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01504U - 一种养鱼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养鱼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01504U CN203801504U CN201420192128.8U CN201420192128U CN203801504U CN 203801504 U CN203801504 U CN 203801504U CN 201420192128 U CN201420192128 U CN 201420192128U CN 203801504 U CN203801504 U CN 2038015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oxygen
- fishpond
- water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鱼池,包括鱼池;所述的鱼池内壁有密封盖座,密封盖座上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为拱形结构,在所述密封盖的顶部设置有排空阀;所述鱼池内设置有增氧管。通过增氧管通入氧气,未溶解的氧气上升至拱形密封盖的上部。密封盖和密封盖座浸在水中,形成液体封闭,从而就形成密封盖和水面之间封闭的纯氧空间。解决目前工厂化养鱼中养殖密度难以进一步提高、增氧设备复杂、能源消耗高、纯氧利用率低、养殖操作不便的问题,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鱼池,具体涉及一种养鱼池及高密度养鱼方法,属鱼类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体溶解氧含量是养鱼密度的主要限制因素,高密度养鱼中,养鱼水体不断流动交换为鱼群提供溶氧并带走代谢废物。鱼池中水体交换率受鱼类适应流速的限制,普通流水养鱼密度只有10~20kg/m3,人工增氧能增加水体中溶解氧含量,提高养鱼密度。工厂化养鱼中普遍使用机械增氧,使用空气作为氧源条件下,养鱼密度能达到30~50kg/m3;使用纯氧作为氧源条件下,养鱼密度能达到130kg/m3。机械增氧需要复杂的设备、消耗大量能源,因为养鱼水体暴露在大气环境下,水体中过饱和溶解氧通过水与大气界面逸出,纯氧利用率只有20-60%。
中国专利CN200620110907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活鱼装养箱,用一块隔氧板形成纯氧室,通过有活动盖的放鱼进水端口装鱼取鱼。这种方案作为养鱼池使用缺点是增氧效率低,捕鱼、清理池塘操作困难;一个鱼池内存在两个隔离的水面,水面污物收集排放不便。中国专利CN201310429314公开了一种高氧高效鱼池,在鱼池一侧水面上形成密闭气室,通入纯氧,用气泵将气室中氧气从气室下方水底释放溶解到水中,多余氧气上升到密闭气室得到重复利用。这种方案缺点是需要使用机械、消耗电能;水体中过饱和溶解氧通过水与大气界面逸出,氧气利用率低。
目前,工厂化高密度流水养鱼在氧气利用和养殖密度上已有不少改进,但是设备复杂、氧气利用率低、养殖密度难以进一步提高,而且相关的养鱼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需要人工观察和手动操作补充氧气,捕鱼、清理鱼池操作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目前工厂化养鱼中养殖密度难以进一步提高、增氧设备复杂、能源消耗高、纯氧利用率低、养殖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养鱼池,包括鱼池;所述的鱼池内壁有密封盖座,密封盖座上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座到鱼池顶部的距离与密封盖高度相等;所述的密封盖为拱形结构,在所述密封盖的顶部设置有排空阀;所述鱼池内设置有增氧管。首先,将鱼池内注满水。然后,再将密封盖放在密封盖座上,密封盖内的空气从排空阀排出,水体充满密封盖内空间后,关闭排空阀。最后,通过增氧管通入氧气,未溶解的氧气上升至拱形密封盖下。