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27847U - 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27847U
CN204027847U CN201420403280.6U CN201420403280U CN204027847U CN 204027847 U CN204027847 U CN 204027847U CN 201420403280 U CN201420403280 U CN 201420403280U CN 204027847 U CN204027847 U CN 204027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bringing
test
thermal performance
rear meas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032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汪洋
黎贤钛
汤富生
胡赛飞
洪方龙
朱灵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ERG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ERG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ERG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ERG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4204032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27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27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2784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属于热工性能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热工性能试验装置测量精度低等问题。本试验装置包括导流段、加热段一、混合段一、阻尼稳定段、前测量段一、后测量段一、风机一和连接段,导流段、加热段一、混合段一、阻尼稳定段和前测量段一依次密封固连,后测量段一和风机一密封固连,连接段的两端分别与导流段和风机一密封固连,试验装置还包括加热段二、混合段二、前测量段二、后测量段二和风机二,加热段二、混合段二和前测量段二依次密封固连,后测量段二和风机二密封固连,前测量段一、后测量段一、前测量段二和后测量段二之间具有安装空间。本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具有测量精度高,节约能源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工性能试验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气冷却和加热设备试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的热工性能全封闭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核电、风电、军工、原子能、航天等大型工程迅猛发展,而以上的大型工程中均具有冷却器和加热器,冷却器用于散热,加热器用于升温,冷却器和加热器的散热、升温、热交换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以上大型工程的质量,因此,冷却器和加热器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性能检测。
现有的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的试验装置,只有小型或开式系统,依次包括空气入口段、加热段、前测量段、被测试设备、后测量段、离心风机和空气出口段。将被测试设备即冷却器、加热器安装连接到前测量段和后测量段之间,开启离心风机,离心风机抽风,空气从空气入口段进入到风道内,经过加热段加热,前测量段测试温度,然后该空气通过被测试设备进行热量交换,后测量段测试温度,该空气经过离心风机和空气出口段排出,通过计算前测量段的测试温度和后测量段的测试温度对被测试设备进行鉴定。
现有的冷却器和加热器的风道试验装置存在如下问题1:风道简单,长度短,且连接段横截面积变化大,增加了空气流动的不均匀性和流动阻力,设计和制造都存在缺陷;2:试验装置为开式,试验后的空气余热无法回收利用,有时试验后的空气温度还是比较高,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3:测量系统总体精度偏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解决如何提高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热工性能试验装置的测量精度,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风道,所述环形风道包括导流段、加热段一、混合段一、阻尼稳定段、前测量段一、后测量段一、风机一和连接段,所述环形风道各段的流通横截面积相同,所述导流段、加热段一、混合段一、阻尼稳定段和前测量段一依次密封固连,所述后测量段一和风机一密封固连,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与导流段和风机一密封固连,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加热段二、混合段二、前测量段二、后测量段二和风机二,所述加热段二、混合段二和前测量段二依次密封固连,所述后测量段二和风机二密封固连,所述前测量段一、后测量段一、前测量段二和后测量段二之间具有用于安装被测试设备的安装空间。
