸铁体罩包裹的部分为吸铁端,霍尔元件放置在铁质搭扣内;连动磁铁搭扣中仅铁质搭扣安装在前壳的上、下两端,其它零部件均安装在后壳的上、下两端,手机折叠后,铁质搭扣和磁质搭扣位置相互对应,并相互吸引;由屏磁材料制成的屏磁滑片的屏磁端上有一个长方形的通磁孔与磁铁体罩上的通磁孔相同,该通磁孔到屏磁滑片滑片顶端的距离等于通磁孔宽度,屏磁滑片安装在后壳的磁质搭扣腔底部的滑片槽中,可往复滑动,使屏磁滑片上的通磁孔与磁铁体罩通磁面上的通磁孔不断重叠和错位,从而实现磁质搭扣的通磁和屏磁二种状态;连杆的一端通过使用滑轴与屏磁滑片连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使用连杆轴和转动块相连接,而转动块通过转动轴安装在后壳的转动块座上并可转动,从而实现当转动块往复转动时,就可以通过连杆带动屏磁滑片作往复滑动;套在连杆上的弹簧被限制在后壳上的弹簧挡块与屏磁滑片的滑座之间,并处于预压紧状态,弹簧的弹力推动屏磁滑片至滑片槽的顶端而止,此时屏磁滑片的通磁孔与磁铁体罩上的通磁孔完全错位,将磁铁体的磁场完全屏蔽在磁铁体罩内,若无外力作用,磁质搭扣始终处于屏磁状态;横杆安装在后壳上、下两端的连动磁铁搭扣的转动块上,将两组连动磁铁搭扣连成一个整体的同步磁吸装置;当横杆被外力推动时,2组连动磁铁搭扣将同步动作,实现2组连动磁铁搭扣的同步屏磁和通磁状态,可使手机壳体组件前壳和后壳同步相互吸紧和松开。 
所述锁紧装置由锁紧键、键轴、弹簧片、前壳和后壳所构成;锁紧键通过键轴安装在后壳的键槽内,锁紧键一端为按键端,另一端为锁紧端,弹簧片安装在后壳的弹簧片插槽)中,紧压锁紧键的弹压面,使锁紧键始终处于预压紧状态;手机折叠时,前壳上的卡头将穿过后壳上的卡头孔与锁紧键的锁紧端相碰,在弹簧片弹力的作用下,锁紧键的锁紧端嵌入在卡头的卡槽中,使手机处于锁紧状态,同时前壳上的卡头推动同步磁吸装置的横杆而使转动块转动,转动块带动连杆和屏磁滑片,使安装在后壳上、下端的磁质搭扣处于通磁状态并吸住安装在前壳上、下端的铁质搭扣,从而使壳体组件的前壳和后壳紧密贴合;锁紧装置与同步磁吸装置同步配合工作,从而实现手机的折叠和锁紧。 
所述蜂窝橡胶片由主体和左、右两侧的边条所构成;主体断面有一排5个椭圆孔,呈单排5个连体椭圆管形状,故称蜂窝橡胶片,5个椭圆孔两头均用硅胶封闭;蜂窝橡胶片的内侧有粘合面,用于与折叠软屏粘合;在两侧的边条上各有一个长销孔,两侧的边条上各有4个加强块,每个加强块上也各有一个全部贯通4个加强块的长销孔;通过使用长销穿过长销孔,可将蜂窝橡胶片安装在前壳和后壳上;用于放置单向链的2个方通孔横向贯穿主体和左、右两侧的边条的体内。 
所述单向链由冲压链头、实体链头、2个冲压链节、2个实体链节和5个链轴所构成;冲压链头、实体链头、冲压链节和实体链节之间均由链轴连接成链条,其连接方式是冲压件和实体件通过链轴交替连接,冲压件包括冲压链头和冲压链节,实体件包括实体链头和实体链节;单项链的两端为冲压链头和实体链头,中间部分为2个冲压链节和2个实体链节(76); 2个冲压链节和2个实体链节的侧面形状均呈45°圆弧弯曲状,连接在一起构成180°半圆弯曲形状,可实现单向链的半圆弯曲;单向链两端的冲压链头和实体链头上有滑槽,安装在前壳和后壳上的各2根长销从该滑槽中通过,将单向链安装并控制在前壳和后壳的滑道中滑动;每个冲压链节和实体链节的外圆弧面上均有止挡面,冲压链头(75)和实体链头的外侧面上也有止挡面,当单向链展开到平直状态时,这些止挡面彼此相碰,从而阻止单向链朝反向弯曲,故称单向链。 
所述前壳和后壳是2个独立的壳体,前壳和后壳与蜂窝橡胶片连接的一侧称为内侧,另一侧为外侧,在前壳和后壳的内侧各有2个放置单向链的滑道和4个放置蜂窝橡胶片加强块的方通孔,在2个滑道的滑道壁和4个方通孔的通孔壁上,各有2个全部贯通的长销孔,该长销孔用于插入长销将蜂窝橡胶片安装在前壳和后壳上;壳体组件折叠后,前壳和后壳相互贴合的面为贴合面,贴合面呈三条边的边框状,分布在前壳和后壳的上边、下边和外侧,中间部分是1个用于安装折叠软屏组件的安装面,该安装面低于贴合,由外侧向内侧逐渐下沉且与贴合面之间保持4.5°的夹角,以保证安装后的折叠软屏能以合理半径作均匀的半圆弯曲;前壳贴合面的外侧有卡头,后壳贴合面的外侧有卡头孔,手机折叠时,卡头穿过卡头孔与锁紧键配合工作,可将折叠后的手机锁紧;在前壳的上、下两端均有铁质搭扣腔,用于放置铁质搭扣;在后壳的上、下两端均有用于放置磁质搭扣的磁质搭扣腔,在磁质搭扣腔的底部均有用于放置屏磁滑片的滑片槽,在磁质搭扣腔的外侧均有滑片支架、弹簧挡块和转动块座;在前壳的外表面中央有1个用于安装固定软屏组件的前壳盖窗,在后壳的外表面中央有1个用于安装后壳盖的后壳盖窗,在后壳外侧的壳体内有用于安装锁紧键的键槽、锁紧键孔和键轴孔。 
所述折叠软屏组件由折叠软屏、前壳托板和后壳托板所构成;用强力胶将前壳托板和后壳托板粘合在折叠软屏背面的两边,中间部分为折叠软屏的弯曲区,可以弯曲;前壳托板和后壳托板上各有4个圆凸台,每个圆凸台的中央均有螺纹孔,可用8个沉头螺钉和8个垫圈将折叠软屏组件固定安装在壳体组件上,同时在折叠软屏的弯曲区,用双面胶将折叠软屏和蜂窝橡胶片的粘合面粘合在一起。 
以上技术方案能全面完成本实用新型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使用了折叠软屏组件和可折叠的壳体组件,使得手机的弯曲折叠成为可能。由于使用了同步磁吸装置和锁紧装置,就能够非常快捷地展开和折叠锁紧手机。由于在壳体组件中安装有单向链,就可防止手机展开后朝反向弯曲折叠,并能使折叠软屏较好地保持平直状态。由于采用了将折叠软屏向内弯曲来实现手机的折叠方式,就减少了在手机携带过程中折叠软屏的磨损。由于壳体组件前壳和后壳的用于安装折叠软屏组件的安装面低于前壳和后壳的贴合面,并由前壳和后壳的的外侧向内侧逐渐下沉,与贴合面之间保持4.5°的夹角,故能保证折叠软屏有足够的空间,以一定的半径作均匀的半圆弯曲。所以当手机处于折叠状态时,折叠软屏在弯曲区仅作了半圆弯曲(约189°弯曲),使折叠软屏的弯曲程度大大降低,克服由于折叠软屏过度弯曲而引起的损伤。因为有些手机为了实现折叠,需将折叠软屏弯曲360°,这样由于弯曲程度很大,引起的损伤也就很大。壳体组件的折叠是依靠蜂窝橡胶片的弯曲来实现的,由软性橡胶材料制成的蜂窝橡胶片的主体体内有5个纵向贯通的椭圆孔,使得蜂窝橡胶片横向具有很好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大大减少弯曲 时产生的内应力和弯曲时的阻力。折叠软屏组件固定安装在壳体组件上,在弯曲区,使用双面胶将折叠软屏和蜂窝橡胶片粘合成一个整体。由于折叠软屏的强度和硬度都比蜂窝橡胶片高,当手机折叠时,蜂窝橡胶片将以折叠软屏的弯曲半径而进行弯曲,所以在弯曲过程中,蜂窝橡胶片就会发生较大的拉伸变形。由于蜂窝橡胶片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并能够满足弯曲折叠的要求,所以不会对折叠软屏产生损伤。以上结构使手机实现了弯曲折叠和锁紧贴合的功能,同时还使得手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和操作方便,且具有平板电脑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外形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外形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外形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外形后视图(a向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外形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外形仰视图(b向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展开后正面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展开后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展开后背面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展开后c向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展开后正面局部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展开后的A-A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展开后的B-B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展开后的C-C剖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组件展开状态的正面局部剖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组件展开状态的D-D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组件展开状态的E-E剖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组件展开状态的F-F剖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前壳和后壳的正面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前壳和后壳的背面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前壳和后壳的正面结构剖视图(G-G剖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前壳和后壳的G1-G1剖视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前壳和后壳的G2-G2剖视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前壳和后壳的G3-G3剖视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前壳和后壳的G4-G4剖视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蜂窝橡胶片的背面视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蜂窝橡胶片的正面视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蜂窝橡胶片的剖视图(H-H剖视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蜂窝橡胶片的H4-H4剖视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蜂窝橡胶片的H1-H1剖视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蜂窝橡胶片的H2-H2剖视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蜂窝橡胶片的H3-H3剖视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链的纵断面结构剖视图(I-I剖视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链的J-J剖视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链的冲压链头的横断面剖视图(I1-I1剖视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链的冲压链节的横断面剖视图(I2-I2剖视图)。 
