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83988U - 超薄型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超薄型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83988U
CN203883988U CN201420156624.8U CN201420156624U CN203883988U CN 203883988 U CN203883988 U CN 203883988U CN 201420156624 U CN201420156624 U CN 201420156624U CN 203883988 U CN203883988 U CN 203883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basin frame
super
yoke framework
side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566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少林
苏伟帆
黄汉雄
谢守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OGUANG ELECTRIC CO Ltd
Guogua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UOGUANG ELECTRIC CO Ltd
Guogua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UOGUANG ELECTRIC CO Ltd, Guogua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UOGUA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566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83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83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8398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型扬声器,包括盆架、安装于盆架上的音膜和至少一个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基于音频信号产生振动的磁路振动系统和将上述振动传递至音膜的振动传递臂;磁路振动系统包括一基于电磁驱动下产生振动的轭铁框体,该轭铁框体嵌装于该盆架的侧壁内并位于该音膜的下方;振动传递臂的一端抵接在该轭铁框体远离盆架侧壁的一侧,另一端自轭铁框体斜向上方延伸抵接至音膜。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改善低频性能且可将扬声器整体结构进一步薄型化的扬声器。

Description

超薄型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扬声器,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型扬声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薄型化扬声器可分为两类:其一是传统的窄长超薄电动型扬声器,其发声原理是当音频电流通过悬挂于固定磁场中的音圈时,音圈受力而运动,从而激发音膜振动发声;这种扬声器必需有一磁路提供力源,而正是这一磁路的大小和重量限制了此类扬声器的进一步超薄化,窄长化和小型化。实验已经证明在200 到400立方毫米的空间内电磁式磁路比电动式磁路更有效率,但传统电磁致动器的形状因子(即致动器的宽度与高度之比)大致是1到2之间,一般不足以提供扬声器所需要的致动力。其二是压电型的扬声器,其发声原理是当音频电流通过压电振子,压电振子由于逆压电效应而振动进而激发音膜振动发声;然而,以压电陶瓷型扬声器为例,其受限于压电陶瓷固有物理性质,不仅压电陶瓷易碎,且压电陶瓷振动本身很难提供扬声器所需要的足够大的振幅,所以目前还没有低频响应好的压电型扬声器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改善低频性能且可将扬声器整体结构进一步薄型化的扬声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超薄型扬声器,包括盆架、安装于盆架上的音膜和至少一个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基于音频信号产生振动的磁路振动系统和将上述振动传递至音膜的振动传递臂;所述磁路振动系统包括一基于电磁驱动下产生振动的轭铁框体,该轭铁框体嵌装于该盆架的侧壁内并位于该音膜的下方;所述振动传递臂的一端抵接在该轭铁框体远离盆架侧壁的一侧,另一端自轭铁框体斜向上方延伸抵接至音膜。
优选地,所述轭铁框体包括一底部、一顶部和一对侧部,其中,侧部的宽度与高度之比不小于2;所述一对侧部包括一个与盆架侧壁贴合的第一侧部和一个与振动传递臂抵接的第二侧部;该第二侧部上设有一气隙。
优选地,所述振动传递臂呈板状,其一端与音膜的中部抵接,另一端与轭铁框体的第二侧部抵接;所述振动传递臂包括一本体部、自该本体部首尾端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自本体部的首端向上垂直延伸并与轭铁框体的第二侧部密切贴合,该第二延伸部自本体部的尾端向上垂直延伸并与音膜的中部抵接。 
优选地,所述振动传递臂为多孔结构。
优选地,所述盆架呈凹腔状,其包括一底壁、一由底壁部周缘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盆架侧壁设有用于嵌装轭铁框体的嵌装槽;所述音膜通过折环安装于该盆架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磁路振动系统还包括线圈和容置在该轭铁框体内的磁性元件,所述线圈、气隙和磁性元件配合构成轭铁框体的电磁驱动环境。
优选地,所述磁性元件为永磁体或直流线圈;所述磁性元件的表面覆盖有防腐材料。
优选地,所述线圈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优选地,所述致动器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盆架的长度方向上。
优选地,所述致动器为四个,其中,两个对称分布在盆架的长度方向上,另两个对称分布在盆架的宽度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音频信号输入至线圈,在磁性元件、线圈中动态电流以及气隙的相互作用下,轭铁框体产生不同频率的振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轭铁框体嵌装在盆架的侧壁内,并将振动传递臂两端分别抵接至音膜和轭铁框体远离盆架侧壁的一侧,通过该斜向设置的振动传递臂实现振动的横向传递,与压电型扬声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致动器可为扬声器提供低频辐射时所需要的振动振幅,以解决现有压电型扬声器的压电振子振动振幅过小所导致的灵敏度偏低的问题,从而有效改善扬声器的低频性能;与传统的电磁致动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在保持传统磁路驱动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以增大致动器形状因子(即本实用新型方案中的轭铁框体侧部的宽度与高度之比)的方法成倍提高致动器驱动力,有利于扬声器结构进一步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薄型扬声器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超薄型扬声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致动器和音膜的纵向剖面图;