环形风道各段采用等截面密封连接,减少空气流通时的干扰,使空气在环形风道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流动稳定性好,提高测试精度。被测试设备即空气冷却器和空气加热器安装到前测量段一、后测量段一、前测量段二和后测量段二之间的安装空间内,启动风机一,使环形风道内的空气循环流动,导流段、阻尼稳定段使环形风道内的空气流动更加平稳,通过被测试设备的空气流动稳定性好,提高测量精度。空气经过加热段一加热后,可能存在加热不均匀的问题,经过混合段一混合后,使空气充分混合,空气的温度变的均匀,从而使前测量段一、后测量段一测量空气温度的精度高;启动风机二,根据需要使用加热段二加热空气,经过混合段二混合后,使空气的温度变的均匀,从而使前测量段二、后测量段二测量空气温度的精度高。经过前测量段一和前测量段二的空气的温度是不同的,两种空气在被测试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使热空气温度下降,冷空气温度上升,检测被测试设备的换热性能,带走的热量和吸收的热量越接近,说明被测试设备性能越好。而且由于本环形风道与被测试设备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形风洞,空气经过被测试件后,再次通过风机一、连接段进入到加热段一,由于空气本身还具有较高的温度,因此再加热时所消耗的能量较少,即节约能源,而且具有较高温度的空气也不用排到外界,不会污染环境。
在上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中,所述前测量段一、后测量段一、前测量段二和后测量段二的侧壁上均具有插入孔,在插入孔中插入固连测温仪表或测风速仪表。该插入孔可以用来插入测风速仪表,调整好风速后,把测风速仪表取出,再把测温仪表插入固定,测量温度。
在上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中,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测压环、连接软管和测压仪表,所述前测量段一、后测量段一、前测量段二和后测量段二的周向外侧壁上分别等间距固连有3-5根测压管,所述测压管的一端与环形风道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测压环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与测压环的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测压仪表相连。环形风道内的空气经过测压管、测压环、连接软管进入到测压仪表,测压仪表检测环形风道内的压力,测压管等间距排列,能更好的得到环形风道内的平均压强,提高测量精度。
在上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中,所述加热段一和加热段二内均安装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包括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的长向沿竖直方向安装。加热段一和加热段二中均安装有多排电加热器,且每一排均安装有多个电加热器,对流经加热段一和加热段二的空气进行加热,电加热管沿竖直方向安装,采用竖式加热,避免卧式加热的不均匀,使空气经加热段一和加热段二加热后温度更加均匀。
在上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中,所述加热段一包括第一加热段一和第二加热段一,所述第一加热段一与导流段密封固连,所述第二加热段一与混合段一密封固连。加热段一设置两个,提高空气的加热范围,保证经过加热段一的空气能够且迅速升到指定的温度,而且由于空气加热面积大,电加热器的加热功率可以相对小一些,提高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中,所述导流段中安装有格栅一,所述格栅一的外侧壁与导流段的内侧壁相贴合。格栅一固定在导流段中,格栅一上具有多个方形通孔,通孔的长宽都是40mm,深度即沿通孔轴向的长度为100mm,空气流经导流段,是从格栅一的通孔中穿过,格栅一对空气的流动起到导流的作用,从而提高空气流动的稳定性,提高测量精度。
在上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中,所述阻尼稳定段中安装有2-4层过滤网一。过滤网一是不锈钢丝过滤网,过滤网一将环形风道中的杂质过滤掉,防止杂质进入到被测试设备中,损坏设备,影响测量精度,同时也起到稳定空气流动的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中,所述后测量段一的出风口端安装有格栅二,所述格栅二的外侧壁与后测量段一的内侧壁相贴合。格栅二对空气的流动起到导流的作用,从而提高空气流动的稳定性,提高测量精度。
在上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中,所述连接段由多个连接管和弯头组成。连接段的长度较长,如果是一个整体的话,就很笨重,搬运、安装不便,采用多个连接管和弯头组成,在实现环形风道是环形结构的同时,也使搬运、安装显得更加的方便。
在上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中,所述加热段二的进风口端安装有过滤网二,所述加热段二中还安装有格栅三,所述格栅三的外侧壁与加热段二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过滤网二位于格栅三的外侧。过滤网二是不锈钢丝过滤网,用于过滤杂质,使杂质不会进入到加热段二中,过滤网二、格栅三起到导流空气的作用,使空气流动更加的平稳。
