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16035U - 可拆装烧烤炉 - Google Patents

可拆装烧烤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16035U
CN204016035U CN201420466541.9U CN201420466541U CN204016035U CN 204016035 U CN204016035 U CN 204016035U CN 201420466541 U CN201420466541 U CN 201420466541U CN 204016035 U CN204016035 U CN 204016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oven
card
buckle
butterfly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665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艳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aily necessit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郭艳容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郭艳容 filed Critical 郭艳容
Priority to CN2014204665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16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16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160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装烧烤炉,在现有便携烧烤炉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烧烤炉的侧壁,使之可以相互分离携带,使用之前,再通过简单的、手动的组装即可完成烧烤炉的装配,从而提高便携性能,使烧烤炉携带时可以折叠为平板状携带。

Description

可拆装烧烤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用炉具,具体为一种可拆装烧烤炉。
背景技术
烧烤炉,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包括侧壁和底板,燃料置于底板之上、侧壁之内。侧壁由一块或者若干块侧板组成,侧板或者底板至少包括侧板主体或者底板主体,为功能所需,可附加某一些体积较小的额外的零部件,一般侧板主体或者底板的表面积,都会超过整个侧板或者整个底板总表面积的50%,甚至超过70%。侧板主体应处处连续的,但侧板主体与另一侧板主体之间并不连续。
由于烧烤炉需要地方存放燃料,故使用时必然占据一定空间,所占体积随燃料的需求量增大而增加。如果携带烧烤炉时,若其状态或所占体积与使用状态相一致,必然致使烧烤炉携带不便。现在的野餐、烧烤等用途重视便携的烧烤炉,只是从体积或体积及形状出发,来增加烧烤炉的便携性。也有一些从结构上去作出改进的,但仅仅是将侧壁与底板作分离以便携带,此时便携性尚不能很好地解决,因为侧壁自身仍需占据一定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装烧烤炉,以进一步地提高便携烧烤炉的便携性。
在现有便携烧烤炉的基础上,炉具的侧壁,可以相互分离携带,使用之前再通过简单的、手动的组装即可完成烧烤炉的装配的话,即可进一步提高便携性能。
故,在保证侧壁由平面状的侧板组成、底板也是平面状的情况下,相互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侧板与底板之间也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如此一来,将侧板拆卸之后,侧板和底板可以堆叠在一起携带、包装,由于侧板主体和底板主体都是平面的,所以当侧板和底板堆叠在一起放置的时候,并不需要除侧板及底板本身所占体积外更多的体积。烧烤炉的侧壁是闭合的,因此至少需要三侧板才能形成闭合的侧壁。
由于烧烤炉的底板,用于承托燃料,所以必须重视安全性,底板与侧板的连接采用合页铰接,可以更稳固和安全。但如果底板与所有侧板都采用这种方式连接,由于侧板是具有一定厚度和结构的,所以势必影响便携性,所以如果烧烤炉的侧壁由四侧板围成的,那么相对的两侧板与底板采用这种结构连接即可,既稳固也考虑便携性。
更具体地,侧板与侧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是通过卡勾与卡位的相互配合完成的;卡勾为一“μ”形的结构,卡位为一厚度与卡勾开口厚度相对应的片状结构,将卡勾插入卡位,从而实现侧板与侧板之间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采用另一种结构,设置卡扣和卡孔,来实现侧板与侧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卡扣为一“π”形结构,卡孔为形状、大小均与卡扣相对应的“O”形结构,卡扣与卡孔结构和工作原理,简单而为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悉,无需详述。
更进一步地,采取如下所述的卡扣结构,可使侧板与侧板之间的连接更稳固。卡扣包括卡片、卡台;卡片上设安装孔,孔最小可容许卡片围绕卡台的中心轴作一定角度的圆周运动,卡台经过卡片上的安装孔与所述侧板铆接。此时卡扣的形状,类似蝶形螺母。如此一来,连接两侧板时,卡扣穿过卡孔后,可令卡扣上的卡片围绕卡台转动,由此进一步卡住卡孔。优选地,卡片至少可以围绕卡台作30°的旋转运动。
