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53771U - 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53771U
CN203953771U CN201420437528.0U CN201420437528U CN203953771U CN 203953771 U CN203953771 U CN 203953771U CN 201420437528 U CN201420437528 U CN 201420437528U CN 203953771 U CN203953771 U CN 203953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catheter
artificial abortion
contact surface
hung
slee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375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雅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Chin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st Chin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Chin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st Chin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204375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53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53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537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包括套管本体和设置在套管本体外表面的倒L型挂扣;所述倒L型挂扣与宫颈钳为可拆卸的挂扣式连接;所述倒L型挂扣包括长边、短边、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为长边内侧与宫颈钳的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为短边内侧与宫颈钳的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套管本体为中空套管,包括与人流吸引管连接的前端和与一次性吸引软管连接的后端。本实用新型为人流吸引管套管,与常规人流吸引管配套使用,既能在避免感染的前提下方便人流吸引管取放,又能延长人流吸引管的可使用长度,进而降低操作难度、有利于手术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宫术中使用的医疗器械,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
背景技术
清宫术,是刮取并且清除子宫内膜或宫腔内容物的手术。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清宫术虽然不用开刀,但也是一种医疗器械进入体内的妇科手术,而且手术过程中需要交替使用刮匙和人流吸引管在宫腔内进行操作,尤其是人流吸引管的中上部需反复进出子宫,所以必须严格控制人流吸引管的中上部不能与任何异物碰触,否则容易造成污染。但因为现有的人流吸引管不能固定,所以,在手术过程中人流吸引管闲置时,需要手术医生单手同时扶持宫颈钳和人流吸引管并保证人流吸引管上半部悬空。此操作难度较大,稍有不慎就会污染人流吸引管,导致细菌进入宫腔而引起感染。另外,随着孕周的增加,宫腔深度也在增加,采用常规人流吸引管进行吸引时,为清理宫腔深处,人流吸引管伸入子宫内部分较长,剩余手持部分过短而不易施力,可能会造成人流吸引管头部与宫腔内膜触碰所造成粘连甚至损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此套管与常规人流吸引管、一次性吸引软管配套使用,既能在避免感染的前提下方便人流吸引管取放,又能延长人流吸引管的可使用长度,进而降低手术的操作难度、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此套管与常规人流吸引管、一次性吸引软管配套使用,既能在避免感染的前提下方便人流吸引管取放,又能延长人流吸引管的可使用长度,进而降低手术的操作难度、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套管本体和设置在套管本体外表面的倒L型挂扣;所述倒L型挂扣与宫颈钳为可拆卸的挂扣式连接;所述倒L型挂扣包括长边、短边、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为长边内侧与宫颈钳的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为短边内侧与宫颈钳的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套管本体为中空套管,包括与人流吸引管连接的前端和与一次性吸引软管连接的后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与宫颈钳配套使用;所述套管本体的前端与人流吸引管连接、套管本体的后端与一次性吸引软管连接,进而人流吸引管、管套本体、一次性吸引软管、负压吸引器从上到下依次连接。
清宫术操作过程中,手术医生全程手持钳夹住宫颈的宫颈钳,刮匙和人流吸引管交替使用,刮匙将已经生长的胚胎组织与子宫壁剥离,然后通过带负压的人流吸引管将剥离下来的胚胎组织吸引出体外,反复操作直至宫腔吸净。
人流吸引管闲置时,所述倒L型挂扣可挂置于宫颈钳上:第一接触面与宫颈钳侧面接触连接,第二接触面与宫颈钳的夹背接触连接。所述人流吸引管和固定人流吸引器的套管本体同时固定在宫颈钳侧面,人流吸引管悬置且吸头向上。所述人流吸引管与套管本体连接以外的部分均不接触任何异物,避免污染而造成的感染。
人流吸引管取用时,所述倒L型挂扣与宫颈钳分离:持握L型挂扣向上移动,第一接触面与宫颈钳侧面分离,第二接触面与宫颈钳的夹背分离。无需将套管本体与人流吸引管拆除,医生可直接持握倒L型挂扣处对人流吸引管间接持握进行手术操作,而不影响人流吸引管的正常使用。
手术医生可将倒L型挂扣作为持握装置使用,间接持握人流吸引管进行吸引操作,使得手术操作过程中人流吸引管的持握位置从人流吸引管尾端向后移动到套管本体中后部。虽然,进入子宫内的部分仍然只有人流吸引管的管体,但增加了人流吸引管的有效使用长度,增加持握面积,降低了对宫腔较深情况进行清宫术的操作难度。另一方面,持握位置后移,可视空间开阔,便于观察,所以人流吸引管的取放更稳定,防止被感染。
所述防滑纹增加第一接触面与宫颈钳侧面之间的作用力,以保证固定的套管本体无法轻易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纹的纹路为凸起的交叉结构。交叉结构的防滑纹具有360°防滑性能。所述防滑纹为公知技术,且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不在于此,故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本体为中空柱体,且侧壁厚度一致;所述中空柱体两个端口的外表面设置有拔模斜度。所述套管本体为中空柱体,从而使得人流吸引管、套管本体、一次性吸引软管中间通道联通,不影响负压吸引器的工作效率。所述套管本体采用一次成型工艺制作,两端拔模斜度的设置有利于脱模;也有利于人流吸引管与套管本体、一次性吸引软管与套管本体的套接。
