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29281U - 一种咳痰背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咳痰背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29281U
CN203829281U CN201420220885.1U CN201420220885U CN203829281U CN 203829281 U CN203829281 U CN 203829281U CN 201420220885 U CN201420220885 U CN 201420220885U CN 203829281 U CN203829281 U CN 203829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st
air bag
expectoration
vest body
lay respective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208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兴海
蔡惠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uan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2208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29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29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292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咳痰背心,属于医疗器械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咳痰背心。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心本体,背心本体包括双层结构,外层为牛津布层,内层为涂胶层,既结实耐用,又便于清洗。在背心本体内设置两个以上的气囊,气囊联通脉冲式充气装置。脉冲式充气装置能提供脉冲式气体冲击,给气囊充气的同时带来振动,从而对穿着者进行振动式排痰,气囊冲击式排痰较传统叩击作业,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且排痰效果好。本实用新型将排痰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既方便医务人员护理作业,患者也可自行进行排痰作业,使用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咳痰背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咳痰背心。
背景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急性发作时咳嗽加剧、痰量增加、咳黄浓痰和呼吸困难,甚至出现低通气,最后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呼吸衰竭。痰液会加重低通气,因此促进排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雾化吸入药物祛痰和手动排痰两种。药物祛痰周期性长,而且容易产生副作用,疗效欠佳。手动排痰主要依赖人工扣背法辅助排痰,其排痰原理是用手叩击患者体表,通过气流振动,使附着在细支气管管壁上的痰液进入管腔内,再通过咳嗽排出体外。但是这种叩击力只作用于胸部浅表,叩击力量和节奏不易控制,而且长时间使用此方法易造成叩击部位皮下出血,且受操作者情绪和耐力影响较大,叩击疲劳后直接影响排痰效果。因此,急需一种科学有效的排痰设备,能够替代传统的手动排痰方式,以不损伤机体为前提,既方便医务工作者进行救治作业,也能令患者自行排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咳痰背心,能方便患者进行排痰作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咳痰背心,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心本体,背心本体包括双层结构,外层为牛津布层,内层为涂胶层;在背心本体内设置两个以上的气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咳痰背心,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气囊上均开设气囊开关阀,气囊通过气囊开关阀连接气囊支管,各气囊支管联通总气管,总气管联通脉冲式充气装置。
在气囊支管和总气管之间安装气流调节装置,气流调节装置包括微型电机、主动齿轮,拨片固定架和带孔齿轮拨片,微型电机连接并带动主动齿轮旋转,带孔齿轮拨片上开设一个以上的通气孔,带孔齿轮拨片的外围为圆形齿轮,带孔齿轮拨片通过拨片固定架安装在气囊支管和总气管之间;主动齿轮啮合带孔齿轮拨片并能带动其旋转。
气囊的数量为两个、四个、六个、八个、十个或十四个,气囊沿背心本体中轴线对称分布;
当气囊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前胸两侧位置;
当气囊数量为四个时,其中有两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前胸两侧位置,另外两个气囊分别位于后背两侧位置;
当气囊数量为六个时,其中有两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前胸两侧位置,另外两个气囊分别位于后背两侧位置,剩余两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的腋下位置;
当气囊数量为八个时,其中有四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前胸两侧位置,另外四个气囊分别位于后背两侧位置;
当气囊数量为十个时,其中有四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前胸两侧位置,另外四个气囊分别位于后背两侧位置,剩余两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的腋下位置;
当气囊数量为十四个时,其中有六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前胸两侧位置,另外六个气囊分别位于后背两侧位置,剩余两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的腋下位置。
通气孔沿带孔齿轮拨片的旋转中心环形阵列分布。
还包括背心调节装置,背心调节装置设置在背心本体上,背心调节装置包括肩带;在背心本体上设置开放式的肩带,在肩带上纵向设置两个以上肩部调整按扣,在背心本体的上部设置相配套的按扣,肩部调整按扣能扣合在背心本体的按扣上。
背心调节装置还包括束围收紧带,束围收紧带为弹性带状体或带有调节扣的束缚带,束围收紧带束缚在背心本体外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背心本体包括双层结构,外层为牛津布层,内层为涂胶层,既结实耐用,又便于清洗。在背心本体内设置两个以上的气囊,气囊联通脉冲式充气装置,脉冲式充气装置能提供脉冲式气体冲击,给气囊充气的同时带来振动,从而对穿着者进行振动式排痰,气囊冲击式排痰较传统叩击作业,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且排痰效果好。本实用新型将排痰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既方便医务人员护理作业,患者也可自行进行排痰作业,使用便捷。
2. 在每个气囊上均开设气囊开关阀,气囊通过气囊开关阀连接气囊支管,各气囊支管联通总气管,总气管联通脉冲式充气装置。可通过开启不同位置的气囊开关阀,令所属气囊处于工作状态,能对特定部位进行振动式排痰,使用效果更加明显,针对性强。
3. 气流调节装置包括微型电机、主动齿轮,拨片固定架和带孔齿轮拨片,微型电机连接并带动主动齿轮旋转,带孔齿轮拨片上开设一个以上的通气孔,带孔齿轮拨片的外围为圆形齿轮,带孔齿轮拨片通过拨片固定架安装在气囊支管和总气管之间;主动齿轮啮合带孔齿轮拨片并能带动其旋转。使用时,带孔齿轮拨片被动旋转,当通气孔对准任一气囊支管时,即可对其所属气囊进行充气,因此,可以预先开启需要排痰部位的气囊,而后开启微型电机,令脉冲式充气装置的气流通过总气管,穿过通气孔充入其对齐的气囊支管即可完成气囊的充气振动过程。气流调节装置的设置令气囊的振动频率不再只依赖于脉冲式充气装置的脉冲频率,能够实现高频排痰。
4. 气囊的数量为两个、四个、六个、八个、十个或十四个,气囊沿背心本体中轴线对称分布;该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原理,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有效振动胸腔内粘着在肺部的粘液,使得痰液顺利排出。
5. 背心调节装置能调整背心的大小和松紧,令其适合更多的患者穿着,更加适合在医院等公共医疗服务部门使用,也适合在家庭中不同体型的成员之间使用,适应性更强。
