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94716U - 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94716U
CN203794716U CN201420157923.3U CN201420157923U CN203794716U CN 203794716 U CN203794716 U CN 203794716U CN 201420157923 U CN201420157923 U CN 201420157923U CN 203794716 U CN203794716 U CN 203794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ylindrical shell
chamber
treating chamber
wast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579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克伦
王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ikt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IK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IK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IK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579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94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94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9471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废水预处理部(1)、去杂质部(2)、第一过滤部(3)、第二过滤部(4),所述去杂质部(2)包括箱体(21)、筒体(22)、去水面杂质机构(6)、压缩空气输入装置(9),所述去水面杂质机构(6)包括设置于筒体(22)顶部上的电机(61)、括杆(62)、杂质收集槽(63),所述压缩空气输入装置通过管道(5)与筒体(22)内腔底部的进水口(24)上方的内腔相连通,在第一过滤部(3)与收集腔(23)之间的管道(5)上设置有水泵,所述第二过滤部(4)的出水口与外界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安全系数高,有效去除杂质,运行稳定性高,并能对去除杂质的处理水作进一步过滤、杀菌消毒,使排放的处理水完全达到排放的标准,并本处理绿色环保,去除杂质效果好。

Description

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1220486167.X名称为《一种气浮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气浮装置,包括气浮处理罐、撬装框架、试剂制备装置和废水进水管;所述气浮处理罐设在撬装框架的上面,试剂制备装置设在撬装框架的下面;所述气浮处理罐的底部周边上设有与气浮处理罐相通的管道混合器,所述废水进水管和试剂制备装置经过管道混合器与气浮处理罐相通。该气浮装置占地小,整个设备为一体化撬装,运输安装方便,节约占地面积30%。然而,该装置仅有一个稳压器,安全系数较低,不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杂质,缺少预处理结构,对渣浆泵功率和使用环境要求较高,运行稳定性较差,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环保且能有效去除水中杂质的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预处理部、去杂质部、第一过滤部、第二过滤部,在废水预处理部中依次设置有能加入废水处理剂的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所述第一处理腔与第二处理腔通过隔板顶部的缺口相连通,在第一处理腔中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在第二处理腔中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去杂质部包括箱体、筒体、去水面杂质机构、压缩空气输入装置,所述筒体置于箱体中,在位于筒体下部设置有能使筒体中的水流入至箱体中收集腔的道管,所述去水面杂质机构包括设置于筒体顶部上的电机、括杆、杂质收集槽,所述杂质收集槽置于筒体中,杂质收集槽的顶面开口,开口面与筒体上部的水面相平齐,杂质收集槽的出口延伸出筒体外,所述括杆的中部与电机的输入轴相连接,括杆位于电机的下方并能沿水面水平转动,所述筒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处理腔相连通,所述压缩空气输入装置通过管道与筒体内腔底部的进水口上方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收集腔通过管道与内置有第一填料的第一过滤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部通过管道与内置有第二填料的第二过滤部相连通,在第一过滤部与收集腔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水泵,所述第二过滤部的出水口与外界相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废水预处理部包括有壳体,在所述壳体中包括从废水池中进入到壳体中的废水进入腔、所述的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以及第二处理腔出水的流入腔,所述废水进入腔的下部与第一处理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电机与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片,所述第一搅拌电机位于第一处理腔的顶部,第一搅拌杆上端与第一搅拌电机的轮出轴相联动,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下端伸入第一处理腔下部中与第一搅拌片相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搅拌电机与第二搅拌杆、第二搅拌片,所述第二搅拌电机位于第二处理腔的顶部,第二搅拌杆上端与第二搅拌电机的轮出轴相联动,所述第二搅拌杆的下端伸入第二处理腔下部中与第二搅拌片相连接,所述第二处理腔的处理水经流入腔的顶部缺口与流入腔相连通,所述筒体内腔的底部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流入腔的底部出水口相连接。
