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11924U - 渐进多焦镜片 - Google Patents

渐进多焦镜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11924U
CN203811924U CN201420219717.0U CN201420219717U CN203811924U CN 203811924 U CN203811924 U CN 203811924U CN 201420219717 U CN201420219717 U CN 201420219717U CN 203811924 U CN203811924 U CN 203811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gressive multi
focal
district
degrees
posterio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197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百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gavis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egavis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gavision Corp filed Critical Pegavision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2197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11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11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119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渐进多焦镜片,其包含至少三个高度数区、至少三个低度数区与多个渐变区。高度数区、低度数区与渐变区皆为扇形。高度数区与低度数区沿着渐进多焦镜片的圆弧方向交错设置。每一个渐变区沿着圆弧方向两侧分别连接高度数区与低度数区。高度数区、低度数区与渐变区组成渐进多焦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渐进多焦镜片,其属于一种同步视觉镜片,通过高度数区、低度数区与渐变区,将不同焦距的影像同时投射到视网膜上,而后由视觉系统或大脑选择较清晰的影像,并排除模糊的影像,以产生变焦的效果。

Description

渐进多焦镜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渐进多焦镜片。
背景技术
透镜为一种戴在角膜上或眼内,用来矫正屈光不正患者视力的镜片。对于具散光的近视或远视患者而言,所配戴的镜片须同时矫正屈光不正与散光。然而因散光眼具有方向性,即散光镜片相对于眼球具有固定的轴向,因此患者所配戴的散光镜片必须具有稳定镜片的设计,以防止镜片旋转。不过镜片的稳定设计,可能因厚度增加而使得氧气传导性下降、异物感加重或配戴舒适度降低,也或者需要较长的时间使镜片稳定。再加上配戴时若发现散光镜片轴向偏移过大,则须重新适配。对于制造商而言,同一度数可能须准备0到180度共18个轴向,造成庞大的生产、库存及管理压力。这些缺点皆为其不便之处。
另一方面,市面上的老花镜片,多数采用轴对称度数渐变的非球面设计,或视远和视近度数交替的同心圆设计,此种设计对瞳孔大小的依赖性很大。由于瞳孔大小会随着环境光线亮暗、对比度高低或年龄增长而有所改变,调节力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欲调节瞳孔大小转换视近或视远便产生困难,特别是远近度数差异大的时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渐进多焦镜片,通过设置高度数区、低度数区与渐变区,从而将不同焦距的影像同时投射到视网膜上,由视觉系统或大脑选择较清晰的影像,并排除模糊的影像,以产生变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渐进多焦镜片,包含至少三个高度数区、至少三个低度数区与多个渐变区。高度数区、低度数区与渐变区皆为扇形。高度数区与低度数区沿着渐进多焦镜片的圆弧方向交错设置。每一个渐变区沿着圆弧方向两侧分别连接高度数区与低度数区。高度数区、低度数区与渐变区组成渐进多焦面,且渐进多焦面满足下列条件:
当[180°·(2s-2)]p<θ<[180°·(2s-1)]p时,
Z 1 ( r , &theta; ) = R - R 2 - r 2 + ( &Sigma; n = 1 m a n &CenterDot; r n ) &CenterDot; [ cos [ &pi; &CenterDot; ( p &CenterDot; &theta; 180 ) q ] - 1 ] ; 以及
当[180°·(2s-1)]p<θ<(180°·2s)p时,
Z 2 ( r , &theta; ) = R - R 2 - r 2 + ( &Sigma; n = 1 m a n &CenterDot; r n ) &CenterDot; [ cos [ &pi; &CenterDot; ( 2 - p &CenterDot; &theta; 180 ) q ] - 1 ] ,
其中r为渐进多焦面的半径坐标;0≤r≤r0,r0为渐进多焦面的光学区半径;θ为渐进多焦面的角度坐标,0°≤θ≤360°;Z1与Z2皆为从基准面至渐进多焦面的高度坐标;R为渐进多焦面的曲率半径;p为高度数区或低度数区的个数,其中p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q为大于或等于1的实数;m与n皆为正整数;an为实数;s为整数且1≤s≤p。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q=1。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渐进多焦镜片还包含圆形区,且圆形区位于渐进多焦面的圆心。高度数区、低度数区、渐变区与圆形区共同组成渐进多焦面。渐进多焦面还满足下列条件:
当0<r<r1,且[180°·(2s-2)]p<θ<[180°·(2s-1)]p时,an皆为0,R=R1
当0<r<r1,且[180°·(2s-1)]p<θ<(180°·2s)p时,an皆为0,R=R1
当r1<r<r0,且[180°·(2s-2)]p<θ<[180°·(2s-1)]p时,q=1,R=R2;以及
当r1<r<r0,且[180°·(2s-1)]p<θ<(180°·2s)p时,q=1,R=R2
其中r1为圆形区的半径,r0为渐进多焦面的光学区半径。R1为圆形区的曲率半径,R2为高度数区或低度数区的曲率半径。Z1(r,θ)与Z2(r,θ)在r=r1交接处以平滑方式修饰或衔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渐进多焦镜片,包含至少三个高度数区、至少三个低度数区与多个渐变区。高度数区、低度数区与渐变区皆为扇形。高度数区与低度数区沿着渐进多焦镜片的圆弧方向交错设置。每一个渐变区沿着圆弧方向两侧分别连接高度数区与低度数区。高度数区、低度数区与渐变区组成渐进多焦面,且渐进多焦面满足下列条件:
当[180°·(2s-2)]p<θ<[180°·(2s-1)]p时,
Z 1 ( r , &theta; ) = R - R 2 - r 2 + ( &Sigma; n = 1 m a n &CenterDot; r n ) &CenterDot; [ cos [ &pi; &CenterDot; ( 1 - p &CenterDot; &theta; 180 ) q ] + 1 ] ; 以及
