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59552U - 一种防臭地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臭地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59552U CN204059552U CN201420399894.1U CN201420399894U CN204059552U CN 204059552 U CN204059552 U CN 204059552U CN 201420399894 U CN201420399894 U CN 201420399894U CN 204059552 U CN204059552 U CN 2040595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sealing plate
- floor drain
- outfall
- odou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臭地漏,包括壳体和密封构件,壳体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密封构件包括一用于封合壳体的排水口的密封板或密封板组,该密封板组包括至少两可形成密封拼合并封合壳体的排水口的密封板;密封板转动连接于壳体的排水口处,并通过向外翻转开启壳体的排水口;密封板与壳体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以供密封板翻转复位而密封壳体的排水口。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不存在用水封密封的问题,能够长期保持防臭、防虫功能,且防臭、防虫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臭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厨房、卫生间等场所常用的一种下水产品,其除了具有下水功能,一般还具有防臭、防虫功能。目前,现有技术的防臭地漏主要采用水封方式实现其防臭、防虫功能。然而,这种水封式地漏存在如下不足:一段时间不用后,用于实现水封的水会干掉,导致下水道中的臭味溢出;用于实现水封的水若为脏水,则一段时间后容易发臭、发黑,滋长细菌,不利于环境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防臭地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臭地漏,包括壳体和密封构件,壳体设有相连通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密封构件包括一用于封合壳体的排水口的密封板或密封板组,该密封板组包括至少两可形成密封拼合并封合壳体的排水口的密封板;密封板转动连接于壳体的排水口处,并通过向外翻转开启壳体的排水口;密封板与壳体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以供密封板翻转复位而密封壳体的排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对应其转动连接处两侧所在的部分分别为可摆动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密封板的第一支板与壳体的排水口密封,或者,所述密封板组的各密封板的第一支板相密封拼合,并与壳体的排水口密封;第二支板与壳体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端包括所述排水口和上凸体,所述第二支板可上下摆动地配合于该上凸体外侧下方,所述弹性元件于该上凸体外侧连接所述第二支板与所述壳体。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板的内面,第二磁铁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并与第一磁铁形成磁性相吸。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具有上下通透结构的地漏座,该地漏座顶端和底端分别开口,所述壳体安装于该地漏座的底端开口处,且地漏座的顶端开口与所述壳体的进水口上下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钢片或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构件包括所述密封板组,所述密封板组的各密封板的拼合端通过设置密封橡胶或上下叠合或上下咬合实现密封拼合。
进一步的,所述上凸体为由内至外渐次向上倾斜的斜侧壁。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设有过水孔的地漏盖,该地漏盖配合于所述地漏座的顶端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采用定位销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排水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包括壳体和密封构件,密封构件包括一密封板或密封板组,且密封板组包括至少两可形成密封拼合的密封板,密封板转动连接于壳体的排水口处,且密封板通过向外翻转开启壳体的排水口,通过与壳体之间连接的弹性元件进行翻转复位而封合壳体的排水口,使得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水封式地漏相比,具有如下特点:不存在用水封密封的问题,能够长期保持防臭、防虫、防逆风、防堵等功能,且效果显著;
2、由于还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板的内面,第二磁铁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并与第一磁铁形成磁性相吸,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磁性相吸,进一步巩固密封板复位后的状态,使其密封效果更佳、使用寿命更长。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一(不含地漏座和地漏盖);
图2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二(含地漏座和地漏盖);
图3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不含地漏座和地漏盖);
图4是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不含地漏座和地漏盖);
图5是实施例四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不含地漏座和地漏盖);
图6是实施例五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不含地漏座和地漏盖);
