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50059U - 一种高功率光纤合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功率光纤合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50059U
CN203950059U CN201420364217.6U CN201420364217U CN203950059U CN 203950059 U CN203950059 U CN 203950059U CN 201420364217 U CN201420364217 U CN 201420364217U CN 203950059 U CN203950059 U CN 203950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optical fibre
doubly clad
fibre bundle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642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小波
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MAXPHOT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MAXPHOT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MAXPHOT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MAXPHOT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642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50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50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50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功率光纤合束器,其包括输入光纤束、输出双包层光纤、封装装置;输入光纤束包括玻璃管,玻璃管内设置有用于输入信号光的1根信号光纤、用于输入泵浦光的6根多模光纤。本实用新型可以将6根多模光纤中的泵浦光耦合到输出双包层光纤的包层中,同时也将信号光纤的信号光耦合到输出双包层光纤的纤芯中,形成高功率(6+1)x1光纤合束器,而封装装置内的冷却介质可以将泄漏的泵浦光吸收并转化成热量带出,从而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对于高功率激光的承受能力,使其能够承受上百瓦的激光,从而可以被运用到千瓦级或者万瓦级的光纤激光器中。

Description

一种高功率光纤合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功率光纤合束器。
背景技术
光纤激光器主要由泵浦源、增益介质、谐振腔三个基本的要素组成。泵浦源主要是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增益介质为稀土掺杂双包层光纤,谐振腔可以由光纤光栅等光学反馈元件构成各种直线型谐振腔,也可以用耦合器构成各种环形谐振腔。泵浦光经适当的光学系统耦合进入增益光纤,增益光纤在吸收泵浦光后形成粒子数反转或非线性增益并产生自发辐射所产生的自发辐射光经受激放大和谐振腔的选模作用后最终形成稳定激光输出。在泵浦光通光多模光纤输入到光纤束,耦合到输出双包层光纤的内包层中,信号光或监控红光纤过输入双包层光纤到光纤束,耦合到输出光纤双包层光纤的纤芯中,耦合过程中有部分泵浦光泄漏到器件里,经吸收后变成热能,使器件的温度升高、稳定性及可靠性降低,进而破坏光的耦合,导致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受到限制,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光纤激光器向更高功率发展,因此,开发一种高性能,散热良好的光纤合束器显得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功率光纤合束器,它可以将6根多模光纤中的泵浦光耦合到输出双包层光纤的包层中(即内包层与外包层之间),同时也将信号光纤的信号光耦合到输出双包层光纤的纤芯中,并将泄漏的泵浦光吸收,再转化成热量带出,从而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功率光纤合束器,包括输入光纤束、输出双包层光纤、封装装置;所述输入光纤束包括玻璃管,所述玻璃管内设置有用于输入信号光的1根信号光纤、用于输入泵浦光的6根多模光纤,所述6根多模光纤以所述信号光纤为圆心均匀分布;所述输出双包层光纤包括纤芯、包裹在所述纤芯外围的内包层、包裹在所述内包层外围的外包层;所述封装装置内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设置有冷却介质,且所述冷却腔的一侧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另一侧设置有冷却介质出口;所述输入光纤束与所述输出双包层光纤相接,且所述输入光纤束与所述输出双包层光纤的相接处位于所述封装装置的冷却腔内;其中,所述输入光纤束的信号光纤与所述输出双包层光纤的纤芯连接,所述输入光纤束的多模光纤包裹在所述输出双包层光纤的内包层与外包层之间,使信号光从所述输入光纤束的信号光纤传输到所述输出双包层光纤的纤芯中、泵浦光从所述输入光纤束的多模光纤传输到所述输出双包层光纤的内包层与外包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6根多模光纤中的泵浦光耦合到输出双包层光纤的包层中,同时也将信号光纤的信号光耦合到输出双包层光纤的纤芯中,形成高功率(6+1)