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90797U - 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90797U
CN203890797U CN201420312874.6U CN201420312874U CN203890797U CN 203890797 U CN203890797 U CN 203890797U CN 201420312874 U CN201420312874 U CN 201420312874U CN 203890797 U CN203890797 U CN 203890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body
cylindrical tube
well
funne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128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成飞
林新阳
宋鹏
蒋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 Dragons Paper Le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Nine Dragons Pa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Nine Dragons Pa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Nine Dragons Pap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128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90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90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907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olids By Using Liquids Or Pneumatic Pow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包括水力碎浆机、排渣口、纤维浮力分离装置及抓斗提升机,排渣井位于水力碎浆机的一侧,沉渣井位于水力碎浆机和排渣井之间,沉渣井的下端设置有进渣口,进渣口通过管道与水力碎浆机的槽体连通,纤维浮选分离装置位于沉渣井和排渣井之间,纤维浮选分离装置包括圆柱形筒体,圆柱形筒体的筒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可产生切向水流的水流管道,圆柱形筒体与水力碎浆机的槽体通过输液件相连通,抓斗提升机,位于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上方,抓斗提升机包括导轨及至少一个抓斗,导轨的一端延伸至排渣井的上方,导轨的另一端延伸至沉渣井的上方,抓斗可滑动的且可上下升降的设置于导轨上。

Description

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
背景技术
造纸生产工艺中的制浆工艺尤为重要,是生产造纸的前提。目前,牛卡纸/瓦楞纸等以OCC作为原料的制浆线,均使用D型水力碎浆机来碎解原料。牛卡纸/瓦楞纸被碎解后,D型水力碎浆机会通过沉渣井连续的排出重渣,而重渣则再由抓斗抓出后排出整个制浆系统,但是抓斗在沉渣井抓重渣时会带走很多纤维片,进而导致纤维的流失,不利于造纸的成本控制制造。
中国专利文献CN 102733215 A公开了一种水力碎浆机,包括槽体和转子,转子设于槽体中;沉渣井的进渣口与水力碎浆机的槽体连通,沉渣井上部设有溢流口;沉渣井的溢流口与杂质分离机的进料口连通,杂质分离机的轻杂出口与圆筒筛的进料口连通;圆筒筛设有良浆管,良浆管的管口朝着水力碎浆机的槽体设置;抓斗提升机的抓斗可升降地位于沉渣井的上方,去渣时,抓斗伸进沉渣井的底部抓取废渣再将废渣移至废渣收集处。
上述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力碎浆机能实现纤维的回收利用,但是其不能很好的回收沉渣井内重渣上纤维,还是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纤维的流失,不利于造纸成本控制制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其能回收碎解系统中重渣中的纤维,提高纤维的利用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包括:
水力碎浆机,所述水力碎浆机具有槽体;
排渣井,位于所述水力碎浆机的一侧;
沉渣井,位于所述水力碎浆机和所述排渣井之间,所述沉渣井的下端设置有进渣口,所述进渣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力碎浆机的所述槽体相连通;
纤维浮选分离装置,位于所述沉渣井和所述排渣井之间,所述纤维浮选分离装置包括圆柱形筒体,所述圆柱形筒体的筒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可产生切向水流的水流管道,用于将所述圆柱形筒体底部的重渣上的纤维从重渣表面分离出来,所述圆柱形筒体与所述水力碎浆机的所述槽体通过输液件相连通,用于将所述圆柱形筒体内从沉渣分离出来而悬浮在水中的纤维运送至水力碎浆机中;