当[180°·(2s-1)]p<θ<(180°·2s)p时,
Z 2 ( r , &theta; ) = R - R 2 - r 2 + ( &Sigma; n = 1 m a n &CenterDot; r n ) &CenterDot; [ cos [ &pi; &CenterDot; ( p &CenterDot; &theta; 180 - 1 ) q ] + 1 ] ,
其中r为渐进多焦面的半径坐标;0≤r≤r0,r0为渐进多焦面的光学区半径;θ为渐进多焦面的角度坐标,0°≤θ≤360°;Z1与Z2皆为从基准面至渐进多焦面的高度坐标;R为渐进多焦面的曲率半径;p为高度数区或低度数区的个数,其中p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q为大于或等于1的实数;m与n皆为正整数;an为实数;s为整数且1≤s≤p。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q=1。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渐进多焦镜片还包含圆形区,且圆形区位于渐进多焦面的圆心。高度数区、低度数区、渐变区与圆形区共同组成渐进多焦面。渐进多焦面还满足下列条件:
当0<r<r1,且[180°·(2s-2)]p<θ<[180°·(2s-1)]p时,an皆为0,R=R1
当0<r<r1,且[180°·(2s-1)]p<θ<(180°·2s)p时,an皆为0,R=R1
当r1<r<r0,且[180°·(2s-2)]p<θ<[180°·(2s-1)]p时,q=1,R=R2;以及
当r1<r<r0,且[180°·(2s-1)]p<θ<(180°·2s)p时,q=1,R=R2
其中r1为圆形区的半径,r0为渐进多焦面的光学区半径。R1为圆形区的曲率半径,R2为高度数区或低度数区的曲率半径,Z1(r,θ)与Z2(r,θ)在r=r1交接处以平滑方式修饰或衔接。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渐进多焦镜片,包含渐进多焦面与环曲面。渐进多焦镜片包含至少三个高度数区、至少三个低度数区与多个渐变区。高度数区、低度数区与渐变区皆为扇形。高度数区与低度数区沿着渐进多焦镜片的圆弧方向交错设置。每一个渐变区沿着圆弧方向两侧分别连接高度数区与低度数区。高度数区、低度数区与渐变区组成渐进多焦面。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渐进多焦面与环曲面合成复合曲面,位于渐进多焦镜片的一个主表面,且另一个面为球面或非球面。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渐进多焦面与环曲面分别位于渐进多焦镜片相对的两个主表面。
上述的渐进多焦镜片属于一种同步视觉镜片,通过高度数区、低度数区与渐变区,将不同焦距的影像同步投射到视网膜上,而后由视觉系统或大脑选择较清晰的影像,并排除模糊的影像,以产生变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的示意图。
图2A为图1的线段A-A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2B为图1的线段A-A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3为从图1的点O沿圆弧方向的高度坐标Z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的示意图。
图5为从图4的点O沿圆弧方向的高度坐标Z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的示意图。
图7为从图6的点O沿圆弧方向的高度坐标Z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的示意图。
图9为从图8的点O沿圆弧方向的高度坐标Z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的示意图。
图11为分别从图10的点O与点C沿圆弧方向的高度坐标Z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的示意图。
图13为从图12的点O沿圆弧方向的高度坐标Z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
图1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的示意图。
图15为从图14的点O沿圆弧方向的高度坐标Z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
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八及第九个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的示意图。
图17为第八个实施方式从图16的点O沿圆弧方向的高度坐标Z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
图18A为第九个实施方式从图16的渐进多焦面点O沿圆弧方向的高度坐标Z3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
图18B为第九个实施方式从图16的环曲面点O’沿圆弧方向的高度坐标Z4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具体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具体的的细节不应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具体的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表示。
第一方面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的示意图。渐进多焦镜片包含至少三个高度数区110、至少三个低度数区120与多个渐变区130。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与渐变区130皆为扇形,且高度数区110与低度数区120沿着渐进多焦镜片的圆弧方向102交错设置。每一个渐变区130沿着圆弧方向102两侧分别连接高度数区110与低度数区120。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属于一种同步视觉镜片,即通过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与渐变区130,将不同焦距的影像同步投射到视网膜上,而后由视觉系统或大脑选择较清晰的影像,并排除模糊的影像,以产生变焦的效果。其中上述的渐进多焦镜片可为隐形眼镜或眼内镜,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详细来说,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与渐变区130皆位于渐进多焦镜片的同一个主表面,以形成渐进多焦面,而另一个主表面则为球面或非球面。此渐进多焦面满足下列条件:
当[180°·(2s-2)]p<θ<[180°·(2s-1)]p时,
Z 1 ( r , &theta; ) = R - R 2 - r 2 + ( &Sigma; n = 1 m a n &CenterDot; r n ) &CenterDot; [ cos [ &pi; &CenterDot; ( p &CenterDot; &theta; 180 ) q ] - 1 ] ; 以及
