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82925U - 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82925U
CN203882925U CN201420292305.XU CN201420292305U CN203882925U CN 203882925 U CN203882925 U CN 203882925U CN 201420292305 U CN201420292305 U CN 201420292305U CN 203882925 U CN203882925 U CN 203882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eaker
rotating disk
rotary table
plectrum
combination d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923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华
刘文霞
孟宪春
赵靖英
刘宏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202923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82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82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8292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涉及配电系统从正常电源断开并连到备用电源的用于紧急或备用电源的回路装置,包括断路器Ⅰ、断路器Ⅱ、断路器Ⅲ、支架、上安装板、下安装板、电机、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角位移传感器、一套转盘驱动组件和三套同样的开关驱动组件;转盘驱动组件由输出轴套筒、均由同样的上转盘和下转盘构成的上位组合转盘和下位组合转盘两对组合转盘、短轴套垫片、长轴套垫片、两个单向拨片、两个复位弹簧和两个限位杆组成,每套开关驱动组件均由一个开关拨片、两个导向转片、一个驱动弹簧轴座、一个驱动弹簧、一个驱动弹簧挡板和一个断路器手柄组成,克服了现有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设备数量多安全系数低的缺陷。

Description

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涉及配电系统从正常电源断开并连到备用电源的用于紧急或备用电源的回路装置,具体地说是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一些对供电有较高要求的行业和部门,一般采用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对供电进行控制。对于供电要求非常苛刻的特定场所,如医院、机场和电讯部门等采用双电源供电时一般不能达到要求,需要采用三路电源来满足其对供电的要求,即主电源、第一备用电源、第二备用电源。
现有技术的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大都由两级双电源自动转换装置组成。第一级双电源自动转换装置输入端为主电源与第一备用电源,第二级双电源自动转换装置的输入端由第一级双电源自动转换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二备用电源组成,第二级双电源自动转换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负载,通过两级双电源自动转换装置实现三路电源的自动转换控制。上述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执行机构需要两套独立的双电源自动转换装置的机械连锁装置组成,这种方案使得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控制的设备增加数量,提高使用成本,增加使用风险,并降低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安全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该机构使用一个电机对三路电源进行单独控制,并实现三路电源之间的机械连锁,即同一时间有且仅有一路电源处于合闸状态,其他几路电源处于分闸状态,不需要两套独立的双电源自动转换装置的机械连锁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设备数量多,成本高,使用风险大,并安全系数降低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包括断路器Ⅰ、断路器Ⅱ、断路器Ⅲ、支架、上安装板、下安装板、电机、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角位移传感器、一套转盘驱动组件和三套同样的开关驱动组件;其中,转盘驱动组件由输