图37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链的实体链头的横断面剖视图(I3-I3剖视图)。 
图38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链冲压链头与实体链节装配剖视图(I4-I4剖视图)。 
图39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链在手机中的装配图。 
图40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链的折叠状态的纵断面剖视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链在手机中折叠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42是本实用新型磁质搭扣的剖视图。 
图43是本实用新型磁质搭扣的俯视图。 
图44是本实用新型屏磁滑片剖视图。 
图45是本实用新型屏磁滑片仰视图。 
图46是本实用新型连动磁铁搭扣的屏磁状态原理图。 
图47是本实用新型连动磁铁搭扣的屏磁状态的O-O剖视图。 
图48是本实用新型连动磁铁搭扣的通磁状态原理图。 
图49是本实用新型连动磁铁搭扣的通磁状态的P-P剖视图。 
图50是本实用新型连动磁铁搭扣的结构剖视图(K-K剖视图)。 
图51是本实用新型同步磁吸装置与锁紧装置的结构剖视图一(L-L剖视图)。 
图52是本实用新型同步磁吸装置与锁紧装置的结构剖视图二(M-M剖视图)。 
图53是本实用新型锁紧装置的锁紧状态剖视图。 
图54是本实用新型锁紧装置的解锁状态剖视图。 
图55是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展开时蜂窝橡胶片装配局部剖视图。 
图56是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折叠原理图。 
图57是本实用新型同步磁吸装置与锁紧装置的工作原理图一。 
图58是本实用新型同步磁吸装置与锁紧装置的工作原理图二。 
图59是本实用新型同步磁吸装置与锁紧装置的工作原理图三。 
图60是本实用新型同步磁吸装置与锁紧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四。 
图61是本实用新型软屏组件的正面视图。 
图62是本实用新型软屏组件的背面视图。 
图63是本实用新型软屏组件的Q-Q剖视图。 
图6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软屏组件的正视图。 
图65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软屏组件的R-R剖视图。 
图66是本实用新型后壳盖正视图。 
图67是本实用新型后壳盖的S-S剖视图。 
图中1固定软屏,2固定软屏组件,3壳体组件,4锁紧键,5蜂窝橡胶片,6前壳,7听筒,8导航键,9同步磁吸装置,10锁紧装置,11后壳,12相机,13闪光灯,14测光器, 15后壳盖,16扬声器,17后壳上盖,18前壳上盖,19音量键,20电源键,21前壳下盖,22后壳下盖,23数据电源USB插口,24耳机插口,25折叠软屏组件,26连动磁铁搭扣,27磁质搭扣,28长销,29单向链,30铁质搭扣,31主电路板,32沉头螺钉,33自攻螺钉,34折叠软屏连接器,35键轴,36弹簧片,37 SIM卡插座,38 TF卡插座,39固定软屏连接器,40横杆,41螺钉,42小电路板,43电路板软排线A,44电路板软排线B,45电池,46前壳电路板,47电池连接器,48后壳托板,49前壳托板,50折叠软屏,51压环,52前壳盖,53转动块,54转动轴,55垫圈,66镜头保护镜片,57闪光灯透光片,58连杆轴,59连杆,60弹簧,61滑轴,62屏磁滑片,63磁铁体罩,64磁铁体,65吸铁体,66吸铁体罩,67塞片,68导航键软胶垫,69强力胶,70指示灯透光片,71麦克风海绵垫,72听筒网罩,73听筒海绵垫,74强力胶,75冲压链头,76实体链节,77冲压链节,78实体链头,79链轴,80天线,81霍尔元件,82双面胶83指示灯,84麦克风,1a软排线插头,1b软排线,4a按键端,4b锁紧端,4c弹压面,4d止挡面5a主体,5b边条,5c加强块,5d长销孔,5e椭圆孔,5f方通孔,5g硅胶,5h粘合面,5i椭圆管壁,5j开口槽,5k内侧表面,5L软排线通孔,6a滑道,6b方通孔,6c滑道壁,6d通孔壁,6e长销孔,6f铁质搭扣腔,6g凸块,6h螺钉孔,6i圆腔,6j电池限位块,6k圆腔6L卡头,6m卡槽,6n听筒腔,6o导航键孔,6p麦克风腔,6q指示灯孔6r小圆台6v安装面6w前壳盖窗6x外表面6y贴合面,6z减重孔,11a滑道,11b方通孔,11c滑道壁,11d通孔壁11e长销孔,11f磁质搭扣腔,11g滑片槽,11h滑片支架,11i滑槽孔,11j弹簧挡块,11k转动块座,11L转轴孔,11m凸块,11n螺钉孔,11o圆腔,11p小圆台,11q锁紧键孔,11r键轴孔,11s弹簧片插槽,11t卡头孔,11u键槽,11v安装面11w后壳盖窗11x外表面11y贴合面,11z减重孔,11aa顶端,15a相机孔,15b闪光灯孔,15c测光器孔,15d扬声器孔,15e镜头保护片沉孔,15f卡扣,30a铁质搭扣工作面,48a圆凸台,48b螺纹孔,49a圆凸台,49b螺纹孔,50a显示区,50b触控区,50c返回键,50d主页键,50e功能键,50f显示面,50g软屏排线,50h排线插头50u弯曲区,50v弯曲边区,52a卡扣,62a屏磁端,62b通磁孔,62c滑座,62d滑轴孔,62e连杆槽,62f滑片顶端,62w通磁孔宽度,63a通磁面,63b通磁孔,63w通磁孔宽度,65a吸铁端75a链轴孔,75b止挡面,75c滑槽,75d外侧面,76a链轴孔,76b止挡面,76d内圆弧面,76e外圆弧面,77a链轴孔,77b止挡面,77d内圆弧面,77e外圆弧面,78a链轴孔,78b止挡面,78c滑槽,78d外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是双软屏折叠式手机折叠时的各个方向的外形视图。图1中可见,固定软屏(1)粘贴在前壳盖(52)上,构成固定软屏组件(2),固定软屏组件(2)安装在壳体组件(3)的前壳(6)上,锁紧键(4)安装壳体组件(3)后壳(11)上。前壳(6)和后壳(11)相互贴合的面称之为贴合面(6y,11y)。在图2和图3中可见,听筒(7)安装在前壳(11)固定软屏组件(2)的上方,导航键(8)安装在固定软屏组件(2)的下方,指示灯(83)和麦克风(84)安装在导航键(8)的右侧。蜂窝橡胶片(5)位于前壳(6)的左侧。图4中可见,可拆卸的后壳盖(15)安装在后壳(11)上,将相机(12)、闪光灯(13)、测光器(14)和扬声器(16)封闭在后壳(11)体内。相机(12)、闪光灯(13)和测光器(14)安装于后壳(11)壳体内上方,扬声器(16)位于后壳(11) 壳体内下方。在图5和图6中可见,蜂窝橡胶片(5)与前壳(6)和后壳(11)相连接,并位于壳体组件(3)的弯曲折叠处,壳体组件(3)的弯曲折叠就是依靠蜂窝橡胶片(5)弯曲来实现的。电源键(20)和音量键(19)布置在后壳(11)的顶部。数据电源USB插口(23)和耳机插口(24)位于后壳(11)的底部。前壳上盖(18)和后壳上盖(17)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的顶部,前壳下盖(21)和后壳下盖(22)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的底部。 
参见图7、图8、图9和图10,是软屏折叠式手机展开后,各个方向上的外形视图。图7为手机展开后的正面视图,可见蜂窝橡胶片(5)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之间,并将前壳(6)和后壳(11)连接在一起。图8为手机展开后的俯视图,可见在手机展开到平直状态时,前壳(6)和后壳(11)的贴合面(6y,11y)与蜂窝橡胶片(5)的内侧表面(5k)不在同一平面上,并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4.5°)。蜂窝橡胶片(5)的端面有5个椭圆孔(5e),该椭圆孔的两端由硅胶(5g)封闭。 
图9是手机展开后的背面视图,背面形状与平板电脑类同。平直展开的折叠软屏(50)位于壳体组件(3)的中央,四周的边框由前壳(6)的贴合面(6y)、后壳(11)的贴合面(11y)和蜂窝橡胶片(5)的内侧表面(5k)构成。在折叠软屏(50)左边前壳(6)的贴合面(6y)上有卡头(6L),在折叠软屏(50)右边后壳(11)的贴合面(11y)上有卡头孔(11t)。 
图10是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展开后的c向视图,可见安装在壳体组件(3)上的折叠软屏(50)的显示表面(50f)(平直展开后为一根平直线)与前壳(6)的贴合面(6y)呈斜面关系,前壳贴合面的最高处比显示面(50f)高出一定距离。 
参见图11,是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展开后的正面局部剖视图,可见蜂窝橡胶片(5)的两端通过各自2个长销(28)分别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上,并与前壳(6)和后壳(11)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上的各2根长销(28)穿过单向链(29)两端的实体链头(78)和冲压链头(75)上的滑槽(78c,75c)将单向链(29)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的滑道(6a,11a)内,并可作一定行程的滑动,同时单向链(29)穿过蜂窝橡胶片(5)体内的方通孔(5f)。连动磁铁搭扣(26)的铁质搭扣(30)安装在前壳(6)的上、下端的铁质搭扣腔(6f)内,连动磁铁搭扣(26)的其他零部件安装在后壳(11)的上、下两端。横杆(40)安装在后壳(11)上、下端的2组连动磁铁搭扣(26)的转动块(53)上,将2组连动磁铁搭扣(26)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同步磁吸装置(9)。锁紧装置(10)安装在后壳(11)外侧的壳体内,与同步磁吸装置(9)配合工作,锁紧装置(10)包括锁紧键(4)、键轴(35)、弹簧片(36)。相机(12)、闪光灯(13)、测光器(14)、扬声器(16)、电源键(20)、音量键(19)、SIM卡插座(37)、TF卡插座(38)固定安装在主电路板(31)上。耳机插口(24)和数据电源USB插口(23)安装在小电路板(42)上。主电路板(31)和小电路板(42)分别由自攻螺钉(33)和压环(51)安装在后壳(11)壳体内。导航键(8)、麦克风(84)、指示灯(83)和电池连接器(47)固定安装在前壳电路板(46)上,前壳电路板(46)由自攻螺钉(33)和压环(51)安装在前壳(6)壳体内的下方。电池(45)安装在前壳(6)内的电池仓中(见图12),并与电池连接器(47)相碰。前壳上盖(18)和后壳上盖(17)由螺钉(41)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的顶端,前壳下盖(21)和后壳下盖(22)由螺钉(41)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的底端。固定软屏组件(2)安装在 前壳(6)外表面(6x)的前壳盖窗(6w)内。电路板软排线A(43)用于连接主电路板(31)和小电路板(42)。电路板软排线B(44)用于连接主电路板(31)和前壳电路板(46)。天线(80)被粘贴在后壳(11)外侧壳体内。 