当[180°·(2s-1)]p<θ<(180°·2s)p时,
Z 2 ( r , &theta; ) = R - R 2 - r 2 + ( &Sigma; n = 1 m a n &CenterDot; r n ) &CenterDot; [ cos [ &pi; &CenterDot; ( 2 - p &CenterDot; &theta; 180 ) q ] - 1 ] ,
上述的方程式用柱坐标表示,即r代表渐进多焦面的半径坐标,θ代表渐进多焦面的角度坐标,而代入不同的半径坐标r与角度坐标θ,则可由上述方程式得出渐进多焦面的各位置的高度坐标Z1与Z2,其中Z1(0,θ)与Z2(0,θ)皆表示渐进多焦面的圆心或顶点。另外,0≤r≤r0,r0为渐进多焦面的光学区半径;0°≤θ≤360°;R为渐进多焦面的曲率半径;p为高度数区或低度数区的个数,其中p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q为大于或等于1的实数;m与n皆为正整数,an为实数,其中m、n与an的值皆可按不同度数条件计算以决定;s为整数且1≤s≤p。
在实际上,q的数值可按照患者的度数需求而定,此种设计有助于改善视觉品质,或者增加清楚影像的进光量。
接下来对高度坐标Z1与Z2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照图2A,其为图1的线段A-A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详细来说,渐进多焦镜片具有两相对的主表面104与106,其中当渐进多焦镜片为隐形眼镜时,主表面106为可接触角膜的一面。渐进多焦镜片还具有光轴107,主表面104与光轴107相交一点,其中通过该点而与主表面104相切的面定义为基准面108a。当上述的渐进多焦面位于主表面104时,高度坐标Z1与Z2皆为从基准面108a至渐进多焦面的高度,而主表面106可为球面或非球面。同样的,主表面106与光轴107也相交另一点,其中通过该点而与主表面106相切的面定义为另一个基准面108b。当上述的渐进多焦面位于主表面106时,高度坐标Z1与Z2皆为从基准面108b至渐进多焦面的高度,而主表面104可为球面或非球面。
应注意的是,虽然在图2A中,渐进多焦镜片为凹透镜,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请参照图2B,其为沿图1的线段A-A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渐进多焦镜片可为凸透镜。渐进多焦镜片的度数可由主表面104与106的曲率半径以及渐进多焦镜片的材质与厚度共同决定。
请回到图1。上述的方程式随着渐进多焦面高度变化而定义出扇形的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与介于两者之间的渐变区130。其中渐变区130与相邻的高度数区110及低度数区120之间可没有任何边界。
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可用来矫正老花眼及散光眼患者。以矫正老花眼为例,高度数区110例如为视远区,低度数区120例如为视近区,而渐变区130用来缓和高度数区110与低度数区120之间的度数变化。请参照表一,其为根据图1的渐进多焦镜片的两个实施例的度数值,其中度数单位为D(Diopter,屈光度)。a组的度数值可用来矫正近视老花眼,而b组的度数值可用来矫正远视老花眼。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Δd1=Δd2=+0.1D,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表一: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与渐变区130的度数值
接着请一并参照图3与表二,其中图3为从图1的点O沿圆弧方向102的高度坐标Z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表二为形成第3图的高度坐标Z的方程式参数,其中点O的半径坐标r=4mm。当0°<θ<45°、90°<θ<135°、180°<θ<225°与270°<θ<315°时,高度坐标Z=Z1;而当45°<θ<90°、135°<θ<180°、225°<θ<270°与315°<θ<360°时,高度坐标Z=Z2。如图3所示,高度坐标Z沿着角度坐标θ的增加而呈现高低起伏。接着请一并参照图1。不同的高度坐标Z对应不同的区域,例如高度坐标Z为约0.835mm的区域可对应至高度数区110,高度坐标Z为约0.880mm的区域可对应至低度数区120,而高度坐标Z为约0.835~0.880mm之间的区域可对应至渐变区130。
表二:图3的高度坐标Z的方程式参数
r 0~4mm R 10mm m 3
r0 4mm p 4 a1 -1.0e-4
θ 0°~360° q 2 a2 -2.0e-4
a3 -3.0e-4
请回到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渐进多焦镜片在旋转时,患者仍然可以均衡使用到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与渐变区130,因此渐进多焦镜片不需要稳定镜片的设计,免除了传统软式散光隐形眼镜透氧性低、舒适度差以及需要轴向确认的困扰。另一方面,虽然瞳孔的大小会随着环境光线亮暗、对比度高低或年龄增长而有所改变,然而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在瞳孔放大或缩小时,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及渐变区130与瞳孔重叠的面积皆以等比例增加或减少。对于散光患者而言,球面镜区与柱面镜区所呈现的视觉品质可维持一致,而对于老花眼患者而言,不会因瞳孔变化或视近与视远的转换而使视觉品质有所妥协或牺牲。除此之外,当镜片有所偏移时,瞳孔仍可使用到所有的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及渐变区130,且与眼轴大致相称,因此对于视觉品质的影响不大。
接着请参照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的示意图。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处在于p的数值。在本实施方式中,p=6。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可用来矫正散光眼及老花眼患者。以矫正散光眼为例,高度数区110用来矫正散光眼的屈光不正;低度数区120用来矫正散光眼的散光;而渐变区130则介于高度数区110与低度数区120之间,以缓和高度数区110与低度数区120之间的度数变化。其中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与渐变区130的度数值也可使用表一的数值,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a组的度数值可用来矫正近视散光眼,而b组的度数值可用来矫正远视散光眼。
接着请一并参照图5与表三,其中图5为从图4的点O沿圆弧方向102的高度坐标Z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表三为形成图5的高度坐标Z的方程式参数,其中点O的半径坐标r=4mm。当0°<θ<30°、60°<θ<90°、……、240°<θ<270°与300°<θ<330°时,高度坐标Z=Z1;而当30°<θ<60°、90°<θ<120°、……、270°<θ<300°与330°<θ<360°时,高度坐标Z=Z2。如图5所示,高度坐标Z沿着角度坐标θ的增加而呈现高低起伏。接着请一并参照图4。不同的高度坐标Z对应不同的区域,例如高度坐标Z为约0.835mm的区域可对应至高度数区110,高度坐标Z为约0.880mm的区域可对应至低度数区120,而高度坐标Z为约0.835~0.880mm之间的区域可对应至渐变区130。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细节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便不再赘述。
