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67938U - 电磁逆变控制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磁逆变控制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67938U
CN203967938U CN201420206069.5U CN201420206069U CN203967938U CN 203967938 U CN203967938 U CN 203967938U CN 201420206069 U CN201420206069 U CN 201420206069U CN 203967938 U CN203967938 U CN 203967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electromagnet
mover
magnetism
electri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060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晓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2060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67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67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6793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Abstract

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定子轴向固定设置在两个动子之间,定子中有X个分别缠绕有线圈(8)的电磁体(7),动子中有M个永磁体(4),电磁体(7)与永磁体(4)的磁极端面轴向相对设置,其中X≥3,M为偶数,M>X且M≠2X,相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动子中永磁体(4)的相位,断电后永磁体(4)包括平衡永磁体(401)和非平衡永磁体(402),平衡永磁体(401)磁极端面的中心轴向位于一个电磁体(7)的中部,非平衡永磁体(402)的中心位于相邻两个电磁体(7)的中心之间。与非平衡永磁体相对的电磁体通电就可以给动子一个旋转方向,不需要启动绕组,具有节能、结构简单等优点。

Description

电磁逆变控制电机
技术领域
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相电机因为在电磁体(定子)通电后会产生旋转的磁场,从而驱动永磁体(动子)和电机轴旋转,所以三相电机的转动方向是确定的,而单向电机或直流电机的电磁体不能产生旋转磁场,在启动电机的时候,电机轴是没有方向性的,可能正转,也可能反转,所以在单向电机中增加了启动绕组,并且使启动绕组与工作绕组的电流在相位上相差一定角度,从而辅助产生旋转磁场,在电机启动时给动子一个旋转的方向,电机启动以后启动绕组断开,电机才能进入正常工作,这也就是为什么电机在启动时有启动电流,而启动电流是电机工作电流的4~7倍,单向电机在启动时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造成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启动电流、节能、结构简单的电磁逆变控制电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包括定子、动子、电机轴和相位检测装置,动子与电机轴固定连接,定子轴向固定设置在两个动子之间,所述定子中有X个分别缠绕有线圈的电磁体,电磁体均匀排列在一个与电机轴同轴的圆周上,动子中有M个永磁体,永磁体均匀排列在一个与电机轴同轴的圆周上,相邻两个永磁体的极性相反,电磁体与永磁体的磁极端面轴向相对设置,其中X≥3,M为偶数,M>X且M≠2X,相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动子中永磁体的相位。断电后永磁体包括平衡永磁体和非平衡永磁体,平衡永磁体磁极端面的中心轴向位于一个电磁体的中部,非平衡永磁体的中心位于相邻两个电磁体的中心之间。相位检测装置固定在电机轴端部,或者定子与动子之间,两个定子中的永磁体数量相同,永磁体轴向相对设置,相对的两个永磁体的极性相反,从而与电磁体两端的极性相反。M>X,打破了电磁体与永磁体的平衡,与非平衡永磁体相对的电磁体通电就可以给动子一个旋转方向,不需要启动绕组,电机启动电流与工作电流大小是相同的,这是目前的单向电机或直流电机所无法做到的,具有节能、结构简单的特点,利用定子中的线圈通电使电磁体产生极性来驱动动子中的永磁体,定子固定设置在两个动子之间,利用一个线圈的电流产生的两个磁极分别驱动两个永磁体,能够充分利用电能。