抓斗提升机,位于所述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上方,所述抓斗提升机包括导轨及至少一个抓斗,所述导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排渣井的上方,所述导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沉渣井的上方,所述抓斗可滑动的且可上下升降的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用于将所述沉渣井内的重渣搬运至所述圆柱形筒体内以及将所述圆柱形筒体内的重渣搬运至所述排渣井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流管道贯穿所述圆柱形筒体的筒壁且与所述圆柱形筒体的筒壁切向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流管道切向连接在所述圆柱形筒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圆柱形筒体的筒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水流管道相对应的水流注射孔,所述水流注射孔与所述水流管道同中心轴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液件为倾斜设置的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一端与所述圆柱形筒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溢流槽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力碎浆机的所述槽体相连通,所述溢流槽与所述圆柱形筒体相连通的一端高于所述溢流槽与所述水力碎浆机相连通的一端。
通过将输液件设置为倾斜设置的溢流槽,一方面能实现圆柱形筒体内从重渣表面分离出来而悬浮于水中的纤维能随着圆柱形筒体内的水通过溢流槽自动进入到水力碎浆机中,另一方面又能实现当溢流槽因纤维聚集而被堵住时,可通过机械或者人工对溢流槽内的纤维进行及时处理,以使得圆柱形筒体内的水流能带着纤维顺利的流入到水力碎浆机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液件为倾斜设置的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圆柱形筒体的上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水力碎浆机的所述槽体相连通,所述水管与所述圆柱形筒体相连通的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水管与所述水力碎浆机的所述槽体相连通的一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圆柱形筒体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形筒体相连接的漏斗,所述漏斗远离所述圆柱形筒体的一端的尺寸大于所述漏斗靠近所述圆柱形筒体的一端的尺寸,所述漏斗的高度高于所述沉渣井和所述排渣井的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纤维浮选分离装置还包括在重渣的搬运过程中防止重渣掉落至碎解系统外的防渣落地装置,所述防渣落地装置设置于所述漏斗上。
在抓斗搬运重渣的搬运过程中,总会有一些重渣因为抓斗抓取不牢而从抓斗上掉落下来,这些重渣如果掉落至地面或者碎解系统的其他装置上,将会增加地面和整个系统的清洁量和清洁难度,通过设置防渣落地装置,可使得重渣不会掉落至地面或碎解系统的其它装置上,有利于地面和整个碎解系统保持清洁。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渣落地装置包括第一槽体以及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以所述漏斗的中心轴线为对称线倾斜设置于所述漏斗沿所述抓斗在所述导轨上的滑动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均位于所述导轨的正下方;
所述第一槽体的一端与所述漏斗的上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沉渣井的上端相连通,所述漏斗和所述沉渣井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槽体相对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远离所述圆柱形筒体的一端贯穿所述漏斗,所述第二开口远离所述沉渣井低端的一端贯穿所述沉渣井;
所述第二槽体的一端与所述漏斗的顶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渣井的顶端相连通,所述漏斗和所述排渣井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槽体相对应的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远离所述圆柱形筒体的一端贯穿所述漏斗,所述第四开口远离所述排渣井低端的一端贯穿所述排渣井。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漏斗的高度高于所述沉渣井和所述排渣井的高度;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漏斗相连通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沉渣井相连通的一端;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漏斗相连通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排渣井相连通的一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漏斗的高度低于所述沉渣井的高度且高于所述排渣井的高度;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漏斗相连通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沉渣井相连通的一端;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漏斗相连通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排渣井相连通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水力碎浆机为D型水力碎浆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纤维浮选分离装置,利用设置在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圆柱形筒体上的水流管件产生切向水流,使水流在圆柱形筒体内产生涡流,便可使得附在重渣上的纤维从重渣表面分离出来而漂浮于水中,而漂浮于水中的纤维会随着水流通过输液件又重新流入到水力碎浆机中,被重新用来造纸,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大量回收碎解系统中重渣所附带的纤维,提高了纤维的利用率,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的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漏斗、沉渣井以及排渣井的连接关系图。
