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09956U - 一种改进的绝热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绝热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09956U
CN203809956U CN201320697593.2U CN201320697593U CN203809956U CN 203809956 U CN203809956 U CN 203809956U CN 201320697593 U CN201320697593 U CN 201320697593U CN 203809956 U CN203809956 U CN 203809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heat insulation
outer protective
protective layer
insulated pi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975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勇
蔡能
贾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ISTRICT HEATING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TN PIPELIN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TN PIPELIN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TN PIPELIN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975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09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09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0995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的绝热管道,其包括工作管、包裹在工作管上的绝热层,还包括套在绝热层上的外护管,外护管的芯层包括用于防止绝热管道内外气体透过外护管而流通的阻隔层。在长期管网运行过程中,受温度影响,绝热层泡沫孔中的气体透过泡沫孔壁并穿透外护管扩散到周围环境中。但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气体流动至阻隔层时被阻隔层阻挡住,从而使该气体无法继续流动至外护层,更无法扩散至外界环境;并且,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通过外护层渗透到阻隔层时,同样被阻隔层阻挡住,从而使外界气体无法继续流动。阻隔层阻隔了绝热层与外护层间的气体流动,从而保证了绝热层的绝热性能减少了整个管网的热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的绝热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绝热管道,属于管道绝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集中供热、供冷领域,对用于介质输送的管道都需要进行绝热处理,以减少介质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节能降耗,并保证管道的绝热性能。现有技术中的绝热管道一般由工作管、绝热层以及外护管组成。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绝热管道包括用于输送介质的工作管11、绝热层12和外护管13,其中,绝热层12套接在工作管11的外壁上并与其贴合,外护管13套接在绝热层12的外壁上并与其贴合。绝热层12主要采用多孔性泡沫材料,例如聚氨酯泡沫,由于聚氨酯泡沫中含有许多封闭的细小的泡沫孔,泡沫孔中又贮存大量气体,例如二氧化碳、环戊烷等,这些气体导热系数极低,保证了聚氨酯泡沫形成的绝热层12的绝热性能,使得绝热效果较好。外护管一般采用塑料管道,例如高密度聚乙烯管,但这种材料具有一定的气体和水分透过率。在管网的长期运行过程中,受温度影响,泡沫孔中的气体会透过泡沫孔壁并穿透高密度聚乙烯管扩散到周围环境中,与此同时,外界环境中的水蒸汽、氧气等气体也会通过高密度聚乙烯管渗透到泡沫层中,这样会加速泡沫层的老化,从而降低到了绝热层12的绝热性能,增大了热量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绝热管道中绝热层和外护管间由于存在气体流通而导致绝热管道的绝热效果降低以及热量损失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保证绝热层的绝热效果且能降低整个管网的热损失的带有阻隔层的绝热管道。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绝热管道,包括工作管、套接在在所述工作管上的绝热层,还包括套接在所述绝热层上的外护管,所述外护管包括第一外护层、第二外护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外护层和第二护层之间的用于防止绝热管道内绝热层泡沫孔中的气体以及外界环境中的气体和水分透过所述外护管而流通的阻隔层。
在所述第一外护层与所述阻隔层之间设置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中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外护层和所述阻隔层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层。
在所述第二外护层与所述阻隔层之间设置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中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外护层和所述阻隔层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层。
所述第一连接层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层为粘结性材料层,例如热熔胶层。
所述第一连接层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层为EVA热熔胶层。
所述外护管为通过复合共挤方式形成的管道。
所述阻隔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的一种形成的单层或或多种形成的单层或多种形成的单层后叠加形成的复合层。
所述阻隔层为厚度0.01mm-2mm的薄膜。
所述第一外护层和/或所述第二外护层为聚乙烯塑料层、聚丙烯塑料层或聚丁烯塑料层中的一种。
所述绝热层为聚氨酯泡沫层。
所述绝热层为气凝胶层。
所述绝热层包括聚氨酯泡沫层及气凝胶层,所述气凝胶层设于所述工作管的外壁上,所述聚氨酯泡沫层设于所述气凝胶层的外壁上。
