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33510U - 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33510U
CN203933510U CN201420332900.1U CN201420332900U CN203933510U CN 203933510 U CN203933510 U CN 203933510U CN 201420332900 U CN201420332900 U CN 201420332900U CN 203933510 U CN203933510 U CN 203933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aluminium alloy
photovoltaic module
extended surface
metal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329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远辉
李良为
王丛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e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E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E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E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329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33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33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335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无需破坏金属屋面,即能将光伏组件安装在金属屋面上。本实用新型包括通过螺栓包夹在金属屋面的金属肋上并且两两相对设置的铝合金夹具,所述铝合金夹具由左夹片和右夹片组成,所述左夹片的下端设有弧形的第一夹合部,在右夹片的下端设有弧形的第二夹合部,在第一夹合部的上端设有第一延伸面,第一延伸面的上端设有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上设有L字形的铝合金角码,铝合金角码的另一边上设有通过螺栓经第二滑孔与螺帽连接后紧固在铝合金角码上的型材件,型材件的上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之间内卡接有光伏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得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顶建筑结构,特别是一种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开采能力迅速提高,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这些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而传统能源污染环境、不可再生的特点决定了人类必须寻找清洁、绿色、可再生的新能源来取代传统能源,太阳能就是这样的能源之一,并且是所有新能源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
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及人们对居住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升,建筑能耗正成为占全社会能耗份额最大的能耗黑洞。一方面是常规能源日益紧缺;另一方面是建筑能耗的急速增长,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降低建筑能耗,因此积极发展节能建筑,成为大势所趋。
在现有的光伏屋顶中,由于安装结构复杂,在安装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若其中的一块在安装的过程中损坏,需要将相邻的两块以上的光伏组件拆除后才能够重新安装,无疑增加了安装的时间以及难度;在金属屋面上安装,还需要破坏原有的金属屋面板,将光伏组件通过自攻螺栓直接安装在金属屋面板上,由于金属屋面板的承压能力有限,容易导致屋面变形甚至造成漏水,从而降低了金属屋面的使用寿命;而且安装后无法对光伏组件之间的间距高度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无需破坏金属屋面,即能将光伏组件安装在金属屋面上,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能够延长金属屋面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通过螺栓包夹在金属屋面的金属肋上并且两两相对设置的铝合金夹具,所述铝合金夹具由左夹片和右夹片组成,所述左夹片的下端设有弧形的第一夹合部,在右夹片的下端与第一夹合部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弧形的第二夹合部,所述第一夹合部和第二夹合部分别夹套在金属肋的两侧上,在第一夹合部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面,第一延伸面的上端设有朝右夹片延伸且与第一延伸面垂直的第一平台,所述第二夹合部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面,所述第二延伸面的上端设有方向与第一平台相同的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的延伸长度短于第一平台并且相互重叠设置;所述左夹片和右夹片通过设置在第一延伸面和第二延伸面上的螺栓连接固定;在第一平台上、位于第二平台的外侧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平台上设有L字形的铝合金角码,所述铝合金角码上、与第一平台相接触的一边上设有与通孔重叠的第一滑孔,所述铝合金角码的另一边上设有第二滑孔,所述铝合金角码与第一平台之间通过螺栓经通孔和第一滑孔后与螺帽连接,从而将铝合金角码紧固在第一平台上;所述铝合金角码的另一边上设有通过螺栓经第二滑孔与螺帽连接后紧固在铝合金角码上的型材件,所述型材件的上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之间内卡接有光伏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夹合部和第二夹合部内与金属肋之间分别设有柔性垫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夹合部和第二夹合部的下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边和第二限位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延伸面和第二延伸面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凸块的前端顶在第二延伸面上,第二凸块的前端顶在第一延伸面