图4为图1中致动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在以下优选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将参考构成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所附的附图。所附的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实施例。示例的实施例并不旨在穷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例。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进行结构性或者逻辑性的修改。因此,以下的具体描述并非限制性的,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请参见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薄型扬声器,其较佳实施方式包括盆架100、音膜200和致动器300。
盆架100用于安装音膜200和致动器300,其呈凹腔状,包括底壁110、由底壁110周缘延伸形成的侧壁120。其中,底壁110为一中部开设空腔的中空板,且该空腔在高度方向上贯穿整个底壁部110。侧壁120与致动器300的形状相适配,具体地,在侧壁120内侧设置有用于嵌装致动器300的嵌装槽。
音膜200为一平板状的膜状结构,其安装于盆架100上且厚度和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音膜200通过折环400安装于该盆架100的侧壁120上。
致动器300包括基于音频信号产生振动的磁路振动系统310和将上述振动传递至音膜200的振动传递臂320。
在本实施例中,磁路振动系统310包括轭铁框体311、容置在该轭铁框体311内的磁性元件312和绕设在该轭铁框体311上的线圈313。
轭铁框体311嵌装于该盆架100的侧壁120内并位于该音膜200的下方。轭铁框体311包括一底部311a、一顶部311d、一对侧部(311b,311c)。其中,一对侧部(311b,311c)包括一个与盆架侧壁120贴合的第一侧部311b和一个与振动传递臂320抵接的第二侧部311c;而且,轭铁框体311通过该第一侧部311b嵌装在侧壁120的嵌装槽中,使得整个磁路振动系统310紧密嵌装在盆架100的内表面;该第二侧部311c上设有一气隙311e,该气隙311e在该第二侧部311c上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设置。当动态电流流过该线圈313时能够与该磁性元件312和气隙相互作用,构成轭铁框体311的电磁驱动环境,使轭铁框体311基于电磁驱动下产生不同频率的振动,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采取多种磁性元件312和线圈313的结合模式,磁性元件312和线圈313的位置关系并不唯一。
在本实施例中,绕设在轭铁框体311上的线圈313为一个以上,其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且其可以绕设在轭铁框体311的顶部311d上,也可以是绕设在轭铁框体311的底部311a上。
磁性元件312的表面覆盖有防腐材料,该磁性元件312可以为永磁体或直流线圈,在本实施例中,磁性元件312设置在轭铁框体311的底部311a上,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磁性元件312也可以设置在轭铁框体311的顶部311d或一对侧部(311b,311c)上。
振动传递臂320的一端抵接在该轭铁框体311远离盆架侧壁的一侧(即第二侧部311c),另一端自轭铁框体311斜向上方延伸抵接至音膜200,用于将磁路振动系统310生成的振动快捷灵敏地传输至音膜200,以使音膜200发出不同频率和强弱的声音。在本实施例中,该振动传递臂320呈板状,包括一本体部322、自该本体部322首尾端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321和第二延伸部323,该第一延伸部321自本体部322的首端向上垂直延伸并与轭铁框体的第二侧部311c密切贴合,该第二延伸部323自本体部322的尾端向上垂直延伸并与音膜200的中部抵接。其中,第一延伸部321与第二侧部311c的密切贴合可以增大振动传递臂320与轭铁框体311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振动传输效率。作为优选地,第一延伸部321的的宽度与轭铁框体311的侧部的宽度L一致,以促使振动传递臂320与轭铁框体311的侧部311c充分接触。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振动传递臂320上可以设置多个穿孔,以形成多空结构,从而减少运动质量和有害声辐射面,而且,振动传递臂320的形状并不局限于长方形的板状结构,还可采用如“工”字形。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音膜200的下表面布设加筋网,且该加筋网与振动传递臂320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轭铁框体311嵌装在盆架100的侧壁120内,并将振动传递臂320两端分别抵接至音膜200和轭铁框体311的第二侧部311c,通过该斜向设置的振动传递臂320实现振动的横向传递,与压电型扬声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致动器可生成更大的振动振幅,并提供高质量的低频性能,例如,在同等情况下,压电材料自身的振动振幅不到0.1mm,而该磁路振动系统310生成的振动振幅可达到0.5mm到1.5mm,从而为扬声器提供低频辐射时所需要的振动振幅,以解决现有压电型扬声器的压电振子振动振幅过小所导致的灵敏度偏低的问题,从而有效改善扬声器的低频性能。
此处将致动器的宽度与高度之比定义为致动器的形状因子,在本实用新型中,致动器的形状因子即为轭铁框体侧部的宽度L与高度H之比。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致动器结构为增大致动器形状因子(即轭铁框体侧部的宽度与高度之比)以提高致动器驱动力提供了可能,有利于扬声器结构进一步薄型化。在本实施例中,轭铁框体的侧部(311b,311c)的宽度L与高度H之比不小于2,使整个轭铁框体311大致呈细长型,在降低轭铁框体311的高度H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轭铁框体311的宽度L,以确保足够的轭铁截面面积,能将扬声器结构进一步薄型化,因此特别适用于LCD、PDP等平板型视频设备的音频方案设计。本实用新型可在保持传统磁路驱动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以增大致动器形状因子(即本实用新型方案中的轭铁框体侧部的宽度与高度之比)的方法成倍提高致动器驱动力,有利于扬声器结构进一步薄型化。