所述工作管为金属管、聚乙烯塑料管、聚丙烯塑料管、聚丁烯塑料管或带阻隔层的复合塑料管道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绝热管道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的绝热管道,其外护管包括第一外护层和第二外护层,在第一外护层和第二外护层之间设置用于防止绝热管道内外气体透过所述外护管而流通的阻隔层。在管网的长期运行过程中,受温度影响,泡沫孔中的气体透过泡沫孔壁并穿透外护管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气体流动至阻隔层时被阻隔层阻挡住,从而使该气体无法继续流动至外护层,更无法扩散至外界环境;并且,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通过外护层渗透到阻隔层时,同样被阻隔层阻挡住,从而使外界气体无法继续流动。阻隔层阻隔了绝热层通过外护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流动,从而保证了绝热层的导热系数小,绝热效果好,减少了整个管网的热损失。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芯层”是指外护管的不与绝热层和外界环境接触的内层, “芯层”并不指几何上的中间层。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的绝热管道,外护管包括第一外护层、第一连接层、阻隔层,第二连接层以及第二外护层,第一外护层及第二外护层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层与第二连接层固定在阻隔层的内、外壁上,防止脱层现象的发生。第一连接层和/或第二连接层优选地为粘结性材料层。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的绝热管道,所述阻隔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的一种形成的单层或多种形成的单层或多种形成的单层后叠加形成的复合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均为高阻隔性材料,高阻隔性材料具有较强的水分和气体阻隔性,防止气体和水分的渗透引起的绝热层导热系数的增大,保证了绝热层具有较好的绝热效果。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的绝热管道,第一外护层和/或第二外护层为聚乙烯塑料层、聚丙烯塑料层或聚丁烯塑料层中的一种。本发明优选高密度聚乙烯层。聚乙烯塑料层及聚丙烯塑料层的特点均为吸水性小,机械性能优异,电绝缘性能优良;聚丁烯塑料层的优点是具有很高的耐温性,持久性、化学稳定性和可塑性。上述材料均可制作第一外护层及第二外护层,均可起到保护阻隔层及绝热层的作用,使绝热层更好的发挥绝热作用。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绝热管道,绝热管可以为聚氨酯泡沫层单独形成,或由气凝胶层单独形成,绝热层也可以包括聚氨酯泡沫层和位于聚氨酯泡沫层和工作管之间的气凝胶层,气凝胶能承受1000℃的高温,适用于管道高温介质输送的绝热,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聚氨酯泡沫层由于含有许多细小的泡沫孔,泡沫孔中又大量贮存不流动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环戊烷等,这些气体在没有流失的状态下,可以使绝热层的导热系数稳定,这保证了绝热层的绝热效果。当工作管中的输送的是高温介质时,气凝胶层优越的高温阻隔性能可以隔绝高温对聚氨酯泡沫的损害,防止聚氨酯泡沫高温碳化,保证绝热层的绝热效果。绝热层还可以为纤维类无机绝热材料,如玻璃棉、硅酸铝纤维等,这些绝热材料具有防火阻燃、变形系数小、抗老化、性能稳定、绝热层强度及耐久性比有机绝热材料高、使用寿命长、施工难度小、工程成本较低,生态环保性好等特点。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绝热管道,工作管为金属管、聚乙烯塑料管、聚丙烯管或聚丁烯塑料管中的一种。聚乙烯塑料管及聚丙烯塑料管的特点均为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聚丁烯塑料管的优点是具有很高的耐温性,持久性、化学稳定性和可塑性;带阻隔层的复合塑料管道能保证输送介质的品质;钢管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性及耐磨性能强的特点;上述管材均是制作工作管的上佳材料,均可以保证工作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改造前的绝热管道的横向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绝热管道的横向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绝热管道的纵向剖面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1、21-工作管,12-绝热管,13、23-外护管, 22-绝热层,221-粘合部,222-聚氨酯泡沫层, 231-阻隔层,232-第一外护层,233-第一连接层,234-第二外护层,235-第二连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的绝热管道,包括工作管21、套接在在所述工作管21上的绝热层22,还包括套接在所述绝热层22上的外护管23,所述外护管23包括第一外护层232、第二外护层234以及位于第一外护层232和第二外护层234之间的用于防止绝热管道内绝热层22泡沫孔中的气体以及外界环境中的气体和水分透过所述外护管23而流通的阻隔层231。
上述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方案,如图2或3所示,该技术方案中呈现出的改进的绝热管道同现有技术相比,外护管23的芯层为用于防止绝热管道内外气体透过外护管23而流通的阻隔层231。当工作管21中的冷热流体的温度变化时,包裹在工作管上的绝热层22泡沫孔中的气体透过泡沫孔壁并向外护管23渗透,当气体流动至外护管23中的阻隔层231时被阻隔层231阻挡住,从而使该气体无法继续流动,更无法扩散至外界环境;并且,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和水分通过外护管23渗透到阻隔层231时,同样被阻隔层231阻挡住,从而使外界气体无法继续流动。阻隔层231阻隔了绝热层22与外护管23间的气体流动,保证了绝热层22的导热系数小,绝热效果好,减小了整个管网的热损失。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2或3所示,外护管23为采用复合共挤的方式形成的管道,包括第一外护层232、阻隔层231、第二外护层234、所述第一外护层232与所述阻隔层231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外护层234与所述阻隔层231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中分别设置有将第一外护层232和阻隔层231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层233以及将第二外护层234和阻隔层231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层235。第一外护层232及第二外护层234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层233与第二连接层235固定在阻隔层231的内、外壁上,通过第一连接层233和第二连接层235的作用,使得第一外护层232和第二外护层234将阻隔层231牢固的包裹住,防止了脱层现象的发生,并确保阻隔层231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错位,确保阻隔层231的阻隔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护层232和第二外护层235可以为聚乙烯塑料层、聚丙烯塑料层、聚丁烯塑料层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优选高密度聚乙烯管,聚乙烯塑料管及聚丙烯塑料管的特点均为吸水性小,机械性能优异,电绝缘性能优良;聚丁烯塑料管的优点是具有很高的耐温性、持久性、化学稳定性和可塑性。上述材管均是制作外护层的上佳材料,均可以起到保护阻隔层及绝热层材料的作用,保证了绝热层的绝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层233和/或第二连接层235为粘结性材料层。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层233和第二连接层235为EVA热熔胶层,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可以熔融挤出并具有粘结性能的材料制成,如其它热熔胶材料。