参见图12,折叠软屏组件(25)由折叠软屏(50)、前壳托板(49)和后壳托板(48)组成。前壳托板(49)和后壳托板(48)用强力胶(69)粘贴在折叠软屏(50)的背面,并由沉头螺钉(32)和垫圈(55)安装在壳体组件(3)上,用双面胶(82)将折叠软屏(50)的弯曲区(50u)粘贴在壳体组件(3)蜂窝橡胶片(5)的粘合面(5h)上。手机展开后的折叠软屏组件(25)呈平直状态,前壳(6)的贴合面(6y)和后壳(11)的贴合面(11y)均与折叠软屏(50)的显示面(50f)呈一定的夹角(4.5°),保证折叠软屏(50)折叠后,有合理的弯曲半径及较小的弯曲弧度(189°),可减小折叠软屏(50)的弯曲损伤。电池(45)放置在前壳(6)壳体内由电池限位块(6j)构成的电池仓中。固定软屏(1)由强力胶(74)粘贴在前壳盖(52)上构成固定软屏组件(2),固定软屏组件(2)通过前壳盖(52)上的卡扣(52a)安装在前壳(6)上。后壳盖(15)通过其上的卡扣(15f)安装在后壳(11)上。 
PET材料制成的闪光灯透光片(57)粘贴在后壳盖(15)的闪光灯孔(15b)和测光灯孔(15c)内,镜头保护镜片(56)粘贴在后壳的镜头保护片沉孔(15e)内。锁紧键(4)安装在后壳(11)壳体外侧的键槽(11u)内。 
参见图13和图14,磁质搭扣(27)安装在后壳(11)的磁质搭扣腔(11f)中,铁质搭扣(30)安装在前壳(6)的铁质搭扣腔(6f)中,并用塞片(67)将其塞紧,霍尔元件(81)放置在铁质搭扣(30)内。连杆(59)的一端通过滑轴(61)与屏磁滑片(62)实现可转动连接,连杆(59)的另一端通过连杆轴(58)与转动块(53)实现可转动连接。转动块(53)通过转动轴(54)安装在后壳(11)的转动块座(11k)上(可见图21和图25),并可转动。弹簧(60)套在连杆(59)上,并被控制在后壳(11)的弹簧挡块(11j)和屏磁滑片(62)的滑座(62c)之间,使弹簧(60)始终处于压紧状态。麦克风(84)和麦克风海绵垫(71)放置在前壳(6)的麦克风腔(6p)内。由PET材料制成的指示灯透光片(70)粘贴在前壳(6)的指示灯孔(6q)中。导航键(8)通过导航键软胶垫(68)安装在前壳电路板(46)上,导航键(8)穿过导航键孔(6o)露出前壳(6)的外表面(6x),用于按键控制固定软屏(1)的显示内容。 
图14中可见,,听筒(7)安装在前壳(6)上端的听筒腔(6n)内。在听筒(7)的前方安装有听筒网罩(72)和听筒海绵垫(73)。 
参见图15、图16、图17和图18,是壳体组件的各个结构剖视图。图15是壳体组件展开状态的正面局部剖视图,可见壳体组件(3)由前壳(6)、后壳(11)、蜂窝橡胶片(5)、4根长销(28)、2个单向链(29)、前壳上盖(18)、前壳下盖(21)、后壳上盖(17)、后壳下盖(22)和螺钉(41)所构成;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上的各自2根长销(28)将蜂窝橡胶片(5)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上,并将蜂窝橡胶片(5)与前壳(6)和后壳(11)连接成一个整体。且前壳(6)和后壳(11)上的各自2根长销(28)穿过单向链(29)两端实体链头(78)和冲压链头(75)的滑槽(78c,75c)将单向链(29)安装并控制在前壳(6)和后壳(11)的滑道(6a,11a)中,并使其可作一定的滑动。同时单向链(29)是横向穿过蜂窝橡胶片(5)主体(5a)内的方通孔(5f),与前壳(6)和后壳(11) 相连接。前壳上盖(18)和前壳下盖(21)分别由2个螺钉(41)安装在前壳(6)上,后壳上盖(17)和后壳下盖(22)分别由2个螺钉(41)安装在后壳(11)上。 
在图16中可见,展开到平直状态的壳体组件(3),其前壳(6)的安装面(6v)和后壳(11)的安装面(11v)在同一个平面上,以保证折叠软屏组件(50)正确安装在壳体组件(3)上。蜂窝橡胶片(5)的贴合面(5h)与前壳(6)和后壳(11)的安装面(6v,11v)平行,保证与折叠软屏的粘合。前壳(6)和后壳(11)的安装面(6v,11v)与贴合面(6y,11y)由外侧向内侧均呈4.5°的夹角,当手机折叠时,在折叠软屏(50)的弯曲区(50u)就能有足够的空间,使折叠软屏(50)以合理的半径作均匀半圆弯曲(可见图56)。 
图17中可见单向链(29)展开到平直状态时,不能反向弯曲,并穿过蜂窝橡胶片(5)的方通孔(5f)与前壳(6)和后壳(11)相连接。这样就使壳体组件(3)无法反向折叠。 
图18中可见,由于在前壳(6)和后壳(11)上各有2个长销(28),将蜂窝橡胶片(5)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上,就可保证壳体组件(3)在弯曲折叠时,蜂窝橡胶片(5)不会以长销(28)为轴心转动,并能保持均匀的弯曲(可见图56)。 
参见图19,是前壳(6)和后壳(11)的正面视图,前壳(6)的外表面(6x)中间有一个安装固定软屏组件(2)的前壳盖窗(6w)(以6w注明的4条线为该窗的4条边),在前壳盖窗(6w)的上方有听筒孔(6n),下方有导航键孔(6o)、指示灯孔(6q)和麦克风腔(6p)。在前壳(6)的壳体内共有有6个电池限位块(6j),用于电池限位。后壳(11)的外表面(11x)上有后壳盖窗(11w)(以11w注明的4条线为该窗的4条边),用于安装后壳盖(15)。在后壳(11)的壳体内有6个小圆台(11p),用于安装主电路板(31)和小电路板(42)。在前壳(6)的壳体内有2个小圆台(6r),用于安装前壳电路板(46)。 
参见图20,是前壳(6)和后壳(11)的背面视图,前壳(6)和后壳(11)相互贴合的面为贴合面(6y,11y),贴合面(6y,11y)呈现三条边的边框状,分布在前壳(6)和后壳(11)的上边、下边和外侧,中间部分是1个用于安装折叠软屏组件(25)的安装面(6v,11v)。前壳贴合面(6y)的外侧有1个卡头(6L),后壳贴合面(11y)的外侧有1个卡头孔(11t),卡头(6L)和卡头孔(11t)将配合工作,实现壳体组件(3)折叠后的锁紧。在安装面(6v,11v)的中央均有一个长方形的减重孔(6z,11z)来减少前壳(6)和后壳(11)的重量。 
参见图21、图22、图23、图24和图25,是前壳(6)和后壳(11)的各个结构剖视图,图21中可见,前壳(6)和后壳(11)的内侧都各有2个用于安装单向链(29)的滑道(6a,11a)和4个安装蜂窝橡胶片(5)加强快(5c)的方通孔(6b,11b)。在2个滑道(6a,11a)的滑道壁(6c,11c)和4个方通孔(6b,11b)的通孔壁(6d,11d)上,均有2个全部贯通的长销孔(6e,11e)。在前壳(6)的上、下端,各有1个用于安装铁质搭扣(30)的铁质搭扣腔(6f)和2个凸块(6g),凸块(6g)上有螺钉孔(6h),用于固定安装前壳上盖(18)和前壳下盖(21)。在后壳(11)的上、下端,各有1个安装磁质搭扣(27)的磁质搭扣腔(11f),在磁质搭扣腔(11f)的底部均有1个放置屏磁滑片(62)的滑片槽(11g)。滑片槽(11g)从磁质搭扣腔(11f)内延伸到腔外,在腔外的滑片槽(11g)两侧分布一对滑片支架(11h),滑片支架(11h)上均设计有滑槽孔(11i)(可参见图25),滑轴(61)将被控制在滑槽孔(11i)内滑动。 
在滑片支架(11h)的外侧,有弹簧挡块(11j)、转动块座(11k)和1个凸块(11m),另1个凸块(11m)在磁质搭扣腔(11f)的右侧。转动块座(11k)上有转轴孔(11L)用于 安装转动块(53),2个凸块(11m)上均有螺钉孔(11n)用于安装后壳上盖(17)和后壳下盖(22)。 
在图21、图22和图23中可见,在后壳(11)的外侧中部有锁紧键孔(11q)和键槽(11u),在键槽(11u)中有键轴孔(11r),通过将键轴(35)插入键轴孔(11r),可将锁紧键(4)装配在键槽(11u)中。锁紧键(4)的按键端(4a)穿过锁紧键孔(11q)至壳体外。 
在前壳(6)的贴合面(6y)外侧上有卡头(6L),在后壳(11)的贴合面(11y)外侧上有卡头孔(11t),手机折叠时,卡头(6L)将穿过卡头孔(11t),与锁紧键(4)配合工作,实现手机的折叠锁紧。 
在图21和图22中可见,前壳(6)和后壳(11)的安装面(6v,11v)用于安装折叠软屏组件(25),该安装面(6v,11v)低于贴合面(6y,11y),且由外侧向内侧方向,与贴合面(6y,11y)之间保持4.5°的夹角,以保证手机折叠后,折叠软屏(50)能有合理的半径作均匀的半圆弯曲。在前壳(6)和后壳(11)的安装面(6v,11v)上各有4个圆腔(6i,11o),用于固定安装折叠软屏组件(25)。在后壳(11)的壳腔内有6个小圆台(11p),用于安装主电路板(31)和小电路板(42)。在前壳(6)的壳腔内有2个小圆台(6r),用于安装前壳电路板(46)。 
图24和图25中可见,在前壳(6)的上端有听筒腔(6n),用于安装听筒(7)。在前壳(6)的下端有麦克风腔(6p),用于安装麦克风(84)。 
参见图26和图27,是蜂窝橡胶片的背面视图和正面视图,蜂窝橡胶片(5)的自然展开状态为平直展开状态。蜂窝橡胶片(5)由主体(5a)和两侧的边条(5b)所构成,在两侧边条(5b)上各有4个加强块(5c)。在加强块(5c)的两侧均有开口槽(5j)用于安装时避让前壳(6)和后壳(11)的滑道壁(6c,11c)和通孔壁(6d,11d)。图26中可见,蜂窝橡胶片(5)背面中央的长方形平面为粘合面(5h),用于与折叠软屏(50)粘合。蜂窝橡胶片(5)上、下两端的平面是内侧表面(5k)比粘合面(5h)略高(可见图29和图30),为保证手机的美观,使蜂窝橡胶片(5)的内侧表面(5k)与安装后的折叠软屏(50)的显示面(50f)在同一平面上。蜂窝橡胶片(5)的外侧表面为5个连体椭圆管壁(5i)的外表面,呈波浪起伏的形状,这种形状的拉伸性能好。 
参见图28和图29,为蜂窝橡胶片的结构剖视图,主体(5a)部分体内有5个全部贯通的椭圆孔(5e),在两侧的边条(5b)中各有1个长销孔(5d),在两侧的边条(5b)上各有4个加强块(5c),在4个加强块(5c)上,均有1个全部贯通的长销孔(5d)。可用长销(28)穿过长销孔(5d),将蜂窝橡胶片(5)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上。蜂窝橡胶片(5)的主体(5a)体内的5个椭圆孔(5e)的两头均用硅胶(5g)封闭,由于硅胶(5g)有很好的柔软性,故不会影响蜂窝橡胶片(5)的弯曲。在蜂窝橡胶片(5)的上、下两端各有一个横向贯通的方通孔(5f),共有2个,用于使单向链(29)从其中通过。图29中可见蜂窝橡胶片(5)的粘合面(5h)在自然状态下为平面状,用于和折叠软屏(50)粘合。 
