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24143U - 一种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24143U
CN203824143U CN201420205059.XU CN201420205059U CN203824143U CN 203824143 U CN203824143 U CN 203824143U CN 201420205059 U CN201420205059 U CN 201420205059U CN 203824143 U CN203824143 U CN 203824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d
unit
valve
outlet
work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050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雄文
李日新
刘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4202050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24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24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241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包括压缩机单元、冷凝冷却器单元、回热换热器单元、节流单元、蒸发器单元、可控通路工质循环浓度和流量调节单元、控制单元。其输入参数为制冷机系统压缩机吸气压力、和/或排气压力值、回热换热器入口温度值、回热换热器出口温度值、节流单元入口温度值、节流单元出口温度值、蒸发器出口温度值,输出参数为控制执行单元发生相应动作的指令。对应于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系统不同运行工况和能力调节的要求,根据预先设定值与输入参数比较,通过可控通路工质循环浓度和流量调节单元对制冷机系统工质循环浓度进行控制和调节,使其能适应不同工况的运行要求且保持较高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利用传统的蒸汽压缩制冷技术,单级的循环可以达到的最低有效制冷温度在-40℃左右,如果要实现更低的制冷温度则需采用多级压缩或多级复叠循环。现有的技术中,采用两级压缩可以达到-60℃左右的制冷温度,采用两级复叠循环可以实现-80℃左右的制冷温度,但是要实现-100℃甚至更低的制冷温度就要采取三级以上复叠循环。因此,随着需求温度的降低,蒸汽压缩制冷技术的制冷系统变得更复杂,可靠性降低,调节难度变大。20世纪80年代后,多元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技术取得重要的进展,该技术使得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混合工质和工质浓度,即可通过单级压缩节流制冷达到-100℃~-200℃的低温,因此,该技术可在-100℃温区以下替代复叠循环,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由于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技术所采用的混合工质的特性,如果不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加以控制的话,会存在以下一些缺陷:(1)多元混合工质深冷制冷系统,由于采用强非共沸工质,工质在冷凝器内基本为气相放热,冷凝器出口具有一定干度,不会过冷。系统运行的高压基本不受环境温度控制,而由工质充注量和系统结构参数决定。在制冷系统启动过程初期,整个系统基本均处于较高的温度,大部分的充灌工质还处于气相状态,因此会出现排气压力过高的现象;(2)当混合工质制冷系统进入正常制冷工况后,由于大部分的沸点较高的工质已经液化,此时便会出现系统压力急剧下降,制冷量急剧减少的严重现象;(3)混合工质在实际循环过程中存在浓度滑移现象。多元混合工质制冷系统由启动工况降温到最低温度的过程中,由于系统温度的不断下降,工质不断液化,工质液化的特点是由高温到低温的过程中高沸点的工质比低沸点的工质更先液化下来,而气液两相流速又存在速度滑移的特点,即液相工质流动速度要低于气相工质流动速度,此时会出现工质液相积存。对于多元混合工质制冷系统由于液相积存现象的存在,制冷系统的工质实际循环浓度就会偏离实际的充灌浓度,即工质浓度滑移。由于此缺点,一方面,混合工质实际循环浓度受实际运行工况、系统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实际运行的工质循环浓度难以根据一定的混合工质充灌量和充灌浓度预测,也就是说混合工质的最佳充灌量和浓度难以确定,对于使用三元或三元以上混合工质的制冷系统更难确定其最佳充灌量和充灌浓度,不同型号的系统均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验充灌才能得出最终的充灌量和浓度,生产成本高。另一方面,即使相同系统,在不同的温区工况下,制冷系统需要不同的浓度才能达到该温区的最佳效率,工质循环浓度偏离该温区工况最优浓度,就会使得系统效率急剧下降,甚至温度降不下去。
针对前两个缺陷,中国发明专利ZL200510042730.9报道了一种具有可切换气库的混合工质低温节流制冷系统,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电磁阀的通断以控制与高低压管路相连的气库来调节系统的参与循环工质量来控制高低压和系统的工况。该方法虽然可以控制高低压在合理的范围内,但是由于气库的气体的进出造成实际参与制冷循环的工质浓度发生不可控的变化,会造成制冷系统制冷性能严重下降;
