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42086U - 连接器和连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和连接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42086U
CN203942086U CN201420369037.7U CN201420369037U CN203942086U CN 203942086 U CN203942086 U CN 203942086U CN 201420369037 U CN201420369037 U CN 201420369037U CN 203942086 U CN203942086 U CN 203942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reach
connector
housing
fixe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690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友德
周春燕
顾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690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42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42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4208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连接器和连接端子,连接器包括壳体、端子和密封体,其中壳体具有端子接收孔,端子具有连接部和中间固定部,中间固定部位于壳体的端子接收孔中,将端子固定在壳体内;端子具有相对的两侧边;端子的连接部与壳体之间通过密封体密封连接,端子连接部上具有缺口,密封体一体延伸入缺口中。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和连接端子在组装过程中,能够使密封体与端子以及壳体连接更加牢固,有效降低密封体的剥落率。

Description

连接器和连接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和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连接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当所连接的一端电子部件使用在液体或特定气体介质中时,通常需要对端子与壳体之间进行密封连接,选择合适的密封连接方式对密封性能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1示出了一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连接器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连接器主要包括壳体10’、端子20’和密封体30’,其中壳体10’具有端子接收孔11’,端子20’为具有上触头21’和下触头22’,端子20’固定在端子接收孔11’中。端子20’具有光滑的外部轮廓,可通过插针(stitching)的方式插接到壳体10’中,再将液态密封胶施加到端子20’与端子接收孔11’一端的接触区域,经过固化后形成密封体30’,从而使端子20’与壳体10’之间形成密封连接。这种方式形成的密封体30’与端子20’以及壳体10’之间连接并不牢固,密封体30’经常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开裂甚至脱落,从而造成不希望的泄露。技术人员还尝试各种改进方法,例如在插接端子20’前对端子20’和壳体10’将要施加密封胶的区域进行清洁处理;或采取对壳体10’将要施加密封胶的区域的形状进行改进;以及对施加密封胶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处理等,但不幸的是以上各种改进措施的效果都不明显。
上述内容仅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符合专利法相关要求而作出,并不意味着该部分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克服现有连接器的某个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包括壳体、端子和密封体,其中壳体具有端子接收孔,端子具有连接部和中间固定部,中间固定部位于壳体的端子接收孔中,将端子固定在壳体内;端子具有相对的两侧边;端子的连接部与壳体之间通过密封体密封连接,端子连接部上具有缺口,密封体一体延伸入缺口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缺口由端子的一侧边向端子的另一侧边凹陷。优选情况下,缺口为矩形。更优选情况下,缺口为对称位于端子相对两侧的矩形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端子中间固定部与端子接收孔孔壁接触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端子的中间固定部与端子接收孔孔壁之间呈过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端子是通过插针方式与壳体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端子与壳体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限位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密封体与相邻的壳体部分和端子部分粘接。优选情况下,密封体由缺口中连续延伸至端子的侧边,并与部分端子侧边粘接。更优选情况下,密封体为连续的一体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端子是由上、下触头以及中间固定部一体形成的金属片。优选情况下,连接器还包括与端子下触头连接的控制电路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连接器还包括导线;端子还包括导线连接部,与导线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端子中间固定部上分别设置有锯齿;锯齿由端子的两侧边横向延伸,并分别突出于端子的两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其能克服现有连接端子的某个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包括中间固定部以及两连接部,两连接部分别自中间固定部向端子的两端延伸;中间固定部用于安装在连接器壳体的端子接收孔中;端子具有相对的两侧边;至少一个连接部上设有缺口;缺口由端子的一侧边向相对的另一侧边凹陷。
优选情况下,缺口为对称位于端子相对两侧的矩形槽。
优选情况下,端子是由上、下触头以及中间固定部一体形成的金属片。
优选情况下,端子还包括导线连接部,用于与导线相连接。
