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00893U - 一种电流模音频放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流模音频放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00893U
CN203800893U CN201420119514.4U CN201420119514U CN203800893U CN 203800893 U CN203800893 U CN 203800893U CN 201420119514 U CN201420119514 U CN 201420119514U CN 203800893 U CN203800893 U CN 203800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ode
resistance
connects
capacitor
ampl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195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丰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1195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00893U/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5775 priority patent/WO2015139352A1/zh
Priority to US14/915,901 priority patent/US961448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00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008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34Negative-feedback-circuit arrangements with or without positive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1Low frequency amplifiers, e.g. audio preamplifiers
    • H03F3/183Low frequency amplifiers, e.g. audio pre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1Low frequency amplifiers, e.g. audio preamplifiers
    • H03F3/183Low frequency amplifiers, e.g. audio pre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187Low frequency amplifiers, e.g. audio pre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integra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30Single-ended push-pull [SEPP] amplifiers; Phase-splitters therefor
    • H03F3/3069Single-ended push-pull [SEPP] amplifiers; Phase-splitters therefor the emitters of complementary power transistors being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0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designed for audio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153Feedback used to stabilise the amplifi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1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bias of the gate of a FET being controlled by a control signal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流模音频放大器,由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电压增益级、输出缓冲级、负反馈电路、高频补偿电路和偏置电路组成;所述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连接电压增益级;所述电压增益级连接输出缓冲级;所述负反馈电路连接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所述高频补偿电路和偏置电路分别连接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成本,不使用特殊元件的情况下,实现了挑战现代音频测试极限的超低失真0.0003%,(20Hz-20kHz全频低于0.0005%)和超宽频响放大(0-500kHz;+0,-3dB);互调失真(IMD)测试结果中,所有噪音和失真成分均低与110dB。

Description

一种电流模音频放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保真电子音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流模音频放大器。
背景技术
传统放大器使用负反馈技术希望取得低失真,超宽频率响应。不幸的是,虽然负反馈技术可以降低一般放大器的失真并拓宽频响,但传统的负反馈音频放大器在处理大动态高频信号时引起的瞬态互调失真产生的干刺、不耐听的声音,逐渐成为系统的瓶颈。为了避免瞬态互调失真,需要使用采用浅负反馈甚至是无反馈技术,这些技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都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还有可能存在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容易由于电路故障烧毁机器甚至扬声器。
由于传统负反馈电路存在的相移问题,使得传统音频放大器在高频时(6kHz以上)失真度相对于1kHz时明显恶化,无法做到全频超低失真。
目前高格式母带音乐盛行,音源的频带延伸至100kHz,动态范围高达120dB,传统电压模音频放大器由于电路结构的限制,无法做到超宽频响。人们对宽频、低失真的新型高保真功率放大器需求更加迫切。
1975年,Gi1bertc创造了“跨导线性”这个词,并在ISSCC上首次报道,标志着电流模概念被正式提出。1989年的第87届AES学会上,英国学者D.CWadsworth首次提出了电流模电路在音频上的应用可以换来的超高速,超低失真的技术性能。2005年王丰硕(专利申请本人)申请了基于全分立器件的“电流模高保真功率放大器”实用新型专利。但是由于放大器性能依赖分立器件的配对和筛选,电流模放大器内部的跨导线性(Transliner-TL)回路对晶体管的匹配有严格要求,存在产品性能一致性,以及实际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在电流模电路中,影响速度和带宽的晶体管极间电容工作在阻抗很低的节点上(一般只有几欧到几十欧姆,是一般电压模放大器节点阻抗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在大摆幅的电流信号作用下,晶体管极间电容的充放电可以很快完成,因此大信号下的工作速度比传统的电压模电路快很多,也避免了电路中的寄生电容对失真度的影响。因而电流模电路具有超高精度,超低失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流模音频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流模音频放大器,由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电压增益级、输出缓冲级、负反馈电路、高频补偿电路和偏置电路组成;所述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连接电压增益级;所述电压增益级连接输出缓冲级;所述负反馈电路连接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所述高频补偿电路和偏置电路分别连接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
