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47170U - 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47170U
CN203847170U CN201420259530.3U CN201420259530U CN203847170U CN 203847170 U CN203847170 U CN 203847170U CN 201420259530 U CN201420259530 U CN 201420259530U CN 203847170 U CN203847170 U CN 203847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frame
door body
hold
sealing ring
type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595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永茂
唐加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CHANG CITY OCEAN SHIPP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CHANG CITY OCEAN SHIPP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CHANG CITY OCEAN SHIPP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CHANG CITY OCEAN SHIPP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5953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47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47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471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框和门体,在门框的紧固边上围焊一圈与第一挡边等高的第二挡边,第一挡边和第二挡边之间构成第一密封凹槽,第一密封凹槽内设有第一阻燃密封圈;门体上围焊一圈高于折边的第二L型钢材,第二L型钢材与折边之间构成第二密封凹槽,第二密封凹槽内设有第二阻燃密封圈;门体上设有多个与门框相连的锁紧夹扣,通过锁紧夹扣分别将门体上的折边与第一阻燃密封圈相抵、门框上的第一挡边与第二阻燃密封圈相抵形成双层密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阻燃密封效果好,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对外能够抵抗爆炸冲击、抵御高温、隔绝有毒有害气体,为实现救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避难硐室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
背景技术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井下始终存在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客观因素的威胁,部分矿井还出现了地热、腐蚀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等新的危险有害因素。这些区域环境可能存在高温、高湿、高粉尘飞扬、高瓦斯浓度、腐蚀性气体,致灾因素多、危险等级高,灾变事故发生的危险性很大。
国家下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制定本规定。加大了安全监督和救护装备的添置要求。作为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救护装备中避难硐室是重点推广的装备设施,避难硐室可为逃生人员提供一个保障生命安全的密闭空间,作为生命保障的第一道关卡—避难硐室的防护密闭门,直接关系着进入避难硐室后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是能否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安全脱离矿难的第一道保障,对外能够抵抗爆炸冲击、抵御高温、隔绝有毒有害气体,为实现救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阻燃密封效果好,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框和门体,门框为由第一L型钢材围焊构成的长条框形,门体为长方形板状结构,门体可匹配在门框中,第一L型钢材的截面由长边和短边组成,第一L型钢材的长边为与避难硐室墙体固定的紧固边,第一L型钢材的短边为与门板相抵的第一挡边,在门框的紧固边上围焊一圈与第一挡边等高的第二挡边,第一挡边和第二挡边之间构成第一密封凹槽,第一密封凹槽内设有第一阻燃密封圈;门体边缘处设有向室内侧的折边,室内侧的门体上围焊一圈高于折边的第二L型钢材,第二L型钢材其中一直角边与折边之间构成第二密封凹槽,第二密封凹槽内设有第二阻燃密封圈;门体其中一竖向折边与室外侧门框第一L型钢材的紧固边铰接,门体上的第二L型钢材的另一直角边上设有多个与门框相连的锁紧夹扣,通过锁紧夹扣分别将门体上的折边与第一阻燃密封圈相抵、门框上的第一挡边与第二阻燃密封圈相抵形成双层密封。
优选地,第一阻燃密封圈、第二阻燃密封圈均为耐高温耐油橡胶密封压条。
优选地,锁紧夹扣包括固定在第二L型钢材上的立柱、套装在立柱的压紧装置、驱动压紧装置并将压紧装置挤压在门框上的锁紧装置。
优选地,压紧装置包括套装在立柱上的轴套,轴套上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压紧头和第二压紧头,第一压紧头稍长于第二压紧头,第一压紧头同门框相抵,第二压紧头同门体上的加强筋相抵。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阻燃密封效果好,生产成本低等特点。门框采用第一L形钢材,门体采用向室内的折边,增强门框和门体边缘的耐冲击强度;门体和门框之间采用两道阻燃密封圈,门框上的第一挡边和门体上的折边分别与两道阻燃密封圈相抵,使门体的密封性能大大增强;采用锁紧夹扣将门体紧固在门框上,锁紧夹扣具有两个分别与门框和门体上的加强筋相抵的压紧头,使锁紧点的压力牢固可靠,保证阻燃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对外能够抵抗爆炸冲击、抵御高温、隔绝有毒有害气体,为实现救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框1和门体2,门框1为由第一L型钢材11围焊构成的长条框形,门体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门体2可匹配在门框1中,第一L型钢材11的截面由长边和短边组成,第一L型钢材11的长边为与避难硐室墙体固定的紧固边111,第一L型钢材11的短边为与门板相抵的第一挡边112,在门框11的紧固边111上围焊一圈与第一挡边112等高的第二挡边113,第一挡边112和第二挡边113之间构成第一密封凹槽,第一密封凹槽内设有第一阻燃密封圈114;门体2边缘处设有向室内侧的折边21,室内侧的门体2上围焊一圈高于折边21的第二L型钢材22,第二L型钢材22其中一直角边与折边21之间构成第二密封凹槽,第二密封凹槽内设有第二阻燃密封圈23;门体2其中一竖向折边21与室外侧门框第一L型钢材的紧固边111铰接,门体2上的第二L型钢材22的另一直角边上设有多个与门框1相连的锁紧夹扣24,通过锁紧夹扣24分别将门体上的折边21与第一阻燃密封圈114相抵、门框1上的第一挡边112与第二阻燃密封圈23相抵形成双层密封,其中,第一阻燃密封圈114、第二阻燃密封圈23均为耐高温耐油橡胶密封压条。
