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35137U - 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35137U
CN203835137U CN201420179596.1U CN201420179596U CN203835137U CN 203835137 U CN203835137 U CN 203835137U CN 201420179596 U CN201420179596 U CN 201420179596U CN 203835137 U CN203835137 U CN 203835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door leaf
trigger
outdoors
drive mo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795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YVJI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YVJI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YVJI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YVJI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795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35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35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3513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包括摆杆机构和用于感应人体接近的感应装置,所述摆杆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摆杆,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门框上并电连接所述门禁系统,所述摆杆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感应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门框上并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自动开门闭门装置还包括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摆杆和门扇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用于门禁系统开启后门扇相对于门框的自动打开和自动关闭,当人体靠近时,门扇会自动打开便于进出,待人离开时会自动关闭门扇,为人们的出入带来极大的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要求生活中的自动化水平也有所提高。现有的门禁系统通常只设有闭门器,需要人手来打开门扇,然后通过闭门器来把门关上,当人们手中东西较多或不方便腾出手来时,需要用身体来协助开门,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可以在门禁系统解锁时实现门扇的自动打开和自动关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用于门禁系统解锁时门扇的自动打开和自动关闭,所述自动开门闭门装置包括摆杆机构和用于感应人体接近的感应装置,所述摆杆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摆杆,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门框上并电连接所述门禁系统,所述摆杆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感应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门框上并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自动开门闭门装置还包括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摆杆和门扇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臂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设置于所述门扇上,所述支臂的一端与所述摆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铰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摆杆铰接的滑块和对应所述滑块固定设置于所述门扇上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感应装置包括对应所述门框的开门方向和闭门方向所设置的门外触发器和门内触发器,所述门外触发器和门内触发器固定设置在所述门框上并均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门扇的外围设置有沿所述门扇环绕的内检测区域和外检测区域,所述内检测区域和外检测区域同心设置;
所述门外触发器包括:
第一触发感应器,设置于所述门扇外侧的所述外检测区域;
第二触发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内检测区域,与所述第一触发感应器成对设置,并相对于第一触发感应器位于靠近所述门扇外侧中心一侧;
所述门内触发器包括:
第三触发感应器,设置于所述门扇内侧的所述外检测区域;
第四触发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内检测区域,与所述第三触发感应器成对设置,并相对于第三触发感应器位于靠近所述门扇内侧中心一侧;
当第一触发感应器先于第二触发感应器感应到人体时,门外触发器判定有人体靠近所述门扇,向驱动电机发出开启门扇的指令,使驱动电机开始工作打开门扇;当第二触发感应器先于第一触发感应器感应到人体时,门外触发器不动作;
当第三触发感应器先于第四触发感应器感应到人体时,门内触发器判定有人体靠近所述门扇,向驱动电机发出开启门扇的指令,使驱动电机开始工作打开门扇;当第四触发感应器先于第三触发感应器感应到人体时,门外触发器不动作。
优选的,所述门扇的内外两侧还分别设置有门外摄像机和门内摄像机,所述门外摄像机和门内摄像机用于进行人脸捕捉并通过人脸靠近的距离变化判断是否开启或关闭门扇,所述门外摄像机电连接所述门外触发器;所述门内摄像机电连接所述门内摄像机;
当门外摄像机感应人脸向门扇方向靠近时,门外触发器判定有人体靠近所述门扇,向驱动电机发出开启门扇的指令,使驱动电机开始工作打开门扇;当门内摄像机感应人脸向门扇方向靠近时,门外触发器判定有人体靠近门扇,则向驱动电机发出指令,打开门扇。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还电连接有计时器电路。
优选的,所述自动开门闭门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门扇和门框上的磁力锁。
优选的,所述自动开门闭门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门扇和门框上的电插锁,所述电插锁与所述门外触发器和门内触发器电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门禁系统与驱动电机电连接,保证在门禁系统关闭时,门扇无法自动开启;摆杆由驱动机构驱动来回摆动,通过简单地传动实现推开门扇的开与合;感应装置固定设置于门框上并与驱动机构电连接,通过对人体的感应来控制驱动机构是否需要启动,同时自动开门闭门装置还包括有分别与摆杆和门扇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进一步可靠的实现门扇的开启和关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实施1中的开门状态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实施1中的开门状态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实施2中的开门状态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实施2中的开门状态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门框  2、驱动电机  3、门扇  4、连接块  5、支臂6、摆杆  7、滑块  8、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包括摆杆机构和用于感应人体接近的感应装置,摆杆机构包括驱动电机2和摆杆6,驱动电机2固定设置于门框1上并电连接门禁系统,摆杆6与驱动电机2通过齿轮副传动连接。感应装置固定设置于门框上并与驱动电机电2连接。