参见图30、图31和图32,蜂窝橡胶片(5)的横断面呈单排5个椭圆孔(5e)的蜂窝形状,故称蜂窝橡胶片(5)。这5个椭圆孔(5e)的形状将随着蜂窝橡胶片(5)的弯曲而不断变化,这样就通过5个椭圆孔(5e)的形状变化,克服了弯曲引起变形而产生的内应力。由于蜂窝橡胶片(5)通过4根长销(28)穿过其两侧的各2个长销孔(5d)被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上,所以壳体组件(3)弯曲时,蜂窝橡胶片(5)与前壳(6)和后壳(11) 之间就不会发生转动,从而保证蜂窝橡胶片(5)能够作均匀的弯曲折叠。由于在折叠软屏(50)的弯曲区(50u)使用双面胶(82)将折叠软屏(50)粘贴在蜂窝橡胶片(5)的粘合面(5h)上,所以手机弯曲时,柔软的蜂窝橡胶片(5)将随着折叠软屏(50)的弯曲而弯曲,并通过5个椭圆孔(5e)的变形来克服蜂窝橡胶片(5)的整体变形,并消除弯曲产生的内应力。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手机弯曲折叠时,折叠软屏(50)和壳体组件(3)之间的不会脱落和损坏,并使得手机有很好的弯曲性能和较长的受用寿命。 
在图28和图30中可见,2个软排线通孔(5L)横向穿过蜂窝橡胶片(5)的主体(5a),与前壳(6)和后壳(11)的壳体内部相通。固定软屏(50)的软屏排线(50g)和前壳电路板(46)的电路板软排线B(44)分别从各自的软排线通孔(5L)中穿过,与主电路板(31)连接。图31中可见,蜂窝橡胶片(5)的方通孔(5f)的横向剖面形状,该孔与前壳(6)和后壳(11)的壳体内部相通,单向链(29)将从该孔中通过。图32中可见,蜂窝橡胶片(5)两端的硅胶(5g)将椭圆孔(5e)封闭。 
参见图33和图34,单向链(29)由冲压链头(75)、实体链头(78)、2个冲压链节(77)、2个实体链节(76)和5个链轴(79)所构成,冲压链头(75)、实体链头(78)、冲压链节(77)和实体链节(76)之间均由链轴(79)来连接成链条。2个冲压链节(77)和2个实体链节(76)的侧面形状均呈45°圆弧弯曲(可见图40)。实体链节(76)和冲压链节(77)的内、外面称为内圆弧面(76d,77d)和外圆弧面(76e,77e)。实体链节(76)和冲压链节(77)的外圆弧面(76e,77e)上均有止挡面(76b,77b),以及冲压链头(75)和实体链头(78)的外侧面(75d,78d)上也有止挡面(75b,78b)(可见图33和图40),当单向链(29)展开到平直状态时,这些止挡面(75b,76b,77b,78b)彼此相碰,从而阻止单向链(29)反向弯曲。 
参见图35和图36,为冲压链头(75)和冲压链节(77)的横断面剖视图,其横断面形状均呈薄片槽钢形,在冲压链头(75)的两侧壁上,有滑槽(75c)。 
参见图37,是实体链头(78)的横断面剖视图,在其体内也有滑槽(78c)。冲压链头(75)和实体链头(78)的滑槽(75c,78c)的功能主要是保证单向链(29)可以作一定行程的滑动。在手机在弯曲时,由于单向链(29)的弯曲半径和折叠软屏(50)的弯曲半径不同,而手机的弯曲是以折叠软屏(50)的弯曲半径R1为基准的(可见图56),所以单向链(29)在弯曲过程中就会产生与折叠软屏(50)之间的移动。由于单向链(29)两端可以滑动,这样就可以消除了由于弯曲半径不同而引起的位移,保证手机的弯曲折叠顺畅。 
参见图38,冲压链头(75)和实体链节(76)的装配图,实体链节(76)放置在冲压链头(75)的槽内,链轴(79)穿过冲压链头(75)和实体链节(76)上的链轴孔(75a,76a)将冲压链头(75)和实体链节(76)连接在一起。冲压链节(77)与实体链节(76)的连接方式相同,这样就连接成为一根单向链(29)。 
参见图39,可见单向链(29)在手机中的与其他零部件的关系,单向链(29)穿过蜂窝橡胶片(5)体内的方通孔(5f),单向链(29)的冲压链头(75)由2个长销(28)穿过其上的滑槽(75c)安装在后壳(11)中,单向链(29)的实体链头(78)由2个长销(28)穿过其上的滑槽(78c)安装在前壳(6)中,由于冲压链头(75)和实体链头(78)滑槽(75c,78c)的长度大于2个长销(28)的间距,所以安装后的单向链(29)可作一定行程的移动,而不能转动。行程的长度大于单向链(29)与折叠软屏(50)之间的弯曲半径差引起的错位位移。从而保证手机的弯曲折叠顺畅进行。 
参见图40,手机折叠时,由于2个冲压链节(77)和2个实体链节(76)的侧面形状均呈45圆弧弯曲,当单向链(29)弯曲时,2个冲压链节(77)和2个实体链节(76)正好构成180°的半圆,满足手机折叠的要求。在弯曲状态时,2个冲压链节(77)、2个实体链节(76)、冲压链头(75)和实体链头(78)的止挡面(77b,76b,75b,78b)相互分开。 
参见图41,可见手机折叠时,单向链(29)在手机中的结构剖视图。单向链(29)的2个冲压链节(77)和2个实体链节(76)构成半圆,与弯曲变形后的蜂窝橡胶片(5)的方通孔(5f)形状完全吻合。同时在弯曲过程中,单向链(29)也始终能适应不断变形中的蜂窝橡胶片(5)的方通孔(5f)的形状变化。 
参见图42和图43,由屏磁材料(如坡莫合金)制成的磁铁体罩(63)完全包裹着磁铁体(64)。磁铁体罩(63)的一面为通磁面(63a),通磁面(63a)上开设有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的通磁孔(63b),2个通磁孔(63b)的宽度(63w)与两孔之间的间距相同。 
参见图44和图45,可见由屏磁材料(如坡莫合金)制成的屏磁滑片(62)由屏磁端(62a)和滑座(62c)构成。在屏磁滑片(62)的屏磁端(62a)上开设有与磁铁体罩(63)上的通磁孔(63b)完全相同的通磁孔(62b),从屏磁滑片(62)的滑片顶端(62f)到通磁孔(62b)的距离与该通磁孔(62b)的宽度(62w)相同。滑座(62c)的中间有连杆槽(62e),用于放置连杆(59)。滑座(62c)上有滑轴孔(62d)用于安装滑轴(61),连杆(59)通过滑轴(61)安装在滑座(62c)上,并可转动。 
参见图46,是连动磁铁搭扣(26)屏磁状态的原理图。安装在连杆(59)上的弹簧(60),始终处于压紧状态,并将屏磁滑片(62)推到后壳(11)滑片槽(11g)的顶端(11aa),此时,屏磁滑片(62)屏磁端(62a)上的通磁孔(62b)处于磁铁体罩(63)上的2个通磁孔(63b)之间,屏磁滑片(62)正好将磁质搭扣(27)的2个通磁孔(63b)完全封闭,使得由永久磁铁制成的磁铁体(64)的磁场完全屏蔽的磁铁体罩(63)内。磁质搭扣(27)对铁质搭扣(30)的磁场吸力就消失,手机自然就分开。同时由于磁铁体(64)的磁场被封闭在磁铁体罩(63)内,也防止了磁铁体(64)的磁场对其他电子元件的影响。 
参见图47,屏磁滑片(62)的通磁孔(62b)与磁铁体罩(63)的通磁孔(63b)完全错位,正好将磁质搭扣(27)的通磁孔(63b)完全封闭,使磁质搭扣(27)处于屏磁状态。 
参见图48,是连动磁铁搭扣(26)通磁状态的原理图,当手机折叠时,连杆(59)将拉动屏磁滑片(62)后退到屏磁滑片(62)上的通磁孔(62b)与磁质搭扣(27)上的通磁孔(63b)重叠。此时磁质搭扣(27)的2个通磁孔(63b)完全开通。其中一个通磁孔(63b)靠近磁铁体(64)的S极,另一个通磁孔(63b)靠近磁铁体(64)的N极。由防弹胶制成的前壳(6)和后壳(11)没有屏磁能力,磁铁体(64)的磁场从一个通磁孔(63b)穿过前壳(6)和后壳(11)的薄壁进入吸铁体(65)的吸铁端(65a)内,再从另一个通磁孔(63b)回到磁铁体内(64),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磁场回路,磁质搭扣(27)将铁质搭扣(30)紧紧吸住。由屏磁材料制成的吸铁体罩(66)包裹吸铁体(65)构成铁质搭扣(30),没有被吸铁体罩(66)包裹的前端称为吸铁端(65a)。在连动磁铁搭扣(26)处于通磁状态时,磁铁体(64)中的磁场被屏蔽在磁铁体罩(63)和吸铁体罩(66)之间,而不会对其他电子元件产生影响。 
参见图49,屏磁滑片(62)的通磁孔(62b)与磁质搭扣(27)的通磁孔(63b)重叠,使得磁质搭扣(27)的2个通磁孔(63b)完全开通。从而使得磁质搭扣(27)处于通磁状态。 
参见图50,是连动磁铁搭扣的结构剖视图(K-K剖视图),每组连动磁铁搭扣(26)由磁铁体(64)、磁铁体罩(63)、吸铁体(65)、吸铁体罩(66)、霍尔元件(81)、屏磁滑片(62)、连杆(59)、转动块(53)、弹簧(60)、滑轴(61)、连杆轴(58)、转动轴(54)、前壳(6)和后壳(11)所构成。由屏磁材料制成的磁铁体罩(63)包裹磁铁体(64)成为磁质搭扣(27),磁铁体罩(63)的通磁面(63a)上有2个相同的长方形通磁孔(63b),且2个通磁孔(63b)的间距和通磁孔(63b)的宽度(63w)相同(可见图43)。由屏磁材料制成的吸铁体罩(66)部分包裹吸铁体(65)成为铁质搭扣(30),没有被吸铁体罩(66)包裹的部分为吸铁端(65a)(可见图46和图48),霍尔元件(81)放置在铁质搭扣(30)内。每组连动磁铁搭扣(26)中,除铁质搭扣(30)及塞片(67)安装在前壳(6)上,其余的零部件均安装在后壳(11)上。手机折叠后,磁质搭扣(27)和铁质搭扣(30)位置相互对应,并相互吸引,达到使手机的前壳和后壳相互贴紧的目的(可见图48)。 
由屏磁材料(如坡莫合金)制成的屏磁滑片(62)上有一个长方形的通磁孔(62b)与磁铁体罩(63)上的通磁孔(63b)相同,屏磁滑片(62)安装在后壳(11)的滑片槽(11g)中,可往复滑动,该滑片槽(11g)位于磁质搭扣(27)的通磁面(63a)前方,屏磁滑片(62)往复滑动时,其上的通磁孔(62b)可将磁质搭扣(27)通磁面(63a)上的通磁孔(63b)实现封闭和开通(可见图46和图48),从而实现屏磁和通磁二种状态;连杆(59)的一端使用滑轴(61)与屏磁滑片(62)连接,连杆(59)的另一端使用连杆轴(58)和转动块(53)相连接,而转动块(53)通过转动轴(54)安装在后壳(11)上并可转动。当转动块(53)往复转动时,就可以通过连杆(59)带动屏磁滑片(62)作往复滑动。 
套在连杆(59)上的弹簧(60)被限制在后壳(11)上的弹簧挡块(11j)与屏磁滑片(62)的滑座(62c)之间,且处于预压紧状态并推动屏磁滑片(62),使磁质搭扣(27)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始终处于屏磁状态。当有外力作用于转动块(53)时,转动块(53)就带动连杆(59)和屏磁滑片(62),使屏磁滑片(62)滑动到使磁质搭扣(27)处于通磁状态。 
霍尔元件(81)的功能是用于控制折叠软屏(50)与固定软屏(1)之间切换工作。当手机折叠时,由于铁质搭扣(27)和磁质搭扣(30)相吸,放置于铁质搭扣(27)体内的霍尔元件(81)就会感受到磁场,此时就自动关闭折叠软屏(50),并使固定软屏(1)处于工作状态。当手机展开后,铁质搭扣(30)和磁质搭扣(27)分离,霍尔元件(81)远离磁场,此时就可自动关闭固定软屏(1),并使折叠软屏(50)处于工作状态。 
