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49648U - 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49648U
CN203849648U CN201420280323.6U CN201420280323U CN203849648U CN 203849648 U CN203849648 U CN 203849648U CN 201420280323 U CN201420280323 U CN 201420280323U CN 203849648 U CN203849648 U CN 203849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upport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inner space
arc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803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Infocomm Zhong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Infocomm Zhong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Infocomm Zhong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Infocomm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803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49648U/zh
Priority to TW103211249U priority patent/TWM490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49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4964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用以支撑一电子装置,该支撑结构包括:一第一弧形支架以及一第二弧形支架;该第一弧形支架包括一第一内部空间、连通于该第一内部空间的一第一开口及多个第一卡孔;该第二弧形支架可调整地从该第一开口伸出或缩入于该第一内部空间,以改变与该第一弧形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而以不同角度支撑该电子装置,该第二弧形支架包括对应该些第一卡孔的一第一卡扣,其中该第一卡扣可选择地固定于其中一个该第一卡孔,且该第二弧形支架相对该第一弧形支架在任一位置上所共同形成的弧形轮廓位于同一圆周上。本实用新型提供支撑结构新颖的造型,且可有效地降低包装与空间上的浪费。

Description

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结构,且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信息化社会,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产品,而随着电子产品的轻巧化发展,如笔记本型计算机(notebook computer)、平板计算机(tablet PC)及一体成型计算机(all-in-onePC,AIO PC)等比桌上型计算机轻巧的计算机装置日益普及于电子产品的市场。
以一体成型计算机来说,目前市面上的一体成型计算机通常是靠一个柱状支撑架来支撑。此类柱状支撑架除了在外观上较无新意之外,使用者要调整一体成型计算机的屏幕视角时需要搬移支撑架,操作上较为麻烦,并且,由于支撑架凸出于一体成型计算机,包装时会耗费较多材料,且支撑架占据较多的存放空间。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支撑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结构,其具有特殊的造型、可提供电子装置以多种视角立起且可缩短而降低包装与空间上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用以支撑一电子装置,该支撑结构包括:一第一弧形支架以及一第二弧形支架;该第一弧形支架包括一第一内部空间、连通于该第一内部空间的一第一开口及多个第一卡孔;该第二弧形支架可调整地从该第一开口伸出或缩入于该第一内部空间,以改变与该第一弧形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而以不同角度支撑该电子装置,该第二弧形支架包括对应该些第一卡孔的一第一卡扣,其中该第一卡扣可选择地固定于其中一个该第一卡孔,且该第二弧形支架相对该第一弧形支架在任一位置上所共同形成的弧形轮廓位于同一圆周上。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通过第二弧形支架可调整地伸缩于第一弧形支架以改变支撑结构的长度,并通过第一卡扣固定至对应的第一卡孔以固定第一弧形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而使支撑结构能够以不同角度来支撑电子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二弧形支架相对第一弧形支架在任一位置上所共同形成的弧形轮廓位于同一圆周上的设计,提供支撑结构新颖的造型,且第二弧形支架能够收合于第一弧形支架内,可有效地降低包装与空间上的浪费。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至图4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支撑结构以不同角度支撑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支撑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至图13是展开图1的支撑结构的流程示意图。
