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33351U - 自适应开关电源输出端负载电路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开关电源输出端负载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33351U
CN203933351U CN201420352071.3U CN201420352071U CN203933351U CN 203933351 U CN203933351 U CN 203933351U CN 201420352071 U CN201420352071 U CN 201420352071U CN 203933351 U CN203933351 U CN 203933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ircuit
semiconductor
oxide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520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宝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520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33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33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33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自适应开关电源输出端负载电路,属于开关电源领域。包括运算放大电路、控制电路和MOS管Q1。本实用新型运用MOS管Q1作为该电路的电子负载,MOS管Q1特有导通电阻小、耗散功率大和易于与散热器安装进行散热的特点。控制电路通过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后来完成对MOS管Q1工作线性区的控制,功率MOS管Q1可以等效为一个受控的电阻负载单元,实现可变死负载电路的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对外接口简单,可根据要配置的开关电源电路特性要求一次性调整电路参数,可以加在任意可调大功率开关电源的负载端,能起到稳定电源输出的作用,同时提高了电源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自适应开关电源输出端负载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电源领域,具体为一种自适应开关电源输出端负载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开关电源模式下,为保证电源输出的稳定,一般需在输出回路加负载予以吸收,目前有固定负载和动态负载两种模式。
固定负载仅适用于输出电压固定的电源模式,对宽范围可调电源的负载稳定几乎没有效果。
动态负载有恒流负载、恒功率负载、峰值负载和可控负载等模式。尽管这样,对于大功率可调开关电源来说,输出电压的宽动态调整还是比较困难的。
在0V附近,开关电源开关脉宽过小,同时会造成电源输出不稳定,对于宽动态开关电源,一般采用两级调整法,第一级将电压降低到一定范围内,第二级再调整至额定电压。即使这样,在可调电压开关电源在低端、空载时输出电压不稳定,同时系统稳定性差,难于满足使用要求。
电源输出端接固定负载R,固定负载吸收电流为:A=V/R
当输出电压趋于0V附近时,由于受条件限制,电阻R不可能无限小,此时负载电流趋于0A,固定负载失去效果。即使输出端有可变固定负载R,控制单元根据输出电压特性,改变固定电阻大小,但在输出电压低端时,无法将电阻设定为无限小,同时分级调节不方便使用,特别是软件控制存在时间延时,易造成电源电路工作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开关电源输出端负载电路,能起到稳定电源输出的作用,同时提高了电源的可靠性。具有实用性高、通用性强等特点。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自适应开关电源输出端负载电路,包括运算放大电路、控制电路和MOS管Q1。
运算放大电路包括10mΩ电阻R1、1KΩ电阻R2、1KΩ电阻R3、10KΩ电阻R4、10KΩ电阻R5和运算放大器U2B,运算放大器U2B的正向端分别连接10KΩ电阻R5的第一端和1KΩ电阻R2的第一端,10mΩ电阻R1的第一端与1KΩ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10mΩ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10KΩ电阻R5的第二端和1KΩ电阻R3的第一端并接地,1KΩ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2B的反向端和10KΩ电阻R4的第一端,10KΩ电阻R4的第二端与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连接。
控制电路包括1KΩ电阻R6、1mΩ电阻R7、1KΩ电阻R8、2KΩ电阻R9、240KΩ电阻R10、1KΩ电阻R11、1pF电容C1、1uF电容C2、500mV的电压门限V1和运算放大器U2A,所述500mV的电压门限V1的负极端接地,5 00mV的电压门限V1的正极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正向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2A的反向端分别连接1KΩ电阻R6的第一端和1mΩ电阻R7的第一端,1KΩ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放大器U2A的输出端分别连接1KΩ电阻R8的第一端和1mΩ电阻R7的第二端,1pF电容C1并联在1mΩ电阻R7的两端,1uF电容C2和2KΩ电阻R9串联后并联在1pF电容C1的两端,所述240KΩ电阻R10的第一端与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240KΩ电阻R10的第二端与1KΩ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1KΩ电阻R11的第二端为开关电源负载电流采样输入端。