参见图51,所述同步磁吸装置(9)由2组连动磁铁搭扣(26)和横杆(40)所构成。横杆(40)安装在二组连动磁铁搭扣(26)的活动块(53)上,将两组连动磁铁搭扣(26)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同步磁吸装置(9)。当手机折叠时,横杆(40)被前壳(6)上的卡头(6L)推动,横杆(40)带动转动块(53)转动,转动块(53)就带动连杆(59)和屏磁滑片(62),使屏磁滑片(62)滑动到使磁质搭扣(27)处于通磁状态(可见图58和图59),使壳体组件(3)的前壳(6)和后壳(11)吸紧。当手机展开时,前壳(6)的卡头(6L)退出后壳(11)的卡头孔(11t),连动磁铁搭扣(26)又恢复到屏磁状态,使壳体组件(3)的前壳(6)和后壳(11)松开(可见图57)。 
同步磁吸装置(9)就是通过二组连动磁铁搭扣(26)同步动作,来控制磁质搭扣(27)的通磁和屏磁状态。实现当手机折叠时,磁质搭扣(27)的磁场开通,使磁质搭扣(27)与铁质搭扣(30)相吸,起到对手机的吸紧作用,同时也将磁场控制在磁质搭扣(27)和铁质搭扣(30)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磁场回路不会扩散。当手机展开后,磁铁体(64)的磁场 被屏蔽在磁铁体罩(63)内,既不会对铁质搭扣(30)产生吸力,也不会对其他电子元件产生影响。 
参见图51和图52,所述锁紧装置(10)由锁紧键(4)、键轴(35)、弹簧片(36)、前壳(6)和后壳(11)所构成;锁紧键(4)通过键轴(35)安装在后壳(11)上,锁紧键(4)一端为按键端(4a),另一端为锁紧端(4b),弹簧片(36)安装在后壳(11)的弹簧片插槽(11s)中,紧压锁紧键(4)的弹压面(4c);手机折叠时,前壳(6)上的卡头(6L)将穿过后壳(11)上的卡头孔(11t)与锁紧键(4)的锁紧端(4b)相碰,锁紧端(4b)在弹簧片(36)弹力的作用下,嵌入在卡头(6L)的卡槽(6m)中(可见图52),使手机处于锁紧状态。 
与锁紧过程同步,前壳(6)上的卡头(6L)推动同步磁吸装置(9)的横杆(40),使磁质搭扣(27)处于通磁状态并吸住铁质搭扣(30),保证壳体组件(3)的前壳(6)和后壳(11)紧密贴合。锁紧装置(10)与同步磁吸装置(9)配合工作,从而实现手机的折叠锁紧和紧密贴合。 
参见图53,是锁紧装置的锁紧状态剖视图,弹簧片(36)始终推动锁紧键(4)的弹压面(4c),使按键端(4b)的止挡面(4d)与后壳(11)相碰而止,并处于平衡状态。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锁紧装置(10)始终保持这种状态。当手机折叠锁紧时,锁紧键(4)的锁紧端(4b)嵌入前壳(6)卡头(6L)的卡槽(6m)(可见图52)中,将折叠后的手机锁紧,并保持稳定的折叠锁紧状态。 
参见图54,是锁紧装置的解锁状态剖视图,当用手指按压锁紧键(4)的按键端(4a)时,手指的的作用力F作用于锁紧键(4)的按键端(4a),由于杠杆原理的作用,锁紧键(4)的锁紧端(4b)就会从卡头(6L)的卡槽(6m)中退出。由于同步磁吸装置(9)的弹簧(60)始终处于预压紧状态,弹簧力传递给连杆(59),并带动转动块(53)转动。转动块(53)带动横杆(40)运动,并推动前壳(6)的卡头(6L)退出后壳(11)的卡头孔(11t)(可见图52)。 
参见图55,是手机展开时蜂窝橡胶片的装配局部剖视图,蜂窝橡胶片(5)的两端,各由2根长销(28)固定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上,构成一个整体的壳体组件(3)。折叠软屏组件(25)用沉头螺钉(32)和垫圈(55)安装在壳体组件(3)上(可见图12)。在折叠软屏(50)的弯曲区(50u),用双面胶(82)将蜂窝橡胶片(5)的贴合面(5h)与折叠软屏(50)贴合在一起。从而使得折叠软屏组件(25)和壳体组件(3)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蜂窝橡胶片(5)和折叠软屏(50)的自然状态均为平直展开状态,所以手机的自然状态就是平直展开状态。手机处于自然状态时,蜂窝橡胶片(5)椭圆孔(6)的长轴与折叠软屏(50)垂直。 
参见图56,是双软屏折叠式手机折叠原理图,由于折叠软屏(50)的强度和硬度比蜂窝橡胶片(5)高,所以弯曲时,柔软的蜂窝橡胶片(5)将以折叠软屏(50)的弯曲半径R1进行弯曲。当手机折叠时,蜂窝橡胶片(5)随着折叠软屏(50)的弯曲而达到半圆(约189°弯曲)的弯曲状态,蜂窝橡胶片(5)的弯曲半径R2比折叠软屏(50)的弯曲半径R1大,故蜂窝橡胶片(5)弯曲时的拉伸变形就大。这时蜂窝橡胶片(5)的椭圆孔(5e)发生较大的变形,原来蜂窝橡胶片(5)椭圆孔(5e)的长轴变成了椭圆孔(5)的短轴。这种结构的原 理就是利用蜂窝橡胶片(5)椭圆孔(5e)的变形来吸收蜂窝橡胶片(5)的整体弯曲变形。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蜂窝橡胶片(5)的弯曲半径R2与折叠软屏(50)的弯曲半径R1的不同而产生的弯曲应力和损伤。这样就有效地保护了折叠软屏(50)在弯曲时不会受到损伤,也减少了手机弯曲折叠时的弯曲阻力。这种结构的蜂窝橡胶片(5)在任何状态下,以及弯曲过程中,始终能保持完美的形状,满足产品的外形要求。 
折叠软屏(50)的显示面(50f)与壳体组件(3)前壳(6)和后壳(11)的贴合面(6y,11y)之间有一定的夹角(约4.5°),所以手机折叠后,当壳体组件(3)前壳(6)和后壳(11)的贴合面(6y,11y)相互触碰时,折叠软屏(50)作半圆弯曲(约189°的圆弧)。这样就使折叠软屏(50)只需作很小的弯曲,便能实现手机的折叠,从而大大降低折叠软屏(50)弯曲时受到的弯曲损伤。相对于其他结构的手机,为了实现手机的折叠,需要使折叠软屏(50)作360°弯曲,这样对折叠软屏的损伤就严重多了。 
手机折叠时,锁紧键(4)的锁紧端(4b)嵌入前壳(6)的卡头(6L)的卡头槽(6m)中,使手机处于稳定的折叠状态。由于蜂窝橡胶片(5)和折叠软屏(50)的自然状态为平直展开状态,所以在手机折叠软屏(50)的弯曲区(50u)就存恢复到自然状态的张力,使壳体组件(3)的前壳(6)和后壳(11)分开。由于采用了同步磁吸装置(9),就克服了这种张力的影响。不仅使手机壳体组件(3)的前壳(6)和后壳(11)紧密贴合,而且使折叠软屏(50)有一个可控的合理弯曲半径R1进行弯曲,如弯曲半径太小会损伤折叠软屏(50)。由于折叠软屏(50)有了合理的弯曲半径R1,就能够实现均匀的弯曲。否则将会在折叠软屏(50)的弯曲边区(50v)出现应力集中,使折叠软屏(50)在其弯曲边区(50v)出现过度弯曲,产生严重的弯曲损伤。 
参见图57、图58、图59和图60是同步磁吸装置和锁紧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图57中可见手机展开时连动磁铁搭扣(26)的工作状态。由于连动磁铁搭扣(26)的弹簧(60)始终处于预压紧状态,所以弹簧(60)的弹力将屏磁滑片(62)推到滑片槽(11g)顶端(11aa),使屏磁滑片(62)将磁质搭扣(27)的2个通磁孔(63b)完全封闭而处于屏磁状态。此时磁铁体(64)的磁场被完全屏蔽在磁铁体罩(63)内。磁质搭扣(27)与铁质搭扣(30)之间既不会产生吸力,也不会让磁铁体(64)的磁场的扩散,而对其他电子元件产生影响(可见图46)。 
图58中可见,手机折叠前的动作状态,此时前壳(6)的卡头(6L)与锁紧装置(10)锁紧键(4)的锁紧端(4b)相碰,同时也和同步磁吸装置(9)的横杆(40)相碰。随着前壳(6)卡头(6L)的进一步下压,将推动锁紧键(4)的锁紧端(4b)后退,同时逐步推压同步磁吸装置(9)的横杆(40)。 
图59中可见,当手机折叠到壳体组件(3)的前壳(6)贴合面(6y)和后壳(11)贴合面(11y)贴合时,前壳(6)的卡头(6L)已经将锁紧键(4)的锁紧端(4b)推开后,并使锁紧键(4)的锁紧端(4b)重新嵌入卡头(6L)的卡槽(6m)中,将壳体组件(3)的前壳(6)和后壳(11)锁紧在一起,并保持这一锁紧状态。同时前壳的卡头(6L)将横杆(40)下压到预定的位置,横杆(40)带动转动块(53)转动,转动块(53)带动连杆(59)和屏磁滑片(62)移动到预定位置,正好将磁质搭扣(27)的通磁孔(63b)开通,使磁质搭扣(27)处于通磁状态。此时磁质搭扣(27)的磁场吸力将铁质搭扣(30)紧紧吸住。从而使得手机的前壳(6)和后壳(11)紧紧贴合。实现手机的理想折叠状态。 
图60中,展开手机时,先按下锁紧键(4)的按键端(4a),使得锁紧键(4)的锁紧端(4b)从卡头(6L)的卡槽(6m)中退出(可见图54)。由于同步磁吸装置(9)的弹簧(60) 始终处于压紧状态,弹簧(60)的弹力将推动连杆(59)移动,并带动转动块(53)转动。转动块(53)带动横杆(40)向上推动卡头(6L),使得卡头(6L)退出后壳(11)的卡头孔(11t)。同时弹簧(60)也将推动屏磁滑片(62)到滑片槽(11g)的顶端(11aa)(可见图46),使磁质搭扣(27)重新处于屏磁状态,从而实现手机的顺利展开。 
参见图61、图62和图63,折叠软屏组件(25)由折叠软屏(50)、前壳托板(49)和后壳托板(48)所构成。由锌合金材料制成的前壳托板(49)和后壳托板(48)被用强力胶(69)粘贴在折叠软屏(50)背面的两侧。图61是折叠软屏组件(25)的正面视图,可见折叠软屏(50)的显示区(50a)占据软屏的较大面积,在显示区(50a)的下面呈长条状的区域是触控区(50b),触控区(50b)包括有回车键(50c)、主页键(50d)和功能键(50e)。这些触控键用于对折叠软屏(50)的控制。图62可见,软屏折叠组件(25)的背面视图,折叠软屏(50)的中间区域是弯曲区(50u),在弯曲区(50u)的两侧,分别为前壳托板(49)和后壳托板(48)。在前壳托板(49)和后壳托板(48)与弯曲区的交界处为弯曲边区(50v)。在前壳托板(49)和后壳托板(48)上各自分布有4个圆凸台(49a,48a),在4个圆凸台(49a,48a)上均有螺纹孔(49b,48b),用于将软屏组件(25)安装在壳体组件(3)上。同时折叠软屏(50)的一侧有软屏排线(50g)和排线插头(50h),用于和主电路板上的折叠软屏连接器(34)相连接(可见图11)。折叠软屏(50)的作用是为了满足用户对大屏显示器的需求,使手机如同平板一样具有办公和上网功能。 
参见图64和图65,是固定软屏组件的正视图和R-R剖视图,固定软屏组件(2)由固定软屏(1)和前壳盖(52)组成。用强力胶(74)将固定软屏(1)粘贴在前壳盖(52)上,前壳盖(52)上四周均各有3个卡扣(52a),用于将固定软屏组件(2)安装在前壳(6)上。固定软屏(1)的一侧有软排线(1b)和软排线插头(1a),用于和主电路板上的固定软屏连接器(39)相连接(可见图11)。固定软屏(1)作用是为了在手机折叠的情况下,接听电话和拍照等。所以固定软屏(1)主要用于显示手机的电话号码,以及配合相机拍照。 
参见图66和图67,是后壳盖的正视图和S-S剖视图,图中可见后壳盖(15)上开设有相机孔(15a)、闪光灯孔(15b)、测光器孔(15c)和扬声器孔(15d)。在相机孔(15a)的外端有镜头保护片沉孔(15e),用于粘贴镜头保护镜片(56)。在后壳盖(15)背面的四周各有3个卡扣(15f),用于将后壳盖(15)安装在后壳(11)上。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分析 
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的原理就是通过使折叠软屏(50)向内作一定的半径的半圆弯曲(约189°弯曲)来实现手机折叠,而达到手机大屏化的目的,同时又防止了手机在携带过程中的磨损。要实现手机弯曲折叠主要是依靠四个主要部件:壳体组件(3)、折叠软屏组件(25)、同步磁吸装置(9)和锁紧装置(10)。 
