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40330U - 无线数据传输终端 - Google Patents

无线数据传输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40330U
CN203840330U CN201420229146.9U CN201420229146U CN203840330U CN 203840330 U CN203840330 U CN 203840330U CN 201420229146 U CN201420229146 U CN 201420229146U CN 203840330 U CN203840330 U CN 203840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ircuit
connects
capacitor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291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健
赵松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angtong Yuanc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Wo Xuan Elect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Wo Xuan Electr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Wo Xuan Elect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291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40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40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403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包括无线集成模块、过压保护电路,与无线集成模块相连接的SIM卡电路、GSM信号接收电路、串口电路、电源转化电路,无线集成模块包括GSM信号发射电路,GSM信号发射电路无线连接GSM信号接收电路,无线集成模块、GSM信号接收电路、串口电路、过压保护电路均连接电源转化电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积小巧、成本低、安全性高的无线数据传输终端。

Description

无线数据传输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数据传输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无线数据传输终端采用的嵌入式处理器作为主控MCU,外部连接GSM信号发射电路,通过串口与下位机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外接电源没有过压保护,当电源在使用的是外接的电源适配器,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很容易被烧坏,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损失,所以安全性能很低,通过外部连接的GSM信号发射电路,主控MCU就需要预留端口与GSM信号发射电路,因此PCB体积偏大,成本也偏高,随着市场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些缺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巧、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的无线数据传输终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包括无线集成模块、过压保护电路,与无线集成模块相连接的SIM卡电路、GSM信号接收电路、串口电路、电源转化电路,无线集成模块包括GSM信号发射电路,GSM信号发射电路无线连接GSM信号接收电路,无线集成模块、GSM信号接收电路、串口电路、过压保护电路均连接电源转化电路。无线集成模块集成了GSM信号发射电路,不需要通过串口来连接外部的GSM信号发射电路,因此体积大大缩小了,而且成本也降低了很多。
本实用新型的GSM信号接收电路包括天线P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阻R19,天线P1的一端连接地信号,天线P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2连接地信号,天线P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9的一端,R19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3连接地信号,R19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4连接无线集成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过压保护电路包括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4、PNP三极管Q1、NPN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P沟道MOS管V1、电容C1,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电阻R1连接地信号,电容C1与电阻R1相并联,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电阻R2,PNP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3连接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连接地信号,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正向连接稳压二极管D4,P沟道MOS管V1的栅极连接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P沟道MOS管V1的源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P沟道MOS管V1的漏极为输出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过压保护电路使得无线数据传输终端供电正常,保护了电路,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串口电路为232串口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串口电路也可以为485串口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485串口电路包括485芯片U6,与485芯片U6连接的双向TVS二极管D5、光电耦合器U7、光电耦合器U4、NPN三极管Q4。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LED指示电路,LED指示电路连接无线集成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LED指示电路包括电阻R6、电阻R7、电阻R13、NPN三极管Q3、指示灯LED1,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电阻R7,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无线集成模块,电阻R13和指示灯LED1串联后连接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LED指示电路用于指示GSM信号通信是否正常,非常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232串口电路包括RS232收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无线集成模块,无线集成模块集成了GSM信号发射电路,不需要通过外部连接GSM信号发射电路,因此体积缩小了,节省了大量的硬件配置,硬件成本减少了原来的60%,本实用新型还设有过压保护电路,提高了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通过LED指示电路用于指示GSM信号通信是否正常,非常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无线数据传输终端框架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无线数据传输终端框架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GSM信号接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压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485串口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LED指示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转化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中,1-无线集成模块,2-GSM信号接收电路,3-串口电路,4-电源转化电路,5-过压保护电路,6-SIM卡电路,7-LED指示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说明:电路原理图的中标的网络标识,如果网络标识名称相同,则他们是连接在一起的。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包括无线集成模块1、过压保护电路5,与无线集成模块相连接的SIM卡电路6、GSM信号接收电路2、串口电路3、电源转化电路4,无线集成模块包括GSM信号发射电路,GSM信号发射电路无线连接GSM信号接收电路2,无线集成模块1、GSM信号接收电路2、串口电路3、过压保护电路5均连接电源转化电路4。本实用新型的无线集成模块集成了GSM信号发射电路,不需要通过外部连接GSM信号发射电路,减少了体积和成本,GSM信号接收电路2接收GSM信号发射电路发射的GSM信号,实现了远距离的数据传输,电源转化电路4用于将外部输入的8到36V电源转换为4V和3.3V,过压保护电路保护了电源,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SIM卡电路将个人身份信息传送给无线集成模块,根据SIM卡个人身份信息进行拨号、注册,得到运营商服务器的应答,就是说身份被运营商识别了,就认为是注册上运营商了,获得运营商的识别后,就可以使用GPRS网络,在实际应用中,串口电路3连接外部设备,串口电路3就将外部设备需要发送的数据传送给无线集成模块,再通过GPRS网络传输到远方的服务器。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包括无线集成模块1、过压保护电路5,与无线集成模块相连接的SIM卡电路6、GSM信号接收电路2、串口电路3、电源转化电路4、LED指示电路,无线集成模块包括GSM信号发射电路,GSM信号发射电路无线连接GSM信号接收电路2,无线集成模块1、GSM信号接收电路2、串口电路3、过压保护电路5均连接电源转化电路4。
