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54463U - 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 - Google Patents

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54463U
CN203954463U CN201420312767.3U CN201420312767U CN203954463U CN 203954463 U CN203954463 U CN 203954463U CN 201420312767 U CN201420312767 U CN 201420312767U CN 203954463 U CN203954463 U CN 2039544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pipe
connection tube
drainage
thoracal
controll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127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金鹏
傅根莲
王玲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ed Cros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ed Cros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ed Cros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ed Cros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4203127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544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544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5446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它解决了一次性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或腹腔引流管与引流袋衔接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包括软管,所述的软管一端连接有与软管相连通的接口管,另一端套接有螺纹接口且软管的端部伸出于螺纹接口,所述的软管上设有能够控制软管开或关的控制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解决了一次性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或腹腔引流管与引流袋衔接困难的问题,实用性强,衔接紧密,不易脱管和堵管,可控制连接管的通断,还可控制大量胸腔积液引流的速度,避免因短时间内胸腔引流液流出过多造成的心慌胸闷气急甚至虚脱等不适症状,操作方便,引流效果好。

Description

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
背景技术
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恶性肺部肿瘤患者常合并有大量的胸腔积液,大量的胸腔积液可引起患者胸闷气急等明显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常采用带侧孔的中心静脉导管或腹腔引流管行胸腔积液引流术,而目前临床上所用的一次性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或腹腔引流管与引流袋接口不匹配,或者一旦患者出现胸支气管漏气时,该管也无法与胸腔闭式引流瓶连接,常出现衔接困难、易脱管,出现堵管,固定困难,护理工作量大大增加等缺陷。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三通连接管[申请号:CN 201210361564.9],包括三通管和旋入式单通管,三通管包括相互垂直的引流管和阀管,引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胸腔和胸瓶,阀管内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旋入式单通管,所述旋入式单通管的伸出阀管一端设置有正压注射帽,且旋入式单通管内设有导药管,所述导药管连通正压注射帽的注药口和旋入式单通管底端侧壁的出药口。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一次性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或腹腔引流管与引流袋衔接困难的问题,但是仍然容易出现堵管,固定困难,在反复钳夹的过程中易出现脱管,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易脱管和堵管、可控通断和流速且引流效果好的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管,所述的软管一端连接有与软管相连通的接口管,另一端套接有螺纹接口且软管的端部伸出于螺纹接口,所述的软管上设有能够控制软管开或关的控制阀。
本连接管的头端螺纹接口可与胸腔穿刺引流用的中心静脉导管或腹腔引流管连接,尾端可与普通一次性引流袋或胸腔闭式引流瓶连接,既可排液又可排气;通过挤压软管来防止堵管的发生,同时可通过软管上的控制阀来控制开启、关闭以及流速,避免了临床上常用的ml注射器或三通阀连接引流袋后引起的弊端,大大减少了连接管滑脱的发生,操作方便;此外,通过控制阀可以很好地控制大量胸腔积液引流的速度,避免因短时间内胸腔引流液流出过多造成的心慌胸闷气急甚至虚脱等不适症状。
作为一种改进,在上述的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中,所述的软管和接口管之间设有衔接管,所述的衔接管一端与软管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接口管密封连接。密闭性好,避免出现漏气的现象。
作为一种改进,在上述的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中,所述的螺纹接口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旋钮且环形旋钮套接于软管上,所述的环形旋钮上设有摩擦纹。当需要将本连接管接于接中心静脉导管或腹腔引流管的出口端时,通过转动环形旋钮使得螺纹接口和中心静脉导管或腹腔引流管的出口端螺纹连接,摩擦纹使得手指与环形旋钮充分接触且摩擦力较大,转动时更为省力。
在上述的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中,所述的接口管的直径从接口端到与衔接管相连接的衔接口端逐渐递减。
在上述的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中,所述的控制阀包括套设在软管上的筒状架,所述的筒状架的内壁两侧开有的斜向滑动槽,所述的斜向滑动槽之间架设有滚轮轴,所述的滚轮轴上套设有滚轮且滚轮可沿斜向滑动槽滑动。通过调节滚轮可以很好地控制大量胸腔积液引流的速度,避免因短时间内胸腔引流液流出过多造成的心慌胸闷气急甚至虚脱等不适症状。
在上述的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中,所述的软管由医用硅胶制成。医用硅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反应,弹性和柔软度好,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是一种相当稳定的惰性物质。
在上述的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中,本连接管的总长度为15~35厘米。若本连接管过长,则患者外接引流袋或胸腔引流瓶后管道易重复扭曲打折,不利于引流,若过短则不利于护理操作和挤压引流管。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的优点在于:解决了一次性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或腹腔引流管与引流袋衔接困难的问题,本连接管头端可通过螺纹接口直接接中心静脉导管或腹腔引流管的出口端,末端既可直接接引流袋,又可接胸腔闭式引流瓶,实用性强,衔接紧密,不易脱管和堵管,可控制连接管的通断,还可控制大量胸腔积液引流的速度,避免因短时间内胸腔引流液流出过多造成的心慌胸闷气急甚至虚脱等不适症状,操作方便,引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阀的剖视图。
图中,软管1、接口管2、螺纹接口3、控制阀4、衔接管5、环形旋钮6、筒状架7、斜向滑动槽8、滚轮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包括软管1,软管1一端连接有与软管1相连通的接口管2,另一端套接有螺纹接口3且软管1的端部伸出于螺纹接口3,软管1上设有能够控制软管1开或关的控制阀4,本连接管的头端螺纹接口3可与胸腔穿刺引流用的中心静脉导管或腹腔引流管连接,尾端可与普通一次性引流袋或胸腔闭式引流瓶连接,既可排液又可排气;通过挤压软管1来防止堵管的发生,同时可通过软管1上的控制阀4来控制开启、关闭以及流速,避免了临床上常用的2ml注射器或三通阀连接引流袋后引起的弊端,大大减少了连接管滑脱的发生,操作方便;此外,通过控制阀4可以很好地控制大量胸腔积液引流的速度,避免因短时间内胸腔引流液流出过多造成的心慌胸闷气急甚至虚脱等不适症状。
作为一种改进,软管1和接口管2之间设有衔接管5,衔接管5一端与软管1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接口管2密封连接,密闭性好,避免出现漏气的现象。作为一种改进,螺纹接口3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旋钮6且环形旋钮6套接于软管1上,环形旋钮6上设有摩擦纹,当需要将本连接管接于接中心静脉导管或腹腔引流管的出口端时,通过转动环形旋钮6使得螺纹接口3和中心静脉导管或腹腔引流管的出口端螺纹连接,摩擦纹使得手指与环形旋钮6充分接触且摩擦力较大,转动时更为省力。接口管2的直径从接口端到与衔接管5相连接的衔接口端逐渐递减。其中,控制阀4包括套设在软管1上的筒状架7,筒状架7的内壁两侧开有的斜向滑动槽8,斜向滑动槽8之间架设有滚轮轴,滚轮轴上套设有滚轮9且滚轮9可沿斜向滑动槽8滑动,通过调节滚轮9可以很好地控制大量胸腔积液引流的速度,避免因短时间内胸腔引流液流出过多造成的心慌胸闷气急甚至虚脱等不适症状。软管1由医用硅胶制成,医用硅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反应,弹性和柔软度好,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是一种相当稳定的惰性物质。本连接管的总长度为15~35厘米,若本连接管过长,则患者外接引流袋或胸腔引流瓶后管道易重复扭曲打折,不利于引流,若过短则不利于护理操作和挤压引流管。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软管1、接口管2、螺纹接口3、控制阀4、衔接管5、环形旋钮6、筒状架7、斜向滑动槽8、滚轮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7)