x1光纤合束器,而封装装置内的冷却介质可以将泄漏的泵浦光吸收并转化成热量带出,从而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对于高功率激光的承受能力,使其能够承受上百瓦的激光,从而可以被运用到千瓦级或者万瓦级的光纤激光器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功率光纤合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入光纤束与输出双包层光纤相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输入光纤束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的高功率光纤合束器,包括输入光纤束1、输出双包层光纤4、封装装置2,封装装置2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方形或圆形。
输入光纤束1包括玻璃管11,玻璃管11内设置有用于输入信号光的1根信号光纤12、用于输入泵浦光的6根多模光纤13,6根多模光纤13以信号光纤12为圆心均匀分布。具体地说,6根多模光纤13与1根信号光纤12烧结在一起而组成输入光纤束1,而且,在制作输入光纤束1时,需要控制光纤直径变化快慢满足Stewart-Love判据,保证光在光纤内传输,不会泄漏到光纤包层外。
输出双包层光纤4包括纤芯、包裹在纤芯外围的内包层、包裹在内包层外围的外包层。封装装置2内开设有冷却腔3,冷却腔3内设置有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可以为水。且冷却腔3的一侧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5、另一侧设置有冷却介质出口6,使冷却腔3可以从冷却介质入口5流入冷却介质、再由冷却介质出口6流出冷却介质。
输入光纤束1与输出双包层光纤4相接,且输入光纤束1与输出双包层光纤4的相接处位于封装装置2的冷却腔3内;其中,输入光纤束1的信号光纤12与输出双包层光纤4的纤芯连接,输入光纤束1的多模光纤13包裹在输出双包层光纤4的内包层与外包层之间,使信号光从输入光纤束1的信号光纤12传输到输出双包层光纤4的纤芯中、泵浦光从输入光纤束1的多模光纤13传输到输出双包层光纤4的内包层与外包层之间。
其中,输入光纤束1与输出双包层光纤4是采用电弧放电的方式直接加热焊接而相接,当然,也可以采用氢氧液或激光或电弧烧结。
具体地说,输入光纤束1与输出双包层光纤4的相接过程为:首先,将要组成输入光纤束1的光纤剥除一段涂覆层,通过夹具,使信号光纤12位于中间,多模光纤13均匀排列在信号光纤12周围,再用氢氧液或激光或电弧烧制,从烧结区截断,制作成输入光纤束1;然后,将输入光纤束1的信号光纤12与输出双包层光纤4的纤芯对准且匹配、输入光纤束1的多模光纤13与输出双包层光纤4的外包层匹配,再用氢氧液或激光或电弧烧结,保证信号光从输入光纤束1的信号光纤12中传输到输出双包层光纤4的纤芯中、泵浦光从输入光纤束1的多模光纤13传输到输出双包层光纤4的内包层与外包层之间,即完成相接,如图2所示。
其中,输入光纤束1与输出双包层光纤4相接好后,即可将相接处封装在封装装置2内的冷却腔3内,使用时,从冷却介质入口5先通上水,使之充满冷却腔3,并可以从冷却介质出口6流出,就可以把泄漏的光吸收并转化成热量带出。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高功率光纤合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光纤束、输出双包层光纤、封装装置;所述输入光纤束包括玻璃管,所述玻璃管内设置有用于输入信号光的1根信号光纤、用于输入泵浦光的6根多模光纤,所述6根多模光纤以所述信号光纤为圆心均匀分布;所述输出双包层光纤包括纤芯、包裹在所述纤芯外围的内包层、包裹在所述内包层外围的外包层;所述封装装置内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设置有冷却介质,且所述冷却腔的一侧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另一侧设置有冷却介质出口;
所述输入光纤束与所述输出双包层光纤相接,且所述输入光纤束与所述输出双包层光纤的相接处位于所述封装装置的冷却腔内;其中,所述输入光纤束的信号光纤与所述输出双包层光纤的纤芯连接,所述输入光纤束的多模光纤包裹在所述输出双包层光纤的内包层与外包层之间,使信号光从所述输入光纤束的信号光纤传输到所述输出双包层光纤的纤芯中、泵浦光从所述输入光纤束的多模光纤传输到所述输出双包层光纤的内包层与外包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光纤合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光纤束与所述输出双包层光纤是采用电弧放电的方式直接加热焊接而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光纤合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内的冷却介质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高功率光纤合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装置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或圆形。
CN201420364217.6U 2014-07-02 2014-07-02 一种高功率光纤合束器 Active CN203950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4217.6U CN203950059U (zh) 2014-07-02 2014-07-02 一种高功率光纤合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4217.6U CN203950059U (zh) 2014-07-02 2014-07-02 一种高功率光纤合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50059U true CN203950059U (zh) 2014-11-19