中国发明专利ZL201110061458.4报道了一种深冷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系统能力、工况调节及控制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控制高压气体进入一个可控通路稳定罐来防止开机工况的压缩机排气压力过高,并通过控制可控通路稳定罐的气体进出调节低压,使得低压在低温工况下不至于过低;此外该可控通路稳定罐在启动工况及快速降温工况时,通过管路旁通以减少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循环量,在正常制冷工况时可控通路稳定罐的制冷剂参与制冷循环以加大制冷系统的流量,使得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即通过控制该可控通路稳定罐制冷剂的进出可实现制冷系统能力和工况的调节。缺点是切换储气罐气体是否参与循环和调节高低压的情况下制冷系统的工质循环浓度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会让系统在特定的工况下由于工质循环浓度偏离最优循环浓度,导致效率下降,尤其是在快速降温过程,在这个过程刚开始的时候蒸发温度较高,在高温工况下系统的工质循环浓度要求重组分的比例较大才能达到较优的循环浓度。
对于第三个缺点,还没有报道相关的方法或手段去控制或者利用其向有益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根据不同温区工况制冷系统对于最优工质循环浓度的要求,如果能通过控制手段来调节高温工况的工质循环浓度偏重一些,这样会让工质循环浓度更接近最优浓度,提高效率,增加制冷量,使得高温区的降温时间进一步缩短;同样道理,在快速降温的过程中,温度降到中温区工况的时候,系统的最优工质循环浓度已不再是高温区工况的浓度,它要求此时的工质循环浓度中重组分比例下降才可以使得回热器换热曲线匹配得更好,因此,此时也需要根据工况通过控制手段调节制冷系统的工质循环浓度,使得工质循环浓度更适合这一温区的工况。这样通过调节合适的浓度确保系统的效率较高,一般来说,调节浓度后系统的功率变化不大,但是效率可以提高;而不做浓度调整,只是增加流量去增加功率可能因为浓度发生了变化,制冷效率无法提高,显然,这种做法与调整浓度相比效果不好而且不具有节能性。因此,在快速降温阶段,就可以通过调整工质循环浓度更接近最优的浓度以大大加快不同温区的降温速度,整个降温时间就会大大缩短。
所以,无论是为了使得制冷系统降温下去,还是使得制冷系统能够在每一个温区都运行在较优的工质浓度下,对系统的工质循环浓度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实现制冷系统快速降温,并保持高效率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包括压缩机单元1、冷凝冷却器单元2、回热换热器单元3、节流单元4、蒸发器单元5、可控通路工质循环浓度和流量调节单元6、控制单元7;
所述可控通路工质循环浓度和流量调节单元(6)包括:可控主回路阀V1、可控旁通进罐阀V2、可控工质出罐阀V3、出罐单向阀V4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
其间由管路进行连接,连接方式为:所述可控主回路阀V1进口端连接三通管件A的第一个出口,该三通管件A的第二个出口连接可控旁通进罐阀V2的进口端;
所述可控旁通进罐阀V2的出口端与气液分离罐S的高压进口端相通;
所述可控主回路阀V1的出口端连接三通管件B的第一个进口,该三通管件B的第二个进口与出罐单向阀V4的出口端相连;
所述出罐单向阀V4的进口端连接三通管件C的第一个出口,该三通管件C的进口与气液分离罐S的顶部气相出口端相通;
所述可控工质出罐阀V3的进口端与储液罐S底部出口端连接;
所述可控工质出罐阀V3的出口端与回热换热器单元3的低压管路进口连通;
所述可控低压出罐阀V5的进口端连接三通管件C的第二个出口,可控低压出罐阀V5的出口端与制冷机低压回路管路连通;
所述的三通管件A的进口端与冷凝冷却器单元2的高压制冷剂侧出口端相连;
所述的三通管件B的出口端与回热换热器单元(3)高压制冷剂侧进口端相连;
所述回热换热器单元3的低压制冷剂侧进口端与蒸发器单元5的出口端相连;所述蒸发器单元5进口端与节流单元4出口端相连;
所述节流单元4进口端与回热换热器单元3高压制冷剂侧出口端相连。
所述可控主回路阀V1、可控旁通进罐阀V2、可控低压出罐阀V5均为通断电磁阀。
所述可控工质出罐阀V3为电动或手动无级调节开度的阀门。
上述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控制单元7接收所述压缩机单元1的吸气压力值、压缩机单元1排气压力值、节流单元4的进口温度值、节流单元4的出口温度值、节流单元4进出口温度值之差、蒸发器单元5的出口温度值、回热器换热器单元3进口温度值、回热换热器单元3出口温度值、回热换热器单元3进出口温度值之差或上述任意参数的组合;控制单元7输出控制参数以指令可控通路工质循环浓度和流量调节单元6的各个阀门部件的开启/关闭或开度调节:
(1)启动工况过程:
可控主回路阀V1处于开启状态,可控旁通进罐阀V2、可控工质出罐阀V3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均处于关闭状态;控制单元7根据蒸发器出口温度或者压缩机排气压力参数是否达到设定值,判断是否转向受控降温工况过程;
(2)受控降温工况过程:
2-1)控制单元7根据输入蒸发器出口温度或者压缩机排气压力的参数与设定值对比进行判断,如果控制系统处于受控降温工况的高温工况,调节方法如下:可控主回路阀V1处于开启状态、可控旁通进罐阀V2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处于关闭状态、可控工质出罐阀V3的开度状态由控制单元7根据蒸发器出口温度或者压缩机排气压力的参数决定,具体为:
a)回热换热器单元进出口温差小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大;回热换热器单元进出口温差大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小;
