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37257U - 汽车前下控制臂及其后衬套 - Google Patents

汽车前下控制臂及其后衬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37257U
CN204037257U CN201420389933.XU CN201420389933U CN204037257U CN 204037257 U CN204037257 U CN 204037257U CN 201420389933 U CN201420389933 U CN 201420389933U CN 204037257 U CN204037257 U CN 204037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bush
distributed
automobile front
under controlling
ii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899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力君
孙志伟
池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izhong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izhong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izhong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izhong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8993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37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37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372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汽车前下控制臂及其后衬套,能更好地满足车辆纵向力学特性。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后衬套,包括内管、外管以及硫化在内、外管之间的橡胶,其特点是,内管、外管同心,橡胶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以及第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四部分沿周向依次分布,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为实心部分且以内管为中心彼此对称,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为空心部分且彼此不对称,以装配于整车的状态为参考,第三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内侧、第四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外侧,第一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前侧,第二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后侧。

Description

汽车前下控制臂及其后衬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的控制臂,尤其涉及汽车前下控制臂后衬套。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A、B级轿车前悬架基本都采用麦弗逊式悬架,其前下控制臂后衬套对整车的舒适性能影响极为明显,因此该衬套通常也被称之为舒适性衬套,通常该衬套存在两种结构:第一种内外套管同心且之间通过对称分布的橡胶硫化连接;第二种为内外套管不同心(即)偏心衬套。
这两种衬套结构一般存在以下问题:
1、第一种为最常见衬套,两边空心位置相对称,大小相同,其静刚度只有空心和实心两个方向差别,该类结构的衬套在车辆制动或启动时刚度不足,导致车辆纵向力学特性不稳定,大大降低了整车舒适性;
2、第二种衬套,通过内外套管之间的偏心,其静刚度可满足车辆纵向力学特性,但内外套管不同心不利于衬套生产硫化、衬套压装、前下控制臂总成的检测,增加了衬套生产及前下控制臂总成装配及检测的难度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下控制臂及其后衬套,能更好地满足车辆纵向力学特性。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后衬套,包括内管、外管以及硫化在内、外管之间的橡胶,其特点是,内管、外管同心,橡胶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以及第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四部分沿周向依次分布,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为实心部分且以内管为中心彼此对称,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为空心部分且彼此不对称,以装配于整车的状态为参考,第三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内侧、第四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外侧,第一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前侧,第二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后侧。
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后衬套,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三部分的空心的径向尺寸要大于第四部分的空心的径向尺寸。
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后衬套,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的空心为以内管中心为圆形的圆弧形。
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后衬套,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圆弧形的径向尺寸在两端逐渐变小。
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后衬套,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中分线与整车纵向方向一样或者存在不影响后衬套静刚度的小角度。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和后衬套,后衬套包括内管、外管以及硫化在内、外管之间的橡胶,后衬套的外管压装在控制臂本体的孔中,其特点是,内管、外管同心,橡胶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以及第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四部分沿周向依次分布,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为实心部分且以内管为中心彼此对称,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为空心部分且彼此不对称,以装配于整车的状态为参考,第三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内侧、第四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外侧,第一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前侧,第二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后侧。
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三部分的空心的径向尺寸要大于第四部分的空心的径向尺寸。
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的空心为以内管中心为圆形的圆弧形。
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圆弧形的径向尺寸在两端逐渐变小。
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中分线与整车纵向方向一样或者存在不影响后衬套静刚度的小角度。
本实用新型从而在车辆纵向或与纵向有极小角度偏差的方向能产生不同的静刚度可更好的满足车辆纵向力学特性,能有效提高车辆舒适性的同时可避免内外套管不同心的衬套带来的生产、制造、装配、检测等方面的麻烦,也为底盘调校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汽车前下控制臂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后衬套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后衬套的主视图。
图4为沿图3中M-M线的剖视图。
图5为沿对应图3中M-M线的位置在图1所示装配状态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1至图5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如图1所示,汽车前下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11、前衬套12、后衬套14以及球头13,图1所示的控制臂位于整车的左侧,在整车的右侧对称分布有另一个控制臂。控制臂本体11的外端通过螺栓17连接球头13,通过球头13与转向节连接。控制臂本体11的内侧的前端在套筒15a中压入了前衬套12,在内侧的后端于一孔中压入了后衬套14,该孔可以是控制臂本体翻边形成的孔(如图5所示),也可以使套管的孔。控制臂通过前、后衬套与副车架或车身连接。