Family

ID=51892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64217.6U Active CN203950059U (zh) 2014-07-02 2014-07-02 一种高功率光纤合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50059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1229A (zh) * 2016-05-31 2016-07-2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超连续谱激光产生装置
CN105846295A (zh) * 2016-05-20 2016-08-10 南方科技大学 光纤盘装置
GB2542663A (en) * 2015-07-17 2017-03-29 Spi Lasers Uk Lt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optical radiation
CN108233157A (zh) * 2018-02-12 2018-06-29 天津欧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超高功率光纤耦合器冷却模块结构
CN110645541A (zh) * 2018-06-27 2020-01-03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光源装置及车灯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42663A (en) * 2015-07-17 2017-03-29 Spi Lasers Uk Lt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optical radiation
GB2542663B (en) * 2015-07-17 2021-05-05 Spi Lasers Uk Lt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optical radiation
CN105846295A (zh) * 2016-05-20 2016-08-10 南方科技大学 光纤盘装置
CN105811229A (zh) * 2016-05-31 2016-07-2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超连续谱激光产生装置
CN108233157A (zh) * 2018-02-12 2018-06-29 天津欧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超高功率光纤耦合器冷却模块结构
CN110645541A (zh) * 2018-06-27 2020-01-03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光源装置及车灯
CN110645541B (zh) * 2018-06-27 2021-12-21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光源装置及车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50059U (zh) 一种高功率光纤合束器
CN103257399B (zh) 一种用于光纤激光器且可滤除包层光的装置
CN1996071A (zh) 激光功率集成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05490141A (zh) 一种具有包层光滤除功能的一体化大功率光纤激光输出系统
CN103701023A (zh) 用于双包层光纤的包层光滤除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8852A (zh) 一种光纤合束器以及光纤激光器
CN107623246A (zh) 纤芯同带泵浦光纤激光器
CN102967981A (zh) 基于多芯光子晶体光纤的超连续谱光源
CN103746283A (zh) 一种增强光纤激光器泵浦效率的方法及其光纤激光器
CN103944048A (zh) 一种基于单包层钕光纤及环形腔的飞秒激光器及制作方法
CN103701022A (zh) 一种双谐振腔全光纤锁模脉冲激光器
CN104035166A (zh) 基于多芯光纤的高功率激光合束器
CN105403951A (zh) 空心-实心复合的多芯光子晶体光纤及其激光放大的方法
CN202995205U (zh) 基于多芯光子晶体光纤的超连续谱光源
CN104242024A (zh) 一种光纤激光器光路系统
CN102244351B (zh) 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被动锁模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03545704B (zh) 植入式侧面泵浦耦合方法
CN205427234U (zh) 一种模场匹配器及光纤激光器
CN202837591U (zh) 一种膜片式光纤激光耦合器
CN103872559B (zh) 输出高功率2微米激光的掺铥全光纤激光器
CN104577652A (zh) 阵列光纤激光器、放大器及多芯式光纤的制作方法
CN203595831U (zh) 高功率光纤剥模器
CN101409421A (zh) 一种单模工作的大模场面积多模光纤激光器
CN104466637A (zh) 包层光泄漏装置、光纤激光器及制造方法
CN201247903Y (zh) 有源光纤束大功率激光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