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54877U - 一种贴膜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54877U
CN203854877U CN201320794293.6U CN201320794293U CN203854877U CN 203854877 U CN203854877 U CN 203854877U CN 201320794293 U CN201320794293 U CN 201320794293U CN 203854877 U CN203854877 U CN 203854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anchor fitting
laminator
film ancho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942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少裕
熊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b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7942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54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54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548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贴膜机,其包括:主体,其具有容纳电子设备的第一凹槽;以及膜固定装置,该膜固定装置连接到主体的一端并且以该端为转轴旋转从而处于离开第一凹槽的打开状态和进入第一凹槽的闭合状态,膜固定装置具有在处于闭合状态时在朝向第一凹槽的表面上设置的粘性层以与待贴膜粘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膜机结构简单,贴膜时可实现轻对准松,贴膜过程中不易出现气泡和褶皱。

Description

一种贴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为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贴膜的贴膜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便于阅读,便携式电子设备屏幕的大小逐渐增加,人们对屏幕保护意识也越来越重。通常,人们会给便携电子设备贴上一层保护膜。但是,随着使用频率加大、摩加剧擦以及外界的擦划,保护膜很容易被破坏,这就需要重新贴膜。
便携式电子设备贴膜一般采用人工贴膜,将三层贴膜与电子设备屏幕对齐后,先剥离第一层外膜,然后将主膜的一端贴到电子设备屏幕,慢慢赶出主膜下的空气使主膜贴敷到电子设备屏幕,最后剥离最外面一层保护膜。这种手工贴膜操作简单,但是在贴膜过程中,至少出现以下问题:贴膜不易对准、贴膜容易出现气泡等等。总之,手工贴膜的贴膜效果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贴膜机,通过贴膜机可以实现贴膜轻松对准,并且贴膜过程中不易出现气泡、褶皱等现象,贴膜效果明显提升。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膜机,其包括:
主体,其具有容纳电子设备的第一凹槽;以及
膜固定装置,该膜固定装置连接到所述主体的一端并且以该端为转轴旋转从而处于离开所述第一凹槽的打开状态和进入所述第一凹槽的闭合状态,所述膜固定装置具有在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在朝向所述第一凹槽的表面上设置的粘性层以与待贴膜粘合。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所述粘性层设置在所述膜固定装置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所述膜固定装置通过铰链连接到所述主体的一端并且以所述铰链为转轴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所述膜固定装置在所述闭合状态下完全贴合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在所述主体的靠近作为所述转轴的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孔,在所述膜固定装置上设置有第二孔,当所述膜固定装置处于所述闭合状态下时,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完全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在所述主体的靠近作为所述转轴的一端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凹槽,在所述膜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固定柱,当所述膜固定装置处于所述闭合状态下时,所述固定凹槽与所述固定柱紧扣卡合。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所述主体在靠近作为所述转轴的一端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柱,所述膜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固定凹槽,当所述膜固定装置处于所述闭合状态下时,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固定凹槽紧扣卡合。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用于避开所述电子设备表面的凸起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对所述电子设备贴膜时,所述电子设备无法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槽。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贴膜机,所以达到了贴膜轻松对准、贴膜过程中不易出现气泡和褶皱、贴膜效果明显提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贴膜机的膜固定装置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贴膜机的膜固定装置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贴膜机的贴膜推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在贴膜机内放置就位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贴膜机的膜固定装置固定待贴膜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贴膜机贴膜时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贴膜机的膜固定装置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贴膜机的膜固定装置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图8中沿I-I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贴膜机的膜固定装置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贴膜机的膜固定装置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膜机主要包括:主体100和膜固定装置200。其中,主体100具有容纳电子设备的第一凹槽106,膜固定装置200连接到主体100的一端并且可以以该端为转轴107实现旋转操作。