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37931U - 一种即食包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即食包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37931U
CN203937931U CN201420391726.8U CN201420391726U CN203937931U CN 203937931 U CN203937931 U CN 203937931U CN 201420391726 U CN201420391726 U CN 201420391726U CN 203937931 U CN203937931 U CN 2039379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shell
flap
base
storehouse
described cylind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917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富鑫
范淼
刘煌
朱雅卿
姜艳喜
刘妍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nm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 Yinmei Ying Tong Food Limited-Liabilit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 Yinmei Ying Tong Food Limited-Liability Co filed Critical Bei Yinmei Ying Tong Food Limited-Liability Co
Priority to CN2014203917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379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379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379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即食包装,采用分体结构,由筒体和底座两部分组成,且均采用上大下小的结构,在运输时可以分别堆叠起来储存,极大地增加了储存强度,并极大地缩小了储存空间,与现有技术中杯装固体饮料的包装形式相比,有效提高了运输密度,降低了运输成本;在需要组装时,底座通过其上部的筒体插槽和筒体护翼设计,一同达到了不使用粘胶即可固定筒体的目的,使设计与现有纸杯包装同样便捷、卫生;另外,底座可以直接用来盛放固体饮料粉末,减少了现有奶茶杯包装形式中的一次包装;筒体护翼在饮用、冲调固体饮料时,同时起到隔热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即食包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即食包装。
背景技术
固体饮料产品(奶茶、芝麻糊、谷物饮品等)市场是存在产品线结构性缺陷的。作为一种消费者普遍喜欢饮用的固体饮料,属于即饮类产品,消费者一般会看见有小店售卖时,会不由自主地买上一杯,现调现饮,一般不会刻意去找着买,除非是重度消费者。如果消费者在家想喝固体饮料又会怎么办呢?消费者有这样一种潜在的消费需求,杯装奶茶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同时也完善了固体饮料产品的产品线,弥补了产品线的结构性缺陷。
在杯装固体饮料这一包装形式解决其产品线结构缺陷的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增加了产品的储运成本。这一包装形式为3层镀铝膜包装固体饮料粉末后,放入单面或双面PE淋膜纸纸杯,以纸杯的形式储存,运输。
首先,单面或双面PE淋膜纸纸杯的挺度即为白卡纸挺度,抗压能力较差。最为重要的是,产品自身运输密度较小,纸杯体积相对其内容物体积,明显过大。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相同体积的情况下,这一包装形式的运量远远低于其他包装形式。另外杯装固体饮料这一包装形式,已经被消费者接受近10年,需要出现一些较为新颖实用的包装形式。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如何设计一种新型的包装形式,解决现有杯装固体饮料包装形式因不够坚固而不易储运,成品密度低而造成的运输量低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即食包装,能够堆叠存放,结构强度较高,便于运输储存,降低运输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即食包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和底座;
所述筒体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且其截面面积由上至下越来越小;
所述底座包括承装仓和筒体护翼;所述承装仓包括由底壁和侧壁围成的承装槽体,和设置在所述承装槽体顶部的密封装置;所述筒体护翼设置在所述承装仓的顶部,且所述承装仓外径的最大尺寸不大于所述筒体护翼内径的最小尺寸,在所述筒体护翼的内壁和所述承装仓的外壁之间形成筒体插槽,能够同所述筒体的侧壁底部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承装仓还包括设置在其侧壁顶部的凸环结构,所述凸环结构的外径小于所述筒体护翼内径的最小尺寸,在所述凸环结构的外壁和所述筒体护翼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筒体插槽;所述密封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凸环结构顶部的镀铝薄膜。
