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02272U - 一种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02272U
CN204002272U CN201420478824.5U CN201420478824U CN204002272U CN 204002272 U CN204002272 U CN 204002272U CN 201420478824 U CN201420478824 U CN 201420478824U CN 204002272 U CN204002272 U CN 204002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operated
light
fir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788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大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Lian Jilong Door & Windo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Lian Jilong Door & Windo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Lian Jilong Door & Window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Lian Jilong Door & Window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788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02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02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0227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包括气动排烟窗、气泵、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光照感应控制箱、气动电磁阀和气水分离器,所述气动电磁阀为三通结构,其一端出口与所述气水分离器管路连接,另两端出口与气动排烟窗的滑动支持部件管路连接,所述气泵与所述气水分离器管路连接,所述光照感应控制箱与所述气动电磁阀线路连接,同时,该光照感应控制箱与箱体上的控制按钮线路连接;所述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利用光照感应控制箱的巧妙设计,使其对气动电磁阀进行实时操控,进而配合气动设备控制气动窗的打开和关闭,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气动排烟窗与消防控制系统连接后的开闭自动控制问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烟窗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
背景技术
2000年前后气动排烟窗技术传入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气动排烟窗技术进一步成熟。到2010年气动排烟窗已经蚕食了大约20%的机械最动排烟窗的市场份额,其发展较快,主要是由于气动排烟窗可作日常通风,调节空气,采光。消防排烟等多种功能,且安装较电动排烟窗更简单维修率低,节能环保。
申请号为201320085537.3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排烟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中部设有中梃,所述中梃上设有气缸和滑动座,所述窗框上铰接有玻璃窗,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滑动座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玻璃窗上,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滑动座沿着所述中梃竖直移动,所述滑动座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玻璃窗启闭。该实用新型中所述气动排烟窗的结构简单实用,环境适应性较强,开启角度大,抗风能力强,造价低廉,维护简便,节能环保。然而,该气动排烟窗在自动控制方面仍然存在很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包括气动排烟窗、气泵、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光照感应控制箱、气动电磁阀和气水分离器,所述气动电磁阀为三通结构,其一端出口与所述气水分离器管路连接,另两端出口与气动排烟窗的滑动支持部件管路连接,所述气泵与所述气水分离器管路连接,所述光照感应控制箱与所述气动电磁阀线路连接,同时,该光照感应控制箱与箱体上的控制按钮线路连接,其中,所述光照感应控制箱包括总电源、开关电源、继电器、应急电源、常开控制开关、常闭控制开关、消防分控器、消防继电器、消防常开开关、消防常闭开关、消防报警器、光控探头、光控执行继电器、光控常开开关、光控常闭开关、光控按钮和光控控制继电器,所述开关电源和应急电源分别与总电源线路连接,所述应急电源包括充电器和电瓶,所述电瓶与充电器线路连接并位于同一电路支路上,所述开关电源上连接有继电器及常闭控制开关,所述电瓶上连接有常开控制开关,该常开控制开关和常闭控制开关非同时与电源总线路连接,所述消防分控器与所述消防继电器、消防报警器线路连接,所述消防继电器非同时与所述消防常开开关和消防常闭开关线路连接,所述消防继电器与总电源线路连接,进而与所述气动电磁阀线路连接,所述光控探头与光控执行继电器线路连接,所述光控按钮和光控控制继电器线路连接,所述光控执行继电器通过非同时与所述光控常开开关和光控常闭开关线路连接与光控控制继电器线路连接,所述光控执行继电器和光控控制继电器分别与所述总电源线路连接。