在上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中,所述环形风道还包括前过渡段一和前过渡段二,所述前过渡段一位于阻尼稳定段和前测量段一之间,阻尼稳定段、前过渡段一、前测量段一和前过渡段二依次密封固连。环形风道的组装是固定的,即环形风道安装后的整体长度不变,试验时,由于被测试设备的大小不一,因此,需要有选择的将前过渡段一、前过渡段二安装到环形风道中(选择一个、两个或者都不选),使前测量段一、后测量段一之间的安装空间的大小适合被测试设备的大小,使本试验装置适合不同大小的被测试设备,测试范围广。
在上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中,所述环形风道还包括后过渡段一和后过渡段二,所述后过渡段二位于后测量段一和风机一之间,后过渡段一、后测量段一、后过渡段二和风机二依次密封固连。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的将后过渡段一和后过渡段二安装到环形风道中,使本试验装置适合不同大小的被测试设备,测试范围广。
在上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中,所述前测量段二靠近安装空间的一端密封固连有前过渡段三,所述后测量段二靠近安装空间的一端密封固连有后过渡段三。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的将前过渡段三、后过渡段三安装到试验装置中,使本试验装置适合不同大小的被测试设备,测试范围广。
在上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中,所述加热段一、混合段一、阻尼稳定段、前过渡段一、前测量段一、前过渡段二、后过渡段一、后测量段一和后过渡段二的周向外侧包有一层不锈钢保护层,所述不锈钢保护层与环形风道之间填充有绝热材料。不锈钢保护层起到保温、防潮湿、防盐雾的保护作用,绝热材料使环形风道内的空气与外界不存在热量交换,环形风道内空气的温度恒定,测量精度高。
在上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中,所述风机一和后过渡段二、风机二和后测量段二之间均具有收缩段,且收缩段的直径较大端与后过渡段二、后测量段二密封固连,直径较小端通过波纹管与风机一、风机二密封固连。收缩段的直径较小端与风机一、风机二的接口相匹配,收缩段的直径较大端与后过渡段二、后测量段二的口径相匹配,风机一能与后过渡段二相连,风机二能与后测量段二相连,波纹管使收缩段与风机一、风机二更好的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中,所述风机一和风机二均是离心风机。通过启动离心风机提高气体压力,使环形风道内的气体沿着环形风道移动,形成一个循环,离心风机具有噪声低、维护少和运行平稳的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在环形风道的外侧包有一层不锈钢保护层,对环形风道起到保护的作用,且在不锈钢保护层与环形风道之间设置绝热材料,使环形风道内的空气温度恒定,不会出现波动,提高测量精度。
2、本热工性能试验装置环形风道各段等截面密封固连,即环形风道各段的空气流通横截面积是相同的,减少环形风道对空气流动的干扰,空气匀速直线运动,稳定性好,提高测量精度。
3、本热工性能试验装置设有加热段一和加热段二,增大加热面积,使环形风道内的空气能够且更迅速的加热到指定的温度,环形风道内的空气温度是可以控制的,实现精准的测试,且加热段一和加热段二的电加热管是竖直方向设置,使加热后的空气温度更加均匀。
4、本热工性能试验装置环形风道是全封闭、环形的,通过被测试设备的空气再通过后测量段一、风机一、连接段进入到加热段一,由于该空气本身还具有一定的温度,即再次对该空气进行加热消费的能量少,循环使用,节约能源,同时由于全封闭避免热空气的排放造成的坏境污染。
5、本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在被测试设备的四周设置多个过渡段,有选择的安装过渡段使安装空间的大小适合被测试设备的大小,使本试验装置能对各种型号的被测试设备进行检测,检测范围广,且测量段和过渡段的位置可以相互互换安装,灵活性高。
6、本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在环形风道内安装格栅,使环形风道内的空气流动更加平稳,提高测量精度。
7、本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在环形风道内以及加热段二的进风口端安装过滤网一和过滤网二,有效的防止环形风道内的杂质进入到被测试设备中影响测量精度,被测试设备不会损坏,同时也起到稳定空气流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热工性能试验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热工性能试验装置格栅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热工性能试验装置电加热器的安装示意图一。
图4是本热工性能试验装置电加热器的安装示意图二。
图5是本热工性能试验装置测量段的径向剖视图。
图6是本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图5A区域的放大图。
图7是本热工性能试验装置测量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形风道;2、导流段;3、加热段一;3a、第一加热段一;3b、第二加热段一;4、混合段一;5、阻尼稳定段;6、前测量段一;7、后测量段一;8、风机一;9、连接段;9a、连接管;9b、弯头;10、加热段二;11、混合段二;12、前测量段二;13、后测量段二;14、风机二;15、插入孔;16、测温仪表;17、测压环;18、连接软管;19、测压仪表;20、电加热管;21、格栅一;22、过滤网一;23、前过渡段一;24、前过渡段二;25、后过渡段一;26、后过渡段二;27、前过渡段三;28、后过渡段三;29、不锈钢保护层;30、收缩段;31、波纹管;32、测压管;33、格栅二;34、格栅三;35、过滤网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包括热侧循环进风结构和冷侧进风结构。
