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46595U - 新型节能住宅 - Google Patents

新型节能住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46595U
CN203846595U CN201420284691.8U CN201420284691U CN203846595U CN 203846595 U CN203846595 U CN 203846595U CN 201420284691 U CN201420284691 U CN 201420284691U CN 203846595 U CN203846595 U CN 203846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pipeline
rainwater
novel energy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846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可
周静波
张世文
彭增亮
赵晖
高晓旭
王伟
康卓
杨志刚
李大龙
李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dle Friendship (palestine And China)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dle Friendship (palestine And China)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dle Friendship (palestine And China)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dle Friendship (palestine And China)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846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46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46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465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节能住宅,包括住宅楼地平面,以及设置在住宅楼地平面下的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安全分流井、截污井、雨水弃流井,所述安全分流井通过管道与截污井连接,所述截污井通过管道同雨水弃流井连接,所述安全分流井还连接有暴雨超越管道,所述暴雨超越管道的管口位于安全分流井的井口与管道的上外管壁之间,所述截污井内设置有成品截污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上不能自行在小区内实现雨水再利用的不足,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来完成在小区内雨水再处理,回收二次用水的功能,达到节约给水,降低整体能耗的目的,整个结构具有科学实用、设计合理的特点。

Description

新型节能住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住宅建筑领域,具体的说,是新型节能住宅。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建筑大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高达17-18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中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仅有1%为节能建筑。建筑耗能总量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已超过27%,逐渐接近三成,我国民用住宅户型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各种类型,包括公寓、洋房、别墅以及高层住宅等多种类型,住宅建筑的排水设置中,雨水通过雨水管道进入城市雨水处理系统中,不能达到将雨水在小区内自行再利用,节约给水的目的,增加整体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节能住宅,解决现有技术上不能自行在小区内实现雨水再利用的不足,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来完成在小区内雨水再处理,回收二次用水的功能,达到节约给水,降低整体能耗的目的,整个结构具有科学实用、设计合理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新型节能住宅,包括住宅楼地平面,以及设置在住宅楼地平面下的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安全分流井、截污井、雨水弃流井,所述安全分流井通过管道与截污井连接,所述截污井通过管道同雨水弃流井连接,所述安全分流井还连接有暴雨超越管道,所述暴雨超越管道的管口位于安全分流井的井口与管道的上外管壁之间,所述截污井内设置有成品截污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上不能自行在小区内实现雨水再利用的不足,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来完成在小区内雨水再处理,回收二次用水的功能,达到节约给水,降低整体能耗的目的,整个结构具有科学实用、设计合理的特点。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截污井上部的井外壁设置有护套管,在护套管与截污井上部的井外壁之间设置有聚氨酯胶泥,在护套管外壁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碎石垫层、混凝土基础层,在混凝土基础层上部设置有井盖座和井圈,所述井圈置于井盖座外壁,在所述截污井的井口设置有内井盖,所述井圈的底部和井盖座的底部与内井盖的顶部齐平,在所述安全分流井的井口和内井盖上设置有井盖。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井圈采用混凝土井圈或铸铁井圈,所述混凝土基础层采用C20细混凝土。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雨水弃流井排污管,所述雨水弃流井排污管的管口水平置于雨水弃流井内,在所述雨水弃流井井口设置有检修口。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雨水弃流井排污管采用DN100管道。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管道采用DN300管道。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成品截污装置采用JZJW—300加高型截污挂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上不能自行在小区内实现雨水再利用的不足,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来完成在小区内雨水再处理,回收二次用水的功能,达到节约给水,降低整体能耗的目的,整个结构具有科学实用、设计合理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污水处理装置进行二次用水的回收利用,达到绿色节能环保,减少雨水的排放量,使干旱,紧急情况(如火灾)能有水可取。
(3)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处理后回收的二次用水用作生活中的杂用水,节约自来水,减少水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整个住宅的能耗量。
(4)本实用新型在出现暴雨天气时,能及时将积水从暴雨超越管道内排出,使得小区内不会出现内涝现象。
(5)本实用新型所述截污井经多层处理,当内部污水截污处理时,不会出现泄露现象,影响小区环境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污井设置立面图。
其中,1-管道、2-暴雨超越管道、3-安全分流井、4-住宅楼地平面、5-井盖、6-成品截污装置、7-截污井、8-检修口、9-雨水弃流井、10-出水口、11-雨水弃流井排污管、12-内井盖、13-井盖座、14-井圈、15-混凝土基础层、16-碎石垫层、17-护套管、18-聚氨酯胶泥、19-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新型节能住宅,如图1、图2所示,包括住宅楼地平面4,以及设置在住宅楼地平面4下的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安全分流井3、截污井7、雨水弃流井9,所述安全分流井3通过管道1与截污井7连接,所述截污井7通过管道1同雨水弃流井9连接,所述安全分流井3还连接有暴雨超越管道2,所述暴雨超越管道2的管口位于安全分流井3的井口与管道1的上外管壁之间,所述截污井7内设置有成品截污装置6。
