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36324U - 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 - Google Patents

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36324U
CN203836324U CN201420196363.2U CN201420196363U CN203836324U CN 203836324 U CN203836324 U CN 203836324U CN 201420196363 U CN201420196363 U CN 201420196363U CN 203836324 U CN203836324 U CN 203836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avity
diaphragm
negative pressure
controll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963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小法
宋志安
方宁州
李晓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ong Ke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Zhong Ke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Zhong Ke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Zhong Ke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963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36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36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363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包括阀体及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包括一个独立设置的腔体,腔体内设有膜片,腔体由所述的膜片分隔为上腔体与下腔体,所述下腔体通过第一导管及第一两位三通阀与阀体上的进气口连通,上腔体通过第二导管及第二两位三通阀与阀体上的出气口连通,与阀板连接的控制杆穿过阀盖及腔体,其中部与腔体内的膜片固定,腔体上方设有调节弹簧,调节弹簧的上端设有压板,控制杆的上端穿过压板并设有调节螺母。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负压调节阀可靠性差、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调压效果好、可靠性高且具有多种调节功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压阀,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的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
背景技术
调压阀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石油,天然气以及其它气体输送场合,现有技术的调压阀主要用于介质压力大于大气压力的场合,在介质压力小于大气压力的场合主要采用有源控制的调节阀,但有源控制的调节阀在应用中容易产生断信号而带来的控制失效的问题,影响了调压阀的可靠性。公开日为2012年10月3日,公开号为CN202469107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反馈式负压调节阀,由负压内室、调节阀阀芯室、最小值调节点、最大值调节点、进气口、出气口和负压进口组成,调节阀阀芯室分别和负压内室、最小值调节点、最大值调节点、进气口、出气口相连接,负压内室和负压进口也相连接;调节阀阀芯室中的阀芯受负压内室内的负压值控制。同时调节阀具有二个调节控制点,1、调节控制负压值最大时调节阀开启的原始口径或断面面积,即最小流量;2、压力值为零时调节阀最大开启口径或断面面积,即最大流量。这种结构适用于脉动真空灭菌器,不适用于工业领域使用,另外,其控制功能也非常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负压调压阀存在的可靠性差、功能单一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具有多种调节功能的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包括阀体及执行机构,阀体上设有阀盖、阀芯组件、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的阀芯组件包括控制杆及与控制杆下端连接的阀板,所述的执行机构设置在阀体上方,执行机构包括一个独立设置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膜片,腔体由所述的膜片分隔为上腔体与下腔体,所述下腔体通过第一导管及第一两位三通阀与阀体上的进气口连通,上腔体通过第二导管及第二两位三通阀与阀体上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的控制杆穿过阀盖及腔体,控制杆的中部与腔体内的膜片固定,控制杆与阀盖、腔体之间均设有密封结构,腔体上方设有调节弹簧,调节弹簧的上端设有压板,控制杆的上端穿过压板,压板上方的控制杆的顶端设有调节螺母。本实用新型在阀体上独立设置一个腔体,腔体内设有膜片,腔体由所述的膜片分隔为上腔体与下腔体,上腔体与阀体的出气口、下腔体与阀体的进气口之间均设有管道,管道上设有两位三通阀;这样,当本实用新型用作阀前压力调节阀时,通过切换管道上的两位三通阀,使下腔体与阀体上的进气口连通,上腔体与大气连通,正常工作时下腔体内的进气压力(负压)加上调节弹簧的弹性力与上腔体的大气压力平衡,其中调节弹簧的弹力可以通过调节螺母调节,从而满足不同的需要。当进气口压力(负压)升高时,下腔体内压力(负压)增加,膜片下移,带动控制杆及阀板下移,阀门的开口减小,使进气口压力更少地得以释放;相反,当进气口压力(负压)降低时,下腔体内压力(负压)减小,膜片上移,带动控制杆及阀板上移,阀门的开口增大,使进气口流量增大,从而保持阀前压力(负压)稳定。这样,本实用新型可以自身稳定压力,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负压调压阀有源控制带来的容易产生断信号而出现控制失效的问题,大大地提高了调压阀的可靠性差。另一方面,当本实用新型用作阀后压力(大于大气压力)调节阀时,通过切换管道上的两位三通阀,使上腔体与阀体上的出气口连通,下腔体与大气连通,正常工作时下腔体内的大气压力加上调节弹簧的弹性力与上腔体的出气压力平衡。当出气口压力升高时,上腔体内压力增加,膜片下移,带动控制杆及阀板下移,阀门的开口减小,气体流量减小;相反,当出气口压力降低时,上腔体内压力减小,膜片上移,带动控制杆及阀板上移,阀门的开口增大,气体流量增加,从而保持出气口压力稳定。这样,本实用新型做到一阀多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调节阀功能单一的问题。
