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51817U - 用于电子烟的连接构件以及供电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烟的连接构件以及供电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51817U
CN203851817U CN201420218127.6U CN201420218127U CN203851817U CN 203851817 U CN203851817 U CN 203851817U CN 201420218127 U CN201420218127 U CN 201420218127U CN 203851817 U CN203851817 U CN 203851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nnecting elements
shell
contact electrode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181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海
徐中立
翁建华
章炎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181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51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51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5181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烟的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可与电池的电极之间实现弹性导电连接,无需焊接导线,可适用于供电组件的自动化装配。该连接构件用于与雾化组件连接并形成电导通,包括相绝缘设置的内电极、外电极以及一连接部,所述内电极具有两端,其一端与雾化组件上的相应电极接触,另一端与供电组件内的电池接触,该内电极与电池接触的一端为可伸缩的弹性导电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由外壳以及连接构件、电池和灯罩模块组成的供电组件。

Description

用于电子烟的连接构件以及供电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烟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可适用于自动化装配的用于电子烟的连接构件以及供电组件。 
背景技术
电子烟作为传统香烟的替代产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吸烟爱好者所接受,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人体的危害相对较小以及拥有作为一款电子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时尚感。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电子烟主要包括雾化组件和供电组件,其原理是利用供电的方式使雾化组件中的发热丝将内部的液态或固态的烟草物质生成烟雾供人吸食。 
图1中揭示了目前一种比较典型的电子烟的供电组件,该供电组件包括外壳(未示出)、电池500、灯罩模块510和螺纹套组件501,电池500位于外壳内,灯罩模块510和螺纹套组件501分别在装配在外壳的两端。在灯罩模块510内设置有控制器511,控制器511为集成模块,其包括控制IC、气流传感器、触发开关以及LED发光源等部件,气流传感器通过感应气流并反馈信号给控制IC来控制触发开关的通断,控制器511上具有两个电源引脚和一个连接触发开关的控制引脚。常规来讲,电池500的负极505、正极508一般位于它的两端或它的同一端上,在供电组件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将控制器511的两个电源引脚分别通过导线506、导线509和电池500的负极505、正极508进行焊接,再将控制引脚通过导线507与螺纹套组件501内侧的电极502焊接导通,将外侧的电极503通过导线504与电池500的负极505焊接导通,螺纹套组件501的内侧和外侧的电极分别用于连接雾化组件中的发热丝两端,这样可以将电池500、控制器511中的触发开关以及雾化组件中的发热丝组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由以上可知,在供电组件的组装过程中至少需要四根导线的焊接工艺,同时为了起到电池500的保护作用,还需要在电池500两端贴EVA缓冲垫并通过高温胶带固定。通常来说,导线焊接、贴EVA缓冲垫以及包装高温胶带等工序必须通过人工来完成,无法实现自动化装配,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成产成本。此外,由于通常的电子导线较细,特别是在焊接点处的导线在人工组装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增加了产品的不良率。