由于水面在密封盖顶端,密封盖和密封盖座浸在水中,形成液体封闭,从而就形成密封盖和水面之间封闭的纯氧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养鱼池,还设置有高压氧气管和低压氧气管,所述的高压氧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所述低压氧气管与所述增氧管相通;高压氧气管和低压氧气管之间设置有氧气稳压阀,所述的氧气稳压阀内部的启闭装置受压力感应器控制,所述的压力感应器通过感应管与密封盖相通。通过增氧管和低压氧气管连通,氧气稳压阀控制低压氧气管的输出压力,就实现了控制进入增氧管的氧气压力及流量。另一方面氧气稳压阀还设置感应管与密封盖相通,当密封盖和水面之间封闭的纯氧空间的压力超过或低于压力感应器设定的压力值,氧气稳压阀自动关闭或开启,从而可以方便的设定和保持纯氧空间的压力值,而不用看液封水面的上升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养鱼池,在所述的密封盖上设置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连接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喷水管上开有多个喷水孔,由于喷射水流与纯氧剧烈撞击混合,氧气迅速溶入水中,鱼池表层水体溶氧达37~49mg/L。
进一步的,所述的养鱼池,所述鱼池底部还设置有集污池,所述集污池上设置有拦鱼栅,集污池底部连通底排水管,所述底排水管设置有底阀;在所述底排水管上还设置有底溢流管,所述底溢流管上设置有底溢流阀;所述的底溢流管的顶端出口高度高于密封盖座并低于鱼池顶部。清洁水从喷水管持续喷入鱼池,富含氧气的水体从鱼池上方向下流动,经鱼群呼吸消耗溶氧逐渐下降并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和鱼类粪便的废水从底溢流阀不断排出,使鱼池内始终保持适宜鱼类生长的良好水质。底溢流管的顶端出口高度高于密封盖座并低于鱼池顶部,其作用在于,在鱼池密封的过程中,氧气从增氧管扩散到水体,未溶解的氧气上升到密封盖下,挤压池水从底溢流管流出,这样的设置更有利于在密封盖与鱼池水面之间形成纯氧空间;在养鱼过程中,清洁水不断进入鱼池,纯氧空间形成的压力不必把水从密封盖和密封盖座之间挤压排出,使鱼池水体从上往下均匀交换,并保持鱼池水面高度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养鱼池,还设置有上排污管,所述上排污管在鱼池内部,所述上排污管顶端设置有集污槽,所述的集污槽上设置有拱形拦鱼网。所述集污槽高度为高于密封盖座并低于鱼池顶部;所述上排污管底部与上排污横管连通并设置清理阀;在所述的上排污横管上还设置有上溢流管;所述上溢流管设置有上溢流阀;所述上溢流管的顶端高度适配排污流速以排出水面漂浮污染物。设置上排污管,并将上排污管的顶端设置集污槽和拦鱼网,集污槽的高度适配水面高度,再通过合适的流速可以将漂浮于水表面的污染物通过水流从上排污管直接排走。在上排污横管设置开口,即设置清理阀,是为了清洗上排污管、上排污横管和上溢流管的操作方便。所述上溢流管的顶端高度适配排污流速以排出水面漂浮污染物,是因为如果只是打开清理阀去除水面漂浮污染物,会导致上排污管和上排污横管中水体排空失去水体密封作用,密封盖下的纯氧通过上排污管和上排污横管流失到鱼池外,造成氧气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的养鱼池,还设置有水质监测仪,所述水质监测仪的传感器固定在底溢流管水流中;所述水质监测仪的作用是监测鱼池排水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养鱼池,在所述的密封盖上设置有投饲装置;所述的投饲装置包括装料斗和饲料桶,装料斗和饲料桶之间设置有装料阀、在饲料桶底部设置投饲阀,所述投饲阀设置有节流阀。所述的节流阀两端管道向下倾斜与投饲阀两端管道连接,投喂时饲料不会进入节流阀造成阻塞。在具体操作时,首次使用时,关闭投饲阀,打开节流阀和装料阀,利用氧气比重大于空气比重的性质向上挤出饲料桶中的空气。在装料时,可以打开节流阀,关闭投饲阀,可以阻止空气进入饲料桶中。所述的投饲装置能保证投喂饲料时空气不进入纯氧空间,每次投喂饲料时氧气泄漏量小于1.3倍饲料容积。
