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71806U - 新型翅片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新型翅片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71806U
CN203771806U CN201320541355.2U CN201320541355U CN203771806U CN 203771806 U CN203771806 U CN 203771806U CN 201320541355 U CN201320541355 U CN 201320541355U CN 203771806 U CN203771806 U CN 203771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fin
projection
fluid
fluid h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413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功治
高彬彬
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ORESU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ORESU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ORESU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ORESU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413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71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71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718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翅片换热器,包括若干个换热部件,所述换热部件包括翅片和设置在所述翅片上的凸起,所述凸起顶端设置有通孔,所述凸起依次连接形成流体管。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翅片换热器,使用时,需要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的流体流过流体管时,流体的热量经流体管和翅片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由于流体管是由设置在各个翅片上的带通孔的凸起连接而成,所以流体管与各个翅片良好的接触,从而提高了流体管与翅片的热传输效率,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Description

新型翅片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翅片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制冷器具的换热器一般是管翅式换热器,它通过在铁管或铜管表面增加翅片来实现对铁管或者钢管内部流体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这种翅片的结构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若干翅片间隔设置在铜管或铁管表面,当流体流过铁管或铜管时,其内部的流体形成一定的压强,流体管通过膨胀的方式使铜管或铁管外表面与翅片接触,然后再通过翅片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这种换热器的铁管或铜管膨胀时,铁管或铜管的外表面不能和翅片表面完全接触;同时流体在流过铜管或铁管时只有在靠近管壁的流体才进行了热交换,而内部的流体并没有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热交换效率较低,所以,如果要达到所需的热交换效果,则需要加长铜管或铁管,然后再钢管或铁管上设置更多的翅片。采用这种方式使换热效果达到所需要求,既增加了材料的成本,又增大了换热器的体积和制冷剂的用量,给搬运和运输都带来了不方便,所以目前亟需一种能够高效换热的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管翅式换热器换热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高效换热的翅片换热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翅片换热器,包括若干个换热部件,所述换热部件包括翅片和设置在所述翅片上的凸起,所述凸起顶端设置有通孔,所述若干个换热部件的凸起依次连接形成流体管。使用时,需要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的流体流过流体管时,流体的热量经流体管和翅片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由于流体管是由设置在各个翅片上的带通孔的凸起连接而成,所以流体管与各个翅片良好的接触,从而提高了流体管与翅片的热传输效率,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优选地,所述凸起与所述翅片一体式结构。由于凸起与翅片为一体式结构,凸起连接成流体管后,热量能更好的在流体管与翅片之间传输,进一步的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为柱形凸起。将凸起设置为柱形凸起,可以采用冲压的方式进行加工,方便了换热器的生产。
作为优选,所述流体管由所述若干个换热部件的所述凸起依次首尾连接组成。将组成流体管的凸起首尾依次连接,保证了各个翅片之间间隔的距离相同,使各个翅片都能够良好的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进一步的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顶端的通孔直径小于所述凸起的直径。由于凸起顶端的通孔直径小于凸起的直径,所以在凸起顶端的位置形成了向内的挡环,当凸起焊接成流体管时,在流体管内壁也形成多个挡环,流体在流体管内流动时,会不断地触碰到挡环,使流体在流体管内流动时不断地翻滚,从而形成了一种紊流,致使内部的流体经过多次翻滚,多次和管壁接触,连续不断地跟外界进行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一种新型翅片换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铁板镀铜:将铁板表面镀铜,形成镀铜铁板。铜具有良好的热传导率,在铁板表面镀铜后,将镀铜铁板作为换热器的主体材料,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并且较采用铜板作为主体材料的换热器,降低了成本;
(2)冲压镀铜铁板:在镀铜铁板上冲压形成凸起,并在所述凸起上形成通孔,未冲压部分即为翅片,从而得到换热部件;
