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71181U - 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及其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及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71181U
CN203971181U CN201420371585.3U CN201420371585U CN203971181U CN 203971181 U CN203971181 U CN 203971181U CN 201420371585 U CN201420371585 U CN 201420371585U CN 203971181 U CN203971181 U CN 203971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it
wound
wound hemostasis
opening
hemosta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715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玉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ANZHEN BIO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C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C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C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715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71181U/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8794 priority patent/WO201506242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71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71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及其组件,其中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包括托架,其上设有第一导管和阀门,容器置于托架上,并与阀门连接,换向连接件与容器连通,作用导管一端可折弯形成弯折部,另一端与换向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实现了对目前外伤或手术所致的创伤出血,与止血装置、止血材料配合,可以对难触及的器官、组织或部位的创伤实施可视下止血医疗效果操作。

Description

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及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以气流带动粉末喷出,以应用于对创伤处实现止血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外伤或手术所致的创伤出血,不论采用何种止血技术,均离不开“压迫止血”的常规手段。常见的如:体外创伤使用的创可贴,以及各种手术中使用的止血海绵、止血微球、止血医用膜和无纺工艺制成的止血纱等。这些止血技术虽然有效提高了止血效率,但都必须先压迫一段时间后再将外力撤除,并观察创伤处是否仍有出血点。如仍有出血,则需继续使用止血剂,并再次压迫,直至达到止血。不仅操作繁复,依赖于人为判断,对于深层实质脏器和腔道深层创面的止血难以准确操作,造成止血困难,尤其是对这些部位或组织需长时间局部压迫而止血,不利于创伤的后期愈合。如:鼻窦或鼻腔,目前通常采用膨胀止血海绵,止血不易彻底,需压迫24小时后观察无出血再取出止血海绵。患者鼻部肿胀、呼吸道不畅,也造成手术及时止血困难,患者生存质量差,24小时观察并需第二次取出,增加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
止血凝胶的出现,使得创伤止血得到了改善。但对于出血量较大的创口,止血凝胶难以在短时间内粘附于创口,难以实现及时止血的目的。
市场上,也有以喷雾方式将药剂喷于伤处的产品,这种喷雾方式的目的是均匀喷撒粉剂方式并不是一种止血方法。如:云南白药气雾剂,其主要用于扭伤,对于搓伤和刀伤等仍有必要采用粉剂止血(根据气雾剂使用说明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以便于将止血剂直接作用于组织创面或创口,实现及时止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创伤止血的组件,以便于将止血剂直接作用于组织创面或创口,实现及时止血。
一种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包括
托架,包括第一导管和阀门,第一导管一端与阀门连通;
容器,置于所述的托架,并与阀门连接;
换向连接件,与所述的容器连通,用于对进入的物质的运动方向进行变换,而改变物质的运动方向后排出;
作用导管,与所述换向连接件连接。
另一种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包括
托架,包括第一导管和阀门,第一导管一端与阀门连通;
换向连接件,包括换向腔体、导入口和导出口,换向腔体与导入口和导出口连通;
容器,用于盛放止血剂,包括壳体、导气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壳体置于托架,导气腔与第一开口和容器内腔连通;第一开口与阀门连接,第二开口与导入口连接,优先选择锥度配合;
作用导管,其一端折弯形成弯折部,另一端置于套管内,套管的一端置于导出口内;
第一夹具,与导出口配合,以将套管固定于导出口内。其还包括密封件,置于导出口的开口处。
为便于装置将止血剂施加于创伤处,借助角度成型模具可将作用导管的一端折弯形成弯折部,其另一端与换向连接件连接或置于套管内。
为便于作用导管的弯折部的开口端面朝向创伤处,便于止血剂的准确施用,本实用新型优先选择,将套管与导出口形成非锥度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还包括第二夹具,设于导入口与第二开口的连接处,以进一步使导入口与第二开口牢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还包括转向件,与套管过盈配合,设于套管外,以便于对作用导管施加作用力进行转动,在装置整体位置不变动的情况下,使其弯折部的开口端面朝向创伤处,便于止血剂的准确施用。
一种用于创伤止血的组件,包括
上述各种用于以可视方式进行创伤止血的装置;
角度成型模具,用于对作用导管的另一端根据止血部位要求自行进行弯折加工;
止血剂补充件,其内装填止血剂。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在装置整体位置不变动的情况下,仅转动作用导管,即可使其弯折部的开口端面朝向创伤处,便于止血剂的准确施用。
2.该装置具有压力的气流,可使止血剂与需止血创伤处的出血部位的接触面积增加,并给予所需的压迫止血压力。
3.该装置通过使用持续、恒定和可控气流压力,使得创伤处所受压力可控并恒定。
4.该装置针对创伤处的出血点和出血量不同,可以对创面持续作用于具有压力的止血剂,直至完全止血。
5.该装置使接触困难的部位或组织得到及时、有效、可视下安全止血。
6.该装置适用于目前外伤或手术所致的创伤出血,与止血装置配合,可以对难触及的器官、组织或部位的创伤实施止血医疗。