出轴套筒、均由同样的上转盘和下转盘构成的上位组合转盘和下位组合转盘两对组合转盘、短轴套垫片、长轴套垫片、两个单向拨片、两个复位弹簧和两个限位杆组成,每套开关驱动组件均由一个开关拨片、两个导向转片、一个驱动弹簧轴座、一个驱动弹簧、一个驱动弹簧挡板和一个断路器手柄组成;上述部件的连接方式是: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与支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断路器Ⅰ与断路器Ⅱ与下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下安装板下方两端,断路器Ⅲ与上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位于上安装板上方,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出轴的一端与角位移传感器连接,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输出轴的另一端与输出轴套筒通过紧定螺钉固定连接;上位组合转盘和下位组合转盘两对组合转盘通过螺钉分别与输出轴套筒固定连接,上位组合转盘和下位组合转盘两对组合转盘之间放置有长轴套垫片,每一对组合转盘中的上转盘和下转盘之间放置有短轴套垫片,每一对组合转盘中的上转盘和下转盘上靠近输出轴套筒的地方相对开有螺钉孔并安装有螺钉,通过该螺钉与一个单向拨片铰接,该单向拨片上靠近该螺钉的一端开有安装孔,一个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该单向拨片的安装孔连接,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该对组合转盘中的上转盘和下转盘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一个限位杆安装在该对组合转盘中的上转盘和下转盘的半径中部位置相对开有的螺钉孔上,上位组合转盘和下位组合转盘两对组合转盘中各自的单向拨片在竖直方向上呈90度交错布置;三套同样的开关驱动组件中的两套开关驱动组件的开关拨片的后端通过螺钉分别与下安装板铰接,并分置于转盘驱动组件的左右两边,该两套开关驱动组件中的开关拨片的前端分别插入下位组合转盘的上转盘和下转盘之间,另一套开关驱动组件的开关拨片后端通过螺钉与上安装板铰接,其开关拨片的前端插入上位组合转盘的上转盘和下转盘之间,开关拨片前端有弧形缺口,该弧形缺口与单向拨片的外轮廓相切,两个导向转片分别通过铆钉铰接在开关拨片中部位置开有的分置于断路器手柄两边的两个安装孔上,驱动弹簧轴座通过铆钉与开关拨片靠近前端上开有的铆钉孔铰接,驱动弹簧挡板通过铆钉与下安装板铰接,驱动弹簧放置在驱动弹簧轴座与驱动弹簧挡板之间,断路器手柄安置两个导向转片之间,一套转盘驱动组件驱动三套开关驱动组件,每套开关驱动组件驱动一个断路器手柄,安置在下安装板上的两套开关驱动组件分别用于驱动与下安装板固定连接的断路器Ⅰ的断路器手柄和断路器Ⅱ的断路器手柄,安置在上安装板上的一套开关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与上安装板固定连接的断路器Ⅲ的断路器手柄。
上述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所述断路器Ⅰ、断路器Ⅱ和断路器Ⅲ是同样的断路器。
上述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所涉及的零部件均是公知的,也是容易获得的,零部件连接和安装方法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掌握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利用驱动弹簧的驱动力将断路器手柄置于分闸状态;当电机驱动转盘驱动组件的单向拨片转动到特定位置时才能实现有且仅有一个断路器处于合闸的状态,其余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当电机驱动转盘驱动组件的单向拨片转动到其他位置时,驱动弹簧的驱动力将断路器驱动到分闸状态;当电机在任意位置停止时,由于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具有自锁作用,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处于自锁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进步是:本实用新型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能够快速进行断路器之间的状态切换,具有结构紧凑、控制逻辑简单和自锁的特点,不需要两套独立的双电源自动转换装置的机械连锁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设备数量多,成本高,使用风险大,并安全系数降低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整体斜上方俯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中的电机及转盘驱动组件连接的斜上方俯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中的单向拨片安装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中的转盘驱动组件前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中的开关驱动组件构成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中的单向拨片转动位置示意图。