热侧循环进风结构包括环形风道1,环形风道1包括导流段2、加热段一3、混合段一4、阻尼稳定段5、前过渡段一23、前测量段一6、前过渡段二24、后过渡段一25、后测量段一7、后过渡段二26、收缩段30、波纹管31、风机一8和连接段9。其中加热段一3包括第一加热段一3a和第二加热段一3b,风机一8是离心风机。导流段2、第一加热段一3a、第二加热段一3b、混合段一4、阻尼稳定段5、前过渡段一23、前测量段一6和前过渡段二24依次密封固连,后过渡段一25、后测量段一7、后过渡段二26、收缩段30、波纹管31和风机一8依次密封固连。连接段9的一端与风机一8密封固连,另一端与导流段2密封固连,使风道形成一个环形,连接段9由多个弯头9b和笔直状的连接管9a组成,本实施例中,连接管9a的数量为10个,弯头9b的数量为3个,在实际生产中,连接管9a和弯头9b的数量可以相应的改变,连接段9设置成多个,是方便将连接段9安装到试验装置中,使连接段9整体不会显得过于笨重。环形风道1中的导流段2、加热段一3、混合段一4、阻尼稳定段5、前过渡段一23、前测量段一6、前过渡段二24、后过渡段一25、后测量段一7、后过渡段二26和连接段9的流通横截面积是相同的,该种结构,降低环形风道1对空气流动的干扰,使空气流动更加的平稳,提高测量精度。在实际安装中,前过渡段一23、前测量段一6和前过渡段二24三者之间的位置是可以相互互换的,后过渡段一25、后测量段一7和后过渡段二26三者之间的位置也是可以相互互换的,以适合不同大小的被测试设备。收缩段30的直径较大端与后过渡段二26的口径相匹配,直径较小端与波纹管31和风机一8的口径相匹配。
冷侧进风结构包括加热段二10、混合段二11、前测量段二12、前过渡段三27、后过渡段三28、后测量段二13、收缩段30、波纹管31和风机二14。其中风机二14是离心风机。加热段二10、混合段二11、前测量段二12、前过渡段三27依次密封固连,后过渡段三28、后测量段二13、收缩段30、波纹管31和风机二14依次密封固连。收缩段30的直径较大端与后测量段二13的口径相匹配,直径较小端与波纹管31和风机二14的口径相匹配。在实际安装中,前测量段二12和前过渡段三27的位置是可以相互互换的,后过渡段三28和后测量段二13的位置也是可以相互互换的。
如图1所示,前过渡段二24、后过渡段一25、前过渡段三27和后过渡段三28之间围成一个用于安装被测试设备的安装空间。
如图1、图7所示,前测量段一6、后测量段一7、前测量段二12和后测量段二13的侧壁上均具有插入孔15,插入孔15中可以插入固连测温仪表16、也可以插入固连测风速仪表,用于测试环形风道1中的温度以及风速。
如图1、图5、图6所示,在前测量段一6、后测量段一7、前测量段二12和后测量段二13的周向外侧分别等间距固连有4根测压管32,在实际生产中,测压管32的数量可以是3根或者5根,测压环17是中空结构,一组4根测压管32的另一端与测压环17的内部相连通,连接软管18的一端与测压环17的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测压仪表19相连,使测压仪表19能检查出前测量段一6、后测量段一7、前测量段二12和后测量段二13的压力值,从而计算出前测量段一6和后测量段一7、前测量段二12和后测量段二13之间的压力差。
如图3、图4所示,在加热段一3和加热段二10内均安装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包括电加热管20,电加热管20的长向沿竖直方向安装,本实施例中,在加热段一3和加热段二10中且安装有十五排的电加热器,且每排电加热器的数量为十个,相邻两排的电加热器相互错开,提高加热效率。
如图1、图2所示,在导流段2中安装有格栅一21,在后测量段一7安装有格栅二33,在加热段二10安装有格栅三34,格栅一21、格栅二33、格栅三34的外侧壁分别与导流段2、后测量段一7和加热段二10的内侧壁相贴合。导流段2和加热段二10中的格栅一21和格栅三34安装在进风口端,后测量段一7中格栅二33安装在出风口端,格栅一21、格栅二33、格栅三34上具有多个方形通孔,通孔的规格是长宽均是40mm,深度为100mm。格栅一21、格栅二33、格栅三34对空气的流动起到导流的作用,使空气流通的稳定性更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阻尼稳定段5中安装有3层过滤网一22,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安装2层或者4层过滤网一22,在加热段二10的进风口端安装有过滤网二35,且该过滤网二35位于加热段二10中的格栅三34的上风向,即外侧,过滤网一22、过滤网二35对空气中的杂质起到过滤的作用,防止杂质进入到被测试设备中影响被测试设备正常的检测,同时过滤网一22、过滤网二35也起到稳定空气流动的作用。
在环形风道1的加热段一3、混合段一4、阻尼稳定段5、前过渡段一23、前测量段一6、前过渡段二24、后过渡段一25、后测量段一7和后过渡段二26的外侧包覆有一层不锈钢保护层29,不锈钢保护层29与环形风道1之间填充有绝热材料,不锈钢保护层29起到保护作用,绝热材料使风道内的空气与外界不存在热交换,风道内该处的空气温度恒定。
