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04074U - 一种水体多功能生态修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体多功能生态修复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904074U CN203904074U CN201420211354.6U CN201420211354U CN203904074U CN 203904074 U CN203904074 U CN 203904074U CN 201420211354 U CN201420211354 U CN 201420211354U CN 203904074 U CN203904074 U CN 2039040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culturing room
- water body
-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 multifunctional ecolog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体多功能生态修复设备,包括培养室,培养室顶部开设有出水口、底部开设有进出口,所述的培养室外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漂浮物,进出口处连接有进水机电装置,出水口处连接有喷头,培养室内放置有生态修复剂,生态修复设备上安装有控制进水机电装置用的配电盒;所述的进水机电装置具有防水功能,进水机电装置外部套设有过滤网格;所述的连接件为固定连杆,漂浮物为浮板;所述的出水口与喷头之间安装有监测仪表,监测仪表监测培养室内水体的温度、流量和压力;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用,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水环境,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提高水的质量,恢复生态,可以作为装饰物放在水面上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质调节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水体多功能生态修复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大量的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湖泊当中,过多的污染物的进入,超出了河流湖泊的自净功能,使得河流湖泊长期处于富营养状态,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各种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体发黑发臭,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人体健康。
目前常用的水域治理方法有:1、增氧曝气法;2、生态浮岛法;3、沉水植物种植;4、化学沉淀法;5、人工生物菌种投放;6、清淤法。
1、增氧曝气法指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达到水体中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水体中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2、生态浮岛法是利用浮岛植物的根系在水中形成的富氧环境和根系表面的生物膜能高效的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而根系膜内微生物产生的多聚糖能有效吸附水中悬浮物,达到缓解水体富营养的目的。
3、沉水植物法是利用沉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氮、磷元素等)这一特性,在治理水域种植沉水植物,将治理水域中富营养物质转移到沉水植物中,采用每年有计划地收割沉水植物的方式转移水体中过量的营养物质,从而达到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
4、化学沉淀法是指向废水中投加某些化学物质,使它和废水中欲去除的污染物发生直接的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而使污染物分离除去的方法。
5、人工生物菌种投放法是指治理水域中投放经过人为培养的某一种或者几种增强性生物菌种,利用特定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来消耗水体中富营养物质,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6、清淤法是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转移到其他地方,从而起到缓解水体黑臭的作用。
上述几种常用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同的缺点:
1、曝气增氧只是简单地给水体中的微生物提供了一个充足氧气的外部条件,仅仅改善了微生物的代谢条件,但是没有提供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的均衡营养的物质条件,对水域生态的改善修复作用较小。而且曝气增氧设备的配套措施安装复杂,增氧设备的放置影响了整个水体景观效果。
2、浮岛植物属于生物链高端生物,通过人为增加食物链高端生物来逆向改善水体环境的效果不明显。并且浮岛植物为原水域生态系统以外的物种,可能引起生态灾难。
3、沉水植物受治理水域水位变化影响较大,在透明度较低且水位变化较大的水域,沉水植物的得不到足够的光照条件,很难成活,死亡腐烂后的沉水植物反而会成为污染源。并且沉水植物属于生物链高端生物,通过人为增加食物链高端生物来逆向改善水体环境的效果不明显。
4、由于化学法普遍要加入大量的化学药剂,并成为沉淀物的形式沉淀出来。这就决定了化学法处理后会存在大量的二次污染,如大量废渣的产生,而这些废渣的处理目前尚无较好的处理处置方法,所以对其在工程上的应用和以后的可持续发展都存在巨大的负面作用。
5、人工生物菌种投放法所用的菌种比较单一,效果不持续,需要定期播撒,不同的水质用量难以控制,成本投入较高,并且通过实验室培养后的菌种未必能适应河道复杂环境,外来微生物的引入可能造成水域生态灾难。
6、清淤过程中,污染物的转移和处理的成本相当高,并且污染物在转移和处理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水体多功能生态修复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措施:
