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07779U - 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除湿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907779U CN203907779U CN201420286851.2U CN201420286851U CN203907779U CN 203907779 U CN203907779 U CN 203907779U CN 201420286851 U CN201420286851 U CN 201420286851U CN 203907779 U CN203907779 U CN 2039077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enser
- evaporimeter
- compressor
- installation portion
- dehumidifi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压缩机,压缩机设在壳体内;蒸发器,蒸发器的一端与压缩机相连;冷凝器,冷凝器的一端与蒸发器的另一端相连,冷凝器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相连,其中部分冷凝器位于蒸发器的下方以使蒸发器上的冷凝水滴落至冷凝器上再流出;以及风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部分冷凝器位于蒸发器的下方,蒸发器上的冷凝水可以直接滴落到冷凝器上,由于滴落到冷凝器上的冷凝水的水量较小,冷凝水与冷凝器换热的同时,对冷凝器与空气的换热影响较小,由此,可以提高冷凝器的工作效率,降低压缩机的热负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整体式除湿机的冷凝水,由于水温较露点温度低,携带了一部分制冷量,这部分制冷量没有增加除湿量,反而增加了压缩机制冷输出的负担。这部分制冷量的回收利用,一直在行业内是个技术难题。相关技术中,为收集利用这部分冷凝水的制冷量,额外增加了一个接水盘,使得蒸发器上的水可以收集起来流到冷凝器上,增加了成本和装配工艺复杂性。
另外,相关技术中,为了利用冷凝水,把接水盘冷凝器底部接水盘设计成凹槽形状,收集蒸发器析出的冷凝水,以便冷凝器底部可以安装到凹槽内进行泡水换热,这种方法由于泡水段的冷凝器无法被风吹到,且需要增加冷凝器长度以便可以沉下去泡水,因此不但成本增加了,且为了使冷凝器底部伸入到水中,舍弃了与空气的对流换热,使得除湿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结构简单、除湿效率高的除湿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在所述壳体内;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相连;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相连,其中部分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方以使所述蒸发器上的冷凝水滴落至所述冷凝器上再流出;以及设在壳体内的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部分冷凝器位于蒸发器的下方,蒸发器上的冷凝水可以直接滴落到冷凝器上,由于滴落到冷凝器上的冷凝水的水量较小,冷凝水与冷凝器换热的同时,对冷凝器与空气的换热影响较小,由此,可以提高冷凝器的工作效率,降低压缩机的热负荷。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除湿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蒸发器的迎风面与进风方向之间具有第一锐角。可选地,所述第一锐角的范围为10°-80°。优选地,所述第一锐角的范围为30°-6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所述冷凝器的下端位于所述蒸发器的正下方,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均形成为板状且相互平行,所述冷凝器的长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的长度。由此,可使蒸发器上的冷凝水能够滴落至部分冷凝器上。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设在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且所述进风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所述压缩机邻近所述出风口设置。由此,延长空气在壳体内的流动路径,提高压缩机周围空气的流动速度,降低压缩机的热负荷,提高压缩机的能效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安装部至第四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设置用于安装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四安装部相对设置用于安装所述冷凝器。
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蒸发器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四安装部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冷凝器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由此,可以简化装配过程,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除湿机还包括:用于存储冷凝水的水箱,所述水箱上端具有敞开口且设在所述蒸发器的下方;以及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水箱之间,所述接水盘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敞开口相对的排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蒸发器和冷凝器与第一安装部至第四安装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除湿机100,
壳体10,进风口11,出风口12,第一安装部13,第二安装部14,
第三安装部15,第四安装部16,第一卡槽17,第二卡槽18,
蒸发器20,迎风面21,
冷凝器30,压缩机40,风机50,
接水盘60,排水口61,
水箱70,敞开口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100。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100,包括:壳体10、蒸发器20、冷凝器30、压缩机40以及风机50。其中,蒸发器20、冷凝器30、压缩机40以及风机50均设在壳体10内。
具体而言,壳体10上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风机50在壳体内产生负压,以将空气从进风口11吸入,再由出风口12排出。优选地,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分别设在壳体10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且进风口11的位置高于出风口12的位置。由此,可以有效利用壳体10内的空间,提高空气在除湿机100内穿过的时间。蒸发器20与冷凝器30相连,且蒸发器20邻近进风口11设置。部分冷凝器30位于蒸发器20的下方(如图1中所示的下方)以使蒸发器20上的冷凝水滴落至冷凝器30上再流出。