b)节流单元4进出口温差大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大;节流单元4进出口温差小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小。
2-2)控制单元7根据输入蒸发器出口温度或者压缩机排气压力的参数对比进行判断,如果控制系统处于受控降温工况的中温工况,调节方法如下:可控旁通进罐阀V2处于开启状态,可控主回路阀V1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处于关闭状态,可控工质出罐阀V3的开度状态由控制单元7根据输入参数定,具体为:
a)回热换热器单元进出口温差小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大;回热换热器单元进出口温差大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小;
b)节流单元4进出口温差大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大;节流单元4进出口温差小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小。
2-3)控制单元7根据输入蒸发器出口温度或者压缩机排气压力参数对比进行判断,如果系统处于受控降温工况的低温工况,调节方法如下:可控主回路阀V1处于开启状态,可控旁通进罐阀V2处于关闭状态;可控工质出罐阀V3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的开度状态,由控制单元7根据蒸发器出口温度或者压缩机排气压力参数决定,具体为:
a)回热换热器单元进出口温差小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大;回热换热器单元进出口温差大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小;
b)节流单元4进出口温差大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大;节流单元4进出口温差小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小;
c)压缩机吸气压力降至压缩机吸气压力的设定值,可控低压出罐阀V5开启;压缩机吸气压力高于压缩机吸气压力的设定值,可控低压出罐阀V5关闭;
(3)制冷系统制冷过程:
可控主回路阀V1处于开启状态,可控旁通进罐阀V2处于关闭状态,可控工质出罐阀V3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均处于关闭状态;
(4)制冷系统受控升温或恒温工况:
可控主回路阀V1处于开启状态,可控工质出罐阀V3处于关闭状态,可控旁通进罐阀V2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的开启/关闭状态由控制单元7根据所需制冷状态确定开启/关闭状态;
压缩机吸气压力降至压缩机吸气压力的设定值,可控旁通进罐阀V2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同时开启;直至压缩机吸气压力高于压缩机吸气压力的设定值,可控旁通进罐阀V2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同时关闭;
(5)制冷系统非受控升温工况:
可控旁通进罐阀V2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处于开启状态;可控主回路阀V1和可控工质出罐阀V3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对于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系统,其在刚启动阶段,由于系统的各部件温度较高,系统内充灌的工质基本为气相,而且由于节流元件的通流面积较小,气相工质的通过能力差,因此系统刚开机时,往往会出现高压很高,低压很低,压缩压比过大的情况,高压超出系统硬件的耐压极限,压缩机电机过载和过热,导致无法正常开机,甚至会引起压缩烧毁。因此,本发明不但能够根据不同工况,调节系统工质的循环浓度以使得系统在不同的温区都能够运行在较优工质浓度下,而且能够克服开机高压过高、压缩机压比过大的的情况。同时,在低温工况下,能自动调节低压不至于过低,实现制冷系统快速降温,并保持高效率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结构方框示意图;
图中:301表示压缩机进气压力传感器;302表示回热换热器进口温度传感器;303表示回热换热器出口温度传感器;304表示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
图2是可控通路工质循环浓度和流量调节单元(带可控阀门开度控制液位功能气液分离罐)结构示意;
图3某三元混合工质单级压缩回热式制冷系统不同温区工况下较优工质循环浓度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包括压缩机单元1、冷凝冷却器单元2、回热换热器单元3、节流单元4、蒸发器单元5、可控通路工质循环浓度和流量调节单元6、控制单元7;
所述可控通路工质循环浓度和流量调节单元6包括:可控主回路阀V1、可控旁通进罐阀V2、可控工质出罐阀V3、出罐单向阀V4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
其间由管路进行连接,连接方式为:所述可控主回路阀V1进口端连接三通管件A的第一个出口,该三通管件A的第二个出口连接可控旁通进罐阀V2的进口端;
所述可控旁通进罐阀V2的出口端与气液分离罐S(带可控阀门开度大小控制液位功能)的高压进口端相通;
所述可控主回路阀V1的出口端连接三通管件B的第一个进口,该三通管件B的第二个进口与出罐单向阀V4的出口端相连;