如图2至图4所示,后衬套14包括内管141、外管142以及硫化在内、外管141、142之间的橡胶143,后衬套14的外管142压装在控制臂本体11的孔中,内管141、外管142同心,橡胶143分为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第三部分33以及第四部分34,第一部分31、第三部分33、第二部分32以及第四部分34沿周向依次分布,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为实心部分且以内管141为中心彼此对称,第三部分33、第四部分34为空心部分且彼此不对称,以装配于整车的状态为参考,第三部分33分布在后衬套14的内侧、第四部分34分布在后衬套14的外侧,第一部分31分布在后衬套14的前侧,第二部分32分布在后衬套14的后侧。
第三部分33、第四部分34的空心径向尺寸Δ1、Δ2,通过调整径向尺寸Δ1、Δ2大小可产生不同的刚度组合,为底盘调校提供了便利,从而调校出对舒适性最佳的径向尺寸Δ1、Δ2的组合。
在一般情况下,第三部分33的空心的径向尺寸要大于第四部分34的空心的径向尺寸。
如图3所示,第三部分33、第四部分34的空心为以内管141中心为圆形的圆弧形。
继续参照图3,所述圆弧形的径向尺寸在两端逐渐变小。
继续参照图3,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的中分线与整车纵向方向一样或者存在不影响后衬套静刚度的小角度,该小角度一般在10度以内。
由于第三部分33、第四部分34的空心为结构不对称,从而在此方向(车辆纵向或与纵向有极小角度偏差)产生不同的静刚度,当车辆启动或制动时能有效提高车辆在不同的纵向力学特性下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汽车前下控制臂后衬套,包括内管、外管以及硫化在内、外管之间的橡胶,其特征在于,内管、外管同心,橡胶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以及第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四部分沿周向依次分布,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为实心部分且以内管为中心彼此对称,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为空心部分且彼此不对称,以装配于整车的状态为参考,第三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内侧、第四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外侧,第一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前侧,第二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后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后衬套,其特征在于,第三部分的空心的径向尺寸要大于第四部分的空心的径向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后衬套,其特征在于,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的空心为以内管中心为圆形的圆弧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后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的径向尺寸在两端逐渐变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后衬套,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中分线与整车纵向方向一样或者存在10度的小角度。 
6.汽车前下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和后衬套,后衬套包括内管、外管以及硫化在内、外管之间的橡胶,后衬套的外管压装在控制臂本体的孔中,其特征在于,内管、外管同心,橡胶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以及第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四部分沿周向依次分布,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为实心部分且以内管为中心彼此对称,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为空心部分且彼此不对称,以装配于整车的状态为参考,第三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内侧、第四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外侧,第一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前侧,第二部分分布在后衬套的后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第三部分的空心的径向尺寸要大于第四部分的空心的径向尺寸。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的空心为以内管中心为圆形的圆弧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的径向尺寸在两端逐渐变小。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中分线与整车纵向方向一样或者存在10度的小角度。 
CN201420389933.XU 2014-07-15 2014-07-15 汽车前下控制臂及其后衬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37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9933.XU CN204037257U (zh) 2014-07-15 2014-07-15 汽车前下控制臂及其后衬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9933.XU CN204037257U (zh) 2014-07-15 2014-07-15 汽车前下控制臂及其后衬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37257U true CN204037257U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37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8993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37257U (zh) 2014-07-15 2014-07-15 汽车前下控制臂及其后衬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372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1741A (zh) * 2015-11-06 2016-02-0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架摆臂衬套结构
CN105751842A (zh) * 2016-04-22 2016-07-13 芜湖禾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汽车球销控制臂及其球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1741A (zh) * 2015-11-06 2016-02-0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架摆臂衬套结构
CN105751842A (zh) * 2016-04-22 2016-07-13 芜湖禾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汽车球销控制臂及其球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51877U (zh) 用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系统的车轮支架
CN102689572B (zh) 一种汽车用衬套
CN204037257U (zh) 汽车前下控制臂及其后衬套
CN203211041U (zh) 一种球形衬套汽车悬臂
CN204432765U (zh) 麦弗逊式悬挂系统用转向节
CN104139800A (zh) 工程车用前桥左转向节
CN103818207A (zh) 一种控制臂衬套组件
KR102383225B1 (ko) Ctba용 부시유닛
CN103075452B (zh) 一种空气悬架用导向簧总成
KR102029844B1 (ko) 커플드 토션 빔 액슬타입 현가장치
CN109606043A (zh) 一种汽车下摆臂
CN205970687U (zh) 摆臂后衬套总成
CN203211038U (zh) 一种高强度橡胶衬套汽车悬臂
CN207416462U (zh) 一种控制臂焊接总成
CN203130880U (zh) 汽车连杆衬套
CN204095443U (zh) 一种轿车后桥衬套
CN204716848U (zh) 一种汽车上横臂衬套
KR101575530B1 (ko) Ctba용 트레일링암 부시와 이를 적용한 차량용 ctba
CN205311259U (zh) 一种拖曳臂衬套
CN202071655U (zh) 稳定杆衬套结构
CN204870412U (zh) 汽车悬架控制臂衬套和汽车悬架控制臂总成
CN206125149U (zh) 转向横拉杆臂
CN204659381U (zh) 一种后横梁总成弹簧托盘安装结构
CN103244593A (zh) 后悬架系统的衬套组件
CN205853808U (zh) 一种适用于扭力梁式后桥的稳定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