(3)焊接:先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若干个换热部件依次重叠放置,然后将相邻两个凸起的相邻端部焊接形成流体管,得到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翅片换热器,由于流体管是由各个换热部件上的凸起焊接而成,所以流体管与各个换热部件上的翅片为一体式结构,从而提高了流体管与翅片的热传输效率,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的流体管为若干换热部件上的凸起首尾依次焊接组成。将组成流体管的凸起首尾依次连接,保证了各个翅片之间间隔的距离相同,使各个换热部件都能够良好的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进一步的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将若干冲压后的换热部件依次重叠放置后,在首尾两个换热部件上安装夹具,通过夹具在首尾两个换热部件上施加相向的压力,将重叠放置的若干换热部件压紧,然后再进行焊接。通过夹具将重叠后的若干换热部件夹紧,使得相邻凸起之间被压紧,从而具有较小的缝隙,提高了焊接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的焊接为高温钎焊。采用钎焊的方式,使融化后的液态铜快速渗透到相邻凸起之间的夹缝中,使相邻的凸起连接在一起,通过这种钎焊方式将所有换热部件一次性同时焊接在一起,使它们形成了一个封闭而牢固的整体。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高温钎焊的温度为1084℃~1535℃。由于新型翅片换热器主体材料为镀铜铁片,铜的熔点为1084℃,铁的熔点为1535℃,所以在钎焊时需要保持铁不熔化,铜熔化,需要将钎焊温度控制在1084℃~1535℃。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高温钎焊的温度为1190℃~1210℃。通过试验得到,在此温度范围内,融化后的铜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够良好地渗透到相邻凸起之间的夹缝中,避免了在相邻凸起连接部位出现未被焊接的缝隙,在提高流体管密闭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流体管具有良好的热传导率。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通孔直径小于凸起直径。由于凸起顶端的通孔直径小于凸起的直径,所以在凸起顶端的位置形成了向内的挡环,当凸起焊接成流体管时,在流体管内壁也形成多个挡环,流体在流体管内流动时,会不断地触碰到挡环,使流体在流体管内流动时不断地翻滚,从而形成了一种紊流,致使内部的流体经过多次翻滚,多次和管壁接触,连续不断地跟外界进行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型翅片换热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2、该新型翅片换热器为一体式结构,封闭牢固,热交换率高;
3、相比普通翅片换热器,在同等换热量下,能够使机组设计更小,机组更轻,轻小的设计从而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翅片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中标记:1-换热部件,2-凸起,3-翅片,4-通孔,5-流体管,6-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一种新型翅片换热器,包括若干个换热部件1,所述换热部件1包括翅片3和设置在所述翅片上的凸起2,所述凸起2顶端设置有通孔4,所述若干个换热部件1的凸起2依次连接形成流体管5。使用时,需要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的流体流过流体管5时,流体的热量经流体管5和翅片3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由于流体管5是由设置在各个翅片3上的带通孔4的凸起2连接而成,所以流体管5与各个翅片3良好的接触,从而提高了流体管5与翅片3的热传输效率,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2与所述翅片3一体式结构。由于凸起2与翅片3为一体式结构,凸起2连接成流体管5后,热量能更好的在流体管5与翅片3之间传输,进一步的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2为柱形凸起。将凸起2设置为柱形凸起,可以采用冲压的方式进行加工,方便了换热器的生产。
作为优选,所述流体管5由所述若干个换热部件1的所述凸起2依次首尾连接组成。将组成流体管5的凸起2首尾依次连接,保证了各个翅片3之间间隔的距离相同,使各个翅片3都能够良好的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进一步的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2顶端的通孔4直径小于所述凸起2的直径。由于凸起2顶端的通孔4直径小于凸起2的直径,所以在凸起2顶端的位置形成了向内的挡环6,当凸起2焊接成流体管5时,在流体管5内壁形成多个挡环6,流体在流体管5内流动时,会不断地触碰到挡环6,使流体在流体管5内流动时不断地翻滚,从而形成了紊流,致使内部的流体经过多次翻滚,多次和管壁接触,连续不断地跟外界进行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一种新型翅片换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铁板镀铜:将铁板表面镀铜,形成镀铜铁板。铜具有良好的热传导率,在铁板表面镀铜后,将镀铜铁板作为换热器的主体材料,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并且较采用铜板作为主体材料的换热器,降低了成本;
(2)冲压镀铜铁板:在镀铜铁板上冲压形成凸起2,并在所述凸起2上形成通孔4,未冲压部分即为翅片3,从而得到换热部件1;
(3)焊接:先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若干个换热部件1依次重叠放置,然后将相邻两个凸起2的相邻端部焊接形成流体管5,得到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翅片换热器,由于流体管5是由各个换热部件1上的凸起2焊接而成,所以流体管5与各个换热部件1上的翅片3为一体式结构,从而提高了流体管5与翅片3的热传输效率,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的流体管为若干换热部件1上的凸起2首尾依次焊接组成。将组成流体管5的凸起2首尾依次连接,保证了各个翅片3之间间隔的距离相同,使各个换热部件1都能够良好的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进一步的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将若干冲压后的换热部件1依次重叠放置后,在首尾两个换热部件1上安装夹具,通过夹具在首尾两个换热部件1上施加相向的压力,将重叠放置的若干换热部件1压紧,然后再进行焊接。