图14至图17是将第二弧形支架的固定座固定在电子装置的固定槽的流程示意图。
图18与图19是图1的支撑结构展开至不同位置的示意图。
图20至图22是图1的支撑结构的第二弧形支架相对于第一弧形支架在不同位置时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电子装置
12   屏幕
14   固定槽
100  支撑结构
110  第一弧形支架
111  第一部分
112  第二部分
113  第一内部空间
114  第一开口
115  第一卡孔
116  第一磁铁
117  第三开口
120  第二弧形支架
122  第一卡扣
124  第一端
126  第二端
128  固定座
128a 卡榫
128b 可挠卡扣
129  第二磁铁
130  第三弧形支架
132  第二内部空间
134  第二开口
136  第二卡扣
138  沟槽
140  固定板
142  卡合部
144  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用以支撑一电子装置。电子装置例如可以是一体成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或智能型手机等,但电子装置的种类并不以此为限制。图1至图4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支撑结构以不同角度支撑电子装置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100可展开至不同长度而提供电子装置10能够视使用者的需求以不同倾角立起于桌面。下面将对支撑结构100进行详细地介绍。
图5是图1的支撑结构的分解示意图。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00包括一第一弧形支架110、一第二弧形支架120、一第三弧形支架130及一固定板140。
第一弧形支架110包括相连的一第一部分111及一第二部分112,第一弧形支架110的第一部分111具有弧形轮廓且包括一第一内部空间113、连通于第一内部空间113的一第一开口114及连通于第一内部空间113的多个第一卡孔115。第二部分112远离第一开口114且凸出于第一部分111,而与第一部分111之间存在一转折。
第二弧形支架120可调整地从第一开口114伸出或缩入于第一内部空间113,以改变与第一弧形支架110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二弧形支架120包括对应这些第一卡孔115的一第一卡扣122、相对的一第一端124、一第二端126及位于第一端124的一固定座128。当第二弧形支架120相对于第一弧形支架110滑动时,第一卡扣122的移动轨迹重合于至少部分的这些第一卡孔115的连线轨迹,而使第一卡扣122可选择地固定于其中一个第一卡孔115,而固定第一弧形支架110与第二弧形支架120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包括一屏幕12及一固定槽14,屏幕12与固定槽14位于电子装置10的相对两面。第二弧形支架120的固定座128用来可拆卸地固定至电子装置10的固定槽14。
第三弧形支架130枢接于第一弧形支架110的第二部分112,第三弧形支架130适于如图1与图2所示地靠合或翻开于第一弧形支架1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弧形支架130的弧形轮廓符合该第一弧形支架110的弧形轮廓,而使第三弧形支架130收合时能贴合于第一弧形支架110的一侧,收纳时可减少支撑结构100所占的空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弧形支架130的弧形轮廓也可以与第一弧形支架110的弧形轮廓不同。
第三弧形支架130包括一第二内部空间132、连通于第二内部空间132的至少一第二开口134、一第二卡扣136及连通于第二内部空间132的一沟槽138。固定板140包括至少一卡合部142及一推杆144。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弧形支架130包括两第二开口134,且固定板140包括两个卡合部142,第一弧形支架110还包括位于第二部分112的两第三开口117。在第三弧形支架130翻开时,两第三开口117对应于两第二开口134。
固定板140可移动地配置于第三弧形支架130的第二内部空间132,固定板140的推杆144滑设且凸出于第三弧形支架130的沟槽138,使用者能够藉由扳动推杆144来控制固定板140相对于第三弧形支架130的位置,而使卡合部142伸出或缩入第二开口134,以卡合至第一弧形支架110的第二部分112。
下面将详细地介绍如何展开支撑结构100的流程,图6至图13是展开图1的支撑结构的流程示意图。请先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先将第三弧形支架130翻开于第一弧形支架110。图7是第三弧形支架翻开之后的局部示意图,在图7中,第三弧形支架130转动至第二开口134连通于第一弧形支架110的第三开口117的位置,此时,第一弧形支架110与第三弧形支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尚未被固定。若使用者欲固定第一弧形支架110与第三弧形支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可如同图8所示地推动固定板140的推杆144,固定板140的卡合部142便会连同推杆144一起被带往第一弧形支架110的方向移动。接着,固定板140的卡合部142会从第三弧形支架130的第二开口134伸出并且伸入第一弧形支架110的第三开口117(如图9所示),如此一来,第三弧形支架130便不能够相对于第一弧形支架110翻转,而使得第一弧形支架110与第三弧形支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被固定。