检测时,根据被测试设备的大小选择将前过渡段一23、前过渡段二24、后过渡段一25、后过渡段二26、前过渡段三27和后过渡段三28中的几个安装到试验装置中,使安装空间与被测试设备的大小相匹配。将测风速仪表插入到插入孔15中,启动风机一8和风机二14,同时加热段一3和加热段二10中的电加热器启动对空气进行加热。由于流通横截面积相同,以及格栅一21、格栅二33、过滤网一22对空气流动的导流作用,使空气在环形风道1中的流动稳定。调试风速到指定的速度后,取出测风速仪表,插入测温仪表16,对热侧和冷侧的空气进行测温,例如热侧的温度达到80度,冷侧的温度达到40度,热侧的较高温度的空气和冷侧较低温度的空气均进入到被测试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使较高温度的空气温度下降,较低温度的空气温度上升,交换后的空气分别流向后测量段一7和后测量段二13,后测量段一7和后测量段二13对流经的空气的温度进行测量,测压仪表19也对前测量段一6、后测量段一7、前测量段二12和后测量段二13中的压力进行测量,并得出数量,通过计算,热侧被带走的热量和冷侧吸收的热量越接近,前测量段一6和后测量段一7之间的压差越小、前测量段二12和后测量段二13之间的压差越小,说明被测试设备性能越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环形风道1、导流段2、加热段一3、第一加热段一3a、第二加热段一3b、混合段一4、阻尼稳定段5、前测量段一6、后测量段一7、风机一8、连接段9、连接管9a、弯头9b、加热段二10、混合段二11、前测量段二12、后测量段二13、风机二14、插入孔15、测温仪表16、测压环17、连接软管18、测压仪表19、电加热管20、格栅一21、过滤网一22、前过渡段一23、前过渡段二24、后过渡段一25、后过渡段二26、前过渡段三27、后过渡段三28、不锈钢保护层29、收缩段30、波纹管31、测压管32、格栅二33、格栅三34、过滤网二3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风道(1),所述环形风道(1)包括导流段(2)、加热段一(3)、混合段一(4)、阻尼稳定段(5)、前测量段一(6)、后测量段一(7)、风机一(8)和连接段(9),所述环形风道(1)各段的流通横截面积相同,所述导流段(2)、加热段一(3)、混合段一(4)、阻尼稳定段(5)和前测量段一(6)依次密封固连,所述后测量段一(7)和风机一(8)密封固连,所述连接段(9)的两端分别与导流段(2)和风机一(8)密封固连,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加热段二(10)、混合段二(11)、前测量段二(12)、后测量段二(13)和风机二(14),所述加热段二(10)、混合段二(11)和前测量段二(12)依次密封固连,所述后测量段二(13)和风机二(14)密封固连,所述前测量段一(6)、后测量段一(7)、前测量段二(12)和后测量段二(13)之间具有用于安装被测试设备的安装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测量段一(6)、后测量段一(7)、前测量段二(12)和后测量段二(13)的侧壁上均具有插入孔(15),在插入孔(15)中插入固连测温仪表(16)或测风速仪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测压环(17)、连接软管(18)和测压仪表(19),所述前测量段一(6)、后测量段一(7)、前测量段二(12)和后测量段二(13)的周向外侧壁上分别等间距固连有3-5根测压管(32),所述测压管(32)的一端与环形风道(1)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测压环(17)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连接软管(18)的一端与测压环(17)的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测压仪表(19)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段一(3)和加热段二(10)内均安装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包括电加热管(20),所述电加热管(20)的长向沿竖直方向安装,所述加热段一(3)包括第一加热段一(3a)和第二加热段一(3b),所述第一加热段一(3a)与导流段(2)密封固连,所述第二加热段一(3b)与混合段一(4)密封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段(2)中安装有格栅一(21),所述格栅一(21)的外侧壁与导流段(2)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阻尼稳定段(5)中安装有2-4层过滤网一(2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测量段一(7)的出风口端安装有格栅二(33),所述格栅二(33)的外侧壁与后测量段一(7)的内侧壁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段二(10)的进风口端安装有过滤网二(35),所述加热段二(10)中还安装有格栅三(34),所述格栅三(34)的外侧壁与加热段二(10)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过滤网二(35)位于格栅三(34)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风道(1)还包括前过渡段一(23)和前过渡段二(24),所述前过渡段一(23)位于阻尼稳定段(5)和前测量段一(6)之间,阻尼稳定段(5)、前过渡段一(23)、前测量段一(6)和前过渡段二(24)依次密封固连,所述环形风道(1)还包括后过渡段一(25)和后过渡段二(26),所述后过渡段二(26)位于后测量段一(7)和风机一(8)之间,后过渡段一(25)、后测量段一(7)、后过渡段二(26)和风机二(14)依次密封固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测量段二(12)靠近安装空间的一端密封固连有前过渡段三(27),所述后测量段二(13)靠近安装空间的一端密封固连有后过渡段三(2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段一(3)、混合段一(4)、阻尼稳定段(5)、前过渡段一(23)、前测量段一(6)、前过渡段二(24)、后过渡段一(25)、后测量段一(7)和后过渡段二(26)的周向外侧包有一层不锈钢保护层(29),所述不锈钢保护层(29)与环形风道(1)之间填充有绝热材料。