优选的,上述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所述光照感应控制箱还包括复位继电器和复位按钮,所述复位继电器与复位按钮线路连接,所述复位继电器非同时与所述消防常开开关和消防常闭开关线路连接。
优选的,上述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所述光照感应控制箱还包括机械手动应急开关和手动执行继电器,所述机械手动应急开关由手动开按钮和手动关按钮组成,所述手动执行继电器由手动开执行继电器和手动关执行继电器组成,其中,手动开按钮与手动开执行继电器线路连接,手动关按钮与手动关执行继电器线路连接,所述手动执行继电器与所述总电源线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利用光照感应控制箱的巧妙设计,使其对气动电磁阀进行实时操控,进而配合气动设备控制气动窗的打开和关闭,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气动排烟窗与消防控制系统连接后的开闭自动控制问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的光照感应控制箱电源部分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的光照感应控制箱控制回路部分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的光照感应控制箱主控回路部分电路原理图。
图中:1-气动排烟窗2-箱体3-光照感应控制箱3-1-总电源
3-2-开关电源3-3-继电器3-4-充电器3-5-电瓶
“*-1”表示常闭开关,“*-2”表示常开开关,其中,*代表“-1”或“-2”前任何字母和数字
KY-开延时继电器KZ-开执行继电器KD-开电磁阀
GY-关延时继电器GZ-关执行继电器GD-关电磁阀
X-消防继电器Y-光控控制继电器SK-手动开执行继电器
SG-手动关执行继电器YZ-光控执行继电器AN-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现配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4所示,所述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包括气动排烟窗1、气泵6、箱体2和设置于箱体2内的光照感应控制箱3、气动电磁阀4和气水分离器5,所述气动电磁阀为三通结构,其一端出口与所述气水分离器管路连接,另两端出口与气动排烟窗的滑动支持部件管路连接(其中一个端口泵出气体利用滑动支持部件推开窗户,另一个端口吸进气体利用滑动支持部件关闭窗户),所述气泵与所述气水分离器管路连接,所述光照感应控制箱与所述气动电磁阀线路连接,同时,该光照感应控制箱与箱体上的控制按钮线路连接,其中,所述光照感应控制箱包括总电源3-1、开关电源3-2、继电器3-3、应急电源、常开控制开关、常闭控制开关、消防分控器、消防继电器、消防常开开关、消防常闭开关、消防报警器、复位继电器、复位按钮、机械手动应急开关、手动执行继电器、光控探头、光控执行继电器、光控常开开关、光控常闭开关、光控按钮和光控控制继电器,所述开关电源和应急电源分别与总电源线路连接,所述应急电源包括充电器3-4和电瓶3-5,所述电瓶与充电器线路连接并位于同一电路支路上,所述开关电源上连接有继电器及常闭控制开关,所述电瓶上连接有常开控制开关,该常开控制开关和常闭控制开关非同时与电源总线路连接,所述消防分控器与所述消防继电器、消防报警器线路连接,所述消防继电器非同时与所述消防常开开关和消防常闭开关线路连接,所述消防继电器与总电源线路连接,进而与所述气动电磁阀线路连接;所述复位继电器与复位按钮线路连接,所述复位继电器非同时与所述消防常开开关和消防常闭开关线路连接,所述复位继电器和复位按钮是为了实现复位功能,将控制电路恢复到初始状态,复位按钮控制复位继电器与复位继电器的常闭开关同时动作,达到控制电路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所述光控探头与光控执行继电器线路连接,所述光控按钮和光控控制继电器线路连接,所述光控执行继电器通过非同时与所述光控常开开关和光控常闭开关线路连接与光控控制继电器线路连接,所述光控执行继电器和光控控制继电器分别与所述总电源线路连接;所述机械手动应急开关由手动开按钮和手动关按钮组成,所述手动执行继电器由手动开执行继电器和手动关执行继电器组成,其中,手动开按钮与手动开执行继电器线路连接,手动关按钮与手动关执行继电器线路连接,所述手动执行继电器与所述总电源线路连接,通过械手动应急开关和手动执行继电器来实现手动功能,手动功能是指通过人为操作达到控制开窗电磁阀、闭窗电磁阀动作,手动开按钮通过线路与手动开执行继电器相连接,通过手动开执行继电器常开开关闭合控制开窗电磁阀动作开窗动作。