在图10中,第二弧形支架120尚收合于第一弧形支架110内。如图11所示,第二弧形支架120的第一卡扣122扣合在第一弧形支架110的最下方的第一卡孔115中。由于第一卡扣122与第二弧形支架120的周围部分间隔一距离,第一卡扣122能够略相对于周围的第二弧形支架120挠动,因此,当使用者欲调整第一弧形支架110与第二弧形支架120之间的相对位置时,只要向内压第一卡扣122,让第一卡扣122退出于第一卡孔115即可。在第一卡扣122退出于第一卡孔115之后,使用者便可将第二弧形支架120向上拉至所需的位置,以图12为例,第二弧形支架201被移动至第一端124最远离第一弧形支架110的位置,此时,使用者可略微按压第一弧形支架110中靠近最上方的第一卡孔115的部位,而使第二弧形支架120的第一卡扣122能够如图13所示地扣合于第一弧形支架110最上方的第一卡孔115,而固定第一弧形支架110与第二弧形支架120之间的相对位置。
当然,第二弧形支架120并不是只能被拉到图12的位置,使用者可视需要的电子装置10的倾角来移动第二弧形支架120,以调整支撑结构100的长度。
同样地,若使用者欲再度调整第一弧形支架110与第二弧形支架120之间的相对位置或是第一弧形支架110与第三弧形支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时,只要以相反的顺序操作即可。举例而言,若使用者欲将第三弧形支架130收合于第一弧形支架110时,可先扳动推杆144来将固定板140的卡合部142退出于第一弧形支架110的第三开口117,再转动第三弧形支架130即可。若使用者欲调整第二弧形支架120相对于第一弧形支架110的位置时,只要再度按压第一卡扣122,使第一卡扣122退出于原先固定的第一卡孔115,再移动第二弧形支架120至所需位置之后,再将第一卡扣122扣合至附近的第一卡孔115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步骤虽是先调整第三弧形支架130相对于第一弧形支架110的位置,再调整第二弧形支架120相对于第一弧形支架110的位置,但实际操作上,第二弧形支架120与第三弧形支架130的调整顺序并不以此为限制。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三弧形支架130在靠合于该第一弧形支架110时能够固定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特别在第三弧形支架130上对应于其中一个该第一卡孔115的位置设置第二卡扣136。如此一来,当第三弧形支架130靠合于第一弧形支架110时,第二卡扣136便会扣入第一卡孔115,而使第三弧形支架130不致垂坠。同样地,要翻转第三弧形支架130时,只要略微施力扳动第三弧形支架130即可解除第二卡扣136与第一卡孔115之间的扣合关系。
图14至图17是将第二弧形支架的固定座固定在电子装置的固定槽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00可拆卸于电子装置10背面的固定槽14中,如图14所示,第二弧形支架120的固定座128在下方的位置具有一卡榫128a且在靠近上方处具有一可挠卡扣128b。安装时,先如图15所示地将固定座128的下方插入电子装置10的固定槽14,以使卡榫128a勾住固定槽14下方的壁面,再如图16所示地将固定座128的上方推向固定槽14,可挠卡扣128b便会扣入固定槽14上方的壁面,而使支撑结构100如图17所示地固定至电子装置10。
同理,当要将支撑结构100拆卸于电子装置10时,只要先按压可挠卡扣128b,使其解除与固定槽14上方的壁面的扣合关系之后,便可将固定座128上方先拉出至图15的位置,而使支撑结构100与电子装置10分离。当然,上面仅提供其中一种支撑结构100固定于电子装置10的方式,支撑结构100也可以磁吸或夹合等其他方式固定在电子装置10上。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00也可以是不能拆卸地固定于电子装置10的背面,支撑结构100与电子装置10之间的固定关系并不以上述为限制。
需说明的是,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00包括了第一弧形支架110、第二弧形支架120及第三弧形支架130,但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00也可仅具有第一弧形支架110与第二弧形支架120,此支撑结构也能伸缩成不同长度而提供电子装置10以多种角度立起。
图18与图19是图1的支撑结构展开至不同位置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8与图19,在图18中,第二弧形支架120收合于第一弧形支架110内,在图19中,第二弧形支架120伸出于第一弧形支架110。由图18与图19可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弧形支架120相对第一弧形支架110在任一位置上所共同形成的弧形轮廓均位于同一圆周上。换句话说,无论第二弧形支架120伸长或缩短至任何位置,第一弧形支架110与第二弧形支架120的弧度均与圆周的一部分一致,而提供支撑结构100独特且美观的造型。
图20至图22是图1的支撑结构的第二弧形支架相对于第一弧形支架在不同位置时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相对位置示意图。请先参阅图20,第一弧形支架110包括位于第一内部空间113内远离第一开口114处的一第一磁铁116,第二弧形支架120包括位于第二端126的一第二磁铁129,第一磁铁116与第二磁铁129的磁性相同,而提供第一弧形支架110对第二弧形支架120的斥力。