一种水体多功能生态修复设备,包括培养室,培养室顶部开设有出水口、底部开设有进出口,所述的培养室外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漂浮物,进出口处连接有进水机电装置,出水口处连接有喷头,培养室内放置有生态修复剂,生态修复设备上安装有控制进水机电装置用的配电盒;
所述的进水机电装置具有防水功能,进水机电装置外部套设有过滤网格;
所述的连接件为固定连杆,漂浮物为浮板;
所述的出水口与喷头之间安装有监测仪表,监测仪表监测培养室内水体的温度、流量和压力;
所述的浮板上安装有由配电盒控制的景观灯;
所述的出水口处安装有出水过滤网,进出口处安装有进水过滤网;
所述的进水过滤网与进水机电装置之间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防止培养室内的水体和生态修复剂回流到进水机电装置内;
所述的生态修复剂由淀粉、生物聚酯、葡萄糖、细胞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生物酶和微量元素组成;
所述的生态修复剂为颗粒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用,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水环境,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提高水的质量,恢复生态,可以作为装饰物放在水面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水体多功能生态修复设备,包括培养室8,培养室8顶部开设有出水口、底部开设有进出口,所述的培养室8外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漂浮物,进出口处连接有进水机电装置10,出水口处连接有喷头1,培养室8内放置有生态修复剂,生态修复设备上安装有控制进水机电装置10用的配电盒2。
所述的进水机电装置10具有防水功能,进水机电装置10外部套设有过滤网格11。
所述的连接件为固定连杆6,漂浮物为浮板5。
所述的出水口与喷头1之间安装有监测仪表3,监测仪表3监测培养室8内水体的温度、流量和压力。
所述的浮板5上安装有由配电盒2控制的景观灯4。
所述的出水口处安装有出水过滤网7,进出口处安装有进水过滤网9。
所述的进水过滤网9与进水机电装置10之间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防止培养室8内的水体和生态修复剂回流到进水机电装置10内。
所述的生态修复剂由淀粉、生物聚酯、葡萄糖、细胞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生物酶和微量元素组成。
所述的生态修复剂为颗粒状。
进水机电装置10具有防水功能,能够在水中正常工作,并且能够提供一定水流量和水压力。
过滤网格11能够阻挡外部大粒径的污染物进入网格内部,防止进水机电装置10损坏和培养室8堵塞。过滤网格11能够进行拆卸,方便过滤网格11的清洗和更换。
进水机电装置10与培养室8之间通过螺纹接口连接。通过打开螺纹接口,可以拆卸进水机电装置10,并取下进水过滤网9进行清洗。
进水过滤网9和单向阀能够在保证水体正常流入的情况下,防止生态修复剂回流到进水机电装置10当中,防止进水机电装置10损坏。
出水过滤网7能够在保证水体正常流出的情况下,阻止生态修复剂溢出。
监测仪表3通过螺纹接口连接。监测仪表3能够监测培养室8内水体的温度、流量、压力或其它数据。
生态修复剂能够提供水体中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加快有益微生物的新城代谢功能并且使其大量繁殖。
拆卸掉监测仪表3和出水过滤网7,可以向培养室8内添加生态修复剂。
配电盒2能够为进水机电装置10和景观灯4提供电力支持,并且具有防水功能和漏电保护装置,确保用电安全。配电盒2通过防水电缆与外部电源连接。
喷头1能够将通过的水流按照特定的形状喷向空中,形成景观喷泉。喷头1特殊的构造能够将水体细化成无数小水滴,增大水体表面积,使得水体能够与空气充分接触,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
固定连杆6与浮板5连接,浮板5能够确保本实用新型漂浮在水面上。
景观灯4能够营造出夜间喷泉景观效果。
将本实用新型放在水上,外部水体通过进水机电装置10进入培养室8内,水体在培养室8内与生态修复剂充分接触后,通过喷头1四散喷向空中。
水体中土著有益微生物在培养室8内大量繁殖,大量繁殖后的微生物随水流经过喷头1后,分散喷向空中,与空气充分接触后又回到原来水体当中,形成水体由下往上,与空气接触后又回到水中的循环过程。上述过程大大提高了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在水体中形成一个富氧区域。与此同时,在培养室8内培养的大量有益微生物随着水流进入富氧区域,源源不断地消耗富氧区域的富营养物质,将富营养物质降解成无害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水体、恢复生态的目的。
综上所述,尽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水体多功能生态修复设备,包括培养室(8),培养室(8)顶部开设有出水口、底部开设有进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室(8)外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漂浮物,进出口处连接有进水机电装置(10),出水口处连接有喷头(1),培养室(8)内放置有生态修复剂,生态修复设备上安装有控制进水机电装置(10)用的配电盒(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多功能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机电装置(10)具有防水功能,进水机电装置(10)外部套设有过滤网格(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体多功能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为固定连杆(6),漂浮物为浮板(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体多功能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口与喷头(1)之间安装有监测仪表(3),监测仪表(3)监测培养室(8)内水体的温度、流量和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体多功能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板(5)上安装有由配电盒(2)控制的景观灯(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体多功能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口处安装有出水过滤网(7),进出口处安装有进水过滤网(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体多功能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过滤网(9)与进水机电装置(10)之间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防止培养室(8)内的水体和生态修复剂回流到进水机电 