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67518U - 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 - Google Patents

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67518U
CN204067518U CN201420280086.3U CN201420280086U CN204067518U CN 204067518 U CN204067518 U CN 204067518U CN 201420280086 U CN201420280086 U CN 201420280086U CN 204067518 U CN204067518 U CN 204067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joint
housing
lid
size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800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强
李芬
朱锦其
张海丽
李华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v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ndred Million Latitude Sai Ensi New Energy Resources System Co Ltd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ndred Million Latitude Sai Ensi New Energy Resources System Co Ltds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ndred Million Latitude Sai Ensi New Energy Resources System Co Ltds
Priority to CN2014202800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67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67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6751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包括:四方形的壳体,壳体内部中空,壳体两端具有开口;电池模组,容置于壳体内,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第一端和电池模组第二端;绝缘袋,位于壳体和电池模块之间;盖体,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分别可拆卸的连接于壳体两端;散热装置,包括进液空间、出液空间、两个分别与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相通的第一管道接头以及可将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连通的管路装置,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两个相邻的棱角内,两个第一管道接头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第一盖体与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相对应的位置上,管路装置可拆卸的设置于第二盖体上。本实用新型散热效果好、能耗低且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由于世界各地的原油存量逐年的减少,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为了解决能源耗竭的危机,各种替代能源的发展与利用均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政策之一。随着环保意识抬头,传统的车辆载为了摆脱汽油的使用,逐渐改为采用电池作为其动力来源。
在一般的电动载具中,为求高效能,电池模块中的电池常常需要在高容量比率的情形下进行充放电,因而产生瞬间的高废热,如果这些废热无法有效的废除,则会造成电池模块的温度快速上升,电池模块在高温下工作,容易缩短电池寿命甚至直接造成电池无法工作,更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电池爆炸与起火。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通过使用风扇对电池模块进行散热,但是其会使得电池模块的结构变得复杂,而且风扇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能耗,不利于能源的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弊端的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其能耗低、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中空,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具有开口;
电池模组,容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模组由多个电池芯组成,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第一端和电池模组第二端;
绝缘袋,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池模块之间,用于隔离所述壳体和所述电池模块;
盖体,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分别通过螺钉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两端,用于分别封住所述壳体两端的所述开口;
散热装置,包括进液空间、出液空间、两个分别与所述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相连通的第一管道接头以及可将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连通的管路装置,所述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分别设置于壳体上的两个相邻的棱角内,两个所述第一管道接头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进液空间和所述出液空间相对应的位置上,所述管路装置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上。
优选的,所述绝缘袋采用高强度韧性且透气性好的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绝缘袋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增加其透气性的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路装置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相连通的第二管道接头及连通两个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的旁路管道,两个所述第二管道接头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相对应的位置上,所述旁路管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管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道接头包括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第一管道接头第二端及第一管道接头限位部,所述第一管道接头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接头限位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接头限位部的尺寸均大于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第二端的尺寸,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第二端设置有可使所述第一管道接头与所述壳体外部的输液管相连接的卡接纹,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的尺寸且小于所述限位部的尺寸,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的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以使两个所述第一管道接头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分别与所述进液空间和所述出液空间相通,以使两个所述第一管道接头分别与所述进液空间和所述出液空间相通。