所述出罐单向阀V4的进口端连接三通管件C的第一个出口,该三通管件C的进口与气液分离罐S的顶部气相出口端相通;
所述可控工质出罐阀V3的进口端与储液罐S底部出口端连接;
所述可控工质出罐阀V3的出口端与回热换热器单元3的低压管路进口连通;
所述可控低压出罐阀V5的进口端连接三通管件C的第二个出口,可控低压出罐阀V5的出口端与制冷机低压回路管路连通;
所述的三通管件A的进口端与冷凝冷却器单元2的高压制冷剂侧出口端(或者与回热换热器单元3高压制冷剂侧出口端)相连;
所述的三通管件B的出口端与回热换热器单元(3)高压制冷剂侧进口端相连;
所述回热换热器单元3的低压制冷剂侧进口端与蒸发器单元5的出口端相连;所述蒸发器单元5进口端与节流单元4出口端相连;
所述节流单元4进口端与回热换热器单元3高压制冷剂侧出口端相连。
所述可控主回路阀V1、可控旁通进罐阀V2、可控低压出罐阀V5均为通断电磁阀。
所述可控工质出罐阀V3为电动或手动无级调节开度的阀门。
上述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控制单元7接收所述压缩机单元1的吸气压力值、压缩机单元1排气压力值、节流单元4的进口温度值、节流单元4的出口温度值、节流单元4进出口温度值之差、蒸发器单元5的出口温度值、回热器换热器单元3进口温度值、回热换热器单元3出口温度值、回热换热器单元3进出口温度值之差或上述任意参数的组合;控制单元7输出控制参数以指令可控通路工质循环浓度和流量调节单元6的各个阀门部件的开启/关闭或开度调节如下:
(1)启动工况过程:
可控主回路阀V1处于开启状态,可控旁通进罐阀V2、可控工质出罐阀V3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均处于关闭状态;控制单元7根据蒸发器出口温度或者压缩机排气压力参数(或者蒸发器出口温度、压缩机排气压力参数的组合)是否达到设定值,判断是否转向受控降温工况过程;
(2)受控降温工况过程:
2-1)控制单元7根据输入蒸发器出口温度或者压缩机排气压力的参数(或者蒸发器出口温度和压缩机排气压力参数的组合)与设定值对比进行判断,如果控制系统处于受控降温工况的高温工况,调节方法如下:可控主回路阀V1处于开启状态、可控旁通进罐阀V2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处于关闭状态、可控工质出罐阀V3的开度状态由控制单元7根据蒸发器出口温度或者压缩机排气压力的参数决定,具体为:
a)回热换热器单元进出口温差小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或该进出口温差设定值加上回热换热器单元进出口温差控制回差),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大;回热换热器单元进出口温差大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或该进出口温差设定值加上回热换热器单元进出口温差控制回差),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小;
b)节流单元4进出口温差大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或该进出口温差设定值加上节流阀单元进出口温差控制回差),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大;节流单元4进出口温差小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或该进出口温差设定值加上节流阀单元进出口温差控制回差),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小。
2-2)控制单元7根据输入蒸发器出口温度或者压缩机排气压力的参数(或者蒸发器出口温度和压缩机排气压力的参数)对比进行判断,如果控制系统处于受控降温工况的中温工况,调节方法如下:可控旁通进罐阀V2处于开启状态,可控主回路阀V1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处于关闭状态,可控工质出罐阀V3的开度状态由控制单元7根据输入参数定,具体为:
a)回热换热器单元进出口温差小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或该进出口温差设定值加上回热换热器单元进出口温差控制回差),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大;回热换热器单元进出口温差大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或该进出口温差设定值加上回热换热器单元进出口温差控制回差),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小;
b)节流单元4进出口温差大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或该进出口温差设定值加上节流阀单元进出口温差控制回差),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大;节流单元4进出口温差小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或该进出口温差设定值加上节流阀单元进出口温差控制回差),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小。
2-3)控制单元7根据输入蒸发器出口温度或者压缩机排气压力参数(或者输入蒸发器出口温度和压缩机排气压力参数)对比进行判断,如果系统处于受控降温工况的低温工况,调节方法如下:可控主回路阀V1处于开启状态,可控旁通进罐阀V2处于关闭状态;可控工质出罐阀V3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的开度状态,由控制单元7根据蒸发器出口温度或者压缩机排气压力参数决定,具体为:
a)回热换热器单元进出口温差小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或该进出口温差设定值加上回热换热器单元进出口温差控制回差),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大;回热换热器单元进出口温差大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或该进出口温差设定值加上回热换热器单元进出口温差控制回差),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小;
b)节流单元4进出口温差大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或该进出口温差设定值加上节流阀单元进出口温差控制回差),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大;节流单元4进出口温差小于该进出口温差的设定值(或该进出口温差设定值加上节流阀单元进出口温差控制回差),可控工质出罐阀V3开度调小;
c)压缩机吸气压力降至压缩机吸气压力的设定值(或者该设定值加上吸气压力控制回差),可控低压出罐阀V5开启;压缩机吸气压力高于压缩机吸气压力的设定值(或者该设定值加上吸气压力控制回差),可控低压出罐阀V5关闭;
(3)制冷系统制冷过程:
可控主回路阀V1处于开启状态,可控旁通进罐阀V2处于关闭状态,可控工质出罐阀V3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均处于关闭状态;
(4)制冷系统受控升温或恒温工况:
可控主回路阀V1处于开启状态,可控工质出罐阀V3处于关闭状态,可控旁通进罐阀V2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的开启/关闭状态由控制单元(7)根据所需制冷状态确定开启/关闭状态;
压缩机吸气压力降至压缩机吸气压力的设定值(或者该设定值加上吸气压力控制回差),可控旁通进罐阀V2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同时开启;直至压缩机吸气压力高于压缩机吸气压力的设定值(或者该设定值加上吸气压力控制回差),可控旁通进罐阀V2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同时关闭;
(5)制冷系统非受控升温工况:
可控旁通进罐阀V2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处于开启状态;可控主回路阀V1和可控工质出罐阀V3处于关闭状态。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单元(1)、冷凝冷却器单元(2)、回热换热器单元(3)、节流单元(4)、蒸发器单元(5)、可控通路工质循环浓度和流量调节单元(6)、控制单元(7);
所述可控通路工质循环浓度和流量调节单元(6)包括:可控主回路阀(V1)、可控旁通进罐阀(V2)、可控工质出罐阀(V3)、出罐单向阀(V4)和可控低压出罐阀(V5);
其间由管路进行连接,连接方式为:所述可控主回路阀(V1)进口端连接三通管件A的第一个出口,该三通管件A的第二个出口连接可控旁通进罐阀(V2)的进口端;
所述可控旁通进罐阀(V2)的出口端与气液分离罐S的高压进口端相通;
所述可控主回路阀(V1)的出口端连接三通管件B的第一个进口,该三通管件B的第二个进口与出罐单向阀(V4)的出口端相连;
所述出罐单向阀(V4)的进口端连接三通管件C的第一个出口,该三通管件C的进口与气液分离罐S的顶部气相出口端相通;
所述可控工质出罐阀(V3)的进口端与储液罐S底部出口端连接;
所述可控工质出罐阀(V3)的出口端与回热换热器单元(3)的低压管路进口连通;
所述可控低压出罐阀(V5)的进口端连接三通管件C的第二个出口,可控低压出罐阀(V5)的出口端与制冷机低压回路管路连通;
所述的三通管件A的进口端与冷凝冷却器单元(2)的高压制冷剂侧出口端相连;
所述的三通管件B的出口端与回热换热器单元(3)高压制冷剂侧进口端相连;
所述回热换热器单元(3)的低压制冷剂侧进口端与蒸发器单元(5)的出口端相连;所述蒸发器单元(5)进口端与节流单元(4)出口端相连;
所述节流单元(4)进口端与回热换热器单元(3)高压制冷剂侧出口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主回路阀(V1)、可控旁通进罐阀(V2)、可控低压出罐阀(V5)均为通断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工质出罐阀(V3)为电动或手动无级调节开度的阀门。
CN201420205059.XU 2014-04-24 2014-04-24 一种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24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5059.XU CN203824143U (zh) 2014-04-24 2014-04-24 一种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5059.XU CN203824143U (zh) 2014-04-24 2014-04-24 一种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24143U true CN203824143U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79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05059.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24143U (zh) 2014-04-24 2014-04-24 一种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2414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4062A (zh) * 2014-04-24 2014-07-3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4329838A (zh) * 2014-11-19 2015-02-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媒调节方法、装置和空调