在使用时,雨水通过进水口19经管道1流入安全分流井3中,当没有出现水量溢出暴雨超越管道2的情况时,雨水将直接通过截污井7内的成品截污装置6将一应污泥、杂草等污物截断,后经雨水弃流井9通过排水口10流入雨水蓄水池备用;当出现雨水漫溢到暴雨超越管道2中的情况时,漫溢的水将通过暴雨超越管道2排放到市政雨水系统中,避免出现小区内涝的情况发生,解决现有技术上不能自行在小区内实现雨水再利用的不足,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来完成在小区内雨水再处理,回收二次用水的功能,达到节约给水,降低整体能耗的目的,整个结构具有科学实用、设计合理的特点。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所述截污井7上部的井外壁设置有护套管17,在护套管17与截污井7上部的井外壁之间设置有聚氨酯胶泥18,在护套管17外壁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碎石垫层16、混凝土基础层15,在混凝土基础层15上部设置有井盖座13和井圈14,所述井圈14置于井盖座13外壁,在所述截污井7的井口设置有内井盖12,所述井圈14的底部和井盖座13的底部与内井盖12的顶部齐平,在所述安全分流井3的井口和内井盖12上设置有井盖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所述井圈15采用混凝土井圈或铸铁井圈,所述混凝土基础层15采用C20细混凝土。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还包括雨水弃流井排污管11,所述雨水弃流井排污管11的管口水平置于雨水弃流井9内,在所述雨水弃流井9井口设置有检修口8。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所述雨水弃流井排污管11采用DN100管道。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所述管道1采用DN300管道。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所述成品截污装置6采用JZJW—300加高型截污挂篮。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上不能自行在小区内实现污水或雨水再利用的不足,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来完成在小区内污水或雨水再处理,回收二次用水的功能,达到节约给水,降低整体能耗的目的 ,这个结构具有科学实用、设计合理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新型节能住宅,其特征在于:包括住宅楼地平面(4),以及设置在住宅楼地平面(4)下的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安全分流井(3)、截污井(7)、雨水弃流井(9),所述安全分流井(3)通过管道(1)与截污井(7)连接,所述截污井(7)通过管道(1)同雨水弃流井(9)连接,所述安全分流井(3)还连接有暴雨超越管道(2),所述暴雨超越管道(2)的管口位于安全分流井(3)的井口与管道(1)的上外管壁之间,所述截污井(7)内设置有成品截污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节能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井(7)上部的井外壁设置有护套管(17),在护套管(17)与截污井(7)上部的井外壁之间设置有聚氨酯胶泥(18),在护套管(17)外壁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碎石垫层(16)、混凝土基础层(15),在混凝土基础层(15)上部设置有井盖座(13)和井圈(14),所述井圈(14)置于井盖座(13)外壁,在所述截污井(7)的井口设置有内井盖(12),所述井圈(14)的底部和井盖座(13)的底部与内井盖(12)的顶部齐平,在所述安全分流井(3)的井口和内井盖(12)上设置有井盖(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节能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圈(14)采用混凝土井圈或铸铁井圈,所述混凝土基础层(15)采用C20细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节能住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雨水弃流井排污管(11),所述雨水弃流井排污管(11)的管口水平置于雨水弃流井(9)内,在所述雨水弃流井(9)井口设置有检修口(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新型节能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弃流井排污管(11)采用DN100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新型节能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采用DN300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新型节能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截污装置(6)采用JZJW—300加高型截污挂篮。
CN201420284691.8U 2014-05-30 2014-05-30 新型节能住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46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4691.8U CN203846595U (zh) 2014-05-30 2014-05-30 新型节能住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4691.8U CN203846595U (zh) 2014-05-30 2014-05-30 新型节能住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46595U true CN203846595U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59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8469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46595U (zh) 2014-05-30 2014-05-30 新型节能住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465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2991A (zh) * 2021-12-16 2022-02-1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雨水截污弃流处理回用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2991A (zh) * 2021-12-16 2022-02-1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雨水截污弃流处理回用系统
CN114032991B (zh) * 2021-12-16 2024-04-30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雨水截污弃流处理回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71342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滞留设施系统
CN105714723B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处理和应用系统
CN204023750U (zh) 市政排水系统
CN204690591U (zh) 一种桥梁排水系统
CN107130663A (zh) 建筑工地循环用水系统及方法
CN105735449B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07816082A (zh) 一种海绵屋面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CN201972229U (zh) 住宅雨水综合利用系统装置
CN103967105A (zh) 居住组团雨水生态排放系统
CN201981576U (zh) 一种多层楼房集雨利用系统
CN206052492U (zh) 一种用于道路两侧排水的分流式吸水装置
CN203846595U (zh) 新型节能住宅
CN111472429A (zh) 一种城市合流制管网雨天溢流污染控制系统
CN204590174U (zh) 一种楼房用节水系统
CN105019509B (zh) 一种利用施工现场水系提供施工期间用水的构建方法
CN203947519U (zh) 多功能雨水存储池
CN2931584Y (zh) 厂区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2990039U (zh) 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
CN209011284U (zh) 一种双弃流雨水分离装置
CN211935706U (zh) 一种雨废水收集循环利用装置
CN203795512U (zh) 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4645440U (zh) 一种环保型雨污分流阳台排水系统
CN211646545U (zh) 一种雨水收集二次利用系统
CN1821496B (zh) 厂区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3654439U (zh) 集成式雨水弃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Termination date: 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