图中,1A.断路器Ⅰ,1B.断路器Ⅱ,1C.断路器Ⅲ,2.支架,3.上安装板,4.下安装板,5.电机,6.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7.角位移传感器,8.输出轴套筒,9.上转盘,10.下转盘,11.长轴套垫片,12.单向拨片,13.复位弹簧,14.限位杆,15.开关拨片,16.导向转片,17.驱动弹簧轴座,18.驱动弹簧,19.驱动弹簧挡板,20.断路器手柄,21.短轴套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实施例表明,从斜上方俯视整体外观看,本实用新型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设有断路器Ⅰ1A、断路器Ⅱ1B、断路器Ⅲ1C、支架2、上安装板3、下安装板4、电机5、输出轴套筒8、上转盘9、下转盘10、开关拨片15、导向转片16、驱动弹簧轴座17、驱动弹簧18、驱动弹簧挡板19和断路器手柄20。上安装板3和下安装板4与支架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断路器Ⅰ1A与断路器Ⅱ1B与下安装板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下安装板4下方两端,断路器Ⅲ1C与上安装板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位于上安装板3上方,均由上转盘9和下转盘10构成的上位组合转盘和下位组合转盘两对组合转盘位于下安装板4的中部,输出轴套筒8通过螺钉与上位组合转盘和下位组合转盘两对组合转盘中心固定连接。本图图面中只显示了三套开关驱动组件中置于转盘驱动组件的图面左边的一套开关驱动组件的安装状态,其中的开关拨片15后端通过螺钉与下安装板4铰接,两个导向转片16分别通过铆钉铰接在开关拨片15中部位置开有的分置于断路器手柄20两边的两个安装孔上,驱动弹簧轴座17通过铆钉与开关拨片15靠近前端上开有的铆钉孔铰接,驱动弹簧挡板19通过螺钉与下安装板4铰接,驱动弹簧18放置在驱动弹簧轴座17与驱动弹簧挡板19之间,断路器手柄20安置两个导向转片16之间。三套开关驱动组件中置于转盘驱动组件图面右边的一套开关驱动组件和安置在上安装板上的一套开关驱动组件的安装状态在本图中虽未能显示,但其安装状态与置于转盘驱动组件图面左边的一套开关驱动组件完全相同,只是安装的地点不同而已。
图2所示实施例显示了转盘驱动组件中的输出轴套筒8、上位组合转盘中的上转盘9、下位组合转盘中的上转盘9、上位组合转盘中的下转盘10、下位组合转盘中的下转盘10、长轴套垫片11、上位组合转盘中的单向拨片12、下位组合转盘中的单向拨片12、电机5、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6和角位移传感器7的连接方式。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6的输入轴与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6的输出轴的一端与角位移传感器7连接,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6输出轴的另一端与输出轴套筒8通过紧定螺钉固定连接,上转盘9和下转盘10组成一对组合转盘,图示有上位组合转盘和下位组合转盘上下两对转盘,输出轴套筒8通过螺钉与上下两对组合转盘固定连接,上下两对组合转盘之间放置有长轴套垫片11,每一对组合转盘中的上转盘9和下转盘10上靠近输出轴套筒8的地方相对开有螺钉孔并安装有螺钉,单向拨片12通过与该螺钉铰接被安置在上转盘9和下转盘10之间,上位组合转盘中的单向拨片12与下位组合转盘中的单向拨片12在竖直方向上呈90度交错布置。
图3所示实施例表明,下转盘10的中心通过螺钉固定在输出轴套筒8上,单向拨片12上端开有螺钉孔,单向拨片12通过该螺钉孔与下转盘10铰接,该用于铰接的螺钉作为单向拨片12的转动轴。单向拨片12上靠近该螺钉的一端开有一个安装孔,复位弹簧13的一端与单向拨片12上的安装孔连接,复位弹簧13的另一端与上转盘9和下转盘1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限位杆14安装在上转盘9和下转盘10的半径中部位置相对开有的螺钉孔上。本图中虽然未能显示出上转盘9,事实上,上转盘9同下转盘10在相同位置开有对应的螺钉孔,用于安装上转盘9与下转盘10之间的单向拨片12、复位弹簧13和限位杆14,上转盘9的中心也同样通过螺钉固定在输出轴套筒8上。
