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74193U - 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74193U CN203774193U CN201420153059.XU CN201420153059U CN203774193U CN 203774193 U CN203774193 U CN 203774193U CN 201420153059 U CN201420153059 U CN 201420153059U CN 203774193 U CN203774193 U CN 2037741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or
- voltage
- auxiliary contact
- capacitor
-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2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40000001973 Ficus microcarp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Keying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其由传统交流接触器和节电电路两部份组成,所述传统交流接触器由动铁芯、静铁芯、励磁线圏、复位弹簧、动断触点、动合触点组成;所述的节电电路是一个设有N1、N2、P1、P2四个端口的四端口网络,端口N1、N2为其两个输入端口,P1、P2为其两个输出端口;所述的输入端口N1既与AC电压的S1端相连接也与动断辅助触头K的11端相连接;所述的输出端口P1既与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12端相连接也与交流接触器的励磁线圈L的A1端相连接;所述的输入端口N2与AC电压的S2端相连接,所述的输出端口P2与所述的励磁线圈L的A2端相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使传统交流接触器节约电能的“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交流接触器(Alternating Current Contactor)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低压电器,截止2012年,我国在线运行的交流接触器多达10亿只,而且以每年新增8000万只的速度递增。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铁带动动触点(动合触点)与静触点(动断触点)闭合或分离,达到接通或切断电路的目的,适用于起动或控制三相感应电动机和其它用电设备。
图1为传统的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图。这种传统的交流接触器主要由动铁芯、静铁芯、励磁线圏、复位弹簧、动断触点、动合触点组成。当励磁线圏接通AC220V、AC110V或AC380V电压(以下通称AC220V、AC110V或AC380V为AC电压或励磁电源)时,动铁芯受励磁线圏产生的磁力的作用而与静铁芯闭合,与动铁芯联动的动合触点也随之闭合,外电路便通过此动合触点而接通;当励磁线圏上的AC电压断开时,动铁芯失磁并受复位弹簧的作用而与静铁芯分离,动合触点复位断开,外电路便随之被切断。在交流接触器中,这种“与动铁芯联动的触点”共有四组,其中三组用于接通或切断“三相电”的主触点,另一组为“动断”或“动合”的“辅助触点”——用于系统的控制。
综上所述,这种传统的交流接触器的工作过程可分为“吸合”、“吸持”、“复位”三个阶段:
1、吸合:励磁线圏与AC电压接通,动、静铁芯吸合。在此阶段,为克服动铁芯的惯性和复位弹簧的弹力,励磁电源必须提供较大的功率(以下称此功率为“吸合功率”),动、静铁芯才能互相吸合,并且,“吸合功率”越大,吸合越干脆越快速;
2、吸持:励磁线圏继续与AC电压接通,动、静铁芯继续保持吸合的状态。在此阶段,励磁电源只须提供较小的功率(以下称此功率为“吸持功率”),动、静铁芯就能继续吸合。若在此阶段,励磁电源提供过大的吸持功率,将造成电能浪费并导致交流接触器不应有的发热升温;
3、复位:励磁线圏断开AC电压,动、静铁芯“复位”分离。
交流接触器的用途千差万别,结构也千差万别,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均与图1相同。
传统的交流接触器由于吸合与吸持阶段励磁线圏中均通以相同的AC电压,因此存在以下的严重缺点:
1、无谓的耗电:前已述,在吸合和吸持阶段,传统的交流接触器的励磁线圏中均通以“相同的”AC电压,使吸持功率过大,造成了无谓的电能损耗;
2、发热:无谓的电能损耗所产生的恶果是“升温发热”,严重时,甚至会烧毁传统的交流接触器的励磁线圏;
针对传统的交流接触器存在的严重缺点,电子、电器行业内的技术人员研究、设计了多种用于改善传统的交流接触器性能的“节电线路”、“节电器”、“节能交流接触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7216246.1的“高效节能交流接触器”、申请号为94202133.9的“节能交流接触器装置”、申请号为201010144412.4的“一种节能交流接触器”公开了专利申请人各自的研究成果;杭州、常州、珠海等地的院校或厂商也有用于改善传统交流接触器性能的“节电器”问世。
上述的现有技术的确为改善传统交流接触器的性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普遍存在以下的缺陷:
1、结构复杂,难以实施;
2、所用的电子器件太多,电子线路太复杂;采用单片机控制的“交流接触器节电器”则易受交流接触器本身或电机等电器的电磁干扰而导致内部程序执行错误、产生“飞跳”误控—此误控在某些场合会酿成大祸!