进一步的,所述的养鱼池,在所述的密封盖上设置有吊环。因为所述的密封盖必定有一定的重量才可以稳固地放置在密封盖座上实现密闭的纯氧空间,所以设置吊环以方便放置和打开密封盖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养鱼池,所述的密封盖为拱形结构,由透明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承重承压强度。实践证明,拱形结构有利于鱼池密封过程中完全排出密封盖内的空气,而且透明材料制成的密封盖可以满足鱼类对光照的需求,便于观察鱼池内的状况。
以上任一所述的养鱼池,都可以在水产养殖业上应用。
通过在鱼池上放置密封盖,再通过增氧管和利用水体封闭密封盖和密封盖座之间的空隙形成密闭纯氧空间,以达到增加池水溶解氧含量、提高养鱼密度、提高纯氧利用率的效果。在此构思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实验一步一步解决了目前工厂化养鱼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设所述的投饲装置、氧气稳压阀,以保持氧气密闭空间,提高增氧效果。实用新型人的构思及创新解决了行业内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对比,纯氧利用率提高1.5倍,养鱼密度提高2.4倍以上,解决了目前工厂化养鱼中纯氧利用率低,养殖密度难以提高和清理鱼池操作困难的问题。提高了养鱼过程中纯氧利用率,增加养鱼密度,提高工厂化养鱼的经济效益。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不使用机械增氧,池水交换量小,能源消耗少,操作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水面排污示意图。
图4是投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自动控制示意图。
图6是氧气稳压阀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鱼池,2、密封水面,3、投饲装置,4、密封盖,5、喷水管,6、喷射水流,7、鱼池水面,8、排空阀,9、拦鱼网10、集污槽,11、上排污管,12、进水管,13、高压氧气管,14、氧气稳压阀,15、低压氧气管,16、水质监测仪17、底溢流阀,18、底溢流管,19、底阀,20、底排水管,21、上排污横管,22、清理阀,23、上溢流管,24、上溢流阀,25、密封盖座,26、氧气微泡,27、增氧管,28、集污池,29、拦鱼栅30、进水阀,31、进气阀,32、装料斗,33、装料阀,34、饲料桶,35、投饲阀,36、节流阀,37、吊环,38、投饲排污控制器,39、电缆,40、压力感应器,41、感应管,42、调节手柄,43、启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养鱼池
如图1~6所示:一种养鱼池,包括鱼池1;鱼池1内壁有密封盖座25,密封盖座25上设置有密封盖4;所述的密封盖座25到鱼池1顶部的距离与密封盖4高度相等;密封盖4为拱形结构,在密封盖4的顶部设置有排空阀8;鱼池1内设置有增氧管27。所述的养鱼池,还设置有高压氧气管13和低压氧气管15,高压氧气管13上设置有进气阀31,低压氧气管15与增氧管27相通;高压氧气管13和低压氧气管15之间设置有氧气稳压阀14,氧气稳压阀14内部的启闭装置43受压力感应器40控制,所述的压力感应器40通过感应管41与密封盖4相通。所述的养鱼池,在所述的密封盖4上设置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上还设置有喷水管5和进水阀30。所述的养鱼池,鱼池1底部还设置有集污池28,集污池28上设置有拦鱼栅29,集污池28底部连通底排水管20,底排水管20上设置有底阀19;在底排水管20上还设置有底溢流管18,底溢流管18的顶端出口设置底溢流阀17;底溢流管18的顶端出口高度高于密封盖座25并低于鱼池1顶部。