图4所示实施例表明,上位组合转盘中的上转盘9和上位组合转盘中的下转盘10组成一对上位组合转盘,下位组合转盘中的上转盘9和下位组合转盘中的下转盘10组成一对下位组合转盘,可见本实例的转盘驱动组件包括上下两对转盘。上位组合转盘的上转盘9和下转盘10之间放置有短轴套垫片21,下位组合转盘中的上转盘9和下位组合转盘中的下转盘10之间也放置有短轴套垫片21,上位组合转盘与下位组合转盘之间则安置有长轴套垫片11,上位组合转盘与下位组合转盘均被固定在输出轴套筒8上。本图还显示出在上位组合转盘的上转盘9和下转盘10之间还安置有单向拨片12和复位弹簧13,事实上,在下位组合转盘的上转盘9和下转盘10之间也安置有单向拨片12和复位弹簧13,只是为了简略,本图没有加以显示而已。
图5所示实施例表明,开关驱动组件由开关拨片15、两个导向转片16、驱动弹簧轴座17、驱动弹簧18、驱动弹簧挡板19和断路器手柄20组成。开关拨片15前端有弧形缺口,弧形缺口与单向拨片12的外轮廓相切,两个导向转片16分别通过铆钉铰接在开关拨片15中部位置开有的两个安装孔上,驱动弹簧轴座17通过铆钉与开关拨片15靠近前端上开有的铆钉孔铰接,驱动弹簧18放置在驱动弹簧轴座17与驱动弹簧挡板19之间,断路器手柄20放置两个导向转片16之间。开关拨片15后端通过螺钉与下安装板4铰接,开关拨片15前端位于转盘驱动组件的每对转盘的上转盘9和下转盘10之间,驱动弹簧挡板19通过铆钉与下安装板4铰接。本图中未能显示下安装板4,可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中有三套同样的如本图所显示的开关驱动组件。
图6所示实施例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中的单向拨片12的转动位置,即单向拨片12控制断路器Ⅰ1A、断路器Ⅱ1B和断路器Ⅲ1C分闸和合闸的位置。图中圆周的A点位置和圆周的A’点位置为对应与单向拨片12控制断路器Ⅰ1A的分闸和合闸的位置;圆周的B点位置和圆周的B’点位置对应与单向拨片12控制断路器Ⅱ1B的分闸和合闸的位置;圆周的C点位置和圆周的C’点位置对应与单向拨片12控制断路器Ⅲ1C的分闸和合闸的位置;圆周的D点位置为对应与单向拨片12控制三个断路器同时分断的位置。更具体的描述如下:
以合闸断路器Ⅰ1A为例,当电机5通过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6驱动转盘驱动组件做逆时针转动时,转盘驱动组件从一个圆周的任意位置开始逆时针转动,单向拨片12与开关拨片15接触,位于开关拨片15之间的断路器Ⅰ1A的断路器手柄20处于分闸状态,开关拨片15不能顺时针转动,单向拨片以铰接的螺钉为转动轴顺时针转动,当单向拨片12与开关拨片15分离时,单向拨片12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到与限位杆14接触;将此时转盘驱动组件在上述圆周做逆时针转动的特定位置设为A点位置和A’点位置,当电机驱动转盘驱动组件逆时针转动到A点位置时,电机5改做反向转动,电机5通过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6驱动转盘驱动组件做顺时针转动;转盘驱动组件从A点位置顺时针转动,单向拨片12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与限位杆14接触,限位杆14限定单向拨片12的逆时针转动,单向拨片12与开关拨片15接触,单向拨片12驱动开关拨片15逆时针转动,开关拨片15上铰接的导向转片16驱动断路器Ⅰ1A的断路器手柄20逆时针转动;当电机5驱动转盘驱动组件转动到A’点位置时,角位移传感器7获得位置信息,电机5停止,断路器Ⅰ1A合闸,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6具有自锁功能,当电机5停止转动时,开关拨片15不能在驱动弹簧18的作用下做顺时针转动,而断路器Ⅱ1B和断路器Ⅲ1C处于分闸状态。
再以分断三路电源为例来说明上述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分断断路器Ⅰ1A的断路器手柄20的工作过程:当电机5驱动转盘驱动组件顺时针转动时,转盘驱动组件从A’点位置顺时针转动,单向拨片12顺时针转动并与开关拨片15分离,开关拨片15在驱动弹簧18的作用下做顺时针转动;到断路器Ⅰ1A的断路器手柄20处于分断时,开关拨片15处于极限位置,开关拨片15停止转动,断路器Ⅰ1A分断。当电机5驱动转盘驱动组件顺时针转动到上述圆周的D点位置时,角位移传感器7获取位置信息,电机5停止转动,断路器Ⅰ1A、断路器Ⅱ1B和断路器Ⅲ1C都处于分闸状态,即分断三路电源。
上述的逆时针转动和顺时针转动均是从上向下看的转动方向。
实施例1
按照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图2所示实施例、图3所示实施例、图4所示实施例和图5所示实施例来安装本实施例的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包括断路器Ⅰ1A、断路器Ⅱ1B、断路器Ⅲ1C、支架2、上安装板3、下安装板4、电机5、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6、角位移传感器7、一套转盘驱动组件和三套同样的开关驱动组件;其中,转盘驱动组件由输出轴套筒8、均由同样的上转盘9和下转盘10构成的上位组合转盘和下位组合转盘两对组合转盘、短轴套垫片21、长轴套垫片11、两个单向拨片12、两个复位弹簧13和两个限位杆14组成,每套开关驱动组件均由一个开关拨片15、两个导向转片16、一个驱动弹簧轴座17、一个