再改进,所述压缩空气输入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泵、空气压缩塔,所述空气压缩塔通过带第一电磁阀的管道与收集腔相连通,所述空气压缩塔通过带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管道伸入至筒体内腔的进水口上方位置,所述空气压缩泵通过管道与空气压缩塔内腔相连通,在空气压缩塔中设置有压缩水位的感应器,当空气压缩塔水位压缩至设定值时,所述感应器发出信号,将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开启,所述空气压缩塔中水喷入到筒体的内腔中,使压缩空气从筒体内腔的底部释放出而带动水中的杂质向上流,当空气压缩塔中水位低于设置值时,另一感应器发出信号将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关闭。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处理腔中的废水处理剂为絮凝剂,所述第二处理腔中的废水处理剂为助凝剂。
进一步改进,所述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所述助凝剂为聚丙酰烯胺。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填料为水晶。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填料为活性碳。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不用时能将壳体内中的液体排放干净的排空出口,在排空出口处设置有封盖。
作为改进,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不用时能将筒体内中的液体排放干净的另一排空出口,在另一排空出口处设置有封盖,在位于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不用时能将箱体内中的液体排放干净的再一排空出口,在再一排空出口处设置有封盖。
作为改进,所述道管包括盘绕于筒体底部的环形管和L形的折管,所述环形管的进水口位于筒体内腔的底部或下部,所述环形管的出水口与折管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折管的另一端从筒体上部的侧面穿出而伸入至收集腔,所述折管穿出筒体侧面的高度与筒体中的水平面相平齐或略低于水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废水预处理部中依次设置有能加入废水处理剂的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所述第一处理腔与第二处理腔通过隔板顶部的缺口相连通,在第一处理腔中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在第二处理腔中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从而能更好地处理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处理水中的质杂被水处理剂更好的吸收,为下一步处理打下良好基础;去杂质部包括箱体、筒体、去水面杂质机构、压缩空气输入装置,所述筒体置于箱体中,在位于筒体下部设置有能使筒体中的水流入至箱体中收集腔的道管,压缩空气输入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泵、空气压缩塔,所述空气压缩塔通过带第一电磁阀的管道与收集腔相连通,所述空气压缩塔通过带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管道伸入至筒体内腔的进水口上方位置,所述空气压缩泵通过管道与空气压缩塔内腔相连通,在空气压缩塔中设置有压缩水位的感应器,当空气压缩塔水位压缩至设定值时,所述感应器发出信号,将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开启,所述空气压缩塔中水喷入到筒体的内腔中,使压缩空气从筒体内腔的底部释放出而带动水中的杂质向上流,当空气压缩塔中水位低于设置值时,另一感应器发出信号将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关闭。这样使得装置信号反馈迅速,能及时应对液面下降和空气压缩塔压力过大的情况,提高装置的安全系数,确保生产安全,也加强了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对人的操作依赖度大大降低;所述第一过滤部通过管道与内置有第二填料的第二过滤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滤部的出水口与外界相连通,对去除杂质的处理水作进一步过滤、杀菌消毒,使排放的处理水完全达到排放的标准,并且本处理装置环保,去除杂质效果好,所以是一种十分实用的产品,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去除辅助阶梯、箱体和筒体后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去除底部面板后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去除筒体内部部分结构后的立体图;
图6为图5的仰视图;