通过在第一管道接头上设置第一管道接头限位部及带有外螺纹的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而壳体上设置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一管道接头的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且两个第一螺纹孔分别与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相通,使得两个第一管道接头不仅起到了能把冷却液输入到进液空间内以及把冷却液从出液空间内输出到壳体外的作用,还起到了使第一盖体和壳体相连接的作用,可减少用于连接壳体和第一盖体的螺钉的数目,使得电池模块的制造成本降低。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管道接头包括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与所述旁路管道连接的第二管道接头第二端及第二管道接头限位部,所述第二管道接头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接头限位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接头限位部的尺寸均大于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第二端的尺寸,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第二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可使所述第二管道接头与所述旁路管道相连接的卡接纹,所述第二盖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的尺寸且小于所述第二管道接头限位部的尺寸,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的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以使两个所述第二管道接头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分别与所述进液空间和所述出液空间相通,以使两个所述第二管道接头分别与所述进液空间和所述出液空间相通。
通过在第二管道接头上设置第二管道接头限位部及带有外螺纹的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而壳体上设置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二管道接头的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且两个第二螺纹孔分别与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相通,使得第一管道接头不仅起到了能把进液空间内的冷却液送入到出液空间内的作用,还起到了使第二盖体和壳体相连接的作用,可减少用于连接壳体和第二盖体的螺钉的数目,使得电池模块的成本降低。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每个侧壁上的若干个用于散热的凸起片。
通过在每个侧壁上设置若干个用于散热的凸起片,不仅可使得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内的冷却液的一部分热量通过凸起片散发到壳体外界的空气中,还可使壳体内部的一部分热量通过凸起片散发到壳体的外界空气中,使得电池模块的散热效果大大增强,而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也得到了很好的延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盖体包括第一盖体本体及用于固定所述电池模组第一端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本体靠近所述电池模组第一端的侧面上;
所述第二盖体包括第二盖体本体及用于固定所述电池模组第二端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与所述第二盖体本体靠近所述电池模组第二端的侧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可插入所述壳体内的凸起,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尺寸等于或略小于所述壳体的内腔的尺寸,所述第一固定件上具有容置所述电池模组第一端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等于或略大于所述电池模组第一端的尺寸;
所述第二固定件为可插入所述壳体内的凸起,所述第二固定件尺寸等于或略小于所述壳体的内腔的尺寸,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具有容置所述电池模组第二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等于或略大于所述电池模组第二端的尺寸。
第一固定件内第一凹槽的设置以及第二固定件内第二凹槽的设置,且第一凹槽的尺寸等于或略大于电池模组第一端的尺寸及第二凹槽的尺寸等于或略大于电池模组第二端的尺寸,使得电池模组能够不发生晃动的固定在壳体内,进而使得电池模块在被使用或被携带时不易发生损伤。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盖体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水的第一防水圈,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盖体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水的第二防水圈。
第一防水圈和第二防水圈的设置,使得壳体外界的水不会进到壳体内,避免了水与电池模块的接触,使得电池模块不会因水而发生短路烧毁。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袋紧贴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绝缘袋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的距离。
通过绝缘袋紧贴于壳体的内壁上,且绝缘袋的长度等于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的距离,使得绝缘袋在壳体内也不会发生晃动,有利于保护绝缘袋在壳体内不会与电芯以及壳体发生碰撞而损伤。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盖体本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内安装有用耐热材质制成的观察窗,用于观察所述壳体内部电池模组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设置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并通过在第一盖体上设置两个分别与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相通的第一管道,以及通过在第二盖体上设置将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相连通的管道装置,使得电池模块上形成能使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通道,使得冷却液在冷却液通道流动时能带走壳体内大量因电池模组工作而产生的热量,进而使得电池模组能在低温的环境下工作,从而使得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能耗低、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的爆炸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盖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的平面图。