所述的养鱼池,还设置有上排污管11,上排污管11在鱼池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集污槽10,集污槽10上设置有拦鱼网9,所述集污槽10在鱼池1内部的顶端高度高于密封盖座25并低于鱼池1顶部;所述上排污管11与上排污横管21连通并设置有清理阀22;在所述的上排污横管21上还设置有上溢流管23;所述上溢流管23设置有上溢流阀24。所述的养鱼池,在所述的密封盖4上设置有投饲装置3;投饲装置3包括装料斗32和饲料桶34,装料斗32和饲料桶34之间设置有装料阀33、在饲料桶34底部设置投饲阀35,投饲阀35设置有节流阀36;节流阀36两端管道向下倾斜并与投饲阀35两端管道连接。所述的养鱼池,在所述的密封盖4上设置有方便提拉密封盖4的吊环37。所述的养鱼池,还设置有水质监测仪16;水质监测仪16通过电缆39连接所述进水阀30。所述的养鱼池,还设置有投饲排污控制器38,通过电缆39连接所述进水阀30、装料阀33、投饲阀35、上溢流阀24。
另外一种更好的密封盖4为倒置的碟形球冠面结构,由硬质透明材料制成。
具体的,所述的鱼池1高1.5m,内径2m,池底呈15°锥形,集污池28位于池底中央,直径0.5m呈45°锥形;鱼池1内侧距顶部0.6m处有一圈凸出于池壁的密封盖座25;上排污管11装在鱼池1中央,集污槽10距鱼池1顶部平面0.42m,从集污池28中部与上排污横管21连通,外侧装有清理阀22和上溢流管23;上溢流管23管口距鱼池1顶部平面0.6m,上部装有上溢流阀24;上排污管11、上排污横管21、上溢流管23为直径75mmPVC水管,清理阀22为直径75mm球阀,上溢流阀24为直径75mm电磁阀;底排水管20从集污池28底部引出,外侧装有底阀19和底溢流管18;底溢流管18管口距鱼池1顶部平面0.22m,上部装有底溢流阀17;底排水管20、底溢流管18为直径110mmPVC水管,底阀19、底溢流阀17为直径110mm球阀;拦鱼网9装在集污槽10顶部,拦鱼栅29装在集污池28上部,拦鱼网9为孔径5mm不锈钢网,拦鱼栅为孔径5×100mm树脂格栅;增氧管27呈环状安装在鱼池1底部内侧,增氧管27为直径20mm纳米微孔管,氧气通过纳米微孔形成直径0.5~2mm的氧气微泡26;增氧管27连接到低压氧气管15,穿过鱼池1连接到氧气稳压阀14,氧气稳压阀14通过高压氧气管13连接到进气阀31。
所述的密封盖4为倒置碟形的球冠面结构,由透明树脂材料制成,外径1.99m,高0.6m;密封盖4中央上方装有排空阀8,排空阀8为直径25mm球阀;密封盖4上方还装有氧气稳压阀14、投饲装置3、吊环37;氧气稳压阀14还设置感应管41与密封盖4相通。喷水管5呈环状装在密封盖4的下方,喷水管5为直径50mmPPR水管,喷水管5上开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倾斜的直径4mm喷水孔;喷水管5连接到进水管12,穿过密封盖4连接到进水阀30,进水阀30为直径50mm电动控制阀;
纯氧空间氧气压力设定值:
P(kPa)=密封盖高度(mm)×0.00326887=600×0.00326887≈1.96kPa。
所述的氧气稳压阀14输出压力为200kPa,稳压调节范围0~16kPa,感应压力超过设定值0.1kPa时自动关闭,感应压力低于设定值0.1kPa时自动开启。
所述的水质监测仪16可设置报警值,自动调节进水阀30开启角度。
所述的投饲装置3,装料斗32为上圆柱下圆锥结构,容积30L,通过装料阀33与饲料桶34连接;饲料桶34为上下圆锥中间圆柱结构,容积30L,通过投饲阀35与密封盖连4连接;装料阀33、投饲阀35为内径50mm电磁阀;节流阀36为内径6mm针式流量阀,节流阀36两端管道向下倾斜与投饲阀35两端管道连通,防止饲料阻塞节流阀36。
所述的投饲排污控制器38为可编程控制器,有4路输出接口,定时控制进水阀30、装料阀33、投饲阀35、上溢流阀24的启闭顺序和延时间隔。
实施例2、一种高密度养殖鲤鱼方法
鲤鱼是一种主要的养殖鱼类,工厂化养殖中养殖密度能达到100~130kg/m3,一种高密度养殖鲤鱼方法为:
(1)投放鱼苗:关闭底阀19、清理阀22、底溢流阀17、上溢流阀24,向鱼池1内注满水,放入鱼苗。
鱼苗数量计算:
(2)鱼池密封:关闭装料阀33、投饲阀35、节流阀36,开启排空阀8,将密封盖4放置在密封盖座25上,密封盖4内的空气从排空阀8排出,水体充满密封盖内空间后,关闭排空阀8;高压氧气管13连接到进气阀31,低压氧气管15连接到氧气稳压阀14,调节氧气稳压阀14稳压值为1.96kPa;打开进气阀31,缓慢开启底溢流阀17;由于底溢流管18管口比鱼池1顶部低0.22m,在重力作用下池水从底溢流管18流出,密封盖4外的水通过密封盖4与密封盖座25的间隙进入鱼池1,密封盖4外的密封水面2和鱼池水面7缓慢下降,在密封盖4下形成负压区,氧气稳压阀自动开启,增氧管27释放氧气微泡26,一部分氧气溶入池水中,未溶解的氧气上升到密封盖4下形成纯氧空间;鱼池水面7下降到底阀溢流管18管口高度时,在密封盖4下氧气压力作用下,挤压池水继续从底溢流管18流出,当密封盖4下氧气压力达到2.06kPa,氧气稳压阀14自动关闭,这时鱼池水面7比底溢流管18管口低0.21m;在密封盖4下2.06kPa氧气压力作用下,密封盖4外密封水面2比鱼池水面7高0.21m;密封盖4和密封盖座25的接触面完全淹没在水体中形成气密性水封结构,密封盖4下氧气和氧气微泡不能通过密封盖4和密封盖座25的接触面逸出;喷射水流6与纯氧剧烈撞击混合,封盖4下氧气不断溶入水体中压力逐渐下降到1.86kPa时,氧气稳压阀14自动开启,增氧管27释放氧气微泡26,少量纯氧直接溶入水体,大部份纯氧上升到密封盖4下使压力上升到2.06kPa时,氧气稳压阀14自动关闭,自动维持密封盖4下纯氧压力在1.86~2.06kPa,鱼池水面7低于底溢流管18管口0.19~0.21m,密封水面2比鱼池水面高0.19~0.21m。
(3)水流调节:进水管12连接到进水阀30;打开进水阀30,喷射水流6倾斜喷向鱼池水面7,形成逆时针环流和漩涡;喷射水流6与纯氧剧烈撞击混合,氧气迅速溶入水中,鱼池表层水体溶氧为达到37~49mg/L;池水从上往下流动,经鱼群呼吸后的废水经集污池28、底排水管20、底溢流管18、底溢流阀17排出;设置水质监测仪16溶氧报警值为10mg/L、二氧化碳报警值为40mg/L,能满足鲤鱼正常生长发育的要求,并为后续水质处理提供充足溶氧,还能防止在大气环境中溶氧逸出造成浪费;当溶氧值超过11mg/L或二氧化碳值低于38mg/L时,自动减小进水阀开度以减少进水流量,当溶氧值低于9mg/L或二氧化碳值超过42mg/L时,自动增大进水阀开度以增加进水流量,相应进水流量为4-7.3m3/h。
(4)投喂饲料:使用浮性膨化颗粒饲料,日投饲率为鱼体重1.5~4%,分3次投喂;饲料重量按下式计算,每7天调整一次;鱼群摄食时间超过20分钟时,相应减少饲料重量;
第一次投饲前,开启装料阀33,开启节流阀36控制氧气流量为10L/min,利用氧气比空气密度大的性质将饲料桶34内的空气向上排出,5分钟后关闭装料阀33;每天8点、12点、17点前定量将饲料装入装料斗32中,投饲控制器38自动控制进水阀30、投饲装置3、上溢流阀24完成投喂饲料和水面排污过程;投饲排污控制器38执行程序如下,时间单位为秒:
0000:进水阀30关闭,避免水流干扰鱼群摄食;
0005:装料阀33开启,饲料进入饲料桶34;
0015:装料阀33关闭,防止氧气逃逸;
0020:投饲阀35开启,投喂饲料;
0030:投饲阀35关闭,准备下次投喂;
1530:进水阀30开启,摄食结束,进水增氧;
2800:上溢流阀24开启,漂浮在鱼池水面7的油膜、泡沫在旋涡作用下集中在鱼池中央,通过拦鱼网9进入集污槽10,经上排污管11、上排污横管21、上溢流管23、上溢流阀24排出;
3100:上溢流阀24关闭,水面漂浮污物排放结束,池水恢复从上向下流动;
启动时间:8:00,12:00,17:00;
进水阀30受投饲排污控制器38和水质监测仪16控制,投饲排污控制器38具有高优先级,投喂饲料过程中进水阀30不受水质监测仪16控制。
投喂饲料过程空气不会进入纯氧空间,每次投饲过程氧气损失不超过饲料容积1.3倍,纯氧利用率大于93%。
(5)排水排污:所述的投喂饲料过程中自动排放水面漂浮污物;养鱼过程中,完全开启底溢流阀16,鱼粪等污物随水流经过拦鱼栅29沉降集中到集污池28中通过底排水管20、底溢流阀16、底溢流管18排出。
(6)鱼病防治:浸泡药物加到水源中给药,口服药物拌入饲料中给药。
(7)清除死鱼:每次投饲时仔细观察鱼群情况,发现有死鱼时关闭进水阀30和进气阀31,移开密封盖4,用捞网将死鱼清除,重复鱼池密封操作。
(8)捕捞操作:水温24-26℃条件下经56天养殖鲤鱼达到0.75kg/尾起捕规格;停食3天后,关闭进水阀30和进气阀31,移开密封盖4,开启清理阀22、底阀19,用捞网捕鱼;捕获商品鲤鱼1205kg,养殖密度达到317kg/m3。
实施例3、一种高密度养殖光唇鱼方法