图7是实施例六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不含地漏座和地漏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包括壳体1和密封构件,壳体1呈筒体结构,其顶端设有进水口11,底端设有排水口12,密封构件包括一密封板2,该密封板2转动连接于壳体1的排水口12处,并封合壳体的排水口12,该密封板2通过向外翻转(即朝壳体1的排水口12的外侧翻转)而开启壳体1的排水口12,该密封板2与壳体1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以使密封板2翻转复位而封合壳体1的排水口12。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密封板2采用定位销4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排水口12处。将所述密封板2对应其转动连接处两侧所在的部分分别定义为第一支板21和第二支板22,所述密封板2的第一支板21与壳体1的排水口12形成封合,第二支板22与壳体1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元件。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壳体1的底端设有所述排水口12和上凸体,具体上凸体为一由内至外(即由壳体1的底端中部向壳体1的底端边缘的方向)向上倾斜的斜侧壁13,排水口12位于该斜侧壁13的底端一侧,该斜侧壁13的下方形成一容纳空间14,所述第二支板22位于所述壳体1外,并可上下摆动地配合于该容纳空间14内,所述弹性元件于该容纳空间14内连接所述第二支板22与所述壳体1。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第一磁铁5和第二磁铁6,第一磁铁5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板21的内面,第二磁铁6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并与第一磁铁5形成磁性相吸。
作为一种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具有上下通透结构的地漏座7,该地漏座7顶端和底端分别开口,所述壳体1安装于该地漏座7的底端开口处,且地漏座7的顶端开口与所述壳体1的进水口11上下相通。具体,地漏座7的底端内侧周圈设有环形台阶,壳体1的顶端周圈设有环形外翻边,壳体1的环形外翻边搭靠于地漏座7的环形台阶,使两者相对固定。
所述弹性元件具体为弹簧3,该弹簧3的两端分别为一轴向杆体31、32,该弹簧3呈竖直状态,且其顶端的轴向杆体31嵌插固定于壳体1的侧壁底端,其底端的轴向杆体32嵌插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板22。
作为一种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设有过水孔的地漏盖8,该地漏盖8配合于所述地漏座7的顶端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使用时,在无水状态,密封板2的第一支板21封合住壳体1的排水口12,达到防臭防虫的目的。当水进入壳体1,并作用于密封板2的第一支板21,且水的重力大于弹簧3的弹力及第一磁铁5和第二磁铁6的吸力之和时,密封板2的第一支板21向下摆动,打开壳体1的排水口12,使水排出,同时,密封板2的第二支板22向上摆动,并压缩弹簧3。当水排出后,密封板2的第二支板22在弹簧3的回复力作用下向下摆动,使密封板2的第一支板21向上摆动,且当密封板2的第一支板21向上摆动至合适位置时,第一磁铁5和第二磁铁6产生磁性吸力,从而加快密封板2翻转,直至复位到使其第一支板21封闭壳体1的排水口1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也可以取消地漏座7,而直接安装其壳体1,并同样可在壳体的进水口处安装设有过水孔的地漏盖。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其弹簧3的两端非轴向杆体,而是弹簧3的螺旋体本身的两自由端部,此时,可以在壳体1的侧壁的底端设置上柱体15,在密封板2的第二支板22设置下柱体23,并使该弹簧3的螺旋体的顶部固定套设于壳体1的上柱体15外,使该弹簧3的螺旋体的底部固定套设于密封板2的下柱体23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其工作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密封板2的第一支板21的内面安装第一磁铁,在壳体1的内侧壁安装第二磁铁,且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磁性相吸。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其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 其弹性元件为弹簧钢片9,该弹簧钢片9的顶端嵌插固定于壳体1的侧壁底端,该弹簧钢片9的底端嵌插固定于密封板2的第二支板2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其工作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密封板2的第一支板21的内面安装第一磁铁,在壳体1的内侧壁安装第二磁铁,且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磁性相吸。
实施例四
请参见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其与上述各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密封构件包括密封板组,具体,该密封板组包括两密封板2,该两密封板2分别采用定位销4转动安装于壳体1的排水口12的两侧,并呈对称分布。壳体的底端包括排水口12和两上凸体,两上凸体分别为由内至外向上倾斜的斜侧壁13,并位于排水口12相对的两侧,两斜侧壁13的下方分别构成容纳空间14。与实施例一样,两密封板分别包括第一支板21和第二支板22,两密封板的第一支板21的相对内端形成密封拼合,并与壳体的排水口12密封,两密封板的第二支体22分别位于两斜侧壁13下方的容纳空间14,并分别与壳体1之间连接有弹簧3(或者,也可以是弹簧钢片)。
上述两密封板的第一支板21的相对内端具体分别设有密封橡胶10,使两密封板的第一支板21相拼接时,通过密封橡胶10对其拼接间隙进行有效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使用时,在无水状态,两密封板2的第一支板21形成密封拼合,并封住壳体1的排水口12,达到防臭防虫的目的。当水进入壳体1,并作用于两密封板2的第一支板21,且水的重力大于弹簧3的弹力时,两密封板2的第一支板21分别向下摆动,打开壳体1的排水口12,使水排出,同时,两密封板2的第二支板22分别向上摆动,并压缩弹簧3。当水排出后,两密封板2的第二支板22在弹簧3的回复力作用下向下摆动,使两密封板2的第一支板21分别向上摆动,直至相密封拼合,并封住壳体1的排水口1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也可以在其两密封板2的第一支板21的内面分别安装第一磁铁,在壳体1的内侧壁安装第二磁铁,且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磁性相吸,利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磁性吸力巩固两密封板2的封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其密封板组所包含的密封板2的个数不局限于两个,例如,也可以是三个、四个等。
实施例五
请参见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其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其两密封板的第一支板21的相对内端通过上下相叠合实现密封拼合。具体是,其中一密封板的第一支板的内端顶部延伸有上密封片101,另一密封板的第一支板的内端底部延伸有下密封片102,上密封片101与下密封片102上下相叠合,使两密封板在无水状态下实现密封拼合。
实施例六