7.该装置改变了现有“压迫止血”的常规手段,使得止血过程在可视下实现,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有效性,同时解决了多次损伤及不必要的医务劳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如图1所示,其提供了一种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的实施方式,其具有一个容器100,用于容纳止血剂,放置于托架400。换向连接件200,用于改变物质(如:气流和止血剂等)的运动方向,其分别与容器100和作用导管300连接。作用导管300的一端折弯形成弯折部310,以利于止血剂作用于创伤处。
图2和图3是另一种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的实施方式,容器100的壳体110置于托架400上。托架400包括第一导管420,其一端与阀门430连通,另一端设于架体410,与外接压力源连通。
阀门430与设于容器100的第一开口130连接。本实施例中,阀门430包括阀体431、阀杆432和复位件433。阀体431分别与第一开口130和第一导管420连接,阀杆432主体置于阀体431内,一端伸出阀体431外。以弹簧为复位件433置于阀体431内,其一端与阀杆432的一端相抵,阀杆该端与阀体锥度配合。伸出阀体外的阀杆432受外力作用(如图3所示,向左侧按压),与阀杆相抵的复位件受力而发生位移(如图3所示,向左侧位移),而使阀杆432与阀体431锥度配合处产生间隙(未示出),使气流由第一导管420向第一开口130处流动,而进入容器内腔。容器中的物质(如:止血剂)受气流的带动而向第二开口140运动。
与上述情形相反的,当外力撤除后,复位件复位,推动与其相抵的阀杆移动,使得阀杆与阀体处的间隙被关闭,而使第一导管中的气体停止向容器内腔流动,容器中的物质(如:止血剂)也相应停止向第二开口的运动。
容器100还设有导气腔120,与第一开口130和容器内腔连通。本实施例中,导气腔是在壳体侧壁上开设的四周封闭的槽体,或为能与第一开口和容器的内腔相连通的管路。一种优先选择的实施方式,其通向容器内腔的导气腔的端口121,其端面朝向壳体110的底面。
换向连接件将进入的物质的运动方向转换一个角度,而改变物质的运动方向后从导出口处排出。运动方向的改变应当理解为与导入口出的物质运动方向不同,即使与导入口处的运动方向相反(夹角180度),物质的运动方向也实现了转换。
本实施例中,换向连接件200包括导入口210,与第二开口140连接。如图3所示,导入口210外形呈圆台状,同时第二开口140为喇叭口状,与导入口实现锥度配合。换向腔体220将由导入口210垂直运动的气流和止血剂的方向经换向,变换为更接近水平的运动方向,并由导出口230排出。为进一步使导入口210与第二开口140牢固连接,在导入口210与第二开口140的连接处还设置第二夹具700,以螺纹的方式同时与导入口210与第二开口140连接。
作用导管300另一端设于套管内,第一夹具500与导出口230配合(如:螺纹),以将套管320一端固定于导出口内。密封件510置于导出口的开口处,以保持连接处的密封性。
将通气连接管与压力源(如:医院中央供氧系统输出端(400KPa)、医用氧气的气体钢瓶或压缩空气)连接,使具有压力的气体经通气连接管连接的入口处进入止血剂容器内腔,经由另一端的端面喷出后,推动止血剂向出口运动,并经与出口连通的作用导管而将止血剂送出,即可使止血剂直接作用于创伤表面,通过调节气压即可对创伤表面施加恒定的作用力。
在医务工作中,还会涉及不同的止血部位或要求,需要对作用导管的端部形状进行调整。因此,为便于使用,还可包括角度成型模具,用于根据止血部位要求对作用导管的止血剂喷射端部自行进行弯折加工(参见图1),以及额外的止血剂补充包装,便于向容器内装填止血剂。
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用于表皮组织、皮下组织、鼻窦、颅脑、胸腔及胸腔内脏器、肝脏及腹腔内脏器、肾脏及泌尿系统脏器等,即可实现快速、安全、有效的止血。例如:鼻腔喷射式止血实验数据:喷射头部距离出血点1.5-2cm,用40KPa-80KPa气压、局部出血点处受0.3KPa-0.8KPa压力,均能在直视下看到创伤处得到有效地快速止血。
为便于在创伤止血中,使其弯折部的开口端面朝向创伤处,便于止血剂的准确施用。如图3所示,在套管320外还设有转向件600,并与套管320过盈配合。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架,包括第一导管和阀门,所述的第一导管一端与所述的阀门连通;
容器,置于所述的托架上,并与所述的阀门连接;
换向连接件,与所述的容器连通,用于对进入的物质的运动方向进行变换,而改变物质的运动方向后排出;
作用导管,与所述换向连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用导管,其一端折弯形成弯折部,另一端与所述换向连接件连接。
3.一种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架,包括第一导管和阀门,所述的第一导管一端与所述的阀门连通;
换向连接件,包括换向腔体、导入口和导出口,所述的换向腔体与所述的导入口和所述的导出口连通;
容器,包括壳体、导气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的壳体置于所述的托架上,所述的导气腔与所述的第一开口和所述的容器内腔连通,所述的第一开口与所述的阀门连接,所述的第二开口与所述的导入口连接;
作用导管,其置于套管内,所述套管的一端置于所述的导出口内;
第一夹具,与所述的导出口配合,以将所述的套管固定于所述的导出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导管的一端折弯形成弯折部,另一端置于所述的套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开口与所述的导入口锥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具还包括密封件,置于所述的导出口的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与所述的导出口非锥度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夹具,设于所述的导入口与所述的第二开口的连接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件,设于套管外,与套管过盈配合。
10.一种用于创伤止血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
角度成型模具,用于对作用导管的另一端根据止血部位要求自行进行弯折加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创伤止血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血剂补充件,其内装填止血剂。
CN201420371585.3U 2013-10-28 2014-07-07 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及其组件 Active CN203971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1585.3U CN203971181U (zh) 2014-07-07 2014-07-07 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及其组件
PCT/CN2014/088794 WO2015062420A1 (zh) 2013-10-28 2014-10-17 粉末喷射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1585.3U CN203971181U (zh) 2014-07-07 2014-07-07 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及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71181U true CN203971181U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68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71585.3U Active CN203971181U (zh) 2013-10-28 2014-07-07 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及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7118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8015A (zh) * 2018-08-01 2018-12-07 浙江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输送药剂的装置