优选的,所述电磁体的数量X为偶数,且每个动子中永磁体的数量M<2X。电磁体为偶数可以同时控制相对的两个电磁体换向,线圈的缠绕以及控制都更加简单,M<2X,一个电磁体最多与三个永磁体相对,因为永磁体极性相反依次设置,所以每个电磁体均衡推动永磁体转动,避免出现电磁体与四个或四个以上永磁体相对,防止同时给动子两个旋转方向,所以M<2X效率更高,充分利用永磁体的磁能。
优选的,所述电磁体的数量X为四个,永磁体的数量M为六个,相对的两个电磁体上的线圈并联且反方向缠绕。反方向缠绕可以使相对的两个电磁体极性相反,此方案是电磁体为偶数且X≥3的电磁体的最小数值,永磁体的数量也为最小值,首先控制简单,电磁体与永磁体的数量越多,需要换向的频率和次数就越多,造成控制电路复杂,另外对加工和装配的精度要求也随着电磁体与永磁体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平衡永磁体磁极端面中心并不一定与相对电磁体的端面中心绝对重合,电磁体与永磁体并非是绝对的对称分布,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这就要求加工和装配的精度非常高,而X=4,M=6能够允许比较大的误差,便于加工和装配,降低成本;并联可以减小电阻,能够减小工作电流,提高电机的功率。
优选的,所述电磁体的数量X为三个,永磁体的数量M为四个。此方案是电磁体和永磁体的最小数量,对加工和装配的精度要求低,永磁体之间、电磁体之间的间隙最少,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止漏磁,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电机的功率。
优选的,所述电磁体与永磁体的磁极端面均为扇形。永磁体与电磁体是相对旋转的,而扇形的永磁体与电磁体在相对旋转过程中,它们相交的面积是没有发生变化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电磁体与永磁体的磁能,进一步提高电机的输出功率。
优选的,所述电磁体首尾相接构成一个封闭的环形。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永磁体的磁能,避免电磁体转动过一个空白区而做无用功。
优选的,所述永磁体首尾相接构成一个封闭的环形。防止两个电磁体之间的间隙产生漏磁,提高电流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电磁体为两端大中间小的工字型,线圈绕设在电磁体的中部。缩小了线圈的直径,也就可以减少电感量,提高电流方向的转换速度,从而提高转速,同时增大电磁体的磁通存量和平面磁场切割力。
优选的,所述相位检测装置包括霍尔传感器和磁感单元,多个磁感单元均匀间隔固定在电机轴端部的圆周上,磁感单元至少有两列,多个霍尔传感器与磁感单元相对应的固定设置。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永磁体的相位,结构简单,成本相对于使用编码器更低。
进一步的,所述定子内侧的电机轴上固定有冷却叶轮。随着动子的旋转对永磁体和线圈进行冷却,提高电磁体和线圈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另外,所述电磁体还可以间隔设置,端面形状大小与永磁体磁极端面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磁逆变控制电机的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无需启动绕组,启动电流与工作电流相同,节能,永磁体的数量M>电磁体的数量X,打破了电磁体与永磁体的平衡,与非平衡永磁体相对的电磁体通电就可以给动子一个旋转方向,不需要启动绕组,电机启动电流与工作电流大小是相同的,这是目前的单向电机或直流电机所无法做到的,具有节能、结构简单的特点。
2、定子固定设置在两个动子之间,定子中的电磁体通电产生极性来驱动动子中的永磁体,利用一个线圈的电流产生的两个磁极分别驱动两个永磁体,能够充分利用电能。
3、工作稳定、无噪音,所有的电磁体只是在动子转动一定角度后进行换向,不需要像普通电机一样通过控制电磁体不断的通电、断电来避免电磁体阻碍永磁体的旋转,工作稳定。
4、电磁体与永磁体的数量少,能够尽量减少永磁体之间、电磁体之间的间隙,最大限度的防止漏磁,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电机的输出扭矩。
5、力矩大,永磁体与电磁体是相对旋转的,而扇形的永磁体与电磁体在相对旋转过程中,它们相交的面积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克服以往电机在电磁体与永磁体相对旋转的过程中它们相交的面积逐渐发生变化,浪费了大量的电能和磁能,电磁体与永磁体的磁极端面均为扇形充分利用电磁体与永磁体的磁能,力矩是同等功率电机的3~4倍。