图7为图1中废水预处理部的立体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图8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10为图8中沿B-B线的剖面图;
图11为图7中去除壳体露出内部主要结构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废水预处理部1、去杂质部2、第一过滤部3、第二过滤部4,在废水预处理部1中依次设置有能加入废水处理剂的第一处理腔11和第二处理腔12,所述第一处理腔11与第二处理腔12通过隔板13顶部的缺口14相连通,在第一处理腔11中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7,在第二处理腔中12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8,所述去杂质部2包括箱体21、筒体22、去水面杂质机构6、压缩空气输入装置9,所述筒体22置于箱体21中,在位于筒体22下部设置有能使筒体22中的水流入至箱体21中收集腔23的道管,所述去水面杂质机构6包括设置于筒体22顶部上的电机61、括杆62、杂质收集槽63,所述杂质收集槽63置于筒体22中,杂质收集槽63的顶面开口,开口面与筒体22上部的水面相平齐,杂质收集槽63的出口延伸出筒体22外,所述括杆62的中部与电机61的输入轴相连接,括杆62位于电机61的下方并能沿水面水平转动,所述筒体22的内腔底部设置有进水口24,所述进水口24通过管道5与第二处理腔12相连通,所述压缩空气输入装置通过管道5与筒体22内腔底部的进水口24上方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收集腔23通过管道5与内置有第一填料的第一过滤部3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部3通过管道5与内置有第二填料的第二过滤部4相连通,在第一过滤部3与收集腔23之间的管道5上设置有水泵,所述第二过滤部4的出水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废水预处理部1包括有壳体15,在所述壳体15中包括从废水池中进入到壳体15中的废水进入腔16、所述的第一处理腔11和第二处理腔12以及第二处理腔12出水的流入腔17,所述废水进入腔16的下部与第一处理腔11相连通,所述第一搅拌装置7包括第一搅拌电机71与第一搅拌杆72、第一搅拌片73,所述第一搅拌电机71位于第一处理腔11的顶部,第一搅拌杆72上端与第一搅拌电机71的轮出轴相联动,所述第一搅拌杆72的下端伸入第一处理腔11下部中与第一搅拌片73相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装置8包括第二搅拌电机81与第二搅拌杆82、第二搅拌片83,所述第二搅拌电机81位于第二处理腔12的顶部,第二搅拌杆82上端与第二搅拌电机81的轮出轴相联动,所述第二搅拌杆82的下端伸入第二处理腔12下部中与第二搅拌片83相连接,所述第二处理腔12的处理水经流入腔17的顶部缺口18与流入腔17相连通,所述筒体22内腔的底部的进水口24通过管道5与流入腔17的底部出水口10相连接。所述压缩空气输入装置9包括空气压缩泵91、空气压缩塔92,所述空气压缩塔92通过带第一电磁阀93的管道5与收集腔23相连通,所述空气压缩塔92通过带第二电磁阀94的另一管道5伸入至筒体22内腔的进水口24上方位置,所述空气压缩泵91通过管道5与空气压缩塔92内腔相连通,在空气压缩塔92顶端设置有当塔内压力过大时能够顶开并漏气的安全阀96,保证塔内压力处于危险值以下。空气压缩塔92侧面上还设置有玻璃液位管97,可让监测人员注意塔内液面变化,提高安全系数。在玻璃液位管97一侧的塔体侧面管道上还设置有压力控制阀98,当压力过大时能及时停止供气,避免意外发生。在空气压缩塔92中设置有压缩水位的感应器95,当空气压缩塔92水位压缩至设定值时,所述感应器95发出信号,将第一电磁阀93关闭,第二电磁阀94开启,所述空气压缩塔92中水喷入到筒体22的内腔中,使压缩空气从筒体22内腔的底部释放出而带动水中的杂质向上流,当空气压缩塔92中水位低于设置值时,另一感应器发出信号将第一电磁阀93开启,第二电磁阀94关闭。所述收集腔中设置有能感测水面高度的液面监测器27。防止液面溢出箱体21.所述第一处理腔11中的废水处理剂为絮凝剂,所述第二处理腔12中的废水处理剂为助凝剂。所述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所述助凝剂为聚丙酰烯胺。所述第一填料为水晶。所述第二填料为活性碳。所述壳体15的底部设置有不用时能将壳体15内中的液体排放干净的排空出口19,在排空出口19处设置有封盖。所述筒体22的底部设置有不用时能将筒体22内中的液体排放干净的另一排空出口25,在另一排空出口25处设置有封盖,在位于箱体21的底部设置有不用时能将箱体内中的液体排放干净的再一排空出口26,在再一排空出口26处设置有封盖。所述道管包括盘绕于筒体底部的环形管51和L形的折管52,所述环形管的进水口位于筒体22内腔的底部或下部,所述环形管51的出水口与折管52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折管52的另一端从筒体22上部的侧面穿出而伸入至收集腔23,所述折管52穿出筒体22侧面的高度与筒体22中的水平面相平齐或略低于水平面。
工作原理:废水从废水预处理部1进入装置,首先通入废水进入腔16,废水进入腔16的底部开口,废水因此从下部流入第一处理腔11,在第一搅拌装置7处理后从隔板13的缺口14进入到第二处理腔体12,隔板13上有类似与废水进入腔16的小腔室,底部也有开口,于是经过一次清理的废水又从底部进入第二处理腔12,并通过第二搅拌装置8的搅拌,从顶部缺口18进入流入腔17,并从流入腔17的底部出水口10离开废水预处理装置。随即,废水沿管道5进入去杂质部2。此时压缩空气输入装置9会根据感应器的液面变化,调整通气。压缩空气输入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泵、空气压缩塔,所述空气压缩塔通过带第一电磁阀的管道与收集腔相连通,所述空气压缩塔通过带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管道伸入至筒体内腔的进水口上方位置,所述空气压缩泵通过管道与空气压缩塔内腔相连通,在空气压缩塔中设置有压缩水位的感应器,当空气压缩塔水位压缩至设定值时,所述感应器发出信号,将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开启,所述空气压缩塔中水喷入到筒体的内腔中,使压缩空气从筒体内腔的底部释放出而带动水中的杂质向上流,当空气压缩塔中水位低于设置值时,另一感应器发出信号将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关闭。