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之间设有相互勾挂的第一L型钩部和第二L形钩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孔和第一滑孔均设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滑孔设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均设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金属屋面的金属肋上安装铝合金夹具,实现能够通过调节铝合金夹具的位置实现调整光伏组件前后之间的间距;在铝合金夹具上设置带有微调功能的第一滑孔的铝合金角码,从而实现对光伏组件左右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在铝合金角码上设置能够调整光伏组件高度的第二滑孔,从而实现调节光伏组件之间的高度,不仅实现了微调,而且由于连接部件少,结构简单,使得安装方便,无需对金属屋面进行破坏即可安装,无疑延长了金属屋面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包夹在金属屋面1的金属肋2上并且两两相对设置的铝合金夹具3,所述铝合金夹具3,该铝合金夹具3由左夹片4和右夹片5组成,所述左夹片4的下端设有弧形的第一夹合部6,所述第一夹合部6的形状与金属肋2的形状相适配,在右夹片5的下端与第一夹合部6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弧形的第二夹合部7,第二夹合部7与第一夹合部6的形状相同,当第一夹合部6和第二夹合部7组合后,组成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夹持部,所述第一夹合部6和第二夹合部7分别夹套在金属肋2的两侧上,第一夹合部6和第二夹合部7的下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边20和第二限位边21;在第一夹合部6和第二夹合部7的内侧与金属肋2之间分别设有柔性垫片19,在第一夹合部6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面8,第一延伸面8的上端设有朝右夹片5延伸且与第一延伸面8垂直的第一平台9,在第二夹合部7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面10,第二延伸面10的延伸高度小于第一延伸面8的延伸高度;在第二延伸面10的上端设有方向与第一平台9相同的第二平台11,所述第二平台11的延伸长度短于第一平台9的延伸长度,优选为短于第一平台9延伸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一延伸面8与第二延伸面10、第一平台9与第二平台11之间分别相互重叠设置;在左夹片4的第一延伸面8和右夹片5的第二延伸面10相同的位置上分别设有第一延伸面通孔26、第二延伸面通孔27,在第一延伸面通孔26和第二延伸面通孔27内贯穿有螺栓,螺栓的螺纹部分与螺帽螺纹连接,从而使左夹片4和右夹片5相对地连接固定在一起,同时夹合在金属肋2上;在第一平台9上、位于第二平台11的外侧设有通孔12;第一平台9上设有L字形的铝合金角码13,所述铝合金角码13上、与第一平台9相接触的一边(铝合金角码13的横边)上设有与通孔12重叠的第一滑孔14,第一滑孔14为条形孔;所述铝合金角码的另一边(铝合金角码13的竖边)上设有第二滑孔15,第二滑孔15也为条形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面通孔26和第二延伸面通孔27、通孔12、第一滑孔14以及第二滑孔15均设置有两个,所述铝合金角码13的横边与第一平台9之间通过螺栓经通孔12和第一滑孔14后与螺帽连接,从而将铝合金角码13紧固在第一平台9上;通过将铝合金角码13沿第一平台9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可以调节相邻两块光伏组件18左右之间的间距;在铝合金角码13的另一边(铝合金角码13的竖边)上设有通过螺栓经第二滑孔15与螺帽连接后紧固在铝合金角码13上的型材件16,型材件16由四根相互连接组成方型框体结构,在型材件16上设有贯穿型材件16左右两侧面的型材件通孔28;通过将型材件16沿铝合金角码13的高度方向移动可以调节光伏组件18的高度;所述型材件16为上端设有卡槽17的方通,相对设置的两个型材件16上的卡槽17的卡扣方向相对,从而使两个卡槽17之间内卡接有光伏组件18;
在第一夹合部6和第二夹合部7的下端分别设有由第一限位边20和第二限位边21交错设置组成的限位机构,第一凸块22的前端顶在第二延伸面10上,第二凸块23的前端顶在第一延伸面8上;所述限位机构设有两组,分别设置在第一延伸面通孔26和第二延伸面通孔27的上下两侧;
所述第一限位边20与第二限位边21相互接触的一面均为斜面;
为了进一步固定左夹片4和右夹片5,在第一平台9和第二平台11之间设有相互勾挂的第一L型钩部24和第二L形钩部25。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铝合金角码13的竖边外侧面上设有防滑的纹路29。
本实用新型为连续或者局部设置的方式安装在金属屋面;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简单,组件少,能够缩短整体工期,通过分别调节铝合金夹具、铝合金角码或型材件可以实现前后、左右以及上下,三维调节,保证了光伏组件安装的横平、竖直的要求,由于无需在金属屋面上打孔,因此还能够提金属屋面的使用寿命。

Claims (9)

1.一种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通过螺栓包夹在金属屋面(1)的金属肋(2)上并且两两相对设置的铝合金夹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夹具(3)由左夹片(4)和右夹片(5)组成,所述左夹片(4)的下端设有弧形的第一夹合部(6),在右夹片(5)的下端与第一夹合部(6)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弧形的第二夹合部(7),所述第一夹合部(6)和第二夹合部(7)分别夹套在金属肋(2)的两侧上,在第一夹合部(6)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面(8),第一延伸面(8)的上端设有朝右夹片(5)延伸且与第一延伸面(8)垂直的第一平台(9),所述第二夹合部(7)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面(10),所述第二延伸面(10)的上端设有方向与第一平台(9)相同的第二平台(11),所述第二平台(11)的延伸长度短于第一平台(9)并且相互重叠设置;所述左夹片(4)和右夹片(5)通过设置在第一延伸面(8)和第二延伸面(10)上的螺栓连接固定;在第一平台(9)上、位于第二平台(11)的外侧设有通孔(12),所述第一平台(9)上设有L字形的铝合金角码(13),所述铝合金角码(13)上、与第一平台(9)相接触的一边上设有与通孔(12)重叠的第一滑孔(14),所述铝合金角码的另一边上设有第二滑孔(15),所述铝合金角码(13)与第一平台(9)之间通过螺栓经通孔(12)和第一滑孔(14)后与螺帽连接,从而将铝合金角码(13)紧固在第一平台(9)上;所述铝合金角码(13)的另一边上设有通过螺栓经第二滑孔(15)与螺帽连接后紧固在铝合金角码(13)上的型材件(16),所述型材件(16)的上端设有卡槽(17),所述卡槽(17)之间内卡接有光伏组件(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合部(6)和第二夹合部(7)内与金属肋(2)之