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99630U - 一种吉他和弦指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吉他和弦指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99630U
CN203799630U CN201420207702.2U CN201420207702U CN203799630U CN 203799630 U CN203799630 U CN 203799630U CN 201420207702 U CN201420207702 U CN 201420207702U CN 203799630 U CN203799630 U CN 203799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pression bar
chord fingering
branch
spr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077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2077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99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99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996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吉他和弦指法器,包括:壳体;L形键杆,所述L形键杆具有从所述壳体侧面伸出的按键;压杆,所述压杆下端具有压板,所述压板下方根据和弦指法谱设置有分支压杆;旋转臂,所述旋转臂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L形键杆转动连接,中间与压杆连接;回位弹簧;当下压所述按键时,所述旋转臂转动从而下压所述压杆,使所述分支压杆下压琴弦;当松开所述按键时,所述回位弹簧使得所述旋转臂回位。本实用新型使得弹奏者在弹奏和弦时更舒适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吉他和弦指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吉他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吉他和弦指法器。
背景技术
吉他是在世界范围内非常流行的乐器,在弹奏时,经常需要弹奏和弦。但是,如图1所示,吉他和弦指法谱十分复杂,和弦指法谱上的指法从A到G接近三百六十种,经常使用的也有十几种,而且在每一种和弦指法中,需要不同的手指按压不同琴弦上的不同品位,而吉他一般会有十二个品位或者十四个品位,弹奏时需要换把,这给吉他弹奏者,尤其是初学者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频繁按压琴弦,会使手指感到疼痛。
为使吉他弹奏者弹奏和弦时更加方便并且更加舒适,技术人员所采取的改进方案基本为两个方向。
一个方向是采用电气控制方式,例如在申请号为201320460099.4、名称为“吉他和弦指法器及安装此吉他和弦指法器的吉他”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采用电路板控制电磁装置根据和弦指法动作来下压琴弦。这种方案能够实现较多的指法,但成本相对较高。
另一个方向是采用机械式,例如在1991年7月2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91220091.X的名称为“吉他弹唱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装置,根据左手和弦指法谱,通过按键、在套管内滑动的按键柄、定向钢丝、短指键和长指键按压琴弦,实现了将和弦指法转化为按键的目的。但是,在该专利中,套管需要在定向钢丝的径向方向上与其连接,这对于细小的定向钢丝而言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而且,一根长指键需要同时压住多根琴弦,使这些琴弦之间搭接形成了线连接,在右手拨动琴弦的过程中,琴弦之间的振动相互干扰,再加上定向钢丝的共振,严重破坏了弹奏的音乐效果,因此尽管该方案已提出二十余年,但市场上基本无此类产品出售。并且,该专利中所公开的方案采用直压的方式下压按键柄,手指仍然需要较大的下压力,弹奏时间较长时仍然会感到疼痛。作为机械式的改进,在申请号:201220635779.0、申请日:2012-11-27、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吉他指法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发明人利用主控压杆拨动副控压杆的方式来避免共振问题。但是该方案中主控压杆、副控压杆各自具有转轴,手指下压主控压杆的按键的压力是通过二级传动后下压到琴弦,传动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等原因容易造成压力损失,再加上一个主控压杆具有多个分支杆,手指下压按键时仍需较大的力。而且,在一根琴弦的某一品位对应多个和弦时,即多个主控压杆需要能够驱动一个副控压杆时,为相互避免干涉需要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这给布置带来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复杂的吉他和弦指法转化为按键的装置,并且结构简单、操作舒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吉他和弦指法器,包括:壳体;L形键杆,所述L形键杆具有从所述壳体侧面伸出的按键;压杆,所述压杆下端具有压板,所述压板下方根据和弦指法谱设置有分支压杆;旋转臂,所述旋转臂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L形键杆转动连接,中间与压杆连接;回位弹簧;当下压所述按键时,所述旋转臂转动从而下压所述压杆,使所述分支压杆下压琴弦;当松开所述按键时,所述回位弹簧使得所述旋转臂回位。
