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95960U - 欠压保护电路 - Google Patents

欠压保护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95960U
CN203895960U CN201420275745.4U CN201420275745U CN203895960U CN 203895960 U CN203895960 U CN 203895960U CN 201420275745 U CN201420275745 U CN 201420275745U CN 203895960 U CN203895960 U CN 203895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resistance
triode
under
stabilis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757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旋球
李建辉
赵勇
钟成
黄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Zhenhua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Zhenhu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Zhenhua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Zhenhu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Zhenhua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Zhenhu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Zhenhua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757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95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95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959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欠压保护电路,所述欠压保护电路包括分别连接于电压输入端的欠压控制电路和线性电源电路,所述欠压控制电路由第一稳压管DZ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构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供电电路阈值准确、电路简单,可满足对体积、可靠性要求高的军用模块电源电路的要求。

Description

欠压保护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欠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数供电电路,如DC/DC变换器等,都需要欠压保护电路,以对过低的输入电压进行限制,以防止输入电流过大及变换器工作异常。
简单的欠压保护电路可由两个分压电阻和一个三极管构成,但由于三极管工作于放大区的范围很宽,所以其欠压保护阈值范围也很宽,仅能应用于要求不高的场合,不能满足欠压保护阈值准确的供电电路的需要。
另外,采用比较器构成欠压保护电路虽可精确设置欠压保护阈值,但需要额外的比较器电路,电路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阈值准确、电路简单的欠压保护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欠压保护电路,包括分别连接于电压输入端的欠压控制电路和线性电源电路,所述欠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管DZ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
其中,第一稳压管DZ1的一极连接于电压输入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于第一稳压管DZ1的另一极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集电极连接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发射极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连接于一接地端,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线性电源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欠压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同时连接于电压输入端、第一稳压管DZ1的一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及线性电源电路,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连接于所述接地端。
进一步地,所述线性电源电路包括第二稳压管DZ2、第三三极管Q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
其中,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同时连接于电压输入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稳压管DZ1的一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发射极为电压输出端,基极同时连接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二稳压管DZ2的一极,第二稳压管DZ2的另一极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输入端为直流电压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欠压保护电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第一稳压管DZ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构成欠压控制电路的技术手段,从而达到了使供电电路阈值准确、电路简单的技术效果,可满足对体积、可靠性要求高的军用模块电源电路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欠压保护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欠压保护电路包括分别连接于电压输入端的欠压控制电路和线性电源电路,所述欠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管DZ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具体地,所述电压输入端为直流电压输入端。
其中,第一稳压管DZ1的一极连接于电压输入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于第一稳压管DZ1的另一极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集电极连接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发射极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连接于一接地端,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线性电源电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欠压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同时连接于电压输入端、第一稳压管DZ1的一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及线性电源电路,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连接于所述接地端。
所述线性电源电路包括第二稳压管DZ2、第三三极管Q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其中,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同时连接于电压输入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稳压管DZ1的一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发射极为电压输出端,基极同时连接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二稳压管DZ2的一极,第二稳压管DZ2的另一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欠压保护电路的基本原理如下:利用稳压管需要施加高于其稳压值,使其齐纳击穿后才有电流通过的特点,控制电源电路的开启或关闭,击穿电压即为要求保护的欠压阈值。
具体地,当电压输入端的输入电压Vin高于阈值Vz1时,第一稳压管DZ1齐纳击穿,其内有电流通过,其电流Iz1= ,电阻R1上的压降VR1=Iz1×R1=Vin-Vz1;当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流Ib1= 时,第一三极管Q1工作于饱和状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电压被拉低,工作于截止状态,对供电电路无影响。因而,正常工作情况下,输入电压Vin总是高于第一稳压管DZ1的击穿电压,所以电源工作正常。
当输入电压Vin低于阈值Vz1时,第一稳压管DZ1不会被击穿,其内没有电流通过,其电流Iz1=0,电阻R1上的压降VR1=0,第一三极管Q1工作于截止状态,第二三极管Q2基极电压升高,其基极电流Ib2=,第二三极管Q2导通,工作于饱和状态,用于供电电路调整的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电压被拉低,工作于截止状态,供电电路无输出,达到欠压保护的目的。
在所述线性电源电路中,当Vb点电压不受其它电路影响时,Vb电压等于第一稳压管DZ1的稳压值,输出电压Vo=Vz2-Vbe。
当输入电压Vin高于阈值Vz1时,Vb电压没有变化,电路不受影响正常输出。当输入电压Vin低于阀值Vz1时,欠压保护电路起作用,Vb电压接近于0V,电源无输出关闭。达到欠压保护目的,欠压阈值与Vz1相等。
因而,第一稳压管DZ1选取不同的稳压值,可以构成不同欠压阈值的欠压保护电路,其欠压保护阈值即稳压管的稳压值。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最简单的电路实现了阈值准确、设计灵活的欠压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欠压保护电路的有益效果归纳如下:
1、采用含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欠压保护电路构成的DC/DC变换器,其欠压保护阈值精确,精度取决于齐纳管的击穿电压精度。
2、采用含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欠压保护电路构成的DC/DC变换器,其欠压保护阈值设置灵活,采用不同击穿电压的齐纳管可构成不同的欠压保护阈值。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路简单,以最简单电路、最少器件达到设计要求,适合用于对体积、可靠性要求高的军用模块电路采用。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已经应用于高性能磁隔离DC/DC变换器的欠压保护电路设计,该类型DC/DC变换器可由于航天、航空等领域。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欠压保护电路包括分别连接于电压输入端的欠压控制电路和线性电源电路,所述欠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管DZ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
其中,第一稳压管DZ1的一极连接于电压输入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于第一稳压管DZ1的另一极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集电极连接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发射极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连接于一接地端,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线性电源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欠压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同时连接于电压输入端、第一稳压管DZ1的一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及线性电源电路,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连接于所述接地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电源电路包括第二稳压管DZ2、第三三极管Q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
其中,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同时连接于电压输入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稳压管DZ1的一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发射极为电压输出端,基极同时连接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二稳压管DZ2的一极,第二稳压管DZ2的另一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输入端为直流电压输入端。
CN201420275745.4U 2014-05-27 2014-05-27 欠压保护电路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95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75745.4U CN203895960U (zh) 2014-05-27 2014-05-27 欠压保护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75745.4U CN203895960U (zh) 2014-05-27 2014-05-27 欠压保护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95960U true CN203895960U (zh) 2014-10-22