如图1所示,压缩机40分别与蒸发器20和冷凝器30相连。优选地,压缩机40邻近出风口12设置。由此,除湿机100内部的空气先与压缩机40进行热交换后,再从出风口12排出,以将压缩机40表面的温度带走,从而降低了压缩机40的热负荷,提高了压缩机40的能效比。
当风机50工作时,壳体10外部潮湿的空气由进风口11进入到壳体10内部,并沿着如图1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流动。当潮湿的空气经过蒸发器20时,由于蒸发器20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流经蒸发器20时将会冷凝变为冷凝水,附着在蒸发器20上。当蒸发器20上的聚集足够多的冷凝水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冷凝水将朝向蒸发器20的底部流动(如图1中箭头c所示),最终冷凝水将滴落在位于蒸发器20下方的部分冷凝器30上。
经过蒸发器20的空气变为相对干燥的空气,在风机50的作用下,相对干燥的空气再经过冷凝器30,最后由出风口12排出。可以理解的是,潮湿的空气在壳体10内经过蒸发器20进行冷凝除湿变为干燥的空气后,再经过冷凝器30,加速了冷凝器30周围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可以对冷凝器30进行有效地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冷凝水的温度较露点温度低,除湿机产生的冷凝水中携带了一部分制冷量,这部分制冷量没有增加除湿量,反而增加了压缩机制冷输出的负担。为回收该部分冷量,相关技术中,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增设引流装置,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和装配工艺复杂性。在另外一个相关技术中,将冷凝管底部浸入到冷凝水中,使得冷凝器底部舍弃了与空气的对流换热,使得除湿机的除湿效果不明显。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100,由蒸发器20上滴落下的温度较低的冷凝水可以先与冷凝器30进行热交换,以降低冷凝器30的温度,进而实现了冷量的回收和利用。此外,由于冷凝水只与部分冷凝器30接触,冷凝水温度上升幅度较小,而不会汽化变成水蒸气,从而避免了因冷凝水汽化而影响除湿机100的除湿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100,部分冷凝器30位于蒸发器20的下方,蒸发器20上的冷凝水可以直接滴落到冷凝器30上,由于滴落到冷凝器30上的冷凝水的水量较小,冷凝水与冷凝器30换热的同时,对冷凝器30与空气的换热影响较小,由此,可以提高冷凝器30的工作效率,降低压缩机40的热负荷。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蒸发器20的迎风面21与进风方向之间具有第一锐角,第一锐角可以表示为∠α。需要说明的是,进风方向是指空气由进风口11进入到壳体10内的方向,例如,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进风方向为图1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可选地,第一锐角∠α的范围为10°-80°。优选地,∠α的范围为30°-6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20与冷凝器30均可以形成为板状且相互平行。当然,蒸发器20和冷凝的形状并不限于此,只要其能够使蒸发器20上的冷凝水滴落至部分冷凝器30上即可,例如,蒸发器20和冷凝器30均可以形成为圆弧状。如图1所示,为了使蒸发器20上的冷凝水能够滴落至部分冷凝器30上,冷凝器30的长度大于蒸发器20的长度,且冷凝器30的下端位于蒸发器20的正下方。当冷凝水滴落至冷凝器30的下端时,可以与冷凝器30进行换热,同时,冷凝水只与部分冷凝器30接触,与冷凝器30换热后的冷凝水的温度上升幅度小,而不至于会被汽化变成水蒸气,从而降低了因冷凝水蒸发对除湿机100的除湿量造成的影响。
如图1所示,除湿机100还包括接水盘60和水箱70。具体地,接水盘60设在位于蒸发器20的下方,以收集由冷凝器30滴落下来的冷凝水。水箱70设在接水盘60的下方,用于盛放冷凝水。水箱70上端具有敞开口71,接水盘60的底壁上设有与敞开口71相对的排水口61,由冷凝器30上滴落下来的冷凝水将汇集到接水盘60内,并通过接水盘60的排水口61排出到水箱70中。
为了保证冷凝器30和压缩机40的散热效果,冷凝器30和压缩机40分别设在风机50的两侧,且风机50所在的平面与进风方向(例如图1中箭头a所示)具有第二锐角,第二锐角可以表示为∠β。由此,风机50可将经过冷凝器30的空气吹向压缩机40,从而提高了压缩机40和冷凝器30的散热效果,降低了压缩机40的热负荷,提高了压缩机40的能效比。优选地,第二锐角∠β与第一锐角∠α相等,即∠β=∠α。换言之,风机50所在的平面与蒸发器20的迎风面21相互平行。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壳体10内设有第一安装部13至第四安装部16,第一安装部13与第二安装部14相对设置用于安装所述蒸发器20,第三安装部15与第四安装部16相对设置用于安装冷凝器30。优选地,第一安装部13至第四安装部16与壳体10为一体成型件。由此,可以简化加工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第一安装部13和第二安装部14的具体形状不做特殊限制,只要其保证使蒸发器20的迎风面与进风方向具有第一锐角∠α即可。例如,在如图2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安装部13与第二安装部14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17,蒸发器20卡接在第一卡槽17内。
同样地,对第三安装部15和第四安装部16的具体形状不做特殊限制,只要其可以使冷凝器30的下端位于蒸发器20的下方,且保证蒸发器20上滴落下的冷凝水能够先滴落至部分冷凝器30上,再滴落到接水盘60中即可。例如,第三安装部15与第四安装部16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二卡槽18,冷凝器30卡接在第二卡槽18内。
下面参照图1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100的工作时壳体10内气体流动过程和冷凝水的流动过程。
当风机50起动时,壳体10外部潮湿的空气由沿着进风方向(如图1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由进风口11进入到壳体10内,并流向蒸发器20。由于蒸发器20的温度较低,潮湿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流经蒸发器20时将会冷凝为冷凝水,附着在蒸发器20上。当蒸发器20上的聚集足够多的冷凝水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冷凝水将朝向蒸发器20的底部流动(如图1中箭头c所示),最终滴落在位于蒸发器20下方的冷凝器30下端上。
当冷凝水滴落至冷凝器30的下端时,可以与冷凝器30进行换热,同时冷凝水只与部分冷凝器30接触,与冷凝器30换热后的冷凝水的温度上升幅度较小,而不至于被汽化变成水蒸气,从而降低了因冷凝水蒸发对除湿机100的除湿量造成的影响。
