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49747U - 一种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49747U
CN204049747U CN201420352895.0U CN201420352895U CN204049747U CN 204049747 U CN204049747 U CN 204049747U CN 201420352895 U CN201420352895 U CN 201420352895U CN 204049747 U CN204049747 U CN 204049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ff
air bag
driven
blood
thread glu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528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3528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49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49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497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由三联式的袖带、空气总管、控制阀、压力表以及加压气囊组成,其中,第一联袖带内设有第一空气囊,第二联袖带内设有第二空气囊,所述第三联袖带内设有第三空气囊,第一空气囊、第二空气囊和第三空气囊上分别设有与控制阀连通连接的进出气管,在加压气囊的作用下,对第一空气囊、第二空气囊和第三空气囊进行空气供给,使袖带对上肢体进行加压、驱血,同时,紧固搭扣与粘扣的配合作用,使驱血操作更加便利,该加压驱血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医护人员没有驱血带的缠绕要求,而且驱血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
背景技术
驱血带由弹性良好的橡胶薄片制成,米黄色,宽约15cm,长度可根据需要自行裁剪,一般可剪成1m左右,使用前可经气体熏蒸或煮沸消毒。
使用前,先将驱血带对折成7cm左右,双层,再将其卷成卷状。将患者患肢消毒后,将患肢抬高于心脏水平。片刻后即可。先用驱血带一端由肢体末逐圈拉紧驱血带向近心端缠绕,每圈之间不许嵌夹软组织,直至缠绕到肢体根部,即可将手术肢体软组织内的血液驱离肢体。在缠绕最末圈时,先将局部皮肤用无菌纱布垫好,再用另一止血带缠绕其上打结,可避免软组织损伤。最后将驱血带由近心端端逐圈松开。如果有气压止血带,可将其缠绕于驱血带最末圈处,将气囊充气至300mmhg左右(儿童可充气至150mmhg左右),保持压力恒定,并告知麻醉师记录驱血带开始时间。充气时间不宜超过60min。如果操作得当,驱血后的肢体苍白色,末梢动脉无搏动,切开皮肤时无血液流出。
目前使用的驱血带一般由橡胶薄片制成,在对患者进行驱血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上述驱血带的缠绕方式,对患者手肢体进行缠绕,其操作繁琐,而且对医护人员的缠绕水平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则起不到驱血的较佳效果或者损伤患者肢体组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薄片状的驱血带对患者进行驱血操作时,对医护人员的缠绕水平要求较高,容易出现驱血效果不佳,或者损伤患者肢体组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所述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设有袋状的袖带,所述袖带设有两条均匀设置的缝接线,所述缝接线将所述袖带分为第一联袖带、第二联袖带以及第三联袖带,所述第一联袖带外侧面设有第一管口,所述第二联袖带外侧面设有第二管口,所述第三联袖带外侧面设有第三管口,所述第一联袖带内设有第一空气囊,所述第一空气囊上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进出气管,所述第一进出气管穿过所述第一管口,所述第二联袖带内设有第二空气囊,所述第二空气囊上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进出气管,所述第二进出气管穿过所述第二管口,所述第三联袖带内设有第三空气囊,所述第三空气囊上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三进出气管,所述第三进出气管穿过所述第三管口,所述第一进出气管、第二进出气管以及第三进出气管在所述袖带外汇集到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通过空气总管连接加压气囊,所述控制阀与所述加压气囊之间的空气总管上设有压力表;
所述第一联袖带外侧面上还设有第一紧固搭扣以及与所述第一紧固搭扣相对应设置的第一粘扣;
所述第二联袖带外侧面上还设有第二紧固搭扣以及与所述第二紧固搭扣相对应设置的第二粘扣;
所述第三联袖带外侧面上还设有第三紧固搭扣以及与所述第三紧固搭扣相对应设置的第三粘扣。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联袖带的上表面为圆环面。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三联袖带的下表面为圆环面。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联袖带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空气囊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带。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联袖带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空气囊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带。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三联袖带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三空气囊之间设有第三缓冲带。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袖带的内侧面周边设有第四粘扣以及与所述第四粘扣相对设置的接触搭扣,所述接触搭扣远离所述第四粘扣的一面设有塑料层。
由于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由三联式的袖带、空气总管、控制阀、压力表以及加压气囊组成,其中,第一联袖带内设有第一空气囊,第二联袖带内设有第二空气囊,所述第三联袖带内设有第三空气囊,第一空气囊、第二空气囊和第三空气囊上分别设有与控制阀连通连接的进出气管,在加压气囊的作用下,对第一空气囊、第二空气囊和第三空气囊进行空气供给,使袖带对上肢体进行加压、驱血,同时,紧固搭扣与粘扣的配合作用,使驱血操作更加便利,该加压驱血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医护人员没有驱血带的缠绕要求,而且驱血效果较好。