图6为图5的A-A向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管道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管道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电池模组;11、电池模组第一端;12、电池模组第二端;
2、壳体;21、第一螺纹孔;22、第二螺纹孔;23、进液空间;24、储液空间;25、凸起片;
3、绝缘袋;
4、第一防水圈;
5、第一盖体;51、第一盖体本体;511、第一通孔;52、第一固定件;521、第一凹槽;
6、第二盖体;61、第二盖体本体;611、第二通孔;612、第三通孔;613、观察孔;62、第二固定件;621、第二凹槽;63、观察窗;
7、第一管道接头;71、第一管道接头限位部;72、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73、第一管道接头第二端;
8、管路装置;81、第二管道接头;811、第二管道接头限位部;812、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813、第二管道接头第二端;82、旁路管道;
9、第二防水圈;
1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8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包括壳体2、电池模组1、绝缘袋3、盖体及散热装置,壳体2内部中空,其两端分别具有开口,电池模组1容置于壳体2内,电池模组1由多个电池芯组成,电池模组1包括电池模组第一端11和电池模组第二端12,绝缘袋3位于壳体2和电池模组1之间,用于隔离壳体2和电池模组1,盖体包括第一盖体5和第二盖体6,第一盖体5和第二盖体6分别通过螺钉10可拆卸的连接于壳体2的两端,用于封住壳体2两端的开口,散热装置包括进液空间23、出液空间24、两个分别与进液空间23和出液空间24相连通的第一管道接头7以及可将进液空间23和出液空间24连通的管路装置8,进液空间23和出液空间24分别设置于壳体2上的两个相邻的棱角内,两个第一管道接头7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第一盖体5与进液空间23和出液空间24相对应的位置上,管路装置8可拆卸的设置于第二盖体6上。
通过在壳体2内设置进液空间23和出液空间24,并通过在第一盖体5上设置两个分别与进液空间23和出液空间24相通的第一管道,以及通过在第二盖体6上设置将进液空间23和出液空间24相连通的管道装置8,使得电池模块上形成能使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通道,使得冷却液在冷却液通道流动时能带走壳体2内大量因电池模组1工作而产生的热量,进而使得电池模组1能在低温的环境下工作,从而使得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管路装置8包括两个分别与进液空间23和出液空间24相连通的第二管道接头8及连通两个第二管道接头8的旁路管道82,两个第二管道接头8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第二盖体6与进液空间23和出液空间24相对应的位置上,旁路管道8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管道接头8连接,以使冷却液可从进液空间23内进入到出液空间24内。
第一管道接头7包括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72、与壳体2外部输液管相连接的第一管道接头第二端73及第一管道接头限位部71,第一管道接头限位部71的一端与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72连接,第一管道接头限位部71的另一端与第一管道接头第二端73连接,第一管道接头限位部71的尺寸均大于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72和第一管道接头第二端73的尺寸,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72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管道接头第二端73设置有可使第一管道接头7与壳体2外部的输液管相连接的卡接纹,第一盖体5上设置有与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72相对应的第一通孔511,第一通孔511的尺寸大于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72的尺寸且小于第一管道接头限位部811的尺寸,壳体2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一管道接头7的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72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21,以使两个第一管道接头7与壳体2螺纹连接,两个第一螺纹孔21分别与进液空间23和出液空间24相通,以使两个第一管道接头7分别与进液空间23和出液空间24相连通。
通过在第一管道接头7上设置第一管道接头限位部71及带有外螺纹的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72,而壳体2上设置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一管道接头7的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72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21,且两个第一螺纹孔21分别与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24相通,使得两个第一管道接头7不仅起到了能把冷却液输入到进液空间内以及把冷却液从出液空间24内输出到壳体2外的作用,还起到了使第一盖体5和壳体2相连接的作用,可减少用于连接壳体2和第一盖体5的螺钉10的数目,使得电池模块的制造成本降低。
第二管道接头8包括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812、与旁路管道82连接的第二管道接头第二端813及第二管道接头限位部811,第二管道接头限位部811的一端与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812连接,第二管道接头限位部811的另一端与第二管道接头第二端813连接,第二管道接头限位部811的尺寸均大于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812和第二管道接头第二端813的尺寸,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812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管道接头第二端813的外壁上设置有可使第二管道接头81与旁路管道82相连接的卡接纹,第二盖体6上设置有与第二管道接头8的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812相对应的第二通孔611,第二通孔611的尺寸大于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812的尺寸且小于第二管道接头限位部811的尺寸,壳体2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二管道接头8的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812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22,以使两个第二管道接头8与壳体2螺纹连接,两个第二螺纹孔22分别与进液空间23和出液空间24相通,以使两个第二管道接头8分别与进液空间23和出液空间24相通。
同理,通过在第二管道接头8上设置第二管道接头限位部811及带有外螺纹的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812,而壳体2上设置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二管道接头8的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812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22,且两个第二螺纹孔22分别与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24相通,使得第一管道接头7不仅起到了能把进液空间23内的冷却液送入到出液空间24内的作用,还起到了使第二盖体6和壳体2相连接的作用,可减少用于连接壳体2和第二盖体6的螺钉10的数目,使得电池模块的成本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壳体2的每个侧壁上的若干个用于散热的凸起片25。凸起片25的设置,不仅可使得进液空间23和出液空间24内的冷却液的一部分热量通过凸起片25散发到壳体2外界的空气中,还可使壳体2内部的一部分热量通过凸起片25散发到壳体2的外界空气中,使得电池模块的散热效果大大增强,而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也得到很好的延长。