作为优选,第一两位三通阀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导管与阀体上的出气口连通。采用该结构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增加一种功能,通过切换管道上的两位三通阀,使下腔体通过第三导管与阀体上的出气口连通,上腔体与大气连通,其稳压原理与前述第一种工况类似,这样可以起到控制阀后压力,同时保持阀前压力的功能。
作为优选,上腔体与下腔体均呈圆盆状,其开口处设有向外翻边,上腔体与下腔体开口相对并通过设置在外翻边上的固定螺栓连接固定构成腔体,所述的膜片呈圆形,膜片的外周边夹设在上腔体与下腔体的外翻边之间。
作为优选,阀盖上设有支架,腔体设置在支架上,支架与阀板及腔体的连接处均设有控制杆导正机构。导正机构用于保证控制杆的垂直度,避免控制杆偏斜导致阀门关闭不严,本实用新型的阀板与阀体之间采用平面软密封结构,可以确保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密封结构为套设在控制杆与阀盖、腔体之间的密封环,所述的密封环设置在控制杆导正机构内。密封环用于控制杆与阀盖、腔体之间的密封,防止泄漏。
作为优选,阀体内设有套筒,阀板及控制杆的下端设置在套筒内。
作为优选,控制杆由穿过腔体的输出推杆和穿过阀盖的阀杆连接构成,输出推杆与阀杆螺接,膜片中间的上下两面均设有膜片夹板,输出推杆通过膜片夹板与膜片固定连接。控制杆由穿过腔体的输出推杆和穿过阀盖的阀杆连接构成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将执行机构与阀体分离,便于组合使用。
作为优选,压板及调节弹簧上套设有圆筒状的防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负压调节阀可靠性差、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调压效果好、可靠性高且具有多种调节功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板,2.膜片夹板,3.膜片,4.第二导管,5.腔体,6.第二两位三通阀,7.支架,8.第三导管,9.套筒,10.控制杆,11.出气口,12.进气口,13.阀板,14.阀体,15.阀盖,16.导正机构,17.第一两位三通阀,18.第一导管,19.下腔体,20.上腔体,21.调节弹簧,22.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包括阀体及执行机构,阀体上设有阀盖、阀芯组件、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的阀芯组件包括控制杆10及与控制杆下端连接的阀板13,所述的阀体内设有套筒9,阀板及控制杆的下端设置在套筒内。所述的执行机构设置在阀体14上方,执行机构包括一个独立设置的腔体5,阀盖上设有支架7,腔体设置在支架上,支架与阀板及腔体的连接处均设有控制杆导正机构16。所述腔体内设有膜片3,腔体由所述的膜片分隔为上腔体20与下腔体19,上腔体与下腔体均呈圆盆状,其开口处设有向外翻边,上腔体与下腔体开口相对并通过设置在外翻边上的固定螺栓连接固定构成腔体,所述的膜片呈圆形,膜片的外周边夹设在上腔体与下腔体的外翻边之间。所述下腔体通过第一导管18及第一两位三通阀17与阀体上的进气口12连通,上腔体通过第二导管4及第二两位三通阀6与阀体上的出气口11连通,所述的控制杆穿过阀盖15及腔体,膜片中间的上下两面均设有膜片夹板2,控制杆的中部通过膜片夹板与膜片固定连接。控制杆与阀盖、腔体之间均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为套设在控制杆与阀盖、腔体之间的密封环,所述的密封环设置在控制杆导正机构内。腔体上方设有调节弹簧21,调节弹簧的上端设有压板1,控制杆的上端穿过压板,压板上方的控制杆的顶端设有调节螺母22,压板及调节弹簧上套设有圆筒状的防护套。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第一两位三通阀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导管8与阀体上的出气口连通,控制杆由穿过腔体的输出推杆和穿过阀盖的阀杆连接构成,输出推杆与阀杆螺接,膜片中间的上下两面均设有膜片夹板,输出推杆通过膜片夹板与膜片固定连接,其余和实施例1相同。
当本实用新型用作阀前压力调节阀时,通过切换管道上的两位三通阀,使下腔体与阀体上的进气口连通,上腔体与大气连通,正常工作时下腔体内的进气压力(负压)加上调节弹簧的弹性力与上腔体的大气压力平衡。当进气口压力(负压)升高时,下腔体内压力(负压)增加,膜片下移,带动控制杆及阀板下移,阀门的开口减小,使进气口压力更少地得以释放;相反,当进气口压力(负压)降低时,下腔体内压力(负压)减小,膜片上移,带动控制杆及阀板上移,阀门的开口增大,使进气口流量增大,从而保持阀前压力(负压)稳定。
当本实用新型用作阀后压力(大于大气压力)调节阀时,通过切换管道上的两位三通阀,使上腔体与阀体上的出气口连通,下腔体与大气连通,正常工作时下腔体内的大气压力加上调节弹簧的弹性力与上腔体的出气压力平衡。当出气口压力升高时,上腔体内压力增加,膜片下移,带动控制杆及阀板下移,阀门的开口减小,气体流量减小;相反,当出气口压力降低时,上腔体内压力减小,膜片上移,带动控制杆及阀板上移,阀门的开口增大,气体流量增加,从而保持出气口压力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功能就是控制阀后压力,同时保持阀前压力的稳定,通过切换管道上的两位三通阀,使下腔体通过第三导管与阀体上的出气口连通,上腔体与大气连通,其稳压原理与前述第一种工况类似。
