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路灯内部LED光源模块仰角可调,模块化设计的路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仰角可调LED路灯,包括有LED光源模组、散热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由前盖、支撑梁、上盖、后下盖、后上盖组成,LED光源模组固定在支撑梁上,LED光源模组散热器安装面和支撑梁之间设置有高度可调的调节结构。
所述高度可调的调节结构为螺丝的螺杆周围套有弹簧,所述弹簧接触并压迫LED光源模组中的散热器安装面。
所述支撑梁内侧的滑槽内安装有所述螺丝的螺帽,所述的螺杆外套有弹簧,散热器安装面位于弹簧和螺母之间。
所述支撑梁内侧的圆槽内安装有圆杆,圆杆端部设置有螺纹,圆杆贯穿前槽柱的通孔,螺母固定在圆杆并压迫通孔外侧。
所述的圆杆嵌于后圆槽柱上的半圆槽内,螺母固定在圆杆上并压迫半圆槽外侧。
所述的支撑梁内侧设置有螺孔槽,螺丝嵌于前槽柱的半圆槽,固定在所述的螺孔槽并压迫半圆槽外侧。
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水平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对于路灯在安装接头处的角度调整,本专利技术能够进行自身光源模组的仰角调节,从而直接实现对路面配光的调整。一方面该结构主要通过螺丝和弹簧来实现,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维护;另一方面不需要增加新的角度调节结构,质量轻盈,成本低廉。
在利用支撑梁和螺杆结构后,可以直接通过调节其长度,来改变LED光源内部模组的数量或形状,从而实现路灯功率或外观的变化,不仅结构简单,灯具整体强度高,而且有较强通用性,有利于灯具开发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在路灯的安装位置调节上,相对于传统的肉眼观察,采用路灯内部的水平仪后,就可以较好实现工人的水平观察,避免倾斜,提高安装效率和精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仰角可调LED路灯,包括有LED光源模组、散热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由前盖、支撑梁、上盖、后下盖、后上盖组成,LED光源模组固定在支撑梁上,LED光源模组散热器安装面和支撑梁之间设置有高度可调的调节结构。所述高度可调的调节结构为螺丝的螺杆周围套有弹簧,所述弹簧接触并压迫LED光源模组中的散热器安装面。所述支撑梁内侧的滑槽内安装有所述螺丝的螺帽,所述的螺杆外套有弹簧,散热器安装面位于弹簧和螺母之间。所述支撑梁内侧的圆槽内安装有圆杆,圆杆端部设置有螺纹,圆杆贯穿前槽柱的通孔,螺母固定在圆杆并压迫通孔外侧。所述的圆杆嵌于后圆槽柱上的半圆槽内,螺母固定在圆杆上并压迫半圆槽外侧。所述的支撑梁内侧设置有螺孔槽,螺丝嵌于前槽柱的半圆槽,固定在所述的螺孔槽并压迫半圆槽外侧。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水平仪。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为一个类似于长方体的形状,从侧面看,其外观主要由前盖1、支撑梁2、后上盖4、后下盖5和LED光源模组6等组成。LED光源模组6位于整个灯具外壳的中心位置,路灯安装在灯杆后,LED光源模组6的发光面朝下,指向路面。由前盖1的下表面、LED光源模组6的发光面、后下盖5的下表面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我们称之为仰角。仰角的大小,在路灯使用过程中,对于灯具的配光曲线及路面照度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本实施例中,LED光源模组6主要由LED光源、PCB板、透镜、散热器等几部分组成,灯具安装有六个LED光源模组6,在模组和模组之间间隔有一定的空隙,一方面便于LED光源模组的仰角调节,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实现模组间及上下空气对流。LED光源模组6的数量,在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可以采用一个独立光源模组,或是一个以上的多光源模组,并可以根据功率进行调节和变换。