优选地,所述压杆与所述旋转臂之间通过运动变换机构连接,从而将所述旋转臂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压杆的直线运动。
优选地,上述的吉他和弦指法器还包括撑板,所述撑板上设置有导向套管,所述压杆或所述分支压杆与所述导向套管滑动配合。
优选地,在对应多个和弦的位置处,所述导向套管内具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将所述导向套管分隔为多个腔室,所述多个腔室分别与多个压杆对应该位置的分支压杆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撑板上固定有下压装置,在对应多个和弦的位置处,多个所述分支压杆通过同一个所述下压装置下压琴弦。
优选地,所述下压装置包括压力杆、弹簧盖和弹簧仓,所述弹簧仓内设置有压簧,所述压力杆具有凸缘,所述弹簧仓固定在所述撑板上,所述压力杆的凸缘压在所述压簧上后以所述弹簧盖封闭所述弹簧仓并使所述压力杆的两端从所述弹簧仓伸出,所述压力杆的上端具有压力盖。
优选地,所述压力盖与所述分支压杆相互接触的表面具有麻点。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按键下方的位置具有手指托架。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可开闭壳体,所述回位弹簧安装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旋转臂之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L形的键杆连接旋转臂,并且压杆连接在旋转臂的壳体连接点与L形键杆连接点之间,这首先使得下压按键时能够利用杠杆原理,手指以较小的力下压按键就能获得较大的琴弦下压力,操作更舒适;其次,采用压板能够很好地解决共振问题;再次,L形的键杆使得与各和弦对应的压板、分支压杆能够在竖直的方向上有足够的空间相互避让,同时又保持按键处于壳体的侧面较低位置,不会影响操作方便性。
进一步地,采用运动变换机构将旋转臂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压杆的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能够避免在下压过程中分支压杆产生横向运动造成压弦不准。
进一步地,导向套管能够保证分支压杆下压琴弦的位置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对应多个和弦的位置处,采用具有多个腔室的导向套管来为多个分支压杆提供导向,不仅能够提高下压琴弦位置的准确性,而且能够避免不同的压杆、分支压杆之间产生碰撞或干涉。
进一步地,在对应多个和弦的位置处,多个分支压杆通过同一个下压装置下压琴弦,使得在弹奏不同和弦但需要在同一位置下压琴弦时,下压点为同一个,保证弹奏不同的和弦时不会跑音。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的下压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弹簧仓本身也能够衰减共振。
进一步地,压力盖与分支压杆相互接触的表面上的麻点能够避免在下压过程中两者之间发生相对滑动造成压弦不稳。
进一步地,按键下方的手指托架能够提高握持整个吉他和弦指法器时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盒体的可开闭性及回位弹簧的安装位置提高了装置的维修便捷性。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部分吉他和弦指法谱;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吉他和弦指法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吉他和弦指法器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吉他和弦指法器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吉他和弦指法器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吉他和弦指法器的主视图;
图7是图5中的导向套管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的导向套管的横截面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分支压杆与导向套管的配合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压力杆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下压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下压装置的工作过程主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下压装置的爆炸图。