表三:图5的高度坐标Z的方程式参数
r 0~4mm R 10mm m 3
r0 4mm p 6 a1 -1.0e-4
θ 0°~360° q 2 a2 -2.0e-4
a3 -3.0e-4
接着请参照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的示意图。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处在于q的数值,在本实施方式中,q=1。
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可用来矫正老花眼及散光眼患者,其中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与渐变区130的度数值也可使用表一的数值,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接着请一并参照图7与表四,其中图7为从图6的点O沿圆弧方向102的高度坐标Z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表四为形成图7的高度坐标Z的方程式参数,其中点O的半径坐标r=4mm。当0°<θ<45°、90°<θ<135°、180°<θ<225°与270°<θ<315°时,高度坐标Z=Z1;而当45°<θ<90°、135°<θ<180°、225°<θ<270°与315°<θ<360°时,高度坐标Z=Z2。如图7所示,高度坐标Z沿着角度坐标θ的增加而呈现高低起伏。接着请一并参照图6。不同的高度坐标Z对应不同的区域,例如高度坐标Z为约0.835mm的区域可对应至高度数区110,高度坐标Z为约0.880mm的区域可对应至低度数区120,而高度坐标Z为约0.835~0.880mm之间的区域可对应至渐变区130。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细节与第一个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便不再赘述。
表四:图7的高度坐标Z的方程式参数
r 0~4mm R 10mm m 3
r0 4mm p 4 a1 -1.0e-4
θ 0°~360° q 1 a2 -2.0e-4
a3 -3.0e-4
接着请参照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的示意图。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处在于q的数值,在本实施方式中,q=1。
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可用来矫正散光眼及老花眼患者,其中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与渐变区130的度数值也可使用表一的数值,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接着请一并参照图9与表五,其中图9为从图8的点O沿圆弧方向102的高度坐标Z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表五为形成图9的高度坐标Z的方程式参数,其中点O的半径坐标r=4mm。当0°<θ<30°、60°<θ<90°、……、240°<θ<270°与300°<θ<330°时,高度坐标Z=Z1;而当30°<θ<60°、90°<θ<120°、……、270°<θ<300°与330°<θ<360°时,高度坐标Z=Z2。如图9所示,高度坐标Z沿着角度坐标θ的增加而呈现高低起伏。接着请一并参照图8。不同的高度坐标Z对应不同的区域,例如高度坐标Z为约0.835mm的区域可对应至高度数区110,高度坐标Z为约0.880mm的区域可对应至低度数区120,而高度坐标Z为约0.835~0.880mm之间的区域可对应至渐变区130。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细节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便不再赘述。
表五:图9的高度坐标Z的方程式参数
r 0~4mm R 10mm m 3
r0 4mm p 6 a1 -1.0e-4
θ 0°~360° q 1 a2 -2.0e-4
a3 -3.0e-4
接着请参照图10,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的示意图。第五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处在于圆形区140的存在。在本实施方式中,渐进多焦镜片还包含圆形区140,位于渐进多焦面的圆心。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渐变区130与圆形区140共同组成渐进多焦面。
详细来说,渐进多焦面除了满足下列条件(如第一实施方式中所提及):
当[180°·(2s-2)]p<θ<[180°·(2s-1)]p时,
Z 1 ( r , &theta; ) = R - R 2 - r 2 + ( &Sigma; n = 1 m a n &CenterDot; r n ) &CenterDot; [ cos [ &pi; &CenterDot; ( p &CenterDot; &theta; 180 ) q ] - 1 ] ; 以及
当[180°·(2s-1)]p<θ<(180°·2s)p时,
Z 2 ( r , &theta; ) = R - R 2 - r 2 + ( &Sigma; n = 1 m a n &CenterDot; r n ) &CenterDot; [ cos [ &pi; &CenterDot; ( 2 - p &CenterDot; &theta; 180 ) q ] - 1 ] 外,还可满足下列条件:
当0<r<r1,且[180°·(2s-2)]p<θ<[180°·(2s-1)]p时,an皆为0,R=R1
当0<r<r1,且[180°·(2s-1)]p<θ<(180°·2s)p时,an皆为0,R=R1
当r1<r<r0,且[180°·(2s-2)]p<θ<[180°·(2s-1)]p时,q=1,R=R2;以及
当r1<r<r0,且[180°·(2s-1)]p<θ<(180°·2s)p时,q=1,R=R2
其中r1为圆形区的半径,r0为渐进多焦面的光学区半径。R1为圆形区的曲率半径,R2为高度数区或低度数区的曲率半径。Z1(r,θ)与Z2(r,θ)在r=r1交接处,即圆形区140与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渐变区130交接处,以平滑方式修饰或衔接。
值得一提的是,圆形区140的度数可与高度数区110或低度数区120的度数相同(即R1=R2),也或是与高度数区110或低度数区120的度数皆不同(即R1≠R2)。