装置(10)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11354.6U CN203904074U (zh) | 2014-04-28 | 2014-04-28 | 一种水体多功能生态修复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11354.6U CN203904074U (zh) | 2014-04-28 | 2014-04-28 | 一种水体多功能生态修复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904074U true CN203904074U (zh) | 2014-10-29 |
Family
ID=51778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21135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04074U (zh) | 2014-04-28 | 2014-04-28 | 一种水体多功能生态修复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904074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45810A (zh) * | 2016-12-29 | 2017-05-31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式扩培投菌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
CN106946340A (zh) * | 2017-04-07 | 2017-07-14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微生物菌种培育装置及方法 |
CN113860504A (zh) * | 2021-08-30 | 2021-12-31 | 郝晓霞 | 一种湿地生态修复装置 |
CN115124150A (zh) * | 2022-06-17 | 2022-09-30 | 上海清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内置微生物发生装置的共生植能水生态修复系统 |
-
2014
- 2014-04-28 CN CN201420211354.6U patent/CN20390407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45810A (zh) * | 2016-12-29 | 2017-05-31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式扩培投菌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
CN106946340A (zh) * | 2017-04-07 | 2017-07-14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微生物菌种培育装置及方法 |
CN113860504A (zh) * | 2021-08-30 | 2021-12-31 | 郝晓霞 | 一种湿地生态修复装置 |
CN115124150A (zh) * | 2022-06-17 | 2022-09-30 | 上海清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内置微生物发生装置的共生植能水生态修复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23998B (zh) | 一种控制外来污染源及生态修复黑臭河道的净化方法 | |
CN104418427B (zh) | 一种水环境生态治理及修复系统及其应用 | |
CN202594863U (zh) | 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氧化塘 | |
CN203904074U (zh) | 一种水体多功能生态修复设备 | |
CN102464404B (zh) | 一种受污染河道水体修复治理方法及系统 | |
CN204039208U (zh) |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3194328U (zh) | 一体化循环水养殖净水装置 | |
CN101880106A (zh) | 兼具污水脱氮除磷与再生回用功能的多级串联景观生态塘 | |
CN208561850U (zh) | 一种微动力循环复氧式人工浮岛 | |
CN104030444A (zh) | 整合型微环境高效生态滤床系统 | |
CN110759602A (zh) | 一种净化黑臭河道支浜水质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 |
CN204824518U (zh) | 一种生活污水景观化处理系统 | |
CN205590424U (zh) | 一种太阳能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 |
CN103408199B (zh) | 一种景观水综合治理系统及方法 | |
CN206397213U (zh) | 一种多功能智能环保机 | |
CN219709276U (zh) | 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 | |
CN208791295U (zh) | 一种模块化高通量生物增强型浮动湿地 | |
CN205188038U (zh) | 一种治理水体污染的水生态系统操控治理装置 | |
CN201268619Y (zh) | 一种可以在多种水环境下使用的高效自由体生态基 | |
CN201433154Y (zh) | 景观水物理处理结合生态治理系统 | |
CN201144176Y (zh) | 单体微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 |
Xiao et al. | Marine factory farming techniques and equipment | |
CN211311033U (zh) | 一种净化水质用生态循环型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共生装置 | |
CN205188040U (zh) | 一种城市景观水体的水生态治理装置 | |
CN2776025Y (zh) | 生态家园的模拟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704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