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58110U - 饮用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饮用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58110U
CN204058110U CN201420122783.6U CN201420122783U CN204058110U CN 204058110 U CN204058110 U CN 204058110U CN 201420122783 U CN201420122783 U CN 201420122783U CN 204058110 U CN204058110 U CN 204058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mport
treatment equipment
drinking water
dri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227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Jiyua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1227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58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58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581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饮用水处理设备,包括:储水单元,储水单元包括彼此相邻设置的饮用水室和混合室,其中,饮用水室具有饮用水进口和饮用水出口且混合室具有浓缩水进口、第一混合水出口和水源进口;净化单元,净化单元具有进水口、饮用水出口和浓缩水出口,饮用水出口与饮用水进口相连而浓缩水出口与浓缩水进口相连,第一混合水出口与进水口相连;和离子吸附单元,离子吸附单元设在水源进口、第一混合水出口和进水口之间以及浓缩水出口与浓缩水进口之间的任一个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饮用水处理设备,在进行循环再处理前,经过离子吸附单元预处理,降低了净化单元的离子浓度负担,处理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饮用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饮用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反渗透膜净水器,由于能将水中几乎所有的对人体有害的杂质、重金属、细菌、病毒等全部滤除,所以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制取净水的方法。反渗透膜净水器在制取净水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浓缩水,一般来说制取1份纯净水会产生3份的浓缩水。 
图1中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饮用水处理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在现有技术中,非饮用水即浓缩水被直接排放,这对于日益紧张的水资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反渗透膜净水器的普及与发展。 
为了避免水资源浪费,中国专利CN102295357B提出了一种饮用水处理设备,设置一种具有净水室和混合室储水单元,将净化单元得到的净水和浓缩水分别存储在净水室和混合室中,在混合室内将浓缩水与自来水混合后继续由净化单元处理。但是,随着混合水的循环处理,设备中的离子浓度负担会逐步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将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浓缩水循环再利用且不会增加设备离子浓度负担的饮用水处理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饮用水处理设备,包括:储水单元,所述储水单元包括彼此相邻设置的饮用水室和混合室,其中,所述饮用水室具有饮用水进口和饮用水出口且所述混合室具有浓缩水进口、第一混合水出口和水源进口;净化单元,所述净化单元具有进水口、饮用水出口和浓缩水出口,所述饮用水出口与所述饮用水进口相连而所述浓缩水出口与所述浓缩水进口相连,所述第一混合水出口与所述进水口相连;和离子吸附单元,所述离子吸附单元设在所述水源进口、所述第一混合水出口和所述进水口之间以及所述浓缩水出口与所述浓缩水进口之间的任一个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饮用水处理设备,原水经所述净化单元处理后分成可直饮的引用水和不能直饮的浓缩水。所述浓缩水收集在所述混合室中,再次供给所述净化单元进行循环 再处理。由此,可以使经所述净化单元处理所得的浓缩水得到最大程度的循环再利用,避免了因将浓缩水直排而浪费水资源。并且,在进行循环再处理前,经过离子吸附单元预处理,降低了净化单元的离子浓度负担,处理效果更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饮用水处理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储水单元中设置有:柔性隔膜,所述柔性隔膜将所述储水单元分隔成上下相邻的所述饮用水室和所述混合室;以及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柔性隔膜之下,且所述隔板上具有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柔性隔膜为硅胶隔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储水单元为压力储水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净化单元包括RO膜过滤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离子吸附单元为离子交换树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饮用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混合水分配器,所述混合室进一步具有第二混合水出口,所述混合水分配器设在所述第二混合水出口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饮用水处理设备还包括阻垢剂添加器,所述阻垢剂添加器设在所述净化单元的进水口之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饮用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稳压阀和漏水保护阀,所述稳压阀设在所述水源进口,所述漏水保护阀设在所述稳压阀的上游。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现有的饮用水处理的示意图;以及 