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可用来矫正老花眼患者,其中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与渐变区130的度数值可使用表一的数值,而圆形区140的度数值可与高度数区110相同,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接着请一并参照图11与表六,其中图11分别为从图10的点O与点C沿圆弧方向102的高度坐标Z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表六为形成图11的高度坐标Z的方程式参数,其中点O的半径坐标r=4mm,点C的半径坐标r=1.5mm。当0°<θ<45°、90°<θ<135°、180°<θ<225°与270°<θ<315°时,高度坐标Z=Z1;而当45°<θ<90°、135°<θ<180°、225°<θ<270°与315°<θ<360°时,高度坐标Z=Z2。当r<1.5mm时,高度坐标Z沿着角度坐标θ的增加而接近定值;而如图11所示,当r≥1.5mm时,高度坐标Z沿着角度坐标θ的增加而呈现高低起伏。接着请一并参照图10。当r<1.5mm时,高度坐标Z对应至圆形区140;而当r>1.5mm时,不同的高度坐标Z对应不同的区域,例如高度坐标Z为约0.835mm的区域可对应至高度数区110,高度坐标Z为约0.880mm的区域可对应至低度数区120,而高度坐标Z为约0.835~0.880mm之间的区域可对应至渐变区130。
表六:图11的高度坐标Z的方程式参数
r 0~4mm R1 10mm m 3
r1 1.5mm R2 10mm a1 -1.0e-4
r0 4mm p 4 a2 -2.0e-4
θ 0°~360° q 1 a3 -3.0e-4
应注意的是,上述的实施例的渐进多焦镜片虽然以矫正老花眼为例,然而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也可用来矫正散光眼。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细节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便不再赘述。
应了解到,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p的数值为4或6,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本实用新型所属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视实际需要,弹性设计p的数值。
第二方面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的示意图。渐进多焦镜片包含至少三个高度数区110、至少三个低度数区120与多个渐变区130。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与渐变区130皆为扇形,且高度数区110与低度数区120沿着渐进多焦镜片的圆弧方向102交错设置。每一个渐变区130沿着圆弧方向102两侧分别连接高度数区110与低度数区120。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属于一种同步视觉镜片,即通过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与渐变区130,将不同焦距的影像同步投射到视网膜上,而后由视觉系统或大脑选择较清晰的影像,并排除模糊的影像,以产生变焦的效果。其中上述的渐进多焦镜片可为隐形眼镜或眼内镜,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详细来说,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与渐变区130皆位于渐进多焦镜片的同一个主表面,以形成渐进多焦面,而另一个主表面则为球面或非球面。此渐进多焦面满足下列条件:
当[180°·(2s-2)]p<θ<[180°·(2s-1)]p时,
Z 1 ( r , &theta; ) = R - R 2 - r 2 + ( &Sigma; n = 1 m a n &CenterDot; r n ) &CenterDot; [ cos [ &pi; &CenterDot; ( 1 - p &CenterDot; &theta; 180 ) q + + 1 ] ; 以及
当[180°·(2s-1)]p<θ<(180°·2s)p时,
Z 2 ( r , &theta; ) = R - R 2 - r 2 + ( &Sigma; n = 1 m a n &CenterDot; r n ) &CenterDot; [ cos [ &pi; &CenterDot; ( p &CenterDot; &theta; 180 - 1 ) q ] + 1 ] .
上述的方程式以柱坐标表示,即r代表渐进多焦面的半径坐标,θ代表渐进多焦面的角度坐标,而代入不同的半径坐标r与角度坐标θ,则可由上述方程式得出渐进多焦面的各个位置的高度坐标Z1与Z2,其中Z1(0,θ)与Z2(0,θ)皆表示渐进多焦面的圆心或顶点。另外,0≤r≤r0,r0为渐进多焦面的光学区半径;0°≤θ≤360°;R为渐进多焦面的曲率半径;p为高度数区或低度数区的个数,其中p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q为大于或等于1的实数;m与n皆为正整数,an为实数,其中m、n与an的值皆可按不同度数条件计算以决定;s为整数且1≤s≤p。
在实际上,q的数值可按照患者的度数需求而定,此种设计有助于改善视觉品质,或者增加清楚影像的进光量。
接下来对高度坐标Z1与Z2作进一步的说明。详细来说,图12的渐进多焦镜片沿A-A线段的剖面图,可与图1的渐进多焦镜片沿A-A线段的剖面图相同。也就是说,图12的渐进多焦镜片沿A-A线段的剖面图,可由图2A或图2B表示。而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的剖面细节与图2A以及图2B相同,因此便不再赘述。
上述的方程式随着渐进多焦面高度变化而定义出扇形的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与介于两者之间的渐变区130。其中渐变区130与相邻的高度数区110及低度数区120之间可没有任何边界。
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可用来矫正老花眼及散光眼患者。以矫正老花眼为例,高度数区110例如为视远区,低度数区120例如为视近区,而渐变区130用来缓和高度数区110与低度数区120之间的度数变化。请参照表七,其为根据图12的渐进多焦镜片的两个实施例的度数值,其中度数单位为D。a组的度数值可用来矫正近视老花眼,而b组的度数值可用来矫正远视老花眼。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Δd1=Δd2=+0.1D,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表七: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与渐变区130的度数值
接着请一并参照图13与表八,其中图13为从图12的点O沿圆弧方向102的高度坐标Z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表八为形成图13的高度坐标Z的方程式参数,其中点O的半径坐标r=4mm。当0°<θ<45°、90°<θ<135°、180°<θ<225°与270°<θ<315°时,高度坐标Z=Z1;而当45°<θ<90°、135°<θ<180°、225°<θ<270°与315°<θ<360°时,高度坐标Z=Z2。如图13所示,高度坐标Z沿着角度坐标θ的增加而呈现高低起伏。接着请一并参照图12。不同的高度坐标Z对应不同的区域,例如高度坐标Z为约0.835mm的区域可对应至高度数区110,高度坐标Z为约0.880mm的区域可对应至低度数区120,而高度坐标Z为约0.835~0.880mm之间的区域可对应至渐变区130。
表八:图13的高度坐标Z的方程式参数
r 0~4mm R 10mm m 3
r0 4mm p 4 a1 -1.0e-4
θ 0°~360° q 2 a2 -2.0e-4
a3 -3.0e-4
