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67467U - 一种连轴换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轴换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67467U
CN203967467U CN201420385789.2U CN201420385789U CN203967467U CN 203967467 U CN203967467 U CN 203967467U CN 201420385789 U CN201420385789 U CN 201420385789U CN 203967467 U CN203967467 U CN 203967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shaft
commutator
core body
insulation core
gro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857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益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QING FENFA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QING FENFA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QING FENFA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QING FENFA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857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67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67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67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轴换向器,包括绝缘芯体和若干个换向片,所述绝缘芯体呈圆柱形设置且沿绝缘芯体轴向开设有中心轴孔,所述换向片沿芯体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若干个换向片之间相互独立设置,其技术要点在于:所述中心轴孔中设置有直径与轴孔适配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径向上开设有切槽,所述切槽设置在中心轴与绝缘芯体连接的部分上,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强度高、连接稳定的连轴换向器。

Description

一种连轴换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换向器。
背景技术
换向器,是直流永磁串激电动机上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
结构上,换向器是几个换向片围成圆型,分别连接转子上的每个触头,外边连接的两个电极称为电刷与之接触,同时只接触其中的两个,为了增加换向器的导电性能,其换向片通常采用价格较高的银铜合金。
原理是,当线圈通过电流后,会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通过吸引和排斥力转动,当它转到和磁铁平衡时,原来通着电的线较对应换向器上的换向片就与电刷分离开,而电刷连接到符合产生推动力的那组线圈对应的换向片上,这样不停的重复下去,直流电动机就转起来了。
目前,市场上的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CN201120390813.8的提高同心度的空心杯电动机换向器,包括金属轴芯、塑料骨架、金属极片,所述塑料骨架与金属轴芯注塑固定形成一体,金属轴芯从圆心穿过,端头露出塑料骨架上成型的安装金属极片的圆柱端,至少三个金属极片环塑料骨架上安装金属极片的圆柱端呈均匀分布,通过注塑固定在安装金属极片的圆柱端上。这种结构的换向器能够提高金属轴芯与金属极片的同心度,提高电动机寿命,节约材料,方便工人安装。
这种换向器虽然通过塑料骨架与金属轴心一体成型来简化换向器的制造过程,但金属轴心与塑料骨架在搬运装配过程容易受碰撞分离,且这种换向器一旦金属轴心与塑料骨架分离,那金属轴心与塑料骨架之间的间隙就会导致这种换向器与轴无法配合而报废,在实际生产中因此被废的比例极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损毁的连轴换向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轴换向器,包括绝缘芯体和若干个换向片,所述绝缘芯体呈圆柱形设置且沿绝缘芯体轴向开设有中心轴孔,所述换向片沿芯体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若干个换向片之间相互独立设置,其中:所述中心轴孔中设置有直径与轴孔适配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径向上开设有切槽,所述切槽设置在中心轴与绝缘芯体连接的部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心轴与绝缘芯体之间通过切槽增加其一体注塑成型后的连接强度,中心轴与绝缘芯体之间不再单靠摩擦力连接而是产生了面与面的抵触,中心轴与绝缘芯体之间的连接强度系数翻倍上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槽设置为燕尾槽,所述切槽围绕中心轴周向一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燕尾槽截面两个相互对应的楔形槽,进一步增强了所述换向器的轴孔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槽设置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中心轴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中心轴的加工更加简单,但所述中心轴的动平衡相对于上一中方案略有不足,适用于标准稍低的换向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连轴换向器通过在中心轴孔和绝缘芯体的内孔上开设相互适配的燕尾槽,增加了绝缘芯体与中心轴的连接强度,保证了所述连轴换向器不再出现中心轴松动、分体的情况,相当程度上较少了连轴换向器的报废比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轴换向器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轴换向器实施例中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轴换向器实施例中另一种中心轴切槽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绝缘芯体;2.