图中:
1、水力碎浆机;2、沉渣井;21、第二开口;3、排渣井;31、第四开口;4、纤维浮选分离装置;41、圆柱形筒体;42、漏斗;421、第一开口;422、第三开口;43、水流管道;44、第一槽体;45、第二槽体;46、溢流槽;5、抓斗提升机;51、导轨;52、抓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包括水力碎浆机1、排渣井3、沉渣井2、纤维浮选分离装置4和抓斗提升机5,水力碎浆机1具有槽体,排渣浆位于水力碎浆机1的一侧,沉渣井2位于水力碎浆机1和排渣井3之间,沉渣井2的下端设置有进渣口,进渣口通过管道与水力碎浆机1的槽体连通,纤维浮选分离装置4位于沉渣井2和排渣井3之间,抓斗提升机5位于纤维浮选分离装置4的上方。
纤维浮选分离装置4包括圆柱形筒体41,圆柱形筒体41的筒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可产生切向水流的水流管道43,用于将圆柱形筒体41内的重渣上的纤维从重渣表面分离出来,圆柱形筒体41与水力碎浆机1的槽体通过输液件相连通,用于将圆柱形筒体41内从重渣表面分离出来而悬浮在水中的纤维运送至水力碎浆机1中。
通过在圆柱形筒体41的筒壁上设置若干个可产生切向水流的水流管道43,使得圆柱形筒体41内可产生涡流,位于圆柱形筒体41底部的重渣上的纤维在涡流的作用力下从重渣的表面分离出来,并在水的浮力作用下逐渐上升至圆柱形筒体41的顶部,随后随着水流通过输液件流入至水力碎浆机1中,以实现纤维的回收。
抓斗提升机5包括导轨51及至少一个抓斗52,导轨51的一端延伸至排渣井3的上方,导轨51的另一端延伸至沉渣井2的上方,抓斗52可滑动的且可上下升降的设置于导轨51上,用于将沉渣井2底部的重渣搬运至圆柱形筒体41内以及将圆柱形筒体41内的重渣搬运至排渣井3中。
在本实施力中,水流管道43贯穿圆柱形筒体41的筒壁且与圆柱形筒体41的筒壁切向连接,以使水流管道43在圆柱形筒体41内能产生切向水流。
在本实施例中,输液件为倾斜设置的溢流槽46,溢流槽46的一端与圆柱形筒体41的上端相连通,溢流槽46体的另一端与水力碎浆机1的槽体相连通,溢流槽46与圆柱形筒体41相连通的一端高于溢流槽46与水力碎浆机1相连通的一端。
通过将输液件设置为倾斜设置的溢流槽46,一方面能实现圆柱形筒体41内从重渣表面分离出来而悬浮于水中的纤维能随着圆柱形筒体41内的水通过溢流槽46自动进入到水力碎浆机1中,另一方面又能实现当溢流槽46因纤维聚集而被堵住时,可通过机械或者人工对溢流槽46内的纤维进行及时处理,以使得圆柱形筒体41内的水流能带着纤维顺利的流入到水力碎浆机1中。
圆柱形筒体41的上方设置有与圆柱形筒体41相连接的漏斗42,漏斗42远离圆柱形筒体41的一端的尺寸大于漏斗42靠近圆柱形筒体41的一端的尺寸,漏斗42的高度高于沉渣井2和排渣井3的高度。
纤维浮选分离装置4还包括重渣搬运时用以防止重渣掉落至碎解系统外的防渣落地装置,防渣落地装置设置于漏斗42上。在抓斗52搬运重渣的搬运过程中,总会有一些重渣因为抓斗52抓取不牢而从抓斗52上掉落下来,这些重渣如果掉落至地面或者碎解系统的其他装置上,将会增加地面和整个系统的清洁量和清洁难度,通过设置防渣落地装置,可使得重渣不会掉落至地面或碎解系统的其它装置上,有利于地面和整个碎解系统保持清洁。
防渣落地装置包括第一槽体44以及第二槽体45,第一槽体44和第二槽体45以漏斗42的中心轴线为对称线倾斜设置于漏斗42沿抓斗52在导轨51上的滑动方向的两侧,第一槽体44和第二槽体45均位于导轨51的正下方;
第一槽体44的一端与漏斗42的上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沉渣井2的上端相连通,第一槽体44与漏斗42相连通的一端高于第一槽体44与沉渣井2相连通的一端,漏斗42和沉渣井2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槽体44相对应的第一开口421和第二开口21,第一开口421远离圆柱形筒体41的一端贯穿漏斗42,第二开口21远离沉渣井2低端的一端贯穿沉渣井2;通过设置第一槽体44,当抓斗52从沉渣井2中抓出重渣,并将重渣运送至圆柱形筒体41内时,部分从抓斗52上掉落的重渣会掉落至第一槽体44的槽内,又因为第一槽体44与漏斗42连接的一端高于第一槽体44与沉渣井2连接的一端,使得掉落至第一槽体44的槽内的重渣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又重落回至沉渣井2中。
第二槽体45的一端与漏斗42的顶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排渣井3的顶端相连通,第二槽体45与漏斗42相连通的一端高于第二槽体45与排渣井3相连通的一端,漏斗42和排渣井3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二槽体45相对应的第三开口422和第四开口31,第三开口422远离圆柱形筒体41的一端贯穿漏斗42,第四开口31远离排渣井3低端的一端贯穿排渣井3。同理,通过设置第二槽体45,当抓斗52从圆柱形筒体41中抓出重渣,并将已无纤维附着的重渣运送至排渣井3内时,部分从抓斗52上掉落的重渣会掉落至第二槽体45的槽内,又因为第二槽体45与漏斗42连接的一端高于第二槽体45与排渣井3连接的一端,使得掉落至第二槽体45的槽内的重渣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可落回至排渣井3中。
在本实施例中,漏斗42优选为四方锥形漏斗42,而水力碎浆机1优选为D型水力碎浆机1。
工作原理:
首先,抓斗52进入至排渣井3底部抓获重渣并将重渣运送至圆柱形筒体41内,随后,开启水流管道43,水流管道43在圆柱形筒体41内产生切向水流,切向水流使圆柱形筒体41内形成涡流,圆柱形筒体41底部的重渣上的纤维在涡流的作用力下从重渣的表面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纤维在水的浮力下上浮至圆柱形筒体41的顶部,并通过溢流槽46运送至水力碎浆机1中,然后,圆柱形筒体41内的重渣经过一段时间的淘洗后,关闭水流管道,抓斗52将圆柱形筒体41内被淘洗完的重渣抓出,最后运送至排渣井3中进行排放,排放中的重渣不再含有纤维,达到了纤维的回收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输液件除了为溢流槽46外,还可为水管。