LED光源模组6常用组成的方式是:PCB板采用铝基板,LED光源固定在铝基板上,并由铝基板上的电路连接成一个电气整体,再将铝基板固定在散热器表面,透镜固定在LED光源的上方,组成LED光源模组6。或者是:将LED光源焊接在散热器表面,PCB板采用玻璃纤维板并在其上分布电路,LED光源的两端引脚焊接在玻璃纤维板上,LED光源通过玻璃纤维板连接成电气整体,透镜固定固定在LED光源上方,组成LED光源模组6。
LED光源模组6是以LED光源为中心,同时具有散热和光学配光结构的模块,是整个灯具的发光部件。其中LED光源为光源模组6的核心器件,本实施采用单芯片封装的LED光源,均匀分布在安装表面,防止LED光源产生的热量集中聚集。但是在应用中,包括且不限于LED单芯片光源、集成封装光源、COB封装光源等,各种LED芯片封装的光源。
在后下盖5的下方平面上设置有众多的开孔53,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条状分布,长度从中间开始,分别向两边递减,开孔53采用等间距的规则分布。开孔53主要是用于空气上下对流的入口,因此其结构、形状,以及分布方式可以进行变换和调整。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列主要由前盖1、支撑梁2、上盖3、后上盖4、后下盖5、LED光源模组6、圆杆7、螺母8、水平仪9、驱动电源1a、螺丝2a、弹簧3a、螺丝4a、螺母5a、螺母6a等组成。其中,本实施例的路灯外壳由前盖1、支撑梁2、上盖3、后上盖4、后下盖5、圆杆7、螺母8、螺丝4a等部分组成。LED光源模组6固定在支撑梁2上,LED光源模组6散热器安装面61和支撑梁2之间设置有高度可调的调节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高度可调的调节结构为螺丝2a的螺杆2a1周围套有弹簧3a,弹簧3a接触并压迫LED光源模组6中的散热器安装面61。在实际的应用中,高度可调的调节结构可以为带有弹簧、弹片、伸缩杆等弹性部件的结构,用于调节LED光源模组6散热器安装面61和支撑梁2之间的高度。
在路灯外壳的组件中,可分为固定组件和可调整组件两种。其中固定组件主要为前盖1、后上盖4、后下盖5等部件,采用固定模具压铸制造,不会随着路灯功率或LED光源模组6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可调整组件主要为支撑梁2、上盖3和圆杆7等,其长度可以根据LED光源模组6的数量或形状,来进行制作,具有一定的可调整性。上述的路灯外壳组件,能够在路灯功率、LED光源模组6数量或形状变化时,只需要调节可调整组件,就能够满足路灯的外壳变化需要,从而在此外壳平台上实现整个系列路灯的开发和生产,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该结构不仅可以操作组装简单、结构坚固,而且还可以大幅减少灯具的开发费用,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从而降低生产的成本。
在支撑梁2的前端设置有连接件24,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4为类似“Z”字形的结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孔,用螺丝分别连接固定前盖1和支撑梁2。
在上盖3表面制作有众多散热孔31,其形状为条形,采用等间距的规则分布。散热孔31主要是与LED光源模组6之间的间隙相对应对,形成空气上下对流,从而快速实现LED光源模组6的散热。散热孔31的形状,以及分布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换和调整。
螺丝2a的螺杆2a1周围设置有弹簧3a,一般情况下,将弹簧3a安装在螺杆2a1的外围,其中弹簧为圆形,直径大小略大于螺杆2a1的直径。或者是,螺杆2a1内部为中空,弹簧3a放置在螺杆2a1的内部中空处,配以其他的部件,实现伸缩功能,压迫LED光源模组6中的散热器安装面61,并连接固定在支撑梁2上。