控制电路的1KΩ电阻R11的第一端同时还与运算放大电路的运算放大器U2B的正向端连接,所述MOS管Q1的D端与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 MOS管Q1的S端与运算放大电路的10mΩ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 MOS管Q1的G端与1KΩ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运用MOS管Q1作为该电路的电子负载, MOS管Q1特有导通电阻小、耗散功率大和易于与散热器安装进行散热的特点。控制电路通过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后来完成对MOS管Q1工作线性区的控制,功率MOS管Q1可以等效为一个受控的电阻负载单元,实现可变死负载电路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对外接口简单,可根据要配置的开关电源电路特性要求一次性调整电路参数,可以加在任意可调大功率开关电源的负载端,能起到稳定电源输出的作用,同时提高了电源的可靠性。具有实用性高、通用性强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无电流负载信号输入时,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与MOS管Q1电流的关系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有电流负载信号输入时,负载电流与MOS管Q1电流之间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运算放大电路1、控制电路2和MOS管Q1。
运算放大电路1包括10mΩ电阻R1、1KΩ电阻R2、1KΩ电阻R3、10KΩ电阻R4、10KΩ电阻R5和运算放大器U2B,运算放大器U2B的正向端分别连接10KΩ电阻R5的第一端和1KΩ电阻R2的第一端,10mΩ电阻R1的第一端与1KΩ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10mΩ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10KΩ电阻R5的第二端和1KΩ电阻R3的第一端并接地,1KΩ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2B的反向端和10KΩ电阻R4的第一端,10KΩ电阻R4的第二端与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连接。
控制电路2包括1KΩ电阻R6、1mΩ电阻R7、1KΩ电阻R8、2KΩ电阻R9、240KΩ电阻R10、1KΩ电阻R11、1pF电容C1、1uF电容C2、500mV的电压门限V1和运算放大器U2A,所述500mV的电压门限V1的负极端接地,5 00mV的电压门限V1的正极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正向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2A的反向端分别连接1KΩ电阻R6的第一端和1mΩ电阻R7的第一端,1KΩ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放大器U2A的输出端分别连接1KΩ电阻R8的第一端和1mΩ电阻R7的第二端,1pF电容C1并联在1mΩ电阻R7的两端,1uF电容C2和2KΩ电阻R9串联后并联在1pF电容C1的两端,所述240KΩ电阻R10的第一端与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240KΩ电阻R10的第二端与1KΩ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1KΩ电阻R11的第二端为开关电源负载电流采样输入端。
控制电路2的1KΩ电阻R11的第一端同时还与运算放大电路1的运算放大器U2B的正向端连接,所述MOS管Q1的D端与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 MOS管Q1的S端与运算放大电路1的10mΩ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 MOS管Q1的G端与1KΩ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输入端子VOUT处接入直流输入电压(开关电源输出)正端连线;调整管Q1选用N沟道功率MOS管;电阻R1为电流取样电阻。
由于电压源V1设置为500mV,当运算放大器U2A的反相输入端电压小于500mV时,运算放大器U2A输出高电平通过电阻R8供给MOS管Q1的栅极,MOS管Q1工作于导通区或线性区,即自适应负载工作;当运算放大器U2A的反相输入端电压大于500mV时,运算放大器U2A输出低电平通过电阻R8供给MOS管Q1的栅极,MOS管Q1工作于截止区,自适应负载停止工作。因此,此电路的重点在于调节运算放大器U2A的反相输入端电压,也即调节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电压,调节方式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可以简述为负载电流的阀值调整单元、负载电流区间调整单元和总负载电流信号控制调整单元。
负载电流的阀值调整单元原理:电阻R3、R4构成阀值调节电路核心,根据运放的接法可以判断运算放大器U2B为放大电路,根据电阻R3和R4的阻值可以算出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11倍,由于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电压为500mV时是关断MOS管Q1的电压,由此运算放大器U2B的同相输入端电压为约45mV时是关断电压,也就是通过MOS管Q1和电阻R1的电流逐渐增大,当电阻R1两端的电压增大至约为45mV时,自适应负载电路退出工作模式。可通过改变电阻R3和R4的阻值来改变电路的最大自适应负载电流阀值。
负载电流区间调整单元原理:电阻R10、R5构成区间调节电路核心,有上段分析可知,U2B的同相输入端电压为约45mV时是关断电压,同理,可以通过设置电阻R10和R5的阻值进行分压,可以设置成当输入电压大于某一设置值时,电阻R10和R5的分压值增大至约为45mV时,自适应负载电路退出工作模式。可通过改变电阻R10和R5的阻值来改变电路的自适应负载电流调整区间。
总负载电流信号控制调整单元原理:同负载电流区间调整单元原理,电阻R11、R5构成总负载电流信号调节电路核心,电阻R11和R5的分压值增大至约为45mV时,自适应负载电路退出工作模式。可通过改变电阻R11和R5的阻值来改变自适应负载和输出总负载匹配关系。当电路处于空载时,自适应负载电路吸收回路电流最大,当电路负载达到额定输出时,自适应负载电路退出工作模式。
本实用新型具有两种工作状态模式:
1、如图2所示的无总电流负载信号输入时的工作状态:
在该工作状态下,当开关电源输出电压Vout越低时,MOS管Q1吸收输出回路更大的电流,保证了开关电源的工作稳定。
该电路通过调整MOS管Q1阀值和电流区间,可以适应几乎所有的直流输出开关电源,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适用性。同时不影响额定条件下的电源效率。
2、如图3所示的有总电流负载信号输入时的工作状态:
在该工作状态下,MOS管Q1可以自动匹配电路负载。当电路处于空载时,MOS管Q1吸收回路电流最大,当电路负载达到额定输出时,本实用新型退出工作模式,此时电路工作在规定的工作模式状态,保证了开关电源工作的稳定。

Claims (1)

1.自适应开关电源输出端负载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运算放大电路、控制电路和MOS管Q1;