6、电磁体首尾相接构成一个封闭的环形,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永磁体的磁能,避免电磁体转动过一个空白区而做无用功,永磁体首尾相接构成一个封闭的环形,防止两个电磁体之间的间隙产生漏磁,提高电流的利用率。
7、定子内侧的电机轴上固定有冷却叶轮,随着动子的旋转对永磁体和线圈进行冷却,提高电磁体和线圈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该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实施例1的电磁体与永磁体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为电磁体与永磁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磁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该电磁逆变控制电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该电磁逆变控制电机的剖视图。
图6为电磁体换向示意图。
图7为永磁体每次旋转30°的相位变化示意图。
图8为该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中电磁体换向示意图。
图10为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11为图10中E-E处的剖视图示意图。
图12为该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13为该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14为该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实施例5的示意图。
图15为电磁体间隔设置的示意图。
其中:1、端盖  2、动子筒体  3、永磁体固定盘  4、永磁体  401、平衡永磁体  402、非平衡永磁体  5、电磁体固定盘  6、定子筒体  7、电磁体  8、线圈  9、冷却叶轮  10、电机轴  11、固定螺栓  12、传感器支架  13、相位套  14、密封盖  15、霍尔传感器  16、磁感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电磁逆变控制电机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1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5,该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包括定子、动子、电机轴10、相位检测装置和箱体,定子固定在箱体内,动子与电机轴10固定连接,两个动子轴向位于定子的两端,电机轴10两端穿出箱体,相位检测装置设置在电机轴10的一端与箱体之间,相位检测装置外侧固定有密封盖14,相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动子的相位,通过改变定子中的电流方向改变磁性,从而驱动动子和电机轴10旋转,定子中有X个电磁体7,电磁体7上均缠绕有线圈8,每个动子中有M个永磁体4,而且电磁体7与永磁体4都是均匀的排列在一个圆周上,所述圆周与电机轴10同轴,X≥3,M为大于X的偶数,且相邻两个永磁体4的极性相反,电磁体7与永磁体4的磁极端面轴向相对设置,电磁体7端面与永磁体4的磁极端面间距为10~50丝,电机断电后,电磁体7失去磁性,因为M大于X,永磁体4吸引电磁体7,因为永磁体4能够自由转动,而磁性材料与导磁材料相吸时会有中心相吸的特性,即磁性材料磁极端面的中心与导磁材料相对端面的中心会自动吸合在一起,该电磁逆变控制电机的动子稳定后,通过大量的试验证实,动子中必定有永磁体4的中心轴向位于一个电磁体7的中部,称之为平衡永磁体401,其他永磁体4的中心位于相邻两个电磁体7的中心之间,称之为非平衡永磁体402。
参照图1~2,较佳的,电磁体7的数量X=4,永磁体4的数量M=6,经过试验证实,断电后平衡永磁体401的磁极端面中心轴向位于一个电磁体7的中部,平衡永磁体401有两个,且是相对的,四个非平衡永磁体402磁极端面中心均位于相邻两个电磁体7的中心之间,设定与平衡永磁体401相对的两个电磁体7为AB组,设定非平衡永磁体402相对的两个电磁体7为CD组,AB组电磁体7无论通电后是N极还是S极,动子中的永磁体4受到的是平衡力,动子无法旋转或没有方向性,而给CD组电磁体7通电,且这个电磁体7通电后的极性顺时针方向的非平衡永磁体402的极性相同,就会推动动子顺时针旋转,反之则动子逆时针旋转,给动子一个旋转方向,然后通过间隔有序的改变电磁体7上线圈8的电流方向,就可以推动动子和电机轴10旋转,不需要增加启动绕组,所以该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启动时不需要启动电流,具有节能的优点。