上图中标记说明:吉他和弦指法器100、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转轴103、第一旋转臂104、第二旋转臂105、第一压杆106、第二压杆107、第一键杆108、第二键杆109、第一按键110、第二按键111、第一压板112、第二压板113、第一分支压杆114、第二分支压杆115、第一回位弹簧116、第二回位弹簧117、手指托架118、导向套管119、撑板120、第三回位弹簧121、凸轮122、上壳体123、下压装置124、分隔壁125、分支压杆126、压力杆127、压力盖128、弹簧盖129、弹簧仓130、压簧131、麻点132、凸缘133、下壳体134、吉他200、琴颈201、品柱202、琴弦203。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2、图3,为了清晰地表明吉他和弦指法器100的内部结构,将壳体进行了省略。在第一立柱102和第二立柱102上,安装有转轴103。第一旋转臂104一端与转轴10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L形的第一键杆108转动连接,在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与第一压杆106连接。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臂104与第一压杆106也是转动连接。第一键杆108的与第一旋转臂104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具有第一按键110,并且从图6中更清晰可见,第一按键110从壳体侧面伸出,在图3、图6中可见,立柱101、102和转轴103均能够被视为上壳体123的一部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想象,第一旋转臂104、第二旋转臂105还能够通过铰链等方式直接与壳体连接,而不借助于立柱101、102。在第一压杆106下端具有第一压板112,第一压板112设置有多个分支压杆114。在第一立柱101与第一旋转臂104之间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116。同样地,第二旋转臂105一端与转轴10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L形的第二键杆109转动连接,在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与第二压杆107连接。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旋转臂105与第二压杆107也是转动连接。第二键杆109的与第二旋转臂105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具有第二按键111,并且第二按键111也从壳体侧面伸出。在第二压杆107下端具有第二压板113,第二压板113设置有多个分支压杆115。在第二立柱102与第二旋转臂105之间设置有第二回位弹簧117。不同的是,第一分支压杆114与第二分支压杆115所下压的琴弦203并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第一按键110、第二按键111分别对应和弦指法谱上的不同和弦,相应地,第一分支压杆114和第二分支压杆115的个数和位置也要根据和弦指法谱进行设置,这样,当下压第一按键110时,第一旋转臂104绕转轴103转动从而下压第一压杆106,使第一分支压杆114下压琴弦203实现一种和弦指法,而当下压第二按键111时,第二旋转臂105绕转轴103转动从而下压第二压杆107,使第二分支压杆115下压琴弦203实现另一种和弦指法。在图2和图3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只实现了两个和弦指法,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地根据需要进行拓展实现多个和弦指法。当松开第一按键110、第二按键111时,第一回位弹簧116和第二回位弹簧117分别驱使第一旋转臂104和第二旋转臂105回位。可见,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旋转臂104、第二旋转臂105的杠杆作用,在第一按键110、第二按键111上施加较小的力,就能够使第一分支压杆114、第二分支压杆115对琴弦203产生较大的下压力,使得弹奏者更加舒适。并且,由于第一键杆108和第二键杆109都是L形,一方面使得第一按键110和第二按键111位于整个吉他和弦指法器100的侧面,比起直压式的按键来说更便于操作;另一方面,这在竖直方向上留下了更大的空间,使得如图6所示需要实现多个和弦指法时,各压板112、113等能够相互错开布置,避免干涉。结合图6可见,在下壳体134上,位于第一按键110和第二按键111下方的位置,具有手指托架118,手指托架118具有上凹的弧度,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这样弹奏者在握持吉他和弦指法器100时,能够感觉更舒适。
参考图4,为了清晰,该图对部分部件进行了省略。与图2和图3所示出的第一个实施例相比,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中,还增加了撑板120,撑板120与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固定连接或者直接与上壳体123固定连接。在撑板120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套管119,第一压杆106与导向套管119滑动配合。在下压第一按键110的过程中,第一压杆106除具有竖直向下的分运动外,还具有横向的分运动,通过导向套管119的作用,能够使得第一压杆106下压第一分支压杆114的运动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确保第一分支压杆114能够压到琴弦203上。在导向套管119内还安装有第三回位弹簧121,驱动第一压杆106上抬,进而驱动第一旋转臂104回位。第一回位弹簧116与第三回位弹簧121既能够同时采用,也能够分别采用。
参考图5,同样地为了清晰,该图对部分部件进行了省略。从图5可见,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压杆106只做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在第一旋转臂104上下压第一压杆106的位置加工出了凸轮形状122,这样在下压第一按键110时,第一旋转臂104旋转,但第一压杆106只在导向套管119内做竖直方向运动,从而保证第一分支压杆114准确压到琴弦203上,从第一分支压杆114接触琴弦203开始直至下压结束第一分支压杆不会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滑动,确保压弦准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想象,在第一旋转臂104与第一压杆106之间还能够通过连杆滑块、曲柄连杆等其它运动变换机构连接,从而将第一旋转臂104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第一压杆106的直线运动。
