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85282U - 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85282U CN203785282U CN201420074910.XU CN201420074910U CN203785282U CN 203785282 U CN203785282 U CN 203785282U CN 201420074910 U CN201420074910 U CN 201420074910U CN 203785282 U CN203785282 U CN 2037852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heat
- water
- connects
- so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7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4087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020 moistur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02A30/272—Solar heating or cool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2—Hot 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模块、太阳能热源模块、热泵模块、空调模块、第一水箱、第二水箱;本实用新型制冷剂循环模块内循环的冷媒与太阳能热源模块或/和热泵模块内的水进行传热交换,从而使得太阳能和热泵互为辅助热源,做到全年、全天候供应热水;并且在供应生活热水的同时,还可以将冷/热水传输到空调模块,并通过空调模块内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室内温度达到舒适要求。本实用新型可以多工况运行和控制,使制热量/冷量与建筑热负荷相匹配,使其适应低温环境,达到了更好的节能效果,提高了整机运行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泵领域,尤其涉及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在寻求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在节能建筑中使用太阳能该种方式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热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节能制冷供热技术,长期以来主要应用于建筑物的采暖空调领域。热泵制热可以供应生活热水,且其在节能降耗及环保方面表现良好,其供应生活热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以空气源作为太阳能系统的辅助加热设备,另一种是利用太阳能热水为低温热源或将太阳能集热器作为热泵的蒸发器的太阳能热泵系统。前者的不足之处在于在于:以太阳能直接加热为主空气源热泵为辅,解决太阳能供热的连续性问题,但仍旧无法摆脱环境温度对热泵制热性能的影响,经验表明,热泵制热量与能效比都会随着蒸发(环境)温度的降低而下降。热水使用的规律是,环境温度降低,自来水温度降低,冬季热水使用量往往会比春秋季多使用1/4以上。如果制热量无法满足提供生活热水的制热的需求,就难免出现“水温上不去”、“冬天没法用”、“省电不省钱”这样恶劣的后果;而后者的不足之处在于在于:完全以太阳能作为热泵热源,并且热泵供热能力受太阳能集热器热量的限制,规模一般比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改善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制热运行的性能,扩大它的使用区域,提出一种适合于低温环境中工作的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本实用新型以节能降耗为特色,将自然界可再生资源利资源有效利用,以解决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能源压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模块、太阳能热源模块、热泵模块、空调模块、第一水箱、第二水箱;
所述制冷剂循环模块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制冷膨胀阀、制热膨胀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及其相关连接管道;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三换热器连接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制冷膨胀阀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制热膨胀阀的输入端,所述制冷膨胀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出端,所述制热膨胀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
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第一换热盘管、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第一水泵及其相关连接管道;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一端,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水泵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换热盘管连接于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二端之间,且所述第一换热盘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箱内;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三端及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三端均连接所述第二水箱;
所述热泵模块包括:第二换热盘管、第三换热盘管、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盘管的第一端,并通过所述第五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三换热盘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水泵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盘管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三换热盘管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二换热盘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箱内,所述第三换热盘管设置于所述第二水箱内;
所述空调模块包括:第三水泵、风机盘管、第八电磁阀、第九电磁阀;所述第三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输出端,所述风机盘管连接于所述第三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输入端之间,所述风机盘管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八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二端;所述风机盘管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九电磁阀连接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还包括第一电磁阀,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所述热泵模块还包括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所述第二水泵通过所述第六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盘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七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三换热盘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及所述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二水泵。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还包括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并用于控制其转动的光感应器。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水泵之间,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还包括第十电磁阀;所述第十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所述第十电磁阀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箱及所述第二水箱均设有用于补水的浮球阀,所述浮球阀的输入端连接系统补水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箱及所述第二水箱均设有电加热器。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二端还连接有泄水阀;所述第二水箱还设有止回阀。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为低倍聚焦型太阳能集热器。