目前有的电机采用在动子中增加一个配重块,动子中的永磁体与配重块一起等间距圆周排列,而定子中电磁体均匀排列,以此来打破动子中永磁体的平衡,电磁体通电后配重块一侧的永磁体受力不均匀,会使动子向配重块一侧旋转,这样启动的时候也不就需要启动绕组,但配重块是非磁性材料,这种不平衡的结构,动子在配重块处无法受力,启动或负载增加时每转一圈都要增加配重块一侧的永磁体相对的电磁体的电流,才能够使动子有足够的动力转过配重块处的这个受力空白区,需要耗费大量的电量,虽然不需要启动电流,但其并没有达到节能的目的, 而该电磁逆变控制电机中电磁体7与永磁体4都是均匀的排列在一个圆周上,只需要非平衡永磁体402受力,就能够保证动子旋转的方向,各线圈8内电流大小是相等的,启动电流与工作电流相等,通过实现表明该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在电压为12V,电流为0.2A的条件下能够驱动3KW的发电机运行,并输出1.6A左右的电流,而且负载输入电流0.2A与空载输入时的电流保持恒定不变,这充分说明该电磁逆变控制电机是切实可行的。
参照图2,永磁体4与电磁体7的磁极端面均为扇形,永磁体4与电磁体7的内径相等,外径相等,电机工作中永磁体4与电磁体7是相对旋转的,而扇形的永磁体4与电磁体7在相对旋转过程中,它们相交的面积是没有发生变化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电磁体7与永磁体4的磁能。永磁体4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封闭的环形,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永磁体4的磁能,避免电磁体7转动过一个空白区而做无用功,电磁体7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封闭的环形,防止两个电磁体7之间的间隙产生漏磁,提高电流的利用率。
参照图3,电磁体7为两端大中间小的工字型,线圈8绕设在电磁体7的中部,缩小了线圈8的直径,也就可以减少电感量,提高电流方向的转换速度,从而提高转速,同时增大电磁体7的磁通存量和平面磁场切割力。
参照图4~5,箱体为非导磁材料,包括端盖1、动子筒体2和定子筒体6,电磁体7的磁极两端分别固定在电磁体固定盘5上,电磁体固定盘5与电机轴10之间设有轴承,定子筒体6固定在两个电磁体固定盘5之间,并通过固定螺栓11固定连接,两个电磁体固定盘5之间的电机轴10上固定有一个冷却叶轮9,冷却叶轮9位于电磁体7的内侧,随着动子的旋转对永磁体4和线圈8进行冷却,提高电磁体7和线圈8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永磁体4固定在永磁体固定盘3上,永磁体固定盘3与电机轴10固定连接,动子筒体2套在永磁体固定盘3外侧,两个动子筒体2分别位于电磁体固定盘5的外侧,电磁体固定盘5、动子筒体2和端盖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端盖1与电机轴10之间设有轴承。
相位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支架12、相位套13、霍尔传感器15、磁感单元16和密封盖14,相位套13同轴固定在电机轴10伸出端盖1外侧的一端,相位套13上固定有两列磁感单元16,磁感单元16由磁性材料制成,每列磁感单元16有六个,沿相位套13圆周间隔均匀分布,这样同列相邻两个磁感单元16的夹角为60°,两个传感器支架12固定在端盖1上,每个传感器支架12上固定有两个霍尔传感器15,分别与两列磁感单元16相对应,霍尔传感器15能够准确检测电机轴10的转动角度,而且结构和控制电路简单。永磁体4与磁感单元16的位置的相对固定的,通过霍尔传感器15就能够检测到永磁体4相对电磁体7的相位分布,从而确定平衡永磁体401和非平衡永磁体402,从而确定各个线圈8的电流方向。
由于加工及装配原因,平衡永磁体401磁极端面中心并不一定与AB组电磁体7的端面中心重合,电磁体7与永磁体4并非是绝对的对称分布,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但实验证明可以保证平衡永磁体401磁极端面中心位于电磁体7的中部,此时如果所有的电磁体7同时通电,平衡永磁体401具有了旋转方向,可能会导致平衡永磁体401旋转方向与非平衡永磁体402的旋转方向相反,该电磁逆变控制电机通过霍尔传感器15检测到永磁体4的相位后,可以先给非平衡永磁体402相对的一组电磁体7通电,平衡永磁体401磁极端面中心转过相对应的电磁体7的中心时,所有的电磁体7通电,从而解决永磁体4与电磁体7具有偏差的问题,工作可靠。
