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05665U - 摩托车一锁双开结构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一锁双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05665U
CN203905665U CN201420281931.9U CN201420281931U CN203905665U CN 203905665 U CN203905665 U CN 203905665U CN 201420281931 U CN201420281931 U CN 201420281931U CN 203905665 U CN203905665 U CN 203905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g
installing plate
line installing
lock cor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819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中越
吴志畅
秦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819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05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05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0566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一锁双开结构,锁芯(1)的一端伸出外壳(2)外,并在锁芯(1)的伸出部分上套装第一拉索安装板(3)和第二拉索安装板(4),两个拉索安装板相对端的空腔组成容置腔,锁芯(1)上的拨块(5)伸入该容置腔中,与拨块(5)相配合的两个挡块(6)分别设置在两个拉索安装板上,在容置腔中还装有扭簧(7),该扭簧(7)的两个支脚分别与两个定位块抵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一锁双开的功能,并且开锁后能自动复位,不仅开锁操作简单,运转灵活,可靠性好,而且大大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了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用于摩托车座垫和置物箱,还可以应用在其它需要一锁双开的场合,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Description

摩托车一锁双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一锁双开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座垫和置物箱一般各自配备一个锁具,座垫或置物箱的开闭由对应的锁具来控制,这样不仅零部件较多,装配操作复杂,生产成本高,而且用户需配备两把钥匙,使用时需要甄别筛选正确的钥匙才能打开对应的锁具,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方便使用的摩托车一锁双开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一锁双开结构,在外壳(2)中穿设锁芯(1),锁芯(1)能相对外壳(2)原地转动,所述锁芯(1)的一端伸出外壳(2)外,并在锁芯(1)的伸出部分上套装第一拉索安装板(3)和第二拉索安装板(4),第一拉索安装板(3)与第二拉索安装板(4)紧挨在一起,在两个拉索安装板的相对端均开设有空腔,两个拉索安装板的空腔相对接,组成容置腔,所述锁芯(1)上设置的拨块(5)伸入该容置腔中,与拨块(5)相配合的两个挡块(6)一个设置于第一拉索安装板(3)上,另一个设置于第二拉索安装板(4)上,两个挡块(6)和拨块(5)位于同一圆周上,在所述容置腔中还装有扭簧(7),该扭簧(7)的一个支脚与第一定位块(8)相抵接,第一定位块(8)设置于第一拉索安装板(3)上,扭簧(7)的另一个支脚与第二定位块(9)相抵接,第二定位块(9)设置于第二拉索安装板(4)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第一拉索安装板和第二拉索安装板一个连接座垫锁拉索,另一个连接置物箱锁拉索。当钥匙插入锁芯的锁孔时,通过拧动钥匙可以在圆周方向正向或反向转动锁芯,锁芯上的拨块随锁芯一起转动。在拨块转动的过程中,拨块要么推动第一拉索安装板上的挡块,使第一拉索安装板转动,要么推动第二拉索安装板上的挡块,使第二拉索安装板转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钥匙控制锁芯正转或反转,能够使对应的拉索安装板带动座垫锁拉索或置物箱锁拉索,实现座垫或置物箱的打开。两个拉索安装板其中一个转动的时候,另一个静止,这样在其中一个拉索安装板转动的时候,该拉索安装板通过对应的定位块压缩扭簧,松开钥匙后,在扭簧的回弹力作用下,拉索安装板和锁芯能够自动复位。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锁双开的功能,通过一个锁具能够同时控制摩托车座垫和置物箱的打开,由此大大减少了零部件,简化了装配工艺,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方便了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摩托车上,还可应用在其它需要一锁双开的场合,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所述锁芯(1)的头部具有凸台(10),该凸台(10)伸入外壳(2)内,并与外壳(2)内的台阶面贴合,在所述锁芯(1)上靠近凸台(10)的位置设有凸块(11),与该凸块(11)配合的两个限位块(12)设置在外壳(2)内的台阶面上,且凸块(11)和两个限位块(12)位于同一圆周上。以上结构一方面易于装配,能够确保锁芯相对于外壳在周向上转动灵活;另一方面,两个挡块与凸块配合,对锁芯周向限位,使锁芯只能正转或反转,且不能整圈转动,由此确保了一锁双开的可靠性。