因此如果要实现供电组件的自动化装配,则需要改变电池本身的内部结构以及电池与灯罩模块和螺纹套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避免使用电子导线来焊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适用于自动化装配的连接构件以及供电组件,该连接构件可与电池的电极之间实现弹性导电连接,无需焊接导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适于装配在电子烟用供电组件上的连接构件,用于与雾化组件连接并形成电导通,该连接构件包括一连接部以及相绝缘设置的内电极、外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具有两端,其一端适于与雾化组件上的相应电极接触,另一端与供电组件内的电池接触,且该内电极上与电池接触的一端为可伸缩的弹性导电结构。
具体来说,所述弹性导电结构为可导电的弹簧、弹针或弹片结构。 
进一步,所述内电极上与雾化组件上的相应电极接触的一端也为可伸缩的弹性导电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电极上与雾化组件相接触的一端为可导电的弹针结构,其与电池接触的另一端为可导电的弹簧结构。 
具体来说,所述连接部为螺纹、磁吸或卡扣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外电极上。 
进一步,所述内电极上开设有贯穿于两端的气流通道。 
具体来说,所述外电极呈环状并适于与供电组件的外壳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烟的供电组件,其包括一由导电材质制成的外壳以及设置在该外壳内的电池和分别装配于外壳两端的连接构件和灯罩模块,所述连接构件可以是上述各个具体方案中涉及的连接构件,所述内电极与电池的其中一个电极相弹性抵接,所述外电极与外壳形成导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连接构件中的内电极与电池接触的一端为可伸缩的弹性导电结构,可实现与电池的电极之间的无焊接弹性电连接,为供电组件的模块式自动化装配奠定了基础;同时当电池受撞击挤压时还可给电池提供一定的缓冲力,确保电池安全。
本实用新型中的供电组件中的灯罩模块、电池装置和连接构件作为三个独立的组装模块,可借助自动化装配的方式依次装入外壳内,相比现有的人工组装方式可避免焊线、贴EVA缓冲垫和包装高温胶带等操作,提高装配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产品的不良率。此外,供电组件中的灯罩模块端部的两个导电体和连接构件中的内电极可为弹性导电部件,当这两部分与中间的电池装置组装时,可提供一定的张力,既可保证灯罩模块上的导电体和连接构件中的内电极与电池装置上相应接触电极紧密接触,同时又可提供一定的缓冲力,起到保护电池装置的目的,且无需再在电池装置的两端贴EVA缓冲垫。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供电组件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供电组件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池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电池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中电池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图;
图7是实施例中电池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图;
图8是实施例中电池装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罩模块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中灯罩模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中灯罩模块的控制器的引脚端面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构件的外部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中提供的供电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烟的外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供电组件是由灯罩模块、电池装置和连接构件三个独立的模块组装在外壳中而形成,各个部分之间无需导线焊接,均采用直接接触导电,适合于自动化装配生产。为了适应自动化装配,其中灯罩模块、电池装置和连接构件均在现有基础上作出了改进,下面就以具体实施例对上述灯罩模块、电池装置和连接构件各个部分以及供电组件的整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作进一步阐述: 
参见图2所示,供电组件200包括外壳201、灯罩模块300、电池装置100和连接构件400,外壳201一般呈管状并由金属导电材料制成,电池装置100具有至少三个输出电极,即位于电池装置100一端的第一接触电极102和第二接触电极103,以及位于另一端的第三接触电极105,第一接触电极102和第二接触电极103可分别作为电池装置100的正负极输出,例如第一接触电极102为正极输出,第二接触电极103为负极输出;或者是第一接触电极102为负极输出,第二接触电极103为正极输出。而位于另一端的第三接触电极105可与第一接触电极102和第二接触电极103的其中一个导电连接,作为电池装置100另一端的负极输出或正极输出。