如图3所示,GSM信号接收电路2包括天线P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阻R19,天线P1的一端连接地信号,天线P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2连接地信号,天线P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9的一端,R19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3连接地信号,R19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4连接无线集成模块。
如图4所示,过压保护电路5包括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4、PNP三极管Q1、NPN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P沟道MOS管V1、电容C1,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4稳压值为36V,二极管D3的阳极从外部输入8V到36V电源,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电阻R1连接地信号,电容C1与电阻R1相并联,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电阻R2,PNP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3连接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连接地信号,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正向连接稳压二极管D4,P沟道MOS管V1的栅极连接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P沟道MOS管V1的源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P沟道MOS管V1的漏极为输出端,当二极管D3的阳极从外部输入电源超过36V时,NPN三极管Q2导通,其集电极变为低电平,同时PNP三极管Q1的基极电平也变为低电平,于是PNP三极管Q1导通,输入电压通过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传输至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由于下拉电阻R5的支持,最终P沟道MOS管V1的栅极也为高电平,则P沟道MOS管V1截止,于是输入电压被拦截在P沟道MOS管V1的左侧,从而保护了V1右方的后续电路。
如图7所示,电源转化电路4包括LM2596S电源降压调整器U1、极性电容C19、极性电容C15、电容C2、电容C3、电容C7、电容C8、电容C16、电容C18,肖特基二极管D2、封闭电感L1、电阻R11、R12、AAT3221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芯片U2,极性电容C19的正极连接P沟道MOS管V1的漏极,极性电容C19的正极连接电源降压调整器U1的1管脚,极性电容C19的负极连接地信号,电源降压调整器U1的1管脚和3管脚连接电容C2,电容C2和电容C7相并联,电源降压调整器U1的5管脚和6管脚连接地信号,电源降压调整器U1的4管脚连接电阻R11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地信号,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极性电容C15的正极,极性电容C15的负极连接地信号,电源降压调整器U1的2管脚连接肖特基二极管D2的阴极,肖特基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地信号,肖特基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封闭电感L1的一端,封闭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地信号,电容C3和电容C16相并联,电容C3的一端输出的是4V电源,电容C3的一端连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芯片U2的1管脚和3管脚,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芯片U2的2管脚连接地信号,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芯片U2的5管脚通过电容C18连接地信号,电容C18和电容C8相并联,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芯片U2的5管脚输出的是3.3V电源,输出的是4V电源通过C19、C2、C7电容的滤波,输入电压被送到电源降压调整器U11管脚的输入端,通过肖特基二极管D2及封闭电感L1和反馈电阻R11、R12,即可输出稳定的4V电压,外围电路简单,占用面积小。3.3V电源通过AAT3221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芯片U2即可输出3.3V。
如图5所示,485串口电路包括485芯片U6,与485芯片U6连接的双向TVS二极管D5、光电耦合器U7、光电耦合器U4、NPN三极管Q4.
如图6所示,LED指示电路7包括电阻R6、电阻R7、电阻R13、NPN三极管Q3、指示灯LED1,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电阻R7,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无线集成模块,电阻R13和指示灯LED1串联后连接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LED指示电路用于指示GSM信号通信是否正常,非常的方便。
过压保护电路先将外部电源进行稳压,当外部输入电源超过36V,于是输入电压被拦截在P沟道MOS管V1的左侧,保护了电源,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然后外部输入电源通过过压保护电路后,再通过电源转化电路4将外部电源转化为4V和3.3V,本实用新型的无线集成模块集成了GSM信号发射电路,不需要通过外部连接GSM信号发射电路,减少了体积和成本,GSM信号接收电路2接收GSM信号发射电路发射的GSM信号,实现了远距离的数据传输,SIM卡电路将个人身份信息传送给无线集成模块,根据SIM卡个人身份信息进行拨号、注册,得到运营商服务器的应答,就是说身份被运营商识别了,就认为是注册上运营商了,获得运营商的识别后,就可以使用GPRS网络,在实际应用中,485串口电路连接外部设备,485串口电路就将外部设备需要发送的数据传送给无线集成模块,再通过GPRS网络传输到远方的服务器,LED指示电路用于指示GSM信号通信是否正常,非常的方便。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
总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集成模块(1)、过压保护电路(5),与无线集成模块相连接的SIM卡电路(6)、GSM信号接收电路(2)、串口电路(3)、电源转化电路(4),所述无线集成模块包括GSM信号发射电路,所述GSM信号发射电路无线连接GSM信号接收电路(2),所述无线集成模块(1)、GSM信号接收电路(2)、串口电路(3)、过压保护电路(5)均连接电源转化电路(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GSM信号接收电路(2)包括天线P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阻R19,所述天线P1的一端连接地信号,所述天线P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2连接地信号,所述天线P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9的一端,所述R19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3连接地信号,所述R19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4连接无线集成模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5)包括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4、PNP三极管Q1、NPN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P沟道MOS管V1、电容C1,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电阻R1连接地信号,所述电容C1与电阻R1相并联,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电阻R2,所述PNP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3连接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NPN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所述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连接地信号,所述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正向连接稳压二极管D4,所述P沟道MOS管V1的栅极连接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P沟道MOS管V1的源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所述P沟道MOS管V1的漏极为输出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电路(3)为232串口电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电路(3)为485串口电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485串口电路包括485芯片U6,与485芯片U6连接的双向TVS二极管D5、光电耦合器U7、光电耦合器U4、NPN三极管Q4。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ED指示电路(7),所述LED指示电路(7)连接无线集成模块。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指示电路(7)包括电阻R6、电阻R7、电阻R13、NPN三极管Q3、指示灯LED1,所述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所述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电阻R7,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无线集成模块,所述电阻R13和指示灯LED1串联后连接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232串口电路包括RS232收发器。
CN201420229146.9U 2014-05-06 2014-05-06 无线数据传输终端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40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29146.9U CN203840330U (zh) 2014-05-06 2014-05-06 无线数据传输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29146.9U CN203840330U (zh) 2014-05-06 2014-05-06 无线数据传输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40330U true CN203840330U (zh) 2014-09-17

