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95678U - 防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防水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95678U CN203895678U CN201420181547.1U CN201420181547U CN203895678U CN 203895678 U CN203895678 U CN 203895678U CN 201420181547 U CN201420181547 U CN 201420181547U CN 203895678 U CN203895678 U CN 2038956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ommodation space
- water
- packing
- forms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防水连接器,其主要包括有一主座体、一套环、一信号接件、一迫紧防水件及一对接座体,其中,迫紧防水件为一体不可分的形体,其成型有一硬质组设部及一软质迫紧部,首先,把套环套设于主座体,再将其与信号接件、迫紧防水件及对接座体完成组设后,套环及软质迫紧部皆会受力量的压迫,产生形变且迫紧,进而使连接器内部形成完全密封状态,借以达成有效防水的功效,改善现有的连接器,易有水分渗入而造成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一种防水连接器,本实用新型尤指一种具有一迫紧防水件,组设后可使连接器达到防水效果的防水连接器。
背景技术
资料传输技术日新月异,作为传输媒介的连接器也日趋重要,连接器(Connector)泛指所有用于电子信号的连接元件,换句话说,连接器是所有信号间的桥梁,而随着电子产品零件的设计越来越精密,一滴水或一粒灰尘都有可能使昂贵的电子产品造成损害,故,品质优良的连接器不仅要确保尺寸和形状上的相容性,具有相应的防水、防尘功能也同样重要,而传统连接器因无防水的结构,其防水措施在组设有电缆的连接头及对接头相互接设后,采用绝缘电胶布缠绕令其密封,然而,由于电胶布在缠绕密封时,仍难免会存在缝隙,有鉴于此,有业者推出一种具有防水件的连接器,如中国专利公告号第CN203085860号「一种防水连接器」,其所揭露的防水连接器主要通过螺纹或卡扣连接的公接头与母接头所组构而成,且在公接头和母接头的内部均设有防水件,其中,所述的防水件为橡胶圈或硅胶垫,是以,当公接头和母接头相互组设后,防水件可杜绝水分的进入,另有其他先前技术以供参考,如下:
(1) 中国专利公告号第CN202817361号「一种防水连接器」;
(2) 中国专利公告号第CN201859975号「一种防水连接器」;
惟,由上述诸多现有的所揭技术可知,现有技术所揭露的具有防水件(或称密封件)的连接器,其所述的防水件多为单一硬质橡胶或软质橡胶直接成型而成,且其结构设计仅为单纯的环体,因此,公接头和母接头相互组设后,仍无法完全密封,水分依然可通过些微的缝隙渗入,不仅会使连接器发生漏电的情况,也易造成短路或影响信号传输的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人依据多年来从事相关行业及产品设计的经验,针对现有的连接器进行研究及分析,期能设计出较佳的实体产品;缘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借助双层的防水结构,有效防止水分渗入连接器内部的防水连接器。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连接器,其主要由一主座体,具有一个第一容置空间,该主座体的一端组设有一个第一缆线,另一端成型有一个外螺纹部;一套环,为中空状的环体,套设于该外螺纹部;一信号接件,组设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与该第三容置空间,供以传输该第一缆线及该第二缆线的信号;一迫紧防水件,具有一个第三容置空间,又,该迫紧防水件成型有一硬质组设部及一个软质迫紧部,该硬质组设部组设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及一对接座体,其一端成型有一个第一透孔,另一端成型有一个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一透孔供以穿设一个第二缆线,该第二容置空间内成型有一个内螺纹部;其中,套环套设于主座体上,又,主座体与对接座体相互组设后,将套环迫紧于主座体与对接座体之间,再者,信号接件及迫紧防水件容置于完成相互组设的主座体与对接座体的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的迫紧防水件成型有一硬质组设部及一软质迫紧部,且为一体不可分的形体,当主座体通过螺纹方式与对接座体进行螺合后,硬质组设部可有效定位于对接座体内,软质迫紧部则会受主座体的压迫,产生形变并迫紧。
优选的,该主座体的另一端再成型有一个第一止挡部,该套环套设于该外螺纹部,且定位于该第一止挡部。
优选的,该对接座体的该第二容置空间内成型有一个第二止挡部,该迫紧防水件定位于该第二止挡部。
优选的,该硬质组设部及该软质迫紧部为一体不可分的形体。
优选的,该硬质组设部成型有一个第二透孔,可供穿设该第二缆线。
优选的,该信号接件为一个网络接头或一个音源接头的其中一种。
优选的,当该信号接件为网络接头时,该信号接件成型有一个卡合弹片,该卡合弹片卡合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与该第三容置空间。
是以,本实用新型借助套环与迫紧防水件的双重防水措施,达到有效防水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细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细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细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防水连接器 101主座体 102套环
1011第一容置空间 1012第一缆线
1013外螺纹部 1014第一止挡部
103对接座体 104迫紧防水件
1031第二容置空间 1041第三容置空间
1032第一透孔 1042硬质组设部
1033第二缆线 1043软质迫紧部
1034内螺纹部 1044第二透孔
1035第二止挡部 105信号接件
