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93695U - 自适应套筒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套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93695U
CN203993695U CN201420324054.9U CN201420324054U CN203993695U CN 203993695 U CN203993695 U CN 203993695U CN 201420324054 U CN201420324054 U CN 201420324054U CN 203993695 U CN203993695 U CN 203993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elf adaptation
rotation set
adjustment block
bush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240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勇
章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240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93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93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93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套筒,包括:套筒支架、与套筒支架至少沿径向构成滑动连接的调整块、能在自身沿轴向靠近调整块时使调整块沿径向向内移动的滑套;套筒支架包括:与调整块配合的套筒部和至少部分容纳于滑套中的支架部,套筒部形成于支架部轴向的前侧;调整块至少设有能通过接触快递扭矩的动套装结构,自适应套筒还包括:能推动滑套使其沿轴向向前移动并能限制滑套沿轴向向后运动的操作组件,操作组件至少具有使其自身轴向位置锁定或解锁的第一操作状态和第二操作状态。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套筒能够在用户需要时通过调节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紧固件。

Description

自适应套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附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扭力扳手上的自适应套筒。
背景技术
扭力扳手能实现对螺母或螺栓等紧固件的紧固工作,按照是否有动力来源来分扭力扳手包括动力扭力扳手和手动扭力扳手。为了使一个扭力扳手能够适用于尽可能多型号的紧固件,扭力扳手往往设有一个输出头,通过更换不同与输出头适配的套筒使其能够紧固不同型号的紧固件。但是这样一来,较多数量的套筒无疑增加了成本而且不利于用户的携带和更换。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用户需要时通过调节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紧固件的自适应套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套筒,包括:套筒支架、与套筒支架至少沿径向构成滑动连接的调整块、能在自身沿轴向靠近调整块时使调整块沿径向向内移动的滑套;套筒支架包括:与调整块配合的套筒部和至少部分容纳于滑套中的支架部,套筒部形成于支架部轴向的前侧;调整块至少设有能通过接触快递扭矩的动套装结构,自适应套筒还包括:能推动滑套使其沿轴向向前移动并能限制滑套沿轴向向后运动的操作组件,操作组件至少具有使其自身轴向位置锁定或解锁的第一操作状态和第二操作状态。
进一步地,操作组件包括:一个能在套筒支架上旋动时沿轴向移动的压套、一个能与压套同步转动的内旋套、一个相对套筒支架周向位置固定并能在远离压套时锁定内旋套周向位置的锁套、一个偏压锁套使其具有远离压套的趋势的第一偏压元件。
进一步地,操作组件还包括:一个与内旋套周向相对位置固定但能在轴向上相对滑动的外旋套,外旋套形成有:一个外套腔、一个供支架部的端部穿过的外通过孔;外套腔一端敞开,另一端设有外通过孔;压套、第一偏压元件、内旋套、锁套从前至后依次安装至外旋套,第一偏压元件、内旋套、锁套容纳在外套腔内,压套部分容纳在外套腔内。
进一步地,锁套包括:位于前端的锁定部和位于后端的支撑部,锁定部外缘形成有在周向上凸出并均匀分布的锁齿,锁套为套管结构,套筒支架至少部分穿过锁套。
进一步地,内旋套形成有:一个内套腔、一个供支架部的端部穿过的内通过孔,内套腔前端敞口,后端形成内通过孔,内旋套的内套腔形成有能与锁齿配合的锁定块。
进一步地,锁套的锁定部设置在内套腔中,锁套的支撑部穿过内通过孔且顶住外旋套。
进一步地,套筒支架的支架部设有外螺纹,压套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
进一步地,第一偏压元件为一个套装在套筒支架的支架部上的螺旋弹簧。
进一步地,自适应套筒还包括:能偏压调整块使它们沿径向彼此分离的第二偏压元件、使滑套在轴向上具有向远离调整块移动的趋势的第三偏压元件。
进一步地,第三偏压元件包括一个以上的螺旋弹簧;自适应套筒还包括:一个固定在滑套远离调整块一侧端部的弹簧支架,弹簧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导杆;导杆伸入到滑套的内部,套筒支架形成有在周向上与导杆位置对应的导向槽,第三偏压元件套装在导杆上,其一端顶住支架本体,另一端设置在导向槽内并顶住套筒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用户需要时通过调节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紧固件的自适应套筒,且在自适应套筒上设有一个能够锁定滑套相对套筒支架的周向位置的操作组件,当自适应套筒处于工作过程中,能够避免因为剧烈的震动使得螺纹转动而导致自适应套筒松脱或者抱死紧固件,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自适应套筒保持在一固定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自适应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的自适应套筒的爆炸图;