优选的,所述筒体护翼和所述底座的侧壁位于同一圆锥面。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侧壁位于同一圆锥面,且其外壁与所述筒体护翼的内壁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筒体护翼的数量为间隔180°相对设置的两个。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材料采用内部为隔水涂层的白卡纸。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材料为PVC材料、PE材料或PVDC材料。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即食包装,采用分体结构,由筒体和底座两部分组成,均采用上大下小的结构,在运输时可以分别堆叠起来储存,与现有技术中的以纸杯的形式储存相比,有效提高了运输密度,降低了运输成本;在需要组装时,底座通过其上部的筒体插槽和筒体护翼设计,一同达到了不使用粘胶即可固定筒体的目的,使设计与现有纸杯包装同样便捷、卫生;另外,底座可以直接用来盛放固体饮料粉末,减少了现有奶茶杯包装形式中的一次包装(真空镀铝3层膜包装);筒体护翼4在饮用、冲调固体饮料时,同时起到隔热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即食包装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体的堆叠储存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堆叠储存图。
其中,1为筒体,2为底座,3为镀铝薄膜,4为筒体护翼,5为筒体插槽,6为凸环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即食包装,能够堆叠存放,结构强度较高,便于运输储存,降低运输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体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即食包装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体的堆叠储存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堆叠储存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即食包装,其核心改进点在于,
包括筒体1和底座2;
筒体1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且其截面面积由上至下越来越小,以便于多个筒体1的堆叠储存,以提高运输密度,降低运输成本;
底座2包括承装仓和筒体护翼4;
承装仓内的腔体用于承装食品,比如固体饮料粉末,包括由底壁和侧壁围成的承装槽体,和设置在承装槽体顶部的密封装置,该承装仓为封闭结构;
筒体护翼4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承装仓的顶部,且承装仓外径的最大尺寸不大于筒体护翼4内径的最小尺寸,以便于多个底座2的堆叠储存;
在筒体护翼4的内壁和承装仓的外壁之间形成筒体插槽5,能够同筒体1的侧壁底部插接配合,在需要使用时可以快速组装到一起,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图4所示。
本方案提供的即食包装的使用方法为,撕开底座部分2的镀铝薄膜3,将筒体1插入底座2的筒体插槽5内即可组成完整纸杯(如图5),手持筒体护翼4导入温水或开水冲调饮用即可。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即食包装,采用分体结构,由筒体1和底座2两部分组成,且均采用上大下小的结构,在运输时可以分别堆叠起来储存,分别如图6和图7所示,极大地增加了储存强度,并极大地缩小了储存空间,与现有技术中的以纸杯的形式储存相比,有效提高了运输密度,降低了运输成本;在需要组装时,底座2通过其上部的筒体插槽5和筒体护翼4设计,一同达到了不使用粘胶即可固定筒体1的目的,使设计与现有纸杯包装同样便捷、卫生;另外,底座2可以直接用来盛放固体饮料粉末,减少了现有奶茶杯包装形式中的一次包装(真空镀铝3层膜包装);筒体护翼4在饮用、冲调固体饮料时,同时起到隔热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上下相对位置是针对正常使用状态而言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即食包装,能够广泛使用于采用固定粉末、液体浓缩液或者凝胶状原料等的冲兑饮料和快速食品。
在本方案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承装仓还包括设置在其侧壁顶部的凸环结构6,该凸环结构6的外径小于筒体护翼4内径的最小尺寸,在凸环结构6的外壁和筒体护翼4的内壁之间形成筒体插槽5;密封装置为设置在凸环结构6顶部的镀铝薄膜3,其中镀铝薄膜3为3层,其边缘固定在凸环结构6的顶部,即凸环结构6用于支撑层镀铝薄膜3,其结构可以参照图4所示。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筒体护翼4和底座2的侧壁位于同一圆锥面,此时筒体插槽5相应为圆弧形。
类似的,筒体1的侧壁位于同一圆锥面,且其外壁与筒体护翼4的内壁相配合,即其底部的外径尺寸与筒体护翼4的内径尺寸一致,使筒体1和底座2两部分组装到一起时契合度较高。
作为优选,底座2承装仓的底壁和凸环结构6均垂直于其侧壁圆锥轴向,即承装仓的上下面均为平面,以进一步优化堆叠储存结构。
筒体护翼4可以是完整的一个圆锥面,从而在各个角度提供组装协助和隔热保护。在本方案优选的实施例中,筒体护翼4是非连续,其数量为间隔180°相对设置的两个,可以节省材料。两个相对设置的筒体护翼4能够迎合人们通常的抓持习惯。作为优选,两个筒体护翼4之间的连接部分高于镀铝薄膜3,在使用时防止液体意外泄漏溢出。
在本方案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筒体1的材料采用内部为隔水涂层的白卡纸;底座2采用高硬度为塑料,如PVC材料、PE材料,优选PVDC材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即食包装,是一种方便、卫生的新型包装形式,形式相对新颖,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兴趣。具体的,采用分体结构,由筒体和底座两部分组成,且均采用上大下小的结构,在运输时可以分别堆叠起来储存,极大地增加了储存强度,并极大地缩小了储存空间,与现有技术中杯装固体饮料的包装形式相比,有效提高了运输密度,降低了运输成本;在需要组装时,底座通过其上部的筒体插槽和筒体护翼设计,一同达到了不使用粘胶即可固定筒体的目的,使设计与现有纸杯包装同样便捷、卫生;另外,底座可以直接用来盛放固体饮料粉末,减少了现有奶茶杯包装形式中的一次包装;筒体护翼在饮用、冲调固体饮料时,同时起到隔热作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即食包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和底座(2);