间分别设有柔性垫片(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合部(6)和第二夹合部(7)的下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边(20)和第二限位边(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面(8)和第二延伸面(10)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凸块(22)和第二凸块(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22)和第二凸块(23)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凸块(22)的前端顶在第二延伸面(10)上,第二凸块(23)的前端顶在第一延伸面(8)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9)和第二平台(11)之间设有相互勾挂的第一L型钩部(24)和第二L形钩部(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和第一滑孔(14)均设有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孔(15)设有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22)和第二凸块(23)均设有两个。
CN201420332900.1U 2014-06-19 2014-06-19 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203933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2900.1U CN203933510U (zh) 2014-06-19 2014-06-19 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2900.1U CN203933510U (zh) 2014-06-19 2014-06-19 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33510U true CN203933510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29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32900.1U Active CN203933510U (zh) 2014-06-19 2014-06-19 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335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2841A (zh) * 2018-10-19 2019-01-18 麦海荣 一种新型沥水架
WO2023193559A1 (zh) * 2022-04-07 2023-10-12 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用的转接件及光伏组件安装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2841A (zh) * 2018-10-19 2019-01-18 麦海荣 一种新型沥水架
WO2023193559A1 (zh) * 2022-04-07 2023-10-12 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用的转接件及光伏组件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33509U (zh) 光伏屋顶明框安装结构
CN202430912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结构
CN204290844U (zh) 一种太阳能双玻组件压块式安装装置
CN107054577A (zh) 一种水上光伏组件安装用单元漂浮平台
CN203933510U (zh) 金属屋面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CN202363497U (zh) 太阳能电池板铝型材边框
CN202245634U (zh) 一体式轿顶
CN203968042U (zh) 一体化点布式太阳能支架
CN102963373B (zh) 轨道车辆车顶导流罩安装方法
CN204987526U (zh) 一种定日镜冲压金属支架
CN203951418U (zh) 梯形彩钢瓦屋面与夹具的连接结构
CN203933511U (zh) 光伏屋顶隐框安装结构
CN203256611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桥梁扶手底座
CN207880681U (zh) 一种光伏一体化路灯
CN204794852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边框型材
CN103953258B (zh) 一种窗户固定装置
CN201853439U (zh) 一种双面led显示屏的安装结构
CN202132659U (zh) 柴油发电机组底座
CN208158512U (zh) 一种安装太阳能板的东西方向可调节支架
CN206673875U (zh) 抗强风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架
CN205232113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挡水瓦结构
CN202678361U (zh) 一种瓦片太阳能光伏组件
CN201254828Y (zh) 水平梁架与主承力架之间角度可调的脚手架
CN205601834U (zh) 一体式地铁操纵台
CN202259338U (zh) 太阳能板固定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three storehouse 302-03 3, Taoyuan Road, No. 231 Taoyuan Road, Luohu District Sungang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e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31 twelve floor, Trade Union Mansion, Shang Bu Zhong Road,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e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302-03, No. 3, No. 231 Taoyuan Road, Shoot Hill Street,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e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three storehouse 302-03 3, Taoyuan Road, No. 231 Taoyuan Road, Luohu District Sungang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e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