进一步地,所述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包括通用单通道运算放大器U1、第三三极管Q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三极管Q1、第一二极管D1、第六电容C6、第六电阻R6、第七三极管Q7、第二二极管D2、第九电容C9、第十九电阻R19、第十三极管Q10、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所述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7管脚;所述第一电阻R1、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负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正极连接地;所述第六电容C6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另一端连接地;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4管脚;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负极连接地;所述第九电容C9的一端连接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另一端连接地;所述第十九电阻R19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第十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第十三极管Q10的基极连接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压增益级包括第二三极管Q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三二极管D3、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十一三极管Q11及第二十五电阻R25;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另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及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四电阻R4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D3正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负极连接第十一三极管Q11的集电极和第二十一电阻R21;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一端连接第十三极管Q10的发射机,另一端连接第十三极管Q10的基极;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25一端连接第十一三极管Q11的发射极,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及第十三极管Q10的集电极。
更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缓冲级包括第五三极管Q5、第七电阻R7、第而是电阻R20、第九三极管Q9、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十电容C10及弟十一电容C11;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正15V,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地;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音频放大器输出端;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电阻R20连接音频放大器输出端;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第十一三极管Q11的集电极;所述第十电容C10的一端、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第九三极管Q9的集电极连接负15V,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地。
更进一步地,所述负反馈电路包括第十电阻R10、第十五电阻R15及第十七电阻R17;所述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6管脚,另一端连接放大器输出端;所述第十五电阻R15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1管脚,另一端连接放大器输出端;所述第十七电阻R17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2管脚,另一端连接地。
更进一步地,所述高频补偿电路包括第八电容C8;所述第八电容C8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2管脚,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6管脚。
更进一步地,述偏置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R12;所述第十二电阻R12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6管脚,另一端连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成本,不使用特殊元件的情况下,实现了挑战现代音频测试极限的超低失真0.0003%,(20Hz-20kHz全频低于0.0005%)和超宽频响放大(0-500kHz;+0,-3dB);互调失真(IMD)测试结果中,所有噪音和失真成分均低与110dB。电流模放大器全功率带宽接近于闭环带宽,转换速率随输入信号幅度线性增长,这些特点同传统电压模放大器完全不同,实现厂超低失真和超高速放大。超低失真,高速放大特性才可以具备超凡入圣的高保真度和音乐再现能力。保证了产品性能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并实现了更高性能的技术指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如图所示的一种电流模音频放大器,由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电压增益级、输出缓冲级、负反馈电路、高频补偿电路和偏置电路组成;所述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连接电压增益级;所述电压增益级连接输出缓冲级;所述负反馈电路连接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所述高频补偿电路和偏置电路分别连接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
所述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包括通用单通道运算放大器U1、第三三极管Q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三极管Q1、第一二极管D1、第六电容C6、第六电阻R6、第七三极管Q7、第二二极管D2、第九电容C9、第十九电阻R19、第十三极管Q10、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所述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7管脚;所述第一电阻R1、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负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正极连接地;所述第六电容C6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另一端连接地;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4管脚;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负极连接地;所述第九电容C9的一端连接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另一端连接地;所述第十九电阻R19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第十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第十三极管Q10的基极连接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
所述电压增益级包括第二三极管Q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三二极管D3、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十一三极管Q11及第二十五电阻R25;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另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及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四电阻R4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D3正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负极连接第十一三极管Q11的集电极和第二十一电阻R21;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一端连接第十三极管Q10的发射机,另一端连接第十三极管Q10的基极;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25一端连接第十一三极管Q11的发射极,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及第十三极管Q10的集电极。
所述输出缓冲级包括第五三极管Q5、第七电阻R7、第而是电阻R20、第九三极管Q9、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十电容C10及弟十一电容C11;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正15V,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地;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音频放大器输出端;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电阻R20连接音频放大器输出端;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第十一三极管Q11的集电极;所述第十电容C10的一端、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第九三极管Q9的集电极连接负15V,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地。