光唇鱼是一种溪流性小型鱼类,对溶氧和水质要求极高,现有流水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方式,养殖密度5~7.17kg/m3。一种高密度养殖光唇鱼方法为:
(1)投放鱼苗:同实施例2。
鱼苗数量计算:
(2)鱼池密封:同实施例2。
(3)水流调节:进水管12连接到进水阀30;打开进水阀30,喷射水流6倾斜喷向鱼池水面7,形成逆时针环流和漩涡;喷射水流6与纯氧剧烈撞击混合,氧气迅速溶入水中,鱼池表层水体溶氧为达到37~49mg/L;池水从上往下流动,经鱼群呼吸后的废水经集污池28、底排水管20、底溢流管18、底溢流阀17排出;设置水质监测仪16溶氧报警值为10mg/L、二氧化碳报警值为35mg/L,能满足光唇鱼正常生长发育的要求,并为后续水质处理提供充足溶氧,还能防止在大气环境中溶氧逸出造成浪费;当溶氧值超过11mg/L或二氧化碳值低于33mg/L时,自动减小进水阀开度以减少进水流量,当溶氧值低于9mg/L或二氧化碳值超过47mg/L时,自动增大进水阀开度以增加进水流量,相应进水流量为0.8-2.8m3/h。
(4)投喂饲料:使用浮性膨化颗粒饲料,日投饲率为鱼体重1.2~3.2%,分4次投喂;饲料重量按下式计算,每15天调整一次;鱼群摄食时间超过30分钟时,相应减少饲料重量;
第一次投饲前,开启装料阀33,开启节流阀36控制氧气流量为10L/min,利用氧气比空气密度大的性质将饲料桶34内的空气向上排出,5分钟后关闭装料阀33;每天6点、10点、14点、18点前定量将饲料装入装料斗32中,投饲控制器38自动控制进水阀30、投饲装置3、上溢流阀24完成投喂饲料和水面排污过程;投饲排污控制器38执行程序如下,时间单位为秒:
0000:进水阀30关闭,避免水流干扰鱼群摄食;
0005:装料阀33开启,饲料进入饲料桶34;
0015:装料阀33关闭,防止氧气逃逸;
0020:投饲阀35开启,投喂饲料;
0030:投饲阀35关闭,准备下次投喂;
1830:进水阀30开启,摄食结束,进水增氧;
2000:上溢流阀24开启,漂浮在鱼池水面7的油膜、泡沫在旋涡作用下集中在鱼池中央,通过拦鱼网9进入集污槽10,经上排污管11、上排污横管21、上溢流管23、上溢流阀24排出;
2300:上溢流阀24关闭,水面漂浮污物排放结束,池水恢复从上向下流动;
启动时间:6:00,10:00,14:00,18:00;
进水阀30受投饲排污控制器38和水质监测仪16控制,投饲排污控制器38具有高优先级,投喂饲料过程中进水阀30不受水质监测仪16控制。
投喂饲料过程空气不会进入纯氧空间,每次投饲过程氧气损失不超过饲料容积1.3倍,纯氧利用率大于90%。
(5)排水排污:同实施例2。
(6)鱼病防治:同实施例2。
(7)清除死鱼:同实施例2。
(8)捕捞操作:水温22-24℃条件下经190天养殖光唇鱼达到0.05kg/尾起捕规格;停食3天后,关闭进水阀30和进气阀31,移开密封盖4,开启清理阀22、底阀19,用捞网捕鱼;捕获商品光唇鱼187.5kg,养殖密度达到49.3kg/m3,是现有养殖方式的6.88~9.86倍。
Claims (9)
1.一种养鱼池,包括鱼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池(1)内壁有密封盖座(25),密封盖座(25)上设置有密封盖(4);所述的密封盖(4)为拱形结构,在所述密封盖(4)的顶部设置有排空阀(8);所述鱼池(1)内设置有增氧管(2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鱼池,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高压氧气管(13)和低压氧气管(15),所述低压氧气管(15)与所述增氧管(27)相通;高压氧气管(13)和低压氧气管(15)之间设置有氧气稳压阀(14),所述的氧气稳压阀(14)内部的启闭装置(43)受压力感应器(40)控制,所述的压力感应器通过感应管(41)与密封盖(4)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鱼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密封盖(4)上设置有喷水管(5),所述喷水管连接到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喷水管(5)上开有多个喷水