6.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宜实用,制作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应在业界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背心本体的层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心本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背心本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5是主动齿轮与带孔齿轮拨片的啮合传动结构示意图(带孔齿轮拨片开设七个通气孔);
图6是带孔齿轮拨片的结构示意图(带孔齿轮拨片开设一个通气孔);
图7是带孔齿轮拨片的结构示意图(带孔齿轮拨片开设三个通气孔);
图中:1、牛津布层;2、涂胶层;3、总气管;4、气囊支管; 5、气囊开关阀;6、气囊;7、肩带;8、肩部调整按扣;9、背心本体;10、微型电机;11、主动齿轮;12、拨片固定架;13、带孔齿轮拨片;14、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背心本体9包括双层结构,外层为牛津布层1,内层为涂胶层2,既结实耐用,又便于清洗。
如图2和3所示在背心本体9内设置两个以上的气囊6,气囊6联通脉冲式充气装置。在每个气囊6上均开设气囊开关阀5,气囊6通过气囊开关阀5连接气囊支管4,各气囊支管4联通总气管3,总气管3联通脉冲式充气装置。
如图4和5所示,在气囊支管4和总气管3之间安装气流调节装置,气流调节装置包括微型电机10、主动齿轮11,拨片固定架12和带孔齿轮拨片13,微型电机10连接并带动主动齿轮11旋转,带孔齿轮拨片13上开设一个以上的通气孔14,通气孔14沿带孔齿轮拨片13的旋转中心环形阵列分布。带孔齿轮拨片13的外围为圆形齿轮,带孔齿轮拨片13通过拨片固定架12安装在气囊支管4和总气管3之间;主动齿轮11啮合带孔齿轮拨片13并能带动其旋转。
气囊6的数量为两个、四个、六个、八个、十个或十四个,气囊6沿背心本体9中轴线对称分布。
当气囊6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9前胸两侧位置。
当气囊6数量为四个时,其中有两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9前胸两侧位置,另外两个气囊分别位于后背两侧位置。
当气囊6数量为六个时,其中有两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9前胸两侧位置,另外两个气囊分别位于后背两侧位置,剩余两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9的腋下位置。
当气囊6数量为八个时,其中有四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9前胸两侧位置,另外四个气囊分别位于后背两侧位置。
当气囊6数量为十个时,其中有四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9前胸两侧位置,另外四个气囊分别位于后背两侧位置,剩余两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9的腋下位置。
如图2和3所示,当气囊6数量为十四个时,其中有六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9前胸两侧位置,另外六个气囊分别位于后背两侧位置,剩余两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9的腋下位置。
背心调节装置设置在背心本体9上,背心调节装置包括肩带7;在背心本体9上设置开放式的肩带7,在肩带7上纵向设置两个以上肩部调整按扣8,在背心本体9的上部设置相配套的按扣,肩部调整按扣8能扣合在背心本体9的按扣上。背心调节装置还包括束围收紧带,束围收紧带为弹性带状体或带有调节扣的束缚带,束围收紧带束缚在背心本体9外围。
如图6和7所示,通气孔14的数量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通气孔14沿带孔齿轮拨片13的旋转中心环形阵列分布,通气孔14的数量越多,脉冲气流的脉冲频率越高。使用时,带孔齿轮拨片13被动旋转,当通气孔14对准任一气囊支管4时,即可对其所属气囊6进行充气,因此,可以预先开启需要排痰部位的气囊6,而后开启微型电机10,令脉冲式充气装置的气流通过总气管3,穿过通气孔14充入其对齐的气囊支管4即可完成气囊6的充气振动过程。气流调节装置的设置令气囊6的振动频率不再只依赖于脉冲式充气装置的脉冲频率,能够实现高频排痰。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符合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的前提下,并不限定具体形状,任何等同或相似的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咳痰背心,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心本体,背心本体包括双层结构,外层为牛津布层,内层为涂胶层;在背心本体内设置两个以上的气囊,气囊联通脉冲式充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咳痰背心,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气囊上均开设气囊开关阀,气囊通过气囊开关阀连接气囊支管,各气囊支管联通总气管,总气管联通脉冲式充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咳痰背心,其特征在于在气囊支管和总气管之间安装气流调节装置,气流调节装置包括微型电机、主动齿轮,拨片固定架和带孔齿轮拨片,微型电机连接并带动主动齿轮旋转,带孔齿轮拨片上开设一个以上的通气孔,带孔齿轮拨片的外围为圆形齿轮,带孔齿轮拨片通过拨片固定架安装在气囊支管和总气管之间;主动齿轮啮合带孔齿轮拨片并能带动其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咳痰背心,其特征在于气囊的数量为两个、四个、六个、八个、十个或十四个,气囊沿背心本体中轴线对称分布;
当气囊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前胸两侧位置;
当气囊数量为四个时,其中有两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前胸两侧位置,另外两个气囊分别位于后背两侧位置;
当气囊数量为六个时,其中有两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前胸两侧位置,另外两个气囊分别位于后背两侧位置,剩余两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的腋下位置;
当气囊数量为八个时,其中有四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前胸两侧位置,另外四个气囊分别位于后背两侧位置;
当气囊数量为十个时,其中有四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前胸两侧位置,另外四个气囊分别位于后背两侧位置,剩余两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的腋下位置;
当气囊数量为十四个时,其中有六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前胸两侧位置,另外六个气囊分别位于后背两侧位置,剩余两个气囊分别位于背心本体的腋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咳痰背心,其特征在于通气孔沿带孔齿轮拨片的旋转中心环形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咳痰背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心调节装置,背心调节装置设置在背心本体上,背心调节装置包括肩带;在背心本体上设置开放式的肩带,在肩带上纵向设置两个以上肩部调整按扣,在背心本体的上部设置相配套的按扣,肩部调整按扣能扣合在背心本体的按扣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咳痰背心,其特征在于背心调节装置还包括束围收紧带,束围收紧带为弹性带状体或带有调节扣的束缚带,束围收紧带束缚在背心本体外围。
CN201420220885.1U 2014-05-04 2014-05-04 一种咳痰背心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9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20885.1U CN203829281U (zh) 2014-05-04 2014-05-04 一种咳痰背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20885.1U CN203829281U (zh) 2014-05-04 2014-05-04 一种咳痰背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29281U true CN203829281U (zh) 2014-09-17