所述负反馈电路包括第十电阻R10、第十五电阻R15及第十七电阻R17;所述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6管脚,另一端连接放大器输出端;所述第十五电阻R15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1管脚,另一端连接放大器输出端;所述第十七电阻R17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2管脚,另一端连接地。
所述高频补偿电路包括第八电容C8;所述第八电容C8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2管脚,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6管脚。
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R12;所述第十二电阻R12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6管脚,另一端连接地。
输入电压信号首先通过由U1的同相(+)或者反相(-)输入端,由于U1的负载R12,输入电压信号在U1的4脚和7脚上有对应的电流信号输出,完成VCCS的过程。Q3,Q7将VCCS变化的电流读出,传递到R1和R23,变换成电压信号,并由Q1和Q10缓冲后送给Q2和Q11完成电压放大,最后经过Q5和Q9输出驱动负载。R10,R15,R17,C8组成双环路负反馈,保证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以运算放大器为核心,结合一对NPN和PNP互补管Q3,Q7构成。Q3,Q7的发射级接运算放大器的正负电源引脚,基极由D1和D2设定偏置电压。D1,D2设定Q3和Q7的偏置,并确定U1的工作电压。U1的静态电流决定Q3和Q7的静态电流。R1和R23将Q3,Q7读出的电流转化为电压,并由Q1和Q10缓冲后送给一对互补NPN和PNP构成的电压放大级Q2和Q11完成电压放大。R15和R17构成大环路负反馈网络,电阻R15的一端接输出,一端接U1的反相输入端,取值范围在500-2000欧之间。R17一端接U1的反相输入端,另外一端接地。C8构成高频补偿电容,C8的一端接U1的输出端,一端接U1的反相输入端,取值范围在100-2000PF之间。通过调节C8的容量来调节放大器的频率响应。R12构成U1的负载电阻,R12的一端接U1的输出端,一端接地,取值范围在100-2000欧姆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成本,不使用特殊元件的情况下,实现了挑战现代音频测试极限的超低失真0.0003%,(20Hz-20kHz全频低于0.0005%)和超宽频响放大(0-500kHz;+0,-3dB);互调失真(IMD)测试结果中,所有噪音和失真成分均低与110dB。电流模放大器全功率带宽接近于闭环带宽,转换速率随输入信号幅度线性增长,这些特点同传统电压模放大器完全不同,实现了超低失真和超高速放大。超低失真,高速放大特性才可以具备超凡入圣的高保真度和音乐再现能力。保证了产品性能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并实现了更高性能的技术指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流模音频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由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电压增益级、输出缓冲级、负反馈电路、高频补偿电路和偏置电路组成;所述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连接电压增益级;所述电压增益级连接输出缓冲级;所述负反馈电路连接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所述高频补偿电路和偏置电路分别连接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模音频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放电流读出型电压控制电流源包括通用单通道运算放大器U1、第三三极管Q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三极管Q1、第一二极管D1、第六电容C6、第六电阻R6、第七三极管Q7、第二二极管D2、第九电容C9、第十九电阻R19、第十三极管Q10、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所述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7管脚;所述第一电阻R1、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负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正极连接地;所述第六电容C6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另一端连接地;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4管脚;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负极连接地;所述第九电容C9的一端连接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另一端连接地;所述第十九电阻R19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第十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第十三极管Q10的基极连接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模音频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增益级包括第二三极管Q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三二极管D3、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十一三极管Q11及第二十五电阻R25;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另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及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四电阻R4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D3正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负极连接第十一三极管Q11的集电极和第二十一电阻R21;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一端连接第十三极管Q10的发射机,另一端连接第十三极管Q10的基极;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25一端连接第十一三极管Q11的发射极,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及第十三极管Q10的集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模音频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缓冲级包括第五三极管Q5、第七电阻R7、第而是电阻R20、第九三极管Q9、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十电容C10及弟十一电容C11;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正15V,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地;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音频放大器输出端;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电阻R20连接音频放大器输出端;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第十一三极管Q11的集电极;所述第十电容C10的一端、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第九三极管Q9的集电极连接负15V,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模音频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反馈电路包括第十电阻R10、第十五电阻R15及第十七电阻R17;所述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6管脚,另一端连接放大器输出端;所述第十五电阻R15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1管脚,另一端连接放大器输出端;所述第十七电阻R17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2管脚,另一端连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模音频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补偿电路包括第八电容C8;所述第八电容C8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2管脚,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6管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流模音频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R12;所述第十二电阻R12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第6管脚,另一端连接地。