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1)底部还设置有集污池(28),所述集污池(28)上设置有拦鱼栅(29),集污池(28)底部连通底排水管(20),所述底排水管(20)上设置有底阀(19);在所述底排水管(20)上还设置有底溢流管(18),所述底溢流管(18)上设置底溢流阀(17);所述的底溢流管(18)的顶端出口高度高于密封盖座(25)并低于鱼池(1)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鱼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底溢流管(18)中还设置有水质监测仪(1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鱼池,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上排污管(11),所述上排污管(11)在鱼池(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集污槽(10),集污槽(10)上设置有拦鱼网(9),所述集污槽(10)在鱼池(1)内部的顶端高度高于密封盖座(25)并低于鱼池(1)顶部;所述上排污管(11)与上排污横管(21)连通并设置有清理阀(22);在所述的上排污横管(21)上还设置有上溢流管 (23);所述上溢流管(23)设置有上溢流阀(2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鱼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密封盖(4)上设置有投饲装置(3);所述的投饲装置(3)包括装料斗(32)和饲料桶(34),装料斗(32)和饲料桶(34)之间设置有装料阀(33)、在饲料桶底部设置投饲阀(35),所述投饲阀(35)设置有节流阀(36);所述的节流阀(36)的两端管道向下倾斜并与投饲阀(35)的两端管道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鱼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密封盖(4)上设置有方便提拉密封盖(4)的吊环(37)。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4)为倒置的碟形球冠面结构,由硬质透明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92128.8U CN203801504U (zh) | 2014-04-18 | 2014-04-18 | 一种养鱼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92128.8U CN203801504U (zh) | 2014-04-18 | 2014-04-18 | 一种养鱼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01504U true CN203801504U (zh) | 2014-09-03 |
Family
ID=51440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9212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01504U (zh) | 2014-04-18 | 2014-04-18 | 一种养鱼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01504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72043A (zh) * | 2014-04-18 | 2015-09-02 | 黄山市休宁县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 | 一种养鱼池 |
CN105325361A (zh) * | 2015-12-07 | 2016-02-17 | 广西大学 | 水体增氧装置 |
CN107751079A (zh) * | 2017-08-01 | 2018-03-06 | 黄起振 | 一种分流循环溢流切换方法及装置的隔板沉积层鱼缸 |