当液面较低时,喷入气体,并将同废水一道进入去杂质部2的杂质吹起,浮向筒体22上部,筒体上部设置有括杆62,括杆62由电机61带动,沿水面水平转动,因此杂质被阻挡,并随括杆62转动,最终落入杂质收集槽63,并沿着管道流出至装置外部。处理过后的处理过的水从环形管51底部的小孔53进入收集腔23。进入收集腔23后的处理过的水不断收集,待触发液面监测器27工作,外侧的泵体就将处理过的水,沿管道送入第一过滤部3,第一过滤部中装有水晶,通过后通入第二过滤部4,第二过滤部中装有活性炭。最后从管道5连接到外部,使处理后的水达到达标排放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预处理部(1)、去杂质部(2)、第一过滤部(3)、第二过滤部(4),在废水预处理部(1)中依次设置有能加入废水处理剂的第一处理腔(11)和第二处理腔(12),所述第一处理腔(11)与第二处理腔(12)通过隔板(13)顶部的缺口(14)相连通,在第一处理腔(11)中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7),在第二处理腔中(12)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8),所述去杂质部(2)包括箱体(21)、筒体(22)、去水面杂质机构(6)、压缩空气输入装置(9),所述筒体(22)置于箱体(21)中,在位于筒体(22)下部设置有能使筒体(22)中的水流入至箱体(21)中收集腔(23)的道管,所述去水面杂质机构(6)包括设置于筒体(22)顶部上的电机(61)、括杆(62)、杂质收集槽(63),所述杂质收集槽(63)置于筒体(22)中,杂质收集槽(63)的顶面开口,开口面与筒体(22)上部的水面相平齐,杂质收集槽(63)的出口延伸出筒体(22)外,所述括杆(62)的中部与电机(61)的输入轴相连接,括杆(62)位于电机(61)的下方并能沿水面水平转动,所述筒体(22)的内腔底部设置有进水口(24),所述进水口(24)通过管道(5)与第二处理腔(12)相连通,所述压缩空气输入装置通过管道(5)与筒体(22)内腔底部的进水口(24)上方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收集腔(23)通过管道(5)与内置有第一填料的第一过滤部(3)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部(3)通过管道(5)与内置有第二填料的第二过滤部(4)相连通,在第一过滤部(3)与收集腔(23)之间的管道(5)上设置有水泵,所述第二过滤部(4)的出水口与外界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预处理部(1)包括有壳体(15),在所述壳体(15)中包括从废水池中进入到壳体(15)中的废水进入腔(16)、所述的第一处理腔(11)和第二处理腔(12)以及第二处理腔(12)出水的流入腔(17),所述废水进入腔(16)的下部与第一处理腔(11)相连通,所述第一搅拌装置(7)包括第一搅拌电机(71)与第一搅拌杆(72)、第一搅拌片(73),所述第一搅拌电机(71)位于第一处理腔(11)的顶部,第一搅拌杆(72)上端与第一搅拌电机(71)的轮出轴相联动,所述第一搅拌杆(72)的下端伸入第一处理腔(11)下部中与第一搅拌片(73)相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装置(8)包括第二搅拌电机(81)与第二搅拌杆(82)、第二搅拌片(83),所述第二搅拌电机(81)位于第二处理腔(12)的顶部,第二搅拌杆(82)上端与第二搅拌电机(81)的轮出轴相联动,所述第二搅拌杆(82)的下端伸入第二处理腔(12)下部中与第二搅拌片(83)相连接,所述第二处理腔(12)的处理水经流入腔(17)的顶部缺口(18)与流入腔(17)相连通,所述筒体(22)内腔的底部的进水口(24)通过管道(5)与流入腔(17)的底部出水口(1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输入装置(9)包括空气压缩泵(91)、空气压缩塔(92),所述空气压缩塔(92)通过带第一电磁阀(93)的管道(5)与收集腔(23)相连通,所述空气压缩塔(92)通过带第二电磁阀(94)的另一管道(5)伸入至筒体(22)内腔的进水口(24)上方位置,所述空气压缩泵(91)通过管道(5)与空气压缩塔(92)内腔相连通,在空气压缩塔(92)中设置有压缩水位的感应器(95),当空气压缩塔(92)水位压缩至设定值时,所述感应器(95)发出信号,将第一电磁阀(93)关闭,第二电磁阀(94)开启,所述空气压缩塔(92)中水喷入到筒体(22)的内腔中,使压缩空气从筒体(22)内腔的底部释放出而带动水中的杂质向上流,当空气压缩塔(92)中水位低于设置值时,另一感应器发出信号将第一电磁阀(93)开启,第二电磁阀(94)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腔(11)中的废水处理剂为絮凝剂,所述第二处理腔(12)中的废水处理剂为助凝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所述助凝剂为聚丙酰烯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为水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料为活性碳。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5)的底部设置有不用时能将壳体(15)内中的液体排放干净的排空出口(19),在排空出口(19)处设置有封盖。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2)的底部设置有不用时能将筒体(22)内中的液体排放干净的另一排空出口(25),在另一排空出口(25)处设置有封盖,在位于箱体(21)的底部设置有不用时能将箱体内中的液体排放干净的再一排空出口(26),在再一排空出口(26)处设置有封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道管包括盘绕于筒体底部的环形管(51)和L形的折管(52),所述环形管的进水口位于筒体(22)内腔的底部或下部,所述环形管(51)的出水口与折管(52)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折管(52)的另一端从筒体(22)上部的侧面穿出而伸入至收集腔(23),所述折管(52)穿出筒体(22)侧面的高度与筒体(22)中的水平面相平齐或略低于水平面。