优选情况下,端子中间固定部上分别设置有锯齿;锯齿由端子的两侧边横向延伸,并分别突出于端子的两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以及连接端子在组装过程中,能够使密封体与端子以及壳体连接更加牢固,有效降低密封体的剥落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已知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连接器中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中所示端子的一种变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连接上下方电子元件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和连接端子。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说明,而非用于对其作出任何限制。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主要包括壳体10、端子20和密封体30。壳体10为一体注塑形成件,壳体10中具有至少一个端子接收孔11,通常为多个并排或呈阵列形式设置的多个端子接收孔11,用来固定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端子20。端子20具有连接部21、22和中间固定部23,端子20通过中间固定部23与端子接收孔11孔壁接触固定,优选是至少部分中间固定部23与端子接收孔11孔壁的过盈配合使得端子20固定在壳体10中。连接部21与端子接收孔11的邻接部分通过密封体30与端子接收孔11密封连接。连接部21、22分别用来连接位于连接器上下方的电子元件,上方的电子元件通常使用在液体或特定气体介质中,下方的电子元件一个具体例子为控制电路板。通过密封体30的密封,使得上方的液体或特定气体不会渗透到下方的电子元件。
端子20通常为一体冲压形成的金属片,当然,端子20也可以为一体形成的圆柱形金属针。本文中仅以金属片型端子20为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图4A和图4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子20的两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4A所示,端子20的连接部包括上下触头21、22,上下触头21、22沿中间固定部23向端子20的两端延伸,并与中间连接部23具有基本一致的厚度和宽度,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仅为了描述的方便才将端子20划分为上下触头21、22以及中间固定部23,三者之间一体形成并没有严格的界限。端子20具有相对的两侧边29,两侧边29上对称设有缺口24,缺口24由端子20的一侧边向端子20的另一侧边凹陷。图4A中示出的缺口24对称设置在上触头21的左右两侧边上,缺口24一般为矩形。当端子20在壳体10中固定到位时,缺口24位于端子20的上触头21与端子接收孔11的邻接区域。
图4B为图4A中所示端子20的一种变化结构。端子20的中间固定部23的侧边29上设置有锯齿26,其它结构与图4A相同。锯齿26由端子20的中间固定部23的两侧边29横向延伸(图示中水平方向为横向),并分别突出于中间固定部23的两侧边29,用来增加端子20与端子接收孔11孔壁的连接力,防止端子20的滑动。
端子20与壳体10之间具有限位机构,图4A和图4B中示出的是端子20上具有限位凸起25,凸起25位于端子20的下触头22与端子接收孔11的邻接位置,凸起25对称设置在端子20的两侧边29上,凸起25与端子接收孔11的孔壁下端面配合形成限位机构(如图3所示),从而保证在端子20与壳体10组装过程中的位置正确。缺口24和凸起25都可以在端子20成型过程中一体形成。
图5中示出了端子20的另一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图4B相同,只是下触头22上具有导线连接部27,导线连接部27可以用来连接导线28,从而使得端子20可以通过导线28与下方的电子元件进行电连接。
还参见图3所示,密封体30由缺口24中连续延伸至端子20的侧边29,并与部分端子20侧边29以及壳体10粘接,也就是说,密封体30的厚度要大于缺口24的开口度,从而保证粘接牢固。另外,整个密封体30为一体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组装过程如下,先将端子20以插针的方式从下往上插接到壳体10的端子接收孔11中,当限位凸起25抵接端子接收孔11的孔壁下端面时,端子20在壳体10中固定到位。然后,从壳体10的上方将液体密封胶施加到端子20的上触头21与端子接收孔11的邻接区域,并围绕端子20的上触头21施加一圈,从而使密封胶也完全流入上触头21上的缺口24中。经过一段时间固化后,密封胶形成密封体30,完全密封住端子20与端子接收孔11之间的缝隙。
图6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连接上下方电子元件之后的组装图,连接器的上下触头21、22既可以直接插接或焊接到上下方电子元件40、50中,也可以通过导线与上下方电子元件40、50连接。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连接器也可以包括上下方电子元件40、50中的其中之一或全部。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以及连接端子通过在端子20上设置缺口24,使得在组装过程中,密封胶一体渗入到缺口24中,增大了密封胶与所要密封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密封胶与端子20以及壳体10之间结合牢固。实践表明,相对于图1和图2中示出的端子20’上没有缺口的连接器和连接端子,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以及连接端子通过在端子20上设置合适大小的缺口24,在密封组装后能够有效降低密封胶的剥落率。另外,相对于图1和图2中示出的连接器以及连接端子,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以及连接端子既没有增加成本也没有增加操作难度,却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文中所提到的位置或方向术语“上”、“下”、“左”、“右”只是相对于附图中的示出方位而言。
尽管参考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教导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和连接端子还可以有许多变化形式。