灯罩模块300和连接构件400分别装配在外壳100的两端,并与中间的电池装置100相互抵接。灯罩模块300内设置有控制器304,并且该灯罩模块300相对于电池装置100的端部设置有两个导电体301、302,导电体301、302分别与第一接触电极102和第二接触电极103相抵接。在灯罩模块300的侧部还设置有另一导电部件303,当灯罩模块300从外壳201的一端被压入外壳201内时,该导电部件303可与外壳201的内壁相接触。上述连接构件400用于与雾化组件连接并形成电导通,其包括绝缘设置的内电极401和外电极402,当连接构件400从外壳201的另一端被压入外壳201中时,内电极401与电池装置100的第三接触电极105相抵接,而外电极402则与外壳201的内壁相接触。该外电极402通过外壳201与灯罩模块300上的导电部件303形成电连接,以便于控制器304来控制连接构件400中的外电极402与电池装置100中其中一极的电流通断。 
由于上述灯罩模块300、电池装置100和连接构件400均在现有基础上作出了改进,下面将对各个部分的内部结构进行具体阐述。 
关于电池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如下: 
参见图3所示,电池装置100包括一具有两端的包装壳体101以及包装在内部的电芯单元107,包装壳体101可以是刚性材质,也可以是柔性包装材质。电芯单元107通常采用卷绕式的锂离子电芯,由于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包装壳体101的一端设置有分别与内部的电芯单元107的正负极连接的第一接触电极102和第二接触电极103,在该包装壳体103的另一端还设置有一第三接触电极105,该第三接触电极105与第一接触电极102和第二接触电极103的其中一个导电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见后描述。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方案,第二接触电极103为一环状端子,第一接触电极102为一设置在该环状端子内侧的柱状端子,且该柱状端子与环状端子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环104,一般来讲第一接触电极102设置在包装壳体101端部的中间位置,第二接触电极103套设在第一接触电极102上,二者通过第一绝缘环104物理绝缘。该第三接触电极105可以是设置包装壳体101另一端部的中间位置的一个柱状端子,或者是设在整个端面上的圆形导电片。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对第一接触电极102、第二接触电极103和第三接触电极105的具体形状并没有限制,其还可以是从电池装置100的端部向外延伸的插针式端子。
参见图4,其揭示了电池装置100内部构造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电芯单元107被包装在包装壳体101的内部,该电芯单元107具有分别从其两端引出的正极耳1071和负极耳1072,负极耳1072与第三接触电极105焊接,正极耳1071与第一接触电极102焊接;并且该第三接触电极105与第二接触电极103通过一导电片106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导线连接,导电片106或者导线两端分别与第三接触电极105与第二接触电极103形成焊接。在具体实施时为了简化结构,导电片106可以是与第三接触电极105以及第二接触电极103一体成型的金属片,该金属片城长条状,它的一端剪裁成圆形以形成第三接触电极105,另一端剪裁成环状以形成第二接触电极103。需要说明是,正极耳1071和负极耳1072在电芯单元107两端的位置可以对调设置;另外,第三接触电极105也可以与另一端上的第一接触电极102导电连接。基于上述内部结构,电池装置100在其一端上同时具备了正极输出和负极输出,而在其另一端上仅仅只具备正极输出或者负极输出。当然该电池装置100也可以利用其上的接触电极实现充电操作。 
参见图5所示,为了保证电池装置100的安全,本实施例对第一接触电极102、第二接触电极103以及中间的第一绝缘环104的相对高度做了优化设计。该第一绝缘环104的端面111凸出于上述第一接触电极102的接触端面112,该端面111也凸出于第二接触电极103的接触端面113。同时外壳101的端面也高于接触端面112和接触端面113。这种优化设计的目的在于,当电池装置100的端部与其他金属部件的接触时,该金属部件的表面会先与第一绝缘环104的端面111先接触,从而避免同时与第一接触电极102和第二接触电极103接触而导致短路,造成安全事故。 