CN107928864A (zh) * 2017-11-25 2018-04-2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低温冷疗系统
CN108826727A (zh) * 2018-04-16 2018-11-16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可调工质组分的混合工质制冷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4062A (zh) * 2014-04-24 2014-07-3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3954062B (zh) * 2014-04-24 2016-05-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4329838A (zh) * 2014-11-19 2015-02-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媒调节方法、装置和空调
CN107928864A (zh) * 2017-11-25 2018-04-2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低温冷疗系统
CN108826727A (zh) * 2018-04-16 2018-11-16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可调工质组分的混合工质制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7526B2 (en) Switchable two-stage and cascade marine energy-saving ultralow-temperature refrigeration system
CN203421870U (zh) 制冷循环系统
CN104596166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补气增焓方法
CN103954062A (zh) 一种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4110908A (zh) 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824143U (zh) 一种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工况浓度控制系统
CN103335437B (zh) 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工况制冷系统
CN102331103B (zh) 深冷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系统能力、工况调节及控制方法
CN103499162A (zh) 低温型风冷螺杆冷热水机组
CN105180489B (zh) 一种适应变工况运行的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及其制冷方法
CN203824144U (zh) 一种单阀无级调节混合工质循环浓度的制冷系统
CN103954063B (zh) 一种单阀无级调节混合工质循环浓度的制冷系统及其方法
CN103335440A (zh) 二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双工况制冷系统
CN103291508B (zh) 一种低硫油冷却装置及其冷却压缩机组
CN106196761B (zh) 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730506U (zh) 一种可切换双级和复叠的船用节能超低温制冷装置
CN103344059B (zh) 二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变流量双级压缩制冷系统
CN203454447U (zh) 二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工况制冷系统
CN215571358U (zh) 一种具有自然冷却功能的复合型制冷系统
CN110044132B (zh) 一种丙烯满液式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0107867U (zh) 一种丙烯满液式制冷系统
CN103335436B (zh) 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变流量双级压缩制冷系统
CN11054222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322718B (zh) 二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工况制冷系统
CN103335438B (zh) 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变流量双级压缩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50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50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