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包括水力碎浆机1、排渣井3、沉渣井2、纤维浮选分离装置4和抓斗提升机5,水力碎浆机1具有槽体,排渣浆位于水力碎浆机1的一侧,沉渣井2位于水力碎浆机1和排渣井3之间,沉渣井2的下端设置有进渣口,进渣口通过管道与水力碎浆机1的槽体连通,纤维浮选分离装置4位于沉渣井2和排渣井3之间,抓斗提升机5位于纤维浮选分离装置4的上方。
纤维浮选分离装置4包括圆柱形筒体41,圆柱形筒体41的筒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可产生切向水流的水流管道43,用于将圆柱形筒体41内的重渣上的纤维从重渣表面分离出来,圆柱形筒体41与水力碎浆机1的槽体通过输液件相连通,用于将圆柱形筒体41内从重渣表面分离出来而悬浮在水中的纤维运送至水力碎浆机1中。
通过在圆柱形筒体41的筒壁上设置若干个可产生切向水流的水流管道43,使得圆柱形筒体41内可产生涡流,位于圆柱形筒体41底部的重渣上的纤维在涡流的作用力下从重渣的表面分离出来,并在水的浮力作用下逐渐上升至圆柱形筒体41的顶部,随后随着水流通过输液件流入至水力碎浆机1中,以实现纤维的回收。
抓斗提升机5包括导轨51及至少一个抓斗52,导轨51的一端延伸至排渣井3的上方,导轨51的另一端延伸至沉渣井2的上方,抓斗52可滑动的且可上下升降的设置于导轨51上,用于将沉渣井2底部的重渣搬运至圆柱形筒体41内以及将圆柱形筒体41内的重渣搬运至排渣井3中。
在本实施力中,水流管道43可切向连接在圆柱形筒体41的外侧壁上,圆柱形筒体41的筒壁上开设有与水流管道43相对应的水流注射孔,水流注射孔与水流管道43同中心轴线。
在本实施例中,输液件为倾斜设置的溢流槽46,溢流槽46的一端与圆柱形筒体41的上端相连通,溢流槽46体的另一端与水力碎浆机1的槽体相连通,溢流槽46与圆柱形筒体41相连通的一端高于溢流槽46与水力碎浆机1相连通的一端。
通过将输液件设置为倾斜设置的溢流槽46,一方面能实现圆柱形筒体41内从重渣表面分离出来而悬浮于水中的纤维能随着圆柱形筒体41内的水通过溢流槽46自动进入到水力碎浆机1中,另一方面又能实现当溢流槽46因纤维聚集而被堵住时,可通过机械或者人工对溢流槽46内的纤维进行及时处理,以使得圆柱形筒体41内的水流能带着纤维顺利的流入到水力碎浆机1中。
圆柱形筒体41的上方设置有与圆柱形筒体41相连接的漏斗42,漏斗42远离圆柱形筒体41的一端的尺寸大于漏斗42靠近圆柱形筒体41的一端的尺寸,漏斗42的高度低于沉渣井2的高度且低于排渣井3的高度。
纤维浮选分离装置4还包括重渣搬运时用以防止重渣掉落至碎解系统外的防渣落地装置,防渣落地装置设置于漏斗42上。在抓斗52搬运重渣的搬运过程中,总会有一些重渣因为抓斗52抓取不牢而从抓斗52上掉落下来,这些重渣如果掉落至地面或者碎解系统的其他装置上,将会增加地面和整个系统的清洁量和清洁难度,通过设置防渣落地装置,可使得重渣不会掉落至地面或碎解系统的其它装置上,有利于地面和整个碎解系统保持清洁。
防渣落地装置包括第一槽体44以及第二槽体45,第一槽体44和第二槽体45以漏斗42的中心轴线为对称线倾斜设置于漏斗42沿抓斗52在导轨51上的滑动方向的两侧,第一槽体44和第二槽体45均位于导轨51的正下方;
第一槽体44的一端与漏斗42的顶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沉渣井2的顶端相连通,第一槽体44与漏斗42相连通的一端低于第一槽体44与沉渣井2相连通的一端,漏斗42和沉渣井2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槽体44相对应的第一开口421和第二开口21,第一开口421远离圆柱形筒体41的一端贯穿漏斗42,第二开口21远离沉渣井2低端的一端贯穿沉渣井2;通过设置第一槽体44,当抓斗52从沉渣井2中抓出重渣,并将重渣运送至圆柱形筒体41内时,部分从抓斗52上掉落的重渣会掉落至第一槽体44的槽内,又因为第一槽体44与漏斗42连接的一端低于第一槽体44与沉渣井2连接的一端,使得掉落至第一槽体44的槽内的重渣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至圆柱形筒体41中。
第二槽体45的一端与漏斗42的上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排渣井3的上端相连通,第二槽体45与漏斗42相连通的一端高于第二槽体45与排渣井3相连通的一端,漏斗42和排渣井3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二槽体45相对应的第三开口422和第四开口31,第三开口422远离圆柱形筒体41的一端贯穿漏斗42,第四开口31远离排渣井3低端的一端贯穿排渣井3。同理,通过设置第二槽体45,当抓斗52从圆柱形筒体41中抓出重渣,并将已无纤维附着的重渣运送至排渣井3内时,部分从抓斗52上掉落的重渣会掉落至第二槽体45的槽内,又因为第二槽体45与漏斗42连接的一端高于第二槽体45与排渣井3连接的一端,使得掉落至第二槽体45的槽内的重渣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可落回至排渣井3中。
在本实施例中,漏斗42优选为圆锥形漏斗42,而水力碎浆机1优选为D型水力碎浆机1。
工作原理:
首先,抓斗52进入至排渣井3底部抓获重渣并将重渣运送至圆柱形筒体41内,随后,开启水流管道43,水流管道43在圆柱形筒体41内产生切向水流,切向水流使圆柱形筒体41内形成涡流,圆柱形筒体41底部的重渣上的纤维在涡流的作用力下从重渣的表面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纤维在水的浮力下上浮至圆柱形筒体41的顶部,并通过溢流槽46运送至水力碎浆机1中,然后,圆柱形筒体41内的重渣经过一段时间的淘洗后,关闭水流管道,抓斗52将圆柱形筒体41内被淘洗完的重渣抓出,最后运送至排渣井3中进行排放,排放中的重渣不再含有纤维,达到了纤维的回收目的。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力碎浆机,所述水力碎浆机具有槽体;
排渣井,位于所述水力碎浆机的一侧;