为了提高绝热效果,如图2或3所示,阻隔层23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的一种形成的单层或多种形成的单层或多种形成的单层后叠加形成的复合层,本实施例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上述材料均为高阻隔性材料,高阻隔性材料具有较强的水分和气体阻隔性,防止水份和气体的渗透引起的绝热层导热系数的增大,保证了绝热层具有较好的绝热效果。并且,所述阻隔层231为厚度为2mm的薄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所述阻隔层231的厚度还可以在0.01mm-2mm范围内变化,采用此种厚度的薄膜作为阻隔层231且配合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的外护层不但可以保证绝热性能且能够提高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所述绝热管可以只由聚氨酯泡沫层222单独形成,或由气凝胶层221单独形成。为了进一步提高绝热效果,如图2或3所示,绝热层22也可以包括聚氨酯泡沫层222及位于聚氨酯泡沫层222和工作管21之间的气凝胶层221。气凝胶能承受1000℃的高温,适用于管道高温介质输送的绝热,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聚氨酯泡沫层222由于含有许多细小的泡沫孔,泡沫孔中又大量贮存不流动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环戊烷等,这些气体受阻隔层231的的作用而不会流失,从而使绝热层的导热系数稳定,这保证了绝热层22的绝热效果。当工作管21中的液体温度变化时,气凝胶可以隔绝该温度变化,使聚氨酯泡沫层222中的气体不受工作管中的液体温度变化的影响,仍处在不流动状态下,更确保了绝热层22的导热系数不会变化,保证绝热层22的绝热效果。绝热层22还可以为纤维类无机绝热材料,如玻璃棉、硅酸铝纤维等,这些绝热材料具有防火阻燃、变形系数小、抗老化、性能稳定、绝热层强度及耐久性比有机绝热材料高、使用寿命长、施工难度小、工程成本较低,生态环保性好等特点。
工作管21为金属管、聚乙烯塑料管、聚丙烯管、聚丁烯塑料管或带阻隔层的复合塑料管道中的一种。聚乙烯塑料管及聚丙烯塑料管的特点均为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聚丁烯塑料管的优点是具有很高的耐温性,持久性、化学稳定性和可塑性;带阻隔层的复合塑料管道能保证输送介质的品质;钢管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性及耐磨性能强的特点;上述管材均是制作工作管的上佳材料,均可以保证工作管的稳定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变形,其相对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护管23的芯部为用于防止绝热管道内外气体透过所述外护管23而流通的阻隔层231,所述阻隔层231的内、外壁分别直接连接的第一外护层232和第二外护层234,但是在第一外护层232和所述阻隔层231之间以及第二外护层234与所述阻隔层231之间不设置连接层。该种结构的外护管23节省了粘结材料,为了确保第一外护层232、第二外护层234与阻隔层231的良好连接,可以在工艺中对第一外护层232、第二外护层234和/或阻隔层231采用增大彼此摩擦力的处理方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变形,其相对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护管23的芯部为用于防止绝热管道内外气体透过所述外护管23而流通的阻隔层231,所述阻隔层231的内壁直接连接第一外护层232,所述阻隔层231的外壁与第二外护层234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连接层,所述连接层将所述阻隔层231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外护层234连接在一起。该种结构的外护管23节省了部分连接材料,为了确保第一外护层232与阻隔层231的良好连接,可以在工艺中对第一外护层232和/或阻隔层231采用增大彼此摩擦力的处理方式。
当然,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还可以在所述第一外护层232与所述阻隔层231之间形成间隙,在此间隙中设置粘结层,与此同时,在第二外护层234与所述阻隔层231之间不设置间隙,两者紧密贴合。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或2或3基础上的变形,其与实施例1或2或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热层22只由聚氨酯泡沫层222单独形成。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或2或3基础上的变形,其与实施例1或2或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热层22只由气凝胶层单独形成。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改进的绝热管道,包括工作管(21)、套接在在所述工作管(21)上的绝热层(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接在所述绝热层(22)上的外护管(23),所述外护管(23)包括第一外护层(232)、第二外护层(234)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外护层(232)和第二护层(234)之间的用于防止绝热管道内绝热层(22)泡沫孔中的气体以及外界环境中的气体和水分透过所述外护管(23)而流通的阻隔层(2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绝热管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外护层(232)与所述阻隔层(231)之间设置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中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外护层(232)和所述阻隔层(231)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层(23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绝热管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外护层(234)与所述阻隔层(231)之间设置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中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外护层(234)和所述阻隔层(231)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层(2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