CN108835002A (zh) * | 2018-07-05 | 2018-11-20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一种冷水鱼节水减排养殖池系统 |
CN108849694A (zh) * | 2018-06-29 | 2018-11-23 | 王晓堤 | 一种高效养鱼系统 |
-
2014
- 2014-04-18 CN CN201420192128.8U patent/CN20380150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72043A (zh) * | 2014-04-18 | 2015-09-02 | 黄山市休宁县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 | 一种养鱼池 |
CN105325361A (zh) * | 2015-12-07 | 2016-02-17 | 广西大学 | 水体增氧装置 |
CN107751079A (zh) * | 2017-08-01 | 2018-03-06 | 黄起振 | 一种分流循环溢流切换方法及装置的隔板沉积层鱼缸 |
CN108849694A (zh) * | 2018-06-29 | 2018-11-23 | 王晓堤 | 一种高效养鱼系统 |
CN108835002A (zh) * | 2018-07-05 | 2018-11-20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一种冷水鱼节水减排养殖池系统 |
CN108835002B (zh) * | 2018-07-05 | 2020-09-11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一种冷水鱼节水减排养殖池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72005B (zh) | 一种高密度养鱼方法 | |
CN104872043B (zh) | 一种养鱼池 | |
CN203801504U (zh) | 一种养鱼池 | |
CN202043535U (zh) | 黄颡鱼气浮式孵化装置 | |
CN106359198A (zh) | 一种船载养殖舱 | |
CN203505343U (zh) | 一种高密度轮虫养殖系统 | |
CN106386644B (zh) | 用于水产养殖的输氧装置 | |
CN208300723U (zh) |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鱼苗培育系统 | |
CN208228085U (zh) | 一种跌水增氧型水产养殖池 | |
CN206686954U (zh) | 室内卤虫孵化的便携式分离装置 | |
CN203618554U (zh) | 一种沉性鱼卵孵化器 | |
CN216219580U (zh) | 一种用于渔业养殖的多功能鱼池 | |
CN214015549U (zh) | 一种鮡科鱼类养殖装置 | |
CN210076366U (zh) | 育苗用水过滤装置 | |
CN210157857U (zh) | 观赏鱼过水系统 | |
CN210054322U (zh) | 一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8523562U (zh) | 一种娃娃鱼养殖装置 | |
CN209527542U (zh) | 一种斑马鱼受精卵收集装置 | |
CN206303011U (zh) | 一种易排污的对虾养殖池 | |
CN208657680U (zh) | 一种黏性鱼卵孵化装置 | |
CN106234297B (zh) | 水产养殖用的输氧装置 | |
CN201898784U (zh) | 一种海水幼鱼流水笼式培育装置 | |
CN110896912A (zh) | 一种高密度鲟鱼养殖池和池养方法 | |
CN218026108U (zh) | 一种站立式自动型微藻高密度培养器 | |
CN105850707B (zh) | 一种对虾工厂化养殖池微藻悬浮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