参见图6所示,其揭示了电池装置100内部构造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第四接触电极108,第一接触电极102和第二接触电极103位于同一端上,第三接触电极105′和第四接触电极108位于另一端上。电芯单元107的两端分别引出有正极耳1071和负极耳1072,正极耳1071焊接于第一接触电极102 上,负极耳1072焊接于第四接触电极108上。第三接触电极105′与第一接触电极102之间通过导电片110或导线连接,而第二接触电极103与第四接触电极108则通过另一导电片106或导线连接,这样在电池装置的两端分别形成了一对正负极电源输出。与第一接触电极102和第二接触电极103的设置方式类似,其中第三接触电极105′为柱状端子并设置在端部的中间位置,而第四接触电极108设计成环状端子并套设在第三接触电极105′的外围,且第三接触电极105′和第四接触电极108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环109。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优化设计,第二接触电极103和第四接触电极108相对于电池装置的中间位置对称设置,而第三接触电极105′和第一接触电极102也相对于电池装置的中间位置对称设置。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于,可使电池装置两端的正负极输出端无差异化,保持电池装置两端的正负极输出端的通用性,即将电池装置装入供电组件的外壳中时,无需区别正反两端,其两端均可与灯罩模块或连接构件适配连接。同样的,与第一绝缘环104的高度优化设计相同,上述第二绝缘环109的端面也凸出于第三接触电极105′和第四接触电极108的接触端面。 
参见图7所示,其揭示了电池装置100的内部构造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同上述第二种实施方式一样,电池装置100的两端也分别具有一对相对称设置的接触电极,其区别仅仅在于:电芯单元107的正极耳1074和负极耳1073从同一端引出。例如,正极耳1074和负极耳1073从第三接触电极105′所在的一端引出,负极耳1073与第四接触电极108焊接,正极耳1074与第三接触电极105′相焊接,第三接触电极105′通过导电片110与第一接触电极102连接,第四接触电极108通过导电片106与第二接触电极103连接。 
参见图8所示,其揭示了电池装置100的内部构造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在包壳体101的一端设有第一接触电极102和第二接触电极103,另一端设有第三接触电极105′和第四接触电极108。电芯单元107为卷绕式电芯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单层的电芯分为正极片、负极片以及中间的隔膜,其正极片位于单层电芯的内侧,而负极片位于外侧。该正极片向一端引出有至少一个正极耳1076,同时从另一端也引出有正极耳1078,该负极片向一端引出有至少一个负极耳1075,同时从另一端也引出有负极耳1077。正极耳1076和负极耳1075分别与位于同一端的第三接触电极105′和第四接触电极108焊接,正极耳1078和负极耳1077分别与位于另一端的第一接触电极102和第二接触电极103焊接。以上四个接触电极的外部布置方式与第二、第三种实施方式相同,而这种内部结构的设计则无需再在各个接触电极之间焊接导电片来相互连通。 
关于灯罩模块300的具体结构如下: 
参见图9和图10所示,灯罩模块300包括灯罩主体304和控制器306,该灯罩主体304由透光材质制成,包括圆管形的侧壁和用于模拟吸烟灰烬的底部,当灯罩主体304与供电组件的外壳相装配时,灯罩主体304的侧壁被压入外壳中并与外壳内壁相适配。灯罩主体304的侧壁以及底部形成一容腔317,该控制器306上集成有发光源并共同收纳于容腔317中,发光源通常采用LED,该LED发光源朝向灯罩模块304的底部。在灯罩主体304上位于容腔317具有开口朝向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导电体301和第二导电体302,该第一导电体301和第二导电体302适于与供电组件中的电池正负极相抵接。第一导电体301位于端部的中间位置,第二导电体302与之绝缘设置并相隔一定的距离,在灯罩主体304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一导电部件303,导电部件303优选为一环状的金属部件,且固定连接在灯罩主体304的侧壁上,其呈环状的金属部件的外表面和灯罩主体304的侧壁基本平齐;当然导电部件303也可以是具有一段弧面的金属件。当灯罩组件304装配在上述供电组件的外壳一端时,第一导电体301和第二导电体302可分别和电池装置100上的第一接触电极102和第二接触电极103相抵接,而导电部件303与供电组件的外壳相接触。
控制器306包括内部的控制IC以及气流传感器、触发开关和LED发光源,第一导电体301和第二导电体302作为电源输入端,可分别给气流传感器、控制IC以及LED发光源等部件供电,上述环状的导电部件303与触发开关电连接。当气流传感器感测到气流通过时可反馈触发信号给控制IC,该控制IC控制上述触发开关的导通和关断。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方案,第一导电体301和第二导电体302均为可伸缩的弹性导电部件,当二者与电池装置100的一端的接触电极弹性接触时,可提供一定的张力,既可以使电极与导电体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还可以保护电池装置100的安全,防止电池受挤压碰撞而爆炸,即替代现有技术中EVA缓冲垫的作用。具体来说,可伸缩的弹性导电部件可以是可导电的弹簧、弹针或弹片等结构。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体301为弹簧结构,第二导电体302为弹针结构(图10中的弹针内部结构未具体示出)。在上述容腔317的开口端部还设置有一电路板305,电路板305呈圆形,固定安装在上述灯罩主体304或者导电部件303上,第一导电体301和第二导电体30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电路板305上并向外侧延伸。根据现有线技术可知,在灯罩主体304上开设有进气孔307,进气孔307位于气流传感器的一侧,而本实施例中的电路板305上开设有与该进气孔307相连通的通气孔308,通气孔308位于气流传感器的另一侧。控制器306可直接固定在灯罩主体304的内壁上,也可以设置在一固定座311上,固定座311一般是由硅胶等柔性材质制成,在安装时可以先将控制器306设置在固定座311中,再将固定座311安装在容腔317中,并使控制器306的引脚端以及LED发光源朝下且面对灯罩主体304的底部。