绝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层(233)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层(235)为粘结性材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绝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层(233)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层(235)为EVA热熔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的绝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管(23)为通过复合共挤方式形成的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的绝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23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的一种形成的单层或多个单层叠加形成的复合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进的绝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231)为厚度0.01mm-2mm的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的绝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护层(232)和/或所述第二外护层(235)为聚乙烯塑料层、聚丙烯塑料层或聚丁烯塑料层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进的绝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层(22)为聚氨酯泡沫层(221)。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进的绝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层(22)为气凝胶层(221)。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进的绝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层(22)包括聚氨酯泡沫层(221)及气凝胶层(222),所述气凝胶层(221)设于所述工作管(21)的外壁上,所述聚氨酯泡沫层(222)设于所述气凝胶层(221)的外壁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绝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管(21)为金属管、聚乙烯塑料管、聚丙烯塑料管、聚丁烯塑料管或带阻隔层的复合塑料管道中的一种。
CN201320697593.2U 2013-11-07 2013-11-07 一种改进的绝热管道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09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97593.2U CN203809956U (zh) 2013-11-07 2013-11-07 一种改进的绝热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97593.2U CN203809956U (zh) 2013-11-07 2013-11-07 一种改进的绝热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09956U true CN203809956U (zh) 2014-09-03

Family

ID=51448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97593.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09956U (zh) 2013-11-07 2013-11-07 一种改进的绝热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099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2328A (zh) * 2014-12-09 2015-04-01 上海海隆石油化工研究所 用于深海钢质输送管防腐保温的多层体系
CN107167222A (zh) * 2017-06-14 2017-09-15 董阳 一种测量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2328A (zh) * 2014-12-09 2015-04-01 上海海隆石油化工研究所 用于深海钢质输送管防腐保温的多层体系
CN107167222A (zh) * 2017-06-14 2017-09-15 董阳 一种测量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09956U (zh) 一种改进的绝热管道
CN203686401U (zh) 一种新型绝热管接头
CN203907126U (zh) 一种超低温管道保冷复合材料结构
CN106195464B (zh) 一种竹缠绕复合压力管
CN203809885U (zh) 一种绝热管道
CN204592601U (zh) 一种纳米气凝胶预制复合绝热管结构
CN203809955U (zh) 一种新型绝热管道
CN201772200U (zh) 一种保温管
CN205678362U (zh)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保温管
CN203847920U (zh) 一种缠绕式绝热管道
CN203223653U (zh) 预制直埋保温管
CN206861152U (zh) 一种双内管式聚氨酯保温管
CN203686483U (zh) 一种绝热管接头
CN203847843U (zh) 一种新型缠绕式绝热管道
CN204692910U (zh) 一种复合耐高温保冷真空绝热板
CN202469372U (zh) 一种塑料聚氨酯保温管
CN210567002U (zh) 一种管道保温系统的自保温管
CN204756182U (zh) 高蠕变抗性阻氧型塑料管
CN204986231U (zh) 一种低温介质输送用绝热管道
CN206861077U (zh) 一种带有真空结构的聚氨酯保温管
CN207034420U (zh) 一种排潮型聚氨酯保温管
CN202040486U (zh) 多层单真空复合隔热管
GB2450857A (en) Insulating materials
CN211450067U (zh) 石化设备专用外保温管
CN215173297U (zh) 一种预制直埋保温管的高强度保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09

Address after: No. 6, Liu Fang North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ity,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ISTRICT HEATING Group

Address before: No. 12, Yuncheng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TN PIPELINE EQUIPMENT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