可以对上述卡扣结构做一定程度的简化,简化后的结构,仍足以紧固两相邻侧板。具体为:第二侧板设置有蝶形旋片和旋台,蝶形旋片上设安装孔,孔最小可容许蝶形旋片围绕旋台的中心轴作一定角度的圆周运动,旋台经过蝶形旋片上的安装孔与所述侧板铆接;与该侧板相邻的、位于蝶形旋片一侧的第一侧板的相应位置,设有与该蝶形旋片大小、形状相对应的O形孔。其中,蝶形旋片就相当于被省略弹力原理固定的卡片,旋台相当于卡台,O形孔相当于卡孔。
采用旋转的卡片卡台结构或者蝶形旋片卡台结构,比采用卡勾卡扣结构稳固,安全性更高,因为烧烤过程中,如果烧烤炉并不稳固,侧板脱落,将可能造成事故,所以必须尽可能追求稳固和安全。
如上述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制造的烧烤炉,携带时可以将整个炉具拆解成片状零部件若干携带。取一坚韧布袋将这些零部件放置在袋中,如携带数份文件般方便。采取优选方案的话,更可以兼顾便携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中第一侧板的正视图和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中第二侧板的正视图和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中第一、第二侧板组装为侧壁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中第一侧板的正视图和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中第二侧板的正视图和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中第一、第二侧板组装为侧壁的立体图。
图7为采用合页铰接方式连接侧板与底板的方案的俯视图。
其中,1、3为第一侧板;2、4为第二侧板;22、42为壁沿;11为卡勾;21为卡位;22为合页;31为卡孔;41为卡扣;411为卡片;412为卡台。
具体实施例
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
方案一,炉具侧壁是封闭的,由四块侧板组成,各侧板组合而成的侧壁呈长方形,四块侧板中,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各两块,第一侧板1组成侧壁的宽,第二侧板2组成侧壁的长。第一侧板1全高为300个长度单位,除去炉脚的话,高为120个长度单位,即第一侧板1的主体高为120个长度单位。第一侧板1的形状如图1所示。第一侧板1的边缘处,设一与其侧板主体成90°的侧沿,在第一侧板1的侧沿处设了一卡勾11,卡勾11最下端高度为40个长度单位——如果计算炉脚的话应为220个长度单位,以下均为未考虑炉角——最上端高度为60个长度单位,即卡勾11自身长20个长度单位;卡勾11设在距侧板主体边缘10个长度单位处,自身宽10个长度单位。第二侧板2高为120个长度单位。第二侧板2上设的卡位21,形状为矩形,卡位21的下端高度为60个长度单位,卡位21的上端高度为80个长度单位,因此卡位21自身也是长20个长度单位;卡位21的宽度为10个长度单位,距离第二侧板的侧板主体边缘为10个长度单位。由上述数据可知,第一侧板1的卡勾11与第二侧板2的卡位21在位置、形状、大小上都是相对应的。
如图2所示,第二侧板2的下方设置了一壁沿22,为矩形,用于承托底板。
方案二,炉具侧壁也是封闭的,也由四块侧板组成,各侧板组合而成的侧壁呈长方形,四块侧板中,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各两块,第一侧板3组成侧壁的宽,第二侧板4组成侧壁的长。第一侧板3也是全高为300个长度单位,除去炉脚的话,高也为120个长度单位,即第一侧板3的主体高为120个长度单位。第一侧板3的形状如图3所示。第一侧板3的边缘处,设一与侧板主体成90°的侧沿。在第一侧板3的侧沿处设了一卡孔31。卡孔31最下端高度为40个长度单位——如果计算炉脚的话应为220个长度单位,以下均为未考虑炉角——最上端高度为65个长度单位,即卡孔31自身长25个长度单位;卡孔31设在距侧板主体边缘10个长度单位处,自身宽10个长度单位。第二侧板4高也为120个长度单位,上设卡扣41。卡扣41自身长度为35个长度单位,其最下端高35个长度单位,上端高70个长度单位,卡扣41宽10个长度单位,卡扣41距离第二侧板4的边缘,也是10个长度单位。如图4所示,卡扣41为卡片411和卡台412组成,卡扣41的中心设一卡台412,卡台412是一个半径为5个长度单位的铆钉,卡台412将卡片411铆在第二侧板4上。卡片411形状为“π”形,可以围绕卡台做360°的圆周运动。需要连接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的时候,将卡片411压向内,使其大小与卡孔31相适应,即可使卡扣41穿过卡孔31,然后放松卡片411,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就会连接完成。这个方案里,还可以将卡片41旋转超过30°,进一步固定。
本方案中,也设置了壁沿42,当然也可以采取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与底板相接。
如图7所示,为了更稳固和安全,可以不设置壁沿,将底板与两第二侧板2分别通过两个合页22——共四个合页22——铰接。不使用时,将第一侧板1拆卸下,然后旋转合页22和第二侧板2,使两第二侧板2和底板叠在一起,以便携带,也不需要占太多的空间。
本方案各侧板组装为侧壁,与前方案类似。此外,也可以省略卡扣中基于弹力固定两相邻侧板的方案,保留卡片围绕卡台转动一定角度后,卡片可以对侧板产生一定压力的方案,此时就成了蝶形旋片与旋台的结构。蝶形旋片相当于卡片,但是不会因为弹力的缘故固定两相邻侧板;蝶台则相当于卡台。