图3所示为图2中套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2中调整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4中调整块的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2中操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2转过操作组件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套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套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套筒的剖面图;
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套筒的另一方位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适应套筒。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自适应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的自适应套筒的爆炸图。请一并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套筒包括:套筒支架100、调整块200、滑套300以及操作组件400,其中操作组件400能推动滑套300相对套筒支架100滑动。
图3所示为图2中套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3,套筒支架100大致呈现圆柱形,其包括套筒部110以及支架部120。套筒支架100上具有一个通过自身中心的第一轴线Y,这里定义第一轴线以及平行于第一轴线的方向均为轴向,垂直于第一轴线的方向为径向,围绕第一轴线的圆周方向为周向,同时为了方便说明,还定义本实用新型中套筒支架100的套筒部110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支架部120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这里的前后方向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设置,并不作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内容。
套筒部110形成于支架部120轴向的前侧,其上形成一收容螺栓、螺钉等紧固件的收容空间(图未标),套筒部110的侧壁内部具有能够与螺栓、螺钉等紧固件的结构相匹配的定套装结构111,该定套装结构111固定不动的设置于套筒支架100上;套筒部110的侧壁的结构与调整块200的结构相配合,侧壁周向上设有收容调整块200的缺口112,该缺口112与收容空间贯通,这样,位于缺口112处的调整块200能够沿径向滑动。支架部120部分容纳于滑套300中,其外侧设有外螺纹121。
图4所示为图2中调整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4中调整块的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照图2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自适应套筒包括一对调整块200,其对称的安装于套筒部110上,并与套筒支架100沿径向构成滑动连接,调整块200靠近套筒部110收容空间的一侧设有能通过与紧固件接触而快速传递扭矩的动套装结构210,其结构与定套装结构111匹配,通过该定套装结构111和动套装结构210的共同作用可夹紧螺栓、螺钉等紧固件,而调整块200远离套筒部110收容空间的一侧设有一个调整斜面220,调整斜面220所在的方向与轴向倾斜相交。
滑套300套设于套筒支架100的支架部120上,并能在支架部120的外侧沿轴向滑动。滑套300为中空结构,其内侧设有驱动斜面310,该驱动斜面310与调整块200上的调整斜面220相互平行,且当滑套300在支架部120上沿轴向靠近调整块200时,其上的驱动斜面310与调整斜面220接触并且接触面积越来越大,从而能驱动调整块200沿径向向内移动。
图6所示为图2中操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图2转过操作组件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照图2、图3、图6和图7,操作组件400能推动滑套300使其沿轴向向前移动并能限制滑套300沿轴向向后运动,其包括使自身相对套筒支架100轴向位置锁定的第一操作状态和解锁的第二操作状态。具体的,操作组件400包括:压套410、内旋套420、锁套430、第一偏压元件440以及外旋套450。
压套410的内部设有与支架部120上的外螺纹121配合的内螺纹孔411,通过该内螺纹孔411,使得压套410在套筒支架100上旋动时能沿轴向移动,压套410通过压装等方式与内旋套420连接,例如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使压套410固定于内旋套420中,从而两者能够同步转动。
内旋套420为一套管结构,其能在套筒支架100上旋转。内旋套420包括一内套腔421以及一个供支架部120端部穿过的内通过孔422,内套腔421的前端敞口,后端形成该内通过孔422。在内套腔421的内侧还形成若干个锁定块423,外侧周向上形成外驱动结构424。
锁套430为一套管结构,套筒支架100部分穿过该套管结构。锁套430的中部设有扁位结构431,其与支架部120的结构匹配,通过该扁位结构431可将锁套430安装于支架部120上,并使锁套430相对套筒支架100周向位置固定。锁套430还包括:位于前端的锁定部432和位于后端的支撑部433,锁定部432设置在内旋套420的内套腔421中,锁定部432外缘处形成有若干个向外凸出的锁齿434,若干个锁齿434均匀分布于锁定部432外缘的周向上,从而当锁套430在轴向上远离压套410时,其上的锁齿434将与内旋套420上的锁定块423啮合,从而锁定内旋套420相对套筒支架100的周向位置;支撑部433穿过内旋套420上的内通过孔422并顶住外旋套450。
第一偏压元件440位于压套410和锁套43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偏压元件440为一个套装在套筒支架100的支架部120上的螺旋弹簧。第一偏压元件440偏压锁套430使锁套430沿轴向具有远离压套410的趋势,也即是使锁套430上的锁齿434靠近内旋套420上的锁定块423并最终使锁齿434和锁定块423啮合而锁定内旋套420相对锁套430的周向位置。