再参见图11所示,在控制器306的底部端面上设置有LED发光源313以及三个引脚,包括两个电源引脚以及一控制引脚,即正极引脚314、负极引脚315和控制引脚316,控制引脚316与控制器内部的触发开关相连接。在正极引脚314、负极引脚315上分别焊接有插针309、310,在控制引脚316上焊接有插针312。从图9、图10中可以看出,插针309和插针310向上反向弯折后穿过固定座311并焊接于电路板305上,并且通过线路分别与第一导电体301和第二导电体302连接。插针312向上反向弯折并穿过固定座311,该插针312的末端再向下弯折后与导电部件303接触,并被固定座311压紧。 
关于连接构件400的具体结构如下: 
参见图12所示,其揭示了图2中所示的连接构件400的具体结构。该连接构件400用于连接雾化组件并形成电导通,其包括内电极401和外电极402,内电极401和外电极402之间设置有绝缘件403,外电极402的整体形成大致呈环状,当连接构件400从供电组件的外壳一端被压入时,外电极402的外表面与外壳紧密接触。在内电极401相对于电池装置100的一侧具有一可伸缩的弹性导电结构404,该弹性导电结构404可与电池装置100上的第三接触电极105弹性抵接。
再参见图13所示,连接构件400上还具有连接部407,该连接部407可以设置在外电极402上,该连接部407用于与雾化组件上的相应结构形成连接,此连接方式通常是可拆卸式的,以为便于雾化组件和供电组件组合和分离。一般来说,连接部407可以是螺纹、磁吸或者卡扣等可拆卸式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中以螺纹结构为例进行说明,此螺纹结构可为设置在外电极402内壁的内螺纹。上述内电极401具有沿轴向的两端,一端与电池接触,另一端与雾化组件上的相应电极相接触;其中与雾化组件上的相应电极相接触的一端即为可伸缩的弹性导电结构404。为了使雾化组件与供电组件端部的灯罩组件内的气流相通,在内电极401上还开设有贯穿于内电极401两端的气流通道405。类似的,该内电极401上与雾化组件上的相应电极接触的一端也为可伸缩的弹性导电结构406,当然内电极401和雾化组件上的电极也可以是刚性接触的(可参见图1中所示)。以上所述的弹性导电结构404、弹性导电结构406可以是可导电的弹簧、弹针或弹片等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导电结构404为可伸缩的导电弹簧,弹性导电结构406为弹针结构。 
再参见图2所示,供电装置200主要由上面所讲述的三个独立模块以及外壳组配形成。灯罩模块300和连接构件400可分别通过弹性导电结构与中间的电池装置100形成导电接触,无需焊接导线,符合自动化装配的要求。电池装置100上的第一接触电极201和第二接触电极103可以作为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输出,第三接触电极105则可以作为另一个负极(或正极)输出。灯罩组件300上的第一导电体301和第二导电体302分别和二者相接触,并作为控制器内部各元件所需电源的接入端,而与控制器内的控制引脚连接的导电部件303则与外壳201紧密接触。连接构件400中的内电极401通过第三接触电极105与电池负极连接,外电极402通过外壳201与导电部件303导电连接,外壳201本身可以由金属导电材质制成,或者在外壳201的内壁涂覆有导电层。控制器内部的触发开关可控制外电极402与电池正极之间的导通或切断,当触发开关导通时,连接构件400的两个电极分别和电池的正负极连通。此外可以理解的是,灯罩模块300和连接构件400与电池装置的接触电极之间也可以采用除本实施里所介绍的其它常规电接触方式,例如电池装置100上的第一接触电极102和第二接触电极103为插针结构,而灯罩模块300上的两个导电体为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插孔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灯罩模块300和连接构件400并不限于同时和本实施里的电池装置100来适配组装,灯罩模块300和连接构件400均可以作为单独的模块和现有普通的电池来装配,例如供电组件的端部不设置有灯罩模块300,且装载有正负极位于同一端的普通电池,在连接构件400的一端还装设有一开关模组,通过该开关模块开控制电池的正负极输出。 
由于供电组件的外壳201为两端开口状,因此从组装顺序来讲,可以先装配灯罩模块300,也可以先装配连接构件400,具体按照以下两种过程进行: 
第一种组装步骤包括:首先,将连接构件400固定装配于外壳201的一端,使外电极402与外壳201相接触;然后,将电池装置100推送装入外壳201内,使具有第三接触电极105(105′)的一端靠近连接构件400;最后,将灯罩模块300固定装配于外壳201的另一端,使灯罩模块300一端的两个导电体301、302分别与第一接触电极102和第二接触电极103相抵接,且灯罩模块300上侧部的导电部件303与外壳201相接触,并同时使另一端上的第三接触电极105与连接构件400中的内电极401相抵接。