参照图6,两个线圈8的缠绕方向相反,较佳的,相对的两个电磁体7上的线圈8并联,并联相对于串联可以减小电阻,以本实施例为例,串联的电阻为19Ω,而并联后只有8Ω,可见并联能够减小工作电流,提高电机的功率。
工作过程:参照图7,霍尔传感器15检测永磁体4的相位,首先给CD组电磁体7通电,给非平衡永磁体402施加旋转的力,动子开始旋转,然后所有的电磁体7均通电,霍尔传感器15检测永磁体4的旋转角度,电机轴10旋转30°后CD组电磁体7换向,继续旋转30°后AB组电磁体7换向,电机轴10每旋转60°CD组电磁体7换向一次,同样电机轴10每旋转60°AB组电磁体7换向一次,AB组与CD组电磁体7相互独立换向,且AB组与CD组电磁体7换向角度相差30°,通过电磁体7的不断换向来驱动永磁体4旋转,本电磁逆变控制电机中的所有的电磁体7同时工作,克服普通电机需要断电才能驱动动子旋转的缺点,具有工作稳定,功率大,无噪音等优点。
实施例2
参照图8,本实施例中电磁体7的数量X=6,每组动子中永磁体4的数量M=8,永磁体4与电磁体7均为圆柱形。
参照图9,图中表示永磁体4每旋转15°的四个相位,但并非是结构图,实际上永磁体4与电磁体7是轴向相对的,初始位置时,即为断电时,永磁体4稳定后分为平衡永磁体401和非平衡永磁体402,平衡永磁体401与AB组电磁体7相对,非平衡永磁体402分别与CD组、EF组的电磁体7相对,首先给CD组、EF组中的任意一个或全部电磁体7通电,且使电磁体7的极性与顺时针方向的非平衡永磁体402极性相同,就会给动子一个顺时针旋转的方向,然后给所有电磁体7通电,当动子旋转15°时,EF组中的电磁体7换向,使EF组中电磁体7与相应的永磁体4极性由相反改变为相同,使永磁体4与电磁体7由相吸改为相斥,其他电磁体7保持不变,当动子再次旋转15°时,CD组的永磁体4换向,当动子再次旋转15°时,AB组的永磁体4换向,形成一个循环,即,AB组、CD组、EF组中的电磁体7均是动子每转动45°换向,且依次间隔15°独立换向,该实施例中的相位检测装置可以采用编码器。
参照图10~11,永磁体4的磁极端面与电磁体7的端面是轴向相对的圆形,较佳的,永磁体4与电磁体7的直径相同,能够有效利用永磁体4的磁能,并防止电磁体7的电流做无用功,但由图10可以看出,当永磁体4与电磁体7相对旋转的时候,永磁体4与电磁体7相交的面是不断变化的,这就造成大量永磁体4的磁能没有被利用,同时电磁体7的能量也浪费了,而且永磁体4之间有较大的空隙,造成电磁体7转动到这个空白区做无用功,造成能源浪费,电磁体7之间也有间隙,造成漏磁现象,可见扇形的电磁体7与永磁体4更加节能。其他结构和工作过程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参照图12,本实施例中电磁体7的数量X=8,每组动子中永磁体4的数量M=12,永磁体4的磁极端面与电磁体7的端面是轴向相对的, 初始位置时,即为断电时,永磁体4稳定后分为平衡永磁体401和非平衡永磁体402,平衡永磁体401与ABCD组的电磁体7相对,非平衡永磁体402分别与EF GH组的电磁体7相对,首先给EFGH组中的任意一个或全部电磁体7通电,且使电磁体7的极性与顺时针方向的非平衡永磁体402极性相同,就会给动子一个顺时针旋转的方向,然后给所有电磁体7通电,当动子旋转15°时,EFGH组中的电磁体7换向,使EFGH组中电磁体7与相应的永磁体4极性由相反改变为相同,使永磁体4与电磁体7由相吸改为相斥,其他电磁体7保持不变,当动子再次旋转15°时,ABCD组的电磁体7换向,ABCD组和EFGH组中的电磁体7均是动子转动30°后开始换向,且是依次间隔15°独立换向。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由实施例1~3可知,电磁体7的数量X为偶数,相对的一组电磁体7是同时变化的,控制方便,而且相对的一组电磁体7上的线圈8是并联的,电阻小,电机的输出功率更大;X为偶数,且M<2X,一个电磁体7最多与三个永磁体4相对,因为永磁体4极性相反依次设置,所以每个电磁体7均衡推动永磁体4转动,避免出现电磁体7与四个永磁体4相对,防止同时给动子两个旋转方向,所以M<2X效率更高,充分利用永磁体4的磁能。
实施例4
参照图13,本实施例中电磁体7的数量X=3,每组动子中永磁体4的数量M=4,永磁体4的磁极端面与电磁体7的端面是轴向相对的, 初始位置时,即为断电时,永磁体4稳定后分为平衡永磁体401和非平衡永磁体402,三个电磁体7分别定义为A、B、C,假设平衡永磁体401与A电磁体7相对,当然可能是任意的永磁体4会成为平衡永磁体401,根据相位检测装置,同时电磁体7位置的固定的,就可以检测到具体是哪一个永磁体4会成为平衡永磁体401,其他实施例也相同。动子转动30°后,B电磁体7换向,动子继续旋转30°后,C电磁体7换向,动子继续旋转30°后,A电磁体7换向,形成一个循环,A、B、C电磁体7分别在动子转动90°后换向,A、B、C电磁体7依次间隔30°的独立换向。
实施例5