进一步地,所述倒L型挂扣设置在套管本体外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使用人流吸引管进行吸引时,持握位置设置在倒L型挂扣处,便于施力。倒L型挂扣设置的位置靠近套管本体后端,使得持握位置距离操作区域的更远,操作视野更开阔,进一步增加了人流吸引管的有效使用长度,利于宫腔较深情况的清宫术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面的长度尺寸为10-20mm,宽度尺寸为5-8mm。第一接触面的尺寸要与宫颈钳的尺寸相配套。第一接触面的长度尺寸过小或宽度尺寸过小,连接人流吸引管的套管本体无法稳定的固定在宫颈钳侧面,容易晃动或发生较大偏移的滑动,造成人流吸引器与异物接触而被污染;第一接触面的长度尺寸过大或宽度尺寸过大,不方便取放,同时阻碍手术操作区域的观察,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现有常规宫颈钳的尺寸为:总长25cm,头部合拢后10.4mm,啮合齿宽4.8mm。所以,根据宫颈钳的尺寸优化倒L型挂扣中第一接触面的长度尺寸为10-20mm,宽度尺寸为5-8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触面的长度尺寸为5-10mm,宽度尺寸为5-8mm。第二接触面的宽度尺寸与第一接触面的宽度尺寸相同,其长度参考宫颈钳的厚度。第二接触面的长度尺寸过小或长度尺寸过大,倒L型挂扣都无法稳定的固定在宫颈钳侧面,连接人流吸引管的套管本体可能因为套管本体与宫颈钳之间的作用力不够而晃动,导致人流吸引管接触异物造成污染;同时尺寸过大,不方便取放,还阻碍手术操作区域的观察,影响手术正常进行。所以,根据宫颈钳的尺寸优化倒L型挂扣中第二接触面的长度尺寸为5-10mm,宽度尺寸为5-8mm。
进一步地,所述倒L型挂扣的所有棱边均设置倒圆角。作为手术医疗器械,将棱边设置倒圆角,减少器械无意中与人体接触时可能导致的划伤。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本体和倒L型挂扣均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
医疗器械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要求其选用的材料必须是无毒或副作用极少的。医用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纯度高、杂质含量少的聚合物,还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可满足套管本体的设计和功能要求。医用高分子材料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且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也不在于此,故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一方面,不改变原先人流吸引管或一次性吸引软管的结构,增加套管本体,通过倒L型挂扣与宫颈钳的挂扣式连接,使得人流吸引管使用间歇,可以悬挂并固定在宫颈钳侧面,并且保证人流吸引管在取放过程中避免污染,进而减少宫腔感染的机会;另一方面,人流吸引管使用时的手持部分后移到套管本体上,增加人流吸引管可使用长度,对于中孕引产或者足月分娩相对较深的宫腔,有利于一次性清理干净残余的胎膜或者胎盘组织,解决了由于宫腔过大、过深而器械不能到达的部位无法清理干净残余组织等问题,避免了二次清宫,进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套管本体,此套管本体分别与人流吸引管、一次性吸引软管连接,增强人流吸引管的可使用长度,便于实施宫腔较深的清宫术。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倒L型挂扣,通过挂扣式连接,实现人流吸引管的悬挂固定,有效避免人流吸引管在手术使用间隙受到污染,降低手术操作难度。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仅在原有器械基础上新增部件进行连接,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视图。
图2为倒L型挂扣的正视图。
图3为防滑纹的纹路示意图。
其中:1—套管本体,111—前端,112—后端,2—倒L型挂扣,21—长边,22—短边,23—第一接触面,231—防滑纹,24—第二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套管本体1和设置在套管本体1外表面的倒L型挂扣2;所述倒L型挂扣2与宫颈钳为可拆卸的挂扣式连接;所述倒L型挂扣2包括长边21、短边22、第一接触面23和第二接触面24;所述第一接触面23为长边21内侧与宫颈钳的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24为短边22内侧与宫颈钳的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23设置有防滑纹231;所述套管本体1为中空套管,包括与人流吸引管连接的前端111和与一次性吸引软管连接的后端112。使用过程中,人流吸引管、管套本体1、一次性吸引软管、负压吸引器从上到下依次连接。
人流吸引管闲置时,所述倒L型挂扣2可挂置于宫颈钳上:第一接触面23与宫颈钳侧面接触连接,第二接触面24与宫颈钳接触连接。所述人流吸引管和固定人流吸引器的套管本体1同时固定在宫颈钳侧面,人流吸引管悬置且吸头向上。所述人流吸引管与套管本体1连接以外的部分均不接触任何异物,避免污染而造成的感染。
人流吸引管取用时,所述倒L型挂扣2与宫颈钳分离:持握L型挂扣向上移动,第一接触面23与宫颈钳侧面分离,第二接触面24与宫颈钳分离。无需将套管本体1与人流吸引管拆除,医生可直接持握倒L型挂扣2处对人流吸引管间接持握进行手术操作,而不影响人流吸引管的正常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进一步地,如图3,所述防滑纹231的纹路为凸起的交叉结构。交叉结构的防滑纹231具有360°防滑性能,当第一接触面23和宫颈钳接触连接时,增加相互的作用力,进一步稳定的固定套管本体1,保证人流吸引管不会随意晃动而被污染。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进一步地,所述套管本体1为中空柱体,且侧壁厚度一致;所述中空柱体两个端口的外表面设置有拔模斜度。所述中空柱体的设计使得人流吸引管、套管本体1、一次性吸引软管中间通道联通,不影响负压吸引器的工作效率。所述套管本体1采用一次成型工艺制作,两端拔模斜度的设置有利于脱模,也有利于人流吸引管与套管本体1、一次性吸引软管与套管本体1的套接。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进一步地,如图2,所述L型挂扣设置在套管本体1外表面靠近后端112的位置。在使用人流吸引管进行吸引操作时,持握位置靠近套管本体1后端112,持握位置距离操作区域的更远,操作视野更开阔,进一步增加了人流吸引管的有效使用长度,利于宫腔较深情况的清宫术进行。