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模块、太阳能热源模块、热泵模块、空调模块、第一水箱、第二水箱,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冷剂循环模块内循环的冷媒与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或/和所述热泵模块内的水进行传热交换,从而使得太阳能和热泵互为辅助热源,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的同时,保证阴雨天气及冬季环境温度较低太阳能资源不足时的热水供应,做到全年、全天候供应热水;并且在供应生活热水的同时,还可以将冷/热水传输到所述空调模块,并通过所述空调模块内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室内温度达到舒适要求。本实用新型可以多工况运行和控制,使制热量/冷量与建筑热负荷相匹配,使其适应低温环境,达到了更好的节能效果,提高了整机运行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第一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第二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示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第三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所示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第四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所示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第五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模块100、太阳能热源模块200、热泵模块300、空调模块400、第一水箱500、第二水箱600:
所述制冷剂循环模块100包括:压缩机101、四通阀102、第一换热器103、第二换热器104、第三换热器105、第一三通阀106、第二三通阀107、制冷膨胀阀108、制热膨胀阀109、第一单向阀110、第二单向阀111及其相关连接管道;所述压缩机10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四通阀102的第一端,所述四通阀10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03的第一端,所述四通阀102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一端,所述四通阀102的第四端连接所述压缩机101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换热器104连接于所述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107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三换热器105连接于所述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107的第三端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器10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制冷膨胀阀108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二单向阀111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单向阀1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制热膨胀阀109的输入端,所述制冷膨胀阀10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110的输出端,所述制热膨胀阀109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110的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107的第一端;
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200包括:太阳能集热器201、第一换热盘管202、第三三通阀203、第四三通阀204、第一水泵206及其相关连接管道;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203的第一端,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0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06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水泵206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三通阀204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换热盘管202连接于所述第三三通阀20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三通阀204的第二端之间,且所述第一换热盘管202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箱500内;所述第四三通阀204的第三端及所述第三三通阀203的第三端均连接所述第二水箱600;作为优选,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所述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200还包括第一电磁阀205,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0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205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06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205控制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200的开启及关闭。
参照图1,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热泵模块300包括:第二换热盘管301、第三换热盘管302、第四电磁阀305、第五电磁阀306、第二水泵309;所述第二换热器104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电磁阀305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盘管301的第一端,并通过所述第五电磁阀306连接所述第三换热盘管30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换热器104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水泵309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盘管301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三换热盘管302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二换热盘管301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箱500内,所述第三换热盘管302设置于所述第二水箱600内。
如图2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热泵模块300还包括第六电磁阀307或/和第七电磁阀308,所述第二水泵309通过所述第六电磁阀307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盘管30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七电磁阀308连接所述第三换热盘管302的第二端;并利用所述第六电磁阀307或/和所述第七电磁阀308来控制所述第二换热盘管301和所述第三换热盘管302之间的断开或连接,避免所述第二换热盘管301和所述第三换热盘管302之间产生相互干扰。作为优选,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热泵模块300还包括第二电磁阀303或/和第三电磁阀304,所述第二换热器104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303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305及所述第五电磁阀306;所述第二换热器104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电磁阀304连接所述第二水泵309;并利用所述第二电磁阀303或/和第三电磁阀304控制所述热泵模块300的开启及关闭。