1.一种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管(1),所述的软管(1)一端连接有与软管(1)相连通的接口管(2),另一端套接有螺纹接口(3)且软管(1)的端部伸出于螺纹接口(3),所述的软管(1)上设有能够控制软管(1)开或关的控制阀(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1)和接口管(2)之间设有衔接管(5),所述的衔接管(5)一端与软管(1)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接口管(2)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接口(3)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旋钮(6)且环形旋钮(6)套接于软管(1)上,所述的环形旋钮(6)上设有摩擦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口管(2)的直径从接口端到与衔接管(5)相连接的衔接口端逐渐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阀(4)包括套设在软管(1)上的筒状架(7),所述的筒状架(7)的内壁两侧开有的斜向滑动槽(8),所述的斜向滑动槽(8)之间架设有滚轮轴,所述的滚轮轴上套设有滚轮(9)且滚轮(9)可沿斜向滑动槽(8)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1)由医用硅胶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本连接管的总长度为15~35厘米。
CN201420312767.3U 2014-06-12 2014-06-12 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 Active CN2039544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2767.3U CN203954463U (zh) 2014-06-12 2014-06-12 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2767.3U CN203954463U (zh) 2014-06-12 2014-06-12 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54463U true CN203954463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15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12767.3U Active CN203954463U (zh) 2014-06-12 2014-06-12 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544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8523A (zh) * 2021-02-25 2021-06-25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用于胸腔引流瓶的连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8523A (zh) * 2021-02-25 2021-06-25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用于胸腔引流瓶的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45162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
CN203954463U (zh) 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
CN202961514U (zh) 管道内防回流瓣膜
CN204766842U (zh) 无针输液防逆流静脉留置针
CN207708297U (zh) 一种气管套管的堵管装置
CN202802218U (zh) 一种医用胃管
CN107583174A (zh) 一种胆道外引流及回输一体管
CN106880883A (zh) 保健灌肠器
CN204972390U (zh) 一种泌尿外科用导尿装置
CN210447771U (zh) 一种具有缓压结构的深静脉置管
CN208405714U (zh) 一种新型肛管
CN201189320Y (zh) 膀胱冲洗管
CN208017922U (zh) 一种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
CN111097093A (zh) 一种麻醉导管
CN206548927U (zh) 一种留置针导管及组合针头
CN213466269U (zh) 防漏液结肠透析管
CN109316638A (zh) 一种防逆流的一次性引流器
CN206934378U (zh) 一种快速拆卸式引流袋
CN205007429U (zh) 一种三腔尿管堵头
CN205913569U (zh) 一次性可控式痰液收集型吸痰管
CN208541678U (zh) 一种消化科慢性硬膜血肿y形引流管
CN204723416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
CN204501812U (zh) 一种引流管延长管
CN204411374U (zh) 一种简易便携式手动负压吸痰装置
CN104056335A (zh) 一种气道湿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