膜固定装置200处于离开第一凹槽106的状态定义为膜固定装置200的打开状态;膜固定装置200处于进入第一凹槽106的状态定义为膜固定装置200的闭合状态。当膜固定装置200处于上述闭合状态时,膜固定装置200可以完全贴合贴膜机内已放置的电子设备的表面。膜固定装置200在朝向主体100的第一凹槽106的表面上设置有粘性层101,该粘性层101用于贴膜时粘贴待贴膜。当膜固定装置200处于闭合状态时,膜固定装置200的粘性层101完全贴合待贴膜,借助粘性层101的粘合力,使待贴膜粘附到膜固定装置200。粘性层101可以由一般具有粘性的材质制成,如硅胶、橡胶、树脂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优选橡胶。粘性层101可以是任意形状地附着在在朝向第一凹槽106的表面上,但是根据手机待贴膜的大小和形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粘性层101优选设置于膜固定装置200远离转轴107的一端并且类似于透明胶状的长形粘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主体100靠近作为转轴10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孔103,膜固定装置200靠近转轴10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孔102,当膜固定装置200处于闭合状态下时,第一孔103与第二孔102完全重合,完全重合孔1032的结构示意如图2。当贴膜机使用完毕时,可以将膜固定装置200闭合,此时第一孔103与第二孔102完全重合形成孔1032,通过孔1032可以轻松方便地将贴膜机悬挂起来。第一孔103与第二孔102的设置为贴膜机收理、放置提供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主体100用于容纳电子设备的第一凹槽106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滑垫104,防滑垫104设置为一个柔性材料层,该柔性材料层优选为粘性层,具有防止电子设备在凹槽内滑动的作用。防滑作用的柔性材料层由具有防滑作用的硅胶、橡胶和树脂中的一种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优选硅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第一凹槽106内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105。第二凹槽105和防滑垫104的位置可以重合、交叉或分开设置。例如,当只有一个防滑垫104时,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凹槽105,第二凹槽105可以与防滑垫104交叉或者位于第二凹槽105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当第一凹槽106内设置有至少两个防滑垫104时,所述至少两个防滑垫10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105,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槽105可以避开电子设备背面凸起的部分(如摄像头部分),从而使电子设备固定时稳定性更好。第二凹槽105的尺寸和形状不限,只需当对电子设备进行贴膜时使电子设备无法从第二凹槽105穿过落下即可。还优选的是,电子设备放置于主体100的防滑垫104上贴膜时不能完全覆盖第二凹槽105,即第二凹槽105在电子设备贴膜时会露出一部分。当电子设备贴膜结束后,由于防滑垫104的粘合力,不能轻易移动和取下电子设备,此时通过第二凹槽105露出的部分接触电子设备背面即可轻易取出电子设备。图1是第一凹槽106设置有两个防滑垫和一个第二凹槽的实施例。
图3是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贴膜机的贴膜推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贴膜推动装置300是由手柄301、辊筒302和夹持辊筒302的夹持架303组成。辊筒302通过夹持架303的夹持和手柄301的作用力可以实现屏幕滚动。辊筒302的长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电子设备的宽度,使得贴膜时辊筒302的滚动可以覆盖到整个电子设备屏幕待贴膜处的同时,保证屏幕待贴膜处的各个地方受力均匀,保证电子设备贴膜均匀。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在贴膜机内放置就位时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贴膜机的膜固定装置固定待贴膜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贴膜机贴膜时的示意图。下面根据图4-6示意图,简述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贴膜机进行电子设备贴膜的过程。首先,将贴膜机的膜固定装置200打开,待贴膜的电子设备放置于贴膜机第一凹槽106内的防滑垫104上,并使电子设备的一端与第一凹槽106靠近转轴107的一端紧密贴合对齐,此时防滑垫104上设置的粘性层对电子设备起到固定作用,如图4所示。接下来,将待贴膜放置于电子设备待贴膜屏幕处,使得待贴膜与待贴屏幕完全重合后,膜固定装置200绕转轴107旋转闭合。在闭合状态下,膜固定装置200的粘性层101完全贴合待贴膜。借助粘性层101的粘合力,使待贴膜粘附到膜固定装置200,如图5所示。在待贴膜完全粘附到膜固定装置200后,使粘附有待贴膜的膜固定装置200绕转轴107旋转从而处于打开状态,即可轻易剥离待贴膜远离粘性层101的一侧的外膜401靠近待贴膜的被粘附端的部分。之后,使膜固定装置200绕转轴107旋转从而处于闭合状态。即,在剥离待贴膜的外膜401的同时,使膜固定装置200闭合,进而使用推动装置300从待贴膜接触电子设备的位置开始均匀推动,如图6所示。推动动作与外膜401的剥离同时进行,从而将外膜401逐渐剥离的同时待贴膜均匀贴附到电子设备的表面。最后,剥离待贴膜的被粘附到粘性层101的那层膜同时打开膜固定装置,完成电子设备贴膜过程。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贴膜机的膜固定装置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贴膜机的膜固定装置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当膜固定装置200通过转轴107旋转达到闭合状态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对准偏差、膜固定装置200的粘性层101无法完全贴合待贴膜的现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在主体100靠近作为转轴107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柱501,在膜固定装置200靠近转轴107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凹槽502,当膜固定装置200绕转轴107旋转达到闭合状态时,固定柱501和固定凹槽502紧扣并且卡合形成固定结构5012,从而保证膜固定装置200的粘性层101完全贴合待贴膜。
可选地,可以在主体100靠近作为转轴107的一端设置固定凹槽,而在膜固定装置200靠近转轴107的一端设置固定柱。通过此结构,可以在膜固定装置200绕转轴107旋转达到闭合状态时,固定凹槽和固定柱紧扣并且卡合形成固定结构,从而保证膜固定装置200的粘性层101完全贴合待贴膜。
图9是根据图8中沿I-I方向的剖面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膜固定装置200通过以主体100一端为转轴107进行旋转从而实现连接到主体100以及完成膜固定装置200的打开、闭合,该转轴10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优选铰链。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9)