3、实施生产的产品售价太高,例如广东省珠海市某有限公司生产的QXJB型交流接触器节电器的售价高达1500元/台!小型的交流接触器的售价才二十多元,中型的交流接触器的售价也只有近百元,如此昂贵的“QXJB型交流接触器节电器”将使用户寥寥。
4、由于电子线路复杂,所用的电子器件多,因此,交流接触器的节电控制部份难以与交流接触器集成为一体,所述的节电控制部份须另设一个盒子,造成用户安装不便、接线麻烦。
5、由于电子线路复杂,所用的电子器件多,因此,交流接触器的节电控制部份自身的电耗(AC—DC转换损耗、IC电耗、执行器电耗等)将增大,有的甚至大到与小型接触器的吸持功率相比拟的地步。
正是由于现有技术存在以上缺陷,所以出现了以下的情况:“目前我国节电型交流接触器已经有一定的市场,但还不够普及,传统型交流接触器目前在用户使用上占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节电型接触器价格较贵,用户在一次性投入上还不能接受,有待于国家在节能型接触器的推广上加大政策力度,促进节能型接触器的广泛应用”。(参考文献1:钱金川等.交流接触器节能技术综述.中国电子商情.2011年第4期)
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要迖到的目标是:秉着“至精必须至简,唯有简单实用才能长久流传”的宗旨,“应用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设计一种电子线路尽量简单的、所用器件尽量少的、价格尽量廉的、性能超过现有技术的“至精至简”的“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
发明内容
一种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其由传统交流接触器和节电电路两部份组成,所述传统交流接触器由动铁芯、静铁芯、励磁线圏、复位弹簧、动断触点、动合触点组成;
所述的节电电路是一个设有N1、N2、P1、P2四个端口的四端口网络,端口N1、N2为其两个输入端口,P1、P2为其两个输出端口;所述的输入端口N1既与AC电压的S1端相连接也与动断辅助触头K的11端相连接;所述的输出端口P1既与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12端相连接也与交流接触器的励磁线圈L的A1端相连接;所述的输入端口N2与AC电压的S2端相连接,所述的输出端口P2与所述的励磁线圈L的A2端相连接;其中,
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第一电容C1相并联后一端与所述的N1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P1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的P1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P2端连接;所述的P2端与所述的N2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由背靠背的第一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和第二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气体放电管(gaseousdischarge tube)GDT、半导体放电管(thyristor surge suppressors)TSS、静电抑止器(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压敏电阻器VDR、背靠背的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稳压二极管代替。
所述的AC电压的S1端、S2端可以互易连接。
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11端、12端可以互易连接。
所述的“励磁线圈L”的A1端、A2端也可以互易连接。
应用本发明,可以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1、价廉:本发明中用于改进传统交流接触器性能的至精至简的“节电电路”,仅有三个电子器件(或四个电子器件),总成本小于0.5元人民币。仅花几角钱,就可使传统交流接触器提升为优良性能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解决了参考文献1所揭示的问题:“目前我国节电型交流接触器已经有一定的市场,但还不够普及,传统型交流接触器目前在用户使用上占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节电型接触器价格较贵,用户在一次性投入上还不能接受,有待于国家在节能型接触器的推广上加大政策力度,促进节能型接触器的广泛应用”,为节电型交流接触器大面积推广创造了条件;
2、物美:上述三个电子器件(或四个电子器件)的体积均纤小,可将它们集成到传统交流接触器的内部,制造成一体化的、外观悦目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这一点,现有技术均望尘莫及、难以做到;
3、可靠:电子产品的可靠性与所用的电子器件的数量成反比,价格与所用的电子器件的数量成正比。所用的电子器件越多,电子线路越复杂,就意味着可靠性越低、价格越高。本发明仅用三个电子器件(或四个电子器件),而且都是强电用的不怕电磁干扰的功率型器件,因此,不但成本低,而且可靠性极高;
4、AC电压的作用范围宽,对励磁电源为AC220V的本发明,AC电压下降至176V时,仍能可靠吸合与吸持;
5、节电:实测结果也表明,本发明具有较高的节电效率。
为了实测本发明的节电效率,便制作了样机(仅需数个电子器件,样机很容易做),用“EPM8200多功能电参数测量仪”分别测量以下两种交流接触器的指标:
(1)、未加本发明之“节电电路”的CJX2-1201型传统交流接触器(以下简称传统件);
(2)、按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所述的CJX2-1201型传统交流接触器加设“节电电路”后改造而成的新型的“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以下简称新型件)。
结果如下:
视在功率 有功功率 输入电流 功率因素 视在功率节电率 有功功率节电率
传统件: 9.03va 2.6w 0.040A 0.288 —— ——
新型件: 2.20va 0.9w 0.010A 0.409 76% 65%
以上实测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有功功率节电率”达65%,“视在功率节电率”达76%。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交流接触器的原理图;
图2为实施例a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实施例b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实施例c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实施例d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实施例e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实施例f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实施例g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实施例h的电路原理图:
图10为实施例i的电路原理图:
图11为实施例a的工作过程图:
图12为实施例a在t=t1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13为实施例a在t=t2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14为实施例a在t=t3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15为实施例a在t=t4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16为实施例a在t=t6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17为实施例a在t=t7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18为实施例a在t=t8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19为实施例a在t=t10时的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之实施例a的电路原理图。图2中:L为传统交流接触器中的励磁线圈,A1、A2为其之两个连接端;K为传统交流接触器之“动断辅助触头”,11、12为其之两个连接端;虚线方框100表示本发明的节电电路,其为具有两个输入端即N1与N2端、两个输出端即P1与P2端的四端口网络;输入端口N1、N2分别与AC电压的S1、S2端连接,输出端口P1、P2分别与所述的励磁线圈L的A1、A2端连接;
所述的AC电压的S1端、S2端可以互易连接。
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11端、12端可以互易连接。
所述的“励磁线圈L”的A1端、A2端也可以互易连接。
所述的四端口的节电电路100由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组成,其之电路结构及与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第一电容C1相并联后一端与所述的N1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P1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的P1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P2端连接;所述的P2端与所述的N2端相连接;
所述的节电电路100与传统交流接触器按所述的方式相组合,即可组成新型的“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
结合图2、图11:从S1、S2端输入的AC电压的数学表达式为:
u=UmSin(2πft+φ)
上式中:u为AC电压的瞬时值,Um为AC电压的振幅值,f为AC电压的频率,φ为AC电压的初相角。
为简便说明,现假设初相角φ=0,则AC电压的瞬时值u的表达式为:
u=UmSin2πft
其波形如图11所示。图中:t表示时间、u表示AC电压的瞬时值。
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的工作原理为:当其两端电压UT低于其击穿电压VBR时,所述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是一个绝缘体,呈现高阻抗,近似为开路,即所述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为截止状态;当其两端电压UT大于其击穿电压VBR时,便产生雪崩而呈现低阻抗,近似为短路,即所述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为导通状态。由上述工作原理可知:所述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可将其两端的电压钳制为击穿电压VBR。
下面结合附图阐述本实施例a的工作过程:
结合图2、图11:t=t1时,AC电压接通,此时,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为闭合的短路状态,第一电容C1两端的电压UT=0,为近似短路状态。输入的AC电压通过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直接施加在所述的励磁线圈L的两端。
t=t1时,AC电压的瞬时值:
u1=UmSin2πft1<USL
上式中,USL为交流接触器的“最低吸合电压”。由于u1<USL,因此,所述的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不吸合,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继续保持闭合短路的状态,所述的u1通过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对第二电容C2、励磁线圈L充电,图12为其等效电路,图中:ik1表示t=t1时流过动断辅助触头K的电流;ic21表示t=t1时第二电容C2上的充电电流;iL1表示t=t1时励磁线圈L上的充电电流。
t=t2时,AC电压的瞬时值:
u2=UmSin2πft2>USL
由于u2>USL,故所述的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吸合,进入吸持状态;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进入断开的开路状态;第一电容C1开始充电,所述的u2通过第一电容C1为励磁线圈L提供“吸持”功率。图13为其等效电路,图中:ic12表示t=t2时,第一电容C1上的充电电流;ic22表示t=t2时,第二电容C2上的充电电流;iL2表示t=t2时励磁线圈L上的励磁电流。
随着充电的进程,第一电容C1两端的电压UT持续上升,至t=t3时,AC电压的瞬时值为u3=UmSin2πft3,此时,第一电容C1两端的电压UT值已上升至所述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的击穿电压VBR的值,所述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击穿导通,呈导通状态,其两端的电压UT被钳制为其击穿电压VBR,第一电容C1停止充电,AC电压改由呈导通状态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继续为励磁线圈L提供“吸持”功率。图14为其等效电路,图中:iTVS3表示t=t3时,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的导通电流;ic23表示t=t3时,第二电容C2上的充电电流;iL3表示t=t3时励磁线圈L上的励磁电流。
t=t4时,AC电压的瞬时值为u4=UmSin2πft4,此时,节电电路100的输出端P1端与P2端之间的电压UC已上升至较高值,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两端的电压UT=u4-UC<VBR,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截止关断。同时,随着AC电压的下降,第一电容C1上的电压UT与第二电容C2上的电压UC之和已大于u4的值,即:
UC+UT>u4
因此,第二电容C2既向励磁线圈L放电、又通过第一电容C1向S1端、S2端放电。图15为其等效电路,图中:ic2L表示t=t4时,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截止关断后,第二电容C2向励磁线圈L放电的电流;ic24表示t=t4时,第二电容C2的总的放电电流;iL4表示t=t4时励磁线圈L上的续流电流;ic14表示t=t4时,第一电容C1的放电电流;ic4表示t=t4时,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向S1端、S2端的放电电流。
再结合图2、图11:t=t6时,AC电压已进入S2为正、S1为负的负半周,t=t6时,AC电压的瞬时值为u6=UmSin2πft6,此时,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在AC电压正半周时所充之电已全部释放,从t=t6时刻起,u6开始对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及励磁线圈L充电。图16为其等效电路,图中:ic26表示t=t6时,第二电容C2的充电电流;iL6表示t=t6时励磁线圈L上的充电电流;ic16表示t=t6时,第一电容C1的充电电流。