由于第一联袖带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空气囊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带,当给第一空气囊供给空气,第一联袖带给患者上肢体表面施加压力时,第一缓冲带使第一空气囊的压力均匀的施加在上肢体表面,驱血效果更佳。
由于第二联袖带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空气囊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带,当给第二空气囊供给空气,第二联袖带给患者上肢体表面施加压力时,第二缓冲带使第二空气囊的压力均匀的施加在上肢体表面,驱血效果更佳。
由于第三联袖带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三空气囊之间设有第三缓冲带,当给第三空气囊供给空气,第三联袖带给患者上肢体表面施加压力时,第三缓冲带使第三空气囊的压力均匀的施加在上肢体表面,驱血效果更佳。
由于袖带的内侧面周边设有第四粘扣以及与所述第四粘扣相对设置的接触搭扣,所述接触搭扣远离所述第四粘扣的一面设有塑料层,粘扣与搭扣的连接方式,使接触搭扣方便的从袖带上取下,进行清洗消毒,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方向的第一联袖带的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B方向的第二联袖带的剖面图;
图4是图1的CC方向的第三联袖带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层的设置示意图;
其中,1-袖带,11-缝接线,12-第一联袖带,121-第一管口,122-第一空气囊,123-第一进出气管,124-第一紧固搭扣,125-第一粘扣,126-第一缓冲带,13-第二联袖带,131-第二管口,132-第二空气囊,133-第二进出气管,134-第二紧固搭扣,135-第二粘扣,136-第二缓冲带,14-第三联袖带,141-第三管口,142-第三空气囊,143-第三进出气管,144-第三紧固搭扣,145-第三粘扣,146-第三缓冲带,15-第四粘扣,2-控制阀,3-空气总管,4-加压气囊,5-压力表,6-接触搭扣,61-塑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结合图2至图4,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设有袋状的袖带1,所述袖带设有两条均匀设置的缝接线11,所述缝接线11将所述袖带分为第一联袖带12、第二联袖带13以及第三联袖带14,所述第一联袖带12外侧面设有第一管口121,所述第二联袖带13外侧面设有第二管口131,所述第三联袖带14外侧面设有第三管口141,所述第一联袖带12内设有第一空气囊122,所述第一空气囊122上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进出气管123,所述第一进出气管123穿过所述第一管口121,所述第二联袖带13内设有第二空气囊132,所述第二空气囊132上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进出气管133,所述第二进出气管133穿过所述第二管口131,所述第三联袖带14内设有第三空气囊142,所述第三空气囊142上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三进出气管143,所述第三进出气管143穿过所述第三管口141,所述第一进出气管123、第二进出气管133以及第三进出气管143在所述袖带1外汇集到控制阀2,所述控制阀2通过空气总管3连接加压气囊4,所述控制阀2与所述加压气囊4之间的空气总管3上设有压力表5;
所述第一联袖带12外侧面上还设有第一紧固搭扣124以及与所述第一紧固搭扣124相对应设置的第一粘扣125;
所述第二联袖带13外侧面上还设有第二紧固搭扣134以及与所述第二紧固搭扣134相对应设置的第二粘扣135;
所述第三联袖带14外侧面上还设有第三紧固搭扣144以及与所述第三紧固搭扣144相对应设置的第三粘扣145。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控制阀2可以采用常见的四通阀控制的方式,即通过控制空气总管3的进出气方向,对袖带内的空气囊进行加压,当然也可以实现对某个袖带进行单独供给加压的方式,以实现驱血操作,当驱血完成,通过控制控制阀2,实现放气降压,取下袖带。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在驱血时效果更加明显,驱血速度加快,可以将第一联袖带12的上表面设置为圆环面,同理,可以将第三联袖带14的下表面设置为圆环面,保证空气供给量,驱血效果佳。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第一联袖带12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空气囊122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带126,当给第一空气囊122供给空气,第一联袖带12给患者上肢体表面施加压力时,第一缓冲带126使第一空气囊122的压力均匀的施加在上肢体表面,驱血效果更佳。
同理,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联袖带13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空气囊132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带136,当给第二空气囊132供给空气,第二联袖带13给患者上肢体表面施加压力时,第二缓冲带136使第二空气囊132的压力均匀的施加在上肢体表面,驱血效果更佳。
同理,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联袖带14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三空气囊142之间设有第三缓冲带146,当给第三空气囊142供给空气,第三联袖带14给患者上肢体表面施加压力时,第三缓冲带146使第三空气囊142的压力均匀的施加在上肢体表面,驱血效果更佳。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5所示,袖带1的内侧面周边设有第四粘扣15以及与所述第四粘扣15相对设置的接触搭扣6,所述接触搭扣6远离所述第四粘扣15的一面设有塑料层61,粘扣与搭扣的连接方式,使接触搭扣方便的从袖带上取下,进行清洗消毒,方便快捷。
在本实用新型中,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1)将本装置套在患者的上肢体(上臂)相应的驱血位置,接触搭扣的塑料层紧贴上肢体的表面;
(2)将第一紧固搭扣、第二紧固搭扣以及第三紧固搭扣分别扣合到第一粘扣、第二粘扣以及第三粘扣上,将本装置固定约束到上肢体的对应位置;
(3)根据驱血的方向,通过控制阀的控制,依次通过加压气囊分别向第一联袖带、第二联袖带以及第三联袖带供给空气,使其对上肢体产生压力,驱血开始;
(4)当需要向其中的某个袖带加压或者相应的操作时,通过控制阀控制其余袖带的进出气管的连通性;