Family

ID=51518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29146.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40330U (zh) 2014-05-06 2014-05-06 无线数据传输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403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1737A (zh) * 2017-08-08 2017-10-27 深圳中集电商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路及快递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1737A (zh) * 2017-08-08 2017-10-27 深圳中集电商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路及快递柜
CN107301737B (zh) * 2017-08-08 2023-08-22 深圳市丰巢电商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路及快递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49582U (zh) 一种配电网远程监测管理系统
CN203840330U (zh) 无线数据传输终端
CN204614195U (zh) 一种带485通讯功能的无线智能仪表
CN204883704U (zh) C型usb接口控制电路
CN204131543U (zh) 一种自侦测自恢复rs485通讯电路
CN204305011U (zh) 一种WiFi模块电路
CN204425030U (zh) 用于智能燃气表的电源控制系统
CN204886393U (zh) 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电源控制系统
CN203658773U (zh) 信号控制电路及信号控制设备
CN203658821U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机
CN204965416U (zh) Rs485总线串口装置
CN204614123U (zh) 电缆防盗监测装置
CN203070071U (zh) 一种矿用本安型分站
CN203520075U (zh) 一种专变采集终端中的控制模块
CN105007127A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电平平移驱动的功率检测射频模块
CN205583849U (zh) 隔离型直流电源屏监控模块
CN106228783B (zh) 一种无线数据集中采集器
CN205029644U (zh) 一种电暖炉多兼容双向串口的电路结构
CN203225745U (zh) 一种无线串口通讯转换装置
CN205319950U (zh) 一种计算机电源
CN205566655U (zh) 具有快速自动重构路由拓扑功能的数据链终端
CN204795614U (zh) 一种基于手机短信遥感控制的矿山水文监测仪
CN205192546U (zh) 一种流量监测器
CN204791507U (zh) 一种远程钥匙控制电路及系统
CN204278026U (zh) 用于机器人的无线遥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Binjiang District Dongxin Road No. 66, block E 327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NODECO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Ya Qi Technology Building No. 3786 Hangzhou 310000 Zhejiang province Binjiang District Puyan Street Jiangnan Avenue Building 1 room 1918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WOX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6

Address after: 518055 room 1301, block a, building 6, Shenzhen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Valley, Dal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Guangtong Yuanc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Binjiang District Dongxin Road No. 66, block E 327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NODECO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