所述筒体(1)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且其截面面积由上至下越来越小;
所述底座(2)包括承装仓和筒体护翼(4);所述承装仓包括由底壁和侧壁围成的承装槽体,和设置在所述承装槽体顶部的密封装置;所述筒体护翼(4)设置在所述承装仓(2)的顶部,且所述承装仓外径的最大尺寸不大于所述筒体护翼(4)内径的最小尺寸,在所述筒体护翼(4)的内壁和所述承装仓的外壁之间形成筒体插槽(5),能够同所述筒体(1)的侧壁底部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装仓还包括设置在其侧壁顶部的凸环结构(6),所述凸环结构(6)的外径小于所述筒体护翼(4)内径的最小尺寸,在所述凸环结构(6)的外壁和所述筒体护翼(4)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筒体插槽(5);所述密封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凸环结构(6)顶部的镀铝薄膜(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食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护翼(4)和所述底座(2)的侧壁位于同一圆锥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即食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侧壁位于同一圆锥面,且其外壁与所述筒体护翼(4)的内壁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即食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护翼(4)的数量为间隔180°相对设置的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即食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材料采用内部为隔水涂层的白卡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即食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材料为PVC材料、PE材料或PVDC材料。
CN201420391726.8U 2014-07-16 2014-07-16 一种即食包装 Active CN2039379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91726.8U CN203937931U (zh) 2014-07-16 2014-07-16 一种即食包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91726.8U CN203937931U (zh) 2014-07-16 2014-07-16 一种即食包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37931U true CN203937931U (zh) 2014-11-12

Family

ID=51857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91726.8U Active CN203937931U (zh) 2014-07-16 2014-07-16 一种即食包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379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6426A (zh) * 2015-11-20 2016-02-03 王贤洵 纸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6426A (zh) * 2015-11-20 2016-02-03 王贤洵 纸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2077B (zh) 带塑料凸缘的容器及包含该容器的食物产品包装
CN206466360U (zh) 叠放不易嵌紧的塑杯
WO2015169102A1 (zh) 一种压附式方便面包装盒及其制作方法
CN203937931U (zh) 一种即食包装
KR101424096B1 (ko) 음료 및 주류 용기
CN106275688A (zh) 一种包装容器及其坯料
CN105314201A (zh) 一种瓶罐手提包装盒
CN201825311U (zh) 一种双层包装盒
CN206395056U (zh) 一种可折叠防震抗压耐摔一体易碎品防爆纸箱
CN202828560U (zh) 接合式的冲泡物折叠包覆结构
CN204916518U (zh) 一种奶茶铝箔包装袋
CN206900840U (zh) 一种双层穿入式拎手盒
CN206307391U (zh) 包装容器及其坯料
CN206231846U (zh) 一种饮料包装盒
CN204871870U (zh) 包装盒
CN201641429U (zh) 多边形压叠式饮料吸管
CN205221346U (zh) 瓶体
CN209956420U (zh) 一种便于堆码的包装盒
CN204670848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套杯
CN208683361U (zh) 一种新型模内贴杯
CN215324233U (zh) 一种应急食品饮料瓶
CN204021389U (zh) 一种酒类包装礼盒
CN203698974U (zh) 一种可以调节流量大小的红酒袋
CN212912614U (zh) 一种方便打包的折叠餐盘
CN204568246U (zh) 糖果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3 building 10, No.1 Weiy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ainmei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No. 3758 South R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 Yinmei Ying Tong food limited-liability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