在图20中,第二弧形支架120伸出于第一弧形支架110而使得支撑结构100呈现最长的状态,此时,承靠于支撑结构100的电子装置10的倾角为最大,第一磁铁116与第二磁铁129的距离最远,而使得两者之间存在最小的磁斥力。在图20的状况下,由于电子装置10的倾角大,电子装置10的大部分重力被施加于桌面上,电子装置10的少部分的重力以及第二弧形支架120的重力可与第一磁铁116与第二磁铁129之间的磁斥力平衡,而使第二弧形支架120相对于第一弧形支架110停留在图20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重力与磁斥力也可不平衡,当第二弧形支架120所承受的电子装置10的重力以及本身的重力与第一磁铁116与第二磁铁129之间的磁斥力不平衡时,例如重力值大于磁斥力值,若使用者解除第一卡扣122与第一卡孔115之间的卡合关系,第二弧形支架120会自动往下移动而缩入第一弧形支架110内,直到第一磁铁116与第二磁铁129之间的磁斥力等于第二弧形支架120所承受的电子装置10的重力以及本身的重力总和。相反地,若是磁斥力值大于重力值,第二弧形支架120自动上升,随着第二磁铁129逐渐远离第一磁铁116,磁斥力的数值会逐渐变小,第二弧形支架120则会自动上升直到磁斥力值等于第二弧形支架120与电子装置10的重力值为止。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弧形支架110与第二弧形支架120之间可通过第一卡扣122与第一卡孔115固定,因此,当第二弧形支架120所承受的电子装置10的重力以及本身的重力与第一磁铁116与第二磁铁129之间的磁斥力不平衡时,两者之间的差值可被第一卡扣122扣合于第一卡孔115处的正向力抵消,而使第二弧形支架120相对于第一弧形支架110停留在图20的位置。
此外,当第二弧形支架120往第一弧形支架110内移动至图21的位置时,支撑结构100略微缩短,而使得承靠于支撑结构100的电子装置10的倾角变小,电子装置10的重力有更大的比例被施加于第二弧形支架120上。此时,由于第一磁铁116与第二磁铁129的距离减少了,两者之间存在的磁斥力变大。第二弧形支架120所承受的电子装置10的重力以及本身的重力可与第一磁铁116与第二磁铁129之间的磁斥力达到平衡,而使第二弧形支架120相对于第一弧形支架110停留在图21的位置。当然,上述重力与磁斥力也可不平衡,两者之间的差值可被第一卡扣122扣合于第一卡孔115处的正向力抵消,而使第二弧形支架120能够停留在图21的位置。
另外,如图22所示,当第二弧形支架120完全缩入第一弧形支架110内时,支撑结构100呈现最短的状态,而使得承靠于支撑结构100的电子装置10的倾角为最小,此时,第二弧形支架120所承受的电子装置10的重力值为最大。由于第一磁铁116与第二磁铁129的距离最远,两者之间存在最大的磁斥力,第二弧形支架120所承受的电子装置10的重力以及本身的重力可与第一磁铁116与第二磁铁129之间的磁斥力达到平衡,而使第二弧形支架120相对于第一弧形支架110停留在图22的位置。同样地,上述重力与磁斥力也可不平衡,两者之间的差值可被第一卡扣122扣合于第一卡孔115处的正向力抵消,而使第二弧形支架120能够停留在图22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100通过第一磁铁116与第二磁铁129的配置,而提供第二弧形支架120向上的磁斥力,第一卡扣122与第一卡孔115之间不需要太大的作用力便可使第二弧形支架120固定于第一弧形支架110,因此,第一卡扣122的种类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通过第二弧形支架可调整地伸缩于第一弧形支架以改变支撑结构的长度,并通过第一卡扣固定至对应的第一卡孔以固定第一弧形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而使支撑结构能够以不同角度来支撑电子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二弧形支架相对第一弧形支架在任一位置上所共同形成的弧形轮廓位于同一圆周上的设计,提供支撑结构新颖的造型,且第二弧形支架能够收合于第一弧形支架内,可有效地降低包装与空间上的浪费。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应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用以支撑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包括:
一第一弧形支架,该第一弧形支架包括一第一内部空间、连通于该第一内部空间的一第一开口及多个第一卡孔;以及
一第二弧形支架,该第二弧形支架可调整地从该第一开口伸出或缩入于该第一内部空间,以改变与该第一弧形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而以不同角度支撑该电子装置,该第二弧形支架包括对应该些第一卡孔的一第一卡扣,其中该第一卡扣可选择地固定于其中一个该第一卡孔,且该第二弧形支架相对该第一弧形支架在任一位置上所共同形成的弧形轮廓位于同一圆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弧形支架包括相连的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具有弧形轮廓,该第一内部空间、该第一开口及该些第一卡孔位于该第一部分,该第二部分远离该第一开口且凸出于该第一部分,而与该第一部分之间存在一转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还包括:
一第三弧形支架,该第三弧形支架枢接于该第一弧形支架的该第二部分,该第三弧形支架适于靠合或翻开于该第一弧形支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弧形支架的弧形轮廓符合该第一弧形支架的弧形轮廓,而使该三弧形支架收合时能贴合于该第一弧形支架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弧形支架包括一第二卡扣,当该第三弧形支架靠合于该第一弧形支架时,该第二卡扣扣入其中一个该第一卡孔。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还包括:
一固定板,该固定板包括一卡合部,该第三弧形支架包括一第二内部空间及连通于该第二内部空间的一第二开口,该固定板可移动地配置于该第二内部空间而使该卡合部伸出或缩入该第二开口,该第一弧形支架还包括位于该第二部分的一第三开口,当该第三弧形支架转动至该第二开口连通于该第一弧形支架的该第三开口的位置时,该卡合部适于伸入该第三开口而固定该第一弧形支架与该第三弧形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板还包括一推杆,该第三弧形支架还包括连通于该第二内部空间的一沟槽,该推杆滑设且凸出于该沟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弧形支架包括相对的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位于该第一端的一固定座,该第二端位于该第一内部空间内,且该固定座适于可拆卸地固定至该电子装置的一固定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屏幕,该屏幕与该固定槽位于该电子装置的相对两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弧形支架包括位于该第一内部空间内远离该第一开口处的一第一磁铁,该第二弧形支架包括位于该第二端的一第二磁铁,该第一磁铁与该第二磁铁的磁性相同,而提供该第一弧形支架对该第二弧形支架的斥力。
CN201420280323.6U 2014-05-28 2014-05-28 支撑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49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0323.6U CN203849648U (zh) 2014-05-28 2014-05-28 支撑结构
TW103211249U TWM490725U (en) 2014-05-28 2014-06-25 Support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0323.6U CN203849648U (zh) 2014-05-28 2014-05-28 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49648U true CN203849648U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62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80323.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49648U (zh) 2014-05-28 2014-05-28 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49648U (zh)
TW (1) TWM4907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6559A (zh) * 2018-11-06 2019-02-22 刘山平 一种可防盗的计算机
CN109407782A (zh) * 2018-11-05 2019-03-01 刘山平 计算机主机机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7782A (zh) * 2018-11-05 2019-03-01 刘山平 计算机主机机箱
CN109376559A (zh) * 2018-11-06 2019-02-22 刘山平 一种可防盗的计算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0725U (en) 2014-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38724A1 (zh) 折叠式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04932619B (zh) 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支撑装置
CN202548717U (zh) 平板电脑支架
CN203849648U (zh) 支撑结构
WO2021061845A1 (en) Attachment stand and extendable member for mobile devices
CN103501653A (zh) 行李箱及行李箱把手用挡件
CN103016928B (zh) 可用作挂架和底座的装置及电视机
CN203131365U (zh) 一种便携折叠式数码产品支架
KR200463477Y1 (ko) 휴대용 전자기기의 거치대 겸용 케이스
CN104076590A (zh) 一种微投显示装置及可调节的显示屏幕
US20130087177A1 (en) Handheld or Attachable Visor
CN203273223U (zh) 显示装置
KR20150008969A (ko) 고리형 스마트기기 거치대
CN204305115U (zh) 多功能手机壳
CN210130549U (zh) 折叠层架及其联动锁紧结构
CN203350584U (zh) 一种伞折式柔光箱
US20150173220A1 (en) Cradl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205191162U (zh) 自拍杆
CN201716514U (zh) 便携式自卷钢带支架
CN204901222U (zh) 一种可折叠的手机夹
CN110716370A (zh) 一种柔性可折叠野外采集遮光罩
KR20100001129U (ko) 중량체를 구비한 실내용 광고 현수막 게시대
CN218419224U (zh) 一种便捷式展示机构
CN217609086U (zh) 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渔具盒
CN218164577U (zh) 一种置物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