本实用新型中不同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件,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教导的精神和发明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互换和重新组合,由此得到的连接器和连接端子同样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将意识到有不同的方式来改变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参数,例如尺寸、形状、或元件或材料的类型,均落入本实用新型和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端子和密封体,其中壳体具有端子接收孔,端子具有连接部和中间固定部,中间固定部位于壳体的端子接收孔中,将端子固定在壳体内;端子具有相对的两侧边;端子的连接部与壳体之间通过密封体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端子连接部上具有缺口,密封体一体延伸入缺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缺口由端子的一侧边向端子的另一侧边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缺口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缺口为对称位于端子相对两侧的矩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中间固定部与端子接收孔孔壁接触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端子的中间固定部与端子接收孔孔壁之间呈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是通过插针方式与壳体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与壳体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限位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密封体与相邻的壳体部分和端子部分粘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密封体由缺口中连续延伸至端子的侧边,并与部分端子侧边粘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密封体为连续的一体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是由上、下触头以及中间固定部一体形成的金属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端子下触头连接的控制电路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线;端子还包括导线连接部,与导线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中间固定部上分别设置有锯齿;锯齿由端子的两侧边横向延伸,并分别突出于端子的两侧边。
16.一种连接端子,包括中间固定部以及两连接部,两连接部分别自中间固定部向端子的两端延伸;中间固定部用于安装在连接器壳体的端子接收孔中;端子具有相对的两侧边;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连接部上设有缺口;缺口由端子的一侧边向相对的另一侧边凹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缺口为对称位于端子相对两侧的矩形槽。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端子是由上、下触头以及中间固定部一体形成的金属片。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端子还包括导线连接部,用于与导线相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端子中间固定部上分别设置有锯齿;锯齿由端子的两侧边横向延伸,并分别突出于端子的两侧边。
CN201420369037.7U 2014-07-04 2014-07-04 连接器和连接端子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42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9037.7U CN203942086U (zh) 2014-07-04 2014-07-04 连接器和连接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9037.7U CN203942086U (zh) 2014-07-04 2014-07-04 连接器和连接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42086U true CN203942086U (zh) 2014-11-12

Family

ID=51861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69037.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42086U (zh) 2014-07-04 2014-07-04 连接器和连接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42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49632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2017031005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708389U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20220200186A1 (en) Connector
US20140182928A1 (en) Sealing element and connecting housing having a sealing element
WO2015196913A9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板端连接器组件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CN104836051A (zh) 插座连接器
JP550991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とその成形方法
JP2012064364A (ja) コネクタ
CN103986011B (zh) 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9709220U (zh) 卡缘连接器
CN104466510A (zh) 插座连接器
KR101391210B1 (ko) 협피치 콘택트군을 갖는 커넥터의 제조 방법 및 커넥터
CN203942086U (zh) 连接器和连接端子
DK2732509T3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CN206323699U (zh) 带有密封结构的电子控制单元
CN204615060U (zh) 连接器
US20220285873A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forming same
CN203481479U (zh) 插座连接器
CN102709730B (zh) 一种剂量控制单元连接器以及一种柴油机排气处理控制器
CN103579888B (zh) 端子模块的制造方法
JP3186515U (ja) コネクタ用端子セット
CN204616191U (zh) 基板安装构造
US9496663B2 (en) Transmission module assembly
CN209362892U (zh) 点胶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