壳体组件(3)是手机的机身,所有的零部件和元器件都安装在壳体组件(3)上,要实现手机的折叠,壳体组件(3)首先要能够折叠。由于壳体需要一定的强度,壳体的材料通常采用PC防弹胶,这样的壳体是无法折叠的。为了能实现壳体组件(3)的折叠,将壳体组件(3)设计成两个独立的壳体,即前壳(6)和后壳(11)。使用蜂窝橡胶片(5)将前壳(6) 和后壳(11)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壳体组件(3)的弯曲就是依靠蜂窝橡胶片(5)的弯曲来实现的。蜂窝橡胶片(5)采用软性橡胶材料制成,蜂窝橡胶片(5)的主体(5a)体内有5个一字排列的椭圆孔(5e)(可见图30),呈单排蜂窝形状,这种结构具有很好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在蜂窝橡胶片(5)弯曲过程中,椭圆孔(5e)形状的变化随弯曲程度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有效地将蜂窝橡胶片(5)由于弯曲引起的变形转移给了5个椭圆孔(5e)。同时这种结构弯曲时产生的阻力很小,能减小蜂窝橡胶片(5)对折叠软屏(50)造成的损伤,既能很好地实现手机的弯曲折叠,也能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 
折叠软屏(50)通常由PVC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弹性和柔性,能以较小的半径作360°的弯曲,而不会被损坏,这样的性能足以能够满足手机的弯曲折叠要求。手机折叠时,折叠软屏(50)中间弯曲折叠部分称为折叠软屏(50)的弯曲区(50u)。由锌合金材料制成的前壳托板(49)和后壳托板(48)拥有很好的强度和机械性能,通过使用强力胶(69)将前壳托板(49)和后壳托板(48)粘贴在折叠软屏(50)背面的弯曲区(50u)的两边(可见图62),构成为一个整体的折叠软屏组件(25)。这种结构的折叠软屏组件(3),既具有很好的强度满足安装和使用要求,又能够在弯曲区(50u)具有很好的弯曲性能满足手机的弯曲要求。 
同步磁吸装置(9)和锁紧装置(10)既解决了手机折叠后的贴合和锁紧问题,也解决了折叠软屏(50)弯曲折损问题和产品美观问题。 
壳体组件(3)和折叠软屏组件(25)的自然状态都是平直展开状态,所以手机折叠后,在折叠软屏(50)的弯曲区(50u)存在一个恢复到自然平直状态的张力,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壳体组件(3)的前壳(6)和后壳(11)是不可能紧密贴合的。为使得手机在折叠后能够紧密贴合,所以在壳体组件(3)中安装了同步磁吸装置(9)和锁紧装置(10)。同步磁吸装置(9)主要是利用安装在后壳(11)壳体内的上、下两端的两组磁质搭扣(27)和安装在前壳(6)壳体内的上、下两端的铁质搭扣(30)之间的磁吸力,来实现壳体组件(3)的前壳(6)和后壳(11)的紧密贴合。 
为使手机既能很好贴合,又能便捷地展开,所以必须对磁质搭扣(27)中的磁场进行合理的控制。在手机折叠时,同步磁吸装置(9)能够使磁质搭扣(27)中处于通磁状态。而当手机展开时,同步磁吸装置(9)又能使磁质搭扣(27)中处于屏磁状态。要实现这样的功能,须将磁铁体(64)和吸铁体(65)用屏磁材料(如坡莫合金)制成的磁铁体罩(63)和吸铁体罩(66)包裹起来。磁铁体罩(63)的通磁面(63a)上有2个通磁孔(63b),屏磁滑片(62)上有1个通磁孔(62b),通过控制屏磁滑片(62)的滑动,可使磁铁体罩(63)上的通磁孔(63b)实现闭合和开通,来有效控制磁质搭扣(27)的屏磁和通磁两种状态(可见图46和图48),这样既可以合理使用磁场的吸力,又能防止磁场的扩散。 
手机折叠时,前壳(6)的卡头(6L)推动同步磁吸装置(9)的横杆(40)时,屏磁滑片(62)移动使磁质搭扣(27)处于通磁状体,使前壳(6)中的磁质搭扣(27)和后壳(11)中的铁质搭扣(30)相互吸紧,同时锁紧装置(10)锁紧键(4)的锁紧端(4b)嵌入前壳(6)卡头(6L)的卡槽(6m)中,使前壳(6)和后壳(11)锁紧并保持这个状态。这样只要一个动作,就能实现手机壳体组件(3)的折叠锁紧和贴合。 
当需要展开手机时,只需按下后壳(11)上的锁紧键(4)的按键端(4a),这时锁紧键(4)的锁紧端(4b)就从前壳(6)卡头(6L)的卡槽(6m)中退出。由于同步磁吸装置(9) 的弹簧(60)始终处于预压紧状态,弹簧力传递给连杆(59),并带动转动块(53)转动。转动块(53)带动横杆(40)运动,并推动前壳(6)的卡头(6L)退出后壳(11)的卡头孔(11t)(可见图54和图60)。手机在自然张力的作用下,就会自动展开。 
为使折叠软屏(50)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不仅要使折叠软屏(50)弯曲程度小,又要使其均匀地弯曲。采用将折叠软屏(50)向内弯曲实现手机折叠的方式,通常要将折叠软屏(50)进行360°的弯曲才能实现手机的折叠,这样的结果对折叠软屏(50)造成很大的损伤。为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采取了将前壳(6)和后壳(11)上的用于安装折叠软屏组件(25)的安装面(6v,11v)与前壳(6)和后壳(11)上的贴合面(6y,11y)保持一定夹角(如4.5°,可见图12和图56)。当手机折叠,前壳(6)和后壳(11)上的贴合面(6y,11y)相互贴合时,折叠软屏(50)的弯曲区(50u)作了半圆弯曲(约189°弧度弯曲,可见图56),这样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折叠软屏(50)的弯曲的程度,从而减少折叠软屏(50)的弯曲损伤。同时还可以控制折叠软屏(50)在弯曲区(50u)的弯曲圆弧与弯曲半径R1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保证折叠软屏(50)能够均匀地弯曲,而不会使弯曲引起的应力都集中在折叠软屏(50)的弯曲边区(50v)(可见图56和图62),使得折叠软屏(50)在弯曲边区(50v)出现应力集中和过渡弯曲,而导致折叠软屏(50)的损伤和折断。 
手机属于民用产品,其外形简洁美观非常重要。同步磁吸装置(9)的所有零件均隐藏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的壳体内部,实现手机前壳(6)和后壳(11)紧密贴合的吸力是由隐蔽磁场产生的,故不会在手机壳体组件(3)的外部增加任何机械结构,而影响手机壳体外形的美观。 
本实用新型双软屏折叠式手机的外置固定软屏(1)主要用于显示接听电话时的电话号码和电话薄等,而内置的折叠软屏(50)由于有较大的显示尺寸,其主要功能和平板电脑类同,可满足用户上网和办公等需求。 

Claims (8)

1.一种双软屏折叠式手机,由壳体组件(3)、折叠软屏组件(25)、同步磁吸装置(9)、锁紧装置(10)、固定软屏组件(2)、后壳盖(15)、麦克风(84)、听筒(7)、扬声器(16)、相机(12)、主电路板(31)、小电路板(42)、前壳电路板(46)、电池(45)、电源键(20)、音量键(19)、导航键(8)、数据电源USB插口(23)、耳机插口(24)和天线(80)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组件(3)由一块蜂窝橡胶片(5)将前壳(6)和后壳(11)连接成为一体,并通过蜂窝橡胶片(5)弯曲来实现壳体组件(3)的折叠;折叠软屏组件(25)被安装在壳体组件(3)前壳(6)和后壳(11)的安装面(6v,11v)上,并可向内作均匀的半圆弯曲,在折叠软屏(50)的弯曲区(50u),采用双面胶(82)将折叠软屏(50)与蜂窝橡胶片(5)的粘合面(5h)粘贴在一起;同步磁吸装置(9)与锁紧装置(10)配合工作,使手机能够便捷地折叠锁紧和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其特征在于:一种所述的壳体组件(3)由前壳(6)、后壳(11)、蜂窝橡胶片(5)、4根长销(28)、2个单向链(29)、前壳上盖(18)、前壳下盖(21)、后壳上盖(17)、后壳下盖(22)和螺钉(41)所构成;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上的各自2根长销(28)将蜂窝橡胶片(5)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上,从而将蜂窝橡胶片(5)与前壳(6)和后壳(11)连接成一个整体,壳体组件(3)的折叠就是依靠蜂窝橡胶片(5)的弯曲来实现的;前壳(6)和后壳(11)上的各自2根长销(28)穿过单向链(29)两端实体链头(78)和冲压链头(75)的滑槽(78c,75c)将单向链(29)安装并控制在前壳(6)和后壳(11)的滑道(6a,11a)中,并使其可作一定的滑动;单向链(29)穿过蜂窝橡胶片(5)体内横向的方通孔(5f),与前壳(6)和后壳(11)相连接;前壳上盖(18)和前壳下盖(21)分别由2个螺钉(41)安装在前壳(6)上,后壳上盖(17)和后壳下盖(22)分别由2个螺钉(41)安装在后壳(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其特征在于:一种所述的同步磁吸装置(9)由2组连动磁铁搭扣(26)和横杆(40)所构成;每组连动磁铁搭扣(26)分布在壳体组件(3)前壳(6)和后壳(11)的上、下两端壳体内,由磁铁体(64)、磁铁体罩(63)、吸铁体(65)、吸铁体罩(66)、霍尔元件(81)、屏磁滑片(62)、连杆(59)、转动块(53)、弹簧(60)、滑轴(61)、连杆轴(58)、转动轴(54)、前壳(6)和后壳(11)所构成;由屏磁材料制成的磁铁体罩(63)包裹磁铁体(64)成为磁质搭扣(27),磁铁体罩(63)的通磁面(63a)上有2个相同的长方形通磁孔(63b),且2个通磁孔(63b)的间距和通磁孔宽度(63w)相同;由屏磁材料制成的吸铁体罩(66)部分包裹吸铁体(65)成为铁质搭扣(30),没有被吸铁体罩(66)包裹的部分为吸铁端(65a),霍尔元件(81)放置在铁质搭扣(30)内;连动磁铁搭扣(26)中仅铁质搭扣(30)安装在前壳(6)的上、下两端,其它零部件均安装在后壳(11)的上、下两端,手机折叠后,铁质搭扣(30)和磁质搭扣(27)位置相互对应,并相互吸引;由屏磁材料制成的屏磁滑片(62)的屏磁端(62a)上有一个长方形的通磁孔(62b)与磁铁体罩(63)上的通磁孔(63b)相同,该通磁孔(62b)到屏磁滑片(62)滑片顶端(62f)的距离等于通磁孔宽度(62w),屏磁滑片(62)安装在后壳(11)的磁质搭扣腔(11f)底部的滑片槽(11g)中,可往复滑动,使屏磁滑片(62)上的通磁孔(62b)与磁铁体罩(63)通磁面(63a)上的通磁孔(63b)不断重叠和错位,从而实现磁质搭扣(27)的通磁和屏磁二种状态;连杆(59)的一端通过 