手动关按钮通过线路与手动关执行继电器相连接,通过手动关执行继电器的常闭开关同时动作使手动开执行继电器失电恢复到闭窗状态,手动开执行继电器常闭开关恢复控制闭窗电磁阀动作闭窗动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动排烟窗、气泵、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光照感应控制箱、气动电磁阀和气水分离器,所述气动电磁阀为三通结构,其一端出口与所述气水分离器管路连接,另两端出口与气动排烟窗的滑动支持部件管路连接,所述气泵与所述气水分离器管路连接,所述光照感应控制箱与所述气动电磁阀线路连接,同时,该光照感应控制箱与箱体上的控制按钮线路连接,其中,所述光照感应控制箱包括总电源、开关电源、继电器、应急电源、常开控制开关、常闭控制开关、消防分控器、消防继电器、消防常开开关、消防常闭开关、消防报警器、光控探头、光控执行继电器、光控常开开关、光控常闭开关、光控按钮和光控控制继电器,所述开关电源和应急电源分别与总电源线路连接,所述应急电源包括充电器和电瓶,所述电瓶与充电器线路连接并位于同一电路支路上,所述开关电源上连接有继电器及常闭控制开关,所述电瓶上连接有常开控制开关,该常开控制开关和常闭控制开关非同时与电源总线路连接,所述消防分控器与所述消防继电器、消防报警器线路连接,所述消防继电器非同时与所述消防常开开关和消防常闭开关线路连接,所述消防继电器与总电源线路连接,进而与所述气动电磁阀线路连接,所述光控探头与光控执行继电器线路连接,所述光控按钮和光控控制继电器线路连接,所述光控执行继电器通过非同时与所述光控常开开关和光控常闭开关线路连接与光控控制继电器线路连接,所述光控执行继电器和光控控制继电器分别与所述总电源线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感应控制箱还包括复位继电器和复位按钮,所述复位继电器与复位按钮线路连接,所述复位继电器非同时与所述消防常开开关和消防常闭开关线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感应控制箱还包括机械手动应急开关和手动执行继电器,所述机械手动应急开关由手动开按钮和手动关按钮组成,所述手动执行继电器由手动开执行继电器和手动关执行继电器组成,其中,手动开按钮与手动开执行继电器线路连接,手动关按钮与手动关执行继电器线路连接,所述手动执行继电器与所述总电源线路连接。
CN201420478824.5U 2014-08-25 2014-08-25 一种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02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8824.5U CN204002272U (zh) 2014-08-25 2014-08-25 一种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8824.5U CN204002272U (zh) 2014-08-25 2014-08-25 一种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02272U true CN204002272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42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8824.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02272U (zh) 2014-08-25 2014-08-25 一种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022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2970A (zh) * 2014-08-25 2016-03-30 天津利安吉隆门窗有限公司 一种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2970A (zh) * 2014-08-25 2016-03-30 天津利安吉隆门窗有限公司 一种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02273U (zh) 一种远程控制气动排烟窗
CN204060311U (zh) 一种烟感气动排烟窗
CN204002272U (zh) 一种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
CN204002271U (zh) 一种雨水控制气动排烟窗
CN204040741U (zh) 一种气动排烟窗烟感控制箱
CN205232611U (zh) 一种自动化控制柜
CN202102287U (zh) 一种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控制柜
CN204024303U (zh) 一种防盗监控气动排烟窗
CN204009408U (zh) 一种气动排烟窗光照控制箱
CN204060313U (zh) 一种气动排烟窗远程控制箱
CN204040743U (zh) 一种时间控制气动排烟窗
CN105442970A (zh) 一种光照控制气动排烟窗
CN105464506A (zh) 一种时间控制气动排烟窗
CN204040742U (zh) 一种气体感应气动排烟窗
CN204009430U (zh) 一种气动排烟窗时间控制箱
CN204040744U (zh) 一种气动排烟窗气体检测控制箱
CN204060312U (zh) 一种气动排烟窗雨水控制箱
CN201981926U (zh)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冗余pedc的关门命令装置
CN204040740U (zh) 一种气动排烟窗防盗控制箱
CN105442971B (zh) 一种远程控制气动排烟窗
CN105370134B (zh) 一种烟感气动排烟窗
CN105370133A (zh) 一种防盗监控气动排烟窗
CN105442972A (zh) 一种雨水控制气动排烟窗
CN105370135A (zh) 一种气体感应气动排烟窗
CN201562391U (zh) 钻井模拟器防喷器控制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41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