如图1中的箭头b所示,经过蒸发器20的空气变为相对干燥的空气,在风机50的作用下,相对干燥的空气再经过冷凝器30和压缩机40,最后由出风口12排出。可以理解的是,相对干燥的空气,经过冷凝器30和压缩机40时,加速了冷凝器30和压缩机40周围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可以对冷凝器30和压缩机40进行有效地散热,进而降低了压缩机40的热负荷,提高了压缩机40的能效比。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在所述壳体内;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相连;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相连,其中部分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方以使所述蒸发器上的冷凝水滴落至所述冷凝器上再流出;以及
设在壳体内的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的迎风面与进风方向之间具有第一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锐角的范围为10°-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锐角的范围为3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下端位于所述蒸发器的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均形成为板状且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长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设在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且所述进风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邻近所述出风口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安装部至第四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设置用于安装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四安装部相对设置用于安装所述冷凝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蒸发器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四安装部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冷凝器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存储冷凝水的水箱,所述水箱上端具有敞开口且设在所述蒸发器的下方;以及
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水箱之间,所述接水盘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敞开口相对的排水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86851.2U CN203907779U (zh) | 2014-05-30 | 2014-05-30 | 除湿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86851.2U CN203907779U (zh) | 2014-05-30 | 2014-05-30 | 除湿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907779U true CN203907779U (zh) | 2014-10-29 |
Family
ID=51782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28685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07779U (zh) | 2014-05-30 | 2014-05-30 | 除湿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90777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06450A (zh) * | 2014-05-30 | 2014-08-27 | 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除湿机 |
CN109772110A (zh) * | 2019-03-05 | 2019-05-21 | 江苏久朗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冷热源的高效除雾器 |
-
2014
- 2014-05-30 CN CN201420286851.2U patent/CN20390777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06450A (zh) * | 2014-05-30 | 2014-08-27 | 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除湿机 |
CN109772110A (zh) * | 2019-03-05 | 2019-05-21 | 江苏久朗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冷热源的高效除雾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00396B (zh) | 减少白烟发生装置及利用其的废热及用水回收方法 | |
US20160356549A1 (en) | Cooling Tower Drift Eliminator | |
CN102757105A (zh) | 低温蒸发冷凝降雨热泵循环系统 | |
EP3087335A1 (en) | Distributor for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 |
CN203907779U (zh) | 除湿机 | |
CN101913461B (zh) | 防顶部滴水的电器设备容器 | |
CN220213977U (zh) | 一种高效的丝网除雾器 | |
CN104713167A (zh) | 空调系统 | |
CN105546678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US20100212346A1 (en) | Wicking condensate evaporator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
CN203395996U (zh) | 空调 | |
CN104006450A (zh) | 除湿机 | |
JP5196722B2 (ja) | 圧縮空気の除湿装置 | |
CN205049004U (zh) | 一种向上喷淋式除霾水汽能收集器 | |
CN203628855U (zh) | 一种上出风防吹水的侧壁装机柜空调 | |
CN103453586A (zh) | 除湿机及除湿机冷凝器的冷却方法 | |
CN101749847A (zh) | 除湿机的热交换器安装结构 | |
CN202835727U (zh) | 空调器 | |
KR101239181B1 (ko) | 흡입펌프를 장착한 옥외용 휘발성 유기화합물 회수장치 | |
CN205897348U (zh) | 制冷系统 | |
CN204006380U (zh) | 除湿机 | |
CN211896840U (zh) | 一种天然气除湿装置 | |
KR101582399B1 (ko) | 제습기 | |
CN205066219U (zh) | 换热设备 | |
CN105333598A (zh) | 一种风柜分层挡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70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