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饮用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饮用水处理设备。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饮用水处理设备,包括:储水单元10,净化单元20和离子吸附单元30。 
具体地说,储水单元10包括彼此相邻设置的饮用水室11和混合室12。其中,饮用水室11具有饮用水进口111和饮用水出口112。混合室12具有浓缩水进口121、第一混合水出口122和水源进口123。 
净化单元20具有进水口201、饮用水出口202和浓缩水出口203。饮用水出口202与饮用水进口111相连而浓缩水出口203与浓缩水进口121相连,第一混合水出口122与进水口201相连。 
所述离子吸附单元设在水源进口123、第一混合水出口122和进水口201之间以及浓缩水出口203与浓缩水进口121之间的任一个上。 
如图1所示,离子吸附单元301可以设在水源进口123上,以对自来水中的Ca2+、Mg2+等进行吸附预处理,从而降低进入净化单元20的离子浓度负担;离子吸附单元302也可以设在第一混合水出口122和进水口201之间,以对浓缩水和自来水的混合水中的Ca2+、Mg2+进行离子吸附预处理,从而降低进入净化单元20的离子浓度负担;离子吸附单元303也可以设在浓缩水出口203与浓缩水进口121之间,以对经净化单元20处理后的浓缩水中的Ca2+、Mg2+进行离子吸附预处理,降低进入混合室12的浓缩水的离子浓度,从而降低进入净化单元20的离子浓度负担。所述离子吸附单元可以设在上述三个位置的任一个上,也可以设在上述三个位置的任意组合上,只要能达到减轻净化单元20的离子浓度负担即可。 
离子吸附单元301,302,303为离子交换树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饮用水处理设备,原水经所述净化单元处理后分成可直饮的引用水和不能直饮的浓缩水,所述浓缩水收集在所述混合室中,再次供给所述净化单元进行循环再处理,由此,可以使经所述净化单元处理所得的浓缩水得到最大程度的循环再利用,避免了因将浓缩水直排而浪费水资源。并且,在进行循环再处理前,经过离子吸附单元预处理,降低了净化单元的离子浓度负担,处理效果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饮用水处理设备还包括阻垢剂添加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阻垢剂添加装置设在进化单元20进水口201之前。即,当水的硬度过高时,水在进入净化单元20(主要是RO膜过滤器)之前,往水中添加阻垢剂,可以有效防止水中的钙镁离子在RO膜过滤器上结垢,可以延长RO膜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饮用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稳压阀(图中未示出)和漏水保护阀(图中未示出),所述稳压阀设在水源进口123。所述漏水保护阀设在所述稳压阀的上游。由此,设置稳压阀可以稳定水压,设施漏水保护阀可以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饮用水处理设备出现漏水故障时由漏水保护阀切断水路。有利地,当水源进口123上设有离子吸附单元301时,所述稳压阀可以设在离子吸附单元301的上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储水单元10可以为压力储水桶。具体地,储水单元10 中设置有:柔性隔膜101以及隔板102。柔性隔膜101将储水单元分隔成上下相邻的饮用水室11和混合室12。隔板102位于柔性隔膜101之下,且隔板102上具有通孔。柔性隔膜1031可以为硅胶隔膜或橡胶隔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净化单元20包括RO膜过滤器。进一步地,净化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粗过滤器以及增压泵。 
粗过滤器可以与混合室12相连。RO膜过滤器与储水单元10连接,其中RO膜过滤器的净水出水口与饮用水室11连接且RO膜过滤器的浓缩水出水口与混合室12连接。 
增压泵可以连接在粗过滤器和RO膜过滤器之间。通过该增压泵可以增加RO膜过滤器的入口进水压力。由此,可以使经RO膜过滤器处理所得的净水符合直接饮用的标准。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粗过滤器可以是陶瓷颗粒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RO膜过滤器的净水出水口即为净水单元20的饮用水出口202,而RO膜过滤器的浓缩水出水口即为净水单元20的浓缩水出口203。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RO膜过滤器也可以具有多个彼此串联或者并联的RO膜滤芯,以提高膜过滤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饮用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混合水分配器70,混合室12进一步具有第二混合水出口124,混合水分配器70设在第二混合水出口124上。从而可以利用混合室12中的混合水来进行例如浇花、洗菜等日常的用水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饮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水单元,所述储水单元包括彼此相邻设置的饮用水室和混合室,其中,所述饮用水室具有饮用水进口和饮用水出口且所述混合室具有浓缩水进口、第一混合水出口和水源进口; 
净化单元,所述净化单元具有进水口、饮用水出口和浓缩水出口,所述饮用水出口与所述饮用水进口相连而所述浓缩水出口与所述浓缩水进口相连,所述第一混合水出口与所述进水口相连;和 