参考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中,整个壳体包括上壳体123和下壳体134,其中下壳体134与琴颈201固定,并且上壳体123能够翻转打开,暴露出吉他和弦指法器100的内部结构。在此实施例中,采用第一回位弹簧116是具有优势的,这样打开上壳体123就能够对第一回位弹簧116进行维修更换。在图6示出的实施例中,导向套管119是与第一分支压杆114滑动配合,并且在撑板120上固定有下压装置124。
在某些情况下,在一根琴弦203的品柱202之间的一个品位位置需要对应多个和弦,例如在图1中所示的在弹奏Cm、Cm11、Cm7和弦时均需要下压第五琴弦的第三品位位置,这样就需要有多个分支压杆能够对应下压第五琴弦的第三品位位置,有时需要多达五个分支压杆下压同一琴弦的同一品位,这带来了压弦困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导向套管119内具有分隔壁125,从而将导向套管分割为如图8所示的五个腔室,每个腔室分别与一个压杆的一个分支压杆滑动配合。当然,腔室的个数是根据导向套管119所在位置的琴弦203对应多少个和弦指法决定的,例如在图9中对应第五琴弦的第三品位的位置的导向套管119被分隔壁125分隔出三个腔室,每个腔室分别与对应Cm、Cm11、Cm7和弦指法的压杆的下压第五琴弦的第三品位的位置的分支压杆126滑动配合(为了清晰,图9中只示出一个)。这样,这些分支压杆126就被约束同一个导向套管119约束,避免相互干涉且便于布置。同时,在对应第五琴弦的第三品位的位置处,这些分支压杆126通过同一个下压装置124下压琴弦203,这保证了弹奏不同和弦时,对于每根琴弦203的每个品位位置来说,均只有一个下压装置124压弦,保证了音调的准确性,避免了弹奏不同和弦时分支压杆126压在第五琴弦的第三品位不同位置造成跑音。
参考图10,其具体示出了下压装置124中所采用的压力杆127和压力盖128。压力盖128上所示的五个位置分别与图8中的五个腔室相对应,即不同的分支压杆126会压到压力盖128的不同位置。当采用简单的压力杆127和压力盖128作为下压装置124时,压力杆127会产生受力不稳问题,容易发生翻转进而导致在琴弦203上打滑。为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中的下压装置124采用了如图11至图13所示的结构。
从图11至图13可见,下压装置124包括压力杆127、弹簧盖129和弹簧仓130。在弹簧仓130内设置有压簧131。压力杆127具有凸缘133。弹簧仓130固定在撑板120上。按照如图13所示的安装顺序,首先将压力杆127装入弹簧仓130,压力杆127的凸缘133压在压簧131上后,从上端安装弹簧盖129从而封闭弹簧仓130,并且压力杆127的上下两端均保持从弹簧仓130中伸出,最后再在压力杆127的上端安装压力盖128。组装完成后,分支压杆126将下压力传递给压力盖128、压力杆127,最终下压琴弦203,同时压簧131被压缩,分支压杆126上升时压簧131恢复。这样,即使不同的分支压杆126对压力盖128的施力点不同,弹簧仓130和弹簧盖129能够保证压力杆127依然能够保持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而不会发生翻转,保证压弦准确。另外,弹簧仓130本身作为一个蓄能件,能够阻止琴弦的振动向上传递影响其它分支压杆对其它琴弦的下压。
由图12更清晰可见,压力盖128与分支压杆126相互接触的表面具有麻点132,避免分支压杆126下压过程中打滑。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等效替换和变型,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吉他和弦指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L形键杆,所述L形键杆具有从所述壳体侧面伸出的按键;
压杆,所述压杆下端具有压板,所述压板下方根据和弦指法谱设置有分支压杆;
旋转臂,所述旋转臂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L形键杆转动连接,中间与压杆连接;
回位弹簧;
当下压所述按键时,所述旋转臂转动从而下压所述压杆,使所述分支压杆下压琴弦;当松开所述按键时,所述回位弹簧使得所述旋转臂回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吉他和弦指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与所述旋转臂之间通过运动变换机构连接,从而将所述旋转臂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压杆的直线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吉他和弦指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撑板,所述撑板上设置有导向套管,所述压杆或所述分支压杆与所述导向套管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吉他和弦指法器,其特征在于,在对应多个和弦的位置处,所述导向套管内具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将所述导向套管分隔为多个腔室,所述多个腔室分别与多个压杆对应该位置的分支压杆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吉他和弦指