使用滑轴(61)与屏磁滑片(62)连接,连杆(59)的另一端通过使用连杆轴(58)和转动块(53)相连接,而转动块(53)通过转动轴(54)安装在后壳(11)的转动块座(11k)上并可转动,从而实现当转动块(53)往复转动时,就可以通过连杆(59)带动屏磁滑片(62)作往复滑动;套在连杆(59)上的弹簧(60)被限制在后壳(11)上的弹簧挡块(11j)与屏磁滑片(62)的滑座(62c)之间,并处于预压紧状态,弹簧(60)的弹力推动屏磁滑片(62)至滑片槽(11g)的顶端(11aa)而止,此时屏磁滑片(62)的通磁孔(62b)与磁铁体罩(63)上的通磁孔(63b)完全错位,将磁铁体(64)的磁场完全屏蔽在磁铁体罩(63)内,若无外力作用,磁质搭扣(27)始终处于屏磁状态;横杆(40)安装在后壳(11)上、下两端的连动磁铁搭扣(26)的转动块(53)上,将两组连动磁铁搭扣(26)连成一个整体的同步磁吸装置(9);当横杆(40)被外力推动时,2组连动磁铁搭扣(26)将同步动作,实现2组连动磁铁搭扣(26)的同步屏磁和通磁状态,可使手机壳体组件(3)前壳(6)和后壳(11)同步相互吸紧和松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其特征在于:一种所述的锁紧装置(10)由锁紧键(4)、键轴(35)、弹簧片(36)、前壳(6)和后壳(11)所构成;锁紧键(4)通过键轴(35)安装在后壳(11)的键槽(11u)内,锁紧键(4)一端为按键端(4a),另一端为锁紧端(4b),弹簧片(36)安装在后壳(11)的弹簧片插槽(11s)中,紧压锁紧键(4)的弹压面(4c),使锁紧键(4)始终处于预压紧状态;手机折叠时,前壳(6)上的卡头(6L)将穿过后壳(11)上的卡头孔(11t)与锁紧键(4)的锁紧端(4b)相碰,在弹簧片(36)弹力的作用下,锁紧键(4)的锁紧端(4b)嵌入在卡头(6L)的卡槽(6m)中,使手机处于锁紧状态,同时前壳(6)上的卡头(6L)推动同步磁吸装置(9)的横杆(40)而使转动块(53)转动,转动块(53)带动连杆(59)和屏磁滑片(62),使安装在后壳(11)上、下端的磁质搭扣(27)处于通磁状态并吸住安装在前壳(6)上、下端的铁质搭扣(30),从而使壳体组件(3)的前壳(6)和后壳(11)紧密贴合;锁紧装置(10)与同步磁吸装置(9)同步配合工作,从而实现手机的折叠和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其特征在于:一种所述的蜂窝橡胶片(5)由主体(5a)和左、右两侧的边条(5b)所构成;主体(5a)断面有一排5个椭圆孔(5e),呈单排5个连体椭圆管形状,故称蜂窝橡胶片(5),5个椭圆孔(5e)两头均用硅胶(5g)封闭;蜂窝橡胶片(5)的内侧有粘合面(5h),用于与折叠软屏(50)粘合;在两侧的边条(5b)上各有一个长销孔(5d),两侧的边条(5b)上各有4个加强块(5c),每个加强块(5c)上也各有一个全部贯通4个加强块(5c)的长销孔(5d);通过使用长销(28)穿过长销孔(5d),可将蜂窝橡胶片(5)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上;用于放置单向链(29)的2个方通孔(5f)横向贯穿主体(5a)和左、右两侧的边条(5b)的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其特征在于:一种所述的单向链(29)由冲压链头(75)、实体链头(78)、2个冲压链节(77)、2个实体链节(76)和5个链轴(79)所构成;冲压链头(75)、实体链头(78)、冲压链节(77)和实体链节(76)之间均由链轴(79)连接成链条,其连接方式是冲压件和实体件通过链轴(79)交替连接,冲压件包括冲压链头(75)和冲压链节(77),实体件包括实体链头(78)和实体链节(76);单项链(29)的两端为冲压链头(75)和实体链头(78),中间部分为2个冲压链节(77)和2个实体链节(76);2个冲压链节(77)和2个实体链节(76)的侧面形状均呈45°圆 弧弯曲状,连接在一起构成180°半圆弯曲形状,可实现单向链(29)的半圆弯曲;单向链(29)两端的冲压链头(75)和实体链头(78)上有滑槽(75c,78c),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上的各2根长销(28)从该滑槽(75c,78c)中通过,将单向链(29)安装并控制在前壳(6)和后壳(11)的滑道(6a,11a)中滑动;每个冲压链节(77)和实体链节(76)的外圆弧面(77e,76e)上均有止挡面(77b,76b),冲压链头(75)和实体链头(78)的外侧面(75d,78d)上也有止挡面(75b,78b),当单向链(29)展开到平直状态时,这些止挡面(75b,76b,77b,78b)彼此相碰,从而阻止单向链(29)朝反向弯曲,故称单向链(29)。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其特征在于:一种所述的前壳(6)和后壳(11)是2个独立的壳体,前壳(6)和后壳(11)与蜂窝橡胶片(5)连接的一侧称为内侧,另一侧为外侧,在前壳(6)和后壳(11)的内侧各有2个放置单向链(29)的滑道(6a,11a)和4个放置蜂窝橡胶片(5)加强块(5c)的方通孔(6b,11b),在2个滑道(6a,11a)的滑道壁(6c,11c)和4个方通孔(6b,11b)的通孔壁(6d,11d)上,各有2个全部贯通的长销孔(6e,11e),该长销孔(6e,11e)用于插入长销(28)将蜂窝橡胶片(5)安装在前壳(6)和后壳(11)上;壳体组件(3)折叠后,前壳(6)和后壳(11)相互贴合的面为贴合面(6y,11y),贴合面(6y,11y)呈三条边的边框状,分布在前壳(6)和后壳(11)的上边、下边和外侧,中间部分是1个用于安装折叠软屏组件(25)的安装面(6v,11v),该安装面(6v,11v)低于贴合面(6y,11y),由外侧向内侧逐渐下沉且与贴合面(6y,11y)之间保持4.5°的夹角,以保证安装后的折叠软屏(50)能以合理半径作均匀的半圆弯曲;前壳(6)贴合面(6y)的外侧有卡头(6L),后壳(11)贴合面(11y)的外侧有卡头孔(11t),手机折叠时,卡头(6L)穿过卡头孔(11t)与锁紧键(4)配合工作,可将折叠后的手机锁紧;在前壳(6)的上、下两端均有铁质搭扣腔(6f),用于放置铁质搭扣(30);在后壳(11)的上、下两端均有用于放置磁质搭扣(27)的磁质搭扣腔(11f),在磁质搭扣腔(11f)的底部均有用于放置屏磁滑片(62)的滑片槽(11g),在磁质搭扣腔(11f)的外侧均有滑片支架(11h)、弹簧挡块(11j)和转动块座(11k);在前壳(6)的外表面(6x)中央有1个用于安装固定软屏组件(2)的前壳盖窗(6w),在后壳(11)的外表面(11x)中央有1个用于安装后壳盖(15)的后壳盖窗(11w),在后壳(11)外侧的壳体内有用于安装锁紧键(4)的键槽(11u)、锁紧键孔(11q)和键轴孔(11r)。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软屏折叠式手机,其特征在于:一种所述的折叠软屏组件(25)由折叠软屏(50)、前壳托板(49)和后壳托板(48)所构成;用强力胶(69)将前壳托板(49)和后壳托板(48)粘合在折叠软屏(50)背面的两边,中间部分为折叠软屏(50)的弯曲区(50u),可以弯曲;前壳托板(49)和后壳托板(48)上各有4个圆凸台(49a,48a),每个圆凸台(49a,48a)的中央均有螺纹孔(49b,48b),可用8个沉头螺钉(32)和8个垫圈(55)将折叠软屏组件(25)固定安装在壳体组件(3)上,同时在折叠软屏(50)的弯曲区(50u),用双面胶(82)将折叠软屏(50)和蜂窝橡胶片(5)的粘合面(5h)粘合在一起。 
CN201420290571.9U 2014-06-03 2014-06-03 双软屏折叠式手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69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0571.9U CN204069046U (zh) 2014-06-03 2014-06-03 双软屏折叠式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0571.9U CN204069046U (zh) 2014-06-03 2014-06-03 双软屏折叠式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69046U true CN204069046U (zh) 2014-12-31

Family

ID=52210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9057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69046U (zh) 2014-06-03 2014-06-03 双软屏折叠式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69046U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7713A (zh) * 2015-07-13 2015-10-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磁体吸合的柔性屏移动终端
WO2017114460A1 (zh) * 2015-12-29 2017-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终端
CN107025851A (zh) * 2015-12-11 2017-08-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505979A (zh) * 2017-08-07 2017-12-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7846484A (zh) * 2016-09-20 2018-03-27 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WO2018090870A1 (zh) * 2016-11-17 2018-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机构及移动终端
WO2018090797A1 (zh) * 2016-11-17 2018-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08965502A (zh) * 2017-05-17 2018-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
JP2019507523A (ja) * 2015-12-29 2019-03-14 クワントン オーピーピーオー モバイル 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折り畳み端末
WO2019141163A1 (zh) * 2018-01-16 2019-07-25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外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和铰链装置