第一盖体5包括第一盖体本体51及用于固定电池模组第一端11的第一固定件52,第一固定件52设置于第一盖体本体51靠近电池模组第一端11的侧面上;第二盖体6包括第二盖体本体61及用于固定电池模组第二端12的第二固定件62,第二固定件62设置于第二盖体本体61靠近电池模组第二端12的侧面上。
第一固定件52为可插入所述壳体2内的凸起,第一固定件52的尺寸等于或略小于壳体2的内腔的尺寸,第一固定件52上具有容置电池模组第一端11的第一凹槽521,第一凹槽521的尺寸等于或略大于电池模组第一端11的尺寸;
第二固定件62也为可插入壳体2内的凸起,第二固定件62尺寸等于或略小于壳体2的内腔的尺寸,第二固定件62上具有容置电池模组第二端12的第二凹槽621,第二凹槽621的尺寸等于或略大于电池模组第二端12的尺寸。
通过在第一固定件52内设置第一凹槽521以及在第二固定件62内设置第二凹槽621,且第一凹槽521的尺寸等于或略大于电池模组第一端11的尺寸及第二凹槽621的尺寸等于或略大于电池模组第二端12的尺寸,使得电池模组1能够不发生晃动的固定在壳体2内,进而使得电池模块在被使用或被携带时不易发生损伤。
壳体2与第一盖体本体51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水的第一防水圈4,壳体2与第二盖体本体61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水的第二防水圈9。第一防水圈4和第二防水圈9的设置,使得壳体2外界的水不会进到壳体2内,避免了水与电池模块的接触,使得电池模块不会因水而发生短路烧毁。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袋3紧贴于壳体2的内壁上,绝缘袋3的长度等于第一固定件5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62之间的距离。通过绝缘袋3紧贴于壳体2的内壁,且绝缘袋3的长度等于第一固定件52与第二固定件62之间的距离,使得绝缘袋3在壳体2内也不会发生晃动,有利于保护绝缘袋3在壳体2内不会与电芯以及壳体2发生碰撞而损伤。
第二盖体本体6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观察孔613,观察孔613内安装有用耐热材质制成的观察窗63,用于观察壳体2内部电池模组1的情况。
优选的,绝缘袋3采用高强度韧性且透气性好的材料制成。制成绝缘袋3的材料的高强度韧性可使绝缘袋3不易损伤,而制成绝缘袋3的材料的透气性可使得绝缘袋3能把电池模组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很好的传递给壳体2的储液空间内的冷却液,以使冷却液能迅速的带走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袋3的各个侧壁上还开设有多个透气孔,用于增强绝缘袋3把电池模组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壳体2的能力。
电池模组1的正负引线柱从第二盖体6上引出,第二盖体本体61上设置有与正负引线柱相对应的第三通孔612。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优选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壳体2采用铝合金制成,可使其具有重量轻、加工简单、实用性强、对抗腐蚀性和氧化性效果好等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四方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中空,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具有开口; 
电池模组,容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模组由多个电池芯组成,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第一端和电池模组第二端; 
绝缘袋,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池模块之间,用于隔离所述壳体和所述电池模块; 
盖体,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分别通过螺钉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两端,用于分别封住所述壳体两端的所述开口; 
散热装置,包括进液空间、出液空间、两个分别与所述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相连通的第一管道接头以及可将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连通的管路装置,所述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分别设置于壳体上的两个相邻的棱角内,两个所述第一管道接头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进液空间和所述出液空间相对应的位置上,所述管路装置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装置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进液空间和出液空间相连通的第二管道接头及连通两个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的旁路管道,两个所述第二管道接头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相对应的位置上,所述旁路管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管道接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接头包括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第一管道接头第二端及第一管道接头限位部,所述第一管道接头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第一 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接头限位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接头限位部的尺寸均大于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第二端的尺寸,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第二端设置有可使所述第一管道接头与所述壳体外部的输液管相连接的卡接纹,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的尺寸且小于所述限位部的尺寸,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的所述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以使两个所述第一管道接头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分别与所述进液空间和所述出液空间相通,以使两个所述第一管道接头分别与所述进液空间和所述出液空间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接头包括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与所述旁路管道连接的第二管道接头第二端及第二管道接头限位部,所述第二管道接头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接头限位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接头限位部的尺寸均大于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第二端的尺寸,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第二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可使所述第二管道接头与所述旁路管道相连接的卡接纹,所述第二盖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的尺寸且小于所述第二管道接头限位部的尺寸,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的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以使两个所述第二管道接头与所述壳 体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分别与所述进液空间和所述出液空间相通,以使两个所述第二管道接头分别与所述进液空间和所述出液空间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每个侧壁上的若干个用于散热的凸起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包括第一盖体本体及用于固定所述电池模组第一端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本体靠近所述电池模组第一端的侧面上; 