同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可以设置为两个,且两个致动器对称分布在盆架的长度方向上;或者,将致动器设置为四个,其中,两个对称分布在盆架的长度方向上,另两个对称分布在盆架的宽度方向上。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超薄型扬声器,包括盆架、安装于盆架上的音膜和至少一个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包括基于音频信号产生振动的磁路振动系统和将上述振动传递至音膜的振动传递臂;所述磁路振动系统包括一基于电磁驱动下产生振动的轭铁框体,该轭铁框体嵌装于该盆架的侧壁内并位于该音膜的下方;所述振动传递臂的一端抵接在该轭铁框体远离盆架侧壁的一侧,另一端自轭铁框体斜向上方延伸抵接至音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框体包括一底部、一顶部和一对侧部,其中,侧部的宽度与高度之比不小于2;所述一对侧部包括一个与盆架侧壁贴合的第一侧部和一个与振动传递臂抵接的第二侧部;该第二侧部上设有一气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递臂呈板状,其一端与音膜的中部抵接,另一端与轭铁框体的第二侧部抵接;所述振动传递臂包括一本体部、自该本体部首尾端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自本体部的首端向上垂直延伸并与轭铁框体的第二侧部密切贴合,该第二延伸部自本体部的尾端向上垂直延伸并与音膜的中部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递臂为多孔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架呈凹腔状,其包括一底壁、一由底壁部周缘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盆架侧壁设有用于嵌装轭铁框体的嵌装槽;所述音膜通过折环安装于该盆架的侧壁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振动系统还包括线圈和容置在该轭铁框体内的磁性元件,所述线圈、气隙和磁性元件配合构成轭铁框体的电磁驱动环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薄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为永磁体或直流线圈;所述磁性元件的表面覆盖有防腐材料。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薄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超薄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盆架的长度方向上。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超薄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为四个,其中,两个对称分布在盆架的长度方向上,另两个对称分布在盆架的宽度方向上。
CN201420156624.8U 2014-04-01 2014-04-01 超薄型扬声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83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6624.8U CN203883988U (zh) 2014-04-01 2014-04-01 超薄型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6624.8U CN203883988U (zh) 2014-04-01 2014-04-01 超薄型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83988U true CN203883988U (zh) 2014-10-15

Family

ID=51684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56624.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83988U (zh) 2014-04-01 2014-04-01 超薄型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839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7004A (zh) * 2014-04-01 2014-08-13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超薄型扬声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7004A (zh) * 2014-04-01 2014-08-13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超薄型扬声器
CN103987004B (zh) * 2014-04-01 2017-06-27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扬声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17121U (zh) 磁路系统及应用该磁路系统的电声器件
CN103414985B (zh) 微型扬声器的悬挂结构
CN201878324U (zh) 动铁式低频发声器
CN204906693U (zh) 发声器件
CN201585124U (zh) 音频共振扬声器
CN203883988U (zh) 超薄型扬声器
CN206042355U (zh) 一种球顶高音扬声器
CN204145742U (zh) 一种带有振动传动机构的电动喇叭
CN201369819Y (zh) 微型电声能发声器件
CN103987004A (zh) 超薄型扬声器
CN203206458U (zh) 平板发声器及使用该平板发声器的设备
CN206611570U (zh) 喇叭单体及设置有该喇叭单体的耳机
CN101207942A (zh) 一种带触觉振感的超薄型深度低音扬声器
CN204810530U (zh) 一种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0987464B1 (ko) 지향성 스피커
CN204482030U (zh) 一种扬声器用新型磁力驱动组件
CN204145740U (zh) 一种可拆卸地电动喇叭
CN209572154U (zh) 小型平面振膜扬声器及耳机
CN201639768U (zh) 双磁路锥形扬声器
CN202334875U (zh) 振动扬声器
CN206433174U (zh) 中高频振动扬声器
CN203775399U (zh) 一种平衡磁铁驱动的喇叭
CN203675320U (zh) 压电型扬声器
CN101754075A (zh) 扬声器改良结构
CN201450587U (zh) 一种音频振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