请回到图12。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渐进多焦镜片在旋转时,患者仍然可以均衡使用到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与渐变区130,因此渐进多焦镜片不需要稳定镜片的设计,免除了传统软式散光隐形眼镜透氧性低、舒适度差以及需要轴向确认的困扰。另一方面,虽然瞳孔的大小会随着环境光线亮暗、对比度高低或年龄增长而有所改变,然而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于瞳孔放大或缩小时,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及渐变区130与瞳孔重叠的面积皆以等比例增加或减少。对于散光患者而言,球面镜区与柱面镜区所呈现的视觉品质可维持一致,而对于老花眼患者而言,不会因瞳孔变化或视近与视远的转换而使视觉品质有所妥协或牺牲。除此之外,当镜片有所偏移时,瞳孔仍可使用到所有的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及渐变区130,且与眼轴约略相称,因此对于视觉品质的影响不大。
接着请参照图14,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的示意图。第七实施方式与第六实施方式的不同处在于p的数值。在本实施方式中,p=6。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可用来矫正散光眼及老花眼患者。以矫正散光眼为例,高度数区110用来矫正散光眼的屈光不正;低度数区120用来矫正散光眼的散光;而渐变区130则介于高度数区110与低度数区120之间,以缓和高度数区110与低度数区120之间的度数变化。其中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与渐变区130的度数值也可使用表七的数值,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a组的度数值可用来矫正近视散光眼,而b组的度数值可用来矫正远视散光眼。
接着请一并参照图15与表九,其中图15为从图14的点O沿圆弧方向102的高度坐标Z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表九为形成图15的高度坐标Z的方程式参数,其中点O的半径坐标r=4mm。当0°<θ<30°、60°<θ<90°、……、240°<θ<270°与300°<θ<330°时,高度坐标Z=Z1;而当30°<θ<60°、90°<θ<120°、……、270°<θ<300°与330°<θ<360°时,高度坐标Z=Z2。如图15所示,高度坐标Z沿着角度坐标θ的增加而呈现高低起伏。接着请一并参照图14。不同的高度坐标Z对应不同的区域,例如高度坐标Z为约0.835mm的区域可对应至高度数区110,高度坐标Z为约0.880mm的区域可对应至低度数区120,而高度坐标Z为约0.835~0.880mm之间的区域可对应至渐变区130。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细节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便不再赘述。
表九:图15的高度坐标Z的方程式参数
r 0~4mm R 10mm m 3
r0 4mm p 6 a1 -1.0e-4
θ 0°~360° q 2 a2 -2.0e-4
a3 -3.0e-4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q=1。其示意图例如为图6或图8所示,且其度数值的实施例也例如为表七所示,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渐进多焦镜片还包含圆形区140(如图10所示),位于渐进多焦面的圆心。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渐变区130与圆形区140(皆如图10所示)共同组成渐进多焦面。
详细来说,渐进多焦面不但满足下列条件(如第六实施方式中所提及):
当[180°·(2s-2)]p<θ<[180°·(2s-1)]p时,
Z 1 ( r , &theta; ) = R - R 2 - r 2 + ( &Sigma; n = 1 m a n &CenterDot; r n ) &CenterDot; [ cos [ &pi; &CenterDot; ( 1 - p &CenterDot; &theta; 180 ) q ] + 1 ] ; 以及
当[180°·(2s-1)]p<θ<(180°·2s)p时,
Z 2 ( r , &theta; ) = R - R 2 - r 2 + ( &Sigma; n = 1 m a n &CenterDot; r n ) &CenterDot; [ cos [ &pi; &CenterDot; ( p &CenterDot; &theta; 180 - 1 ) q ] + 1 ] 外,还可满足下列条件:
当0<r<r1,且[180°·(2s-2)]p<θ<[180°·(2s-1)]p时,an皆为0,R=R1
当0<r<r1,且[180°·(2s-1)]p<θ<(180°·2s)p时,an皆为0,R=R1
当r1<r<r0,且[180°·(2s-2)]p<θ<[180°·(2s-1)]p时,q=1,R=R2;以及
当r1<r<r0,且[180°·(2s-1)]p<θ<(180°·2s)p时,q=1,R=R2
其中r1为圆形区的半径,r0为渐进多焦面的光学区半径。R1为圆形区的曲率半径,R2为高度数区或低度数区的曲率半径。Z1(r,θ)与Z2(r,θ)在r=r1交接处,即圆形区140与高度数区110、低度数区120、渐变区130交接处,以平滑方式修饰或衔接。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细节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便不再赘述。
应了解到,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p的数值为4或6,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本实用新型所属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视实际需要,弹性设计p的数值。
第三方面
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可适用于老花眼兼散光眼患者。渐进多焦镜片包含渐进多焦面与环曲面,渐进多焦镜片包含至少三个高度数区110a、110b、至少三个低度数区120a、120b与多个渐变区130a、130b、130c。高度数区110a、110b、低度数区120a、120b与渐变区130a、130b、130c皆为扇形,且高度数区110a、110b与低度数区120a、120b沿着渐进多焦镜片的圆弧方向102交错设置。高度数区110a、110b、低度数区120a、120b与渐变区130a、130b、130c组成渐进多焦面。每一个渐变区130a(或130b、130c)沿着圆弧方向102两侧分别连接高度数区110a(或110b)与低度数区120a(或120b)。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属于一种同步视觉镜片,即通过高度数区110a、110b、低度数区120a、120b与渐变区130a、130b、130c,将不同焦距的影像同步投射到视网膜上,而后由视觉系统或大脑选择较清晰的影像,并排除模糊的影像,以产生变焦的效果。其中上述的渐进多焦镜片可为隐形眼镜或眼内镜,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另一方面,环曲面具有两个正交的轴160与170,此两轴160与170的曲率互不相同。轴160可用来矫正屈光不正,而轴170可用来矫正散光。