所述空调模块400包括:第三水泵401、风机盘管402、第八电磁阀403、第九电磁阀404;所述第三水泵40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03的输出端,所述风机盘管402连接于所述第三水泵40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03的输入端之间,所述风机盘管40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八电磁阀403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203的第二端;所述风机盘管402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九电磁阀404连接所述第四三通阀204的第二端。
本实施例所述制冷剂循环模块100内循环的冷媒与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200或/和所述热泵模块300内的水进行传热交换,从而使得太阳能和热泵互为辅助热源,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的同时,保证阴雨天气及冬季环境温度较低太阳能资源不足时的热水供应,做到全年、全天候供应热水;并且在供应生活热水的同时,还可以将冷/热水传输到所述空调模块400,并通过所述空调模块400内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室内温度达到舒适要求。本实用新型可以多工况运行和控制,使制热量/冷量与建筑热负荷相匹配,使其适应低温环境,达到了更好的节能效果,提高了整机运行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将热泵模块300和太阳能热源模块200结合,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说明所述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模式:
一、热泵制冷+热泵热水
如图3所示,图3为图1中所示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第一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当环境温度高时,空调模块400开启制冷模式,制冷剂循环模块100及热泵模块300运行,实现空调制冷的同时提供生活热水;此时,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第二三通阀107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四通阀102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第二端与第四端连通;其具体运行过程如下:
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自压缩机101的输出端输出,并经过第一三通阀106之后,在第二换热器104进行放热;此时,第二水泵309和第四电磁阀305开启,使得第一水箱500中的水流开始循环流动,并在第二换热器104中吸热后,通过第二换热盘管301将第一水箱500中的水加热;制冷剂在第二换热器104中放热后变为高压液体制冷剂,先后经第二三通阀107、第一单向阀110之后进入制冷膨胀阀108中进行节流降压,将制冷剂变为低温低压液体后,该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103中吸热,此时,第三水泵401开启,使得空调模块400中的水流开始循环流动,并在第一换热器103中被冷却后,冷却水通过风机盘管402在空调末端进行换热,在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后,降低室内温度,达到制冷的效果;而在第一换热器103中吸热的制冷剂蒸发为过热气体经过四通阀102换向回到压缩机101的输入端,压缩机101再将低压气体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再到第二换热器104中进行放热;如此循环。
二、空气源制热+太阳能热水
如图4所示,图4为图1中所示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第二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当环境温度低时,空调模块400开启制热模式,制冷剂循环模块100及太阳能热源模块200运行,实现空调制热的同时提供生活热水;此时,四通阀10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第三端与第四端连通;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第二三通阀107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其具体运行过程如下:
第一水泵206开启,第三三通阀203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第四三通阀204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使得太阳能热源模块200中的水流开始循环流动,此时,通过太阳能集热器201吸收热量提高循环流动的水的温度,加热第二水箱600中的水;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自压缩机101的输出端输出,经四通阀102之后,进入第一换热器103中进行放热,此时,第三水泵401开启,使得空调模块400中的水流开始循环流动,并在第一换热器103中吸热升温后,加热后的水通过风机盘管402在空调末端进行换热,在放出热量至室内空气中后,提高了室内温度,达到制热的效果;同时,在第一换热器103中放热后的气体制冷剂变为高压液体后,经第二单向阀111后进入制热膨胀阀109节流降压,将制冷剂变为低温低压液体,并经过第二三通阀107后进入到第三换热器106中换热并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后,制冷剂蒸发变为过热气体,在经过第一三通阀106和四通阀102之后回到压缩机的输入端,压缩机101再将低压气体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再到第一换热器103中进行放热;如此循环。
三、太阳能与热泵制热+太阳能热水
如图5所示,图5为图1中所示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第三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当环境温度低时,空调模块400开启制热模式,制冷剂循环模块100、太阳能热源模块200及热泵模块300运行,实现空调制热的同时提供生活热水;此时,四通阀10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第三端与第四端连通;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第二三通阀107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其具体运行过程如下:
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自压缩机101的输出端输出,经四通阀102之后,进入第一换热器103中进行放热,此时,第三水泵401开启,使得空调模块400中的水流开始循环流动,并在第一换热器103中吸热升温后,加热后的水通过风机盘管402在空调末端进行换热,在放出热量至室内空气中后,提高了室内温度,达到制热的效果;同时,在第一换热器103中放热后的气体制冷剂变为高压液体后,经第二单向阀111后进入制热膨胀阀109节流降压,将制冷剂变为低温低压液体,并经过第二三通阀107后进入到第二换热器104中进行吸热;此时,第一水泵206开启,第三三通阀203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第四三通阀204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使得太阳能热源模块200中的水流开始循环流动,并通过太阳能集热器201吸收热量提高循环流动的水的温度,加热后的水流入第二水箱600中,将第二水箱600中的水加热;同时,第二水泵309及第五电磁阀306开启,使得第二水箱600中的水流开始循环流动,进入第三换热盘管302中,并通过第三换热盘管302与第二水箱600中已经被太阳能集热器201加热的水换热(吸热),之后被第二水泵309带动进入第二换热器104中放热,第二水箱600中的水流起到了传递热量的作用;同时,在第二换热器104中吸热后的制冷剂蒸发变为过热气体,在经过第一三通阀106和四通阀102之后回到压缩机的输入端,压缩机101再将低压气体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再到第一换热器103中进行放热;如此循环。
四、太阳能制热+太阳能热水
如图6所示,图6为图1中所示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第四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当环境温度低时,空调模块400开启制热模式,太阳能热源模块200运行,实现空调制热的同时提供生活热水;其具体运行过程如下:
第一水泵206、第八电磁阀403、第九电磁阀404开启,第三三通阀203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第四三通阀204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使得太阳能热源模块200中的水流开始循环流动,此时,通过太阳能集热器201吸收热量提高循环流动的水的温度,通过第一换热盘管202加热第一水箱500中的水;且太阳能热源模块200中的水流在第一水泵206的作用下还通过第九电磁阀404进入风机盘管402中,使得太阳能热源模块200中被加热后的水通过风机盘管402在空调末端进行换热,在放出热量至室内空气中后,提高了室内温度,达到制热的效果;此后,风机盘管402中放热后的水流又通过第八电磁阀403回流入太阳能热源模块200中,如此循环。
五、空气源制暖+空气源热水
如图7所示,图7为图1中所示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第五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当环境温度低且为阴雨天气时,空调模块400开启制热模式,制冷剂循环模块100运行,实现空调制热的同时提供生活热水;此时,四通阀10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第三端与第四端连通;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第二三通阀107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其具体运行过程如下:
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自压缩机101的输出端输出,经四通阀102之后,进入第一换热器103中进行放热,此时,第三水泵401、第八电磁阀403、第九电磁阀404开启,使得空调模块400中的水流开始循环流动,并在第一换热器103中吸热升温后,加热后的水通过风机盘管402在空调末端进行换热,在放出热量至室内空气中后,提高了室内温度,达到制热的效果;同时,第三水泵401开启后,自第一换热器103中吸热升温的水流进入第一换热盘管202中,并通过第一换热盘管202将第一水箱500中的水加热;同时,在第一换热器103中放热后的气体制冷剂变为高压液体后,经第二单向阀111后进入制热膨胀阀109节流降压,将制冷剂变为低温低压液体,并经过第二三通阀107后进入到第三换热器105中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同时,在第三换热器105中吸热后的制冷剂蒸发变为过热气体,在经过第一三通阀106和四通阀102之后回到压缩机的输入端,压缩机101再将低压气体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再到第一换热器103中进行放热;如此循环。
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200还包括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01并用于控制其转动的光感应器207;太阳能集热器201通过光感应器207控制其转动,使太阳能集热器201正对太阳,最大化的吸收太阳能的热量。
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200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208、第二温度传感器209、第三温度传感器210、第四温度传感器211;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08设置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0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水泵206之间,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9设置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0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三通阀203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210设置于所述第三三通阀203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水箱600之间,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211设置于所述第四三通阀204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水箱600之间。通过上述温度传感器,可以获知在不同模式下开启太阳能热源模块200并运行太阳能集热器201时的加热温度及当前温度,同时可以根据其加热温度及当前温度判断当前应当启用上述何种运行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200还包括第十电磁阀212;所述第十电磁阀2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01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水泵206的输入端,所述第十电磁阀21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01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三三通阀304的第一端。用于在不需要使用太阳能集热器201时,将其打开以形成短路,使得第二水箱600内的水不能流入太阳能集热器201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箱500及所述第二水箱600均设有用于补水的浮球阀501,所述浮球阀501的输入端连接系统补水端。当检测到水箱中水位过低时,可以进行自动补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箱500及所述第二水箱600均设有电加热器502,用于在需要时,使用电流加热第一水箱500及第二水箱600中的水。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01的第二端还连接有泄水阀213,用于水压过大时自动进行排水,减轻管路压力。所述第二水箱600还设有止回阀601,防止水流倒流。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101为变频压缩机。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01为低倍聚焦型太阳能集热器201。
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冷剂循环模块内循环的冷媒与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或/和所述热泵模块内的水进行传热交换,从而使得太阳能和热泵互为辅助热源,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的同时,保证阴雨天气及冬季环境温度较低太阳能资源不足时的热水供应,使其适应环境温度范围广,可在-25℃~35℃下实现制冷、制热、提供生活热水的功能;做到全年、全天候供应热水;并且在供应生活热水的同时,还可以将冷/热水传输到所述空调模块,并通过所述空调模块内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室内温度达到舒适要求。本实用新型可以多工况运行和控制,使制热量/冷量与建筑热负荷相匹配,使其适应低温环境,达到了更好的节能效果,提高了整机运行的效率,其综合能效比高达到6.5以上,冷热联供综合制热水效率达到7.5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其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剂循环模块、太阳能热源模块、热泵模块、空调模块、第一水箱、第二水箱;
所述制冷剂循环模块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制冷膨胀阀、制热膨胀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及其相关连接管道;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三换热器连接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制冷膨胀阀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制热膨胀阀的输入端,所述制冷膨胀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出端,所述制热膨胀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
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第一换热盘管、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第一水泵及其相关连接管道;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一端,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水泵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换热盘管连接于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二端之间,且所述第一换热盘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箱内;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三端及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三端均连接所述第二水箱;
所述热泵模块包括:第二换热盘管、第三换热盘管、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盘管的第一端,并通过所述第五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三换热盘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水泵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盘管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三换热盘管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二换热盘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箱内,所述第三换热盘管设置于所述第二水箱内;