外旋套450与内旋套420周向位置固定,但在轴向上能相对套筒支架100相对滑动。具体是,外旋套450包括:一个外套腔451以及一个外通过孔452,外套腔451的一端敞开,另一端设置该外通过孔452;外通过孔452的直径小于外套腔451的内径,其用于使支架部120端部穿过。在本实施例中,压套410、第一偏压元件440、内旋套420、锁套430从前至后依次安装至外旋套450内,且其中的第一偏压元件440、内旋套420、锁套430完全容纳在外旋套450的外套腔451内,而压套410部分容纳在外套腔451内。在外旋套450的内侧还设有与内旋套420外侧的外驱动结构424配合的内驱动结构453,通过该内驱动结构453和外驱动结构424的配合使得内旋套420能够与外旋套450同步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中,自适应套筒还包括:第二偏压元件500、第三偏压元件600以及弹簧支架700。其中,第二偏压元件500偏压的设置于一对调整块200之间,其能使一对调整块200沿径向彼此分离,并在无外力作用下达到调整块200的最大分离状态,当处于该状态时,可以将螺栓、螺钉等紧固件插入套筒部110的收容空间内。第三偏压元件600能使滑套300在轴向上具有向远离调整块200移动的趋势,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偏压元件600包括一对螺旋弹簧。弹簧支架700固定在滑套300远离调整块200一侧的端部,其包括:支架本体710和导杆720。支架本体710套装在套筒支架100上,且其相对套筒支架100的周向位置固定,支架本体710还通过螺钉与滑套300固定为一个整体;导杆720设置于支架本体710靠近滑套300的一侧,并深入到滑套300的内部,其用于套设第三偏压元件600。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偏压元件600仅部分的套设于导杆720上,同时为了导向未套设在导杆720上的部分第三偏压元件600,还在套筒支架100的外侧周向上形成导向槽130,导向槽130与导向杆的位置相对应,也即是说第三偏压元件600部分套设于导向杆上,部分收容于导向槽130中,其一端顶住支架本体710,另一端顶住套筒支架100,从而在达到限位第三偏压元件600的基础上,还减小了导向杆的尺寸,从而减小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套筒的整体长度,使其结构紧凑。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套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套筒支架100位于支架部120的端部还设有内传动孔122,并在套筒支架100位于支架部120的端部伸出外旋套450的部分的周向上形成有外周结构123,该传动孔和外周结构123可与现有常用的扳手、电钻的结构相匹配,用于传递扭矩,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套筒实现双接口的功能,能适应多种工具的结构,扩大配套工具的范围。在本实施例中,该内传动孔122的结构例如为内四方结构,外周结构123例如可以为穿过式梅花结构。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套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和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在套筒部110外侧周边上还设有紧固件尺寸的刻度线113,例如包括四个刻度线113:M12 、M10、 M8、 M6,当滑套300靠近套筒部110的一端滑动至M12的位置处时,此时自适应套筒用于夹持M12螺栓、螺钉等紧固件,当滑套300靠近套筒部110的一端滑动至M10的位置处时,此时自适应套筒用于夹持M10螺栓、螺钉等紧固件,依次类推。从而,在旋动外旋套450时,可以根据需要夹持的紧固件的尺寸来旋动外旋套450,可避免过度旋转或者旋转不到位而引起的夹持不当的问题。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套筒的剖面图;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套筒的另一方位的剖面图。请参照图2至图11,在本实用新型中,初始位置为操作组件400处于第一操作状态,此时内旋套420上的锁定块423与锁套430上的锁齿434啮合,当外力沿轴向按压外旋套450时,外旋套450作用于锁套430的支撑部433使锁套430克服第一偏压元件440的压力在轴向上向前移动,这时与内旋套420上的锁定块423啮合的锁齿434也沿轴向向前移动直至与锁定块423脱离啮合状态,锁套430释放内旋套420使得内旋套420能与外旋套450一并相对套筒支架100旋转,此时,操作组件400处于第二操作状态,然后在按压的同时开始旋转外旋套450,内旋套420也随着旋转,并带动与内旋套420压装在一起的压套410开始旋转,在内螺纹孔411和外螺纹121的作用下,使得压套410同时沿着轴向向前移动,从而带动滑套300向着靠近调整块200的方向移动,在滑套300的驱动斜面310以及调整块200的调整斜面220的作用下,调整块200沿径向彼此靠近,从而夹紧位于套筒部110收容空间内的螺栓、螺钉等紧固件,然后,停止旋转并取消对外旋套450的压力,这时,在第一偏压元件440的偏压作用下,锁套430沿轴向向后移动直至锁齿434重新与内旋套420上的锁定块423啮合,锁定内旋套420的周向位置,此时操作组件400再次处于自身锁定的第一操作状态,进而锁定滑套300相对套筒支架100的位置,从而使得调整块200在夹紧紧固件的过程中不会因为震动而松脱或者抱死紧固件,使得套筒部110和调整块200保持在该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用户需要时通过调节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紧固件的自适应套筒,且在自适应套筒上设有一个能够锁定滑套相对套筒支架的周向位置的操作组件,当自适应套筒处于工作过程中,能够避免因为剧烈的震动使得螺纹转动而导致自适应套筒松脱或者抱死紧固件,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自适应套筒保持在一固定的状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适应套筒,包括:套筒支架、与所述套筒支架至少沿径向构成滑动连接的调整块、能在自身沿轴向靠近所述调整块时使所述调整块沿径向向内移动的滑套;所述套筒支架包括:与所述调整块配合的套筒部和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滑套中的支架部,所述套筒部形成于所述支架部轴向的前侧;所述调整块至少设有能通过接触快递扭矩的动套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套筒还包括:能推动所述滑套使其沿轴向向前移动并能限制所述滑套沿轴向向后运动的操作组件,所述操作组件至少具有使其自身轴向位置锁定或解锁的第一操作状态和第二操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组件包括:一个能在所