CN201420157923.3U 2014-03-28 2014-03-28 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94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7923.3U CN203794716U (zh) 2014-03-28 2014-03-28 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7923.3U CN203794716U (zh) 2014-03-28 2014-03-28 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94716U true CN203794716U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76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5792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94716U (zh) 2014-03-28 2014-03-28 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947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1099A (zh) * 2014-03-28 2014-07-30 宁波埃克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1099A (zh) * 2014-03-28 2014-07-30 宁波埃克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3951099B (zh) * 2014-03-28 2016-01-13 宁波埃克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70464U (zh) 一种海水淡化设备
CN105879461A (zh) 一种带有多级多粒径循环粉碎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832762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臭氧气浮装置
CN208471781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废水处理机
CN108314238A (zh) 一种智能化的化粪池净化环保设备
CN108675526B (zh) 一种有机污水环保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951099B (zh) 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6880980B (zh) 一种生活污水快速净化装置
CN203794716U (zh) 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5948148A (zh) 一种带有多级多粒径循环粉碎污水处理装置的污水处理方法
CN205528308U (zh) 一种节能高效废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09396935U (zh) 一种密封式溶气气浮机
CN212334669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除油装置
CN107055883A (zh) 一种自来水生产设备
CN210674364U (zh) 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固液分离装置
CN211486722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污泥过滤装置
CN211471076U (zh) 一种纯化水生产机用的多级水过滤装置
CN209221572U (zh) 一种沉淀槽
CN214244023U (zh) 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医院用污水处理装置
CN108101304A (zh) 一种塑料加工用废水处理装置
CN216379903U (zh) 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漂浮垃圾自清洁装置
CN109293102A (zh) 一种废水深度处理用过滤装置
CN217148818U (zh) 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用杂质多层吸附设备
CN20868463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循环过滤沉淀设备
CN211419877U (zh) 一种移动式纯净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8, building 1837, 1558 Jiangnan Road, 315040 hi tech Zone, Zhejiang, Ningbo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AIKT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Zhejiang Chong Building No. 1558 Jiangnan Road 315040 Zhejiang city in Ningbo Province, room 1818

Patentee before: NINGBO AIKT ENERGY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