换向片;3.轴孔;4.中心轴;5.切槽;6.接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中的连轴换向器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连轴换向器,包括绝缘芯体1和若干换向片2,所述绝缘芯体1呈圆柱形设置且沿绝缘芯体1轴向开设有中心轴孔3,所述换向片2沿芯体一周均匀分布,所述若干片换向片2之间独立设置,所述换向片2的一端设置为与漆包线焊接的接线端,所述绝缘芯体1和接线端上开设有正对的接线孔6,令漆包线通过所述接线孔6与换向片2焊接固定,其中,所述中心轴孔3中设置有直径与轴孔3适配的中心轴4,所述中心轴4与绝缘芯体1呈一体注射而成,所述中心轴4径向上开设有呈燕尾状的切槽5,所述切槽5围绕中心轴4周向一周设置,所述燕尾状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指其横截面为梯形结构,且所述梯形结构的上底(较短的一条底边)朝向中心轴4外侧,所述切槽5设置在中心轴4与绝缘芯体1连接的部分上。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所述中心轴4与绝缘芯体1之间通过切槽5增加其一体注塑成型后的连接强度,中心轴4与绝缘芯体1之间不再单靠摩擦力连接而是产生了面与面的抵触,中心轴4与绝缘芯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系数翻倍上升,通过燕尾槽截面两个相互对应的楔形槽,进一步增强了所述换向器的轴孔3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验新型中的中心轴4切槽5另一种结构:所述切槽5设置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中心轴4两侧,使中心轴4的加工更加简单,但所述中心轴4的动平衡相对于上一中方案略有不足,适用于标准稍低的换向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连轴换向器,包括绝缘芯体和若干个换向片,所述绝缘芯体呈圆柱形设置且沿绝缘芯体轴向开设有中心轴孔,所述换向片沿芯体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若干个换向片之间相互独立设置,其特征是:所述中心轴孔中设置有直径与轴孔适配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径向上开设有切槽,所述切槽设置在中心轴与绝缘芯体连接的部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轴换向器,其特征是:所述切槽设置为燕尾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轴换向器,其特征是:所述切槽围绕中心轴周向一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轴换向器,其特征是:所述切槽设置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中心轴两侧。
CN201420385789.2U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连轴换向器 Active CN203967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5789.2U CN203967467U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连轴换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5789.2U CN203967467U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连轴换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67467U true CN203967467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28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85789.2U Active CN203967467U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连轴换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674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8318A (zh) * 2021-04-08 2021-08-31 瑞安市东成电机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向器加工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8318A (zh) * 2021-04-08 2021-08-31 瑞安市东成电机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向器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8587A (zh) 永磁转子轴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140319944A1 (en) Electrical collecting and distributing ring
CN104067488B (zh) 旋转电机的转子
CN203967467U (zh) 一种连轴换向器
CN205265394U (zh) 转子铁芯及具有其的电机
CN103401381B (zh) 用于六槽四极的永磁有刷电机的绕线方法及其结构
CN206231156U (zh) 轨道车辆绝缘件
CN202713004U (zh) 永磁体转子
CN205336044U (zh) 轴电流接地装置
CN205176102U (zh) 一种电机轴的电压测试装置
CN204538892U (zh) 一种发动机机电点火器用有限转角电机
CN204068588U (zh) 一种少槽数高压直流微型电机
CN202334054U (zh) 用于高比功率电机的成型半元件式绕组结构
CN202260068U (zh) 一种提高同心度的空心杯电动机换向器
CN201563044U (zh) 鼠笼式直流无刷发电机
CN205141860U (zh) 烧结钕铁硼磁钢转子
CN203827095U (zh) 双速电机的绕组结构
CN204633102U (zh) 换向器
CN108808908A (zh) 基于微电机转子的磁环
CN208014229U (zh) 一种验证电磁定律的教学模型
CN204615587U (zh) 一种消除电机铁芯电势装置
CN203761211U (zh) 一种汽车启动马达电机
CN204290518U (zh) 一种超薄电机
CN203883652U (zh) 一种无磁阻直流发电机
CN202260067U (zh) 空心杯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