通过夹具将重叠后的若干换热部件1夹紧,使得相邻凸起2之间被压紧,从而具有较小的缝隙,提高了焊接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的焊接为高温钎焊。采用钎焊的方式,使融化后的液态铜快速渗透到相邻凸起2之间的夹缝中,使相邻的凸起2连接在一起,通过这种钎焊方式将所有换热部件1一次性焊接在一起,使它们形成了一个封闭而牢固的整体,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高温钎焊的温度为1084℃~1535℃。由于新型翅片换热器主体材料为镀铜铁片,铜的熔点为1084℃,铁的熔点为1535℃,所以在钎焊时需要保证铁不熔化,铜熔化,需要将钎焊温度控制在1084℃~1535℃。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高温钎焊的温度为1190℃~1210℃。在此温度范围内,融化后的铜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够良好地渗透到相邻凸起2之间的夹缝中,避免了在相邻凸起2连接部位出现未被焊接的缝隙,在提高流体管5密闭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流体管5具有良好的热传导率。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通孔4直径小于凸起2直径。由于凸起2顶端的通孔4直径小于凸起2的直径,所以在凸起2顶端的位置形成了向内的挡环6,当凸起2焊接成流体管5时,在流体管5内壁也形成多个挡环6,流体在流体管5内流动时,会不断地触碰到挡环6,使流体在流体管5内流动时不断地翻滚,从而形成了紊流,致使内部的流体经过多次翻滚,多次和管壁接触,连续不断地跟外界进行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翅片换热器,包括若干个换热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件包括翅片和设置在所述翅片上的凸起,所述凸起顶端设置有通孔,所述若干个换热部件的凸起依次连接形成流体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翅片换热器,所述凸起与所述翅片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翅片换热器,所述凸起为柱形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翅片换热器,所述流体管由所述若干个换热部件的所述凸起依次首尾连接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翅片换热器,所述凸起顶端的设置的所述通孔直径小于所述凸起的直径。
CN201320541355.2U 2013-08-30 2013-08-30 新型翅片换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71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41355.2U CN203771806U (zh) 2013-08-30 2013-08-30 新型翅片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41355.2U CN203771806U (zh) 2013-08-30 2013-08-30 新型翅片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71806U true CN203771806U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88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4135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71806U (zh) 2013-08-30 2013-08-30 新型翅片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718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3922A (zh) * 2013-08-30 2013-12-04 苏州科瑞森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翅片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3922A (zh) * 2013-08-30 2013-12-04 苏州科瑞森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翅片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06522Y (zh) 电子冰箱的热管装置
CN102636050A (zh) 一种紧凑式烟气余热回收换热装置
CN203069015U (zh) 一种新型的套管式换热器
CN203083404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
CN203771806U (zh) 新型翅片换热器
CN207610567U (zh) 一种高效换热管及具有该换热管的换热器及空调
CN203687693U (zh) 一种散热器
CN104296563B (zh) 扁管式制冷剂芯体结构
CN203837334U (zh) 一种双排扁管的平行流换热器
CN106382831A (zh) 一种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
CN201107000Y (zh) 套管式热交换器
CN203837530U (zh) 高效节能列管式换热器
CN103423922A (zh) 新型翅片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2974016U (zh) 管板式换热器封头
CN206496682U (zh) 一种换热片
CN106225523B (zh) 一种交变流动换热器
CN205808192U (zh) 一种吹胀式板式换热器
CN204177250U (zh) 一种承压储存式换热器
CN204460854U (zh) 一种翅片式散热器
CN204027395U (zh) 一种蜂窝式陶瓷蓄热换热器
CN203772071U (zh) 一种蜗旋管换热器
CN202485282U (zh) 空调换热器
CN200988075Y (zh) 热交换器焊接管口成型扩口器
CN203479121U (zh) 一种换热器用换热管
CN206131775U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Chen Gongzhi

Document name: payment instruction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Chen Gongzhi

Document name: Notice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8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