随着充电的进程,第一电容C1两端的电压UT持续上升,至t=t7时,AC电压的瞬时值为u7=UmSin2πft7,此时,第一电容C1两端的电压UT的值已上升至所述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的击穿电压VBR的值(其极性与t=t3时的VBR相反),所述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再次击穿导通,呈导通状态,其两端的电压UT再次被钳制为击穿电压VBR,第一电容C1停止充电,AC电压改由呈导通状态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继续为励磁线圈L提供“吸持”功率。图17为其等效电路,图中:iTVS7表示t=t7时,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的导通电流;ic27表示t=t7时,第二电容C2上的充电电流;iL7表示t=t7时励磁线圈L上的励磁电流。
t=t8时,AC电压的瞬时值为u8=UmSin2πft8,此时,节电电路100的输出端P2端与P1端之间的电压UC已上升至较高值(极性与t=t4时相反),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两端的电压UT=u8-UC<VBR,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截止关断。同时,第一电容C1上的电压UT与第二电容C2上的电压UC之和已大于u8的值,即:
UC+UT>u8
因此,第二电容C2既向励磁线圈L放电,又通过第一电容C1向S2端、S1端放电。图18为其等效电路,图中:ic2L表示t=t8时、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截止关断后、第二电容C2向励磁线圈L放电的电流(极性与t=t4时相反);ic28表示t=t8时,第二电容C2的总的放电电流;iL8表示t=t8时励磁线圈L上的续流电流;ic18表示t=t8时,第一电容C1的放电电流;ic8表示t=t8时,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向S2端、S1端的放电电流。
与t=t6时相对应,t=t10时,AC电压又已进入S1为正、S2为负的正半周,t=t10时,AC电压的瞬时值为u10=UmSin2πft10,此时,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在AC电压负半周时所充之电已全部释放,从t=t10时刻起,u10开始对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及励磁线圈L充电。图19为其等效电路,图中:iC210表示t=t10时,第二电容C2的充电电流;iL10表示t=t10时励磁线圈L上的充电电流;iC110表示t=t10时,第一电容C1的充电电流。
如此循环,本实施例就完成了所述的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的“吸合”与“吸持”的工作过程。
综上所述可知: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与所述的第一电容C1相配合,使所述的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完成“吸合”的工作过程;所述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所述的第一电容C1、所述的第二电容C2互相配合,为所述的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提供“吸持”功率。
图3为实施例b的电路原理图,其由节电电路100和传统交流接触器二部份组成;所述的节电电路100是一个设有N1、N2、P1、P2四个端口的四端口网络,其与外部各端口的连接方法与实施例a相同,其由第一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第二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2、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组成,电路结构及与传统交流接触器中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11端、第一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的正极、第一电容C1的一端均与所述的N1端连接;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12端、第二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2的正极、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的P1端连接;第一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的负极与第二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2的负极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的P1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P2端连接;所述的P2端与所述的N2端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电路结构与实施例a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为:本实施例用第一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与第二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2替代了实施例a中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a相同。
图4为实施例c的电路原理图,其由节电电路100和传统交流接触器二部份组成;所述的节电电路100是一个设有N1、N2、P1、P2四个端口的四端口网络,其与外部各端口的连接方法与实施例a相同,其由第三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3、第四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4、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组成,电路结构及与传统交流接触器中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11端、第三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3的负极、第一电容C1的一端均与所述的N1端连接;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12端、第四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4的负极、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的P1端连接;第三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3的正极与第四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4的正极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的P1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P2端连接;所述的P2端与所述的N2端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电路结构与实施例a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为:本实施例用第三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3与第四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4替代了实施例a中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a相同。