沉渣井,位于所述水力碎浆机和所述排渣井之间,所述沉渣井的下端设置有进渣口,所述进渣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力碎浆机的所述槽体相连通;
纤维浮选分离装置,位于所述沉渣井和所述排渣井之间,所述纤维浮选分离装置包括圆柱形筒体,所述圆柱形筒体的筒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可产生切向水流的水流管道,用于将所述圆柱形筒体底部的重渣上的纤维从重渣表面分离出来,所述圆柱形筒体与所述水力碎浆机的所述槽体通过输液件相连通,用于将所述圆柱形筒体内从沉渣分离出来而悬浮在水中的纤维运送至水力碎浆机中;
抓斗提升机,位于所述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上方,所述抓斗提升机包括导轨及至少一个抓斗,所述导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排渣井的上方,所述导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沉渣井的上方,所述抓斗可滑动的且可上下升降的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用于将所述沉渣井内的重渣搬运至所述圆柱形筒体内以及将所述圆柱形筒体内的重渣搬运至所述排渣井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管道贯穿所述圆柱形筒体的筒壁且与所述圆柱形筒体的筒壁切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管道切向连接在所述圆柱形筒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圆柱形筒体的筒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水流管道相对应的水流注射孔,所述水流注射孔与所述水流管道同中心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件为倾斜设置的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一端与所述圆柱形筒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溢流槽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力碎浆机的所述槽体相连通,所述溢流槽与所述圆柱形筒体相连通的一端高于所述溢流槽与所述水力碎浆机相连通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件为倾斜设置的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圆柱形筒体的上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水力碎浆机的所述槽体相连通,所述水管与所述圆柱形筒体相连通的一端高于所述水管与所述水力碎浆机的所述槽体相连通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筒体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形筒体相连接的漏斗,所述漏斗远离所述圆柱形筒体的一端的尺寸大于所述漏斗靠近所述圆柱形筒体的一端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浮选分离装置还包括在重渣的搬运过程中防止重渣掉落至碎解系统外的防渣落地装置,所述防渣落地装置设置于所述漏斗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渣落地装置包括第一槽体以及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以所述漏斗的中心轴线为对称线倾斜设置于所述漏斗沿所述抓斗在所述导轨上的滑动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均位于所述导轨的正下方;
所述第一槽体的一端与所述漏斗的顶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沉渣井的顶端相连通,所述漏斗和所述沉渣井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槽体相对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远离所述圆柱形筒体的一端贯穿所述漏斗,所述第二开口远离所述沉渣井低端的一端贯穿所述沉渣井;
所述第二槽体的一端与所述漏斗的顶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渣井的顶端相连通,所述漏斗和所述排渣井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槽体相对应的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远离所述圆柱形筒体的一端贯穿所述漏斗,所述第四开口远离所述排渣井低端的一端贯穿所述排渣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的高度高于所述沉渣井和所述排渣井的高度;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漏斗相连通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沉渣井相连通的一端;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漏斗相连通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排渣井相连通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的高度低于所述沉渣井的高度且高于所述排渣井的高度;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漏斗相连通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沉渣井相连通的一端;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漏斗相连通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排渣井相连通的一端。