所述第一拉索安装板(3)及第二拉索安装板(4)的主体为圆形,在各拉索安装板的外壁上一体形成有两个相并排的支耳(13),并且第一拉索安装板(3)上的支耳(13)与第二拉索安装板(4)上的支耳(13)在周向上错位。以上结构拉索安装板造型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并且在支耳上连接拉索方便,能确保拉索安装板与拉索运动的同步性;两个拉索安装板上的支耳在周向上错位,既便于拉索布置,又能够防止两根拉索发生干涉或缠绕。
在所述锁芯(1)上沿径向穿设有开口销(14),该开口销(14)对第二拉索安装板(4)限位,所述第一拉索安装板(3)的一端紧挨第二拉索安装板(4),第一拉索安装板(3)的另一端由外壳(2)限位。以上结构能够实现锁芯及拉索安装板的轴向定位,使锁芯及拉索安装板只能在周向上转动,不会发生轴向位移,并能有效防止锁芯从外壳中退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一锁双开的功能,并且开锁后能自动复位,不仅开锁操作简单,运转灵活,可靠性好,而且大大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了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用于摩托车座垫和置物箱,还可以应用在其它需要一锁双开的场合,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拉索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锁芯1、外壳2、第一拉索安装板3、第二拉索安装板4、扭簧7和开口销14等构成。其中,锁芯1穿设在外壳2的中心孔中,锁芯1与外壳2之间间隙配合,锁芯1能相对外壳2转动。在锁芯1的头部一体形成有凸台10,该凸台10部分伸入外壳2内,且凸台10与外壳2内的台阶面贴合。在所述锁芯1上靠近凸台10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凸块11,与该凸块11配合的两个限位块12设置在外壳2内的台阶面上,且凸块11和两个限位块12位于同一圆周上。两个限位块12对凸块11起阻挡限位的作用,使锁芯1相对于外壳2只能在周向正转或反转,且不能整圈转动。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锁芯1的尾端伸出外壳2外,并在锁芯1的伸出部分上设置第一拉索安装板3和第二拉索安装板4,第一拉索安装板3位于第二拉索安装板4与外壳2之间。所述第一拉索安装板3和第二拉索安装板4结构相同,两个拉索安装板的主体均为圆形,这两个拉索安装板套装在锁芯1上,并与锁芯1间隙配合。在锁芯1的尾端沿径向穿设有开口销14,该开口销14对第二拉索安装板4轴向限位,所述第一拉索安装板3的一端紧挨第二拉索安装板4,第一拉索安装板3的另一端由外壳2限位。两个拉索安装板3、4在开口销14及外壳2的轴向定位作用下,各自只能够发生周向转动。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第一拉索安装板3的外壁上一体形成有两个相并排的支耳13,第二拉索安装板4的外壁上也一体形成有两个相并排的支耳13。第一拉索安装板3上的支耳13与第二拉索安装板4上的支耳13在周向上错位。其中一个拉索安装板上的支耳13连接座垫锁拉索(图中未画出),座垫锁拉索连接座垫锁座;另一个拉索安装板上的支耳13连接置物箱锁拉索(图中未画出),置物箱锁拉索连接置物箱锁座。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第一拉索安装板3与第二拉索安装板4的相对端均开设有形状大小相同的圆形空腔,两个拉索安装板的空腔相对接,组成容置腔。所述锁芯1上固定设置的拨块5伸入该容置腔中,与拨块5相配合的两个挡块6一个设置于第一拉索安装板3上,另一个设置于第二拉索安装板4上,两个挡块6和拨块5位于同一圆周上,并且挡块6位于各自拉索安装板的空腔中。在所述容置腔中还装有扭簧7,该扭簧7的一个支脚与第一定位块8相抵接,第一定位块8固定设置于第一拉索安装板3上,并位于第一拉索安装板3的空腔中,第一定位块8的悬空端伸入第二拉索安装板4的空腔中。扭簧7的另一个支脚与第二定位块9相抵接,第二定位块9固定设置于第二拉索安装板4上,该第二定位块9位于第二拉索安装板4的空腔中,第二定位块9的悬空端伸入第一拉索安装板3的空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钥匙15插入锁芯1的锁孔时,通过拧动钥匙15可以在圆周方向正向或反向转动锁芯1,锁芯1上的拨块5随锁芯1一起转动。在拨块5转动的过程中,拨块5要么推动第一拉索安装板3上的挡块6,使第一拉索安装板3转动,要么推动第二拉索安装板4上的挡块6,使第二拉索安装板4转动。通过钥匙15控制锁芯1正转或反转,能够使对应的拉索安装板带动座垫锁拉索或置物箱锁拉索,实现座垫或置物箱的打开。两个拉索安装板其中一个转动的时候,另一个静止,这样在其中一个拉索安装板转动的时候,该拉索安装板通过对应的定位块压缩扭簧,松开钥匙后,在扭簧7的回弹力作用下,拉索安装板和锁芯能够自动复位。

Claims (4)