(5)当驱血及相应操作完成时,打开控制阀,将袖带中的空气放出,打开紧固搭扣,即可将袖带取下。
在本实用新型中,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由三联式的袖带、空气总管、控制阀、压力表以及加压气囊组成,其中,第一联袖带内设有第一空气囊,第二联袖带内设有第二空气囊,所述第三联袖带内设有第三空气囊,第一空气囊、第二空气囊和第三空气囊上分别设有与控制阀连通连接的进出气管,在加压气囊的作用下,对第一空气囊、第二空气囊和第三空气囊进行空气供给,使袖带对上肢体进行加压、驱血,同时,紧固搭扣与粘扣的配合作用,使驱血操作更加便利,该加压驱血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医护人员没有驱血带的缠绕要求,而且驱血效果较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设有袋状的袖带,所述袖带设有两条均匀设置的缝接线,所述缝接线将所述袖带分为第一联袖带、第二联袖带以及第三联袖带,所述第一联袖带外侧面设有第一管口,所述第二联袖带外侧面设有第二管口,所述第三联袖带外侧面设有第三管口,所述第一联袖带内设有第一空气囊,所述第一空气囊上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进出气管,所述第一进出气管穿过所述第一管口,所述第二联袖带内设有第二空气囊,所述第二空气囊上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进出气管,所述第二进出气管穿过所述第二管口,所述第三联袖带内设有第三空气囊,所述第三空气囊上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三进出气管,所述第三进出气管穿过所述第三管口,所述第一进出气管、第二进出气管以及第三进出气管在所述袖带外汇集到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通过空气总管连接加压气囊,所述控制阀与所述加压气囊之间的空气总管上设有压力表;
所述第一联袖带外侧面上还设有第一紧固搭扣以及与所述第一紧固搭扣相对应设置的第一粘扣;
所述第二联袖带外侧面上还设有第二紧固搭扣以及与所述第二紧固搭扣相对应设置的第二粘扣;
所述第三联袖带外侧面上还设有第三紧固搭扣以及与所述第三紧固搭扣相对应设置的第三粘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袖带的上表面为圆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联袖带的下表面为圆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袖带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空气囊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袖带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空气囊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联袖带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三空气囊之间设有第三缓冲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带的内侧面周边设有第四粘扣以及与所述第四粘扣相对设置的接触搭扣,所述接触搭扣远离所述第四粘扣的一面设有塑料层。
CN201420352895.0U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49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2895.0U CN204049747U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2895.0U CN204049747U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49747U true CN204049747U (zh) 2014-12-31

Family

ID=52191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5289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49747U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497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2533A (zh) * 2015-03-04 2015-05-20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压力指示静脉充盈袖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2533A (zh) * 2015-03-04 2015-05-20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压力指示静脉充盈袖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4946B (zh) 一种采血辅助机器人
CN104414702A (zh) 一种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
CN204049747U (zh) 一种阶梯式加压驱血装置
CN201987612U (zh) 动脉止血装置
CN205758816U (zh) 气囊式压迫创可贴
CN209059337U (zh) 自动按压止血带及自动按压止血套装
CN204016406U (zh) 充气防潮压力可控式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CN208114624U (zh) 一种止血带
CN201939427U (zh) 一种乳腺良性肿物术后包扎器
CN204863225U (zh) 一种采血辅助机器人
CN205458886U (zh) 一种患者四肢创伤止血装置
CN208876655U (zh) 胸部充气加压止血背心
US10010659B1 (en) Method of sterile collection of amniotic fluid
CN206473361U (zh) 一种神经介入治疗术后穿刺部按压护理装置
CN110123526B (zh) 一种医用敷料
CN209377736U (zh) 电刀盒及管线固定装置
CN209253842U (zh) 一种固定套管针的可视绷带
CN208864683U (zh) 一种舒适型术后护理用托板
CN207545335U (zh) 一种腹腔穿刺用加压创口贴
CN202446185U (zh) 气压止血带保护衬垫
CN204364233U (zh) 一种用于外科腹部手术的分区加压腹带
CN206167251U (zh) 一种充气式甲状腺术后头颈部固定枕
CN201200443Y (zh) 一次性可调式指根止血器
CN203915750U (zh) 用于四肢烧伤伤口的负压引流封闭传导装置
CN204379361U (zh) 一种加压止血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