Family

ID=51507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20885.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9281U (zh) 2014-05-04 2014-05-04 一种咳痰背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2928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8501A (zh) * 2017-09-11 2017-12-15 山东海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式自动叩背排痰仪
CN111084716A (zh) * 2020-03-23 2020-05-01 清华大学 一种内脏激振器
CN115089473A (zh) * 2022-07-28 2022-09-23 南京华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术后全胸排痰的康复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8501A (zh) * 2017-09-11 2017-12-15 山东海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式自动叩背排痰仪
CN111084716A (zh) * 2020-03-23 2020-05-01 清华大学 一种内脏激振器
CN115089473A (zh) * 2022-07-28 2022-09-23 南京华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术后全胸排痰的康复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72266B (zh) 多功能手指训练系统
CN203829281U (zh) 一种咳痰背心
CN206867615U (zh) 一种用于术后康复训练的手抓球
CN203169547U (zh) 一种智能双臂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仪
CN104083852A (zh) 腹式呼吸训练器
CN212700102U (zh) 一种肺康复训练仪
CN108743283A (zh) 一种用于上肢康复训练及保护的穿戴式气囊装置
CN205251786U (zh) 一种颈椎辅助康复装置
CN205460738U (zh) 多功能吹吸气训练装置
EP4138669A1 (en) Lung airway clearance
CN108354782A (zh) 一种柔性康复训练手套组件
CN204814735U (zh) 术后下肢静脉栓塞治疗仪
CN205126769U (zh) 一种排痰背心
CN108578197B (zh) 一种组合气囊式手部运动训练装置
CN213942034U (zh) 一种呼吸训练器
CN206063384U (zh) 一种康复科用手指康复锻炼器
CN201871181U (zh) 手部外伤用锻炼器
CN211460772U (zh) 一种重症监护室用手部固定装置
CN203724442U (zh) 一种气冲式排痰机
CN205094943U (zh) 一种气管异物阻塞物理动力急救冲击床
CN211382499U (zh) 一种手部指关节康复手套
CN214910322U (zh) 一种穿戴式叩击排痰仪
CN216570764U (zh) 新型排痰仪
CN212347126U (zh) 一种促进肠蠕动的力度可量化按摩手套
CN203029584U (zh) 一种捆绑式医用下肢按摩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UXI HUAN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AI HUILIANG

Effective date: 201504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14000 WUXI, JIANGSU PROVINCE TO: 214072 WUXI,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07

Address after: 214072 Jiangsu city of Wuxi province standard Liyuan Development Zone Building A3 floor three

Patentee after: WUXI HUANA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 room 38, Zhongxing garden, 214000 South District, Jiangsu, Wuxi

Patentee before: Cai Huiliang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