驱动弹簧18、一个驱动弹簧挡板19和一个断路器手柄20组成;上述部件的连接方式是:上安装板3和下安装板4与支架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断路器Ⅰ1A与断路器Ⅱ1B与下安装板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下安装板4下方两端,断路器Ⅲ1C与上安装板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位于上安装板3上方,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6的输入轴与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6的输出轴的一端与角位移传感器7连接,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6输出轴的另一端与输出轴套筒8通过紧定螺钉固定连接;上位组合转盘和下位组合转盘两对组合转盘通过螺钉分别与输出轴套筒8固定连接,上位组合转盘和下位组合转盘两对组合转盘之间放置有长轴套垫片11,每一对组合转盘中的上转盘和下转盘之间放置有短轴套垫片21,每一对组合转盘中的上转盘9和下转盘10上靠近输出轴套筒8的地方相对开有螺钉孔并安装有螺钉,通过该螺钉与一个单向拨片12铰接,该单向拨片12上靠近该螺钉的一端开有安装孔,一个复位弹簧13的一端与该单向拨片12的安装孔连接,该复位弹簧13的另一端与该对组合转盘中的上转盘9和下转盘1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一个限位杆14安装在该对组合转盘中的上转盘9和下转盘10的半径中部位置相对开有的螺钉孔上,上位组合转盘和下位组合转盘两对组合转盘中各自的单向拨片12在竖直方向上呈90度交错布置;三套同样的开关驱动组件中的两套开关驱动组件的开关拨片15的后端通过螺钉分别与下安装4板铰接,并分置于转盘驱动组件的左右两边,该两套开关驱动组件中的开关拨片15的前端分别插入下位组合转盘的上转盘9和下转盘10之间,另一套开关驱动组件的开关拨片15后端通过螺钉与上安装板3铰接,其开关拨片15的前端插入上位组合转盘的上转盘9和下转盘10之间,开关拨片15前端有弧形缺口,该弧形缺口与单向拨片12的外轮廓相切,两个导向转片16分别通过铆钉铰接在开关拨片15中部位置开有的分置于断路器手柄20两边的两个安装孔上,驱动弹簧轴座17通过铆钉与开关拨片15靠近前端上开有的铆钉孔铰接,驱动弹簧挡板19通过铆钉与下安装板4铰接,驱动弹簧18放置在驱动弹簧轴座17与驱动弹簧挡板19之间,断路器手柄20安置两个导向转片16之间,一套转盘驱动组件驱动三套开关驱动组件,每套开关驱动组件驱动一个断路器手柄20,安置在下安装板4上的两套开关驱动组件分别用于驱动与下安装板4固定连接的断路器Ⅰ1A的断路器手柄20和断路器Ⅱ1B的断路器手柄20,安置在上安装板3上的一套开关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与上安装板3固定连接的断路器Ⅲ1C的断路器手柄20。
上述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所述断路器Ⅰ1A、断路器Ⅱ1B和断路器Ⅲ1C是同样的断路器。
实施例2
实施例1的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
以合闸断路器Ⅰ1A为例,当电机5通过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6驱动转盘驱动组件做逆时针转动时,转盘驱动组件从一个圆周的任意位置开始逆时针转动,单向拨片12与开关拨片15接触,位于开关拨片15之间的断路器Ⅰ1A的断路器手柄20处于分闸状态,开关拨片15不能顺时针转动,单向拨片12以铰接的螺钉为转轴顺时针转动,当单向拨片12与开关拨片15分离时,单向拨片12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到与限位杆14接触;将此时转盘驱动组件在上述圆周做逆时针转动的特定位置设为A点位置和A’点位置,当电机5驱动转盘驱动组件逆时针转动到A点位置时,角位移传感器7获得位置信息,电机5改做反向转动,电机5通过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6驱动转盘驱动组件做顺时针转动;转盘驱动组件从A点位置顺时针转动,单向拨片12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与限位杆14接触,限位杆14限定单向拨片12的逆时针转动,单向拨片12顺时针转动,单向拨片12与开关拨片15接触,单向拨片12驱动开关拨片15逆时针转动,开关拨片15上铰接的导向转片16驱动断路器Ⅰ1A的断路器手柄20逆时针转动;当电机5驱动转盘驱动组件转动到A’点位置时,角位移传感器7获得位置信息,电机5停止转动,断路器Ⅰ1A合闸,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6具有自锁功能,当电机5停止转动时,开关拨片15不能在驱动弹簧18的作用下做顺时针转动,而此时断路器Ⅱ1B和断路器Ⅲ1C处于分闸状态。