1051卡合弹片 D1距离 D2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连接器10包括有一主座体101、一套环102、一对接座体103、一迫紧防水件104及一信号接件105,主座体101可与对接座体103相互组设,套环102为中空状的环体,并套设于主座体101上,又,迫紧防水件104及信号接件105容置于完成组设的主座体101与对接座体103的一容置空间内(图中未示),其中,所述的主座体101、套环102、对接座体103及迫紧防水件104皆由橡胶材质所成型;再请搭配参阅「图2」,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细部结构示意图(一),如图,所述的迫紧防水件104具有一第三容置空间1041,可供容置信号接件105,又,第三容置空间1041的形状,搭配信号接件105的种类而预先成型,所述的信号接件105的种类,较佳实施例以网络接头(如RJ45接头)为例,但不以为限,特先陈明,再者,迫紧防水件104通过双料射出(Over-Molding)技术,成型为具有一硬质组设部1042及一软质迫紧部1043的一体不可分的形体,且软质迫紧部1043的直径等于或大于硬质组设部1042的直径,其中,硬质组设部1042为硬质橡胶的材质,并具有一第二透孔1044,可供缆线穿设于其中,而软质迫紧部1043为软质橡胶的材质,故,软质迫紧部1043具有弹性,受外力的作用下可产生形变。
请参阅「图3」,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细部结构示意图(二),并请搭配参阅「图2」,如图,主座体101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1011,可供容置信号接件105,又,主座体101的一端预先组设有一第一缆线1012,其另一端成型有一外螺纹部1013及一第一止挡部1014;对接座体103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1031,又,对接座体103的一端成型有一第一透孔1032,可供穿设一第二缆线1033,对接座体103的另一端且于第二容置空间1031内成型有一内螺纹部1034;本实用新型组装时,将套环102套设于外螺纹部1013,且定位于第一止挡部1014,再把第二缆线1033穿设于第一透孔1032,及迫紧防水件104的第二透孔1044,并通过铆压加工方式使第二缆线1033电连接于信号接件105上,再者,将信号接件105的一端组设于迫紧防水件104的第三容置空间1041,另一端组设于主座体101的第一容置空间1011内,最后,将迫紧防水件104的硬质组设部1042,组设于对接座体103的第二容置空间1031内,并借助一第二止挡部1035完成定位,再将外螺纹部1013与内螺纹部1034相互螺合后,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完成后的态样,如「图4」所示)。
请参阅「图4」,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并请搭配参阅「图2」及「图3」,如图,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连接器10组装完成后,信号接件105通过一卡合弹片1051的卡合,固设于第一容置空间1011及第三容置空间1041内,又,套环102迫紧于主座体101与对接座体103所形成的缝隙间,而形成第一层的防水结构,再者,因迫紧防水件104的软质迫紧部1043为具有弹性的软性橡胶材质,因此,外螺纹部1013与内螺纹部1034相互螺合后,软质迫紧部1043会受主座体101的力量压迫,而产生形变,如往硬质组设部1042的方向缩减一距离D1(请见「图4」的箭头方向),换言之,软质迫紧部1043会受迫紧,以形成第二层的防水结构,是以,本实用新型借助双层的防水结构设计,达成有效防止水分渗入连接器内部的功效;再请搭配参阅「图5」,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如图,当使用者将连接器实施于环境湿度相当高的情况下时,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连接器10因具有双层(套环102及迫紧防水件104)的防水结构设计,水分将较不易渗入,造成短路影响信号的传输。
请参阅「图6」,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细部结构示意图,如图,当所述的信号接件105以音源接头(3.5mm接头)为例时(请见「图7」),迫紧防水件104的第三容置空间1041,搭配音源接头的形状而预先成型为中空圆形,又,迫紧防水件104亦通过双料射出技术,成型为具有一硬质组设部1042及一软质迫紧部1043的一体不可分的形体,且软质迫紧部1043的直径等于或大于硬质组设部1042的直径,其中,硬质组设部1042为硬质橡胶的材质,而软质迫紧部1043为软质橡胶的材质;再请搭配参阅「图7」,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连接器10组装完成后,套环102形成第一层的防水结构,而迫紧防水件104的软质迫紧部1043受力量压迫,而产生形变,如往硬质组设部1042的方向缩减一距离D2(请见「图7」的箭头方向),形成迫紧状态后,即成为第二层的防水结构,供以防止水分从外部渗入。
由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所称的防水连接器,其主要由一主座体、一套环、一对接座体、一迫紧防水件及一信号接件所组构而成,主座体通过螺纹与对接座体进行螺合,螺合完成后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又,套环套设于主座体上,并迫紧于主座体与对接座体所产生的缝隙间,形成第一层的防水结构,迫紧防水件及信号接件容置于容置空间内,其中,迫紧防水件成型为具有一硬质组设部及一软质迫紧部的一体不可分的形体,软质迫紧部受主座体的力量压迫后,会成迫紧状态,借以形成第二层的防水结构;依此,本实用新型其据以实施后,确实可达到提供一种借助双层的防水结构,有效防止水分渗入连接器内部的防水连接器的目的。
只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因此,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防水连接器,供以进行信号传输,其包括:
一个主座体,具有一个第一容置空间,该主座体的一端组设有一个第一缆线,另一端成型有一个外螺纹部;
一个套环,为中空状的环体,套设于该外螺纹部;
一个对接座体,其一端成型有一个第一透孔,另一端成型有一个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一透孔供以穿设一个第二缆线,该第二容置空间内成型有一个内螺纹部;
一个迫紧防水件,具有一个第三容置空间,又,该迫紧防水件成型有一硬质组设部及一个软质迫紧部,该硬质组设部组设于该第二容置空间;
一个信号接件,组设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与该第三容置空间,供以传输该第一缆线及该第二缆线的信号;以及