图5为实施例d的电路原理图,其由节电电路100和传统交流接触器二部份组成;所述的节电电路100是一个设有N1、N2、P1、P2四个端口的四端口网络,其与外部各端口的连接方法与实施例a相同,其由气体放电管GDT、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组成,电路结构及与传统交流接触器中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气体放电管GDT、第一电容C1相并联后一端与所述的N1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P1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的P1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P2端连接;所述的P2端与所述的N2端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电路结构与实施例a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为:本实施例用气体放电管GDT替代了实施例a中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a相同。
图6为实施例e的电路原理图,其由节电电路100和传统交流接触器二部份组成;所述的节电电路100是一个设有N1、N2、P1、P2四个端口的四端口网络,其与外部各端口的连接方法与实施例a相同,其由半导体放电管TSS、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组成,电路结构及与传统交流接触器中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半导体放电管TSS、第一电容C1相并联后一端与所述的N1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P1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的P1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P2端连接;所述的P2端与所述的N2端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电路结构与实施例a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为:本实施例用半导体放电管TSS替代了实施例a中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a相同。
图7为实施例f的电路原理图,其由节电电路100和传统交流接触器二部份组成;所述的节电电路100是一个设有N1、N2、P1、P2四个端口的四端口网络,其与外部各端口的连接方法与实施例a相同,其由静电抑止器ESD、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组成,电路结构及与传统交流接触器中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静电抑止器ESD、第一电容C1相并联后一端与所述的N1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P1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的P1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P2端连接;所述的P2端与所述的N2端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电路结构与实施例a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为:本实施例用静电抑止器ESD替代了实施例a中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a相同。
图8为实施例g的电路原理图,其由节电电路100和传统交流接触器二部份组成;所述的节电电路100是一个设有N1、N2、P1、P2四个端口的四端口网络,其与外部各端口的连接方法与实施例a相同,其由压敏电阻器VDR、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组成,电路结构及与传统交流接触器中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压敏电阻器VDR、第一电容C1相并联后一端与所述的N1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P1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的P1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P2端连接;所述的P2端与所述的N2端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电路结构与实施例a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为:本实施例用压敏电阻器VDR替代了实施例a中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a相同。
图9为实施例h的电路原理图,其由节电电路100和传统交流接触器二部份组成;所述的节电电路100是一个设有N1、N2、P1、P2四个端口的四端口网络,其与外部各端口的连接方法与实施例a相同,其由第一稳压二极管DW1、第二稳压二极管DW2、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组成,电路结构及与传统交流接触器中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11端、第一稳压二极管DW1的负极、第一电容C1的一端均与所述的N1端连接;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12端、第二稳压二极管DW2的负极、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的P1端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DW1的正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DW2的正极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的P1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P2端连接;所述的P2端与所述的N2端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电路结构与实施例a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为:本实施例用第一稳压二极管DW1、第二稳压二极管DW2替代了实施例a中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a相同。
图10为实施例i的电路原理图,其由节电电路100和传统交流接触器二部份组成;所述的节电电路100是一个设有N1、N2、P1、P2四个端口的四端口网络,其与外部各端口的连接方法与实施例a相同,其由第三稳压二极管DW3、第四稳压二极管DW4、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组成,电路结构及与传统交流接触器中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11端、第三稳压二极管DW3的正极、第一电容C1的一端均与所述的N1端连接;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12端、第四稳压二极管DW4的正极、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的P1端连接;第三稳压二极管DW3的负极与第四稳压二极管DW4的负极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的P1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P2端连接;所述的P2端与所述的N2端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电路结构与实施例a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为:本实施例用第三稳压二极管DW3、第四稳压二极管DW4替代了实施例a中的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a相同。