Family

ID=51722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75745.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95960U (zh) 2014-05-27 2014-05-27 欠压保护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9596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5748A (zh) * 2015-11-02 2017-05-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一种两路输出直流电源的加电逻辑及保护电路
CN109088393A (zh) * 2017-06-13 2018-12-25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欠压保护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0445092A (zh) * 2019-09-09 2019-11-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 一种欠压开通/关闭开关电路及开关阈值确定方法
CN111082640A (zh) * 2019-12-13 2020-04-28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正反激辅助供电电路及正反激供电电路
CN113690974A (zh) * 2021-08-19 2021-11-23 深圳诺倍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欠压保护及缓起电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5748A (zh) * 2015-11-02 2017-05-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一种两路输出直流电源的加电逻辑及保护电路
CN109088393A (zh) * 2017-06-13 2018-12-25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欠压保护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0445092A (zh) * 2019-09-09 2019-11-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 一种欠压开通/关闭开关电路及开关阈值确定方法
CN111082640A (zh) * 2019-12-13 2020-04-28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正反激辅助供电电路及正反激供电电路
CN113690974A (zh) * 2021-08-19 2021-11-23 深圳诺倍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欠压保护及缓起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95960U (zh) 欠压保护电路
CN104393760B (zh) 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正负输出低压差调整电路
CN102624369B (zh) 基于带隙基准源且复位点可变的上电复位por电路
US20140211353A1 (en) Protection circuit for fan control chip
CN105745807B (zh) 一种dc-dc电源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3734283U (zh) 电源保护电路及电源装置
CN203012568U (zh) 用于gps设备的恒流源电路
CN204258272U (zh) 一种变换器高精度过温保护电路
CN204681245U (zh) 电源负载开路保护电路
CN103941794A (zh) 带差分放大功能的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
CN203289311U (zh) 一种具有稳压功能的双管电子滤波器电路
CN208479167U (zh)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
CN108494247B (zh) 一种兼顾180v高压保护和5v低压工作的电源电路
CN103346546A (zh) 用于遥测终端机的防雷击电路
CN103414163A (zh) 直流电源输出过流保护装置
CN204258261U (zh) 一种变换器高精度输入欠压保护电路
CN104750159A (zh)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
CN204696664U (zh) Dc-dc电源的输出过压欠压保护装置
CN203661017U (zh) 一种比较器的实现电路
CN103117659A (zh) 一种串联负载谐振变换器的电流闭环控制电路
CN208479168U (zh) 一种欠压保护电路
CN201789414U (zh) 三端稳压器扩流电路
CN104836316A (zh) 一种可调节电流的恒流充电电路
CN104639128A (zh) 一种抗干扰的定时开关电路
CN103575962B (zh) 无源峰值跟随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