1.一种摩托车一锁双开结构,在外壳(2)中穿设锁芯(1),锁芯(1)能相对外壳(2)原地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1)的一端伸出外壳(2)外,并在锁芯(1)的伸出部分上套装第一拉索安装板(3)和第二拉索安装板(4),第一拉索安装板(3)与第二拉索安装板(4)紧挨在一起,在两个拉索安装板的相对端均开设有空腔,两个拉索安装板的空腔相对接,组成容置腔,所述锁芯(1)上设置的拨块(5)伸入该容置腔中,与拨块(5)相配合的两个挡块(6)一个设置于第一拉索安装板(3)上,另一个设置于第二拉索安装板(4)上,两个挡块(6)和拨块(5)位于同一圆周上,在所述容置腔中还装有扭簧(7),该扭簧(7)的一个支脚与第一定位块(8)相抵接,第一定位块(8)设置于第一拉索安装板(3)上,扭簧(7)的另一个支脚与第二定位块(9)相抵接,第二定位块(9)设置于第二拉索安装板(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一锁双开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锁芯(1)的头部具有凸台(10),该凸台(10)伸入外壳(2)内,并与外壳(2)内的台阶面贴合,在所述锁芯(1)上靠近凸台(10)的位置设有凸块(11),与该凸块(11)配合的两个限位块(12)设置在外壳(2)内的台阶面上,且凸块(11)和两个限位块(12)位于同一圆周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一锁双开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拉索安装板(3)及第二拉索安装板(4)的主体为圆形,在各拉索安装板的外壁上一体形成有两个相并排的支耳(13),并且第一拉索安装板(3)上的支耳(13)与第二拉索安装板(4)上的支耳(13)在周向上错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一锁双开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锁芯(1)上沿径向穿设有开口销(14),该开口销(14)对第二拉索安装板(4)限位,所述第一拉索安装板(3)的一端紧挨第二拉索安装板(4),第一拉索安装板(3)的另一端由外壳(2)限位。
CN201420281931.9U 2014-05-29 2014-05-29 摩托车一锁双开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05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1931.9U CN203905665U (zh) 2014-05-29 2014-05-29 摩托车一锁双开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1931.9U CN203905665U (zh) 2014-05-29 2014-05-29 摩托车一锁双开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05665U true CN203905665U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79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81931.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05665U (zh) 2014-05-29 2014-05-29 摩托车一锁双开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056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2091A (zh) * 2014-05-29 2014-08-13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双开式锁具
CN106869625A (zh) * 2017-03-13 2017-06-20 宁波生久柜锁有限公司 自动复位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2091A (zh) * 2014-05-29 2014-08-13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双开式锁具
CN106869625A (zh) * 2017-03-13 2017-06-20 宁波生久柜锁有限公司 自动复位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09512U (zh) 一种可以简单找回密码的密码锁结构
CN205480026U (zh) 可锁定位置的屏幕支撑装置
CN203905665U (zh) 摩托车一锁双开结构
CN203214524U (zh) 插销
CN203685837U (zh) 斜齿轮传动式360度双轴同步阻尼转轴
CN204311866U (zh) 一种双向开锁的密码锁
CN103982091B (zh) 摩托车双开式锁具
CN204436041U (zh) 提示是否锁门的钥匙
CN104453478B (zh) 一种箱包旋转密码锁
CN204311872U (zh) 一种箱包旋转密码锁
CN201574630U (zh) 三排双向插芯式锁头总成
CN205558549U (zh) 一种一体成型硅胶锁
CN201763063U (zh) 折叠钥匙
CN202896286U (zh) 车辆的油箱封盖装置
CN207744002U (zh) 一种翻盖老人机
CN203252221U (zh) 抽屉面板的调节装置
CN206801271U (zh) 可限制旋转角度的锁芯装置及安装有该锁芯装置的挂锁
CN201747137U (zh) 钥匙
CN203957720U (zh) 一种滚轮组件
CN204141177U (zh) 旋转连接机构及采用该旋转连接机构的云台支撑架
CN206243362U (zh) 一种多自由度电动平衡车车把
CN204627157U (zh) 异形珠跨孔同心结构锁芯
CN102651949B (zh) 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壳体锁定装置
CN204754488U (zh) 一种组合式电子锁
CN207297545U (zh) 一种童车旋转部件锁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16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