CN109674495A (zh) * 2018-08-01 2019-04-26 浙江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给药方法及其装置
CN109674496A (zh) * 2018-08-01 2019-04-26 浙江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输送药剂的器件及其装置和组件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8015A (zh) * 2018-08-01 2018-12-07 浙江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输送药剂的装置
CN109674495A (zh) * 2018-08-01 2019-04-26 浙江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给药方法及其装置
CN109674496A (zh) * 2018-08-01 2019-04-26 浙江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输送药剂的器件及其装置和组件
CN109674496B (zh) * 2018-08-01 2019-11-15 浙江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输送药剂的器件及其装置和组件
CN110652648A (zh) * 2018-08-01 2020-01-07 嘉善鸿域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输送药剂的器件及其装置和组件
WO2020024952A1 (zh) * 2018-08-01 2020-02-06 浙江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给药方法及其装置
WO2020024953A1 (zh) * 2018-08-01 2020-02-06 浙江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输送药剂的器件及其装置和组件
CN111065433A (zh) * 2018-08-01 2020-04-24 浙江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给药方法及其装置
US10967161B2 (en) 2018-08-01 2021-04-06 Zhejiang Tanzhen Biotechnology Co., Ltd Medicament delivery device, apparatus and assembly
CN110652648B (zh) * 2018-08-01 2021-05-28 浙江探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输送药剂的器件及其装置和组件
US11291811B2 (en) * 2018-08-01 2022-04-05 Zhejiang Sanc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Medicant delivery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EP3766536A4 (en) * 2018-08-01 2022-04-13 Zhejiang Tanzhen Biotechnology Co., Ltd MEDICATION DELIVERY DEVICE, APPARATUS AND SET
CN108938015B (zh) * 2018-08-01 2023-08-08 浙江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输送药剂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71182U (zh) 用于创伤的止血装置及其组件
CN203971181U (zh) 用于创伤止血的装置及其组件
CN208301707U (zh) 一种胸心外科引流穿刺定位装置
CN203988665U (zh) 引流式鼻腔止血装置
CN203539864U (zh) 用于以可视方式进行创伤止血的装置及其组件
CN203539818U (zh) 创伤喷射式止血装置及其组件
CN103462704A (zh) 联阀
WO2015062420A1 (zh) 粉末喷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288701B (zh) 硅凝胶敷料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04288898B (zh) 粉末喷射方法及其装置
CN204233488U (zh) 手术室自动消毒机
CN203280872U (zh) 一种两用麻醉面罩
CN208769881U (zh) 一种能够快速止血的血液科鼻腔止血器
CN113577406A (zh) 一种用于阴道的负压治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744062U (zh)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与骨科穿针密封连接的密封胶圈及引流系统
CN206838335U (zh) 骨组织缺损填充医用材料增湿喷雾装置
CN202961422U (zh) 心内科用呼吸器
CN206548566U (zh) 血液科鼻腔止血器
CN204218971U (zh) 止血球囊导管
CN204521872U (zh) 一种呼吸机鼻塞
CN220824378U (zh)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CN204446864U (zh) 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
CN219001684U (zh) 一种负压引流管
CN104189989A (zh) 止血球囊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CN219764273U (zh) 一种上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06

Address after: 314112 floor 1 and floor 2, building 1, No. 383, Huimin Avenue, Huimin street, Jiashan Coun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TANZHEN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Hong Yip Road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032 Xiuzhou Industrial Zone No. 228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Jiax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uilding No. 1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ANCHUANG BIO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