述套筒支架上旋动时沿轴向移动的压套、一个能与所述压套同步转动的内旋套、一个相对所述套筒支架周向位置固定并能在远离所述压套时锁定所述内旋套周向位置的锁套、一个偏压所述锁套使其具有远离所述压套的趋势的第一偏压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组件还包括:一个与所述内旋套周向相对位置固定但能在轴向上相对滑动的外旋套,所述外旋套形成有:一个外套腔、一个供所述支架部的端部穿过的外通过孔;所述外套腔一端敞开,另一端设有所述外通过孔;所述压套、第一偏压元件、内旋套、锁套从前至后依次安装至所述外旋套,所述第一偏压元件、内旋套、锁套容纳在所述外套腔内,所述压套部分容纳在所述外套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套包括:位于前端的锁定部和位于后端的支撑部,所述锁定部外缘形成有在周向上凸出并均匀分布的锁齿,所述锁套为套管结构,所述套筒支架至少部分穿过所述锁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旋套形成有:一个内套腔、一个供所述支架部的端部穿过的内通过孔,所述内套腔前端敞口,后端形成所述内通过孔,所述内旋套的所述内套腔形成有能与所述锁齿配合的锁定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套的锁定部设置在所述内套腔中,所述锁套的所述支撑部穿过所述内通过孔且顶住所述外旋套。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支架的支架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压套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压元件为一个套装在所述套筒支架的所述支架部上的螺旋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套筒还包括:能偏压所述调整块使它们沿径向彼此分离的第二偏压元件、使所述滑套在轴向上具有向远离所述调整块移动的趋势的第三偏压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偏压元件包括一个以上的螺旋弹簧;所述自适应套筒还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述滑套远离所述调整块一侧端部的弹簧支架,所述弹簧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导杆;所述导杆伸入到所述滑套的内部,所述套筒支架形成有在周向上与所述导杆位置对应的导向槽,所述第三偏压元件套装在所述导杆上,其一端顶住所述支架本体,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并顶住所述套筒支架。
CN201420324054.9U 2014-06-17 2014-06-17 自适应套筒 Active CN203993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4054.9U CN203993695U (zh) 2014-06-17 2014-06-17 自适应套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4054.9U CN203993695U (zh) 2014-06-17 2014-06-17 自适应套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93695U true CN203993695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33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24054.9U Active CN203993695U (zh) 2014-06-17 2014-06-17 自适应套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9369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7133A (zh) * 2014-06-17 2016-03-30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自适应套筒
CN105437132A (zh) * 2014-06-17 2016-03-30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自适应套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7133A (zh) * 2014-06-17 2016-03-30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自适应套筒
CN105437132A (zh) * 2014-06-17 2016-03-30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自适应套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04567A (zh) 一种用于环形零件焊接的柔性工装
US20160176026A1 (en) Manual screwdriver
KR101960650B1 (ko) 휴대용 전동 공구
CN203993695U (zh) 自适应套筒
CN106392967B (zh) 棘轮扳手及其棘轮扳手头
CN203993694U (zh) 自适应套筒
ATE486767T1 (de) Zahnstange oder gewindestange
CN104117950A (zh) 棘轮扳手
US9815181B2 (en) Manual screwdriver
CN203831318U (zh) 自扶正螺钉改锥
CN203993696U (zh) 自适应套筒
CN105437132A (zh) 自适应套筒
CN202517439U (zh) 一种螺塞拆装工具
CN103722519B (zh) 一种手用螺钉旋具的扭矩可调装置
CN105437133A (zh) 自适应套筒
CN211940763U (zh) 螺母拧转套
CN103158102B (zh) 六角扳手手柄
CN103707228B (zh) 一种多功能板牙丝锥扳手
CN207788765U (zh) 一种五金套筒扳手工具
CN205325624U (zh) 电动工具
CN110315458A (zh) 一种扳手
CN207374241U (zh) 一种可折叠遮物帘的旋转机构
CN104647268A (zh) 一种螺丝刀辅助器
CN113043204B (zh) 一种多尺寸批头
CN208525770U (zh) 两用式快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