再以分断三路电源为例来说明上述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分断断路器Ⅰ1A开关的工作过程:当电机5驱动转盘驱动组件顺时针转动时,转盘驱动组件从A’点位置顺时针转动,单向拨片12顺时针转动并与开关拨片15分离,开关拨片15在驱动弹簧18的作用下做顺时针转动;到断路器Ⅰ1A的断路器手柄20处于分断时,开关拨片15处于极限位置,开关拨片15停止转动,断路器Ⅰ1A分断。当电机5驱动转盘驱动组件顺时针转动到上述圆周的D点位置时,角位移传感器7获取位置信息,电机5停止转动,断路器Ⅰ1A、断路器Ⅱ1B和断路器Ⅲ1C都处于分闸状态,即分断三路电源。
上述的逆时针转动和顺时针转动均是从上向下看的转动方向。

Claims (2)

1.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断路器Ⅰ、断路器Ⅱ、断路器Ⅲ、支架、上安装板、下安装板、电机、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角位移传感器、一套转盘驱动组件和三套同样的开关驱动组件;其中,转盘驱动组件由输出轴套筒、均由同样的上转盘和下转盘构成的上位组合转盘和下位组合转盘两对组合转盘、短轴套垫片、长轴套垫片、两个单向拨片、两个复位弹簧和两个限位杆组成,每套开关驱动组件均由一个开关拨片、两个导向转片、一个驱动弹簧轴座、一个驱动弹簧、一个驱动弹簧挡板和一个断路器手柄组成;上述部件的连接方式是: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与支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断路器Ⅰ与断路器Ⅱ与下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下安装板下方两端,断路器Ⅲ与上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位于上安装板上方,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出轴的一端与角位移传感器连接,双输出轴蜗轮蜗杆减速器输出轴的另一端与输出轴套筒通过紧定螺钉固定连接;上位组合转盘和下位组合转盘两对组合转盘通过螺钉分别与输出轴套筒固定连接,上位组合转盘和下位组合转盘两对组合转盘之间放置有长轴套垫片,每一对组合转盘中的上转盘和下转盘之间放置有短轴套垫片,每一对组合转盘中的上转盘和下转盘上靠近输出轴套筒的地方相对开有螺钉孔并安装有螺钉,通过该螺钉与一个单向拨片铰接,该单向拨片上靠近该螺钉的一端开有安装孔,一个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该单向拨片的安装孔连接,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该对组合转盘中的上转盘和下转盘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一个限位杆安装在该对组合转盘中的上转盘和下转盘的半径中部位置相对开有的螺钉孔上,上位组合转盘和下位组合转盘两对组合转盘中各自的单向拨片在竖直方向上呈90度交错布置;三套同样的开关驱动组件中的两套开关驱动组件的开关拨片的后端通过螺钉分别与下安装板铰接,并分置于转盘驱动组件的左右两边,该两套开关驱动组件中的开关拨片的前端分别插入下位组合转盘的上转盘和下转盘之间,另一套开关驱动组件的开关拨片后端通过螺钉与上安装板铰接,其开关拨片的前端插入上位组合转盘的上转盘和下转盘之间,开关拨片前端有弧形缺口,该弧形缺口与单向拨片的外轮廓相切,两个导向转片分别通过铆钉铰接在开关拨片中部位置开有的分置于断路器手柄两边的两个安装孔上,驱动弹簧轴座通过铆钉与开关拨片靠近前端上开有的铆钉孔铰接,驱动弹簧挡板通过铆钉与下安装板铰接,驱动弹簧放置在驱动弹簧轴座与驱动弹簧挡板之间,断路器手柄安置两个导向转片之间,一套转盘驱动组件驱动三套开关驱动组件,每套开关驱动组件驱动一个断路器手柄,安置在下安装板上的两套开关驱动组件分别用于驱动与下安装板固定连接的断路器Ⅰ的断路器手柄和断路器Ⅱ的断路器手柄,安置在上安装板上的一套开关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与上安装板固定连接的断路器Ⅲ的断路器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Ⅰ、断路器Ⅱ和断路器Ⅲ是同样的断路器。
CN201420292305.XU 2014-06-04 2014-06-04 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82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2305.XU CN203882925U (zh) 2014-06-04 2014-06-04 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2305.XU CN203882925U (zh) 2014-06-04 2014-06-04 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82925U true CN203882925U (zh) 2014-10-15

Family