参照图14,本实施例中电磁体7的数量X=3,每组动子中永磁体4的数量M=8,永磁体4的磁极端面与电磁体7的端面是轴向相对的, 初始位置时,即为断电时,永磁体4稳定后分为平衡永磁体401和非平衡永磁体402,三个电磁体7分别定义为A、B、C,平衡永磁体401与A电磁体7相对,动子顺时针转动15°后,C电磁体7换向,动子继续旋转15°后,B电磁体7换向,动子继续旋转30°后,A电磁体7换向,形成一个循环,A、B、C电磁体7分别在动子转动45°后换向,A、B、C电磁体7依次间隔15°的独立换向,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由本实施例可见M>2X也可以实现。
经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每组电磁体7在动子转动                                                0°/M的角度后换向,M<2X时,各组电磁体7换向的间隔角度=360°/X-360°/M。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少数实施例,并非穷举,本实用新型的电磁体7的数量X可以是≥3的任意自然数,永磁体4的数量M是大于想,且M≠2X的任意自然偶数。
参照图15,电磁体7可以均匀间隔设置,较佳的电磁体7与永磁体4为内径、外径均相等的扇形,电磁体7与永磁体4的形状面积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磁体7与永磁体4可以是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等其他任意形状,当然电磁体7可以是任意形状截面的工字型;动子可以有三组或三组以上,两组动子之间分别固定设置一个定子。磁感单元16还可以固定在冷却叶轮9或永磁体固定盘3上,还可以在电机轴10端部固定一个相位检测盘,磁感单元16分为至少两个圆圈均匀固定在相位检测盘上,通过霍尔传感器15检测磁感单元1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包括定子、动子、电机轴(10)和相位检测装置,动子与电机轴(10)固定连接,定子轴向固定设置在两个动子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上有X个分别缠绕有线圈(8)的电磁体(7),电磁体(7)均匀排列在一个与电机轴(10)同轴的圆周上,动子上有M个永磁体(4),永磁体(4)均匀排列在一个与电机轴(10)同轴的圆周上,相邻两个永磁体(4)的极性相反,电磁体(7)与永磁体(4)的磁极端面轴向相对设置,其中X≥3,M为偶数,M>X且M≠2X,相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动子中永磁体(4)的相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体(7)的数量X为偶数,且每个动子中永磁体(4)的数量M<2X。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体(7)的数量X为四个,永磁体(4)的数量M为六个,相对的两个电磁体(7)上的线圈(8)并联且反方向缠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体(7)的数量X为三个,永磁体(4)的数量M为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体(7)与永磁体(4)的磁极端面均为扇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体(7)首尾相接构成一个封闭的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4)首尾相接构成一个封闭的环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体(7)为两端大中间小的工字型,线圈(8)绕设在电磁体(7)的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检测装置包括霍尔传感器(15)和磁感单元(16),多个磁感单元(16)均匀间隔固定在电机轴(10)端部的圆周上,磁感单元(16)至少有两列,多个霍尔传感器(15)与磁感单元(16)相对应的固定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逆变控制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内侧的电机轴(10)上固定有冷却叶轮(9)。