CN201420119514.4U 2014-03-18 2014-03-18 一种电流模音频放大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00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9514.4U CN203800893U (zh) 2014-03-18 2014-03-18 一种电流模音频放大器
PCT/CN2014/075775 WO2015139352A1 (zh) 2014-03-18 2014-04-21 一种电流模音频放大器
US14/915,901 US9614483B2 (en) 2014-03-18 2014-04-21 Current analog audio amplifi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9514.4U CN203800893U (zh) 2014-03-18 2014-03-18 一种电流模音频放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00893U true CN203800893U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83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19514.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00893U (zh) 2014-03-18 2014-03-18 一种电流模音频放大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14483B2 (zh)
CN (1) CN203800893U (zh)
WO (1) WO201513935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5366A (zh) * 2015-11-05 2017-05-17 宁夏琪凯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音频放大设备
CN107968976A (zh) * 2018-01-04 2018-04-27 成都威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失真音频播放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201770859A1 (en) * 2016-11-14 2018-05-28 Tymphany Hk Ltd Class-d power amplifier nested inside low-noise differential op-amp feedback loop
CN109130948B (zh) * 2018-09-12 2024-03-01 深圳市思达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bms双辅源供电系统
CN112185322B (zh) * 2019-07-01 2024-02-02 抚顺革尔电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控制器
TWI778815B (zh) * 2021-09-27 2022-09-21 大陸商常州欣盛半導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動態調整偏壓電流之通道運算放大器電路
CN115765639B (zh) * 2022-12-22 2023-08-1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运算放大器及其输出级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8515A (en) * 1992-12-24 1994-01-11 Uniphase Corporation High bandwidth information channel with optocoupling isolation
CN2593464Y (zh) * 2002-11-29 2003-12-17 刘洪波 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
US20050024143A1 (en) * 2003-07-28 2005-02-03 Electronic Topologies Incorporated Analog electronic device
EP1635239A1 (en) * 2004-09-14 2006-03-15 Dialog Semiconductor GmbH Adaptive biasing concept for current mode voltage regulators
US7362176B2 (en) * 2005-02-18 2008-04-2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High efficiency linear amplifier
CN2785256Y (zh) * 2005-04-30 2006-05-31 王丰硕 电流模高保真功率放大器
CN1750386A (zh) * 2005-04-30 2006-03-22 王丰硕 电流模高保真功率放大器
TWI376585B (en) * 2008-05-06 2012-11-1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Operational amplifiers capable of enhancing slew rate and related method
CN202918248U (zh) * 2012-07-30 2013-05-01 刘洪波 音频放大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5366A (zh) * 2015-11-05 2017-05-17 宁夏琪凯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音频放大设备
CN107968976A (zh) * 2018-01-04 2018-04-27 成都威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失真音频播放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14483B2 (en) 2017-04-04
US20160218684A1 (en) 2016-07-28
WO2015139352A1 (zh) 2015-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00893U (zh) 一种电流模音频放大器
CN102882481B (zh) 用于电容信号源放大器的系统和方法
TWI543640B (zh) 驅動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US9906196B2 (en) Hybrid switched mode amplifier
KR101670477B1 (ko) 클래스 ab 오디오 증폭기 출력단 전압 보호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137635A1 (zh) 一种功率放大器和基于功率放大器的信号放大方法
GB2546576A (en) Hybrid switched mode amplifier
CN103297894A (zh) 耳机功率放大器及工作方法、移动终端设备
CN101350605B (zh) 带有最小增益控制的改进型双极型可变增益放大器
CN102118668B (zh) 扬声器系统和扬声器驱动电路
KR20190086370A (ko) 스테레오 오디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181468A (zh) 一种可变增益音频放大器
CN204334499U (zh) 一种音频放大器电路
CN204993809U (zh) 一种双声道音频放大电路
CN205039780U (zh) 一种带双电源供电的双声道音频放大电路
CN106685366A (zh) 一种节能音频放大设备
CN203206450U (zh) 一种立体声高传真度晶体管推挽扩音机
CN204616083U (zh) 平板扬声器
CN204697017U (zh) 一种对讲机音频放大电路
CN104300926A (zh) 一种用于多媒体电子设备的音频功率放大器
US10707816B2 (en) Amplifier output stage using toroidal transformer
CN219536282U (zh) 一种音响电路
CN203151435U (zh) 一种音频输入控制及功率放大电路
CN116566338B (zh) 一种音频放大电路
CN214591944U (zh) 一种音响的音频限幅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3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Sha Tau Street and Riverside Avenue at the junction of the northwest Tairan Tairan nine road Yunsong building 13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uangs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800 1 Xingye Road, Xin Jie street, Beilun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Wang Fengshu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