所述第二盖体包括第二盖体本体及用于固定所述电池模组第二端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与所述第二盖体本体靠近所述电池模组第二端的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可插入所述壳体内的凸起,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尺寸等于或略小于所述壳体的内腔的尺寸,所述第一固定件上具有容置所述电池模组第一端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等于或略大于所述电池模组第一端的尺寸; 
所述第二固定件为可插入所述壳体内的凸起,所述第二固定件尺寸等于或略小于所述壳体的内腔的尺寸,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具有容置所述电池模组第二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等于或略大于所述电池模组第二端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盖体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水的第一防水圈,所述壳体 与所述第二盖体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水的第二防水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袋紧贴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绝缘袋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本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内安装有用耐热材质制成的观察窗。 
CN201420280086.3U 2014-05-28 2014-05-28 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67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0086.3U CN204067518U (zh) 2014-05-28 2014-05-28 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0086.3U CN204067518U (zh) 2014-05-28 2014-05-28 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67518U true CN204067518U (zh) 2014-12-31

Family

ID=52208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80086.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67518U (zh) 2014-05-28 2014-05-28 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6751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03944B2 (en) * 2014-09-26 2019-09-03 Obrist Technologies Gmbh Battery system with cooling device
CN112968229A (zh) * 2021-02-05 2021-06-15 天津海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散热模组锂电池
WO2023273909A1 (zh) * 2021-06-28 2023-01-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的装配方法、电池包及车辆
EP4329081A3 (en) * 2020-04-24 2024-04-10 BYD Company Limited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03944B2 (en) * 2014-09-26 2019-09-03 Obrist Technologies Gmbh Battery system with cooling device
EP4329081A3 (en) * 2020-04-24 2024-04-10 BYD Company Limited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12968229A (zh) * 2021-02-05 2021-06-15 天津海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散热模组锂电池
WO2023273909A1 (zh) * 2021-06-28 2023-01-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的装配方法、电池包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67518U (zh) 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池模块
CN103904263B (zh) 一种微小型水下机器人电池舱
WO2013162656A3 (en) System for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spent nuclear fuel
CN101577344B (zh) 动力电池
CN105392345A (zh) 充电桩液冷电子散热器及充电桩
CN205017772U (zh) 一种散热器
CN110212133A (zh) 一种汽车电池包箱体与冷却水管管接头的密封固定结构
CN206320603U (zh) Led工矿灯
ES2767107T3 (es) Teja y placa multifuncionales de usos múltiples
WO2022110347A1 (zh) 深海电池装置及深海电池装置装配方法
CN107726216B (zh) 一种双灯头太阳能路灯
CN202007952U (zh) 旁通直管压力平衡型膨胀节
CN203298269U (zh) 一种带防水透气膜的led灯具
CN208408874U (zh) 一种电极快速制冷的冷水循环装置
CN203586040U (zh) 小型化的高亮节能航标灯
CN202532419U (zh) 一种灯具呼吸器
CN206478352U (zh) 一种大小水管快速转接的结构
CN206076309U (zh) 一种高安全恒温三元电池包
CN208565218U (zh) 保温灯定位螺母
CN205504290U (zh) 接头
CN215981271U (zh) 一种方便拼接的中央空调排风通道
CN211455879U (zh) 一种新型铅酸蓄电池内化成装置
CN205734630U (zh) 一种供电所电力维修专用多功能扳手
CN204187387U (zh) 圆形壁灯
CN205749593U (zh) 电池组合帽打压测试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18

Address after: No.68, Jingnan Avenue, Duodao District, Jingmen high tech Zone, Jingme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EVE P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6 No. 36 Huifeng seven road, Zhongkai hi tech Zone, Hui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EVE CENS NEW ENERGY SYSTEM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