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进一步地,所述长边21上第一接触面23的长度尺寸为10-20mm,宽度尺寸为5-8mm。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进一步地,所述短边22上第二接触面24的长度尺寸为5-10mm,宽度尺寸为5-8mm。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进一步地,所述倒L型挂扣2的所有棱边均设置倒圆角。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进一步地,所述套管本体1和倒L型挂扣2均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本体(1)和设置在套管本体(1)外表面的倒L型挂扣(2);所述倒L型挂扣(2)与宫颈钳为可拆卸的挂扣式连接;所述倒L型挂扣(2)包括长边(21)、短边(22)、第一接触面(23)和第二接触面(24);所述第一接触面(23)为长边(21)内侧与宫颈钳的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24)为短边(22)内侧与宫颈钳的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23)设置有防滑纹(231);所述套管本体(1)为中空套管,包括与人流吸引管连接的前端(111)和与一次性吸引软管连接的后端(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纹(231)的纹路为凸起的交叉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本体(1)为中空柱体,且侧壁厚度一致;所述中空柱体两个端口的外表面设置有拔模斜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倒L型挂扣(2)设置在套管本体(1)外表面靠近后端(112)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23)的长度尺寸为10-20mm,宽度尺寸为5-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面(24)的长度尺寸为5-10mm,宽度尺寸为5-8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倒L型挂扣(2)的所有棱边均设置倒圆角。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本体(1)和倒L型挂扣(2)均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
CN201420437528.0U 2014-08-05 2014-08-05 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53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7528.0U CN203953771U (zh) 2014-08-05 2014-08-05 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7528.0U CN203953771U (zh) 2014-08-05 2014-08-05 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53771U true CN203953771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14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3752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53771U (zh) 2014-08-05 2014-08-05 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537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2670A (zh) * 2022-05-21 2022-08-23 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工护套管道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2670A (zh) * 2022-05-21 2022-08-23 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工护套管道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87936A1 (en) Device to assist delivery of fetal head at cesarean section
CN203953772U (zh) 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插接式套管
CN203953771U (zh) 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挂扣式套管
CN203953774U (zh) 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卡脚式套管
CN203953770U (zh) 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卡扣式套管
CN204581458U (zh) 一种妇科用刮宫器
CN204723152U (zh) 一种宫腔组织吸引管
CN104127225A (zh) 一种用于固定清宫手术器械的套管装置
CN204233197U (zh) 一种妇产科刮宫器
CN204600622U (zh) 一种吸引型子宫刮匙
CN212592359U (zh) 一种多功能清宫装置
CN201067419Y (zh) 一次性多套自动痔疮套扎器
CN213156957U (zh)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
CN206403842U (zh) 一种助产钳
CN207970287U (zh) 一种腹部抽脂手术用的器械
CN201664332U (zh) 子宫吸引器
CN201040110Y (zh) 无创吸痰管
CN202458616U (zh) 一种妇科用吸刮两用吸管
CN203001540U (zh) 妇科用阴道分泌液清理器
CN212939906U (zh) 一种宫颈粘液清除器
CN215308806U (zh) 一种操作便捷的宫腔组织吸引管
CN215129806U (zh) 人流负压吸引管
CN217696763U (zh) 一种具有可分离式辅助部件的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
CN217723653U (zh) 一种宫腔组织吸引管
CN211433429U (zh) 一种吸唾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808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