感应装置包括对应门框1的开门方向和闭门方向所设置的门外触发器和门内触发器(图中未标出),门外触发器和门内触发器固定设置在门框1上并均与驱动电机2电连接,当门外触发器或门内触发器感应到人体接近时,输出信号给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开始正转,并通过齿轮带动摆杆6旋转。
自动开门闭门装置还包括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分别与摆杆6和门扇3传动连接。传动机构包括支臂5和连接块4,连接块4固定设置于门扇3上,支臂5的一端与摆杆6铰接,另一端与连接块4铰接。当摆杆6旋转时,支臂5逐渐将门扇3顶开,因此实现了将门扇自动打开的目的。
驱动电机2电连接有计时器电路,当摆杆6旋转至极限位时,计时器电路开始计时,当计时结束后,驱动电机2开始反转,带动摆杆6回位,同时支臂5和连接块4带动门扇3关闭。
在关门过程中如果驱动电机2又接收到门外触发器或门内触发器的感应信号,驱动电机2则开始正转,继续将门扇3打开让人进来或出去。
实施例2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4所示,传动机构包括与摆杆6铰接的滑块7和对应滑块7固定设置于门扇3上的滑槽8,滑块7与滑槽8滑动连接。
当有人进门或出门时,门外触发器或门内触发器输出信号给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开始正传,驱动摆杆摆动,滑块在摆杆的摆动过程中沿滑槽开始滑动,实现门扇打开的目的。驱动电机电连接有计时器电路,当摆杆旋转至极限位时,计时器电路开始计时,当计时结束后,驱动电机开始反转,带动摆杆回位,同时支臂和连接块带动门扇关闭。
在关门过程中如果驱动电机又接收到门外触发器或门内触发器的感应信号,驱动电机又开始正转,继续将门扇打开让人进来或出去。
实施例3
其余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门扇的外围还设置有沿门扇环绕的内检测区域和外检测区域,内检测区域和外检测区域同心设置。门外触发器包括:第一触发感应器,设置于门扇外侧的外检测区域;第二触发感应器,设置于内检测区域,与第一触发感应器成对设置,并相对于第一触发感应器位于靠近门扇外侧中心一侧;门内触发器包括:第三触发感应器,设置于门扇内侧的外检测区域;第四触发感应器,设置于内检测区域,与第三触发感应器成对设置,并相对于第三触发感应器位于靠近门扇内侧中心一侧。
当第一触发感应器先于第二触发感应器感应到人体时,门外触发器判定有人体靠近所述门扇,向驱动电机发出开启门扇的指令,使驱动电机开始工作打开门扇;当第二触发感应器先于第一触发感应器感应到人体时,门外触发器不动作;
当第三触发感应器先于第四触发感应器感应到人体时,门内触发器判定有人体靠近所述门扇,向驱动电机发出开启门扇的指令,使驱动电机开始工作打开门扇;当第四触发感应器先于第三触发感应器感应到人体时,门外触发器不动作。
通过设置同心的内检测区域和外检测区域,并根据人体通过内检测区域和外检测区域的先后顺序,来判断人体是远离还是靠近门扇,并作出相应的动作来打开门扇,可以进一步智能的控制门扇的开关,达到节能的目的。
实施例4
其余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门扇的内外两侧还分别设置有门外摄像机和门内摄像机,门外摄像机和门内摄像机用于进行人脸捕捉并通过人脸靠近的距离变化判断是否开启或关闭门扇,门外摄像机电连接门外触发器;门内摄像机电连接门内摄像机。
当门外摄像机感应人脸向门扇方向靠近时,门外触发器判定有人体靠近门扇,向驱动电机发出开启门扇的指令,使驱动电机开始工作打开门扇;当门内摄像机感应人脸向门扇方向靠近时,门内触发器判定有人体靠近门扇,则向驱动电机发出指令,打开门扇。
在上述实施例中,摆杆与驱动电机还可以通过联轴器或连接法兰或皮带或链轮传动连接,此处不做限定。
自动开门闭门装置还包括设于门扇和门框上的磁力锁或电插锁,在门扇关闭时可以自动上锁。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门禁系统与驱动电机电连接,保证在门禁系统关闭时,门扇无法自动开启;摆杆由驱动机构驱动来回摆动,通过简单地传动实现推开门扇的开与合;感应装置固定设置于门框上并与驱动机构电连接,通过对人体的感应来控制驱动机构是否需要启动,同时自动开门闭门装置还包括有分别与摆杆和门扇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进一步可靠的实现门扇的开启和关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 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用于门禁系统解锁时门扇的自动打开和自动关闭,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门闭门装置包括摆杆机构和用于感应人体接近的感应装置,所述摆杆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摆杆,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门框上并电连接所述门禁系统,所述摆杆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感应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门框上并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自动开门闭门装置还包括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摆杆和门扇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门闭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臂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设置于所述门扇上,所述支臂的一端与所述摆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门闭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摆杆铰接的滑块和对应所述滑块固定设置于所述门扇上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开门闭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感应装置包括对应所述门框的开门方向和闭门方向所设置的门外触发器和门内触发器,所述门外触发器和门内触发器固定设置在所述门框上并均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开门闭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的外围设置有沿所述门扇环绕的内检测区域和外检测区域,所述内检测区域和外检测区域同心设置;
所述门外触发器包括:
第一触发感应器,设置于所述门扇外侧的所述外检测区域;
第二触发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内检测区域,与所述第一触发感应器成对设置,并相对于第一触发感应器位于靠近所述门扇外侧中心一侧;
所述门内触发器包括:
第三触发感应器,设置于所述门扇内侧的所述外检测区域;
第四触发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内检测区域,与所述第三触发感应器成对设置,并相对于第三触发感应器位于靠近所述门扇内侧中心一侧;