上述的渐进多焦镜片随着渐进多焦面与环曲面高度变化而定义出扇形的高度数区110a、110b、低度数区120a、120b与介于两者之间的渐变区130a、130b、130c。其中渐变区130a(或130b、130c)与相邻的高度数区110a(或110b)及低度数区120a(或120b)之间可没有任何边界。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图16的渐进多焦镜片沿A-A线段的剖面图,可与图1的渐进多焦镜片沿A-A线段的剖面图相同。也就是说,图16的渐进多焦镜片沿A-A线段的剖面图,可由图2A或图2B表示。其中以图2A为例,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具有两相对的主表面104与106。当渐进多焦镜片为隐形眼镜时,主表面106为可接触角膜的一面。如图2A所示,渐进多焦镜片可为凹透镜;如图2B所示,渐进多焦镜片也可为凸透镜。渐进多焦镜片的度数由主表面104与106的曲率半径以及渐进多焦镜片的材质与厚度共同决定。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渐进多焦面与环曲面合成复合曲面,位于渐进多焦镜片的一个主表面,且另一个面为球面或非球面。换句话说,复合曲面由渐进多焦面与环曲面叠加而成。举例来说,复合曲面可位于主表面104,而主表面106可为球面或非球面;或者复合曲面可位于主表面106,而主表面104可为球面或非球面。
接着请参照表十,其为根据图16的渐进多焦镜片的两个实施例的度数值,其中度数单位为D。a组的度数值可用来矫正近视老花眼兼散光眼,而b组的度数值可用来矫正远视老花眼兼散光眼。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Δd1=Δd2=+0.1D,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表十:高度数区110a、110b、低度数区120a、120b与渐变区130a、130b、130c的度数值
接着请参照图17,渐进多焦面与环曲面合成复合曲面,位于渐进多焦镜片的一个主表面,且另一个面为球面或非球面。图17为复合曲面从图16的点O沿圆弧方向102的高度坐标Z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如图17所示,高度坐标Z沿着角度坐标θ的增加而呈现高低起伏,且不同的高度坐标Z对应不同的区域。其中高度数区110a的中心分别位于90°与270°,低度数区120a的中心分别位于0°与180°,高度数区110b的中心分别位于30°、150°、210°与330°,低度数区120b的中心分别位于60°、120°、240°与300°,渐变区130a的中心分别位于75°、105°、255°与285°,渐变区130b的中心分别位于45°、135°、225°与315°,渐变区130c的中心分别位于15°、165°、195°与345°。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渐进多焦面与环曲面也可分别位于渐进多焦镜片相对的两个主表面。举例来说,渐进多焦面可位于主表面104(如图2A与图2B所示)上,而环曲面位于主表面106(如图2A与图2B所示)上,或者渐进多焦面可位于主表面106上,而环曲面位于主表面104上。
接着请参照图18A及图18B,渐进多焦面与环曲面分别位于渐进多焦镜片相对的两个主表面。图18A为图16的渐进多焦面从点O沿圆弧方向102的高度坐标Z3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其中点O的半径坐标r=4mm。图18B为图16的环曲面从点O’沿圆弧方向102的高度坐标Z4的一个实施例的曲线图,其中点O’的半径坐标r=4mm。如图18A所示,高度坐标Z3对应渐进多焦面的表面高度变化,高度坐标Z3沿着角度坐标θ的增加而呈现高低起伏。另一方面,高度坐标Z4对应环曲面的表面高度变化,高度坐标Z4沿着角度坐标θ的增加而呈现高低起伏,且不同的高度坐标Z3搭配不同的高度坐标Z4对应不同的区域。
上述实施方式的渐进多焦镜片可适用于老花眼兼散光眼患者,只要单一镜片即可达成同时矫正老花与散光的目的。另外虽然瞳孔的大小会随着环境光线亮暗、对比度高低或年龄增长而有所改变,然而渐进多焦镜片于瞳孔放大或缩小时,高度数区110a、110b、低度数区120a、120b及渐变区130a、130b、130c与瞳孔重叠的面积皆以等比例增加或减少。对于矫正散光而言,球面镜区与柱面镜区所呈现的视觉品质可维持一致,而对于矫正老花眼而言,不会因视近与视远的转换而使视觉品质有所妥协或牺牲。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做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9)

1.一种渐进多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渐进多焦镜片包含:
至少三个高度数区、至少三个低度数区与多个渐变区,所述高度数区与所述低度数区皆为扇形,所述高度数区与所述低度数区沿着所述渐进多焦镜片的圆弧方向交错设置,所述多个渐变区皆为扇形,每一个所述渐变区沿着所述圆弧方向两侧分别连接所述高度数区与所述低度数区,其中所述高度数区、所述低度数区与所述渐变区组成渐进多焦面,且所述渐进多焦面满足下列条件:
当[180°·(2s-2)]p<θ<[180°·(2s-1)]p时,
Z 1 ( r , &theta; ) = R - R 2 - r 2 + ( &Sigma; n = 1 m a n &CenterDot; r n ) &CenterDot; [ cos [ &pi; &CenterDot; ( p &CenterDot; &theta; 180 ) q ] - 1 ] ; 以及
当[180°·(2s-1)]p<θ<(180°·2s)p时,
Z 2 ( r , &theta; ) = R - R 2 - r 2 + ( &Sigma; n = 1 m a n &CenterDot; r n ) &CenterDot; [ cos [ &pi; &CenterDot; ( 2 - p &CenterDot; &theta; 180 ) q ] - 1 ] ,
其中r为所述渐进多焦面的半径坐标,0≤r≤r0,r0为所述渐进多焦面的光学区半径,θ为所述渐进多焦面的角度坐标,0°≤θ≤360°,Z1与Z2皆为从基准面至所述渐进多焦面的高度坐标,R为所述渐进多焦面的曲率半径,p为所述高度数区或所述低度数区的个数,其中p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q为大于或等于1的实数,m与n皆为正整数,an为实数,s为整数且1≤s≤p。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进多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q=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进多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渐进多焦镜片还包含:
圆形区,其位于所述渐进多焦面的圆心,所述高度数区、所述低度数区、所述渐变区与所述圆形区共同组成该渐进多焦面,
其中所述渐进多焦面还满足下列条件:
当0<r<r1,且[180°·(2s-2)]p<θ<[180°·(2s-1)]p时,an皆为0,R=R1
当0<r<r1,且[180°·(2s-1)]p<θ<(180°·2s)p时,an皆为0,R=R1
当r1<r<r0,且[180°·(2s-2)]p<θ<[180°·(2s-1)]p时,q=1,R=R2;以及
当r1<r<r0,且[180°·(2s-1)]p<θ<(180°·2s)p时,q=1,R=R2