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上固定有下压装置,在对应多个和弦的位置处,多个所述分支压杆通过同一个所述下压装置下压琴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吉他和弦指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装置包括压力杆、弹簧盖和弹簧仓,所述弹簧仓内设置有压簧,所述压力杆具有凸缘,所述弹簧仓固定在所述撑板上,所述压力杆的凸缘压在所述压簧上后以所述弹簧盖封闭所述弹簧仓并使所述压力杆的两端从所述弹簧仓伸出,所述压力杆的上端具有压力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吉他和弦指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盖与所述分支压杆相互接触的表面具有麻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吉他和弦指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按键下方的位置具有手指托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吉他和弦指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可开闭壳体,所述回位弹簧安装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旋转臂之间。
CN201420207702.2U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吉他和弦指法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99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7702.2U CN203799630U (zh)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吉他和弦指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7702.2U CN203799630U (zh)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吉他和弦指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99630U true CN203799630U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81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07702.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99630U (zh)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吉他和弦指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996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6225A (zh) * 2014-04-25 2015-10-28 周建峰 一种吉他和弦指法器
WO2016033893A1 (zh) * 2014-09-07 2016-03-10 徐杰 一种模块化自动化弦乐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6225A (zh) * 2014-04-25 2015-10-28 周建峰 一种吉他和弦指法器
CN105006225B (zh) * 2014-04-25 2018-09-25 周建峰 一种吉他和弦指法器
WO2016033893A1 (zh) * 2014-09-07 2016-03-10 徐杰 一种模块化自动化弦乐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99630U (zh) 一种吉他和弦指法器
CN105741826B (zh) 交互式钢琴及交互方法
CN105006225A (zh) 一种吉他和弦指法器
CN206097885U (zh) 一种吉他和弦辅助按压器
CN104144771A (zh) 具有用于张紧订书机组成部分的弹性元件的装置的订书机
CN202473698U (zh) 一种多档位机械调控开关
CN204010483U (zh) 一种多功能教具
CN204166799U (zh) 一种凸轮从动件运动规律测绘仪
CN206819919U (zh) 一种滚轮按键组合机构
CN106373543B (zh) 支撑组件和键盘设备
CN203882594U (zh) 一种弹簧力学变调夹
CN103400571A (zh) 吉他和弦指法器及安装此吉他和弦指法器的吉他
Li et al. Controller design for music playing robot—Applied to the anthropomorphic piano robot
CN203386469U (zh) 吉他和弦指法器及安装此吉他和弦指法器的吉他
CN204288784U (zh) 一种电钢琴的翅式琴键触感仿真装置
CN202711671U (zh) 一种弹簧力学变调夹
CN103028925B (zh) 一种将激光器精准压入四方座中的压合设备
CN205609199U (zh) 一种钢琴教学板
CN202075979U (zh) 一种吉他弹奏辅助装置
CN104485092A (zh) 一种电钢琴的翅式琴键触感仿真装置
CN104992693B (zh) 二胡螺杆微调转调千斤
CN109841198A (zh) 一种智能钢琴的静音系统
CN2715292Y (zh) 智能电子乐器
CN103839536A (zh) 一种吉他指法器
CN103317855B (zh) 一种手持网线打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