当该外螺纹部与该内螺纹部相互螺合后,该套环及该软质迫紧部受该主座体的压迫,形成迫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主座体的另一端再成型有一个第一止挡部,该套环套设于该外螺纹部,且定位于该第一止挡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对接座体的该第二容置空间内成型有一个第二止挡部,该迫紧防水件定位于该第二止挡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硬质组设部及该软质迫紧部为一体不可分的形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硬质组设部成型有一个第二透孔,可供穿设该第二缆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信号接件为一个网络接头或一个音源接头的其中一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该信号接件为网络接头时,该信号接件成型有一个卡合弹片,该卡合弹片卡合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与该第三容置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81547.1U CN203895678U (zh) | 2014-04-15 | 2014-04-15 | 防水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81547.1U CN203895678U (zh) | 2014-04-15 | 2014-04-15 | 防水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95678U true CN203895678U (zh) | 2014-10-22 |
Family
ID=51722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8154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95678U (zh) | 2014-04-15 | 2014-04-15 | 防水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9567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00486A (zh) * | 2015-02-05 | 2015-05-06 | 深圳市创亿欣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防水网络连接头以及rj45连接器 |
CN105615841A (zh) * | 2015-10-08 | 2016-06-01 | 上海温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连接器及温度计探头、温度计主体和防水型分体式温度计 |
CN111064038A (zh) * | 2019-12-04 | 2020-04-24 |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组件和摄像机 |
-
2014
- 2014-04-15 CN CN201420181547.1U patent/CN20389567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00486A (zh) * | 2015-02-05 | 2015-05-06 | 深圳市创亿欣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防水网络连接头以及rj45连接器 |
CN104600486B (zh) * | 2015-02-05 | 2018-08-24 | 深圳市创亿欣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防水网络连接头以及rj45连接器 |
CN105615841A (zh) * | 2015-10-08 | 2016-06-01 | 上海温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连接器及温度计探头、温度计主体和防水型分体式温度计 |
CN111064038A (zh) * | 2019-12-04 | 2020-04-24 |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组件和摄像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05647B (zh) | 一种usb数据线的制作工艺 | |
EP2571107A3 (en) |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WO2008103737A3 (en) | Thermoplastic interface and shield assembly for separable insulated connector system | |
CN203895678U (zh) | 防水连接器 | |
CN102655296B (zh) | 一种水下插拔连接器 | |
CN104934746B (zh) | 可正反插型usb连接器 | |
US20130022227A1 (en) | Detachable earphone | |
CN203166209U (zh) | 一种防水接头 | |
CN205016763U (zh) | 防水电连接器结构 | |
CN203722024U (zh) | Usb数据线 | |
CN210490021U (zh) | 一种稳定型数据线缆 | |
CN204179344U (zh) | 一种防水型的圆形rj45连接器 | |
CN204103194U (zh) | 一种一拖四数据线 | |
CN204615112U (zh) | 一种电线转换头组合 | |
CN206850180U (zh) | 转接头 | |
CN208401213U (zh) | 一种抗摇摆的数据线 | |
US20140017959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04104147U (zh) | 一种设有可分离插头的无线ap | |
CN204858061U (zh) | 一种新型抗干扰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 | |
CN204464561U (zh) | 一种耳机插座连接器 | |
CN214481179U (zh) | 包胶结构及耳机 | |
CN203911081U (zh) | 多接头数据线 | |
CN203491415U (zh) | 一种防水rj45网络转接头 | |
CN207732178U (zh) | 一种具有内模结构的高速数据连接器 | |
CN211627886U (zh) | 一种hdmi有源光缆连接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