CN201420403280.6U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27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3280.6U CN204027847U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3280.6U CN204027847U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27847U true CN204027847U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67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03280.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27847U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278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5129A (zh) * 2014-07-21 2014-11-19 浙江尔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5129A (zh) * 2014-07-21 2014-11-19 浙江尔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
CN104155129B (zh) * 2014-07-21 2016-08-24 浙江尔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6359B (zh) 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装置
Liang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new type hybrid photovoltaic/thermal solar collector by experimental study
Shirvan et al. Optimization of effective parameters on solar updraft tower to achieve potential maximum power output: A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CN104713731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主动间隙控制机匣模型验证实验台
CN103592142A (zh) 适用于大型发电设备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测试系统
CN201387355Y (zh) 汽车空气流量计检测装置
CN201903284U (zh) 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多功能复合进风控制装置
CN105301050A (zh) 大型透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设备及方法
CN104777008A (zh) 一种电厂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性能仿真测试实验装置
Mehdipour et al. Geometry modification of solar collector to improve performance of solar chimneys
CN111624226B (zh) 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墙体保温性能检测装置
CN206601351U (zh) 一种翅片管换热性能测试系统
CN104579168A (zh) 一种光伏组件户外暴露试验方法
CN204027847U (zh) 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
CN202024973U (zh) 风道式换热设备热工性能检测装置
CN203479550U (zh) 适用于大型发电设备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测试系统
CN103335823B (zh)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集热器热效率检测系统的实现方法
CN204514629U (zh) 一种电厂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性能仿真测试实验装置
CN104155129B (zh) 一种热工性能试验装置
CN202101855U (zh) 燃气轮机试验台
CN202177506U (zh) 恒温积分球
CN201188038Y (zh) 采暖散热器散热量检测系统
Stryi-Hipp et al. Towards a unified standard for solar air heating collectors
CN206557076U (zh) 一种结构优化的气体吸收池及光学水分传感器及测试仪
CN207524759U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充电桩电线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2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