其中r1为所述圆形区的半径,r0为所述渐进多焦面的光学区半径,R1为所述圆形区的曲率半径,R2为所述高度数区或所述低度数区的曲率半径,Z1(r,θ)与Z2(r,θ)在r=r1交接处以平滑方式修饰或衔接。
4.一种渐进多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渐进多焦镜片包含:
至少三个高度数区、至少三个低度数区与多个渐变区,所述高度数区与所述低度数区皆为扇形,所述高度数区与所述低度数区沿着所述渐进多焦镜片的圆弧方向交错设置,所述多个渐变区皆为扇形,每一个所述渐变区沿着所述圆弧方向两侧分别连接所述高度数区与所述低度数区,其中所述高度数区、所述低度数区与所述渐变区组成渐进多焦面,且所述渐进多焦面满足下列条件:
当[180°·(2s-2)]p<θ<[180°·(2s-1)]p时,
Z 1 ( r , &theta; ) = R - R 2 - r 2 + ( &Sigma; n = 1 m a n &CenterDot; r n ) &CenterDot; [ cos [ &pi; &CenterDot; ( 1 - p &CenterDot; &theta; 180 ) q ] + 1 ] ; 以及
当[180°·(2s-1)]p<θ<(180°·2s)p时,
Z 2 ( r , &theta; ) = R - R 2 - r 2 + ( &Sigma; n = 1 m a n &CenterDot; r n ) &CenterDot; [ cos [ &pi; &CenterDot; ( p &CenterDot; &theta; 180 - 1 ) q ] + 1 ] ,
其中r为所述渐进多焦面的半径坐标,0≤r≤r0,r0为所述渐进多焦面的光学区半径,θ为所述渐进多焦面的角度坐标,0°≤θ≤360°,Z1与Z2皆为从基准面至所述渐进多焦面的高度坐标,R为所述渐进多焦面的曲率半径,p为所述高度数区或所述低度数区的个数,其中p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q为大于或等于1的实数,m与n皆为正整数,an为实数,s为整数且1≤s≤p。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渐进多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q=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渐进多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渐进多焦镜片还包含:
圆形区,其位于所述渐进多焦面的圆心,所述高度数区、所述低度数区、所述渐变区与所述圆形区共同组成所述渐进多焦面,
其中所述渐进多焦面还满足下列条件:
当0<r<r1,且[180°·(2s-2)]p<θ<[180°·(2s-1)]p时,an皆为0,R=R1
当0<r<r1,且[180°·(2s-1)]p<θ<(180°·2s)p时,an皆为0,R=R1
当r1<r<r0,且[180°·(2s-2)]p<θ<[180°·(2s-1)]p时,q=1,R=R2;以及
当r1<r<r0,且[180°·(2s-1)]p<θ<(180°·2s)p时,q=1,R=R2
其中r1为所述圆形区的半径,r0为所述渐进多焦面的光学区半径,R1为所述圆形区的曲率半径,R2为所述高度数区或所述低度数区的曲率半径,Z1(r,θ)与Z2(r,θ)在r=r1交接处以平滑方式修饰或衔接。
7.一种渐进多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渐进多焦镜片包含:
渐进多焦面以及环曲面,其中所述渐进多焦镜片还包含:
至少三个高度数区、至少三个低度数区与多个渐变区,所述高度数区与所述低度数区皆为扇形,所述高度数区与所述低度数区沿着所述渐进多焦镜片的圆弧方向交错设置,所述多个渐变区皆为扇形,每一个所述渐变区沿着所述圆弧方向两侧分别连接所述高度数区与所述低度数区,其中所述高度数区、所述低度数区与所述渐变区组成所述渐进多焦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渐进多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渐进多焦面与所述环曲面合成复合曲面,其位于所述渐进多焦镜片的一个主表面,且另一个面为球面或非球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渐进多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渐进多焦面与所述环曲面分别位于所述渐进多焦镜片相对的两个主表面。
CN201420219717.0U 2014-04-30 2014-04-30 渐进多焦镜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11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19717.0U CN203811924U (zh) 2014-04-30 2014-04-30 渐进多焦镜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19717.0U CN203811924U (zh) 2014-04-30 2014-04-30 渐进多焦镜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11924U true CN203811924U (zh) 2014-09-03

Family

ID=51450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1971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11924U (zh) 2014-04-30 2014-04-30 渐进多焦镜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119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6978A (zh) * 2016-06-21 2016-08-17 温州众视福眼镜镜片厂(普通合伙) 一种近视太阳镜片及加工该镜片的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6978A (zh) * 2016-06-21 2016-08-17 温州众视福眼镜镜片厂(普通合伙) 一种近视太阳镜片及加工该镜片的模具
CN105866978B (zh) * 2016-06-21 2019-05-03 温州众视福眼镜镜片厂(普通合伙) 一种近视太阳镜片及加工该镜片的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62804B1 (en) Lens element
CN106291978B (zh) 用于预防和/或减慢近视发展的包括非同轴小透镜的接触镜片
US8807747B2 (en) Spectacle eyeglass for myopic child
US8668333B2 (en) Contra-aspheric toric ophthalmic lens
CN105974605A (zh) 四象限区周边离焦角膜接触镜
JP3194002U (ja)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
CN109725440A (zh) 控制近视发展并矫正近视散光的隐形眼镜及设计方法
CN210982947U (zh) 角膜塑形镜
CN203811924U (zh) 渐进多焦镜片
US11378818B2 (en) Lens el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4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