CN111314822A (zh) * 2018-12-11 2020-06-19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405088A (zh) * 2020-03-10 2020-07-10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1615275A (zh) * 2019-02-23 2020-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限位组件、滑动连接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1615276A (zh) * 2019-02-23 2020-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限位组件、滑动连接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US11191195B2 (en) 2019-01-21 2021-1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magnet and magnetic shield
EP4024374A4 (en) * 2019-09-06 2022-10-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FOLDABLE SCREEN MOUNTING STRUCTURE
CN117727237A (zh) * 2023-06-01 2024-03-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折叠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7713B (zh) * 2015-07-13 2017-11-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磁体吸合的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04967713A (zh) * 2015-07-13 2015-10-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磁体吸合的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07025851A (zh) * 2015-12-11 2017-08-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0539981B2 (en) 2015-12-29 2020-01-2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oldable terminal
US11199874B2 (en) 2015-12-29 2021-12-14 Shenzhen Heytap Technology Corp., Ltd. Foldable terminal
WO2017114460A1 (zh) * 2015-12-29 2017-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终端
US10705563B2 (en) 2015-12-29 2020-07-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oldable terminal
US10459490B2 (en) 2015-12-29 2019-10-2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oldable terminal
JP2019507523A (ja) * 2015-12-29 2019-03-14 クワントン オーピーピーオー モバイル 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折り畳み端末
CN107846484A (zh) * 2016-09-20 2018-03-27 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WO2018054291A1 (zh) * 2016-09-20 2018-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US10310566B2 (en) 2016-09-20 2019-06-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oldable mechanism of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7846484B (zh) * 2016-09-20 2020-01-10 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WO2018090870A1 (zh) * 2016-11-17 2018-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机构及移动终端
WO2018090797A1 (zh) * 2016-11-17 2018-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08965502A (zh) * 2017-05-17 2018-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08965502B (zh) * 2017-05-17 2024-0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07505979B (zh) * 2017-08-07 2020-05-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7505979A (zh) * 2017-08-07 2017-12-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US11899505B2 (en) 2018-01-16 2024-02-13 Hangzhou Amphenol Phoenix Telecom Parts Co., Ltd. Hinge and hinge device for a mobile terminal having external flexible screen
WO2019141163A1 (zh) * 2018-01-16 2019-07-25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外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和铰链装置
CN111314822A (zh) * 2018-12-11 2020-06-19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11191195B2 (en) 2019-01-21 2021-1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magnet and magnetic shield
CN111615275B (zh) * 2019-02-23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限位组件、滑动连接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1615276B (zh) * 2019-02-23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限位组件、滑动连接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1615276A (zh) * 2019-02-23 2020-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限位组件、滑动连接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1615275A (zh) * 2019-02-23 2020-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限位组件、滑动连接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EP4024374A4 (en) * 2019-09-06 2022-10-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FOLDABLE SCREEN MOUNTING STRUCTURE
CN111405088A (zh) * 2020-03-10 2020-07-10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7727237A (zh) * 2023-06-01 2024-03-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折叠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69046U (zh) 双软屏折叠式手机
CN110491289B (zh) 显示装置
CN203632709U (zh) 软屏折叠式手机
CN106325367B (zh) 移动设备
CN107277197B (zh) 铰链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5554192B (zh) 一种移动终端
YU114304A (sh) Kofer
CN106330232A (zh) 手表式终端
CN112291954B (zh) 电子设备
CN105959435B (zh) 柔性智能手机及柔性壳体
CN110032057A (zh) 一种穿戴设备
CN209787222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机体
CN109769055A (zh) 一种可拆卸的柔性屏手机
CN111726440B (zh) 电子设备
CN105915680B (zh) 柔性防尘智能手机及柔性壳体
CN105933480A (zh) 柔性手机及柔性壳体
CN204795319U (zh) 可移动式无线摄像头模块及笔记本电脑、影像无线传输系统
CN104662875A (zh) 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
CN209690725U (zh) 一种穿戴设备
CN111698356A (zh) 齿合径向同步铰链及所制造的折叠屏手机
WO2021218306A1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2687092A (zh) 具有透明显示器的装置
CN106453837A (zh) 一种全息投影手机壳
CN205681487U (zh) 柔性防尘智能手机及柔性壳体
CN211655771U (zh) 一种充电坞外壳及其侧盖与壳体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