离子吸附单元,所述离子吸附单元设在所述水源进口、所述第一混合水出口和所述进水口之间以及所述浓缩水出口与所述浓缩水进口之间的任一个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单元中设置有: 
柔性隔膜,所述柔性隔膜将所述储水单元分隔成上下相邻的所述饮用水室和所述混合室;以及 
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柔性隔膜之下,且所述隔板上具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隔膜为硅胶隔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单元为压力储水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单元包括RO膜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吸附单元为离子交换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合水分配器,所述混合室进一步具有第二混合水出口,所述混合水分配器设在所述第二混合水出口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垢剂添加器,所述阻垢剂添加器设在所述净化单元的进水口之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压阀和漏水保护阀,所述稳压阀设在所述水源进口,所述漏水保护阀设在所述稳压阀的上游。 
CN201420122783.6U 2014-03-18 2014-03-18 饮用水处理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58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22783.6U CN204058110U (zh) 2014-03-18 2014-03-18 饮用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22783.6U CN204058110U (zh) 2014-03-18 2014-03-18 饮用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58110U true CN204058110U (zh) 2014-12-31

Family

ID=52199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22783.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58110U (zh) 2014-03-18 2014-03-18 饮用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581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0370A (zh) * 2015-08-13 2015-11-18 宁波普尔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0370A (zh) * 2015-08-13 2015-11-18 宁波普尔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5357B (zh) 饮用水处理设备
CN101987767B (zh) 一种膜集成处理稀土生产高氨氮高盐度废水的方法
CN203402980U (zh) 一种节水型反渗透纯水机
CN105399234A (zh) 一种多功能家用净水机
CN204058110U (zh) 饮用水处理设备
CN103936179B (zh) 饮用水处理设备
CN103663777A (zh) 一种工厂含氢氟酸废水处理方法
CN212151810U (zh) 一种具备反渗透模组的超滤净水设备
CN104710050A (zh) 一种便携式饮用水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101224651B1 (ko) 냉이온정수기의 냉각수 급수 제어방법
CN203807256U (zh) 一种节水型纳滤水机系统
CN205133270U (zh) 分质净水系统
CN204138458U (zh) 饮用水处理设备
CN209668969U (zh) 一种部分循环式家用净水装置以及家用纯水机
CN103663784A (zh) 电池铅酸废水治理回收系统
CN208648832U (zh) 一种钠离子交换器
CN209668968U (zh) 一种延时停机型家用净水装置以及家用纯水机
CN201312744Y (zh) 制水机
CN104973709A (zh) 一种水纯化及分类使用设备
CN204803126U (zh) 一种水纯化及分类使用的纯化加热一体机
CN204824413U (zh) 一种高回收率低压回用水系统
CN204737812U (zh) 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和具有其的净水设备
CN204803125U (zh) 一种水纯化及分类使用设备
CN204752380U (zh) 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和具有其的净水设备
CN202105507U (zh) 一种反渗透纯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RINS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nd its discharge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709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910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Jiyuan

Inventor before: Zhang Weib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84 sub box 106, PO Box 100084, Tsinghua University,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Zhang Jiyuan

Address before: 100084 sub box 106, PO Box 100084, Tsinghua University,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Zhang Weibi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