第二种组装步骤包括:首先,将灯罩模块300固定装配于外壳201的一端,使侧部的导电部件300与外壳201相接触;然后,将电池装置100推送装入外壳201内,使具有第一接触电极102和第二接触电极103的一端靠近灯罩模块300;最后,将连接构件400固定装配于外壳201的另一端,使连接构件400上的外电极402与外壳201相接触,且内电极401与第三接触电极105相抵接;并同时使另一端上的第一接触电极102和第二接触电极103分别与灯罩模块300上的两个导电体301、302相抵紧。 
以上组装方法中,灯罩模块300和连接构件400与外壳201之间可采用过盈配合连接,当然还可采用其它常见的固定方式,例如在灯罩模块300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外壳201上。 
图14揭示了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供电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供电组件900包括外壳901、位于外壳901内的电池装置100以及装配于两端的灯罩模块300和连接构件400。其中电池装置100可选择采用图6至图7中所示的电池装置,电池装置100在其两端分别具有两个对称的正负接触电极,在组装时无需区分正反端。与前述的供电组件200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构件400中的内电极401与电池装置100相对的一端无弹性导电结构,该内电极401与电池装置为硬性接触。在装配完成后,内电极401与第三接触电极105′硬性抵接,第一接触电极102和第二接触电极103分别和第一导电体301、第二导电体302弹性抵接,借助于第一导电体301、第二导电体302的回复力,内电极401可与第三接触电极105′紧密导电连接。 
相反的,也可以是连接构件400中的内电极401一端与电池装置100弹性接触,而灯罩模块300的两个导电体与电池装置100之间为硬性接触。综上来说,为了保证连接构件400、灯罩模块300与电池装置100之间的抵接张力,只需保证连接构件400和灯罩模块300上中的至少一方的接触导电件为弹性导电部件即可。 
图15揭示了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烟的外部示意图,电子烟800呈杆状,由雾化组件600和上述的供电组件200或供电组件900组装形成,雾化组件600的内部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不再阐述。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说明书为便于理解实用新型内容所列举的部分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任何限定,也非所有可实施方案的穷举,故凡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流程或步骤所做出的任何微小改进或等效替代,均应包含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适于装配在电子烟用供电组件上的连接构件,用于与雾化组件连接并形成电导通,该连接构件包括一连接部以及相绝缘设置的内电极、外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具有两端,其一端适于与雾化组件上的相应电极接触,另一端与供电组件内的电池接触,且该内电极上与电池接触的一端为可伸缩的弹性导电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结构为可导电的弹簧、弹针或弹片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上与雾化组件上的相应电极接触的一端也为可伸缩的弹性导电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上与雾化组件相接触的一端为可导电的弹针结构,其与电池接触的另一端为可导电的弹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螺纹、磁吸或卡扣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外电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上开设有贯穿于两端的气流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极呈环状并适于与供电组件的外壳相接触。
9.一种用于电子烟的供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由导电材质制成的外壳以及设置在该外壳内的电池和分别装配于外壳两端的连接构件和灯罩模块,所述连接构件为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构件,所述内电极与电池的其中一个电极相弹性抵接,所述外电极与外壳形成导电连接。