本实用新型中,锁紧夹扣24包括固定在第二L型钢材22上的立柱241、套装在立柱241的压紧装置242、驱动压紧装置242并将压紧装置242挤压在门框1上的锁紧装置243。压紧装置242包括套装在立柱上的轴套,轴套上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压紧头和第二压紧头,第一压紧头稍长于第二压紧头,第一压紧头同门框相抵,第二压紧头同门体上的加强筋相抵,使锁紧点的压力牢固可靠,保证阻燃密封圈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在使用过程中,门框11上的第一阻燃密封圈114与门体2上的折边21相抵,门体2上的第二阻燃密封圈23与门框上的第一挡边112相抵,同时锁紧夹扣24将门体2紧固在门框1上,保证阻燃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对外能够抵抗爆炸冲击、抵御高温、隔绝有毒有害气体,为实现救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1)和门体(2),门框(1)为由第一L型钢材(11)围焊构成的长条框形,门体(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门体(2)可匹配在门框(1)中,第一L型钢材(11)的截面由长边和短边组成,第一L型钢材(11)的长边为与避难硐室墙体固定的紧固边(111),第一L型钢材(11)的短边为与门板相抵的第一挡边(112),在门框的紧固边(111)上围焊一圈与第一挡边(112)等高的第二挡边(113),第一挡边(112)和第二挡边(113)之间构成第一密封凹槽,第一密封凹槽内设有第一阻燃密封圈(114);门体(2)边缘处设有向室内侧的折边(21),室内侧的门体(2)上围焊一圈高于折边(21)的第二L型钢材(22),第二L型钢材(22)其中一直角边与折边(21)之间构成第二密封凹槽,第二密封凹槽内设有第二阻燃密封圈(23);门体(2)其中一竖向折边与室外侧门框(1)第一L型钢材(11)的紧固边(111)铰接,门体(2)上的第二L型钢材(22)的另一直角边上设有多个与门框相连的锁紧夹扣(24),通过锁紧夹扣(24)分别将门体(2)上的折边(21)与第一阻燃密封圈(114)相抵、门框(1)上的第一挡边与第二阻燃密封圈(23)相抵形成双层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第一阻燃密封圈(114)、第二阻燃密封圈(23)均为耐高温耐油橡胶密封压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锁紧夹扣(24)包括固定在第二L型钢材上的立柱(241)、套装在立柱的压紧装置(242)、驱动压紧装置(242)并将压紧装置挤压在门框上的锁紧装置(2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压紧装置(242)包括套装在立柱上的轴套,轴套上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压紧头和第二压紧头,第一压紧头稍长于第二压紧头,第一压紧头同门框相抵,第二压紧头同门体上的加强筋相抵。
CN201420259530.3U 2014-05-20 2014-05-20 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47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59530.3U CN203847170U (zh) 2014-05-20 2014-05-20 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59530.3U CN203847170U (zh) 2014-05-20 2014-05-20 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47170U true CN203847170U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60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5953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47170U (zh) 2014-05-20 2014-05-20 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471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7636A (zh) * 2014-05-20 2014-09-17 天长市远洋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
RU2641347C1 (ru) * 2016-09-09 2018-01-17 ООО "Спецпроммаш" Вентиляционный клапан подземной выработки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7636A (zh) * 2014-05-20 2014-09-17 天长市远洋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
RU2641347C1 (ru) * 2016-09-09 2018-01-17 ООО "Спецпроммаш" Вентиляционный клапан подземной выработки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81910U (zh) 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
CN203847170U (zh) 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
CN203847162U (zh) 一种新型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
CN105442898A (zh) 一种移动式抗爆庇护所
CN104047635A (zh) 一种高抗暴型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
CN204311941U (zh) 一种带有辅门的避难硐体防护门
CN104047636A (zh) 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
CN203847171U (zh) 一种高抗暴型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
CN208686426U (zh) 一种避难硐室的整体防护密闭舱室
CN202325683U (zh) 密闭防爆门
CN205912396U (zh) 一种双密封防护箱
CN204267084U (zh) 一种矿井安全生产系统
CN205503185U (zh) 快速密闭启封装置
CN104033177A (zh) 一种新型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
CN203847163U (zh) 一种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的传动锁紧装置
CN206668094U (zh) 一种防护密闭门
CN204312133U (zh) 一种轻质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结构
CN203627787U (zh) 一种用于石油钻井设备的气密封结构
CN201991551U (zh) 一种矿井用救生舱舱体
CN205277488U (zh) 一种矿井逃生系统
CN100507213C (zh) 快速密闭墙
CN202300048U (zh) 一种密封的矿用救生舱舱门
CN106793636A (zh) 不锈钢防爆操作柱
CN205135324U (zh) 一种泄爆窗
CN104453634A (zh) 一种带有辅门的避难酮体防护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Termination date: 201605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