当第一触发感应器先于第二触发感应器感应到人体时,门外触发器判定有人体靠近所述门扇,向驱动电机发出开启门扇的指令,使驱动电机开始工作打开门扇;当第二触发感应器先于第一触发感应器感应到人体时,门外触发器不动作;
当第三触发感应器先于第四触发感应器感应到人体时,门内触发器判定有人体靠近所述门扇,向驱动电机发出开启门扇的指令,使驱动电机开始工作打开门扇;当第四触发感应器先于第三触发感应器感应到人体时,门外触发器不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开门闭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的内外两侧还分别设置有门外摄像机和门内摄像机,所述门外摄像机和门内摄像机用于进行人脸捕捉并通过人脸靠近的距离变化判断是否开启或关闭门扇,所述门外摄像机电连接所述门外触发器;所述门内摄像机电连接所述门内摄像机;
当门外摄像机感应人脸向门扇方向靠近时,门外触发器判定有人体靠近所述门扇,向驱动电机发出开启门扇的指令,使驱动电机开始工作打开门扇;当门内摄像机感应人脸向门扇方向靠近时,门外触发器判定有人体靠近门扇,则向驱动电机发出指令,打开门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门闭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还电连接有计时器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门闭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门闭门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门扇和门框上的磁力锁。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开门闭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门闭门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门扇和门框上的电插锁,所述电插锁与所述门外触发器和门内触发器电连接。
CN201420179596.1U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35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79596.1U CN203835137U (zh)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79596.1U CN203835137U (zh)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35137U true CN203835137U (zh) 2014-09-17

Family

ID=51512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79596.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35137U (zh)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35137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2178A (zh) * 2014-04-15 2014-07-09 江苏绿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
CN105370141A (zh) * 2015-12-04 2016-03-02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联动门装置
CN108198319A (zh) * 2018-03-01 2018-06-22 清远博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
CN108529091A (zh) * 2018-05-07 2018-09-14 深圳市粤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回收箱
CN108988171A (zh) * 2017-03-27 2018-12-11 漳州龙文区信创友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箱及其使用方法
CN111395907A (zh) * 2020-03-24 2020-07-10 杭州曾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电吸门的自动关门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2178A (zh) * 2014-04-15 2014-07-09 江苏绿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
CN103912178B (zh) * 2014-04-15 2016-04-20 江苏绿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
CN105370141A (zh) * 2015-12-04 2016-03-02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联动门装置
CN108988171A (zh) * 2017-03-27 2018-12-11 漳州龙文区信创友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箱及其使用方法
CN108198319A (zh) * 2018-03-01 2018-06-22 清远博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
CN108529091A (zh) * 2018-05-07 2018-09-14 深圳市粤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回收箱
CN111395907A (zh) * 2020-03-24 2020-07-10 杭州曾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电吸门的自动关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2178B (zh) 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
CN203835137U (zh) 一种自动开门闭门装置
US2758836A (en) Door-operators
CN205502879U (zh) 一种智能化门
CN105952327A (zh) 智能控制式自动移动门
CN205370159U (zh) 一种防猫眼偷窃的电子机械锁
CN110242153A (zh) 一种用于闭门器的限位装置和闭门器
CN203097560U (zh) 一种浴室自动门
CN103590726B (zh) 一种锁和转门机构内置电驱动的自动防盗门
CN209483023U (zh) 一种用于闭门器的限位装置和闭门器
CN101463690A (zh) 安全感应门
CN203716805U (zh) 一种电动上折滑升门
CN210483372U (zh) 一种横开门行走组件
CN204238726U (zh) 一种弹簧复位自动门
CN105484617A (zh) 一种监狱专用的平开门
CN205618008U (zh) 地铁安全屏蔽门
CN201331260Y (zh) 隧道窑门安全装置
KR20180002870U (ko) 개폐가 용이한 자동문
CN205577703U (zh) 一种盲人厨房的橱柜柜门
CN217538496U (zh) 一种防烟密封安全门
CN203462903U (zh) 一种平开车库门自动开闭装置
CN215408182U (zh) 一种伸缩式自动挡鼠门
CN204357323U (zh) 快递自动入户装置
CN204225748U (zh) 单拉绳窗帘驱动装置
CN203905707U (zh) 一种能自动推启和关闭窗门的新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20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