ID=51683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92305.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82925U (zh) 2014-06-04 2014-06-04 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8292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8931A (zh) * 2014-06-04 2014-08-27 河北工业大学 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
CN109378231A (zh) * 2018-12-24 2019-02-22 雷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CN114038697A (zh) * 2021-11-11 2022-02-11 江苏大烨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动式三工位机构
CN114038697B (zh) * 2021-11-11 2024-05-28 江苏大烨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动式三工位机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8931A (zh) * 2014-06-04 2014-08-27 河北工业大学 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
CN104008931B (zh) * 2014-06-04 2015-10-28 河北工业大学 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
CN109378231A (zh) * 2018-12-24 2019-02-22 雷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CN109378231B (zh) * 2018-12-24 2023-08-18 雷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CN114038697A (zh) * 2021-11-11 2022-02-11 江苏大烨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动式三工位机构
CN114038697B (zh) * 2021-11-11 2024-05-28 江苏大烨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动式三工位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8931B (zh) 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
CN103137347B (zh) 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系统及齿轮组
CN202736814U (zh) 一种隔离开关电动操动机构
CN104715942A (zh) 电机凸轮操作机构及其传动机构
CN201112305Y (zh) 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机械联锁传动装置
CN203882925U (zh) 三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驱动操作机构
CN101763959B (zh) 转换开关电器中的转换机构
CN101133469A (zh) 转换器
CN203288486U (zh) 环网柜内控制机构
CN202917351U (zh) 双开关相互机械联锁的机构
CN204516611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操作机构
CN104658777A (zh) 自动转换开关传动机构
CN101958198A (zh) 一种采用双蜗轮蜗杆模式的三工位机构
CN103295806A (zh) 手动电动合分闸双功能带防护连锁永磁机构
CN107887204B (zh) 一种减速机式三工位慢速操作机构
CN203774107U (zh)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CN103050305B (zh) 转换开关的联锁装置
CN103325608B (zh) 环网柜内控制机构
CN101093753A (zh) 自动转换开关连锁机构
CN104821260B (zh) 电动操作机构用双棘爪行星齿轮装置
CN202230934U (zh) 三工位隔离开关电动操作机构
CN105428115B (zh) 一种断路器
CN102426944A (zh) 转换开关电器
CN204270909U (zh) 一种三位置操作机构
CN202307577U (zh) 转换开关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028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