除上述实施例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或技术数据可以进行重新选择及组合,从而构成新的实施例,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进行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的,因此这些本实用新型没有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包括阀体及执行机构,阀体上设有阀盖、阀芯组件、进气口及出气口,其特征是:所述的阀芯组件包括控制杆(10)及与控制杆下端连接的阀板(13),所述的执行机构设置在阀体(14)上方,执行机构包括一个独立设置的腔体(5),所述腔体内设有膜片(3),腔体由所述的膜片分隔为上腔体(20)与下腔体(19),所述下腔体通过第一导管(18)及第一两位三通阀(17)与阀体上的进气口(12)连通,上腔体通过第二导管(4)及第二两位三通阀(6)与阀体上的出气口(11)连通,所述的控制杆穿过阀盖(15)及腔体,控制杆的中部与腔体内的膜片固定,控制杆与阀盖、腔体之间均设有密封结构,腔体上方设有调节弹簧(21),调节弹簧的上端设有压板(1),控制杆的上端穿过压板,压板上方的控制杆的顶端设有调节螺母(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两位三通阀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导管(8)与阀体上的出气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其特征是:所述的上腔体与下腔体均呈圆盆状,其开口处设有向外翻边,上腔体与下腔体开口相对并通过设置在外翻边上的固定螺栓连接固定构成腔体,所述的膜片呈圆形,膜片的外周边夹设在上腔体与下腔体的外翻边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其特征是:所述的阀盖上设有支架(7),腔体设置在支架上,支架与阀板及腔体的连接处均设有控制杆导正机构(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其特征是:密封结构为套设在控制杆与阀盖、腔体之间的密封环,所述的密封环设置在控制杆导正机构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其特征是:所述的阀体内设有套筒(9),阀板及控制杆的下端设置在套筒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其特征是:控制杆由穿过腔体的输出推杆和穿过阀盖的阀杆连接构成,输出推杆与阀杆螺接,膜片中间的上下两面均设有膜片夹板(2),输出推杆通过膜片夹板与膜片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其特征是:压板及调节弹簧上套设有圆筒状的防护套。
CN201420196363.2U 2014-04-21 2014-04-21 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36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96363.2U CN203836324U (zh) 2014-04-21 2014-04-21 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96363.2U CN203836324U (zh) 2014-04-21 2014-04-21 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36324U true CN203836324U (zh) 2014-09-17

Family

ID=51514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9636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36324U (zh) 2014-04-21 2014-04-21 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363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9192A (zh) * 2020-04-24 2020-09-01 杨皓然 一种超微压自力式压力调节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9192A (zh) * 2020-04-24 2020-09-01 杨皓然 一种超微压自力式压力调节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80810Y (zh) 气控换向阀
CN204942717U (zh) 膜片式截止阀
CN102537439B (zh) 一种调节气体压力的减压阀结构及其调节气体压力的方法
CN203836324U (zh) 负压控制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
CN201502745U (zh) 可分配流体流量的梭阀
CN204403489U (zh) 一种活塞式稳压阀
CN201705950U (zh) 气控比例流量阀
CN202580081U (zh) 调压式自动闸阀
CN103697201B (zh) 阀门执行器过载保护装置及其过载保护方法
CN202149228U (zh) 一种调节阀
CN202972028U (zh) 制氧机组合控制阀
CN208348604U (zh) 一种自力式高压执行机构调压器
CN216518928U (zh) 一种叠加式液控单向阀
CN204852509U (zh) 一种活塞式气体稳压阀
CN203516830U (zh) 高压平衡型三通调节阀
CN202469097U (zh) 一种调节气体压力的减压阀结构
CN202833381U (zh) 先导式气控换向阀
CN207333910U (zh) 一种超微压指挥器操作型自力式调节阀
CN205715946U (zh) 一种水利管道调节阀
CN202674478U (zh) 一种内反馈的自力式微压调节阀
CN102678951A (zh) 调压式自动闸阀
CN202501050U (zh) 一种单向节流阀
CN202901331U (zh) 一种二通阀
CN213298432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液压阀
CN203770088U (zh) 气动节能进气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