弹簧3接触并压迫LED光源模组6中的散热器安装面61,其中在散热器安装面61上设置有对应螺杆2a1大小的开槽或者开孔,其中开槽或开孔大小应等于或稍大于螺杆2a1的直径,使螺杆2a1周围的弹簧3a能够有足够的接触面可以压迫散热器安装面61,将LED光源模组6固定在支撑梁2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梁2内侧的滑槽21内安装有螺丝2a的螺帽2a2,螺杆2a1外套有弹簧3a,散热器安装面61位于弹簧3a和螺母5a之间。滑槽21位于支撑梁2内侧的底部,以便于安装螺丝2a、弹簧3a等部件,并固定LED光源模组6。滑槽21内部为方形的空心结构,其大小等于或略大于螺帽2a2,在满足螺帽2a2滑动的同时,要较好的安装固定螺丝2a的螺帽2a2,保证螺杆2a1的位置保持直立或偏移较小。滑槽21的上方设置有开孔,开孔大小对应螺杆2a1的直径,或略大于螺杆2a1外套弹簧3a时的直径大小。滑槽21开孔的设置,一方面有助于保持螺杆2a1的直立位置,另一方面,对于LED光源模组6的数量或形状变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在螺杆2a1的外围套有弹簧3a,弹簧3a向下的一端位于螺帽2a2的表面,或者是直接位于滑槽21的开孔平面,或者是先在螺杆2a1的外围套上垫片,垫片位于滑槽21的开孔面上,再在螺杆2a1的外围套上弹簧3a,使弹簧向下的一端直接位于垫片上。弹簧3a向上的一端,与LED光源模组6的散热器安装面61直接接触,螺杆2a1穿过散热器安装面61表面的开槽或开孔,并与螺母5a固定。如果开孔或开槽过大,可以先在螺杆2a1外套垫片,放置于弹簧向上的一端,穿过散热器安装面61表面的开槽或开孔后,再用螺母5a固定。通过上述的安装,最终散热器安装面61直接或间接的位于弹簧3a和螺母5a之间,并形成稳定的位置关系。
支撑梁2内侧的圆槽23内安装有圆杆7,圆杆7端部设置有螺纹,圆杆7贯穿前槽柱51的通孔512,螺母6a固定在圆杆7并压迫通孔512外侧。在支撑梁2内侧壁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圆槽23,其长度与整个支撑梁相等,圆槽23可以为封闭式或者开口式的圆形管道,但是形状不局限于圆形,可以对应于圆杆7的形状进行调整,如方形、多边形或椭圆形等。在圆杆7安装在圆槽23内后,可以在圆槽23的外围,用工具进行挤压,使圆杆7能够紧紧固定在圆槽23内,不会发生转动或位移。
在后下盖5上,分别设置有前槽柱51和后槽柱52,两者为下大上小的结构,其位置中心位置处于同一直线,其中前槽柱51位置相对于后槽柱52,更靠近与支撑梁2。在前槽柱51上分别设置有半圆槽511和圆孔512,圆孔512位于半圆槽511的下方,在后槽柱52上设置有半圆槽521,其中半圆槽521的圆心位置与圆孔512的圆心,处于同一位置上。
圆杆7的端部设置有螺纹,贯穿前槽柱51的通孔512,通孔512的直径大小与圆槽23的相同,一般会在圆杆上外套垫片后,用螺母6a固定在圆杆7上,并保持一定的压迫,使螺母6a紧贴通孔512的外侧,防止松动。
圆杆7在贯穿通孔512后,嵌于后圆槽柱52上的半圆槽521内,在圆杆上外套垫片后,螺母8固定在圆杆7上并压迫半圆槽521外侧,从而使圆杆7牢固的连接支撑梁2和后下盖5,形成一个整体。
支撑梁2内侧设置有螺孔槽22,位置在圆槽23的上方,并靠近与支撑梁2的边缘,两者尽量拉大距离,以保证支撑梁2和后下盖5之间连接后的机械强度。在螺孔槽22内部设置有螺纹,螺丝4a嵌于前槽柱51的半圆槽511,在外套上垫片后,固定在螺孔槽22,并尽量压迫半圆槽511的外侧,保证连接强度,防止产生松动。
外壳内设置有水平仪9,一般安装在后下盖5上,尤其是灯杆与路灯接口附近,由于在路灯安装过程中,普遍是卡环的机构进行安装,因此在灯杆与路灯接口附近,也就是卡环周围安装水平仪9,在安装过程中,能够最直接的将水平信息反馈给安装工人。
在后下盖5上,安装有驱动电源1a,具体安装位置与后下盖上的开孔53相对应,从而使路灯底部的空气能够较容易的进入后下盖5的内部,实现驱动电源1a附近空气的对流,加速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