所述空调模块包括:第三水泵、风机盘管、第八电磁阀、第九电磁阀;所述第三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输出端,所述风机盘管连接于所述第三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输入端之间,所述风机盘管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八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二端;所述风机盘管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九电磁阀连接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二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还包括第一电磁阀,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所述热泵模块还包括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所述第二水泵通过所述第六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盘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七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三换热盘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及所述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二水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还包括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并用于控制其转动的光感应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水泵之间,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热源模块还包括第十电磁阀;所述第十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所述第十电磁阀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一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及所述第二水箱均设有用于补水的浮球阀,所述浮球阀的输入端连接系统补水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及所述第二水箱均设有电加热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二端还连接有泄水阀;所述第二水箱还设有止回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为低倍聚焦型太阳能集热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74910.XU CN203785282U (zh) | 2014-02-20 | 2014-02-20 | 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74910.XU CN203785282U (zh) | 2014-02-20 | 2014-02-20 | 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85282U true CN203785282U (zh) | 2014-08-20 |
Family
ID=51321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74910.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85282U (zh) | 2014-02-20 | 2014-02-20 | 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85282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33480A (zh) * | 2015-11-30 | 2016-02-17 | 佛山欧思丹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能源复合供暖系统 |
CN109520052A (zh) * | 2018-11-21 | 2019-03-2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适合于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可再生能源热泵系统 |
CN110107994A (zh) * | 2019-05-08 | 2019-08-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设定温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
CN110285572A (zh) * | 2019-06-11 | 2019-09-27 | 东南大学 | 一种补气增焓双源热泵热水器系统 |
-
2014
- 2014-02-20 CN CN201420074910.XU patent/CN20378528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33480A (zh) * | 2015-11-30 | 2016-02-17 | 佛山欧思丹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能源复合供暖系统 |
CN105333480B (zh) * | 2015-11-30 | 2020-01-21 | 佛山欧思丹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能源复合供暖系统 |
CN109520052A (zh) * | 2018-11-21 | 2019-03-2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适合于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可再生能源热泵系统 |
CN110107994A (zh) * | 2019-05-08 | 2019-08-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设定温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
CN110285572A (zh) * | 2019-06-11 | 2019-09-27 | 东南大学 | 一种补气增焓双源热泵热水器系统 |
CN110285572B (zh) * | 2019-06-11 | 2021-07-02 | 东南大学 | 一种补气增焓双源热泵热水器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83042B (zh) | 一种太阳能室内冷热一体化系统 | |
CN203349573U (zh) | 一种联合热泵及太阳能热水暖通系统 | |
CN105222404B (zh) | 一种利用太阳能-空气能热泵系统 | |
CN107388620A (zh) | 一种复合型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 | |
CN101571330B (zh) | 一种无霜型多功能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 | |
CN103292513A (zh) | 太阳能驱动单双效耦合型溴化锂制冷机 | |
CN102116539A (zh) | 一种多热源驱动的吸收压缩复合式热泵系统 | |
CN111156590B (zh) | 兼备制冷、供热及热水供应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 | |
CN203586629U (zh) | 一种多换热器切换的空气源热泵空调机组 | |
CN105180508A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热电冷联供系统 | |
CN105276833A (zh) | 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和热泵制热制冷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6016825A (zh) |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热源三联供系统 | |
CN105258377A (zh) | 基于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三联供装置 | |
CN203785282U (zh) | 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 | |
CN105258383A (zh) | 一种充分利用光热的可靠冷热源系统 | |
CN202209814U (zh) | 太阳能辅热地源空调热水一体机 | |
CN106839217B (zh) | 脱电独立运行复合式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1176992U (zh) | 一种空气能地源热泵补热采暖系统 | |
CN101566408B (zh) | 一种间膨式多功能太阳能辅助空调系统 | |
CN109099614B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 | |
CN101266074A (zh) | 高效节能环保型热泵空调热水器 | |
CN206929902U (zh) | 一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三联供系统 | |
CN204285677U (zh) | 热回收系统 | |
CN102620476A (zh) | 太阳能辅助空气源跨临界二氧化碳多功能热泵系统 | |
CN202350381U (zh) | 一种空调热水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