Claims (9)

1.一种烧烤炉,包括侧壁、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由数量至少为三的侧板首尾相接围成;侧板主体、所述底板的主体均为平面;侧板相互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其中至少两块侧板设有壁沿,壁沿的数量、大小和位置足以承托底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由两块第一侧板、两块第二侧板围成,两块第一侧板相对,两块第二侧板相对,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与底板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与底板通过合页铰接。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侧板中至少一个侧板设置有卡勾,与该侧板相邻的、位于卡勾一侧的另一侧板的相应位置,设有与卡勾大小、形状相对应的卡位,二者通过卡勾与卡位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有卡扣,与该侧板相邻的、位于卡扣一侧的第二侧板的相应位置,设有与该卡扣大小、形状相对应的卡孔,二者通过卡扣与卡孔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卡片、卡台;卡片上设安装孔,孔最小可容许卡片围绕卡台的中心轴作一定角度的圆周运动,卡台经过卡片上的安装孔与所述侧板铆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上的安装孔最小可容许卡片围绕所述卡台的中心轴作30°的圆周运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设置有蝶形旋片和旋台,蝶形旋片上设安装孔,孔最小可容许蝶形旋片围绕旋台的中心轴作一定角度的圆周运动,旋台经过蝶形旋片上的安装孔与所述侧板铆接;与该侧板相邻的、位于蝶形旋片一侧的第一侧板的相应位置,设有与该蝶形旋片大小、形状相对应的O形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旋片上的安装孔及蝶形旋片距所述侧板边缘的距离可容许卡片围绕所述旋台的中心轴作360°的圆周运动。
CN201420466541.9U 2014-08-19 2014-08-19 可拆装烧烤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16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66541.9U CN204016035U (zh) 2014-08-19 2014-08-19 可拆装烧烤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66541.9U CN204016035U (zh) 2014-08-19 2014-08-19 可拆装烧烤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16035U true CN204016035U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55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6654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16035U (zh) 2014-08-19 2014-08-19 可拆装烧烤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160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3295A (zh) * 2015-10-12 2015-12-30 杨春建 一种翻转烧烤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3295A (zh) * 2015-10-12 2015-12-30 杨春建 一种翻转烧烤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9535B (zh) 多枢轴铰链
CN104808744B (zh) 电子装置的支撑座
CA2965708C (en) Multi-pivot hinge
EP3218783B1 (en) Covered multi-pivot hinge
CN101739084B (zh) 电子装置
US20150280768A1 (en) Protective cover for a tablet
CN101964404B (zh) 电池盖结构
US9834965B1 (en) Multi-link hinge assembly
US9448598B2 (en) Point of sale device
CN220487941U (zh) 一种支撑座及风扇
US6823858B1 (en) Foldable conduction oven (IV)
CN204016035U (zh) 可拆装烧烤炉
CN107348853B (zh) 一种电饭煲开盖按钮结构及含有其的电饭煲
TW200833217A (en) Housing structure and side plate structure for use in a housing
CN206402276U (zh) 壳体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1391539Y (zh) 枢纽器
CN205323221U (zh) 飞行器电池仓
CN107752799A (zh) 一种户外用折叠式烧烤机
CN106061172A (zh) 一种电源盒及电源
US8521082B1 (en) Signal boosting and charg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202287896U (zh) 烤肉架的折收结构
CN110793001A (zh) 一种可折叠的灯具电器接线盒
CN205956704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支架
CN102338268A (zh) 手持设备支架
KR20190001902A (ko) 폴더블 바베큐 그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08

Address after: 511480, No. 13, Hai Lin Road, Tai Ao village, Nansha District Town,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daily necessiti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Panyu District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city bridge 511400 Chen Yong Xin Cun Dexin Road No. 339 2 street room 21

Patentee before: Guo Yanro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