1.一种贴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其具有容纳电子设备的第一凹槽;以及 
膜固定装置,该膜固定装置连接到所述主体的一端并且以该端为转轴旋转从而处于离开所述第一凹槽的打开状态和进入所述第一凹槽的闭合状态,所述膜固定装置具有在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在朝向所述第一凹槽的表面上设置的粘性层以与待贴膜粘合;在所述主体的靠近作为所述转轴的一端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柱,在所述膜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固定凹槽,当所述膜固定装置处于所述闭合状态下时,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固定凹槽紧扣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层设置在所述膜固定装置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固定装置通过铰链连接到所述主体的一端并且以所述铰链为转轴旋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固定装置在所述闭合状态下完全贴合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在靠近作为所述转轴的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孔,所述膜固定装置上设置有第二孔,当所述膜固定装置处于所述闭合状态下时,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完全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的靠近作为所述转轴的一端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凹槽,在所述膜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固定柱,当所述膜固定装置处于所述闭合状态下时,所述固定凹槽与所述固定柱紧扣卡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滑垫。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膜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用于避开所述电子设备表面的凸起部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膜机,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贴膜时,所述电子设备无法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槽。 
CN201320794293.6U 2013-12-04 2013-12-04 一种贴膜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54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94293.6U CN203854877U (zh) 2013-12-04 2013-12-04 一种贴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94293.6U CN203854877U (zh) 2013-12-04 2013-12-04 一种贴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54877U true CN203854877U (zh) 2014-10-01

Family

ID=51604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94293.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54877U (zh) 2013-12-04 2013-12-04 一种贴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548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06533A1 (zh) * 2016-07-08 2018-01-11 深圳市杰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贴膜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06533A1 (zh) * 2016-07-08 2018-01-11 深圳市杰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贴膜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025041A3 (en) Microfluidic liquid stream configuration system
CN203854877U (zh) 一种贴膜机
CN107245304B (zh) 一种oca光学胶膜及其制造工艺
CN207845554U (zh) 一种防窥tpu保护膜
CN203497217U (zh) 一种保护膜定位支架
CN203958684U (zh) 手机贴膜机
CN108300353B (zh) 一种tpu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2829924U (zh) 一种触摸屏光学透明胶膜
CN106183121A (zh) 一种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29877A (zh) 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08490676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03506A (zh) 一种曲面屏全包软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6604732U (zh) 保护膜用涂布机及其上料单元
CN205686672U (zh) 一种手机用高效自动贴钢化膜装置
CN206630177U (zh) 一种多功能文具盒
CN207210312U (zh) 一种贴屏幕用ab胶
CN104076864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528872U (zh) 一种组合膜和贴敷该组合膜的贴膜机
CN203793706U (zh) 一种贴膜机
CN204548581U (zh) 一种折叠手机贴膜装置
CN208730470U (zh) 一种电子屏幕用防护膜
CN202439278U (zh) 一种屏幕保护膜
WO2022205442A1 (zh) 人工指甲连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人工指甲组件
CN206497271U (zh) 一种显示模组遮光胶带
CN112793144A (zh) Uv-led贴膜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29

Address after: 518054 Shenzhen 206 Nanshan District 6 Industrial Zone, Hengyu center, block B, 21 Deng Liang Road,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ib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49 room 616, block B, Hengyu center, 21 Deng Liang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Co-patentee before: Lin Shaoyu

Patentee before: Xiong Qiang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