CN201420218127.6U 2014-04-30 2014-04-30 用于电子烟的连接构件以及供电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51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18127.6U CN203851817U (zh) 2014-04-30 2014-04-30 用于电子烟的连接构件以及供电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18127.6U CN203851817U (zh) 2014-04-30 2014-04-30 用于电子烟的连接构件以及供电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51817U true CN203851817U (zh) 2014-10-01

Family

ID=51601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18127.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51817U (zh) 2014-04-30 2014-04-30 用于电子烟的连接构件以及供电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5181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90533A1 (en) * 2014-12-08 2016-06-16 Fontem Holdings 2 B.V. Electronic cigarette designs for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WO2016101150A1 (zh) * 2014-12-23 2016-06-30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杆、电子烟及电池杆的组装方法
CN106998801A (zh) * 2014-11-14 2017-08-01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控制方法
CN114098174A (zh) * 2021-11-21 2022-03-01 深圳市真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雾化器充电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8801A (zh) * 2014-11-14 2017-08-01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控制方法
WO2016090533A1 (en) * 2014-12-08 2016-06-16 Fontem Holdings 2 B.V. Electronic cigarette designs for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WO2016101150A1 (zh) * 2014-12-23 2016-06-30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杆、电子烟及电池杆的组装方法
CN114098174A (zh) * 2021-11-21 2022-03-01 深圳市真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雾化器充电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9255A (zh) 电子烟和用于电子烟的电池装置、供电组件以及组装方法
CN203851817U (zh) 用于电子烟的连接构件以及供电组件
CN100435384C (zh) 组装式结构的二次电池
US9414628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JP3164991U (ja) 電子タバコの給電装置
CN203466247U (zh) 电子烟供电装置及电子烟
CN203538367U (zh) 电子烟
CN105302223A (zh) 电子烟的功率调节方法及其装置、电子烟
CN204668940U (zh) 电路板用小型防浪涌保护器
CN104482560B (zh) 具有纵向多电弧束分布的电弧式打火机
CN203913389U (zh) 用于电子烟的灯罩模块以及供电组件
CN204943559U (zh) 一种接近感应点火的电弧点烟器
CN109802058A (zh) 具防延烧构造的电池装置
CN103435001B (zh) 混合集成电路装置及封装方法
CN101457871B (zh) 一种电筒和应用于该电筒上的双端双极电池
CN202691735U (zh) 一种透明线灯串
CN205350970U (zh) 一种led光源安装模组及灯具
CN218827219U (zh) 防水性发光二极管
CN104315538B (zh) 电弧式打火装置
CN207094233U (zh) 一种led灯结构
CN218069850U (zh) 一种适合皮线灯生产的内置ic幻彩灯珠
CN208028250U (zh) 一种制造方便的车载插头
CN201904200U (zh) 单端输出点火线圈
CN107388091A (zh) 便于组装和收纳的插接式led台灯
CN208253260U (zh) 一种形状可变连续性光斑cob灯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