请参见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其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其两密封板的第一支板21的相对内端通过上下咬合实现密封拼合。具体是,其中一密封板的第一支板的内端设有上咬合体103,另一密封板的第一支板的内端设有下咬合体104,上咬合体103与下咬合体104上下相咬合,使两密封板在无水状态下实现密封拼合。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密封构件,壳体设有相连通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密封构件包括一用于封合壳体的排水口的密封板或密封板组,该密封板组包括至少两可形成密封拼合并封合壳体的排水口的密封板;密封板转动连接于壳体的排水口处,并通过向外翻转开启壳体的排水口;密封板与壳体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以供密封板翻转复位而密封壳体的排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对应其转动连接处两侧所在的部分分别为可摆动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密封板的第一支板与壳体的排水口密封,或者,所述密封板组的各密封板的第一支板相密封拼合,并与壳体的排水口密封;第二支板与壳体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端包括所述排水口和上凸体,所述第二支板可上下摆动地配合于该上凸体的外侧下方,所述弹性元件于该上凸体外侧连接所述第二支板与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板的内面,第二磁铁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并与第一磁铁形成磁性相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具有上下通透结构的地漏座,该地漏座顶端和底端分别开口,所述壳体安装于该地漏座的底端开口处,且地漏座的顶端开口与所述壳体的进水口上下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钢片或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包括所述密封板组,所述密封板组的各密封板的拼合端通过设置密封橡胶或上下叠合或上下咬合实现密封拼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体为由内至外渐次向上倾斜的斜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有过水孔的地漏盖, 该地漏盖配合于所述地漏座的顶端开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采用定位销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排水口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99894.1U CN204059552U (zh) | 2014-07-18 | 2014-07-18 | 一种防臭地漏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99894.1U CN204059552U (zh) | 2014-07-18 | 2014-07-18 | 一种防臭地漏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59552U true CN204059552U (zh) | 2014-12-31 |
Family
ID=52201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99894.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59552U (zh) | 2014-07-18 | 2014-07-18 | 一种防臭地漏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5955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13615A (zh) * | 2014-07-18 | 2014-12-17 |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臭下水配件及其应用 |
CN107254908A (zh) * | 2017-08-14 | 2017-10-17 | 湖北易木同层排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零降板扁地漏 |
CN112049222A (zh) * | 2020-08-03 | 2020-12-08 | 嵊州市永诚工艺竹编厂 | 一种便于过滤杂质的防臭地漏管道 |
-
2014
- 2014-07-18 CN CN201420399894.1U patent/CN20405955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13615A (zh) * | 2014-07-18 | 2014-12-17 |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臭下水配件及其应用 |
CN104213615B (zh) * | 2014-07-18 | 2016-07-06 |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臭下水配件及其应用 |
CN107254908A (zh) * | 2017-08-14 | 2017-10-17 | 湖北易木同层排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零降板扁地漏 |
CN112049222A (zh) * | 2020-08-03 | 2020-12-08 | 嵊州市永诚工艺竹编厂 | 一种便于过滤杂质的防臭地漏管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59552U (zh) | 一种防臭地漏 | |
CN102031810B (zh) | 磁力自动逆止阀 | |
CN104213615B (zh) | 一种防臭下水配件及其应用 | |
CN203531083U (zh) | 一种新型防臭下水管 | |
CN205475637U (zh) | 一种防臭地漏 | |
CN203939132U (zh) | 一种地漏 | |
CN204098164U (zh) | 一种防臭下水管 | |
CN202157387U (zh) | 磁性密封式防臭装置 | |
CN205591331U (zh) | 一种浮力翻板地漏 | |
CN202706187U (zh) | 防鼠防滑的新型盖板 | |
CN204059488U (zh) | 一种防臭下水器 | |
CN204139296U (zh) | 一种浮动式地漏 | |
CN105064491A (zh) | 自封漏斗配合磁吸板的双保险漏水器 | |
CN203347002U (zh) | 地漏改良结构 | |
CN102720254B (zh) | 翻板密封装置以及带该翻板密封装置的卫生洁具 | |
CN101608466A (zh) | 垂挂板密封防臭防逆流下水管道及洁具 | |
CN205712420U (zh) | 一种具有警示功能的防坠落的下水道结构 | |
CN203347003U (zh) | 逆止膜 | |
CN205475639U (zh) | 一种卫浴地漏结构 | |
CN219638075U (zh) | 地漏单向阀芯 | |
CN201695481U (zh) | 一种用于卫浴下水管道的防臭阀 | |
CN204298857U (zh) | 新型窨井盖 | |
CN205399634U (zh) | 一种新型防臭地漏 | |
CN211006971U (zh) | 一种新型防臭地漏芯 | |
CN207315172U (zh) | 一种密封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706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