运算放大电路包括10mΩ电阻R1、1KΩ电阻R2、1KΩ电阻R3、10KΩ电阻R4、10KΩ电阻R5和运算放大器U2B,运算放大器U2B的正向端分别连接10KΩ电阻R5的第一端和1KΩ电阻R2的第一端,10mΩ电阻R1的第一端与1KΩ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10mΩ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10KΩ电阻R5的第二端和1KΩ电阻R3的第一端并接地,1KΩ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2B的反向端和10KΩ电阻R4的第一端,10KΩ电阻R4的第二端与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连接;
控制电路包括1KΩ电阻R6、1mΩ电阻R7、1KΩ电阻R8、2KΩ电阻R9、240KΩ电阻R10、1KΩ电阻R11、1pF电容C1、1uF电容C2、500mV的电压门限V1和运算放大器U2A,所述500mV的电压门限V1的负极端接地,5 00mV的电压门限V1的正极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正向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2A的反向端分别连接1KΩ电阻R6的第一端和1mΩ电阻R7的第一端,1KΩ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放大器U2A的输出端分别连接1KΩ电阻R8的第一端和1mΩ电阻R7的第二端,1pF电容C1并联在1mΩ电阻R7的两端,1uF电容C2和2KΩ电阻R9串联后并联在1pF电容C1的两端,所述240KΩ电阻R10的第一端与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240KΩ电阻R10的第二端与1KΩ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1KΩ电阻R11的第二端为开关电源负载电流采样输入端;
控制电路的1KΩ电阻R11的第一端同时还与运算放大电路的运算放大器U2B的正向端连接,所述MOS管Q1的D端与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 MOS管Q1的S端与运算放大电路的10mΩ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 MOS管Q1的G端与1KΩ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
CN201420352071.3U 2013-12-11 2014-06-30 自适应开关电源输出端负载电路 Active CN203933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2071.3U CN203933351U (zh) 2013-12-11 2014-06-30 自适应开关电源输出端负载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08774.8 2013-12-11
CN201320808774 2013-12-11
CN201420352071.3U CN203933351U (zh) 2013-12-11 2014-06-30 自适应开关电源输出端负载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33351U true CN203933351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29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52071.3U Active CN203933351U (zh) 2013-12-11 2014-06-30 自适应开关电源输出端负载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333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5371A (zh) * 2019-12-05 2021-06-08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流控制电路
CN112965003A (zh) * 2021-02-01 2021-06-15 佛山市博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老化负载电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5371A (zh) * 2019-12-05 2021-06-08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流控制电路
CN112965003A (zh) * 2021-02-01 2021-06-15 佛山市博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老化负载电路
CN112965003B (zh) * 2021-02-01 2024-04-30 佛山市博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老化负载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0773B (zh) 一种自适应假负载电路
CN103731033A (zh) 一种具有恒功率输出特性的宽范围直流电源
CN203618179U (zh) 稳压可调光led驱动电源电路
CN104836430A (zh) 一种应用于双向变换器的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的优化方法
CN203933351U (zh) 自适应开关电源输出端负载电路
CN105762854B (zh) 一种电池供电电路及供电方法
CN103701341A (zh) 电压跟随式深度负反馈恒流源装置
CN204257515U (zh) 继电器控制电路
CN104393760A (zh) 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正负输出低压差调整电路
CN104253954A (zh) 低功耗的恒流及背光控制电路和电视机
CN206389278U (zh) 自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CN105116950B (zh) 一种高效率低纹波的数控直流稳压电源
CN104953868A (zh) 基于相敏检波电路的脉冲调宽式开关稳压电源
CN203926087U (zh) 燃气热水器用直流风机控制装置
CN204707309U (zh) 一种基于pwm的调光电路
CN103677050A (zh) 压控恒流源电路
CN203984727U (zh) 一种用于led灯的pwm调光电路
CN203884027U (zh) 多路自适应负载的led恒流驱动电路
CN203289074U (zh) 电源直供保护电路及机顶盒
CN204705931U (zh) 宽范围可调线性稳压电源
CN204349824U (zh) 一种基于多级功率放大平衡调制电路的开关稳压电源
CN204965243U (zh) 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CN103123511A (zh) 混合型稳压电源
CN104953867A (zh) 基于相敏检波电路的平衡调制式开关稳压电源
CN110868066A (zh) 基于等速趋近率下dc-dc变换器滑模控制电路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