以上公开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非局限本发明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范围内,一切根据本发明的教导所作的变型、修改或替代,都应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保护范围內。
Claims (2)
1.一种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其由传统交流接触器和节电电路两部份组成,所述传统交流接触器由动铁芯、静铁芯、励磁线圏、复位弹簧、动断触点、动合触点组成;
所述的节电电路是一个设有N1、N2、P1、P2四个端口的四端口网络,端口N1、N2为其两个输入端口,P1、P2为其两个输出端口;所述的输入端口N1既与AC电压的S1端相连接也与动断辅助触头K的11端相连接;所述的输出端口P1既与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的12端相连接也与交流接触器的励磁线圈L的A1端相连接;所述的输入端口N2与AC电压的S2端相连接,所述的输出端口P2与所述的励磁线圈L的A2端相连接;其中,
所述的动断辅助触头K、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第一电容C1相并联后一端与所述的N1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P1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的P1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P2端连接;所述的P2端与所述的N2端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由背靠背的第一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和第二单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气体放电管(gaseous dischargetube)、半导体放电管(thyristor surge suppressors)、静电抑止器(Electro-Static discharge)、压敏电阻器、背靠背的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稳压二极管代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53059.XU CN203774193U (zh) | 2014-03-31 | 2014-03-31 | 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53059.XU CN203774193U (zh) | 2014-03-31 | 2014-03-31 | 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74193U true CN203774193U (zh) | 2014-08-13 |
Family
ID=51291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5305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74193U (zh) | 2014-03-31 | 2014-03-31 | 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7419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14101A (zh) * | 2016-06-25 | 2016-08-31 | 宁波市镇海华泰电器厂 | 应用常开辅助触点的节电交流接触器 |
CN106057576A (zh) * | 2016-06-25 | 2016-10-26 | 宁波市镇海华泰电器厂 | 控制电流复用的节电交流接触器 |
CN106057577A (zh) * | 2016-06-25 | 2016-10-26 | 宁波市镇海华泰电器厂 | 应用异形电桥和辅助触点的节电交流接触器 |
-
2014
- 2014-03-31 CN CN201420153059.XU patent/CN20377419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14101A (zh) * | 2016-06-25 | 2016-08-31 | 宁波市镇海华泰电器厂 | 应用常开辅助触点的节电交流接触器 |
CN106057576A (zh) * | 2016-06-25 | 2016-10-26 | 宁波市镇海华泰电器厂 | 控制电流复用的节电交流接触器 |
CN106057577A (zh) * | 2016-06-25 | 2016-10-26 | 宁波市镇海华泰电器厂 | 应用异形电桥和辅助触点的节电交流接触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82934B (zh) | 大功率开关电源的软启动装置及方法 | |
CN105226974A (zh) | 用于电梯抱闸线圈的电源装置 | |
CN203774193U (zh) | 应用辅助触头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 | |
CN103474293B (zh) | 电子型节电交流接触器 | |
CN103400724B (zh) | 兼具抗雷功能的节电静噪交流接触器 | |
CN203774191U (zh) | 阈值电压控制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 | |
CN104676076A (zh) | 具有阻容降压整流型dc电源电路的脉冲式交流电磁阀 | |
CN103871783B (zh) | 交流接触器的节电电路 | |
CN102637554B (zh) | 一种用于交流接触器的变频单元 | |
CN208781740U (zh) | 一种用于交流充电桩的继电器及其过零检测灭弧电路 | |
CN104633238B (zh) | 具有三极管型开关脉冲发生电路的节电型交流电磁阀 | |
CN202523640U (zh) | 变频式节电交流接触器 | |
CN103681094B (zh) | 一种真空断路器控制电路和系统 | |
CN203631410U (zh) | 一种真空断路器控制电路和系统 | |
CN104633235B (zh) | 节电型交流电磁阀 | |
CN2911946Y (zh) | 节能型交流接触器 | |
CN103413728B (zh) | 多功能电子型交流接触器 | |
CN104633237B (zh) | 脉冲式交流电磁阀 | |
CN205141988U (zh) | 一种浪涌电流抑制电路 | |
CN203386661U (zh) | 设有阈值电压的节电交流接触器 | |
CN103413725B (zh) | 设有节电单元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 | |
CN108730597A (zh) | 一种电磁阀过压保护启动开关 | |
CN203386660U (zh) | 设有节电单元的节电型交流接触器 | |
CN104595558B (zh) | 具有集成电路模块的节电型交流电磁阀 | |
CN203536337U (zh) | 可控分闸时间脱扣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33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