CN201420206069.5U 2014-04-25 2014-04-25 电磁逆变控制电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67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6069.5U CN203967938U (zh) 2014-04-25 2014-04-25 电磁逆变控制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6069.5U CN203967938U (zh) 2014-04-25 2014-04-25 电磁逆变控制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67938U true CN203967938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28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0606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67938U (zh) 2014-04-25 2014-04-25 电磁逆变控制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6793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4589A (zh) * 2015-08-08 2015-11-04 蔡晓青 电磁力矩电机及其控制方法
JP2019504607A (ja) * 2016-02-03 2019-02-14 宇生自然能源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ディスクモーター
CN110136917A (zh) * 2019-06-28 2019-08-16 岑凯军 一种组合磁体、永磁体磁能转化装置及转化装置控制方法
CN110176340A (zh) * 2019-06-28 2019-08-27 岑凯军 一种组合磁体、永磁体磁能转化装置及转化装置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4589A (zh) * 2015-08-08 2015-11-04 蔡晓青 电磁力矩电机及其控制方法
JP2019504607A (ja) * 2016-02-03 2019-02-14 宇生自然能源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ディスクモーター
CN110136917A (zh) * 2019-06-28 2019-08-16 岑凯军 一种组合磁体、永磁体磁能转化装置及转化装置控制方法
CN110176340A (zh) * 2019-06-28 2019-08-27 岑凯军 一种组合磁体、永磁体磁能转化装置及转化装置控制方法
CN110136917B (zh) * 2019-06-28 2024-05-28 岑凯军 一种组合磁体、永磁体磁能转化装置及转化装置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94771B1 (en) Permanent magnet laminated motor
CN203967938U (zh) 电磁逆变控制电机
CN111817459A (zh) 单定子双转子轴向磁通混合定子永磁对转电机
CN105245073A (zh) 定子永磁型双凸极盘式电机
CN204131350U (zh) 双定子单绕组游标永磁电机
CN106329859A (zh) 双转子对旋式永磁无刷风力发电机
CN107896047A (zh) 单绕组混合励磁磁力丝杠
CN105637733A (zh) 逆横向磁通机
WO2016004823A1 (zh) 一种定子及无刷直流电机、三相开关磁阻和罩极电机
CN102368657A (zh) 一种无轴承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29028A (zh) 电磁逆变控制电机
CN103780036A (zh) 双定子结构的高温超导永磁风力发电机
CN101626186B (zh) 三维磁路结构的永磁开关磁链发电机
WO2007148736A1 (ja) 誘導子型同期機
CN203734486U (zh) 一种双定子结构的高温超导永磁风力发电机
CN202384970U (zh) 一种无轴承无刷直流电机
CN207625409U (zh) 一种多环排列的磁电机
JP2014131456A (ja) 重層して構成した発電機
CN206364681U (zh) 一种电子换向有刷直流电动机
CN101630873B (zh) 混合磁极结构的永磁开关磁链发电机
CN107733192A (zh) 一种多轨磁电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7910660U (zh) 外转子无刷发电机
CN106787546A (zh) 一种电动汽车飞轮储能用无轴承电机
CN101795103B (zh) 一种磁供能动力机及其产生动力的方法
CN207490634U (zh) 一种多轨磁电机的动力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