CN201420312874.6U 2014-06-12 2014-06-12 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90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2874.6U CN203890797U (zh) 2014-06-12 2014-06-12 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2874.6U CN203890797U (zh) 2014-06-12 2014-06-12 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90797U true CN203890797U (zh) 2014-10-22

Family

ID=51717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1287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90797U (zh) 2014-06-12 2014-06-12 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907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1898A (zh) * 2017-12-07 2018-03-27 福建省联盛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造纸机纸渣分级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1898A (zh) * 2017-12-07 2018-03-27 福建省联盛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造纸机纸渣分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46874U (zh) 水力旋流沉砂装置
CN201140115Y (zh) 增旋筛网水力旋流分离器
CN207024717U (zh) 一种可充分沉淀的沉淀池
CN211563297U (zh) 一种高效细砂提取机
CN203890797U (zh) 具有纤维浮选分离装置的造纸碎解系统
CN204973188U (zh) 螺旋式砂水分离器
CN103128011B (zh) 大锥角重介质旋流器
CN102531218B (zh) 一种油水分离用隔油池
CN105064435A (zh) 车载式泥砂抽取分离系统
CN207386142U (zh) 一种餐厨垃圾沥水除重杂装置
CN204417228U (zh) 煤制氢烟道气废水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
CN202700154U (zh) 用于压力式抽排水出口处的泥渣处理装置
CN204933045U (zh) 车载式泥砂抽取分离系统
CN103357494A (zh) 一种高效低耗细砂回收装置
CN204182497U (zh) 一种重介质浓缩旋流器
CN203791067U (zh) 一种环氧大豆油生产分离机排渣缓冲装置
CN209378537U (zh) 一种旋流式污垢分离器
CN202983916U (zh) 一种废水离心分离装置
CN20761449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旋流除砂器
CN201643871U (zh) 水力旋流过滤器
CN206276085U (zh) 全自动固液分离装置
CN207411254U (zh) 鱼便分离器
CN216474243U (zh) 一种用于打捞渣浆中纸纤维的设备
CN207576682U (zh) 一种旋风湿式除尘器
CN112227107A (zh) 一种低浓除渣器尾渣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JIULONG PULP & PAPER (LESHAN) Co.,Ltd.

Assignor: DONGGUAN NINE DRAGONS PAPER INDUSTRIES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510000079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Papermaking repulping system with fiber floatation separation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625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04

Address after: 614000 Qingxi Town, Qianwei County, Sichuan, Leshan

Patentee after: JIULONG PULP & PAPER (LES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147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Machong town Xinsha Port Industrial Zone Dongguan Nine Dragons Paper Co. Ltd.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NINE DRAGONS PAPER INDUSTRIE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14400 Qingxi Town, Qianwei County, Leshan, Sichuan

Patentee after: NINE DRAGONS PAPER (LES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614000 Qingxi Town, Qianwei County, Sichuan, Leshan

Patentee before: JIULONG PULP & PAPER (LESHAN)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